电子战飞机远距离支援干扰有效区分析与仿真

合集下载

无人机电磁干扰分析及抗干扰技术研究

无人机电磁干扰分析及抗干扰技术研究

无人机电磁干扰分析及抗干扰技术研究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兴的飞行器,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军事、民用、科研等多个领域。

然而,在无人机飞行的过程中,很可能会遇到电磁干扰的问题,导致无人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受到影响。

因此,对无人机电磁干扰进行分析和探究,探索抗干扰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无人机电磁干扰的来源及特点1.1 无线电发射干扰无线电发射干扰是无人机电磁干扰的主要来源之一,主要包括雷达干扰、通信干扰、电子对抗干扰等。

这些干扰源具有很强的发射功率和电磁辐射能力,容易对无人机造成的电磁波干扰。

1.2 电力设备干扰在无人机附近,存在大量的电力设备,如变电站、高压电线等,这些设备也会产生强电磁场,对无人机造成干扰。

同时,各种电子设备的开关过程中,也会产生快速变化的电磁场,可能对无人机造成干扰。

1.3 大气层干扰大气层中存在着各种类别的电离体和电荷,在无人机高速飞行时,会对飞行器产生影响,如爆炸性电离和大气辐射等干扰。

二、无人机电磁干扰的影响2.1 对飞控系统的干扰由于无人机所采用的飞控系统大多为电子控制系统,而电子控制系统对于电磁场的敏感度很高,因此当其他电磁场干扰无人机时,会造成飞行器的稳定性和控制性能受到影响,甚至导致飞行器失控或坠毁。

2.2 对导航系统的干扰无人机的导航系统包括GPS系统、惯性导航系统等,而这些系统也同样具有电子控制部件,在电磁干扰的情况下,会出现导航定位偏移、导航数据丢失等问题,影响无人机的飞行效果和导航精度。

2.3 对传输数据的干扰无人机的云台摄像、图传等设备,采用的主要是无线传输技术,而在电子干扰的情况下,会导致数据传输不畅,图像模糊和丢失等问题,影响无人机的监测和控制效果。

三、抗干扰防御技术研究3.1 电磁屏蔽技术电磁屏蔽技术是一种稳定、可靠的无人机干扰防御手段之一。

它通常采用一定的金属材料来隔离无人机与外界电磁场的接触,保证飞行器的稳定性。

同时,还可以采用一些特殊材料进行隔离,通过光学折射和化学变化等方式抑制电磁辐射。

雷达电子战系统及其仿真

雷达电子战系统及其仿真

雷达电子战系统及其仿真(总5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雷达电子战系统及其仿真现代高科技战争的特点是在整个战略纵深区域内大范围地争夺制电磁权、制空权及制海权,是一场强调整体的系统对系统、体系对体系的战争。

近几场以美国为主导的高技术局部战争也给我们以新的启示,那就是电子战已经从传统的一对一的设备之间的对抗,发展到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对抗。

在系统对抗中,必须使用多种作战平台$多个电子战作战手段,在作战指挥中心的协调控制下,构成一个全方位、大空域、多频段、多手段的综合电子战作战体系。

1.雷达电子战的概念雷达电子战是电子战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是以雷达及由雷达组成的系统为作战目标,以雷达干扰机、雷达侦察机等为主要作战装备,以电磁波的发射、吸收、反射、传输、接收、处理等形式展开的,是侦察、压制敌方电磁频谱的使用并增强我方电磁频谱使用有效性的作战行为。

雷达电子战系统包括雷达系统、雷达干扰系统、雷达抗干扰措施三个方面,雷达系统是测试和仿真的主要对象,雷达系统是通过向目标发射电磁波,从目标反射回来的回波信号提取目标信息,主要有远程警戒雷达、目标搜索雷达、跟踪雷达等各种不同的种类。

雷达抗干扰系统是通过施放或制造干扰信号破坏雷达的正常工作,使之不能正常的探测、测量和跟踪真正的目标。

根据有无源可以分为有源干扰和无源干扰。

有源干扰有脉冲干扰、连续波干扰及速度欺骗等等,无源干扰主要包括投放干扰丝形成干扰走廊、干扰云以掩护目标或欺骗对方等。

实际使用中各种干扰样式是可以组合使用的,使干扰效果更佳。

雷达电子战的发展和有效展开也离不开先进的雷达抗干扰技术和措施,雷达抗干扰的基本原理是阻止干扰环节链的形成,以及抑制干扰条件下雷达系统的输出干信比。

现代雷达的抗干扰主要在空域、时域和频域内全面开展,空域内的抗干扰措施主要有超低副瓣天线、副瓣对消、副瓣匿隐、单脉冲角度跟踪、相控阵天线扫频捷变和雷达组网等,频域的抗干扰措施主要有宽带频率捷变、窄带滤波、频谱扩展等,雷达在时域里的抗干扰措施主要有距离选通、抗距离拖拽、重频捷变等等。

cst射频干扰仿真的工作流程

cst射频干扰仿真的工作流程

cst射频干扰仿真的工作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CST(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射频干扰仿真的工作流程通常涉及多个细致的步骤,以确保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海湾战争空战战术创新,电子战、导弹战等作战样式作用突出

海湾战争空战战术创新,电子战、导弹战等作战样式作用突出

海湾战争空战战术创新,电子战、导弹战等作战样式作用突出海湾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伊拉克侵占科威特的战争行为。

伊拉克对科威特恃强凌弱的入侵,既践踏了国际法的基本准则,也构成了对美国的公开挑战。

在美国的主导下,联合国授权美国联合英、法、科威特、叙利亚等国家组成多国部队,于1991年1月17日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

战争由38天大规模空袭和4天地面作战等阶段组成,共持续42天,到2月27日伊拉克全面接受联合国660号决议、从科威特全面撤军而宣告结束。

海湾战争中的美军战机海湾战争是美军在新的作战理论指导下,采用全新的作战样式和战役战术手段进行的战争,是由机械化空战向信息化空战迈进的开山之作。

在美军的主导下,各国和各军兵种的空中力量按照统一的作战计划联合作战,充分发挥信息化优势,大量使用高技术武器装备,实施了二战以来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强度最高的空中打击。

战争以信息化空中力量为主角,战略空袭成为独立的战争阶段。

战场空间以空中战场为主战场,并向外层空间和电磁两个新的领域扩展,形成空、地、海、天、电五维一体的新的战争空间。

电子战、导弹战、空袭战、心理战和超视距精确打击等作战样式作用突出,开创了以信息化空中力量为主体赢得战争的先例,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和深远的影响。

一、多种侦察平台首次构建覆盖整个战场的信息网络美军rc-135电子侦察机空中进攻战役打响之前和遂行过程中,多国部队充分利用陆、海、空、天等多种电子侦察平台联合实施战略战术侦察,实现了对伊拉克多平台、多手段、全方位的不间断侦察。

美军运用电子侦察卫星、战略战术电子侦察和监控飞机以及部署在地面(海上)的无线电监听站和电子情报营等,在海湾地区组成了一个庞大的航空、航天和地面(海上)立体电子侦察系统,从空间、空中、海上、地面昼夜不停地对伊拉克实施电子侦察。

在航天电子侦察方面,战前,美军实施了全面调用军事侦察卫星系统的'恒源'计划。

战争期间,多国部队用于主被动电子侦察的卫星多达34颗,其中有2颗'大酒瓶'电子侦察卫星、1颗'旋涡'通信侦察卫星、3颗'弹射座椅'电子侦察卫星、5组共20颗'白云'海洋监视卫星、1颗'长曲棍球'合成孔径雷达主动侦察卫星、2颗'国防支援'导弹预警卫星和5颗KH-12照相和电子侦察卫星。

电子对抗原理

电子对抗原理

电子战装备技术发展发展方向和趋势
1) 电子战系统的综合一体化 2) 无源探测定位技术。其中,一是快速、 高精度无源定位技术;二是“寂静”型无 源探测定位技术 3) 导航战 4) 空间电子战 5) 电子战无人机 6) 有源诱饵技术
电子战装备技术发展发展方向和趋势(续)
7) “硬杀伤”电子战装备技术 8) 电子战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 9) 电子战仿真技术 10) 信息/网络对抗技术 11) 高功率微波、非核致电磁脉冲技术 12) 超导、纳米技术应用等
使用电子战保护人员或者装备,或者消弱敌 方电子战的效力的各种行动。 电子战支援(ES)
搜索、截获、识别、定位有意或者无意的辐 射,为指挥员服务。
3.电子战(EW)的含义(续)
现代电子战的特点: 1) 强调电子战的攻击性,因此包含了定向能 武器; 2) 电子攻击的目的不仅是降低敌方电子装备 的性能,而且是消弱、抵消或者摧毁敌方的战 斗力。攻击的目标包括设备和操作人员。 3) 电子防护包括对敌我双方的装备和人员的 影响。
2.雷达对抗的重要性(续)
是武器系统和军事目标生存和发展的必 不可少的自卫武器 如导弹拦截, 不使用电子对抗手段时, 防空导弹的杀伤概率为50~90%,使用 电子对抗手段时,防空导弹的杀伤概率 下降为1%以下。
3.电子战(EW)的含义
电子战是敌我双方利用电磁能和定向能 破坏敌方武器装备对电磁频谱、电磁信 息的利用或对敌方武器装备和人员进行 攻击、杀伤,同时保障己方武器装备效 能的正常发挥和人员的安全而采取的军 事行动。
2) 信息战
信息是情报分析、运筹决策、指挥协调、 武器控制、后勤保障等各项活动的基础。
信息战是信息的获取与反获取、利用与 反利用的斗争。军事信息战是为攻击或者 利用敌方的信息、军事信息系统和信息武 器系统,同时保护己方的信息、军事信息 系统和信息武器系统。

雷达抗干扰性能试验方法及效果评估

雷达抗干扰性能试验方法及效果评估

巨 一
磷 随 、 ~ 一 = 一 啸 一
一 ~ 一

远 距 离 支 援 干 扰 作 战 场 景 设 定 2架 电 子 战 飞 机 分 别 从 不
同 方 位 飞 抵 雷 达 的 有 效 探 测空 域 。 作椭圆形飞 行, 施 放 压 制式 噪声干扰 。 掩 护 战 斗 机隐 蔽 进 入 防 区 , 每 部 干 扰抗干扰 ; 模拟试验; 数据处理; 性 能评 估
0 概 述
随着 现 代 电 子 对 抗 技 术 的 不 断进 步 , 雷 达 干 扰 与 抗 干 扰 之
间 的斗 争 日趋 激 烈 。面 对 日益 复 杂 的 电子 干扰 环境 . 雷 达 必 须 提高其抗干扰能 力 , 才 能在现代战争 中生存 ; 进 而 才 能 发 挥 真 正作 战效 能 , 给 战 局 带来 积极 的影 响 。 目前 在 国 内一 些 的 主 流 雷 达 上 都 根 据 雷 达 的特 点 作 了抗 干 扰设 计 ,但 所 采 用 的抗 干 扰 设 计 在 实 战 中 的 实 际 效 果 如 何 ,
a )使用目标摸拟器 6 )使用空中真实目捧
图 2 抗 支 援 干 扰 试 验 阵 地 示 意 图
本 文 提 供 了一 些 验 证 雷 达 抗 干 扰 性 能 的 模 拟 试 验 和 效 果
评 估 的 方法 。
( 二) 随 队 干扰 ( 1 ) 试 验 模 拟 场 景 随 队干 扰 作 战 场设 定 为 多架 飞 机 编 队突 防 , 其 中有 1 架电 子 战飞 机 或 者 战 斗 机 ( 挂 载 干 扰 吊 舱) , 从 距 离 雷 达 的设 定 距 离
功率密度为 1 k W/ MH z , 试验模拟场景如图 1 所 示。 在 不 同作 战 场 景 中 . 干扰机 、 战 斗 机 与 雷 达 之 间 的夹 角 会

集群式电子战无人机的OODA作战环分析与建模

集群式电子战无人机的OODA作战环分析与建模

收稿日期:2017-06-15修回日期:2017-07-26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U1435218)作者简介:张阳(1986-),男,河南洛阳人,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信息对抗仿真与计算机战争模拟。

*摘要: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分布式电子战无人机、分布式认知电子战无人机及“蜂群”电子战无人机的OODA 作战环流程,分析了智能技术对于电子战无人机作战效能的巨大提升;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分别建立了分布式电子战无人机、分布式认知电子战无人机及“蜂群”电子战无人机的OODA 作战环平均时间模型,给出了一种集群无人机OODA 作战环的度量方法,分析了这3种模型的异同。

关键词:电子战无人机,OODA 作战环,“蜂群”中图分类号:TJ85文献标识码:ADOI :10.3969/j.issn.1002-0640.2018.08.007引用格式:张阳,王艳正,司光亚.集群式电子战无人机的OODA 作战环分析与建模[J ].火力与指挥控制,2018,43(8):31-36.集群式电子战无人机的OODA 作战环分析与建模*张阳1,2,王艳正1,司光亚1(1.国防大学,北京100091;2.中国洛阳电子装备试验中心,河南洛阳471003)Analysis and Modeling of OODA Circle ofElectronic Warfare Group UAVZHANG Yang 1,2,WANG Yan-zheng 1,SI Guang-ya 1(1.National Defence University ,Beijing 100091,China ;2.Luoyang Electronic Equipment Text Center of China ,Luoyang 471003,China)Abstract :The OODA circle of distributed electronic warfare(EW )UAV,distributed cognitive EW UAV and swarm EW UAV are studied by qualitative analysis in this paper,and the efficiency of EWUAV will be improved hugely due to intelligent technology.The OODA circle mean time models ofdistributed electronic warfare(EW )UAV,distributed cognitive EW UAV and swarm EW UAV are built up alone,which give a method to measure the OODA circle of the UAV group,then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three models are analyzed.Key words :electronic warfare UAV ,OODA circle ,swarm Citation format :ZHANG Y ,WANG Y Z ,SI G Y.Analysis and modeling of OODA circle of electronic warfare group UAV [J ].Fire Control &Command Control ,2018,43(8):31-36.0引言外军将电子战任务主要赋予空基系统与装备,与有人驾驶飞机相比,无人机具有一系列优势,如升空优势明显、续航时间长、隐身性好、效费比高等。

下一代支援干扰吊舱发展综述

下一代支援干扰吊舱发展综述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Electronic Information Warfare Technology2019,34(6) 中图分类号:TN97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2230(2019)06-0052-04收稿日期:2019-09-02;修回日期:2019-09-16作者简介:夏辉,硕士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航空电子㊂下一代支援干扰吊舱发展综述夏 辉1,史海庆2,黎之乐3(1.解放军92728部队,上海200436;2.海军装备部,北京100071;3.电子信息控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36)摘要:为了应对高度竞争威胁环境,各国启动了下一代干扰吊舱的研制计划,美国海军为提升EA-18G 的作战能力积极推动的NGJ 项目是下一代干扰吊舱的典型代表㊂美军下一代干扰吊舱采用涵道式冲压空气涡轮发电技术,在不占用阵列天线安装空间的前提下实现了大功率自发电;采用基于氮化镓T /R 组件构建宽带多功能有源相控阵阵列,大幅提升了干扰输出功率;采用数字化开放式架构支持能力快速升级迭代和功能的高度集成㊂在战术上,下一代干扰吊舱将重点提升对雷达的远距离副瓣干扰能力㊁定向多目标干扰能力,并实现雷抗㊁通抗等功能的综合化㊂关键词:下一代;干扰吊舱;战术需求;发展分析DOI :10.3969/j.issn.1674-2230.2019.06.012Summa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xt -GenerationElectronic Attack Jamming PodXIA Hui 1,SHI Hai-qing 2,LI Zhi-le 3(1.Unit 92728of PLA,Shanghai 200436,China;2.Department of Equipment of PLA Navy,Beijing 100071,China;3.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Control Laboratory,Chengdu 610036,China)Abstract :To deal with the highly competitive environment,the U.S Navy is developing next generation jammer(NGJ).The NGJ system is powered by the airstream flowing through a sub⁃merged turbine connected to a generator.The primary recipient of this prime power is a wide⁃band,polarization diverse,Active Electronically Scanned Array (AESA)with Transmit /Re⁃ceive (T /R)modules that contains efficient Gallium Nitride (GaN)amplifiers.Also featured is an all-digital,scalable,reprogrammable Software Defined Receiver /Exciter Unit that provides the technique generation.The capability of NGJ is proposed to be jamming radar through side-lobe,jamming multi-target with narrow beams and multi-functional.Key words :next generation;jamming pod;tactics requirements;development analysis1 引言机载电子干扰吊舱从功能上可以划分为机载支援干扰吊舱和机载自卫干扰吊舱㊂其中电子支援干扰吊舱主要用于对敌方防御系统的预警雷达㊁制导雷达和通信系统实施干扰,以掩护友方兵力进行突防;电子自卫干扰吊舱主要用于干扰敌防空制导雷达,使自身免受敌防空武器的打击㊂随着新型防空系统以及先进的话音通信和数25电子信息对抗技术㊃第34卷2019年11月第6期夏 辉,史海庆,黎之乐下一代支援干扰吊舱发展综述字通信系统的逐步发展,机载有源干扰吊舱需要应对的威胁环境日益严峻㊂为了应对高度竞争威胁环境,各国启动了下一代干扰吊舱的研制计划,美国海军为提升EA-18G的作战能力积极推动的NGJ项目是下一代干扰吊舱的典型代表㊂2 美国海军NGJ项目简介2.1 项目背景长期以来,美军的电子攻击飞机在作战飞机的编成中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在近年来的多次局部战争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㊂作为EA-6B的继任者,EA-18G于2009年完成初始作战能力评估(IOC)开始服役,服役之初仍沿用了ALQ-99吊舱,但ALQ-99干扰吊舱已经服役超过40年,虽然经过多次的升级实现了性能的提升,但已经接近技术极限,难以有效对抗新型防空系统和通信系统㊂为了提升EA-18G咆哮者电子战飞机的作战能力,2009年美国海军开始加紧推进下一代干扰机(NGJ)项目,并预计从2021年开始逐步使用NGJ增量1系统替代EA-18G的ALQ-99干扰机㊂NGJ是美军最大的电子战装备研制项目,代表着美军电子战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代表,承载着美军未来最先进的电子战作战能力㊂除挂载EA-18G外,NGJ未来还有可能推广部署于美军下一代舰载无人机系统,所采用的技术也适用于在役老式系统的升级改进㊂2.2 研制进展2009年,美国海军提出了采用新架构㊁新系统的下一代干扰机的需求,以应对先进的综合防空系统㊁数据链和通信系统;2010年,负责机载电子进攻系统的PMA-234项目办公室参加了在五角大楼举办的会议,会议决定为EA-18G开发NGJ㊂NGJ项目将分为三个阶段循序渐进开发:增量1阶段开发中波段攻击能力(以下简称NGJ-MB),这个频段存在大量的射频威胁,故设定为优先开发频段;增量2阶段开发低波段电子攻击能力(以下简称NGJ-LB);增量3阶段开发高波段电子攻击能力(以下简称NGJ-HB)㊂2012年4月,美国海军分别授予诺斯罗普㊃格鲁曼公司㊁BAE系统公司㊁ITT公司和雷声公司2000万美元的合同,以确定NGJ设计中所包含的先进技术,同年7月美国海军发布了NGJ技术开发招标书㊂2013年7月,雷声公司中标NGJ-MB㊂2014年10月,NGJ-MB完成首次飞行测试㊂2018年10月,美国海军完成NGJ-LB的设计招标㊂2019年9月,美国海军发布首张NGJ-MB配装EA-18G的照片㊂图1 NGJ-MB首次它机试飞[1]图2 NGJ-MB首次挂载于EA-18G3 美军NGJ战术能力需求分析 美军并未在公开的资料里透露NGJ的战术能力需求,需要结合综合防空系统的发展㊁NGJ的主要技术特点和美国海军舰载航空兵的发展,分析并推测美军对NGJ战术能力需求㊂3.1 新型综合防空系统的发展对ALQ-99吊舱带来的挑战3.1.1 雷达副瓣抗干扰能力大幅增强新型雷达已采用副瓣对消㊁副瓣匿影㊁空时自适应等抗干扰措施,大幅提升副瓣抗干扰能力㊂35夏 辉,史海庆,黎之乐下一代支援干扰吊舱发展综述投稿邮箱:dzxxdkjs@同时随着防空武器系统的射程快速增加,进一步增加了防区外支援干扰的难度㊂据此推断,ALQ-99干扰吊舱的等效辐射功率㊁干扰样式已难以满足未来雷达副瓣干扰的需求㊂3.1.2 雷达组网的探测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强雷达组网后,通过空情共享,防空系统的探测能力与抗干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美军的NIFC-CA作战体系(海军综合火控-防空)㊁俄军的S400防空系统都能实现空基㊁海基或岸基的预警㊁搜索㊁跟踪制导㊁火控雷达的组网,覆盖的频段包含P波段㊁L波段㊁C波段㊁X波段等㊂对抗这类新型综合防空系统,对支援干扰系统的频段覆盖能力和同时多目标干扰能力都提出较高要求㊂ALQ-99吊舱按照功能㊁工作频段共划分有18型干扰吊舱,而单架飞机的挂载能力有限,这限制了EA -18G对敌防空体系的组网雷达作战能力㊂3.1.3 无源侦察使得传统大功率干扰装备丧失了作战的灵活性和隐蔽性高灵敏度高精度接收机的发展,使得跟踪干扰源成为可能㊂ALQ-99吊舱典型波束宽度达到30°,被接收机截获概率较高,防空系统中的多部无源侦察设备通过多站定位的方式可获取其准确位置㊂当雷达受干扰导致探测能力大幅降低甚至丧失后,侦察设备仍可提供EA-18G态势信息,从战术上限制了EA-18G进攻作战的灵活性㊁隐蔽性㊂3.2 NGJ战术能力分析为了应对新型防空系统带来的挑战,美军NGJ项目采用了涵道式大功率自发电㊁宽带有源收发相控阵㊁数字化干扰源㊁氮化镓T/R组件㊁高效散热系统等多项关键技术,具备灵活精确地控制干扰信号频率㊁方位㊁功率㊁极化㊁波形的能力㊂通过分析NGJ主要的技术特点,分析美军对NGJ 战术能力需求㊂3.2.1 大幅提升干扰功率,构建新型防区外副瓣支援干扰能力反隐身能力是各国新型综合防空系统的发展重点㊂美国海军在发展隐身舰载机F-35C时,仍致力于发展NGJ项目,可以初步分析出美国海军对抗反隐身雷达的思路:依托NIFC-CA体系,EA -18G为F-35C提供支援干扰能力,压制防空系统中的反隐身雷达,为F-35C突前部署提供条件,EA-18G作为非隐身平台,与F-35C难以采用密集编队方式作战,需采用副瓣干扰方式压制/欺骗防空系统中的反隐身雷达㊂副瓣侦收/干扰需要高侦收灵敏度和等效辐射功率㊂NGJ通过采用涵道式冲压空气自发电技术,可实现140千瓦的峰值发电功率;在美军机载干扰装备中首次采用宽带有源相控阵体制,以实现更高的侦收灵敏度与干扰等效辐射功率,为副瓣侦收/干扰创造条件㊂目前NGJ增量1的布阵方式尚不明确,从发电能力㊁吊舱外形尺寸初步估计,按照阵列用电50~100千瓦㊁单个T/R通道输出功率15瓦㊁典型效率15%计算,NGJ的阵列规模预计在500~1000元左右,预计等效辐射功率在兆瓦量级㊂EA-18G挂载两枚NGJ增量1吊舱后,可具备全向㊁宽频带的高增益侦收和高功率干扰能力,对新型防空系统雷达副瓣干扰能力将远远超出ALQ-99吊舱㊂3.2.2 构建定向干扰能力和多目标干扰能力NGJ采用宽带有源相控阵体制后,估计干扰波束宽度可控制在5°以内,可实现对指定雷达或通信终端的定向辐射,被防空系统侦察设备截获和定位的概率大大降低㊂有源相控阵阵面具备灵活的波束形成与控制能力,可通过波束控制形成多波束同时指向多个对象,考虑到NGJ具备较强的副瓣干扰能力,预计EA-18G飞机挂载NGJ吊舱后可实现对作战区域内多部组网雷达的同时干扰能力㊂3.2.3 构建综合化㊁集成化的作战能力相较于ALQ-99吊舱,NGJ采用数字化干扰波形生成技术㊁开放式系统架构等多项关键技术,使得其具备全参数电磁频谱机动能力,可快速㊁灵活㊁精确的控制干扰信号的方位指向㊁频率㊁功率㊁极化㊁波形等电磁信号参数,预计具备较强的多模干扰能力,可以满足雷达干扰和通信干扰作战需求,并具备未来扩展导航干扰等能力㊂公开资料显示,NGJ主要按工作频段规划NGJ-MB㊁NGJ-LB和NGJ-HB三型干扰吊舱,吊舱型号较ALQ-99大幅简化,可以预计美军可望在单架EA-18G上同时挂载三型舱,构建全频段的干扰能力,单架EA-18G的综合干扰能力大幅提升㊂同时NGJ综合化使得干扰吊舱上舰类型大幅减少,外挂构型简化,进一步提高任务出动能45电子信息对抗技术㊃第34卷2019年11月第6期夏 辉,史海庆,黎之乐下一代支援干扰吊舱发展综述力;美海军航母未来可能搭载更多的EA-18G飞机,增强对先进综合防空系统综合干扰能力㊂3.2.4 构建快速升级迭代能力美军长期以来高度重视装备的可扩展㊁可升级能力㊂NGJ作为美军最大的电子战项目,研制周期长,资料显示仅NGJ-MB干扰吊舱的研发周期就长达12年,因此NGJ采用了模块化㊁开放式架构,具备持续㊁快速升级迭代以应对新威胁的能力㊂NGJ完成研制后,其舱体外形尺寸㊁发电能力㊁相控阵侦收增益与发射功率基本固化,后续主要通过软件升级和提升数字信号处理能力实现能力提升㊂4 美军NGJ未来发展分析 目前美军NGJ-LB干扰吊舱正在开展方案竞标工作,NGJ-HB干扰吊舱的研制工作尚未启动,通过对NGJ-MB的分析,可以预计,大功率㊁阵列化㊁综合化㊁开放式架构仍是NGJ-LB和NGJ-HB 干扰吊舱的主要技术特征㊂ALQ-99低波段吊舱采用固态发射机和全向干扰天线体制,对先进反隐身雷达干扰能力较弱㊂可以预计,NGJ-LB吊舱仍将采用有源相控阵收发体制,具备极化控制功能,并可能采用相控阵天线与舱体共形技术,具备大阵列㊁窄波束㊁高侦收灵敏度㊁高功率发射㊁低截获等技术特征与能力㊂NGJ-HB的相关工作尚未开展,外界普遍预计其工作波频会涵盖毫米波,最高达40GHz㊂受限于高频段微波信号大气衰减快等原因,毫米波频段内的威胁雷达相对较少,部分直升机搭载的火控雷达位于毫米波频段㊂随着电磁频谱战等作战概念的兴起,美军已将电磁频谱战的频谱范围扩展至红外㊁光电等传感器工作频谱范围,因此不排除美军在发展NGJ-HB时将红外㊁光电等传感器纳入其作战对象㊂图3 美军定义的电磁频谱战频谱范围[2]5 结束语 NGJ是美军最大的电子战装备研制项目,承载着美军未来最先进的电子战作战能力㊂NGJ采用了涵道式大功率自发电㊁宽带有源收发相控阵㊁数字化干扰源㊁氮化镓T/R组件㊁高效散热系统等多项关键技术,作战能力较ALQ-99大幅提升㊂初步分析,美军希望通过发展NGJ构建新型防区外副瓣干扰能力㊁定向干扰和多目标干扰能力㊁涵盖雷抗通抗的综合化干扰能力㊂NGJ采用了开放式架构,可实现作战能力的快速迭代,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威胁㊂NGJ低波段未来可能需要采用低波段共形天线技术,避免因低波段阵列横截面积过大增大阻力,影响EA-18G航程的问题㊂随着电磁频谱战概念的发展,NGJ高波段吊舱有可能增加红外对抗㊁光电对抗能力㊂参考文献:[1] THOMAS F B.First Flight of A High Power SoftwareDefined Electronic Warfare System,SAS[R].USA:Systems Development Center,Electronic Warfare Sys⁃tems Department,Raytheon,2016.[2] CLARK B,GUNZINGER M.Winning of the Airwaves-Regaining America’s Dominance in 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R].USA:Center for Strategic andBudgetary Assessments(CSBA),2015. [3] 王燕.美军机载电子攻击项目概述[J].国际电子战,2019(5):23-27.(上接第37页)[13] 刘伟.一族扩展的拟牛顿法及其全局收敛性[D].西安:西北大学,2009.[14] PEDERSEN M S,BAXTER B,TEMPLETON B,etal.The Matrix Cookbook[M].Denmark:TechnicalUniversity of Denmark,2008:3-6. [15] 黄海,林穗华.几种修正拟牛顿法的比较[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3):8-11. [16] 何思谦.数学辞海:第五卷[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8-41.[17] 马昌凤.最优化方法及其Matlab程序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63-67.5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 ta t Th n ue c co fln itn esa do f a s rc eif ln eft ro o g dsa c tn f mmiga albl y ae y EW ln a e n a ay e j n v i it rab a i pa e h sb e n lzd,t e h
f r t e s n b y i e p o ma e r a o a l n h l .
K y W o d sa d ofjmmig v i bl y a e ,jmmig e u to e r s tn — f a n ,a al it ra a a i n q a in
Di o Hu we Da g Li u Zh n i n e a a i n k n a gJa k
( rDe e s o c sCo ma d Ac d my,Zh n z o 4 0 5 ) Ai f n e F r e m n ae egh u 5 0 2
作者 简介 : 刁华 伟 , , : 究 生 , 究 方 向 : 空 兵 电 子 防 护 。党 立 坤 , , 士 研 究 生 , 究 方 向 : 男 硕 上研 研 防 男 硕 研 防空 兵 电 子 防 护 。张 建 科 , , 土研 究 生 , 究 方 向 : 男 硕 研 防空 兵 电 子 防 护 。
达 为参 考对 象 对 电 子 战 飞机 远 距 离 支 援 干 扰 有 效 区的问题 进 行分 析 与仿 干 扰 信 号 掩 护 后 面 的 目 通
标 。通 常 使 干扰信 号 的频 率对 准 雷达 的频 率 , 要 主

收 稿 日期 :0 0年 1 2 日, 回 日期 :0 0年 2月 2 21 月 2 修 21 4日
袭 尤其 是远 距 离 奔 袭 已成 为 主要 战术 手 段 。随 着
2 支 援 干扰 特征
2 1 支 援 干扰分 类[ . 1 ]
支援 干 扰通 常是 由专 用 的运 载平 台( 电子对 如
抗 飞机 ) 带 雷 达 干 扰 设 备 或 器 材 , 敌方 雷 达 进 携 对
行干 扰 , 护 己方 的作 战行 动 , 障作 战 兵力 、 器 掩 保 兵
Ana y i nd Si ul to fAv ia iiy Ar a l s s a m a i n o a l b lt e f o ng D i t n e St nd o a m i y EW a r m Lo s a c a - f J m ng b Pl ne
远距 离 支援 干扰 ( OJ , S ) 即干 扰机 远离 雷 达 和 目标 , 通过 辐射 强 干扰 信号 掩 护 目标 。它 的干扰 信 号主 要从 旁瓣 进入 接 收机 , 一般 采用 遮 盖性 干扰 。
近距 离 支援 干 扰 ( F ) 即干 扰 机 到 雷 达 的距 SJ,
有 [ 雷 达 、 外 、 信 以及 激 光 等 , 中以 雷 达 探 : 红 通 其 测远 距 离空情 为 主 。因此 , 文讨 论 内容 以 防空 雷 本
的安 全 。支援 式 干扰 又可 分为 远 距离 支 援 干扰 、 近 距 离 支援 干 扰和 随 队支援 干扰 等 战术 。
信 息技 术 的发展 , 新 技 术 武 器 装 备 应 运 而生 , 高 传 统单 一 平 台的作 战模 式 也 被 新 型 的 联 合 对 抗 所 取
代 。 目前各 国 防 空 系 统 能 利 用 的 探 测 手 段 主 要
总第 1 2 9 期
21 年第 6 00 期
舰 船 电 子 工 程
S i e to i En i e rn h p El c r n c gn eig
Vo. O No 6 13 .
99
电 子 战 飞 机 远 距 离 支 援 干 扰 有 效 区 分 析 与 仿 真
刁华伟 党立坤
d t i l e n a uae co dn h o a c n r s h wst ec v r g fl g dsa c tn - f j mmig aa i s s mua d a d c c ltd ac r igt t ec mb tse a i .S o h o ea eo n i n e s d of i t O o o t a a n, t e e ut sc a n o s tn i rci .F rt ef t r i wa o h s l i l ra d c n i e tw t p a t e o h u u ea rc mma d r k o tn - f jmmig efci l n r e s h c r n e s n w sa do f a n f t ey a d e v
Cls m b r TN9 a s Nu e 7
1 引 言
二 十一 世纪 , 类进 入信 息 时代 。信 息化 在 改 人 变 人类 生产 生活 方式 的同 时 , 在 改变 着 未来 战争 也 的模 式 。未 来 战 争是 核 威 慑 下 的 信 息 化 战 争 , 非 “ 对称 、 接触 、 线 性 ” 未 来 战争 的 主要 特 点 , 非 非 是 空
郑州
张建 科
40 5 ) 5 0 2
( 空兵指挥学院 防


分析 了电子战 飞机 远距 离干扰有效 区的影 响因素 , 据设 置 的作 战想定进 行 了仿 真计算 , 根 具体 形象地展现 了
支援 干 扰 ; 效 区 ; 扰 方 程 有 干 T 7 N9
远 距 离 支 援 干 扰 有 效 区 的覆 盖 范 围 , 果 符 合 实 际 。为 未 来 空 袭 战争 中 指 挥 员 了解 干 扰 有 效 区情 况 , 理 编 队提 供 帮助 。 结 合 关键 词 中 图分 类 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