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师德与教师的行为艺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良好的师德与教师的行为艺术

[画面一]下课了,孩子们享受着快乐的课间十分钟。教室里、走廊上,到处是他们快乐的身影:有的三五成群围在一起聊得眉飞色舞;有的望着窗外的田野山川若有所思;还有的则簇拥在老师身边好奇地问东问西。老师微笑着,耐心解答着“小麻雀”们稀奇古怪的问题。突然,她发现走廊的墙上有一道红粉笔划的痕迹,弯弯曲曲的印痕在洁白的墙壁上显得那么刺眼,那么丑陋。老师轻轻地穿过孩子们,走进教室里,拿了一块抹布,再回到走廊边,对着那道粉笔划痕使劲地擦起来……“老师,我来!”“老师,我来!”很快的,这课间十分钟便奏响了“劳动进行曲”:教室前后,每一张桌椅下,走廊栏杆,包括窗台玻璃,在几分钟之内就被清扫得干干净净。

[画面二]伴随着熟悉的音乐,第一节课开始了。孩子们正襟危坐,安静地注视着站在讲台上的老师,等待老师给他们带来新鲜的“知识面包”。很快的,他们发觉,今天老师有点不一样:脸色苍白,眼圈深陷,站得歪歪斜斜。和往常精神饱满、活力四射的样子迥然不同,孩子们心里不由地泛起了嘀咕:老师这是怎么了?摇摇摆摆地站在讲台上,晕晕乎乎了一两分钟后,老师终于撕扯着沙哑的嗓子说话了:“同学们,老师今天有点不舒服,说话有点困难,请大家谅解,下面开始上课。”尽管嗓子已经严重充血,尽管站着头晕目眩,老师,还是顽强地站在他的岗位上竭尽全力地演绎!而台下的孩子们呢,前所未有地配合,其中包括平时老师和同学们公认的“小迷糊”、“调皮蛋”……

一画面分析

画面一中,教师与学生和谐相处,解答他们的各种问题;发现污损的墙面,心知肚明多半是班上孩子干的“好事”,但她没有责备,没有命令,而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染学生,将卫生和环保的种子播撒进了学生的心田。孩子们长期与教师无拘无束地相处,使他们亲其师从而信其道,在老师的行为感召下他们主动打扫教室卫生,而这必将成为影响他们一生的好习惯。

画面二中,面对生了重病还坚持上课的老师,孩子们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老师没有语重心长地说教,宣传自己关心学生,爱岗敬业的大道理,也没有严令同学们要怎样体谅重病的老师。就是那嘶哑的嗓音,站得歪歪斜斜的身子在孩子们的心海激起了千层浪,使得他们对老师的苦心豁然明了,对老师的尊敬油然而生……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决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面对目前独生子女学生思想道德观念淡化、知行统一程度不高、个性心理品质淡薄、行为习惯养成较差的现状,教师该如何“正其身”,以达到“不令而行”呢?

二反思重构

1.播下真爱,架起师生互信的桥梁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职业品质中最重要的是对学生深厚的爱,这种爱来自于教师真正为孩子的成长而奉献的精神,来自于教师与学生的休戚与共。夏丐尊先生也曾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教师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的活生生的人,他们渴望得到周围的人,尤其是教师的爱护、关心和尊重。教师在工作过程中,不能冷冰冰地进行知识“发售”,而要投入炽热的感情,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育实践表明,教师的爱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温暖,产生积极的、愉快的情绪体验,进而转化为接受教育的内在因素,它能使教师和学生在心理上、感情上接近起来,从而架起师生相互信任的桥梁。

2.敬业奉献,引领学生爱上学习

目前,很多老师在聊天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现在的孩子怎么了,越来越不好学,越来越不好教!”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教师的敬业精神则直接影

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

有个别教师主要精力不是放在如何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上,而是或得过且过;或对本职工作敷衍了事,“第二职业”不遗余力;或把这里当作跳板,适时一走了之等等。一个学识渊博、敬业勤奋、乐于奉献的优秀教师,一定会受到孩子的崇敬和信任。反之,一个不学无术,拖沓散漫、碌碌无为的教师肯定不受孩子的欢迎和爱戴,这样的教师很难引导孩子攀登科学文化技术高峰。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战线上涌现出了一批具有高尚师德的先进模范人物,大连舰艇学院的方永刚教授患病动大手术住院,在病榻上继续为他的学生授课,他说:“我脑子和嗓子没病,我还可以为学生上课。”谈到“全国模范教师”这一荣誉称号时,开封市第二十七中学高级教师王正武谦虚地说道:“成绩只能说明过去,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还要不断学习,努力工作,为人民的教育事业作出新的贡献。”老师,想让你的学生爱上学习吗,你的敬业精神就是引领他们爱上学习的法宝。

3.以己为范,言传身教感染学生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思想教育者和道德示范者。我国汉代哲学家杨雄说过:“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不仅要有这种人格力量,令学生所敬佩,还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积极地影响和教育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

教师的言行举止、处理问题的方法、待人接物的态度,乃至服饰、姿态、表情等,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学生,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隐性影响力。正如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所指出的:“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少年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这样要求教师:“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所以说,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愿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成为学生的一面旗帜,一个楷模。

4.平等交流,新型关系亦师亦友

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是促进教师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沃土,是加速实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师生共同创造性实践的催化剂”。因此,我们应该摒弃“长幼有序”“师道尊严”的腐朽观念,蹲下身子,把自己置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倾听孩子心声,尊重他们的个性想法,给予他们最及时最必要的帮助。

学生心中的好老师不仅是良师还应该是益友,平等交流是师生增进了解、培养感情的好方法。教师上课时要严格要求,在课外与学生聊天时应随便些、幽默一点,这样不但不会影响教师的形象,反而会使学生感到老师可敬可亲。在与学生促膝谈心时不要太严肃,切忌居高临下,应互相尊重、平等相待;要正确引导、择善而从,切忌简单生硬、急躁发火,也忌主观片面,应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提倡实事求是,有的放矢。

5.关注细节,滋养学生心田

“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就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逐渐养成,由此说来,细节决定教育的成败,细节更能凸显教育的智慧。

师生间温馨的小事很多,如:主动向学生问好,下课后细心地关上灯,随手拾起地上的纸屑,给答出问题的学生一个赞赏的微笑,给调皮的孩子一个亲切的抚摸……我们只有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注重细节行为,随时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或是不足之处,才能引导孩子扬长避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关注每一个细节,就是关爱每一个生命。关注细节,研究细节,善待细节,我们才能将教育做到极致。”爱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教师的真诚关怀、悉心呵护,必将化为丝丝春雨,滋养学生的心田。

教师的行为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充分体现了“身教重于言教”的育人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