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名师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名师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名师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

中原区锦艺城小学孙萌楠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1~13页情境图及做一做,练习二的第1、2、3题。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及利用小棒等直观演示口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以后学习多位数加法的重要基础。

(二)核心能力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根据笔算加法法则,正确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运算,提高百以内的运算能力。

(三)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情境图,收集信息,根据问题找出相关信息并列式解决。

2.通过口算或操作,汇报35+2的计算方法和算理。初步总结计算方法。

3.通过摆一摆,探究35+32的计算方法和算理,总结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并会解决相应的简单问题。

(四)学习重点

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

(五)学习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名师教学课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课时作业、小棒、答题卡等。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预习任务

口算:30+40 30+5 7+20

(二)课堂设计

1.导入

出示主题图

思考1:看到课题,你能找到什么数学信息?

活动1:学生从主题图中找出信息,并指出来,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以四人小组的形式,把找到的信息整理出来。

思考2:要解决“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需要哪些信息?怎么解决?

活动2:学生从主题图中找出相关信息,并完整地说一遍,列出算式。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生活的情景中寻找数学信息的能力以及根据问题找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2.自主探究35+2

思考3:怎么知道35+2的结果,能把你的计算方法和想法表达出来吗?

活动3:学生自主探究计算方法,可以口算说出口算方法,可以利用小棒或计数器表示计算过程。老师组织学生上台展示计算方法及过程。引导学生尽量说完整。

思考4:如果列竖式,应该怎样写?请自己先尝试着写一写。

师:2为什么写在5的下面?

学生能说出“数位对齐”或“个位与个位对齐”

练习1:完成课本12页的做一做第一题。

【设计意图: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35+2,一方面唤起已有口算经验,另一方面也为有步骤解决35+32做好铺垫。】

3.自主探究35+32

思考5:要解决“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需要什么信息?怎么解决?

活动4:学生从主题图中找出相关信息,并完整地说一遍,列出算式。

思考6:怎么知道35+32的结果,能把你的计算方法和过程表示出来吗?

活动5:学生自主探究计算方法,可以口算说出口算方法,可以利用小棒或计数器表示计算过程。

学生展示完,结合ppt动态演示,再请同学说出计算过程。

练习2:完成课本13页的做一做第2题。

思考7:如果列竖式,应该怎样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能说出“数位对齐”或“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4.课堂总结

出示本节课解决的两个算式及竖式。

思考8:观察我们解决的算式,你觉得这两道加法有什么相同点?

怎样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计算呢?

这节课我们用口算以及笔算的方法,解决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及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知道了竖式的正确书写方式和计算方法,知道了写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这个知识在我们以后的学习中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课时作业

1.

【答案】89 58 69 98 88

【解析】考查目标2。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或两位数时,要注意从个位加起,和的个位要与加数的个位对齐,和的十位要与加数的十位对齐。

2.计算。

30+20=50+26=92+4=61+25=

35+32=3+45=13+72=44+53=

【答案】50 76 96 86 67 48 85 97

【解析】考查目标3。在列竖式时,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和的每一位都要与加数对齐。

3.小兰喜欢收集邮票,下面是她收集邮票的种类和数量。

(1)风景邮票和人物邮票共有多少枚?

(2)动物邮票和建筑邮票共有多少枚?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答案】略

【解析】考查目标2、3。计算的价值是为了解决问题,所以本题不仅是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考察,还是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检测,要求学生会从情境中提取有用的信息解决问题,同时还要根据信息提出可以解决的问题。

4.“35+32”可以解决两个班人数的问题,还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呢?请你想一想,找一找并写出来。

【答案】略

【解析】考查目标2、3。本题主要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35+32不仅可以解决两个班的人数问题,还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运用,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