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知识点

文学概论知识点
文学概论知识点

文学概论知识点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一、名词解释

1.文学理论:以哲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的视野上阐

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建立起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

2.精神生产:精神生产指的是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而

进行的对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科学、哲学、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和艺术等活动都属于精神生产。

3.召唤结构:召唤结构的说法是接受美学的一个概念,由德国着名接受美

学理论家沃尔夫冈·伊瑟尔提出来的。指艺术作品因空白和否定所导致的不确定性,呈现为一种开放性的结构,这种结构本身随时召唤着接受者能动的参与进来,通过想象以再创造的方式接受;

4.陌生化:实质在于不断更新我们对人生、事物和世界的陈旧感觉,把人

们从狭隘的日常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摆脱习以为常的惯常化的制约,不再采用自动化、机械化的方式,而是采用创造性的独特方式,使人们面对熟视无睹的事物也能有新的发现,从而感受到对象事物的异乎寻常及非同一般。

5.文学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出

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它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6.期待视野: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

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

读者这种据以阅读文本的既定心理图式,叫作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

期待视野;

7.视角:视角是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根据叙述者观

察故事中情境的立场和聚焦点而区分;

8.典型:典型的意思是具有代表性的人或事,二是有代表性的,指作者用

典型化方法创造出来的具有独特个性、又能反映一定社会本质的某些方面的艺术形象

9.意境: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所呈现的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

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他同文学典型一样,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10.艺术真实 (P158)

它是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与艺术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

二、简答题

1.什么是灵感和直觉p134(灵感和直觉)

灵感是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活动中,由于艰苦学习,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它来临时的突出特征是非预期性和转瞬即逝性,不及时捕捉就难以再现。

直觉主要是作家凭借过去的知识积累、过去的经验,已有的、炉火纯青的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并与目前所专注的思想趋向、情绪趋向等相结合,对某种事物或现象做出的突破向顿悟。

灵感是长久思索、艰苦劳动后的成果,它获取的是成熟的答案,其发生

在久思不得其解之后。而直觉却是从整体上对事物做出敏锐的判断,它得到的是推测性的洞察,往往发生在第一次碰头之时。

2.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有什么区别( p153)

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凡是在历史上出现过和现实中存在的一切事物与现象,都是生活真实。生活真实为文学创造提供了原型启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然而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超越,它在假定性情境之中,揭示社会生活的本性及其必然性,以此作为自己的目标。

3.为什么文学起源上的“劳动说”比其他学说有更大合理性p41(劳动说)

其他学说也包含一定的真理,但相比起来,“劳动说”包含了更多的真理成分。“巫术说”未能回答巫术艺术产生的原因,但从“劳动说”的立场来看,巫术仪式可以说是人类蒙昧阶段对劳动收成的祈望。“宗教说”体现了人类对自然力的无能为力,转而变成对超自然力的崇拜;但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劳动在文艺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游戏说”认为文艺源于游戏,而游戏又源于人的生理需要。这使得文艺起源问题沦为生物学意义的解释;从“劳动说”审视“游戏说”可知,文艺与游戏都源于劳动。无论从人的群体生活来看,还是从人的个体成长来说,游戏和文艺最终还是要归于劳动。

4.文学形象有哪些特征P203(文学形象特征)

1)文学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2)文学形象又是假定与真实的统一;

3)文学形象是个别与一般的统一;

4)文学形象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5.王国维是怎么样对文学意境进行分类的p223(意境分类)

王国维将文学意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所谓“有我之境”是指那种情感比较直露、倾向比较鲜明的意境。比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浑欲不胜簪。”此诗道出了作者历经战乱,特别是目睹安史之乱后京城的破败景象的痛苦心情。花草本不含泪,鸟儿也不会因人的别离而惊心,只因诗人的痛苦不堪,所以都有了人的情感色彩,这就是“有我之境”。而“无我之境”并不是指作者不在意境画面中出现,而是指那种情感比较含蓄,不动声色的已经画面。王国维认为,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是“无我之境”,作者自己虽然出现在画面中,但它的情感却藏而不露,一切让读者自己从画面中去体会。6.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文学史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文学理论是以哲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的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建立起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

文学批评是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兼及一切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

文学史是研究文学的历史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根据不同国别、地域、民族及不同时期、不同体裁等分类标准,可分为国别史、世界或地区史、通史或断代史、民族史、分体史等.

联系:

它们之间有着极密切的联系,三者互相包含.搜集文学作品和研究文

学发展的文学史家,如果没有文学理论作为依据,是无法进行工作的;而批评家要对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优点、缺点进行判断与评价,不运用文学理论和文学史来武装自己也是不能完成任务的;文学理论家更是离不开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区别:

文学理论是对整个文学现象进行分析的原则与方法的科学;而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文艺思潮为指导,对一定性质的文艺实践起推动作用或阻碍作用的文学研究;文学史是关于文学的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

7.简述有关文学发生的学说p37(文学活动的发生)

8.什么是文学发展中的“不平衡原理”p42(不平衡关系)

这是指文学的发展和繁荣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之间,往往存在着一种不平衡的现象。马克思在谈到经济基础对于上层建筑决定作用的同时曾特别指出:“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正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这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理解:首先,是指整个文学艺术的繁荣并不是都同物质基础的发展水平成正比例的;

其次,这种发展的不平衡性还指文学的某些艺术形式(种类)在一定历史阶段所达到的成就,不仅不是后世所能超越,而且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反而走向衰落。这就是文学发展中的“不平衡”理论。9.社会生活作为文学创造的客体具有什么特点p109(客体特殊性)

1)文学创造的客体是整体性的社会生活;

2)文学创造的客体是具有审美价值或审丑价值的社会生活;

3)创造的客体是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

10.什么是“共鸣”共鸣产生的条件是什么p339(共鸣)

共鸣——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标志,指的是: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理感应状态。条件:一、思想观念想通;二、情感经验相似;三、意志愿望相近;

三、论述题

1.诠释艺术概括的价值意义,并对下面这段话做出评述。P158(艺术概括)

“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听过或见到过的缘由,但决不会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鲁迅篇)

2.下面的话阐明了一种什么样的理论观点请予以分析和评价。P151(艺术

真实)

高尔基:“文学是巨大而重要的的事业,它是建立在真实的上面,而且在于它有关的一切方面,要的就是真实。”

3.请结合具体作品,谈谈现实型文学和理想型文学的区别。P180(理想型

文学与现实型文学)

4.杜甫在《江汉》诗中有两句“落日心犹在,秋风病欲苏”给读者韵味无

穷的感觉,请解释造成读者的这种心理原因是什么,在文学理论中我们一般怎么解释这种现象。P71(含混)

5.文学是虚构的,但又强调真实性,二者是否矛盾为什么p151(艺术真实)

6.下面的话阐明了一种什么样的理论观点请予以分析和评价。P159(个别

到一般)

歌德说:“在一个探索个别以求一般的诗人和一个在个别中突显一般的诗人之间,是有很大差别的,一个产生了比喻的文学,在这里个别只是作为一般的一个例证或者例子:另一个才是诗歌的真正本性,即是说,只表达个别而毫不想到,或者说提到一般。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