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位差计检定规程

直流电位差计检定规程
直流电位差计检定规程

直流电位差计检定规程

Verification Regulation of DC Potentiometers

本检定规程经国家计量局于1988年2月6日批准,并自1989年1月1日起施行。

归口单位:上海市标准计量管理局

起草单位:上海市计量技术研究所

本规程技术条文由起草单位负责解释。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

顾玉琴(上海市计量技术研究所电磁室)

直流电位差计检定规格

本检定规程适用于新生产、使用中和修理后的电阻型直流电位差计(以下简称电位差计)的检定。本检定规程不适用于:

a 自动获得零平衡的电位差计;

b 用平衡检测器刻度获得部分指示值的电位差计;

c 直流电流比较仪式电位差计;

d 其他特殊用途的电位差计。

一技术要求

1 外观及标志

1.1 电位差计的铭牌或外壳上应有:

a 制造厂名称或商标;

b 产品型号、出厂编号和准确度等级;

c 有效量程及线路绝缘电压。

1.2 所有端钮应标出极性和功能。

1.3 电位差计上应有封印位置。

2 电位差计的准确度等级、检定温度和相对湿度范围;使用温度和相对湿度范围见表1

3 电位差计的允许基本误差由下列两部分组成

与基准值有关的常数项;

与测量盘示值成比例的可变项。

其表达式:

式中:Elim-允许基本误差(V);

Un-基准值(V);

X-测量盘示值(V);

α-准确度等级。

表1

允许基本误差公式中包括电零电势和热电势。

注:基准值Un电位差计各有效量程的基准值应为该量程内最大10的整数幂。也可用相对误差公式表示:

4 电位差计测量盘的增量线性

4.1 对同一被测量值所获得的任意两个测量盘示值之误差的差值,不应超过允许基本误差的一半。

4.2 在任何一个测量盘任意两个相邻度盘示值间的误差的差值,不应超过两个相邻度盘示值的允许基本误差(符号相同)平均值的一半。

5 电位差计测量盘的最小步进值或滑线盘分度值应符合下式

6 电位差计的标准化独立线路

如果电位差计在任何量程上不用测量盘,而是用独立线路进行标准化时,由这种标准化引入的误差不应超过允许基本误差的1/2。

7 电位差计的内附工作电流调节装置,其调节细度应小于1/10a%,在调节范围内应平滑连续。

8 当电位差计测量盘在任意示值下,其接标准电池端钮的电压(或工作电流)的相对变化应小于1/10a%。

9 具有内附检流计的电位差计,其检流计应满足下列要求

9.1 灵敏度。

9.1.1 在测量回路处,当测量盘电压变化a%时,引起检流计偏转应不小于1mm。当达不到上述要求时,应具有外接检流计端钮,测量条件如下:

a 电源电压为额定工作电压;

b 测量盘的示值处于上限;

c 被测端钮的外接电阻等于电位差计测量回路的输出电阻。

9.1.2 在标准回路处,当标准电势(或工作电流)变化a%时,引起检流计偏转应不小于0.5mm(如果是电子放大检流计应不小于1mm)。

9.1.3 多量程电位差计,至少要有一个量程满足上述要求,如果其他量程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则应具有外接检流计的端钮。

9.2 阻尼时间。

应不超过5s。

9.3 结构。

检流计应具有机械调零装置,无机械锁定装置的检流计,应具有可能使检流计短接的装置。

9.4 采用电子放大检流计的要求:

a 预热时间:0.1级:小于或等于5min。

0.02级,0.05级:小于或等于15min。

b 漂移:预热后10min,零位变化小于或等于1mm,4h零位变化小于或等于5mm。

c 抖动:眼睛不易看出。

d 面板上应具有电气调零器。

如果在使用温度范围内检流计的漂移小于1mm,则允许不装电气调零器。

10 电位差计的绝缘电阻

10.1 当测量一个具有高达10kΩ的源电阻或具有10kΩ或更大的对地电阻的电压时,因电位差计的内部泄漏而引起的误差应不超过1/3a%。

10.2 在直流500V±10%的电压下,电位差计线路对与线路无电连接的任意点导电部件之间的绝缘电阻值,应不低于表2规定。

表2

10.3 测量线路补偿电阻小于或等于1kΩ的电位差计,如果不能获得表2中规定的绝缘电阻值时,制造单位可以另行规定,但最低不得低于表3的规定。

表3

11 电位差计的线路绝缘电压

按表4规定的试验电压加于所有连接在一定的电位差计线路与测试用的参考接地端之间,应能承受频率45~65Hz 的实际正弦波交流电压,历时1min试验,而无击穿或无放电现象。

电位差计的线路绝缘电压,标志和试验电压见表4。

表4

测试用的参考接地端应包括所有此线路无电气连接的导电部件,若绝缘外壳上没有导电部件时,则用一金属箔片覆盖整个被检电位差计(金属箔与接线端钮之间应留有20mm间隙),作为参考接地端。

二检定条件

12 检定电位差计时,由标准器、辅助设备及环境条件等所引起的检定总不确定度应不超过被检电位差计允许基本误差的1/3。

辅助设备一般包括:检流计、工作电源、标准电阻、标准电池、调节装置和其他辅助仪器。

13 标准电位差计应具有与被检电位差计相应的量程,其测量盘的最小步进值应小于被检电位差计的最小步进值,当用的标准电位差计,其上限与最小步进值不能同时满足要求时,允许用若干台标准电位差计联合组成。标准电位差计的误差应不超过被检电位差计允许基本误差的1/5。它可以属下列三种:

a 比被检电位差计高二级,并仍满足上述1/5的条件;若不能满足1/5的条件,应引入修正值使用;

b 用整体检定或按元件检定的电位差计,其检定误差小于被检电位差计允许基本误差的1/7,引入修正值后可以检定同级。

标准电位差计的年稳定度,应不低于被检电位差计允许基本误差的1/10。

前三个测量盘内有分路盘的电位差计,一般不宜作标准电位差计使用。

14 检定装置中检流计灵敏度不够引起的误差,应不超过被检电位差计允许基本误差的1/10。

15 检定装置的直流电源,应保证工作电流的相对变化引起的误差不超过被检电位差计允许基本误差的1/10。

16 标准电阻:扩大量程用的标准电阻,其准确度等级应不低于0.1%;检定量程系数比用的标准电阻,引入修正值后所引起的误差应不超过被检电位差计允许基本误差的1/7。

17 标准电池的准确度等级为被检电位差计准确度等级的1/10。

18 检定装置中开关的要求:电压回路的开关,其热电势的变差不得大于被检电位差计测量盘中最小允许误差的1/10;电流回路内的开关,其接触电阻的变差与回路总阻之比不得大于1/20a%。

19 检定装置中下列任何两个部件(相互不连接时)之间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下式的规定:

式中:RJ-绝缘电阻(MΩ);

a-标准电位差计的准确度等级;

R-被测电压的内阻10kΩ。

a 标准电位差计;

b 标准电位差计的工作电源;

c 供标准电位差计校准用的标准电池;

d 检流计;

e 被检电位差计;

f 被检电位差计的工作电源;

g 被检电位差计校准用的标准电池;

h 彼此分开的其他辅助设备。

如果标准电位差计和被检电位差计对检定装置绝缘电阻的要求各不相同,则应根据较大者确定。

20 如果在检定过程中发现静电感应和泄漏电流,则应采取相应的屏蔽、接地等措施予以消除。

21 测量绝缘电阻时,对测试仪器的要求为:

a 测量误差≤±3%;

b 直流电压为500V(±10%)。

22 线路绝缘电压试验时,对高压试验台的要求为:

a 有足够的输出功率,试验方法为:先将高压试验台两输出端空载(即开路),电压升到欲试验电压的50%,随后接上被检电位差计,观察此时电源电压的跌落,若电压跌落小于那个电压的10%,则认为高压试验台具有足够的输出功率;

b 试验电压误差≤±2.5%;

c 绝缘击穿时继电器动作电流为5mA(此电流为高压侧的输出电流);

d 电源频率为45~65Hz;

e 输出电压应能连续调节。

23 电位差计检定时的环境条件要求:

23.1 检定时的环境条件应按表1的要求进行。

23.2 绝缘电阻的测量及线路绝缘电压的试验应在下列规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

a 温度:15~35℃;

b 相对湿度:45%~75%;

c 无露水、霜冻、渗水、雨水及阳光辐、照射等情况。

三检定项目

24 检定项目见方框图1

图1

四检定方法

25 外观及内部线路检查

25.1 对新生产的电位差计铭牌、外壳上应有第1条规定的标志,电位差计的外露部件、开关、电刷及插销等的接触状况应良好;对使用中的和修理后的电位差计如发现某一项已严重影响电位差计的计量性能时,应修复后再进行检定。

25.2 对具有内附检流计的电位差计,还应检查检流计是否具有机械调零和锁定装置,无机械锁定装置的,应具有可能使检流计短接的装置。

25.3 用欧姆表检查电位差计的内部线路,如发现短路、断路等现象应修复后再进行检定。

将被检电位差计放在第23.2款规定的环境条件下稳定24h后,才能测量绝缘电阻和线路绝缘电压试验。

26 绝缘电阻的测量

26.1 将电位差计的各端钮用裸铜线连接后接到绝缘电阻测量仪的一端,而将另一端接到与线路无电气连接的导电部件,测得的绝缘电阻值应不低于表2或表3的规定。

绝缘电阻测量仪上的读数应在施加电压后1~2min之间进行。

26.2 对10.1款,电位差计内部泄漏检测时,对被检电位差计无泄漏屏蔽的功能绝缘电阻试验按图2;有泄漏屏蔽的功能绝缘电阻试验按图3。

图2 无泄漏屏蔽的试验线路图中:EX-被测电压(V);

R1-被测电压的源电阻(内阻10kΩ);

R2-对地电阻10kΩ;

RJ-电位差计线路与静电屏蔽之间的绝缘电阻值(MΩ);

RJ1-电位差计泄漏屏蔽与静电屏蔽之间的绝缘电阻值(MΩ)。

图3 有泄漏屏蔽的试验线路

RJ2-电位差计线路与泄漏屏蔽之间的绝缘电阻值(MΩ)。

-表示被测电压的负端与泄漏屏蔽端连接端;

-静电屏蔽端。

功能绝缘电阻试验方法如下:

a 在被检电位差计中取基准值之点为被测电压EX,在检定环境条件下,测量并记录电位差计的示值误差为U1;

b 将EX的正端与R1串接(使a、b两端之间的电阻为10kΩ);并将R2接到EXa端(及b端)与静电屏蔽端之间;〔若有泄漏屏蔽的电位差计,泄漏屏蔽端与EX的负端(或正端)相接〕,按程序a的条件测量并记录电位差计的示值误差U2(或U′2),取二者中较大的一个值代入下式:

c 按上述方法,再选取基准值上、下间隔相等的任意二点,做功能绝缘电阻试验。试验结果取三者中最大的一点作为电位差计内部泄漏而引起的误差。

27 线路绝缘电压试验

将电位差计的各端钮用裸铜线连接后接到高压试验台的一端,而另一端接到测试用的参考接地端上,试验电压以100V/s速率平稳上升至表4所规定的电压值。试验中不可出现明显的瞬变现象,历时1min后无击穿或无放电现象则为合格,然后将电压再平稳地降至零。

线路绝缘电压试验时,应严格按照有关安全操作规定进行。

将被检电位差计再放在第23.1款规定的检定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下,至少稳定2h后,才能做以下项目的检定。

28 调节电阻平滑性和精细度的检查

图4

图4为检查调节电阻平滑性和精细度的接线图。

按图4接线,将标准和被检电位差计都置于标准工作状态,再将被检电位差计的工作电流调节盘RP都放在最大阻值的位置,调节标准电位差计的工作电流调节盘RP,使检流计光标处于标尺中间,然后转动被检电位差计的RP各盘(注意检流计应外加分流器或用微安表代替,以防止粗调时损坏检流计)。对同一个盘的每个步进值应使检流计的偏格数基本相同,而且各盘间的覆盖性要好,这样就能确保工作电流调节的连续性和平滑性。

然后再检查RP微调盘的调节细度。其方法:将被检电位差计的RP各盘调到最小位置,改变最末一个盘的一个步进值(滑线式的则位移1mm),观察检流计的偏转格数Δαx,然后再改变温度补偿盘的一个步进值ΔUn,观察检流计的偏转格数Δαn,从而可求得检流计的电压常数:

调节电阻精细度应满足下式要求:

式中:ΔRP-调节电阻RP的最小步进值(Ω);

∑Pmin-电源回路总阻的最小值(Ω);Δαx-变动ΔPR时引起检流计偏格数(mm);

α-电位差计准确度等级。

29 电源回路电阻相对变化的检查

电位差计处于标准工作状态,按第28条求出检流计电压常数CV,然后将被检电位差计的测量盘逐个转动后放任意示价值(测量盘转动时,检流计按钮应断开,以免检流计受冲击而损坏),观察检流计的偏格数Δαk,应满足下式要求:

式中:ΔRk-测量盘转动时回路电阻的变差(Ω);

Δαk-回路电阻变差引起的检流计偏格数(mm)。

30 电位差计内附检流计的灵敏度、阻尼时间、零位漂移和抖动的检查

30.1 内附检流计灵敏度检查

按图5连线(或者可将被检电位差计与另一台型号相同的电位差计对接)。

图5 内附检流计灵敏度试验图

图中:U2-试验电压(约为被试电位差计满度值)(V);

R2-试验电阻,阻值约等于被检电位差计测量回路的输出电阻(Ω);

K-开关;

B-电源;

R1-可调电阻箱。

检查方法:在调好电位差计工作电流后,先检查内附检流计在测量回路处的灵敏度,后检查内附检流计在标准回路处的灵敏度,对检查无温度补偿盘电位差计的内附检流计在标准回路处的灵敏度,是利用检流计处于测量位置时(已平衡)改变测量盘电压α%U,使检流计偏转,然后调节工作电流调节盘使检流计回零,再将“标准-未知”开关倒向标准处,从而观察检流计的偏转不应小于5mm(电子放大式检流计应小于10mm)为合格。

30.2 阻尼时间检查:按图5接线,将测量盘置于零位,调节可变电阻R1,使检流计偏转至满度,将开关K断开,用秒表测量检流计从满度至离开零线小于1mm时的时间,即为阻尼时间。

30.3 零位漂移和抖动检查:当内附检流计为电子放大式检流计时,预热后将检流计调至零线,然后观察检流计在10min后离开零线的偏转不应大于1mm,4h离开零线的偏转不应大于5mm,检流计通电预热后,不应有用眼睛看得见的抖动。

31 零电势和热电势的测定

电位差计的零电势和热电势的测定均不用标准电位差计。首先把被检电位差计的未知端用干净紫铜线短路,各测量盘均放零,“标准-未知”开关倒向未知,然后接通电源,改变最后一个测量盘,求出检流计的电压常数,最后在电源正、反向下读得检流计两次偏格α正、α反,取两次偏格数和的平均值α0;两次偏格数差的平均值αT,则电位差计的零电势为:

零电势的正负符号由α0确定,当α0的偏转方向跟Δα的偏转方向同向时为正,反之为负。

零电势应在全部测量盘每转动一次测量一次,重复测量三次,三次数据中的最大差值即为零电势的变差。三次数据的平均值即为平均零电势。

电位差计的热电势为:

在确定被检电位差计热电势时,要求检流计回路的热电势小于被检电位差计的允许基本误差(与基准值有关的常数项)的1/10。若达不到,则应采取措施消除。

32 示值基本误差及变差的测定

32.1 示值基本误差的测定:通常用对检法(也称补偿法)。对检法中又可分为直接比较法、差值法和电流比较仪电位差计法。检定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任选一种(具体检定方法参看附录3)。

测定基本误差的顺序如下:

32.1.1 将电位差计各转盘从头到尾转动几次。

32.1.2 按选取的检定方法,接好线路,调好工作电流。将线路通电一段时间,使整个线路的热状态及工作电流稳定。

32.1.3 对标准:

a 如用直接对接法,标准和被检两电位差计的温度补偿盘均放在1.01860V示值上(见附录3图3)。

b 如用标准电池去,标准和被检两台电位差计的温度补偿盘应放在该温度下标准电池所对应的示值上。

c 如检定具有内附检流计的电位差计时,标准电位差计的“标准”端接标准电池,其温度补偿盘应放在该温度下标准电池所对应的示值上;具有内附检充计的电位差计应自对标准(见附录3图4)。

32.1.4 测定各测量盘示值的实际值

a 从测量盘中的最后一个盘开始,倒进上去,逐一用标准电位差计测定被检电位差计各示值的实际值(或用辅助回路测量电位差计示值的差值)。

b 如果被检电位差计有负的示值而标准电位差计没有,则应将被检电位差计的电源反向,按同样的方法把所有负的示值测完。

c 对检电位差计的前两盘时,每测完2~3个示值后,必须检查被检和标准两电位差计内工作电流是否相对稳定,如发现工作电流的变化已超过1/10aa%的规定时,须重新调节,并对最后一、二个示值重测一次。

当工作电流相当稳定或测定后几个测量盘时,可适当减少检查工作电流的次数。

d 测量盘内有滑线电阻的电位差计,初次检定时,应对滑线电阻上所标有数字的各示值进行测定;周期检定时,可每隔10点测定,对标有数字以外的各刻线可利用观察检流计的偏转简要地检查一遍。

e 如被检电位差计没有零位示值,则对各示值进行测定时,已加入了初始值。在对电位差计各示值测定完后,将各示值所测得的电压值减去初始电压值,就求得该示值的实际值。

f 为了消除热电势的影响,对被检电位差计中基本误差小于1μV的各示值,应分别在工作电流正向和反向下进行两次测量。每一示值的两次测量应该紧挨着进行,并取两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示值的实际值。

32.1.5 示值变差的测量:可在电位差计后两盘内各自任选一点,在该盘从头到尾转动一次,测量一次,重复测量三次(转动与测量之间应相隔若干分钟,以便消除可变热电势),三次测量数据之间的最大差值作为该点示值的变差,应小于被检电位差计允许基本误差的1/10。

33 其他量程的检定

多量程电位差计的检定,只需对全检量程作全部示值的测定,而对其他量程只需测定量程系数比(相对于全检量程的比例系数)。量程系数比的测量误差不应超过被检电位差计允许基本误差的1/3。测量方法如下:

a 当全检量程的基准值乘以量程系数比得到的值小于标准电位差计测量盘的上限时,必须选取被检电位差计基准值邻近相互有一定间隔的任意三个示值,然后用标准电位差计测量它们在其他量程上的实际值,量程系数比的实际值M按下式计算:

式中:U1,U2,U3-被检电位差计(1)、(2)、(3)示值在全检量程上被测得的实际值(V);

U′1,U′2,U′3-被检电位差计(1)、(2)、(3)示值在其他量程上被测得的实际值(V)。

要求三个比值U′1/U1,U′2/U2,U′3/U3的相对值互相之差不应超过。

b 当全检量程的基准值乘以量程系数比得到的值大于标准电位差计测量盘的上限时,可选择被检电位差计第Ⅰ测量盘的头1~2个示值,然后按a方法测量和计算。

若标准电位差计的误差小于被检电位差计允许基本误差的1/10,则上述规定的测三个示值,可改为测一个示值。

如果标准电位差计的读数不够,则可按附录3(7)所述用标准电阻的方法测量程系数比M。

为了得到电位差计其他量程示值实际值,须将电位差计全检量程的实际值乘上量程系数比M,确定其是否合格。

34 温度补偿盘误差的测定

34.1 若标准与被检两台电位差计的温度补偿盘其补偿范围和步进值都相适应,则可按检定测量盘的方法将温度补偿盘各对应的示值一一进行比较。

若标准与被检两台电位差计温度补偿盘的补偿范围和步进值都不相适应,则应使被测电压大于

1.1V的标准电位差计的“未知”端与被检电位差计的“标准”端相对接,以被检电位差计的1.018 60V为标准调好工作电流,然后使被检电位差计温度补偿盘其余各示值与标准电位差计测量盘上相对应的示值进行比较。

电位差计温度补偿盘各示值相对于参考值(1.018 60V)的误差,不应超过被检电位差计的(1/10)a%。

如电位差计温度补偿盘中某一示值相对于参考值(1.018 60V)的误差超过(1/10)a%,就将标准和被检两台电位差计的温度补偿盘放在该示值上对标准,重新检定被检电位差计测量盘示值误差中最大正误差和最大负误差的点(各选三点),若满足允许基本误差的要求,即为合格,反之不合格。

34.2 具有独立线路进行标准化的电位差计,由这种标准化引入的误差检定方法如下:

a 把标准和被检两台电位差计的测量盘均放被检电位差计的基准点电压,对接后,调节被检电位差计的工作电源,使检流计指零。

b 用标准电位差计的测量盘来检定被检电位差计的温度补偿盘1.018 60V(保持两台电位差计的工作电流不变),测得的值为UN代入下式:

35 当配有电子式电源时,电源稳定度的测定

当电网电压为220V时,将电子式电源接到被检电位差计的电源端,被检电位差计的标准端接一只标准电池〔其年稳定度小于被检电位差计的(1/10)a%〕,使被检电位差计的“标准-未知”开关倒向“标准”,调节工作电流调节盘,使检流计指零,从而求出检流计的灵敏度,每隔5min读数,连续观察30min,根据检流计的偏格,计算出电子式电

源的稳定度应小于(1/10)a%,另外再改变电网电压,从220V到240V及240V到200V,观察检流计的偏转,判断电子式电源的稳定度。

36 在保证检定总的不确定度条件下,允许用本规程以外的其他方法进行检定。

五检定结果的处理

37 根据检定所得的数据,先按下列公式计算,然后进行化整,要求化整位数约为(1/20)Elim,化整时应以1,2,5

原则,采用四舍五入及偶数法则。判断电位差计基本误差合格或不合格时,一律以化整后的数据为准,详见附录1。计算公式:

式中:ΔUx-被检电位差计的示值修正值(μV);

UK=U′n-U′x继标准和被检电位差计上的读数之差(μV);

U′n-标准电位差计的读数(μV);

U′x-被检电位差计的读数(μV);

ΔUn-标准电位差计的示值修正值(μV);

〔U0〕-装置零位(μV)。

38 按化整后的数据来检查测量盘的增量线性

38.1 对第4.1款的增量线性,按下式计算后判断是否合格。

式中:ΔUni-为第n个测量盘第i点示值的修正值(n=Ⅰ,Ⅱ……Ⅶ,i=0,1,2……,20)(μV);

Enlimi+1-为第n个测量盘第i+1点示值的允许基本误差(μV)。

38.2 对第4.2款的增量线性,按下式计算后判断是否合格。

若电位差计测量盘的最小步进值等于或小于第5条所规定的1/10ΔU时,则该测量盘的允许基本误差应小于该盘示值的1/2。

39 被检电位差计的平均零电势应加在最后一个测量盘各示值的修正值上,以便对最后一个盘的示值进行修正。

40 根据检定结果和相应的技术要求,判断电位差计合格与不合格。

41 判断电位差计基本误差是否合格,应按各测量盘中最大误差(符号相同)综合计算是否符合允许基本误差公式。对多量限电位差计,还应将测得的量程系数比的实际值乘上全检量程各测量盘中示值误差最大的点,并综合计算是否符合该量程的允许基本误差公式。

42 根据检定结果,合格的电位差计出具检定证书,不合格的电位差计出具检定结果通知书,并注明不合格的情况。

在检定证书或检定结果通知书上应注明检定时的温度、相对淡度;对给出数据的电位差计应注明检定总的不确定度。

对0.02级及以上的电位差计给出各测量盘示值的修正值,对0.05级及以下的电位差计一般不给出各测量盘示值的修正值。

43 根据检定结果,合格的电位差计出具检定证书,可按下列几种情况进行处理:

43.1 对初次送检(包括缺少上一年检定证书的或刚修理过的)检定合格的,出具检定证书,但不予定级。并在检定证书上注明:“该电位差计各测量盘示值的实际值符合该等级的技术要求,但年稳定度未经考核,暂不定级。”

43.2 经连续二年检定,基本误差均合格者按下列三种情况处理:

a 对不给出数据的电位差计,出具检定证书,并定级。

b 出具数据的电位差计,其年变化小于允许基本误差时,出具检定证书并定级,检定周期为一年。

c 出具数据的电位差计,其年变化大于或等于允许基本误差时,出具检定证书,并定级,检定周期缩短为半年。

44 对使用中的电位差计经检定后为不合格的,根据用户申请允许降一级使用,在降到下一级使用时必须符合该等级的各项技术要求并在证书中注明降为何级。

45 对内附标准电池的电位差计,检定证书上应注明“不得任意更换标准电池”。否则,该电位差计应重新检定。

46 对本规程颁布之前生产的及早已从国外进口(不包括验收)的电位差计,根据外观特征及检定结果,按本检定规程的技术要求定级,但不得高于原有的级别。外观特征:

a 从电位差计测量盘的最小步进值与基准值的关系式求出准确等级a。

b 电位差计温度补偿盘的最小步进值应满足表5规定(没有温度补偿盘的电位差计例外)。

表5

六检定周期

47 电位差计的检定周期一般不得超过一年。

附录

附录1 几种电位差计检定结果数据的化整位数

附录2 电位差计的工作原理

电位差计的工作原理线路如图,它是一个测量电压的仪器,产生一个已知电压与被测电压相平衡,该已知电压可以由一个固定电流流过一个可调电阻,也可以由一个可调电流流过一个固定电阻而获得,或者由它们的组合而获得。

电位差计的工作原理线路图

图中:B-外接工作电源;

RP-工作电流调节盘电阻;

RK-测量盘电阻(或补偿电阻);

RN-温度补偿盘电阻(或调定电阻);

G-作平衡指示用的检流计;

K-“标准-未知”开关;

EN-外接标准电池的电动势;

EX-被测电动势。

从图中看出,它基本上由三部分组成:

①工作电流回路:主要是由B、RP、RN、RK等组成。

②标准回路:主要是由EN、RN、K、G等组成;

③测量回路:主要是由EX、RK、K、G等组成。

工作原理如下:

a 若把开关K倒向标准,调节工作电流调节盘电阻RP,改变回路①中的电流I,使检流计G指零得:

b 保持工作电流I不变,把开关K倒向未知,调节测量盘电阻RK,使检流计G指零,又得:

从而得:

由式(3)可知,如果测得比值K=Rk/Rn,EN为标准电池电动势,就能求出被测电动势EX的值,这就是电位差计测量电压的基本原理,从中看出电位差计是一种比例仪器,它是将已知标准电池的电动势EN分成已知的若干比例等分的KEN即用已知电动势KEN去补偿未知电动势EX,来确定未知电动势的数值,所以电位差计测量电压的方法又称补偿法。

从上述工作原理可知,被测电动势的准确度主要取决于由电阻元件组成的比例系数K,标准电池电动势EN的准确度和检流计G的灵敏度,电流的稳定度,开关的势电势及接触电阻变差,绝缘电阻等因素的影响。当然周围环境的温度、相对湿度等因素也会影响电阻元件的阻值,回路热电势、绝缘电阻也就影响了测量准确度。

附录3 电位差计若干检定项目的测定方法

1 用检流计法试验屏蔽效果和测量绝缘电阻

计量检定规程电学部分

JJG 47~1990 抖晃仪检定规程 JJG 48~1990 硅单晶电阻率标准样片检定规程 JJG 64~1990 超低频信号发生器检定规程 JJG 66~1990 高频电容损耗标准试行检定规程 JJG 69~1990 高频Q标准线圈试行检定规程 JJG 120~1990 波形监视器检定规程 JJG 121~1990 视频杂波测试仪检定规程 JJG 122~1986 DO6型精密有效值电压表检定规程 JJG 123~1988 直流电位差计检定规程 JJG 124~1993 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及电阻表检定规程 JJG 125~1986 直流电桥检定规程 JJG 126~1995 交流电量变换为直流电量电工测量变送器检定规程JJG 127~1986 HP4191A型高频阻抗分析仪试行检定规程 JJG 137~1986 CC-6型小电容测量仪检定规程 JJG 138~1986 CCJ-IC型精密电容测量仪检定规程 JJG 153~1996 标准电池检定规程 JJG 163~1991 电容工作基准检定规程 JJG 166~1993 直流电阻器检定规程 JJG 169~1993 互感器效验仪检定规程 JJG 173~1986 XFC-6A型标准信号发生器检定规程 JJG 183~1992 标准电容器检定规程 JJG 183~1992 标准电容器检定规程

JJG 218~1991 电感工作基准检定规程 JJG 230~1980 XFD-7A型低频信号发生器试行检定规程 JJG 242~1995 特斯拉计检定规程 JJG244-2003 感应分压器检定规程 JJG 250~1990 电子电压表检定规程 JJG 251~1997 失真度测量仪检定规程 JJG 252~1981 RS-2及RS-3型校准接收机检定规程 JJG 253~1981 用Д1-2型衰减标准装置检定衰减器检定规程JJG 254~1990 补偿式电压表检定规程 JJG 255~1981 三厘米波导热敏电阻座检定规程 JJG 256~1981 DYB-2型电子管电压表检定仪检定规程 JJG 262~1996 模拟示波器检定规程 JJG 278~2002 示波器校准仪检定规程 JJG 279~1981 WFG-IB型高频微伏表检定规程 JJG 280~1981 M4-1(MTO-1)型标准热敏电阻桥检定规程JJG 281~1981 波导测量线检定规程 JJG 282~1981 同轴热电薄膜功率座检定规程 JJG 303~1982 频偏测量仪检定规程 JJG 307~1988 交流电能表(电度表)检定规程 JJG 308~1983 超高频毫伏表检定规程 JJG 313~1994 测量用电流互感器检定规程 JJG 314~1994 测量用电压互感器检定规程

电磁流量计维护检修规程

电磁流量计维护检修规程 添加时间:2007-6-10 点击率:100 1 总则 1.1 主题内容与实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电磁流量计的维护、检修、投运及其安全注意事项的具体技术要求和实施程序。 本规程适用于化工装置中在线使用的3000电磁流量计(以下简称仪表),其他同类型仪表亦应参照使用。 1.2 基本工作原理 该仪表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工作。 1.3 构成及功能如图1所示。 该仪表由传感器和转换器两部分组成。传感器将以液体流量信号变成与之有一定函数关系的感应电动势。转换器将自传感器来的电势信号(mV),转换成统一的4~20mADC信号,并由数字面板显示流量。 1.4 主要技术性能及规格 1.4.1 性能指标 基本误差±0.5% 1.4.2 规格 流速范围:0.3~1.0m/s至1.0~9.999m/s 输出信号:4~20mA 电源:100~120V AC 环境湿度:10~50°C 相对湿度:40%~80% 液体电导率:300μS/m

脉冲输出:0~17HZ 标尺范围:0~4m3 管道直径:25mm,50mm,100mm 1.5 对维修人员的基本要求 a维护人员应具备如下条件: b.熟悉本规程及相应的产品说明书等有关技术资料; c.了解工艺流程及该仪表在其中的作用; d.掌握带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化工测量仪表及维修等反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 e.掌握该仪表维护、检修、投运及常见故障处理的基本功能; f.掌握常用测试仪器和有关的标准仪器的使用方法。 2 完好条件 2.1 零部件完整,符合技术要求。即: a.名牌应清洗无误; b.零部件应完好齐全并规格化; c.紧固件不得松动; d.插接件应接触良好; e.端子接线应牢靠; f.密封件应无泄漏; h.所配防护、保温设施完好无损; 2.2 运行正常符合作用要求,即: a.运行时,仪表应达到规定的性能指标; b.正常工况下,仪表示值应在全量程的三分之一以上。

电磁流量计的维护与保养

-1- 电磁流量计的维护与保养 以下是江苏旭东仪表厂资料 仅供参考 切记 1、日常维护 仅需对仪表作周期性直观检查,检查仪表周围环境,扫除尘垢,确保不进水和其他物质,检查接线是否良好,检查仪表附近有否新装强电磁场设备或有新装电线横跨仪表。 若是测量介质容易沾污电极或在测量管壁内沉淀、结垢、应定期作清垢、清洗。 2、故障查找 流量计开始投运或正常投运一段时间后发现仪表工作不正常,应首先检查流量计外部情况,如电源是否良好、管道是否泄露或处于非满管状态、管道内是否有气泡、信号电缆是否损坏、转换器输出信号(即后位仪表输入回路)是否开路。切记盲目拆修流量计。 3、传感器检查 测试设备:500M Ω绝缘电阻测试仪一台,万用表一只。 测试步骤: (1) 在管道充满介质的情况下,用万用表测量接线端子A 、B 与C 之间的电阻值,A-C 、B-C 之间的阻值应大至相等。若差异在1倍以上,可能是电极出现渗漏、测量管外壁或接线盒内有冷凝水吸附。 (2) 在衬里干燥情况下,用M Ω表测A-C 、B-C 之间的绝缘电阻(应大于200M Ω)。再用万用表测量端子A 、B 与测量管内二只电极的电阻(应呈短路连通状态)。若绝缘电阻很小,说明电极渗漏,应将整套流量计返厂维修。若绝缘有所下降但仍有50M Ω以上且步骤(1)的检查结果正常,则可能是测量管外壁受潮,可用热风机对外壳内部进行烘干。 (3) 用万用表测量X 、Y 之间的电阻,若超过200Ω,则励磁线圈及其引出线可能开路或接触不良。拆下端子板检查。 (4) 检查X 、Y 与C 之间的绝缘电阻,应在200M Ω以上,若有所下降,用热风对外壳内部进行烘干处理。实际运行时,线圈绝缘性下降将导致测量误差增大、仪表输出信号不稳定。 (5) 如判定传感器有故障,请与生产厂家联系,一般现场无法解决,需到厂家维修。 4、转换器检查 如判定是转换器故障,经检查外部原因没问题的情况下,请与生产厂家联系,厂家一般会采取更换线路板的方式解决。

电位差计的原理和使用

实验八 电位差计的原理和使用 【实验目的】 1.掌握电位差计的工作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加深对补偿法测量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2.训练简单测量电路的设计和测量条件的选择。 【实验仪器】 UJ31型直流电位差计、SS1791双路输出直流稳压电源、标准电池、标准电阻、AC15/5灵敏电流计、FJ31型直流分压箱、滑线变阻器、直流电阻箱、待校验电表、待测干电池、待测电阻、开关和导线等。 【实验原理】 如图5.8.1所示,电位差计的工作原理是根据电 压补偿法,先使标准电池E n 与测量电路中的精密电阻R n 的两端电势差U st 相比较,再使被测电势差(或电压)E x 与准确可变的电势差U x 相比较,通过检流计G 两次指零来获得测量结果。电压补偿原理也可从电势差计的“校准”和“测量”两个步骤中理解。 校准:将K 2打向“标准”位置,检流计和校准电路联接,R n 取一预定值,其大小由标准电池E S 的电动势确定;把K 1合上,调节R P ,使检流计G 指零,即E n = IR n ,此时测量电路的工作电流已调好为 I = E n /R n 。校准工作电流的目的:使测量电路中的R x 流过一个已知的标准电流I o ,以保证R x 电阻盘上的电压示值(刻度值)与其(精密电阻R x 上的)实际电压值相一致。 测量:将K 2打向“未知”位置,检流计和被测电路联接,保持I o 不变(即R P 不变),K 1合上,调节R x ,使检流计G 指零,即有E x = U x = I o R x 。 由此可得x n n x R R E E = 。由于箱式电位差计面板上的测量盘是根据R x 电阻值标出其对应的电压刻度值,因此只要读出R x 电阻盘刻度的电压读数,即为被测电动势E x 的测量值。 所以,电位差计使用时,一定要先“校准”,后“测量”,两者不能倒置。 【实验装置】 1. UJ31型电位差计 UJ31型箱式电位差计是一种测量低电势的电位差计,其测量范围为 mV .V 1171-μ(1K 置1?档)或 mV V 17110-μ(1K 置10?档)。使用 图5.8.1 电位差计的工作原理 + - -++- + -标准 检流计 5.7-6.4V 未知1 未知2 K 1 R P2 R P3 R P1 R n K 2 I II III 1.01×10 ×1 未知1 未知2 标准断断 粗 中 细

直流测温电桥检定规程

直流测温电桥检定规程 JJG 484-87 Verification Regulation of DC Bridges for Measuring Temperature 本检定规程经国家计量局于1987年3月9日批准,并自1988年1月9日起施行。 归口单位:上海市标准计量管理局 起草单位:上海市计量技术研究所 本规程技术条文由起草单位负责解释。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 顾玉琴(上海市计量技术研究所) 参加起草人: 汪婉珍(上海市计量技术研究所) 直流测温电桥检定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使用中和修理后的直流电阻型(史密斯)测温电桥(以下简称测温电桥)的检定。 一概述 直流测温电桥配上电阻温度计后就成为一种精密测量温度的仪器。该测温电桥是一种特殊结构的双臂电桥(指零仪的接点和电源的接点互换了位置,有意识地在a臂上增加一个R值、在b臂上减少一个R值),工作原理线路如图1所示。

图1 S、R--量程变换器:Q--测量盘,由六个步进盘构成10×1000~10×0.01Ω);a'--与Q臂同步且相等;a、b--测量盘内臂 计算公式: ` 式中:Rx--被测电阻(Ω); Q--被测电阻引线交换时,测量盘二次读数的平均值(Ω); L25--×1量程时,测温电桥内部的引线电阻(Ω)。 二技术要求 1 外观及标志 1.1 测温电桥的铭牌或外壳上应有制造厂名或商标;产品型号、出厂编号和准确度等级;有效量程及试验电压。 1.2 所有端钮应标出功能、极性。 1.3 测温电桥上应有封印位置。

2 测温电桥的准确度等级、检定条件和使用条件见表1。 表1 *允许变量--当测温电桥由检定条件变化到使用条件,其上限或下限所引起的变量以准确度等级的百分数表示。 3 测温电桥的基本误差允许极限应符合下式: 式中:Elin--误差的允许极限值(Ω); RN--基准值(Ω); X--测量盘示值(Ω); a--准确度等级; K--100(除非制造单位规定更高的值)。 注:基准值--为了规定测温电桥的准确度供各有效量程参比的一个单值。除非制造单位另有规定,一个给定的有效量程的基准值即为该量程内最大的10的整数幂。 用相对误差表示的公式为: 4 内附引线转换开关的测温电桥,L25、L100的引线电阻应不大于0.02Ω;无内附引线转换开关的测温电桥,L25、L100的引线电阻应不大于0.002Ω。 5 测温电桥的绝缘电阻应同时满足下列两个要求:

交流电桥 (28)

实验题目:交流电桥 实验目的:掌握交流电桥的组成原理和用交流电桥测量电感和电容的方法。 实验原理:把惠斯通电桥的四个臂改为电抗元件,把直流电源和检流计改为交流电源和交 流平衡指示器,就组成交流电桥。 1、交流电桥及其平衡条件 其中在4 321,,,Z Z Z Z 是各桥臂的复阻抗,在A 、B 两端之间加入交流信号源,C 、D 两端之间接入交流零指示器(或交流平衡器),当电桥达到平 衡时,C 、D 两点点位相等,则有2211Z I Z I 4231Z I Z I (1) 可得 43 2 1Z Z Z Z (2) 即 43214 321 i i e Z Z e Z Z (3) 实部相等 4 321Z Z Z Z (4) 虚部相等 4321 (5) 2、元器件的等效电路 在交流电压作用下,往往桥臂所用元件存在能量损耗——相当于纯电阻能耗。 电阻在交流电作用下,往往具有电感和分布电容,电感元件也存在一定的导线电阻和分布电容,实际电感可等效为一个理想电感L 和一个纯电阻L R 的串联组合。 电容中一般含有电容率为 的介质。因而,电路中有一小部分电能在介质中损耗变成热能,可用等效C R 表示损耗。因此,通过电容器的支流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就不再是 2 。 3、测量电感 各臂阻抗 X X X s L j R L j R R Z R Z R Z R C j R Z '43 3221111/

平衡时 13232/R R R R R R C R R L X s X 其中Rx 为Lx 的损耗电阻,是由于涡流作用以热量形式发散出去,恰似在电感上串联一个Rx 等效电阻。 求出损耗电阻' R R R X 。电感的Q 值 X R L Q 。 4、测量电容 各臂阻抗 s s X X C j R Z C j R Z R Z R Z 11 432211 平衡时 S X S X R R R R C R R C 2 11 2 5、平衡调节 (1)事先设法知道待测元件的大概数值。根据平衡公式选定调节参数数值。 (2)分布反复调解。 实验器材:音频信号发生器、交流电阻箱四个、电容箱、待测电容、待测电感、耳机。 实验桌号:10号 实验内容:1,根据测Lx 原理图搭建交流电桥 2,测x L 、R 、x R 及x L 、x R 、Q 值

万用表AC-DC测量原理

数字万用表的类型多达上百种,按量程转换方式分类,可分为手动量程式数字万用表、自动量程式数字万用表和自动/手动量程数字万用表;按用途和功能分类,可分为低档普及型(如DT830型数字万用表)数字万用表、中档数字万用表、智能数字万用表、多重显示数字万用表和专用数字仪表等;按形状大小分,可分为袖珍式和台式两种。数字万用表的类型虽多,但测量原理基本相同。下面以袖珍式DT830数字万用表为例,介绍数字万用表的测量原理。DT830属于袖珍式数字万用表,采用9V叠层电池供电,整机功耗约20mW;采用LCD液晶显示数字,最大显示数字为±1999,因而属于3z位万用表。 同其他数字万用表一样,DT830型数字万用表的核心也是直流数字电压表DVM(基本表)。它主要由外围电路、双积分A/D转换器及显示器组成。其中,A/D转换、计数、译码等电路都是由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ICL7106构成的。 (1)直流电压测量电路图1为数字万用表直流电压测量电路原理图,该电路是由电阻分压器所组成的外围电路和基本表构成。把基本量程为200mV的量程扩展为五量程的直流电压挡。图中斜线区是导电橡胶,起连接作用。 图1 数字万用表直流电压测量电路原理图 (2)直流电流测量电路图2为数字万用表直流电流测量电路原理图,图中VD1、VD2为保护二极管,当基本表IN+、IN一两端电压大于ZOOmV时,VD1导通,当被测量电位端接入IN一时,VD2导通,从而保护了基本表的正常工作,起到“守门”的作用。R2~R5、RC.分别为各挡的取样电阻,它们共同组成了电流-电压转换器(I/U),即测量时,被测电流△在取样电阻上产生电压,该电压输人至IN+、IN—两端,从而得到了被测电流的量值。若合理地选配各电流量程的取样电阻,就能使基本表直接显示被测电流量的大小。

E+H电磁流量计维护检修规程

电磁流量计维护检修规程 2008-06-1308:20 1总则 1.1主题内容与实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电磁流量计的维护、检修、投运及其安全注意事项的具体技术要求和实施程序。 本规程适用于化工装置中在线使用的3000电磁流量计(以下简称仪表),其他同类型仪表亦应参照使用。 1.2基本工作原理 该仪表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工作。 1.3构成及功能如图1所示。 该仪表由传感器和转换器两部分组成。传感器将以液体流量信号变成与之有一定函数关系的感应电动势。转换器将自传感器来的电势信号(mV),转换成统一的4~20mADC信号,并由数字面板显示流量。 1.4主要技术性能及规格 1.4.1性能指标 基本误差±0.5% 1.4.2规格 流速范围:0.3~1.0m/s至1.0~9.999m/s 输出信号:4~20mA 电源:100~120V AC 环境湿度:¬10~50°C 相对湿度:40%~80% 液体电导率:300μS/m 脉冲输出:0~17HZ 标尺范围:0~4m³ 管道直径:25mm,50mm,100mm 1.5对维修人员的基本要求 a维护人员应具备如下条件: b.熟悉本规程及相应的产品说明书等有关技术资料; c.了解工艺流程及该仪表在其中的作用; d.掌握带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化工测量仪表及维修等反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 e.掌握该仪表维护、检修、投运及常见故障处理的基本功能; f.掌握常用测试仪器和有关的标准仪器的使用方法。 2完好条件 2.1零部件完整,符合技术要求。即: a.名牌应清洗无误; b.零部件应完好齐全并规格化; c.紧固件不得松动; d.插接件应接触良好; e.端子接线应牢靠; f.密封件应无泄漏; h.所配防护、保温设施完好无损;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风电技术监督导则及实施细则(试行)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风电技术监督导则及实施细则 (试行) 2013 年11 月

前言 为了进一步促进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风电技术监督工作规范、科学、有效开展,保证风电设备及电网安全、可靠、经济运行,有效防范设备事故,提高设备可靠性,依据国家及行业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程和《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技术监督管理制度》及《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监督管理办法》,编制了《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风电技术监督导则及实施细则》。内容包含电测、绝缘、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电能质量、化学、金属、振动、风电机组控制和保护性能共八项风电技术监督导则及对应的实施细则。 本导则及实施细则自下发之日起正式实施,请各风电企业遵照执行。光伏、潮汐等新能源企业可参照相关内容执行。 本导则及实施细则由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监督 委员会归口并解释 批准:费智审核:李力怀、吴涌、和军粱、张敏、夏晖、岳俊红、刘文秀、 魏亮、董文斌、马说邯、施亚强、范晓旭、王顺超、杨帆、周雪琴编写:冯江哲、赵小明、胡鹏、宋中波、张悦超、吴吉军、刘 亚刚、侯非、田文齐、张水基、张明、潘锡平、李英信、孙玉彬、梁培沛、金声超、曹彬、任淮辉、段二顺、曹建忠、陶钢正、岳文

彦、金鑫、陈铁、胥佳、张进、杜可兵、丁显、肖剑、荣兴汉

目录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风电电测监督导则 (1)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风电绝缘监督导则 (6)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风电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监督导则 (19)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风电电能质量监督导则 (24)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风电化学监督导则 (28)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风电金属监督导则 (35)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风电振动监督导则 (40)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风电机组控制及保护性能监督导则 (46)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风电技术监督实施细则基础管理部分 (50)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风电电测技术监督实施细则 (52)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风电绝缘技术监督实施细则 (59)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风电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技术监督实施细则 (114)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风电电能质量技术监督实施细则 (128)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风电化学技术监督实施细则 (133)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风电金属技术监督实施细则 (144)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风电振动技术监督实施细则 (153)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风电机组控制及保护性能技术监督实施细则 (160)

电工万用表

电工万用表 电工万用表是一种多功能、多量程、便于携带的电子仪表,可以用来测量直流电流、电压,交流电流、电压,电阻,音频电平和晶体管直流放大倍数等物理量。万用表由表头、测量线路、转换开关以及测试表笔等组成。万用表可以分为模拟式和数字式万用表。模拟式万用表是由磁电式测量机构作为核心,用指针来显示被测量数值;数字式万用表是由数字电压表作为核心,配以不同转换器,用液晶显示器显示被测量数值。电工万用表的测量范围包括:直流电压、直流电流、交流电流、电阻。 数字万用表相对来说,属于比较简单的测量仪器。下面教大家数字万用表的正确使用方法。从数字万用表的电压、电阻、电流、二极管、三极管、MOS场效应管的测量等测量方法开始,让你更好的掌握万用表测量方法。

一、电压的测量 1、直流电压的测量,如电池、随身听电源等。首先将黑表笔插进“com”孔,红表笔插进“V Ω ”。把旋钮选到比估计值大的量程(注意:表盘上的数值均为最大量程,“V-”表示直流电压档,“V~”表示交流电压档,“A”是电流档),接着把表笔接电源或电池两端;保持接触稳定。数值可以直接从显示屏上读取,若显示为“1.”,则表明量程太小,那么就要加大量程后再测量工业电器。如果在数值左边出现“-”,则表明表笔极性与实际电源极性相反,此

时红表笔接的是负极。 2、交流电压的测量。表笔插孔与直流电压的测量一样,不过应该

将旋钮打到交流档“V~”处所需的量程即可。交流电压无正负之分,测量方法跟前面相同。无论测交流还是直流电压,都要注意人身安全,不要随便用手触摸表笔的金属部分。 二、电流的测量 1、直流电流的测量。先将黑表笔插入“COM”孔。若测量大于200mA的电流,则要将红表笔插入“10A”插孔并将旋钮打到直流“10A”档;若测量小于200mA的电流,则将红表笔插入“200mA”插孔,将旋钮打到直流200mA以内的合适量程。调整好后,就可以测量了。将万用表串进电路中,保持稳定,即可读数。若显示为“1.”,那么就要加大量程;如果在数值左边出现“-”,则表明电流从黑表笔流进万用表。 交流电流的测量。测量方法与1相同,不过档位应该打到交流档位,电流测量完毕后应将红笔插回“VΩ”孔,若忘记这一步而直接测电压,哈哈!你的表或电源会在“一缕青烟中上云霄”--报废! 三、电阻的测量 将表笔插进“COM”和“VΩ”孔中,把旋钮打旋到“Ω”中所需的量程,用表笔接在电阻两端金属部位,测量中可以用手接触电阻,但不要把手同时接触电阻两端,这样会影响测量精确度的--人体是电阻很大但是有限大的导体。读数时,要保持表笔和电阻有良好的接触;注意单位:在“200” 档时单位是“Ω”,在“2K”到“200K“档时单位为“KΩ ”,“2M”以上的单位是“MΩ”。

电磁流量计检修维护规程

电磁流量计检修维护规程 5.1概述 5.1.1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克旗煤制天然气在线使用的电磁流量计. 5.1.2 工作原理及特点 电磁流量计是基于电磁感应定律而工作的流量测量仪表。当导电的被测介质垂直于磁力线方向流动时,在与介质流动和磁力线的垂直的方向上产生一个电动势Ex,它与被测介质在磁场中运动的速度成正比,其关系式如下: BDv E X 式中 B---磁感应强度,T; D---导管直径,即导体垂直切割磁力线的长度,m; v---被测介质在磁场中运动的速度,m/s。 流体流速v与管道截面积A相乘,即可得到体积流量Q。因此,它是一种速度式流量计。它由检测和转换两个单元组成。被测介质流经检测单元变换成感应电动势,然后再由转换单元将感应电动势放大,转换成4~20mA DC的标准信号

输出,或转换成脉冲信号输出。 电磁流量计适用于导电液体的测量,不能测量气体和导电率极低的油类、有机溶剂。采用涂层或耐腐蚀衬里,或用于测量各种腐蚀性液体的流量,也可用来测量含有固体颗粒或纤维液体的流量。 电磁流量计测量时不受流体的温度、压力、密度、粘度及流体状态等参数的影响;检测部分无可动部件和突出于管道的部件;几乎没有压力损失;没有测量滞后现象,反应灵敏;输出信号与流量大小呈线性;测量范围宽,可测正反方向流体的流量。 5.2 技术标准 5.2.1测量精度:±0.5%;±2.5%(与流速有关)。 5.2.2流速范围:0~10m/s。 5.2.3通径范围:2.5~300mm。 5.2.4流体电导率:>5~20μS/cm(标准型) >0.1μS/cm(低导电率型) 5.2.5输出信号:4~20mA DC或脉冲信号。

直流电位差计测电动势

实验三、直流电位差计测电动势 【实验目的】 1、掌握电位差计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 2、学习电位差计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实验仪器】 直流电位差计实验仪、滑线式十一线电位差计、导线 【实验原理】 1、补偿原理 补偿原理就是利用一个电压或电动势去抵消另一个电压或电动势,其原理可用图1来说明。E n 为可调标准电源,中间串联一个检流计G 接成闭合回路。如果要测电源x E 的电动势,可通过调节 电源E n ,电路没有电流,此时表明x n E E =,这时电路处 于补偿状态。若已知补偿状态下E n 的大小,就可确定x E , 这种利用补偿原理测电位差 的方法叫补偿法。 2 、电位差计原理 图2 定标 图3 测量未知电动势 根据补偿法测量电位差的实验装置称为电位差计,其测量原理可分别用图2和图3来说明。图2为电位差计定标原理图,其中ABCD 为工作回路,由电源E 、限流电阻R 、均匀电阻丝AB 串联成一闭合回路。电阻箱R 用来调节回路工作电流I 的大小,通过调节I 可以调整每单位长度电阻丝上电位差的大小,M 、N 为电阻丝AB 上的两个活动触点,可以在电阻丝上移动,以便从AB 上取适当的电位差来与测量支路上的电位差补偿,它相当于补偿电路图1中的En ,提供了一个可变电源。 本实验采用滑线式十一线电位差计,电阻AB R 是11m 长均匀电阻丝。按图2连线,移动滑动头M 、N ,使M 、N 之间的电阻为s R ,调节工作电路中的电阻R ,使补偿回路达到平衡,即流过检流计G 的电流为零,此时s s E IR =;按图3连线,调节M ’、N ’之间长度,使M ’、N ’点间的电位差等于待测电动势x E ,此时流过检流计G 的电流为零, 达 图1 补偿法

交流电桥 (2)

实验名称 :交流电桥 实验目的:掌握交流电桥的组成原理和用交流电桥测电感电容的方法. 实验原理: 一,交流电桥组成与基本原理 平衡条件 : 4 3 2 1Z Z Z Z 即 43214321 i i e Z Z e Z Z 实部相等 4 3 21Z Z Z Z 虚部相等 4 321 二,交流元件 电阻0R Z R i 电流与电压相位一致 电容 容抗1C X Z i C 电流比电压超前2 电感 感抗L x Z i L 电流比电压落后2 实验一:交流电桥测电感

各臂阻抗 1111 2 2 33441/11 s s X X X Z R i C R i C R Z R Z R Z R R i L R i L & &&& 12311x s R R i L R R i C R 实部与虚部分别相等,得到平衡时 2342312314//X s X X L R R C R R R R R R R R R R R 其中Rx 为Lx 的损耗电阻,是由于涡流作用以热量形式发散出去,恰似在电感上串联一个Rx 等效电阻。电感的Q 值 X R L Q 实验二:交流电桥测电容

各臂阻抗 11223411X X s s Z R Z R Z R i C Z R i C && && 121 1 s X s X R R R R i C i C 实部与虚部分别相等,得到平衡时, 2112 ,X S X S R R C C R R R R 其中CS 为标准电容,由电容箱调节RS 为标准电阻,由电阻箱调节,Rx 为Cx 的损耗电阻,是由于涡流 作用以热量形式发散出去,恰似在电容上串联一个Rx 等效电阻。 试验记录 实验仪器及规格精度 ZX17-1交直流电阻器 0.5W RX710型十进制电容箱50V AC 参考值 13X L mH : 10L R : 0.68X C F : 0.65C R : 1500f Hz 计算公式如下: 实验一 23'231'231//2X s X L X X X X L R R C R R R R R R R R R R R L fL Q R R 计算值填入试验表格

电磁流量计在线校准规范

“电磁流量计在线校准规范”编写启动会在开封召开 2006年4月16日至17日,由中国水协设备委主办、开封仪表有限公司承办的“电磁流量计在线校准规范”编写启动会在河南开封召开。来自全国21个城市的自来水公司领导、专业技术人员,3家电磁流量计生产厂商代表以及流量计相关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分别由中国水协设备委办公室主任濮立安和佛山市水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黄国贤主持。 中国水协设备委会长助理兼设备委主任孙文章在会议上作重要讲话时,他指出,这个会议是专家、学会协会、自来水公司和生产企业相结合的会议,是一个绝对有成果绝对有成效的会议。同时他多次强调计量的重要性,计量是管理基础的基础,一定要做好计量工作,加强计量管理,多抓标准和规范。 会上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流量仪表专业委员会委员教授级高工蔡武昌做了题目为“流量仪表的现场校准和验证”以及国家水大流量站苗豫生副站长做了题目为“供水行业大口径流量计在线校准方法的研究”的专家讲座。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长春等水司的代表各自介绍了他们在电磁流量计在线校准方面的经验以及运用中遇到的问题。 从会议上了解的情况可知,现在大部分水司对电磁流量计进行在线校准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1、超声波流量计对比法 采用超声波流量计作为标准表,将标准表与被测电磁流量计串联,可以同时显示被测管道的瞬时流量与累积流量,通过对比标准表与被测流量计从而确定被测流量计的准确度。 优点:操作方便,能对流量计进行整体校准;通用性强,限制条件较少。 缺点:超声波流量计比电磁流量计的精度低;使用时受环境因素(例如管道液体的流态等)的影响较大。 2、电磁流量计参数校验法 (1)利用生产厂家提供的模拟器代替传感器给转换器送标准信号,用数字万用表和频率计分别测量输出电流和输出频率与标准值进行比较,计算出误差。 (2)用指针万用表分别测量励磁线圈电阻值,励磁线圈对地阻值,测量电极对地阻值。具体测量值与生产厂家所提供的数据进行比较,根据数据的变化情况可以判定电磁流量计的性能是否发生改变,能否保证测量精度。 优点:检测精度较高。 缺点:只能对电磁流量计的传感器和转换器分别测量,不能整体测量;通用性不强,一个标准只能适用于一个厂家的流量计。 最后经大会讨论,决定把“电磁流量计在线校准规范”分为两部分内容进行编写:第一部分《流量计在线比对规范》(题目暂定)由国家水大流量计量站副站长苗豫生和长春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计量处宋雪峰主要编写;第二部分《电磁流量计电参数校准规范》(题目暂定)由上海市申波自来水物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陆浩亮和广州市自来水公司彭及坤主要编写。其它水司根据自己公司的实际情况参与其中一部分编写。根据我司的情况,我司主要配合广州自来水公司参与这次编写。 电磁流量计的在线校准问题一直是困扰供水企业的一个难题。因为它的不易拆卸性,需停水、停产并且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离线检定;同时没有现行的准确判定依据来解释用户对在线流量仪表准确度的质疑,给供水企业带来了不必要的经济和声誉上的损失。因此编写适用于供水行业的《电磁流量计在线校准规程》非常必要,它具有紧迫感和科学实用性,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实验4 直流电位差计的原理及应用

实验10 直流电位差计的原理及应用 【实验目的】 1、学习“补偿法”在实验测量中的应用。 2、掌握电位差计的工作原理及其测量的基本方法。 3、学习对实验电路参数的估算及校准方法。 【实验仪器】 DH325型十一线电位差计 1台 DHBC -5标准电势与待测电势 1台 1、DHBC -5标准电势与待测电势面板示意图 注意:DHBC -5标准电势与待测电势的标准电势:1.0186V ,精度为0.01%;待测电势:0~1.9V 连续可调。严禁作为电源外接负载使用。 【实验原理】 1.补偿法原理 补偿法是一种准确测量电动势(电压)的有效方 法。如图1所示。设E 0为一连续可调的标准电源电 动势(电压),而E X 为待测电动势,调节E 0使检流 计G 示零(即回路电流I=0),则E X = E 0。上述过程的实质是,不断地用已知标准电动势(电压)与待测 图1 补偿法原理图 的电动势(电压)进行比较,当检流计指示电路中的电流为零时,电路达到平衡补偿状态,此时被测电动势与标准电动势相等,这种方法称为补偿法。这和用一把标准的米尺来与被测物体(长度)进行比较,测出其长度的基本思想一样。但X

其比较判别的手段有所不同,补偿法用示值为零来判定 。 但电动势连续可调的标准电源很难找到,那么怎样才能简单地获得连续可调 的标准电动势(电压)呢?简单的设想是:让一阻值连续可调的标准电阻上流过一恒定的工作电流,则该电阻两端的电压便可作为连续可调的标准电动势。 2.电位差计测量原理 2 是一种直流电位差计的原理简图。 图2 电位差计原理图 它由三个基本回路构成: ① 工作电流调节回路,由工作电源E 、限流电阻R P 、标准电阻R N 和R X 组成。 ② 校准回路,由标准电池E N 、检流计G 、标准电阻R N 组成。 ③ 测量回路,由待测电动势E X ,检流计G ,标准电阻R X 组成。通过测量 未知电动势E X 的两个操作步骤,可以清楚地了解电位差计的原理。 (1)“校准”:图中开关K 拨向标准电动势E N 侧,取R N 为一预定值(对 应标准电势值E N =R N ×I 0=1.0186V ),调节R P 使检流计G 示值为零,使工作电流回路内的R X 中流过一个已知的“标准”电流I 0,且N N R E I =0。 (2)“测量”:将开关K 拨向未知电动势E X 一侧,保持I 0不变,调节滑动触 头B ,使检流计示零,则N N X X X E R R R I E =?=0。被测电压与补偿电压极性相抵且大小相等,因而互相补偿(平衡)。这种测E X 的方法叫补偿法。补偿法具有以下优点:

用万用表来测量直流电流和直流电压的工作原理_New

用万用表来测量直流电流和直流电压的工作原理

————————————————————————————————作者:————————————————————————————————日期:

用万用表来测量直流电流和直流电压的工作原理 万用表是我们用电检测仪器中最常用的,万用表使用有很多小技巧,今天就来与大家分析一下用万用表来测量直流电流和直流电压的工作原理。 1、首先来看看直流电流测量电路工作原理 指针式万用表的主要元件是一只磁电系电流表,通常称为表头。但一只表头只能测量小于它的灵敏度的电流。为了扩大被测电流的量程,就需要给它并上分流电阻,使流过表头的电流为被测电流的一部分从而扩大量程。为了在测量大小不同电流时得到一定的精确度,电流表都是设计成多档量程的。 应用最多的是闭路抽头式分流电路,其电路如图所示。图中R1~R5统称为总分流电阻RS,实际产品中,为了便于调整和成批生产,

总分流电阻RS大多采用较大的整数千欧的阻值,表头上再串联一只可变线绕电阻R0,当表头参数有变化时仍可以得到补偿并方便调整。 2、直流电压测量电路工作原理 根据欧姆定律U=IR,则一只灵敏度为I、内阻为R的电流表,本身就是一只量程为U的电压表,如一只100μA的电流表,它的内阻为1.5KΩ,能用来测量的电压量程为0.15V, 显然是不实用的,但是我们可以给它串接一只电阻,来扩大它的量程范围。 如串接一只8.5 KΩ的电阻,量程就可扩展为1V,这时该电压表的内阻为10KΩ。这就引出直流电压灵敏度这一概念了;针对该例,这只电压表测量每伏直流电压时需要10KΩ内阻,即:10KΩ/V。有了电压灵敏度就个概念,就可以很方便的将电压表各档的内阻计算出来。 同时,直流电压灵敏度越高,测量直流电压时分去的电流越小,测量结果越准确。直流电压测量电路如图2所示。图中RS为直流电流档的分流电阻,R6~R10为各电压测量档的降压电阻。

超声波流量计检定规程

附件2: 明渠堰槽流量计型式评价大纲 1范围 本型式评价大纲适用于分类代码为12185000的明渠堰槽流量计(以下简称流量计)的型式评价。 2引用文件 本大纲引用了下列文件: JJG 711-1990 明渠堰槽流量计 GB/T 9359-2001 水文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条件及方法 GB/T 11606-2007 分析仪器环境试验方法 GB/T 17626.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3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JB/T 9329-1999 仪器仪表运输、运输贮存基本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 HJ/T 15-2007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3术语 3.1 明渠堰槽流量计weirs and flumes for flow measurement 在明渠中利用量水堰槽和水位~流量转换仪表(二次仪表)来测量流量的流量计。 3.2 水位stage 从测量基准点(或零点)高程算起,加上某一水面的距离后所得到的高程值,单位m。 3.3 喉道throat 测流堰槽内截面面积最小的区段。 4概述 4.1工作原理 在明渠中设置标准量水堰槽,液位计安装在规定位置上测量流过堰槽的水位。将测出的水位值代入相应的流量公式或经验关系式,即可计算出流量值。明渠堰槽

流量计的水位与流量呈单值关系。 4.2结构型式 明渠堰槽流量计包括:薄壁堰、宽顶堰、三角形剖面堰、流线型三角形剖面堰、平坦V形堰、巴歇尔(Parshall)槽、孙奈利(SANIIRI)槽、P-B(Palmer-Boulus)槽等槽体及与之配套的液位计和水位、流量显示仪表。 明渠堰槽流量计由量水堰槽和水位~流量转换仪表(二次仪表)所组成。水位~流量转换仪表包括:液位计、换算器和显示器。 为准确计量流量,明渠堰槽流量计还应包括:堰体上游行近段、下游渠槽衔接段和水位观测设施。 量水堰槽有多种形式,如:薄壁堰、宽顶堰、三角形剖面堰、喉道槽等,可根据现场条件、流量范围和使用要求选取。 5法制管理要求 5.1计量单位 流量计应采用法定计量单位。选用的流量计量单位为m3/h、m3/s或m3,温度单位为℃。 5.2 外部结构 流量计应具有防护装置及不经破坏不能打开的封印。凡能影响计量准确度的任何人为机械干扰,都将在流量计或保护标记上产生永久性的有形损坏痕迹。 5.3 标志 5.3.1计量法制标志的内容 试验样机应预留出位置,以标出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的标志和编号,流量计型式批准标志和编号以及产品合格印、证。 5.3.2铭牌 铭牌应包括: a)制造商名称(商标); b)产品名称及型号; c)出厂编号; d)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标志和编号; e)工作温度范围; f)在工作条件下的最大、最小流量或流速;

电磁流量计检修

8电磁流量计 8.1概述 金泰公司化工区所用电磁流量计包括上海横河AE200 系列、开封恒辉MF/MGG系列、 8.1.1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石化企业中在线使用的IFM型电磁流量计,其他类型仪表参照使用。 8.1.2工作原理及特点 电磁流量计是基于电磁感应定律而工作的流量测量仪表。当导电的被测介质垂直 于磁力线方向流动时,在与介质流动和磁力线都垂直的方向上产生一个感应电动势E X,它与被测介质在磁场中运动的速度成正比,其关系式(2-3-10)如下: E X= B D v (2-3-10) 式中 B——磁感应强度,T; D——导管直径,即导体垂直磁力线的长度,m; ν——被测介质在磁场中运动的速度,m/s; 流体流速ν与管道截面积A相乘,即可得体积流量Q。因此,它是一种速度式流 量计。它由检测和转换两个单元组成。被测介质流经检测单元变换成感应电势,然后 再由转换单元将感应电势放大,转换成4~20mA DC的直流标准信号输出,或转 换成脉冲信号输出。 电磁流量计适用于导电液体的测量,不能测量气体和导电率极低的油类、有机溶剂。采用涂层或耐腐蚀衬里,可用于测量各种腐蚀性液体的流量,也可用来测量含有 固体颗粒或纤维溶液的流量。 电磁流量计测量时不受流体的温度、压力、密度、粘度及流体流动状态等参数的 影响;检测部分无可动部件和突出于管道的部件;几乎没有压力损失;没有测量滞后 现象,反应灵敏;输出信号与流量大小呈线性;测量范围宽,可测正反方向流体的流量。 8.2 技术标准 8.2.1测量精度:±0.5%; ±0.25%;(与流速有关) 8.2.2流速范围:≤10m/s;

8.2.3通径范围:2.5~3000; 8.2.4 流体导电率:>5 ~20μs/cm;(标准型) >0.1μs/cm;(低导电率型) 8.2.5输出信号:4~20mA DC电流信号或脉冲信号; 8.2.6环境温度:-20~60℃; 8.2.7电源电压:24V DC ,100~240V AC/48~63HZ。 上述技术指标及其他技术指标如:使用温度和压力、电缆线长度、电极和衬里材料、外壳密封类型、防爆等级以及电源电压等根据不同型号制造厂均有具体规定。 8.3 检查校验 电磁流量计若安装不妥,会明显影响测量精度和其他性能,甚至使仪表不能正常 工作。因此,安装时应严格按规定进行。 8.3.1 仪表应避免安装在有较强的交、直流磁场或有剧烈振动的场所。环境温度、湿 度应符合制造厂的规定。 8.3.2流量计在安装前应先核实其测量范围、耐温、耐压值和防腐性能能否与所测介 质相符。 8.3.3流量计最好安装在垂直管道上,流体方向自下而上,以保证流量计导管内充满 被测液体或不致产生气泡,确保测量精度。特别是对于液固两相介质,垂直安装可以 使衬里磨损比较均匀和防止被测介质互相分离,不容易使介质在测量管底部产生沉淀。若需水平安装时必须使电极处于水平方向,以防止沉淀物堆积于电极上而影响测量精度。同时应使流量计安装位置稍低于流体出口管道或使流量计具有一定的背压。 8.3.4 对使用在易产生气泡的场合,需在流量计前安装气孔。 8.3.5 整体化流量计水平安装使用在高温、热辐射的场合,转换部分朝下安装,防止 转换器的线路板过热。 8.3.6为了检修和校验,流量计的两端应装设阀门和设置旁路及旁通阀。 8.3.7当工艺管道和流量计口径不一致时,流量计两端应安装渐缩管,渐缩管的圆锥 角应不大于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