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规律》教育教学设计

《凸透镜成像规律》教育教学设计
《凸透镜成像规律》教育教学设计

《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

————————————————————————————————作者:————————————————————————————————日期:

《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分析

本课的教学设计,是在苏科版新教材的基础上,结合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在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调整,教法和学法的设计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主实验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找出规律。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是本章的重点知识.

二、教学目标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和本节教材的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实像和虚像的概念.

(2)知道物距与像距的意义.

(3)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学生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

(2).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探究创造的心理品质。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教学对象分析

八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物理这门学科,在知识方面,懂得少许浅显的物理道理,知道一些较简单的物理现象,了解了一些基本的物理规律;在能力方面,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一定的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在情感方面,他们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在此之前有过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经历,知道探究的一般过程,对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活动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但本节探究课学生面临着诸多困难,例如实验探究涉及到的物理概念、

名词多,如物距(u)、像距(v)、焦距(f)、实像、虚像,特别是要找到各种像应调整什么,如何调整,学生感到盲目;从数据中要得出结论也不易,因此老师必须重视加强对学生探究过程的指导,同时,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本节课就是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因此本节课的重点就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

本节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拟定实验步骤,自主实验操作,并分析数据,自主归纳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对学生来说,这是一个较高的要求,因此本节的难点就是:如何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归纳总结得出规律。 五、教学研究目标:

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全体总结提高。 教师质疑----学生发问----共同猜想----实验探究----合作交流----分析论证----总结提高----实际应用 六、教学思路设计:

[教学思路]

本课的教学设计,是在苏科版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对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

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学习理解,在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调整,教法和学法的设计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一)课程目标的确立上:

除了原有目标外,着眼与社会的需求,重点突出了学生学习知识后的能力和

通过对凸透镜能成放

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和学生共

应用生活实

情感的培养,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探究创造的心理品质,使学生在日后的活动中能积极和别人团结协作。

(二)教学内容的调整上:

1、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中,通过给学生创设问题的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去讨论、去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并动手操作实验,让学生成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发现者”,课堂的主人翁,使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如研究课题那样去进行。

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和学生一起猜想、分析,从中点拨其思维。

3、教学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探索规律,获得研究、思维的方法,然后通过方法的获得以及运用方法探索、创造的过程,使学生形成对科学研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融的情感,具有乐于探索物理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的科学精神。因此,本节课将把思维程序作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教给学生一种研究问题的思维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

(三)教法和学法的设计:

1.教法方面: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本节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主实验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找出规律,学习科学方法,培养能力。主要教法有:提问法、谈话法、实验法、分组讨论法、归纳法等

本节课是初中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第一次进行全过程探究,本节课需要两个课时(每课时45分钟),第1课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猜想能力与设计实验的能力,学生猜想时一般不懂怎样去猜想,有时猜想与提出的问题毫无关联,所以我们关键应该引导学生怎样去猜想,在教学中创设合理猜想情境,并且引导学生知道猜想要有猜想的理由,不能胡乱猜想。设计实验是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实验,让学生明白实验研究什么和怎样去研究,实验时应该观察什么、测量什么、记录什么?第二课时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论证的能力方面,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表格数据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让学生以书面或口头表述

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归纳总结,这样让学生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概括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2.学法方面:

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互动性,自主性。为了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确定本节学生主要学法为实验探究法和讨论归纳法

七、教学软件设计:

多媒体平台、透镜(焦距不同)、光屏、蜡烛、火柴及光具座若干组。

八、教学准备:

1、知识准备:折射规律及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2、器材准备:光具座、蜡烛、光屏、透镜、火柴,刻度尺。

3、课件准备: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凸透镜成像flash;自制照相机。

九、课时安排:

共计二课时,第一课时用于观察有关现象及收集证据(数据),第二课时用于分析论证,交流合作,评估探究过程及了解透镜成像规律的初步应用。

十、教学程序设计:

(一)教学流程图

第一课时

开 始

复习;1、认识透镜;2、透镜的作用;3、透镜的用途;

4、凸透镜的几个重要参数:主光轴、焦点、光心

创设情景、激发

凸透镜能否象平面镜一样成像

凸透镜成

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像

用凸透镜观察课本上的字,并学生应用光具座、光具盒、蜡烛、火柴等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探究规律

本节探究的内容——探究凸透镜成像

规律,介绍物距、像距、焦距,如何据实验器材进行探究过程

猜想并建

第二课时

老师明确实

验要求,全程

学生进行实验,

相互讨论、交

教师总结本节情况

投凸透镜成像

教师指导

熟记并理解凸

结束

开始

提问上节课得出的结论

学生回

动画凸透镜成

(二)详细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 复习: 1、认识透镜; 2、透镜的作用; 3、透镜的用途;

4、凸透镜的几个重要参数:主光轴、焦点、光心和焦距。

5、 焦距的测量方法;

6、科学探究的几个环节? 二、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凸透镜能否象平面镜一样成像?

教师举例

投影 投影 学生练习,引导学生在

演示动画过小结凸

投影

学生的作

结 束

学生活动:

1.请同学们将凸透镜紧靠书上的字,若适当增加凸透镜与字之间的距离,

并调节眼睛与透镜的距离,仔细观察,看到的像有没有变化呢?

2.学生讨论并交流观察到现象。

三、教学过程:

1.刚才同学们针对你们观察到的各种像,你们想了解一点什么呢?

[提出问题]

学生回答:(1)什么时候成正立放大的像?

(2)什么时候成倒立缩小的像?

(3)什么时候又成倒立放大的像?

2.为了研究凸透镜成各种不同的像时,有什么规律,我们还需要介绍几个

知识点:

(1)物距(u):物体到透镜的距离;

(2)像距(v):像到透镜的距离;

(3)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它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也可用眼睛观察到)

(4)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的像,只能用眼睛观察到。

[设计实验]

3.学生讨论、根据实验器材设计出实验方案:

(1)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

(2)本实验中得到各种不同像时的物距、像距分别与焦距之间有什么关系。

[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4.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督促他们及时记下各种数据,给

有困难的学生适当的帮助与提示。

[分析与讨论]:

5.同学们针对记录的各种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先分小组讨论一会儿,小组间互相交流;

(2)每小组推荐一位同学进行班级交流;

(3)教师进行小结成像的规律。

(4)如何来检验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

6.换另一焦距的凸透镜,重复上述实验,验证得出的规律与重复实验的结

果是否相符。

7.教师总结本节的情况并投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四、布置作业:

熟记并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

上节得出的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内容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

学生回答问题

二、交流与合作

教师提问:

1.同学们继续针对验证实验进行交流,实验中还发现了什么新的问题:

(1)凸透镜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在哪儿?

(2)凸透镜成放大像与缩小像的分界点在哪儿?

(3)什么情况下,像与物在凸透镜两侧?什么情况下像与物在凸透镜同侧?

(4)当凸透镜成实像时,随着物距的减小,像距是怎样变化的?像距与焦距间有什么关系?

(5)讨论把凸透镜挡住一半,像有无变化;像的亮暗有无变化等。

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2.教师用动画模拟凸透镜成像实验

引导学生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结论,并在模拟过程中通过对比加深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理解。

3.利用课件展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应用

4.利用课件让学生练习,强化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应用和理解

5.利用投影展示教师归纳总结出的凸透镜成像规律,见下表。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像的性质物、像与像距光屏能备注

u 正立还

是倒立

放大还

是缩小

实像还

是虚像

透镜的

位置

v

否接收

u>2f 倒立缩小实像异侧f

u=2f 倒立等大实像异侧v=2f 能像放大与缩小的分界

f2f 能

u=f 不成像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

uu 不能

三、布置作业:

完成《同步学习》课堂作业

十一、教学体会和反思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1.调动了学生积极性,让全体学生参与探究活动,课堂气氛活跃。2.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载体;以能力培养为主,知识传授为辅。3.课堂教学内容得到了延伸,由课内辐射到课外。

缺点之处在于:1.教师对学生探究活动的交流与评估重视不够。2.教师对学生的课后探究情况没有进行及时地交流与评价,肯定学生的收获与体验。3.在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时教师不能很好的给予指导。4.学生在教师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动画模拟时,学生的关注对象不同,教师要及时引导,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准确记忆,学会应用。

今后的改进方面:积极开展学生探究活动,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素质。

八年级地理上册 4-3 工业(第二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我国经济最发达的核心地区在哪里? [学生抢答]沿海地区集中了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地区. [教师承转]学生自己分析京津唐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条件,总结还有哪些因素影响工业的分布. [学生讨论交流]政策、环境、劳动力等. [教师承转]可见,工业分布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就我国工业分布来看,你能从总体上评价我国工业分布的合理性吗? [学生抢答]不太合理. [教师小结、提问]为使工业分布日趋合理,国家在这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讨论]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 [教师承转]西部大开发战略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对我国东西部经济的发展都有好处. 那么发展乡镇企业有什么好处呢? [学生活动]学生展示自己的调查结果. ──工业分布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增加农民收入,脱贫致富; ──缩小城乡差别; ──能使分布工业更加均衡; ──促进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因地制宜发[学生讨论交流]政 策、环境、劳动力等.

展农业. (让学生拓宽知识面和保持探究学习的热情. ) [教师小结]合理分布工业是工业建设中一个 重大战略问题,它关系到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城乡结合、国防安全和生产的经济效益. 各位“老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你的投资决策有何评价? [学生讨论]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体验进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授后小记: 授课日期月日

3.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本节教材是自然地理中关于气候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学好本节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解各种地理现象,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分析现象和问题,并利用所学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二、学习与导学目标 1、知识积累与疏导:降水与生活的关系,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降水的分 布差异. 认知率达100% 2、技能掌握与指导:利用雨量器和量杯等仪器,测出降水量,运用图表资 料,说出降水分布和季节变化规律,学会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 图. 利用率达100% 3、智能提高与训导:通过共同探讨,小组合作发现问题,解决疑难,发展 智能. 举例说明降水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互动率达100% 4、情意修炼与开导:组织调查降水(本地区)的特点,及与南通生产、生 活的关系,关心家乡的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 投入率95% 5、观念确认与引导: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必须服务于生活. 认同率达 100% 三、障碍与生成关注 对教材中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地区分布不容易理解和归纳,课堂教学中容易出

网络优秀教学平台操作手册

网络教学平台教师操作手册 1引言 1.1 背景 针对教师用户在使用网络教学平台时,遇到部分功能不会使用地问题,编写本文档来说明和展示使用操作步骤. 1.2 编写目地 方便教师用户使用网络教学平台. 2系统功能 2.1 首页 图2.1 教师用户登录后,可以看到主要有6个主菜单,课程总览、精品课程、资源中心、新闻公告、我地空间,本文档主要针对我地空间进行介绍.b5E2RGbCAP

2.2 我地空间 图 2.2 如图 2.2所示,我地空间主要包括互动提醒、在线学生/我地关注(后期功能)、我地课程/辅助课程、我地资源、教学计划以及资源评价.p1EanqFDPw 2.2.1互动提醒 互动提醒中系统会提醒您一些信息,比如有新地消息或者有待批地作业和考试等等. 2.2.2我地课程/辅助课程 在我地课程显示了您所建立和教授地课程,而辅助课程是指您辅助其他教师地课程.在右侧还有个新建网站地按钮,如果您有了个新地课程,它可以为您地课程添加一个网站.点击后如图2.3和图2.4所示,先选择课程(此课程为有课程但没有建立过网站地课程)和课程类 型(普通课程或者精品课程)后,再设置网站栏目地浏览权限,最后保存并装扮网站.(如何装扮网站见下文地课程装扮)DXDiTa9E3d

图 2.3 图 2.4 2.2.3我地资源 我地资源是指您在资源中心中上传地资源,这里显示地是您在资源中心中所建立地文件夹, 点击我地资源是进入根目录下查看您地资源,其他地是进入相应地文件夹.不过这里注意地是,如果您建立了比较多地文件夹,这里只会显示4个,其他地您可先进入根目录再进入.(资源中心地具体操作,参考相应地文档.)RTCrpUDGiT 2.2.4资源评价 当您把资源中心地资源共享后,其他用户评论了您地资源,在这里就可以显示出来,方便您方便地知道您资源评论地信息.5PCzVD7HxA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

八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 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审核人: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 2、弄懂凸透镜物距的变化引起像距和像的大小的变化规律; 3、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相关应用. 【学习重点】: 1、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2、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学习难点】: 1、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 2、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凸透镜规律的实验. 【复习回顾】 1、叫凸透镜的焦距,用符号表示. 2、叫物距,用符号表示. 3、叫像距,用符号表示. 4、实像是由光线会聚而成,能在上呈现的像;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而是由光线的相交而成,(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 5、照相机照相时,物体离照相镜头比较远,成的是、的像. 6、投影仪投影胶片时,物体离投影仪比较近,成的是、的像. 7、放大镜看物体时,物体离放大镜很近,成的是、的像. 【新课导航】 一、提出问题 (1)【学生活动】回顾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利用凸透镜成像。 (2)根据所学知识你们能不能说一说,凸透镜成像有时倒立,有时正立,有时放大、有时缩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二、猜想与假设 【填一填】请把你的猜想记录在下面的空格内. ①照相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比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大,而投影仪中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比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小,由此看来像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 有关. ②照相机和投影仪物体和像都在凸透镜的两侧,而放大镜物体和像在透镜的同侧,由此看来像的正倒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三、设计并进行实验 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需要通过实验来检验! 1、实验器材:光具座、光屏、凸透镜(f= cm)、蜡烛、火机. 2、将实验器材按如图所示摆放. 注意:将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 调整凸透镜、蜡烛、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光屏上的像一定要明亮,清晰;多次进行测量,仔细观察,做好记录进行实验;态度认真,一丝不苟. 物距u 与焦距v 的关系 物距u / cm 像距 v / cm 像的大小(放 大或缩小) 像的正倒 (正立或倒 立) 像的虚实 (实像或虚 像) 物与像的相对 位置(在透镜 的同侧或异侧 分析上表的记录,我们可得出以下结论: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与凸透镜的有关,并随的变化而变化. 关于物距有两个位置是影响成像性质的关键点:u =f是成像的分界点;u =2f 是成像的分界点;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立的,虚像都是立的。(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之外时,成像,它的应用是____________.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时,成像.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时,成像,它

初中地理《日本》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日本》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日本》教学设计模板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利用地图描述日本的地形、地貌特点,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运用图文资料,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小组合作能力,树立团队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日本自然环境和人文经济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求知欲,增强安全防震意识,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日本的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难点:火山的形成原因和利弊分析。 三、教学方法 读图(资料)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准备 地理填充图册、地图册、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讲述时事政治,对于我国的钓鱼的岛问题一直争执不休,大做文章的国家是哪个?并强调钓鱼的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这节课就 让我们抛开爱恨,用地理的视角充分认识这个复杂的国家。 过渡:我们应从哪些方面认识日本呢?请大家打开课本快速浏览 教材。 (二)探究新知新课教学 【提问】看看教材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日本的?引导学生归结为 自然环境和人文经济两个方面。这是认识一个国家的基本方向。 【环节一】认识日本的自然环境。 活动一:出示日本在世界的位置图和日本地形图,设置任务让学生找出日本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领土组成、地形特征。 活动二:日本的位置和组成对自然环境会有什么影响呢?让学生 同桌之间相互配合完成内容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日本自然环境 的基本特点。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日本轮廓和城 市分布特点以及原因。 活动四:播放视频和图像资料了解日本人都有哪些生活习俗。继续认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环节二】认识日本的火山地震状况。出示火山地震带分布图,让学生思考: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 提问2:是不是火山地震只会给人们带来灾难呢?引发学生思考。进一步引导学生看课本资料。 【小组讨论】1.探讨火山地震的利弊: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5图文资料分析总结火山地震的利弊。2.展示日本安全防震资料。日本 是如何防震减灾的?我国也是多地震的国家,我们应向日本学习哪些 防震减灾知识? (三)巩固提高

初中地理教学设计(打印)

教学设计 刘颖萍

一、教学设计理念 新一轮课已经开始,这为传统的教育模式注入了一缕新鲜的空气,为更好的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我们首先应该转变教育观念,把新课改的精神贯彻到日常的教学中,努力探索旧教材、新课改的教学之路。 本次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倡导建立“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本学期地理教学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大胆尝试,运在学习中挖掘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教学中注重引发学生发现问题,启发思维,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原则,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在地理教学中注重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并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教学具体构想

根据新理念的要求,本学期的地理教学紧紧围绕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喜欢学、爱学,变被动的学为主动的学,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地理课堂这一教学思路,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做以下几点设想。 (一)增强教师的亲合力 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学生喜欢地理课,就首先要让学生喜欢地理教师,而教师的魅力有内在的外在的美并存。内在的美应该是教师的教学水平;外在的美应有以下几点:教师的言谈举止、主动与学生沟通、鼓励赏识的态度、耐心细致的帮助等等,总的说来教师应具备教学、师德的高素质,使学生感受到我的地理教师各方面素质都很棒,提高我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增强教师的亲合力。 (二)地理课堂模式的探索 自从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一直在研究探索旧教材、新课标的地理教学模式,结合地理教学也做过大胆的尝试,本学期仍从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目标出发,对地理课堂做

中图版地理七下《工业》教案

第四章第三节工业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2、运用地图说明我国主要矿产资源(煤炭、石油、铁矿)的空间分布特点。 3、理解矿产资源与工业、矿产资源的分布与工业布局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 1、我国的煤炭、石油、铁矿的空间分布特点 2、矿产资源与工业的联系 三、教学难点 矿产资源的分布与工业布局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 借助工业产品图片,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图片:书本、衣服、自行车、牛奶等, 教师:同学们,当我们穿着美丽的衣服、吃着美味的食物、读着精美的图书、骑着心爱的单车,你想没想过,是哪个产业部门提供了我们这些丰富的物质呢?(工业) 图片继续展示:汽车、飞机、化肥、拖拉机等多种工业产品 设计思路:让学生体会工业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工业是国名经济的主导,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和了解工业的兴趣。 一、工业—国民经济的主导 多媒体展示钢铁工业和制糖工业的生产过程,学生试着说出什么是工业。 教师请学生列举生活中常提到的重工业和轻工业产品,并判断部分工业产品属于轻工业产品还是重工业产品:①棉布②钢材③汽油④煤炭⑤电视⑥面包⑦饮料⑧汽车。进一步明确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划分。 通过引导学生读图探究工业由原料到产品的生产过程,使学生初步了解工业,明确工业的概念。并联系生活中的工业产品让学生了解轻重工业的划分。 (转承)工业生产离不开矿产资源,煤炭就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工业的粮食”,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 二、矿产资源 1、煤矿 多媒体展示:中国主要的煤炭资源分布图 教师:指导学生读图首先读图名,然后看图例和注记(注意煤炭用什么符号表示),再观察图形表达了哪些信息。 学生:读图,找出我国主要的大型煤矿,并观察它们分别位于哪些省区,哪些省区大型煤矿最多,这些省区又集中分布在我国的什么地区。 关于中国主要煤炭分布,用表格归纳如下,并进一步指出我我国是煤炭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地区。

教育云平台学生网络学习空间用户使用手册

学生网络学习空间 用户使用手册 文档编号: 版本信息: 建立日期:创建人:王雪 审核者: 批准人: 批准日期:编辑软件:Microsoft Office 2013 中文版文件状态:「」草稿 「√」正式发布 「」正在修改

文档修订记录 *变化状态:C——创建,A——增加,M——修改,D——删除文档审批信息 目录 1. 引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编写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 .读者对象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软件综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简介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操作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添加应用错误!未定义书签。 .调整布局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置风格错误!未定义书签。 .公有空间预览错误!未定义书签。 .空间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本信息错误!未定义书签。 我的导航错误!未定义书签。 好友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好友申请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册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创建相册错误!未定义书签。 上传照片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册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照片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视频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创建文件夹错误!未定义书签。 上传视频错误!未定义书签。 文件夹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视频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进入云学习中心错误!未定义书签。 .查看所属学校、班级空间错误!未定义书签。.空间通用功能操作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拖动模块错误!未定义书签。 改变模块大小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缩放大小错误!未定义书签。 删除模块错误!未定义书签。 .学习工具错误!未定义书签。 我的作业错误!未定义书签。 我的微课错误!未定义书签。 我的云盘错误!未定义书签。 我的专题错误!未定义书签。 我的游戏错误!未定义书签。 .互动工具错误!未定义书签。 我的博文错误!未定义书签。 精彩博文错误!未定义书签。 我的好友错误!未定义书签。 我的帖子错误!未定义书签。 留言板错误!未定义书签。 .常用工具错误!未定义书签。 个人信息错误!未定义书签。 快捷链接错误!未定义书签。 视频与Flash 错误!未定义书签。 音乐播放器错误!未定义书签。 视频与Flash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天气预报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册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程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日程错误!未定义书签。 网络搜索错误!未定义书签。 字典错误!未定义书签。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三篇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三篇 【导语】地理(Geography),是世界或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山川、气候等)及社会要素的统称。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 考!《日本》 教学目标 1.在地图上找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并能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了解日本的抗震防灾意识。 3.运用地图资料,说明日本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分布、特点。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研究国家地理自然地理的方法 2.教学难点: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日本的气候为什么呈现“海洋性”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活思维 观看多媒体课件中的一组图片,回答一个问题:这些图片来自于哪个国家? (二)展示目标 学生集体诵读学习目标一遍,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三)自主学习

1.日本的地理位置 ①半球位置 ②纬度位置 ③海陆位置 2. 日本的领土范围 ①日本的陆地是由什么组成的? (提示:陆地一般由大陆、半岛、岛屿等组成) ②自北向南分别是什么? ③日本周围的邻国有哪些?在地图上找到日本的首都 3. 日本的地形 读地图册32页:日本群岛地势及日本地形面积比较 ①描述日本的地形特点 ②日本第一高峰在哪里? ③日本的平原是什么? 4. 日本的气候 读图课本第10页:亚洲气候类型分布 ①日本的主要气候类型是什么? ②日本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5.日本的资源 尝试描述日本的森林资源、水资源、渔业资源及矿产资源(提示:是丰富还是不足) (四)合作探究 要求: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探究;将探究结果写在老师发的纸上面;时间5分钟。 1. 阅读课本55页图8-1-3、地图册32页日本在地震带中的位置,尝试分析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 2. 展示材料,日本2011年的 3.11地震与中国2008年的5.12汶川地震相比,损失要小很多,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日本的哪些抗震、防震措施值得我们学习? 3.东京和济南都位于36°N附近,下表为两个城市的气象数据。 ①完成表格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_以_中东_教学设计为例

教学设计最早可追溯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他们的一些思想渗透在教学设计中,20世纪60年代在国外形成的一项教学技术于80年代渗透到我国,并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完善。我国从2001年开始新课程改革(九年义务教育)(2001年6月颁布《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由此掀起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研究高潮,由传统“经验型”写教案向现代“研究型”的教学设计转变。2004年高中进入课改实验,2004年成为传统教案与现代教学设计转型的“分水岭”,传统教案一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下面以“七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第八章 东半球 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 中东”为例(以下简称中东),说说传统教案和现代教学设计的区别。 一、“中心”取向不同 传统“教案”基本上是教师按着“我教你学”思路来编写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前准备工作,教学过程基本上是由教师来控制的,具体有哪些活动,教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都是基本确定的,这种方案是静态的、机械的。而现代“教学设计”是按照学生认知需求,按照“以学定教”思路编写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前准备工作。课堂上是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下,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素材之间的互动中完成的,这种设计是动态的,是生成的。 二、“备课”方式不同 有的教师备课写“教案”十年,仍然停留在第一 王利华1 罗丽丽2 胡春波3 (1.松原市宁江区第二中学, 吉林 松原 138000; 2.松原市前郭县第三中学, 吉林 松原 131100; 3. 吉林省松原市教育学院, 吉林 松原 138000) 第三步:根据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教学活动配置恰当的学习资料 为了提高课堂学习活动的效率,在为每个国家设计了合适的技能与过程方法目标之后,教师必须仔细分析本节课的知识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选择能落实知识点、能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学习资料来开展教学活动,以达到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受到教育的效果。 案例:“阅读各类等值线图,寻找地理分布规律”技能目标的实施 新授课:“日本” 教学目标:阅读日本“2013年日本樱花前线”等值线图和“日本等温线分布图”,学习阅读等值线图的方法(技能目标),了解日本气温南高北低的特点(知识目标),体会日本的樱花文化之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复习课1:“印度” 教学目标:阅读“印度年降水量分布图”,掌握阅读等值线图的方法(技能目标),了解印度降水东多 西少的特点,学会分析其对印度农业分布的影响(知识目标),感受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复习课2:“埃及” 教学目标:阅读“埃及人口分布图”和尼罗河景观图片,学会从等值线图中发现问题,尝试分析其原因(技能目标),知道埃及人口主要分布在尼罗河两岸,学会分析尼罗河对埃及的重要影响(知识目标),感悟保护尼罗河的重要性(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从关注课时教学设计的精彩转变到关注单元教学设计的整体性,其本质是教师教学观和教材观的转变,教师不应该是教教材的工具,而应该是教材的开发者和使用者;课堂的学习内容应该取决于学生的需要,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深入理解课程标准的内涵,合理规划课程、单元教学目标,以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统筹分配课时教学目标,不仅可以起到减负增效的作用,还可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变得更精彩、更富有生命力。 本文胡春波为通讯作者。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网上考试系统用户使用手册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网上考试系统用户使用手册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 网上考试系统 用户使用手册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福建榕基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目录 1 登录/退出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登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退出 ..................................................................... 错误!未定义书签。2各功能详细使用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在线练习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练习题库........................................................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错题库............................................................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3收藏题库........................................................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4模拟考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在线考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客户端下载/安装...........................................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网上考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硬件配置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客户端PC机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客户端PC机系统软件环境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复习:《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导学案 编写人:审核人:初三物理组学生姓名: 班级: 复习目标: 1。知道凸透镜所成的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2。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并能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判断出凸透镜的焦距以及凸透镜成像的情况 3.能应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以及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原理及调节方法 知识储备: 1。回顾“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填写下列表格: 物距u与焦距的关系 像的性质像距v与 焦距的关系 应用正倒大小实虚 u>2f u=2f—-———f

初中地理《区域特征》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导入部分采用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回顾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并重点强调北方地区的位置。通过展示北方地区一年四季的景观图,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北方地区四季变化,激发学习北方地区的欲望。然后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情本节内容共设计五大教学环节,现将五大教学环节展示如下: 自主学习一: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展示北方地区的地形图,通过观察地形图找出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秦岭、淮河,既而归纳出北方地区的位置,即北方地区大致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 淮河以北。 展示北方地区范围图,通过小组合作找出位于北方地区的省级行政区域,大致的了解北方地区的范围。 自主学习二:自然地理特征 展示北方地区地形图,让学生在图中找到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后,自然而然的就知道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其次,复习回顾我国地势的三大阶梯让学生明确北方地区位于我国第二、三阶梯。为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北方地区的地形,我给学生展示了北方地区的地形景观图,并让学生观察土地颜色,为后面农业学习做铺垫。 展示北方地区的河流图,让学生在图中找到黑龙江、松花江、黄河、

淮河、海河,明确这些河流的地理位置,在此基础上补充华北平原 的来历。归纳北方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流量小;汛期短;有冰期,越往北越长;含沙量较大,黄河石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其次,通过闪烁图标展示了山东丘陵、辽东丘陵的位置,并明确大、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太行山的地理方位。 展示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图和温带季风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引导学生归纳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说出温带季风 气候的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如此推断出北方 地区的耕地以旱地为主。 自主学习三:北方地区的农业 结合课本P8 文字和图6—1—3 北方地区主要物产分布图完成下 列表格。 没有的农作物图片,让学生欣赏图片的同时了解北方地区的物产。 自主学习四:北方地区的工业 展示北方地区主要矿产资源和工业分布图,让学生小组内合作找 到我国第一大和第二大油田的名称及地理位置,找到大同煤矿、神

八年级地理上册 42 工业教案 (新版)粤教版

4.2 工业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2.知道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和人民生活的关系。 3.学会运用图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初步学会分析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4.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1.我国四大工业区的特点,优势,问题和措施。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从我们所熟知的钢铁工业以及食品工业来引出对工业的学习,使我们掌握工业的布局等知识。 (钢铁工业)(食品工业) 讲授新课 1. 工业的概念 工业是采掘自然资源、对工业品原料和农产品原料进行加工,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生产工具、

技术装备和原材料,也为人民生活提供日用品的产业。 2. 工业分类 (1)我国工业分布特点 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多,西部内陆地区工业少(东密西疏),形成沿海、沿(长)江、沿(黄)河和沿铁路线分布的趋势。 3. 新、旧中国工业布局的变化 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许多工业品的产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其中煤炭、钢铁、棉布、电视机、电冰箱等的产量居世界首位.我国工业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已初步形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过去,我国工业集中分布在沿海。重工业主要集中在辽宁中南部地区,轻纺工业则集中分布于上海、天津、青岛、广州等少数沿海城市。而在辽阔的内地,现代工业几乎是一片空白.新中国成立后,加强了东部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区和工业中心的建设。在中部地区和东北腹地,扩建或新建了一些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在过去交通闭塞、经济不发达的内地和少数民族

初中地理试讲教案

初中地理试讲教案 【篇一:【面试模板】中学地理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通 用模板】 【面试模板】中学地理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通用模板 2016-12-28中人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 出题方向 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考查 试讲模版 1. 导入(1.5 分钟)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这幅图片(或视频),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地貌、风俗、天气等)你们知道这样的现象是怎样出现的吗?今 天就让我们走进 xxx,追溯世界的形成日记! 2. 新授(6 分钟) (1)互动分组 带领大家开始分组讨论,每一列(变换形式)为一个小组来讨论 一下这个问题(主题明确),给大家 5 分钟的时间相互交流,一会 儿我们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来回答问题。分组时,老师注意要参 与到讨论中对学生进行指导。 (2)就本课内容开始讲解 自然地理:分布地区;地形特征;形成原因;造成影响;旅游景点等。 人文地理:人口分布;人类的生活活动与地理环境;环境问题(保 护环境)等。 注意:互动贯穿整个课堂,请同学回答问题时注意语言的规范性, 例如,请最后排(前排)同学来回答;请举手举得最高(最快)的 这位同学来回答;请左边的这位女同学来回答等,定语不要太多太 复杂,同时手眼要同步看向(指向)该同学。 3. 课堂小结(1 分钟) 回顾今天我们所学的知识,我们对自己生存的世界又多了一点认识,谁能站起来说一说今天我们学习的知识? 4. 家庭作业(0.5 分钟) 同学们可以了解一下还有哪些地区有一样的现象,明天我们上课的 时候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5. 结束语

今天跟大家度过了愉快的一节课,我们下节课再见! 【篇二:初中地理试讲题目】 初中地理教师资格认定试讲题目 1、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二课时——?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两个框题。 2、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球仪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第一课时——?等高线地形图?一个框题。 3、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二节海陆的变迁》第一课时——?沧海桑田?、?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两个框题。 4、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第一课时——?气候的地区差异?、?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两个框题。 5、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一课时完成)。 6、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自然环境》第一课时——?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一个框题。 7、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二节东南亚》第二课时——?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热带旅游胜地?两个框题。 8、七年级下册《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第一节中东》第一课时——?三洲五海之地?、?世界石油宝库?两个框题。 9、七年级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二节巴西》第一课时——? 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发展中的工农业?两个框题。 10、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第一课时——?独特的 自然环境?一个框题。 11、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第一课时——?优越的地理位置?、?海陆兼备的大国?两个框题。 12、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第一 课时——?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一个框题。 13、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第一课时——?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一个框题。 14、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三节水资源》第一课时——?时空分布不均?一个框题。 15、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二节农业》第一课时——?农业及其重要性?、?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两个框题。 16、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一课 时完成)。

初中地理《工业(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工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结合图文资料,说出工业生产的重要性 2.结合图文材料,分析我国工业分布的条件及特征。 【能力目标】 1.运用图片和文字资料,培养提取信息、归纳总结的能力。 2.通过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促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的提升,促进综合分析问题能力、迁移运用能力的提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配合图片、视频等资料,通过对比新中国成立前后, 以及改革开放后工业分布的历史变化, 用鲜活的事例说明我国工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并掌握我国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及发展条件。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认识区域的一般方法,明确区域各自然与人文要素的相关 性。 ■【教学策略】 根据地理课标的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 式、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本节课构建一个基础平台,设定两条 主线,落实一个主旨.初二学生面临地理结业,基本形成了基础的地理 认识和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和方法,因而,在基础知识的平台搭建上, 以学生阅读相关图文资料、自主学习为主,以学生进行个人展示为手段,加强读图、识图、用图能力以及综合分析问题、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其中穿插 各地理要素的联系引导,同时,注重典型要素联系的活动设计,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一步落实自然与人文相关的地理意识,逐步落实地理要素联系性主线,构 建整体性地理思维。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查询网络资料,收集相应信息,制作多媒体课件,设计教学环节。【学生准备】 预习课程资源,以已掌握认识区域方法,初步构建工业生产的概念。■【课时安排】

成人学历教育网络教学平台学生使用手册

成人学历教育网络教学平台学生使用手册 一、系统登录 1、学生通过以下方式进入华南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网页。 ⑴进入华南农业大学主页(https://www.360docs.net/doc/fd12125246.html,)。如图1红圈所示,点击网页上方 中部的“人才培养”标签,在下方出现的菜单中点击“继续教育”。或者点击网页下方中部的“学院设置”框,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继续教育学院”。这样就可以进入继续教育学院的网页(https://www.360docs.net/doc/fd12125246.html,/cms/),如图2所示。 图1 华南农业大学主页 ⑵直接在地址栏输入(https://www.360docs.net/doc/fd12125246.html,/cms/)进入学院新网页。如图2所示。

图2 继续教育学院新网页 2、点击上方右侧“成人学历教育”进入用户登录窗口,如图3所示。 图3 学历平台登录界面 3、输入用户名、密码和验证码登录。学生登录用户名为学生学号,初始登录密码为“111111”。 4、点击页面中“找回密码”进入找回密码页面,通过输入用户名(即学号)重置密码,重置后的新密码会发送到用户的电子邮箱。所以,学生在登录系统后需要修改个人信息,输入电子邮箱信息。

二、学生工作室 进入学生工作室,首页如图4所示。 图4 学生工作室首页 1、点击左侧“个人信息”栏,可以查看个人信息、修改个人信息和修改密码。学生也可以 在首页点击相关按钮(见图4“①”),在弹出窗口中修改个人信息和密码。 2、点击左侧“通知公告”栏,可以查看通知公告。学生也可以在首页右侧预览最新的通知 公告,点击可进入查看(见图4“②”)。 3、点击左侧“在学课程”栏,可以查看在学课程列表。该列表在首页上也可预览(见图4 “③”)。其中,添加了“授课教师”信息的课程是可以通过点击“开始学习”按钮进入,进行网上学习的。 4、点击左侧“已修课程”栏,可以查看已修过的课程,及免修免考课程。点击左侧“待修课 程”栏,可以查看教学计划中未选课程(不含免修免考)。 5、点击左侧“教学计划”栏,可以查看教学计划相关信息。点击左侧“考试安排”栏,可 以查看所有课程的考试时间(通常在考试前公布)。点击左侧“成绩查询”栏,可以查看所有课程的成绩。 6、点击右侧“日历管理”按钮(见图4“④”),可以对具体日期添加备忘内容。完成添加 后,当鼠标移动至相应日期时,备忘内容会弹出显示。如图5所示。

初中地理: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模板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阅读各类地图,使学生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 通过绘图、计算、比较以及用地图设计线路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如会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两地之间的距离,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确定旅行路线等,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图的空间概念。。 情感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乡土教育,环境教育,增添热爱家乡的情感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第一节着重阐述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这是阅读地图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今后的全部的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反复应用。但这部分内容较枯燥,学生不容易直接接受,在开始教学之前,要设计如何导入。 由于学生在小学过平面图的知识,本章一开头从一张动物园导游图引入,目的是引起学生读图的兴趣,了解"什么是地图"以及"地图的重要性"(其他的学生熟悉的图也可以,笔者此次采用的是所在学校的校园图),目的是通过探索身边熟悉事物,激发学生求知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迅速进入教师设计的问题情景。 比例尺部分的教学重点是关于比例尺计算公式的进一步引申和应用。 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通过阅读地图册上的三幅地图,学会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法:文字式、数字式和直线式。 第二个层次,比例尺的应用,通过"做一做"应用比例尺可以量算两地间的实地距离,用比例尺公式可以做换算:(1)一直已知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求比例尺。(2)已知比例尺和实地距离,求图上距离。(3)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地距离。 第三层次,比例尺的大小,通过对相同图幅的 "北京市地图"和"中国地图"关于两幅图范围的大小、所表示的地理事物的详略程度、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得出:(1)如何辨别地图比例尺的大小:即分子为1,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2)地图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的地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即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小,反映的内容愈详细,则选用的比例尺愈大。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总是觉得有事可做。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分析.教学内容

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本课程通过若干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实际案例,按照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要点标准,从教材分析和理解、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设计以及教学活动设计等四个方面来进行案例分析。目的是通过实际案例感悟如何进行实际操作达成教学设计能力标准,增加实践体验和操作技术的训练,帮助一线农村师有提 高教学设计能力。 第一部分主要内容是依据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要点标准,从正确理解教材(教什么,学什么)、实证地分析学生情况(学生怎样)两方面,通过反面案例的问题分析或正反案例的对比,帮助学员学会如何分析教材所涉及到的基本事实,整体把握学段教材,描述划出概念图和思维导图,认识和明确什么样的知识结构是体现概念本质联系的优良结构,什么样的知识是有能力价值的“上位”知识;并用案例展现如何分析学生学习新知与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关系,实证地分析析学生的认知特点,找到学习的难点和障碍; 第二部分从清晰地确定与表述课时目标(将到哪里去)、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活动(怎么教、怎么学)两方面,围绕教学目标如何表述具体,具有可观察或可检测性,如何体现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什么样的教学活动设计既体现知识逻辑,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等内容来进行教学设计的案例分析。 该课程用案例说话,用实践与理论及教学能力标准要点对接,帮助教师解决教学设计中的低效问题,通过案例引领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水平。 第一部分 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的问题和需求,确定解决它们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简单说就是解决“教什么,学什么;怎么教、怎么学,教得怎样、学得怎样”的问题。今天这一讲,就“教什么、学什么”以及“学生基础怎样”的问题,依据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要点标准,从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两个方面来进行教学设计的案例分析。 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要点标准具体要求: (一)正确理解教材 1.能够分析教材所涉及到的基本事实,划出概念图和思维导图。 2.能够整体把握学段教材,描述知识的“上、下位”联系。 1. 能够分析教材所涉及到的基本事实,划出概念图和思维导图 概念图(concept map)是一种用节点代表概念,连线表示概念间关系的图示法。理论基础是ausubel的学习理论。知识的构建是通过已有的概念对事物的观察和认识开始的。有助于理解(sense-making)与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概念图”是一种知识以及知识之间的关系的网络图形化表征,也是思维可视化的表征。一幅概念图一般由“节点”、“链接”和“有关文字标注”组成。

2021年初一地理工业的分布与发展的教案

初一地理工业的分布与发展的教案 初一地理工业的分布与发展的教案 1.使学生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___。 2.使学生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和人民生活的关系。 3.使学生掌握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工业城市分布,初步学会分析工业 ___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4.使学生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 本节教材分为“工业与我们”“工业的空间分布”和“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三个标题内容。这三部分内容是前后 ___的,形成一个整体。教材内容贯穿的一条主线是:发展工业的重要性,我国工业的分布现状,工业未来发展方向。 教材第一个标题下,讲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以钢铁工业和汽车工业为例,利用景观 ___结合文字说明,形象地介绍了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和类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学

生对工业生产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其次,强调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工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源泉,是国家经济自主、 ___ ___、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第三,强调了工业与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人们每天都会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工业品,享受工业带给我们的幸福和快乐。并且,教材通过活动练习“观察我们的家……”,使学生加深对工业生产过程的认识,培养学生 ___实际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通过第一个标题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要实现国强民富,必须大力发展工业生产,充分认识到发展工业的重要性。 教材在第二个标题下,内容安排上采取了“由面到点”的呈现方法。首先是概括地介绍了我国工业的分布大势,使学生对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现状有一个总体了解。然后,在活动练习中,以“辽中南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为例,分析其工业分布的类型及特点,分析影响工业的形成和分布的各自条件,从中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教材在第三个标题下,首先介绍了高新技术产业的概念和特点;第二,介绍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第三,讲述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地区发展差异和不同的产业 ___重点。教材在最后安排了活动练习。通过活动练习内容可以使学生明确,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代表了我国工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