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德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德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德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中国教育先锋网 2005-09-27 刘丽丽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摘要:德国各州享有中小学课程设置与课时分配的自治权,从历史上看,各州在课程设置与课时分配方面相对稳定。世纪之交,德国传统的课程设置与课时分配原则面临巨大挑战,更为灵活的课程设置与课时分配成为德国课程改革的总体趋势,而学校教学计划、教学实验、综合课等实践中的热点问题集中反映了这种改革趋势。

关键词:德国;基础教育;课程设置;课时分配

2001年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了对其成员国15岁中学生能力的测评结果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下文简称PISA)。这份教育报告揭示德国学生的水准仅处中下游。这在德国政界、教育界、企业界以及公众舆论中引起轩然大波。许多德国人相信,目前已经迫切需要在教育界进行一场彻底的革命。反映在基础教育中课程改革方面,就是更为灵活的课程设置和课时分配将成为改革趋势。

一、德国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1、各州享有课程设置的自治权

德国没有统一的教育体制,各州的文化自治权受宪法保护,16个州都设有教育部,称为文化事务部。在中央,设有文化事务部部长会议,目的在于协调16个州的教育体制。最近,针对德国学生在PISA考试中的失败表现,一些学者建议德国应该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教育体制,但是这种建议仅仅停留在讨论阶段,各州的文化自治似乎更受重视,在不同的州中允许有不同的教育项目。

由于德国没有统一的教育体制,反映在课程设置上也就不可能是统一的。各州的教学大纲由每个州的文化事务部制定并在各州和教师之间起到一种媒介作用,它是一个州对教学最有效的控制方法。显然,各州根据州内政治、经济与人文情况来制定教学大纲,教学大纲也必然反映各州有关教育的社会需求。同时,教学大纲的制定也受诸如传统文化遗产、教育理念、对未来的期望以及社会观念等因素的影响,而且通常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财力。教学大纲需要经常修订,几乎每年都会有一些变化。有时一个旧的大纲还没有实施,新的大纲就出现了。但是,不同课程的新大纲的修订频率是不同的,这主要取决于各门学科受时代发展的影响。有的课程的教学大纲使用超过20年,而有的课程的教学大纲则每隔6到8年就进行彻底地修订。

修订教学大纲的参与人数目前还很少,社会公众很少知道教学大纲的形成过程以及它们对教学的作用。这种不足已经促使各州教育管理部门考虑改革教学大纲的出台程序。例如,柏林州将组建一个由12到14名制定长远目标的课程专家组成的委员会。此外,州政府还为每个学科从学校管理部门之外诸如大学和中学这样的社会范围内邀请2到3名专家组成一个学科小组,他们负责制定本学科具体的教学大纲,他们的工作结果将由委员会审查,以确保不同课程之间足够的关联度。教育管理部门已经开始认识到教学大纲不必象人们认为的那样控制教学,应该对教学大纲进行更加有弹性的运用。

在大部分州,教师都具有实施教学大纲的相对自由度,学生在期末考试时不必参加政府组织的统一考试,这就意味着他们的教师将决定哪些是考试范围,哪些可以舍弃。在这些州,教师将向教育管理部门提交两套不同的考试试题,教育管理部门从中选择一套在正式考试时使用。因此,这些教师可以自由决定在一门课程里针对不同内容的时间分配。在那些仍然执行统一考试的州,教师必须确保他们的学生掌握一门课程中大纲规定的所有内容,因为任何内容都有可能出现在考试中。

2、课程设置和课时分配相对稳定

尽管各州之间的具体课程有所不同,但是核心课程还是大体一致的:德语、一至三门外语(取决于学校类型)、历史、地理、数学、自然科学(生物、化学、物理)、美术、音乐、体育、政治等。同时,作为选修课程的有宗教教育和哲学。这个原则在二战后从未受到严重挑战,仅有的变化发生在选修课程上,学生可以选择各种课程,诸如健康教育、法律、外语、自我防卫、医疗等等。尽管人们承认传统原则落后于时代发展,但是这种原则在学术界仍然享有难以动摇的权威。德语课程的大纲在未来不可能发生显著变化,因为它深深地根植于教育传统中。

类似地,每门课程的学时分配也与传统相联系。在过去10年里,学时分配没有发生特别明显的变化。当然,总的趋势是减少而不是增加学时,这样做的目的常常并不仅仅是为了减轻学生负担,而主要是由于经费问题。例如,柏林州在统一后的10年里,由于有资格教师的短缺以及资金紧张,已经大幅度减少了课时,特别是在物理、化学和数学等自然学科上表现得更加明显,地理课甚至缩短到一年只学习一个学期,作为第二语言的德语(针对移民子女)也在缩短课时,音乐和艺术被合并等等。在过去的3年里,柏林州试图扭转这种趋势,但还是受经费问题困扰而效果甚微。关于课时分配的其它变化是很小的,至多发生从一门课程上减少一个小时,另外一门课程增加一个小时这样的情况。每次有关增加课时的提议都要被讨论,例如,外语课要想增加课时,必须不损害其它课程,因为总的课时很难增加。与国际相比,德国学校每天的课时是相当短的,小学是每天8点到12点;中学是每天8点到13点半。一周的总学时在20到30学时之间,因教育水平不同而有所差异。通常一天最多两小时花费在家庭作业上,因为孩子们玩耍的权利受到宪法保护,家长和学生都对过多的家庭作业非常敏感。

与教师执行教学大纲可以有一定的自由度不同,针对每门课程的课时分配由教育管理部门严格管理。所有的学校在课时分配上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差异。如果一个学校试图增加或减少课时,它必须有足够的陈述理由,在此基础上,教育管理部门再决定是否允许这种变化。正常的情况是,这种课时变化要以学校项目的形式出现,经历4年时间,而且还需要教育专家的连续评估,因此许多学校都尽量避免这种额外的工作负担。最近,北威州已经推广关于每门课程学时的总学时制度,总学时可以在一个学年里灵活地使用。这种经验已经在柏林教育管理部门引起强烈反响,可能在未来进行推广。但是,尽管理论上讲这种方法为学校课时分配的相对自由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只要总的学时任务完成即可,许多老师特别是任教时间较长的教师还是不愿意改变他们的教学方式,他们宁愿严格执行一周若干45分钟(每节课45分钟)来讲授一门课程的惯例。

二、德国课程改革总体趋势

自从19世纪开始就已经不断有人要求更新课程。20世纪70年代德国课程研究到达巅峰,然而目前德国的课程研究包括课时分配和课程设置的研究却并不繁荣。这一方面是由于缺乏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所提供的创新和改革基础;另一方面是由于课程研究已经脱离了教学实践。一般来说,目前课程改革已经从一个集中的结构研究转为更加分散的方法研究,比如,行动研究等。人们所重视的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如何进行创新。尽管德国的许多州已经引进了诸如综合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有关课程的基础理论研究还是很少,有关具体科目的案例研究也是如此。

显然,德国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一方面,教育机会和学校类型呈现多样性;另一方面,急需建立服务于这种多样性的集中控制机制。德国教育管理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的紧迫性。德国各州的教育部长联席会议已经宣布政府教育管理部门从2004年9月开始陆续对国家新的课程大纲进行介绍,这些课程大纲将对德语、数学、英语、法语等核心课程设定新的课程标准。这些新课程标准是为处于中间水平的16岁左右的10年级学生设置的。这一改革举措标志着各州各自的教育行动方针将发生重大变化。为了适应国家统一的课程标准,各州将开始逐步调整自己的课程大纲。

另外,德国教育界已经认识到现实世界的变化——例如家庭结构、经济、社会、文化和媒体新技术的发展,都要求学校教育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目前,知识社会的概念已经进入教育和公众领域,人们正在广泛探索研究知识生产力以及它对教育的影响。人们已经意识到不同的知识领域之间的联系与知识领域本身一样重要。知识增加与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学校不能用增加课程门类和扩充课程内容来应付,那样只会徒劳地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就是说学校教育传授给学生的不应只是特定的知识内容,而应是如何获取知识的方法。

20世纪90年代后期,德国国家教育研究委员会进行的一项调查已经揭示了德国中小学课程设置和课时分配面临的一系列挑战。

(1)在一个国际化的社会里,教育机构必须向其它生活领域开放,学校教育应综合利用多种多样的学习环境(如网络、多媒体等)。

(2)学校教育所注重的不是具体内容,而是获取知识的能力。人们所需要的是全方位的能力以及心理社会能力(社会行为,道德价值等)。

(3)学校教育应发展鼓励学习态度及合作能力的新方法,例如综合教学法、独立团队合作法等。

(4)鼓励幼儿园和社会之间的合作并重视学前教育。

(5)重新评估教师和学生的角色。

(6)努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诸如自我调节与适应力、自我保护、建设性思维、自我管理、文化技术、责任和创造力。

如果这些问题能够得到认真考虑并能够在学校得到解决,势必会给传统的课程设置和课时观念带来剧烈冲击。研究发现,传统学校那种严格的每周每门课程固定的课时分配不再适应今天的挑战,人们要求更为灵活的学习方法以及更为灵活地将课时分配给学习的不同阶段。下面有关争论的焦点及目前的发展正反映了这种普遍趋势。

三、德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具体实践

1、教学计划

在经过20世纪70年代的改革以及80年代的修正之后,德国教育部门一直非常谨慎地进行进一步的改革。为了改善学校教育的质量,学校有权发展自己的教学计划,这样学校就可以根据当地条件进行教学改革。教学计划可以不按照课程大纲来实施,具体的实施由学校而不是个体教师负责。教学计划也被称为管理策略,它们的目的是:

(1)制定教育目标;

(2)制定核心的价值标准;

(3)明确学生的能力与素质;

(4)明确学校优势与现存问题;

(5)鼓励教师进行继续教育;

(6)协调课内与课外活动;

(7)把学校与社会结合起来;

(8)不仅着眼于课堂上传授知识,而且将教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9)注重学生、教师与家长的沟通;

(10)学校更加透明。

教学计划与国家改革不同,它是在一个没有等级的环境下由学校自己发展制定而来。学校本身成为了学习者。教学计划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始终伴随着教育评估。尤其是在柏林,教学计划仍然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理念,它的实施效果还有待于考察。随着学校逐步享有更多的自治权,一些州政府也在考虑就一些具体问题与学校签订合同,由外部机构来监督合同的实施情况。

2、教学实验

在德国的一些州,已经采取了一些自下而上的教学试验,目的是把以前的问题学校改为模范学校。这种教学实验在被广泛推广之前,先要看一看在个别学校实施的情况。所有参与实验的学校为了吸引学生与提高教学质量,都对现存的课程大纲与时间表进行了修订。下面是柏林州中小学的一些实验例子:

(1)与外国艺术家合作,教授雕刻、杂技、绘画、舞蹈、摄影、音乐等课程。7、8年级每周2小时,学生可以自由选择。9、10年级的学生每学期有一次由课外专家进行指导的课程。这些美学课程培养了学生对学校与教育的积极态度。

(2)与邻近地区的学校在语言教学、文化交流方面进行合作。这种活动着眼点是课内与课外之间没有人为设置的分隔,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为实践服务,并且在学校之外也设有教学点。此外,学生还将会接受职业指导,柏林就设有一个新的名为STOL的有关环境教育的课程,该课程一周3课时。这个项目旨在消除学科之间的界限,利用学生的常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3)合作教学:教师们互相进行听课,进行不同方式的数学教学。根据自主学习的学习原则,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能力来学习,每8个学生一个教师。此外,老年人也加入学校,参加学校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树立一种对老年人负责任的态度。这样,通过学习环境中的相互帮助从而使学校的人文环境得到了改善。

3、综合课

综合课在德国始于20世纪90年代。它的特点如下:(1)互补性:课外

知识和课内知识互相补充。(2)主题性:集中于特定主题。(3)对比性与对话性: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对比和相互联系。(4)反思型:一个人的观点通过吸收采纳不同的观点而得到反映。

综合课大部分以学校项目形式而不是以日常课堂教学的形式出现。德国有些学校规定每学年每个年级必须至少开设一门综合课,在课程结束时要进行总结性的介绍。不过事实上很难清楚了解德国有多少所学校开设综合课项目。许多课程的讲授采用了综合的方式,因为学习被普遍认为是特定环境下的涉及多方面内容的学习,而不是仅局限于一门课程的内容。有时,课程大纲综合协调了不同课程的内容。例如,有些综合课程题目包括汽车和机动性能,自然和环境,混乱和秩序,健康、生活和死亡,城市和郊区生活等。学校经常向社会其他部门开放,寻求校外合作。当然,关键问题是综合课程学习是否需要自己的独特的课程大纲;是否单个学校和教师就可以简单地实施综合课的教学。

目前德国的大部分学校还仍然没有超出课程联结型的范围。即使在文科中学的高级阶段实施大胆教学计划的北威州,也只有三分之一的课时分配给综合课程,其它州的计划则更为保守。

事实上,PISA的测试结果已经打破了德国在传统教育体制质量方面的信念。它向德国政府和民众敲响警钟,必须针对基础教育体制进行彻底的反思与改革,目前德国围绕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和课时分配方面的种种改革措施恰恰反映了这种趋势与要求。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