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记常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读书笔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读书笔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读书笔记及思考感悟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材料1003班:学号:课程班级:2班周五(5、6节)中南大学二○一一年十二月步入大二,我们在学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两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去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程。

通过学习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过程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的部分。

以下先对课堂上的几个思考问题进行思考与讨论,最后再谈谈我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收获和感受。

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理论和学说的体系。

具体的讲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哲学的观点、社会学理论和政治学说。

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是工人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工人阶级争取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它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19 世纪欧洲重大社会科学成果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作为无产阶级思想体系的马克思主义,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这三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割裂的,它们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是其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理论表达。

主要问题:一、对“哲学是爱智慧”的理解和体会。

二、如何理解马克思哲学的批判精神?它在现时代的意义何在?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理论一、对“哲学是爱智慧”的理解和体会。

学习或研究哲学,人们首先就会提出一个问题:哲学究竟是什么?“哲学”一词源于古希腊文的“philosophia ”,意思是“追求”和“智慧”,即“爱智”。

在汉语中,“哲”是聪明、智慧的意思。

以“哲学”翻译和表达“philosophia”,往往使人把“哲学”当作智慧的总汇或关于智慧的学问,然而人类创造的智慧有很多种,如常识、科学、宗教、艺术等等,哲学只是其中的一种。

马克思传读后感范文五篇精选

马克思传读后感范文五篇精选

马克思传读后感范文五篇精选马克思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家,科学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剥削压迫群众的伟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奠基人。

马克思用毕生的心血,为全人类的解放和共产主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下面有小编来给大家分享马克思传读后感,欢迎大家来参阅。

马克思传读后感1看到这部书,触景生情。

我想起自己在年轻的时候,在北师大图书馆工作了二十年,也读了很多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书,摘录了大量资料,积累了许多有关马克思的生活和工作图片,当时我也有过编写马克思传的念头。

后来,读了国际工人运动的着名活动家威廉?李卜克内西的书,我记住了他的一句话:“写马克思这样的人必须承担重大的责任。

”我想,这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自知能力不够,难于承担这个责任,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这也正是我要向萧教授好好学习的方面。

二十多年前,萧灼基教授送我一部佳作《恩格斯传》。

那时他对我说,撰写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传记,是他在中国人民大学读研究生时定下的心愿,那时只是完成了一半,还要继续写另一半,就是马克思的生平传记。

今天,他终于如愿以偿,《马克思传》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公开出版了,对他五十多年来坚持不懈、“目标始终如一”(马克思语)的执着精神深感敬佩。

今年是马克思诞辰190周年,萧教授写的《马克思传》在这个时候出版,是对这位“千年伟人”马克思最好的纪念。

通过这部传记,可以对马克思作为一位伟大的哲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革命导师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书中可以看到马克思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对工作的忘我投入;对友谊的珍爱、对家人亲情的眷恋,这些无不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

纪念马克思,就要学习马克思。

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认真学习他的着作,学习他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从他的生平业绩和伟大品格中吸收智慧和力量。

今年又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这三十年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和思想,中国人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善,这是中国历史上惠民最多的一次改革,被称为中国历史上“载入史册”的最成功的改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结构图 -人生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结构图 -人生观

分 类
理想 其中一种
社会意识
人生奋斗目标
精神(政法思艺道)
其中一种
价值观 树
观点、标准 立
导 向 作 用
艰 苦 奋 斗
原因
作用 进 促 和 导 指 重大

表现








正确价值观
符合发展规律 符合人类利益
在我国 相一致
坚持基本路线 坚持三个有利于
原因
坚持
集体主义
坚持
价值观
主内容
1、坚持国集个利益相结合,促进社
实现人生价值的 条件
一、需要社会提供一定客观 条件 二、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需要具备必要的主观条件: 1、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2、埋头实干,发挥聪明才智 3、百折不饶,不怕失败的
顽强奋斗精神
个人
辩 具体 证 表现 统

社会
人和谐发展,倡导集体首位;
2、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 人
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3、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

家和集体利益

方法论
1、是有志者应有的精神境界 2、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
现实
社会存在
物质(地理人口生方)
生产力,国力,生活水平
总要求:心中有他人、集体、国家 1、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尊 重人、关心人、尊重他利) 2、顾全大局,反对小团体主义; 3、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4、坚持诚信原则
人生观
按性质分: 科学非科学、崇高庸俗 按内容分: 社会、道德、职业、生活
1、反映了公有制经济关系的客观要 求;体现了全国人民根本利益。 2、正确解决了个人利和集利的关系; 3、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力量源泉。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于我爱情观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于我爱情观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对于我爱情观的影响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当然也是人的属性,没有一成不变的人。

爱情属于物质,所以也是一个运动和发展的过程,没有一成不变的爱情。

通常我们会听到一对热恋的人说,要是我们能一直这样该多好啊,那是不可能的,因为静止是相对的。

当曾经深爱着你的人闪人的时候,千万不要太过悲伤,反正这一页,不管你是翻啊还是撕啊,终归是要过去的。

那个人闪了,应该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情,因为你们之间必将有一个或多个矛盾被激化了,那个人才会选择用这么暴力的手法来解决矛盾。

因为恋人是不断发展的,爱情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以不变应万变在爱情中是行不通。

一个女人最喜欢问男人为什么爱自己,老实说,一个成熟有智慧的女人是不会问这种问题的,而一个成熟有智慧的男人也不会从正面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涉及到了爱情的本原问题,也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这是人类实际生活中的基本问题,划分哲学中基本派别的依据,也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物质是指不依赖人们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们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客观实在性。

所以爱情中的物质不光包括我们的躯体和躯体中的灵魂,还包括不是光靠想象就能实现的一切东西,比如人品,能力,财产,家庭等,在我看来爱情中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是健康,当然包括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所以健康属于物质范畴,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人脑对客观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可以笼统地将爱情中的意识概括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随爱而来的感觉。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爱情同样是普遍联系的,最开始也许你们是二人的世界,但是你们的爱情最后也会和外界联系,产生很多的纽带。

你们的孩子,你们的父母,你们共同的朋友都是你们爱情成长的催化剂,接受对方就必须接受对方的父母和朋友,和你们你们的爱情成为了有机的整体。

谁说爱情不能永恒,只要你能在你们的爱情中溶入亲情和友情的成分,再重铸你们的爱情,你们不仅只是爱人,同样也亲人,更是朋友,这样你们之间的爱情绝对比原先单纯的爱情来得持久很多。

《马克思传》读后感

《马克思传》读后感

《马克思传》读后感呲牙的北斗星“他的思维能力变成了机械记忆。

”这是马克思对一个机械工作的师傅的评语。

是我在《马克思传》里记忆最深的话。

这句话像一枚炸弹,在我心里空旷地炸响,声响久久回荡。

是的,人要思考,人不是机器。

而马克思就是是“一个真正的思想的宝库,一个真正的思想的工厂”。

起先面对《马克思传》的时候,并没有对它产生多么大的阅读欲望,觉得这是一本高高在上的著作,然后敬而远之。

但是,如果知道自己会对这本书产生这么大的感情的话,真的应该早点认认真真真真切切地读一下。

书里积满的俯拾即是深邃的思想,让人沸腾的话在我的大脑里被铭刻下了。

梅林的这部书让我看到了一位真实的思想家、伟人。

他没有离我们很远,他就在我们身边。

会有一种错觉,这里并没有一世纪和几国度的距离横亘在马克思和我们之间。

即使马克思是一位极为卓越的天才,提起他我们不由地会生出一股力量。

但是我们也不会敬神般的对待他了,事实上,他是我们的朋友,一位导师般的朋友而已。

在童年时代,马克思已经看到了“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

而他是“洋溢着要通过一种方式把人的个性完全发展出来的热情”的人了。

小小的他在传统的小城里便开始了永不终止的思考。

起初马克思喜欢浪漫派诗歌,所思所想带着纯粹的、年轻的理想主义,曾充满激情地宣言信仰:为人类利益而牺牲生命。

但随着成长,他看到了当下许多制度的虚假,使他明白没有哲学自己就不能前进。

他写了一个新的形而上学原则的体系,但在这个体系的结尾又一次不得不承认它和自己以前的全部努力都是不恰当的。

然后帷幕落下来了,他思想里最神圣的东西已经毁了,必须把新的神安置进去。

他从理想主义转而向现实本身去寻求思想。

然而让马克思放弃他浪漫的唯心主义,然后把自己移交给“敌人”,这一转变过程是极为根本的,也是极为痛苦的。

传记中直接引述了马克思自己的话。

那一刻自己读着,心里早已不冷静。

原来这就是思考。

思考不可能一下子就跑上轨道,需要不断的建造颠覆,甚至要像撕裂自己一样,把原有的鄙浅的成见挖空灌以真正的思想。

李大钊的一生

李大钊的一生

选择俄国革命道路 欢呼庶民胜利 引导青年 五四运动 撰《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与胡适争论 探求新生活
在李大钊看来: 人类生活关系以爱为基础,应当彼 此尊重对方的个性。每个人的个性不受 外界的侵害、束缚、压制、剥夺;博爱, 爱人道、爱真理、爱自由、爱平等、爱 共和,这样就要牺牲。“爱的方法便是 牺牲,牺牲的精神便是爱”等。 正在这段时间里,他开始运用马克思主 义原理研究社会发展净化的问题,研究城市 中存在的社会问题,同时,进一步的研究世 界工人运动史,关注城市民众为争取自由平 等权利而奋起努力斗争的问题!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 大会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的 面貌为之一新。李大钊和陈独秀成为中国共产党的 主要创始人。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负责党在 北方的全面工作,并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区 分部主任。在党的三大和四大上,李大钊都当选为 中央委员。
19 24年1月,李大钊作为大会主席团五位 成员之一,出席了国共合作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 表大会,被孙中山指定为大会主席团成员之一,参 加大会宣言的起草等,为实现国共合作做出了重要 贡献,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委员。此后,直接 担负国共两党在北方的实际领导工作。 在李大钊领 导的中共北方区委组织和领。
选择俄国革命道路
1917、1918年先后发表了 《调和之法则》、《东西 文明根本之异点》、《法 俄革命之比较观》
选择俄国革命道路 欢呼庶民胜利
1917、1918年先后发表了 《调和之法则》、《东西 文明根本之异点》、《法 俄革命之比较观》
选择俄国革命道路 欢呼庶民胜利 引导青年
选择俄国革命道路 欢呼庶民胜利 引导青年 五四运动
选择俄国革命道路 欢呼庶民胜利 引导青年 五四运动 撰《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与胡适争论

浅谈马克思主义的婚恋观

浅谈马克思主义的婚恋观

浅谈马克思主义的婚恋观【摘要】马克思主义的婚恋观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之上,对于婚恋观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本文将从婚恋观的历史渊源、马克思主义对婚姻的探讨、对爱情的看法、婚恋观与阶级斗争的关系以及马克思主义对家庭的定位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对婚恋观的启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婚恋观以及引领社会风气变革的探讨,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对于婚恋观的独特见解和重要影响。

这将有助于引领社会风气的变革,推动婚恋观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婚恋观、理论基础、历史渊源、爱情、阶级斗争、家庭、启示、社会风气、变革。

1. 引言1.1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唯物史观、阶级斗争理论和社会发展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推动的。

在这种观点下,婚恋观也被理解为阶级斗争的一个方面,是受到阶级利益和社会结构的影响而存在的。

马克思主义否定了唯心主义的个人主义观念,强调了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认为人的行为和观念都是受到社会条件和历史环境的制约。

马克思主义对婚恋观的分析和观点是建立在对社会结构和阶级关系的深刻理解基础上的。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为深刻理解婚恋观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也为我们探讨和发展婚恋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1.2 婚恋观的重要性婚恋观是人们对于婚姻和爱情的态度和观念,是社会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一个正确的婚恋观可以指导人们建立健康、稳定的家庭关系,促进家庭和谐,同时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石。

婚恋观的正确性直接影响到个人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马克思主义强调阶级斗争和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变迁的动力,对于婚恋观的重要性也有着独特的见解。

婚恋观的形成和变迁与社会结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马克思主义的婚恋观不仅关注个体的情感体验,更关注这种观念在社会结构中的作用和影响。

深入研究并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婚恋观,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把握婚恋观的本质和作用,引导人们形成积极健康的婚恋观念,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马克思传读后感》

《马克思传读后感》

马克思传读后感范文我国过去出版过十几种《马克思传》,其中既有外国学者写的,也有中国学者写的。

1949年9月以来在中国流传最广的,是德国人梅林写的,80年代又出版了苏联费多谢耶夫、斯捷潘诺娃,德国格姆科夫等人写的。

中国人自己写的也有多种。

如1933年,李季写的三卷本马克思传,书中有蔡元培先生的序言,还有 1988年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和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张光明和魏小萍、张云飞写的有分量的传记。

近来,英国肯特大学政治学教授戴维·麦克莱伦著《马克思传(插图本)》在西方畅销不衰。

此书1973年初版,1995年三版,可以说是英语世界最权威的马克思生平、思想研究文献,中译本由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教授王珍博士翻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

全书近55万字。

这本书优点和特点很多。

首先,书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书中有400多幅插图,显得非常生动形象。

过去中国出版的《马克思传》也有插图,但远没有这么多。

除了原始照片外,本书还有选自影视的作品,以及中国画家的素描、中国画、油画、木刻、雕塑,等等。

把众多插图连同其文字说明连贯起来欣赏,本书就不仅是文字传记,而且又是一本画传,也像是电影里的人物在工作、读书、写作,与朋友交往,发表讲演,等等,活泼逼真,给人留下深刻的直观感性印象。

其次,这本书内容取材不是只限于别人撰写的马克思传记。

在西方最有影响的对马克思生平的评价本来是德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史学家梅林于1918年出版的《马克思传》,此书于1920年和1935年译为俄文本,1935年又译为英文本,后来长期在英语世界广为流传。

但是1920、1930年代以来,西方陆续出版了未经删改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通信以及未曾发表过的马克思的几部重要著作和大量笔记手稿,还有别人撰写的与马克思的活动有关的书籍。

本书作者麦克莱伦博士长期从事马克思生平和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他博览群书,广采旁征,才写成这本新传记。

从他书后所附26页参考书目,可见一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
1 / 4
我爱记常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青春是不耐久藏的东西。
—— 莎士比亚

1919年谁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李大钊
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

2 / 4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李大钊于1919年在《新青年》上刊登的一篇
文章。该文章论述了李大钊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见解,极大推动了马克思主
义在中国的传播。

李大钊是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
之一。字守常。河北乐亭人。少年读乡塾。1905年考入永平府中学。1907
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东渡日本,次年考入早稻田大学政
治本科。留日期间,积极参加反对袁世凯的活动。1916年春发表篇论文《青
春》,提出创造青春中华的理想。5月回国,任北京《晨报》总编辑、《甲
寅》日刊编辑,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1918年1月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
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
3 / 4
6月与王光祈等发起组织少年中国学会,任《少年中国》编辑主任。不久又

担任《国民杂志》社指导、《新潮》社顾问。12月与陈独秀创办《每周评
论》,以“常”、“守常”、“明明”等笔名发表对重大问题的评论文章。
从1918年下半年起,相继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讲演和文章,宣传十
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中,是主要组织者领导者之一。1919年8月发表致胡适的
公开信《再论问题与主义》,批判以胡适为代表的改良主义思潮。1920年
3月在北京大学组织中国第一个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并在北京会见共产国际
代表维经斯基,商讨筹中国共产党。同年秋发起建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
11月建立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北方各地党团组织的建立都与其有关,
与陈独秀有“南陈北李”之称。自1920年7月任北京大学教授,同时在
女子高等师范、师范大学、朝阳大学、中国大学等校任教。中国共产党成
立后,任中共北方区负责人。领导北方各地工人运动。1922年8月参加中
共西湖会议,会后到上海会见孙中山,说明中共关于实行国共合作、建立
革命统一战线的主张。1923年6月在广州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
会,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共三大后,多次与孙中山会谈,帮助
孙中山改组国民党。1924年1月出席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
5个主席团成员之一。参加大会宣言的起草工作,并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
委员。会后组建国民党北京执行部和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北方分会,领
导北方的国民党工作。1924年6月率中共代表团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
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
4 / 4
五次代表大会。同年冬回到北京,负责中共北方区委工作,领导了国民会

议运动和关税自主运动,并派中共党员到冯玉祥的国民军中工作,领导内
蒙人民的革命斗争。1925年1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继续
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1926年领导北京人民开展反对日、英帝国主义和北
洋军阀张作霖、吴佩孚和段祺瑞卖国政府三一八运动。1927年4月6日被
奉系军阀张作霖逮捕,28日被害。主要著作收入《李守常文集》、《李大
钊选集》。
更多考试资讯:http://nmg.huatu.co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