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沼虾养殖技术

合集下载

沿黄低洼盐碱地池塘养殖罗氏沼虾技术

沿黄低洼盐碱地池塘养殖罗氏沼虾技术
应用范围
该技术适用于沿黄低洼盐碱地的池塘养殖环境,特别是那些具有较高盐度、低水位、水质较水中溶解的矿物质较多,可能会对某些水生生物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要仔细 考虑养殖品种的适应性。此外,沿黄低洼盐碱地的水域面积可能较小,养殖规模受到一定限制。
调节水色
观察水色变化,适时添加有益微生物,促进水体生态平衡。
增氧措施
根据天气和池塘情况,适时采取增氧措施,保证溶解氧充足。
疾病预防措施
1 2
健康苗种选择
选购健康无病的苗种,避免病害传播。
消毒措施
定期对池塘、工具进行消毒,减少病原菌数量 。
3
合理密度
根据池塘条件和罗氏沼虾生长情况,合理控制 养殖密度,避免密度过大引起的病害问题。
鲜活虾的运输与保存
运输
使用活水车或冷藏车进行运输,保持虾的活力。
保存
在运输过程中保持低温,避免阳光直射,减少死亡。
销售渠道与市场策略
销售渠道
鲜活虾可销售给餐馆、超市,也可进行冷冻加工后销售。
市场策略
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和促销活 动。
06
技术应用与效益分析
技术应用范围与限制条件
设置独立的进排水系统,保证水源充足及 排污方便。
养殖配套设施
增氧设施
配备增氧机、气石等增氧设备,保 证水中溶氧量充足。
投饵设施
设置投饵台和饵料仓,方便投喂。
检测设备
配备水质检测仪器,以便及时了解 水质状况。
饲料储存
建设饲料储存室,保证饲料质量和 安全。
02
罗氏沼虾的培育
虾苗选择与运输
虾苗选择
选择体格健壮、规格整齐、活力强的虾苗,避免选择近亲交配的虾苗,以保 证养殖成功率。

养虾技术:罗氏沼虾养殖_淡水大虾养殖

养虾技术:罗氏沼虾养殖_淡水大虾养殖

养虾技术:罗氏沼虾养殖_淡水大虾养殖罗氏沼虾又名淡水大虾,原产于东南亚。

这种虾生长快、个体大,幼体期短,同类相食性弱,适应性广。

当年孵出的虾苗,经5个月饲养,一般体重达100-150克,大的达500克以上,目前已在很多地区推广养殖,并取得较好效果。

这里,现将罗氏沼虾人工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建虾池:虾池应靠近水质清新、水源充足的地方。

虾池面积1-8亩左右,水深1.5一2米,池塘东西向,有进排水设备,放养前半月,池塘进行消毒。

亩投放农家肥500斤作基肥,为虾苗培养天然饵料。

二、虾苗的运输:运输方法与鱼苗运输方法相同。

装运密度视虾苗的大小、运输时间、水温高低灵活掌握。

如用尼龙袋充氧运输,每袋装4000只左右,成活率较高。

三、虾的饲养方法:当水温18℃以上时,可将虾苗转入池塘饲养。

饲养的方法可分为单养和混养两种:①单养:池塘面积1-3亩左右,水深1.5米,池底以硬质和泥沙质为宜。

池中适当保留或培植少量水生植物,以利清洁水和沼虾栖息。

每亩放1一2厘米虾苗1万只左右。

放苗后,上半月每亩每天投喂豆浆0.75公斤,下半月增至1公斤,上午9时,下午4时沿池泼洒。

第二月可喂豆饼粉或其它食用油的麸料,也可喂虾用配合颗粒饵料。

颗粒饵料投喂量,头10天,每亩每天投喂1.25公斤,以后每隔10天为一期,每期每亩每天增加0.5公斤,分上午10时、下午4时和晚上9时三次投喂。

同时视水质情况,每隔3一5天,每亩施15一25公斤人畜类,使池水保持“绿豆青色”,以保证天然饵料的繁殖生长。

②混养:一般利用鱼种池或成鱼池,池内不能放鲫、鲤、鳜及其它肉食性鱼类,以防残食沼虾。

混养密度:每亩放虾苗3000只左右为宜。

四、饲养中的日常管理:虾苗放养后,除投好饵料外,还要加强管理。

夜间巡塘,特别是在立夏和立秋阶段的高温季节,做好降温防暑工作,加深池水2米左右,避免虾缺氧浮头引起“泛塘”。

定期加固塘基,防止漏水,及时捕捉蛇鼠等敌害,提高虾的成活率。

淡水罗氏沼虾养殖技术

淡水罗氏沼虾养殖技术

淡水罗氏沼虾养殖技术
淡水罗氏沼虾养殖技术主要是利用湖泊、池塘或水箱等淡水平台,原理是施加改变水质条件,以及控制养殖气温等,培育含有特定营养成分的特定食物,让罗氏沼虾安居乐业,保育多样的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实现淡水罗氏沼虾的持续养殖。

1、水质处理:首先要保证水质的稳定和合理,其次要调节水温、pH值、溶氧量等指标,以保证沼虾适应生活环境,改善养殖场水质,防止病害发生。

2、饲料配送:淡水罗氏沼虾饲料主要是使用高碳水化物和高脂肪的饲料,还要注意饲料的温度和均衡配比,以便沼虾更容易消化,同时也要注意检查饲料的有效日期。

3、清洁处理:在养殖场内,要定期清洁池塘,改善水质,降低沼虾病害发生的几率,也要注意定期更换水。

4、健康检查:要经常组织定期检查,保证沼虾健康无病,发现病害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情况恶化,减少损失。

以上就是淡水罗氏沼虾养殖技术的主要内容,正确使用本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罗氏沼虾的产量和质量,为人们带来更多的收益。

罗氏沼虾的养殖技术

罗氏沼虾的养殖技术

罗氏沼虾的养殖技术罗氏沼虾又名马来西亚大虾、淡水长臂大虾,是一种大型淡水虾,原产于东南亚。

它具有生长快、食性广、肉质营养成份好,以及养殖周期短等优点。

一、建好虾池虾池应建在水源充足的地方,水深1~1.5米,池底要平坦,防渗性好,长方形,东西走向,1~3亩为佳。

二、做好准备工作1.彻底清塘虾苗放养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清塘消毒,杀灭泥鳅、野杂鱼、青蛙等。

2.设置附着物、隐蔽物池中应放置树枝、网片、瓦块等,并种植水草,供虾苗附着。

附着、隐蔽物占池塘面积的20%以下。

3.培肥水质虾苗放养前3~5天,注水30~50厘米,施牛、羊、马粪700~1000千克/亩,培育饲料生物。

三、虾苗的放养在4月底或5月份,当水温稳定在20℃以上时放养虾苗,放养的虾苗应体质健壮、无病伤、规格整齐。

单养罗氏沼虾,每亩可放养2~3厘米的虾苗10000~15000尾;鱼虾混养,以虾为主,每亩可放养2~3厘米的罗氏沼虾苗8000~10000尾,配养不与沼虾争食的鲢鳙鱼50~120尾。

四、科学投饲罗氏沼虾属杂食性,浮游动物,水生昆虫、水草、藻类;饼类、米糠、麸皮等都可摄食。

一般放苗后20天内投喂蛋黄,豆渣、豆浆等。

6~9月投喂人工配合颗粒饲料,饲料蛋白质含量要在30%以上,饲料的粒度和长度分别为0.3厘米和1~2厘米,一般不应投喂粉状饲料,以利沼虾摄食。

可每日投喂2~3次,早、晚(或再加午夜)各1次,夜间投饲量可占全天投饲量的2/3。

主要生长季节,日投饲量可占池塘虾总重的5%~7%。

要坚持定时、定量、定质投饲,沿池四周均匀泼洒,并根据天气及虾的摄食,活动等情况而灵活增减。

五、管理好水质罗氏沼虾对水质的要求较高,因而要加强水质的调节、控制。

虾苗入池后1个月保持水位在40~60厘米,以后逐渐加深水位,8~9月加至最深。

注水时要用尼龙筛绢网袋严格过滤,严防敌害生物入池。

在夏季,可每周换水2次,每次换去15~20厘米,并要安增氧机调节水质,一般池水呈淡绿、油绿为佳,发现水质不适,及时大量换水。

罗氏沼虾好养吗?养罗氏沼虾技术讲解

罗氏沼虾好养吗?养罗氏沼虾技术讲解

罗氏沼虾好养吗?养罗氏沼虾技术讲授罗氏沼虾适应性强、养殖周期短,是一个很不错的水产养殖项目。

罗氏沼虾养殖并不难,只要具有养殖技术,控制好水质,提高苗种成活率,是很好养殖的。

现在正值夏季,养殖罗氏沼虾应注意以下7个方面。

罗氏沼虾好养吗?罗氏沼虾其实是很好养的,但你也需要掌控其养殖技术方行。

罗氏沼虾养殖技术要求不是很高,主要是控制好水质,提高苗种成活率;养殖模式主要有池塘单养和池塘虾鱼混养两种。

池塘单养是目前采取较多的,其模式亩产高但同时技术要求也高;池塘虾鱼混种模式分为罗氏沼虾与成鱼混养和罗氏沼虾与鱼种混养两种,一样亩产成虾50-75公斤,产鱼100-200公斤。

广东地区一样以精养为主,套养则是珠三角主流模式,主要是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

养罗氏沼虾要注意什么?1、提高池塘水位,并尽量保持最大,一样在1.5米左右。

高水位有两个优点:一是水体大,总溶氧量大,虾缺氧的可能性低。

二是水体加深后,水温的稳固性好,特别底层水的水温不易升至过高,当底层水温超过32℃时,罗氏沼虾的吃食和生长都遭到抑制。

2、勤换水,一样3-5天换水1次,每次换750px左右。

勤换水有三方面好处:一是着落池水肥度,高温季节投饲量大、虾的代谢旺盛,池水常常过肥。

二是换水可以增加池塘溶氧,避免虾浮头。

三是换水可以补充池水的微量元素,增进罗氏沼虾蜕壳。

3、科学投喂,一是撒料要平均,不留死角,忌随便抛撒、轻重不一、厚薄不均。

二是每天检查吃食情形,要做到虾能吃饱而不浪费,一样以投喂后2-4小时内吃完为度。

4、正确对待蓝藻,高温季节虾池内易产生蓝藻水华,死亡的蓝藻漂浮到下风口形成恶臭,可以用潜水泵抽上岸,晒干后清除,切不可排入河道,污染环境。

也不要用药物杀灭蓝藻,杀藻后,虾池急速“转水”,极易造成泛塘。

虾池内保持一定的蓝、绿藻数量对罗氏沼虾并无大碍。

5、适当使用微生态制剂,微生态制剂种类繁多、成效各异,对改进水质、着落池水中氨氮和亚硝氮的含量、增进底泥中有机质的分解都有一定的好处,但是会增加养殖本钱,有些“好氧菌”使用后还会造成短时间缺氧,要科学使用。

罗氏沼虾养殖知识

罗氏沼虾养殖知识

罗氏沼虾养殖知识一、幼虾培育技术1.培育条件(1)培育池以水泥池为宜,面积50~100米2,水深70~80厘米,水源充足,排灌设施齐备,池底排水端设一收虾槽。

还可在养虾池塘中架设网箱培育。

(2)培育用水可引自江河、水库、池塘或井水等清新水质,宜沉淀过滤后入池,防止敌害生物侵入。

2.放养密度室外水泥池每平方米放养淡化虾苗约300尾,若有流水和增氧设施,可加大放养密度。

池塘网箱培育,每立方米放养淡化虾苗约3000尾。

3.饲养管理(1)水质管理视水质变化情况,不定期更换池水,使溶氧量在3毫克/升以上。

(2)投饵花生饼、豆饼、豆渣、麦麸、鱼粉、鱼肉、蛋品等均是幼虾适口饵料,而以小型配合颗粒饵料为好,日喂三次,投喂量占总体重15%~20%。

(3)设置隐蔽物水池内设置瓦片、砖块、竹枝、挂网等供栖息隐蔽。

室外水泥池可在池的一端架设竹笪遮荫或放养水浮莲等,以避免阳光曝晒,躲避敌害。

(4)病害防治放养前对水池进行清洗和药物消毒;放养期间可用漂白粉或三氯异氰尿酸进行池水消毒,可防治细菌性疾病。

(5)防逃设施进出水口做好防逃设施,也可防止敌害生物入池。

4.出池幼虾质量要求淡化后虾苗经15~20天培育体长达到1.5厘米以上,成活率在80%以上。

二、商品虾饲养技术1.池塘条件(1)面积和水深面积2~10亩,水深1.2~1.5米。

(2)塘堤和底质塘堤坚固,防漏性能好。

塘底平坦,少留淤泥,以沙质土为好,并以新开挖池塘较适宜。

(3)水源和水质水源充足,排灌方便。

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

(4)清塘消毒放养前,采用生石灰或生石灰与茶麸混合清塘,清除野杂鱼类和病原敌害,并使池水呈微碱性,利于虾生长和饵料生物生长繁殖。

2.虾鱼混养(1)虾苗放养每亩放养体长1.5厘米以上幼虾1.0万~1.2万尾,规格一致,一次放足。

(2)混养鱼类每亩混养体长16厘米以上大规格鲢、鳙鱼种100~150尾,一次放足。

3.饲养管理(1)投饵和施肥投饵:投喂配合颗粒饵料,也可投喂其它植物和动物性饲料。

罗氏沼虾池塘单养的技术

罗氏沼虾池塘单养的技术

罗氏沼虾池塘单养的技术清塘消毒新建的虾池或用鱼池改造的虾池,放养前都要用药物彻底消毒。

常用的清塘消毒药物主要有生石灰、漂白粉、茶粕等。

清塘消毒一般在虾苗放养前1个月进行。

其方法有两种:干法清塘消毒和带水清塘消毒。

干法清塘消毒每亩用生石灰65~75公斤或漂白粉5公斤。

带水清塘消毒每亩(水深1米)用生石灰125~150公斤或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30~50克。

注水施肥虾池经清塘消毒后,在放苗前7天进水、施肥。

池中先注水20~30厘米深,每亩施经发酵的有机肥200~300公斤。

日晒数天后水位加至50~60厘米。

虾苗放养每亩放养淡化虾苗(0.7~1厘米)1.5万~2万尾或2~3厘米的大规格虾苗0.8万~1.2万尾,经150天左右的养殖,每亩产量能达到100~150公斤。

水质条件好、养殖技术较高,虾苗每亩放养量可在3万尾以上(0.7~1厘米的淡化苗)。

放养虾苗注意以下事项:虾苗淡化盐度在0.3%以下;放苗时池水温差小于2℃;在上风头放苗。

饲料投喂罗氏沼虾养殖前期以投喂动物性饲料为主。

如池水中浮游生物饲料多,刚放养的罗氏沼虾苗在1周内可以不投饲料;如池水较清,生物饲料少,则每天投喂4次。

15天后,每天投喂3~4次。

中后期每天投喂2~3次,傍晚的投喂量占全天投喂总量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

饲料最好加工成团状,多点投喂。

虾苗放养初期在池塘四周水深0.3米左右处投饲,随着虾体长大,逐步向深水处投饲,但水深不能超过0.7米。

日投饲量可参见下表,一般每半个月调整一次。

实际生产中要根据季节、天气的变化以及虾摄食、活动情况灵活掌握。

日常管理各期管理要点:(1)养殖早期。

一是繁殖饲料生物;二是适时投喂,虾幼苗放养后,尤其放养的是0.7~1厘米的淡化苗,觅食能力低,适当增加投饲量,及时投喂优质适口饲料;三是早期水位较浅,要防止池水太肥,及时添加新水;四是注意水温,尤其是早苗暂养,由于气温低,水温控制要特别加强,避免因放养、换水、冷空气等原因引起温度剧变,导致幼苗死亡。

罗氏沼虾养殖技术及病害防治(五)

罗氏沼虾养殖技术及病害防治(五)

罗氏沼虾养殖技术及病害防治(五)六、其他养殖方式(一)池塘双季养殖罗氏沼虾池塘双季养殖技术是由江苏省吴江市试验总结形成的,该项技术充分发挥了罗氏沼虾生长快速,养殖周期短的特点,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罗氏沼虾的养殖单产和经济效益。

现将每公顷单产3900千克(前季2100千克,后季1800千克)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鱼池条件(1)池形呈长方形,面积0.33~0.67公顷,池深2米左右,池埂坡脚边有4~5米的青坎,有集虾沟。

(2)水源水质良好,无污染,进排水系统配套,有过滤设施。

(3)有增氧机、水泵等配套机械。

(4)池底淤泥少,约5~10厘米。

(5)放苗前1周每公顷用1125~1500千克生石灰清塘。

有青苔的池塘可用硫酸铜,用量为每公顷7.5千克。

2.早苗培育(l)修建尼龙大棚和暂养池暂养池开挖在避风向阳处,水电配套,呈长方形,池宽3~5米,池长视放养量而定,一般每平方米放虾苗0.3万~0.5万尾,池深l.0~l.2米,进水口加设40~60目筛绢,池上建尼龙大棚。

(2)设施配套每50平方米安装120瓦增氧机1台,气泡石10只。

(3)消毒并布放水生植物放苗前10天用生石灰每平方米50克消毒;池中放清洗过的水花生,供幼虾栖息隐蔽用。

(4)注水放苗前7天注水60~70厘米,当气温增至凌晨超过20℃时;即可放苗。

一般放苗时间在4月25日左右,每平方米放0.3万~0.5万尾。

(5)投饲每5万尾虾苗用蛋1只,拌入适量面粉、奶粉,用40目筛绢过滤后投喂,1天3次,分别为7时、14时、22时,可适当加投药饵,即每只蛋加食母生1片和土霉素1片。

随着虾体长大,适当投喂一些微颗粒饲料。

3.苗种放养(1)前季苗种放养在尼龙大棚培育20~25天,于5月20日左右抽样后转入成虾塘,每公顷放暂养苗24万尾,规格为1.5一2.0厘米。

(2)后季苗种放养后季虾苗按每公顷30万尾(0.8厘米)先密养在池中,6月初每公顷放60万一75万尾,待早苗养成上市后,9月初捕出密养的后季苗种每公顷放15万~16.5万尾,规格为5一6厘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氏沼虾养殖技术一、罗氏沼虾幼虾培育技术1、幼虾中间培养池的设施与建造幼虾暂养池的建造,必须适应幼虾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并且要有利于生产的操作和幼虾的捕捞。

根据实际生产,幼虾中间培养池,必须设置在阳光充足、背风、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良好、交通方便、有电源的地方,并且要有一定的保温增温设施。

⑴大棚中间培养池 中间培养池上架设大棚,主要是起保温的作用,一般用聚乙烯塑料膜或玻璃钢,结构较简单。

培育池有土池和水泥池2种。

①大棚土池:要求水质良好,池埂坚固,可以砖砌堤埂,保水性能好,池底无淤泥,长方形,东西向,面积100~200平方米,水深0.8~1.0米,池两头有进排水管,池中设有2排充气增氧管,池中间可一边设置走道,便于生产操作。

大棚一般为塑料膜简易大棚。

②大棚水泥池:一般采用砖墙水泥结构,池壁平滑,面积30~60平方米,水深1米,池底一端设有一个集虾槽,其规格为1米×0.5米×0.3米,池底有1%~2%的坡度,向集虾槽处倾斜。

槽外建有排水沟,用装有过滤网的水管进行排水和控制水位,池内设充气装置和加温设备。

大棚框架一般为钢架结构,棚顶为玻璃钢或塑料薄膜覆盖。

⑵加温设备 一般以蒸汽锅炉或平压热水炉为热源。

蒸汽锅炉体积大,购价昂贵,操作技术要求高,但供热量大,加热效果好,适用于大型养虾场。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1吨的蒸汽锅炉可以提供给3000平方米的幼虾培育池使用。

平压热水炉一般适用于小面积的(数百平方米)养殖场,具有价格低、操作方便、使用安全的特点。

一台0.5吨的平压热水炉可给400~600平方米的培育池提供所需的热能。

一些利用温泉水、深井水(500米以下)及工厂温排水调温的单位,虽可以节约成本,使用方便,但事先一定要进行水质分析,重金属含量偏高、硬度过高或受到工业污染的水应慎重使用。

地热水源一般都缺少溶氧量,在使用之前必须充分曝气增氧后方可使用。

⑶增氧设备大棚暂养幼虾一般都是在高密度下进行的,所以,必须不断地充气增氧,防止因缺氧而带来的养殖失败,同时能形成水流,曝出有害气体,有利于幼虾生长。

目前常用的增氧方法有如下几种:①水车式或叶轮式增氧机:适用于较大水体的暂养培育池,如超过200平方米的土池或面积较大的养鳗池,它不但有增氧的功效,还有形成水流和曝气的作用,对幼虾的蜕皮、生长较有利。

②罗茨鼓风机:体积较大,功率高,耗电大,但送气量大,风压强,气压稳定,无油污,适用于大型虾场。

③旋涡气泵:功率大小任意选择,省电,体积小,使用方便,但送气量较小,气压低,多为养殖个体户或小型养殖单位使用。

一般一台2.5千瓦的气泵,可供300~400平方米的暂养虾池使用。

⑷附着物的设置培育幼虾的暂养池中设置附着物,既增加了幼虾的栖息空间,又为幼虾设置了蜕皮的隐蔽场所,减少了幼虾间的相互残杀率。

常用的附着物有水生植物和人工附着物。

①水生植物的放养:常用的水生植物有水花生、水葫芦、空心菜(蕹菜)等漂浮性水生植物。

水生植物放养前须用20毫克/升漂白粉或10毫克/升高锰酸钾消毒30~45分钟,然后用消毒的毛竹和绳子做成框架固定。

蕹菜可以栽植在用大眼网片制成的网台上,网台1~2平方米,放入水下30~60厘米。

一般水生植物占有水体不超过暂养池面积的30%。

水生植物既能作为幼虾的附着物,又能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并且还是幼虾适口的饵料,放养水生植物能提高幼虾的成活率,促进幼虾快速生长。

②人工附着物的设置:人工附着物种类较多,常用的有棕片、杨树根须、扎成花状的编织袋等,但较适应幼虾习性的是水平附着物。

水平附着物制作方法为:用竹片或钢材做成支架,用20目以上的网片作附着层,面积为0.3平方米左右,可制成多层式,层间距约20厘米。

放置后一般5~7天清洗1次,以保持附着物清洁,给幼虾一个良好的栖息场所。

人工附着物一般用于水泥暂养池,每2平方米放置1个,以扩大幼虾的栖息空间。

2、虾苗放养虾苗放养是指把虾苗从育苗池向幼虾中间培养池移放的过程。

这是一项细致而重要的工作,虾苗个体小,体质较弱,再加上装运等操作,其体质已大大降低,如果池塘环境与育苗池差异较大,便会造成虾苗放养后死亡。

虾苗个体小,死后难发现,因而不能掌握池中虾苗的准确数目,影响到幼虾暂养过程中的投饲等管理工作,在养殖过程中往往因投饵过量造成水质恶化,引发幼虾病害,甚至产生死亡现象,并且造成饲料浪费而增大了生产成本。

为此,必须掌握放养技术,以提高虾苗放养成活率及培育成活率。

⑴放养前的准备工作培育池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清整,即安排好进排水管道,清除底层淤泥,维修加温设备,修理、清整暂养池,检查大棚结构,并进行消毒、施肥等工作,给虾苗放养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⑵虾苗放养方法放养虾苗时,要求中间培养池水温在22~25℃之间,放养前先用少量幼虾进行试水,待确定暂养池水体对虾苗无害后方能大批放养虾苗。

当虾苗运到后,先将装虾苗的塑料袋放入培育池中,约15分钟后,袋内水温基本上与池中水温相一致时,打开袋口将虾苗倒入盆中,先在盆中加入少量池水,使虾苗逐渐适应环境,然后把盆沉入水中,让虾苗慢慢地游入池中。

同时任取1~2袋虾苗计数,除去死苗数,掌握实际放养虾苗的数量。

刚放入池中的虾苗往往出现沿四周不认定地游动(俗称跑马)的现象,这是正常的,过1~2天此现象就会消失。

每次放养虾苗时要一次性放足数量,避免新老虾出现相互残杀现象。

⑶放苗密度。

放养密度根据中间培养池的环境条件和培养的时间来确定。

环境条件好,养殖时间短,则放养密度可以加大,反之则减少。

一般以水泥池为中间培养池的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0.5万~1万尾,土池为0.3万~0.6万尾。

当虾个体规格达到2~3厘米,室外水温超过20℃时,就应及时捕出幼虾,放入成虾养殖池中饲养,以提高幼虾培育的成活率。

3、饲养管理饲养管理主要是给幼虾营造一个适宜生长的良好环境,投哺适量、适口的饲料,达到提高饲养成活率的目的。

具体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水质培育。

幼虾肥水下池比清水下池具有生长快、成活率高、节省饲料、虾个体均匀等优点。

肥水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好幼虾适口的天然饵料,使幼虾一放入培育池就能吃到充足的活饵料。

施肥一般采用发酵熟化的有肌肥料,在幼虾放养前7天进行,施肥量一般每100平方米30~40千克,施肥要均匀。

但虾苗下池后,不宜再施肥,避免污染水质。

肥水暂养幼虾,一般用于土池,水泥池不宜使用,因为水泥池调节水质的能力较差,稍有不慎就会引起水质变化,诱发幼虾发生病害或死亡。

(2)饲料投喂在饲料投喂过程中应掌握以下几点:①饲料的质量:罗氏沼虾虽是杂食性的,含谱较广,但尤喜食动物性饵料,因而,投喂的蒸蛋制品、浮游动物、螺蚬肉浆、小杂鱼肉碎片等动物性饵料要与豆饼粉、麦麸、玉米粉等植物性饲料合理组合搭配,根据幼虾不同发育阶段而科学投喂。

饲料要求新鲜适口,腐烂变质的饲料不能使用,吃剩的残料要及时清除,严防病从口入。

养殖期间:定期投喂药饵,起防病作用。

药饵的制作方法为:每千克饲料中加入2~3克土霉素或痢特灵等抗菌药物,也可在每千克饲料中加入25~50克大蒜。

②投喂方法与投喂量:一般幼虾下塘后就开始投喂蒸蛋制品、浮游动物、螺蚬肉浆、碎鱼肉等动物性饲料,放养5天后,可投喂豆饼粉、玉米粉、麦麸等植物性饲料或幼虾配合饲料等,投喂量和投喂次数可参考表1,表1的依据是每万尾幼虾饲养30天、增重系数为3.2、成活率70%左右、饲料系数2.5。

但实际投喂量可根据天气情况、水质情况及每天的摄食情况而定,一般以投饲后1~2小时基本吃完、略有少许残饵为宜。

根据幼虾栖息的特性,饲料投喂开始要全池泼洒,而后逐步把饲料投在离岸1米的浅水区内。

每天傍晚投喂饲料的量是全天的2/3。

(3)水质管理由于中间培养池水体较小,幼虾的放养密度高,投饲量大,水质很容易发生变化,稍不注意就会引起恶化,所发,控制中间培养池内的水质变化是饲养幼虾阶段的重要工作。

具体方法如下:①吸污、换水:一般水泥池饲养幼虾,每天要做吸污和换水的工作。

吸污时,吸污头移动的速度不能太快,避免幼虾躲避不及而被吸出,引起幼虾的损伤。

日换水量为暂养池总水体的1/5。

土池饲养幼虾仅需换水就可以了,一般在加满水后每5天换全池的1/3水量。

②水温:饲养早期幼虾期间室外气温较低,所以,中间培养池内的温度较易变化,要专人负责,防止因水温变化过大而使幼虾产生应缴反应,一般水温宜控制在22~25℃之间,日温差小于2℃。

③充气增氧:由于放养虾苗密度较高,一般要求24小时连续充气增氧,如出现浮头现象,要立即注换新水或施供氧剂,以增加池水中的溶氧量。

④防病施药:虾苗放养后5~7天,施用1次水质改良剂,以后每10-15天使用1次,以防病害发生。

要不定期地以20毫克/升的生石灰水溶液全池泼洒,调节池水PH值,改良水质。

(4)日常管理主要是观察虾群的活动情况(如摄食、蜕壳、游动等),注意是否有敌害生物(蛇、鼠、蛙等)侵入,如发现要及时消灭。

检查电机设备有否故障,能否安全运行。

防止大棚结构损坏,雨水倾注入池。

每天必须做记录,定时测定水温,定期测PH值、溶氧、氨氮、亚硝酸盐等。

每4天检查测定幼虾生长情况,使饲养管理建立在一定的科学基础上,保证幼虾饲养有较高的成活率。

4、幼虾的捕捞和运输当幼虾培育到体长2.0厘米以上、室外池塘水温稳定在20℃以上时,要及时捕捞,转入成虾池中养殖,这样能明显地提高养殖成活率,减少损失,增加效益。

(1)幼虾捕捞水泥池培养幼虾捕捞较方便,捕捞也较彻底。

捕捞时先用滤网放掉一部分水,然后用40目网布做成的抄网将幼虾捕出,放入20~30目的网箱中,经反复多次捕捞,基本上能把池中幼虾捕出,捕捞时停止充气增氧,余下的幼虾用集苗箱放水捕捞。

土池暂养的幼虾捕捞难度较大,而且捕捞也不彻底,通常用40目的推网在池塘四周捞捕,经多次捕捞,大部分幼虾都能捕出,未捕出的少量余虾在池中放水养殖成商品虾。

幼虾捕捞时,操作要细致,避免擦伤幼虾。

幼虾放入网箱中后,要注意放入箱中的数量和时间,最好在网箱中放入充气石增氧,避免网箱中的密度过高造成幼虾因缺氧而死亡。

(2)幼虾运输大规格幼虾的运输与体长0.7~0.8厘米的淡化苗运输基本相似,参见人工繁殖育苗部分,运输密度可参考表2、表3。

但在装运时要避免太阳曝晒,如运输时间较长,要在装苗前1~2小时喂足卤虫。

表3 帆布袋(桶)幼虾运输时间和密度二、罗氏沼虾成虾养殖池塘养虾系指利用人工开挖的池塘或利用老鱼塘改造的池塘,进行高密度养虾的一种养殖方式,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生产稳定的特点,是当前罗氏沼虾人工养殖上技术含量最高的一种养殖方式。

现阶段全国池塘养殖罗氏沼虾的面积已近20万公顷。

1、虾池建造虾池是罗氏沼虾栖息、生长的场所,根据罗氏沼虾的生活习性和对环境的要求,从便于进行生产管理的角度出发,选好建池地点,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是发展池塘养虾、提高有效产出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