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古运河生态浮岛工程设计方案

无锡古运河生态浮岛工程设计方案
无锡古运河生态浮岛工程设计方案

无锡亮坝桥段

无锡江尖桥段

3、亮坝桥段生态浮岛设计

甲方要求分三段来做,可设计为从通汇桥桥墩至亲水平台为第一段;亲水平台对应水域为中段;亲水平台至亮坝桥为第三段。每段浮床规格为:40m×10m。即浮床总建设面积为1200平米。

通汇桥

亲水平台

亮坝桥

4、江尖桥段生态浮岛设计

从江尖桥桥墩到绿色古建筑可设计成15—20个浮床单元,每个浮床单元面积不低于100平方米。浮床造型可拼装成正方形、菱形、圆形等不同形状,每个单元栽植一个品种,浮床可任意组合排列。

江尖桥

江尖桥桥

绿色古建筑

5、使用的水生植物

千屈菜:千屈菜科千屈菜属。多年生挺水草本植物。夏秋开花。自然种生长于沼泽地、沟渠边或滩涂上。喜光、湿润、通风良好的环境,耐盐碱,在肥沃、疏松的土壤中生长效果更好。喜温暖及光照充足,通风好的环境,喜水湿,我国南北各地均有野生,多生长在沼泽地、水旁湿地和河边、沟边。现各地广泛栽培。比较耐寒,在我国南北各地均可露地越冬。在浅水中栽培长势最好,也可旱地栽培。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土质肥沃的塘泥基质中花艳,长势强壮。

鸢尾:多年生草本。叶灰绿色,剑形或条形,顶端长渐尖。花茎中空,光滑,花深紫色或蓝紫色,具暗紫色及白色斑纹。蒴果柱状长椭圆形,种子红褐色。花期5~7月,果期8~10月。分布:产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生于海拔2700~3100米的水沟旁湿地或林缘草地。

黄菖蒲:多年水生草本植物,适应性强,喜光耐半阴,耐旱也耐湿,砂壤土及粘土都能生长,喜水湿,常在水畔或浅水中生长。[1]生长适温15--30℃,温度降至10℃以下停止生长。在北京地区,冬季地上部分枯死,根茎地下越冬,极其耐寒。原产于南欧、西亚及北非等地,当前世界各地都有引种。云南省有些园圃中引种;中国各地引种栽培,喜生于河湖沿岸的湿地或沼泽地上生长。

第三章生态浮岛安装与运行

3.1以竹木结构为载体的人工浮床

我们曾在苏州、杭州、上海、河南长垣县、河北魏县、沧州等地采用上述施工方法取得很好效果,也获得甲方好评,其特点是:成本造价相对较低,无污染、植物群落茂盛;但缺点是应用材料多,需很大场地堆放原材料,还需宽敞的组装地点。费工、费时,而且浮床浮力小(见下图)。

说明;PVC管材或竹子选用直径10-12厘米搭建,采用21股以上聚乙烯绳的网片上下覆盖,(下网片网眼为3-5公分,上网片网眼为10公分,目的防止浮水植物飘移。)浮床载体示意图(见下图)。

3.2以高密度聚苯乙烯泡沫板为载体的浮床

浮床载体为错位齿合结构的高密度聚苯乙烯泡沫板。其特点:浮力强、寿命长(7—10年)、无污染、易拼装、价位合理。规格:单个苯板1米*1米*0.14米(厚),每平方米16个种植穴,穴孔直径16厘米(见下图)。

4、水生植物栽植过程

①去除土壤介质②整理成可入杯状

③于阴凉处适应2天④小苗置于单位槽中

第四章维护与管理

(1)生长势:生长势强,生长量达到该种类该规格的平均年生长

第五章工程案例展示

东上澳塘位于上海徐汇区康健街道,工程总量为3800平方米,河道水面开阔,水流速度较快,与黄浦江相通,水位波动较大,是典型的潮汐河。根据河道特性,我司在河道岸边错落布置了浮岛。针对水面波动较大这一特性,我们开发了新型的浮动曲臂,采用灵活的固定技术,使得浮岛基本不受到潮汐的影响,确保景观效果并改善水质。完工后,水面呈现点滴绿色,与周围的环境相映成趣。

西安世园会灞河河道生态景观项目,该项目中采用生态景观挺水浮岛与生态景观净化浮岛相结合的两项技术。工程总量为5000平方米,水深10米以上,完工后,生态浮岛突显出生态景观性,且浮岛的稳定性较好。

庐山如琴湖生态浮岛工程总量为4500平方米,浮岛采取不同造型,在水域不同位置排列,充分提高植物生态修复的效率和景观美化程度。

江苏镇江“十五”水专项,该项目为综合性的生态修复项目,其中包含了生态浮岛、湿地生态修复、沉水植物及陆生植物生态带。湿地部分在工程区域内分为六块区域,植物品种达到三十多种类,根据植物开花的不同时节进行穿插栽培,达到集科普、观赏于一体的自然植物园风光带。浮床部分采用景观浮岛和净化浮岛两项技术,将水生植物以无土培植的方式在水体中栽种,将浮岛自由组合成不同的造型在水面上形成景观。

徐州复新河河道生态景观工程,工程总量为6000平方米,在工程区域内设计选择生命力强、净化能力高、并搭配不同时节可观赏的水生植物,完工后,水质得到了良好提升,水面生机勃勃景色宜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