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剂型新技术在中药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

关于新剂型新技术在中药透皮给药系

统中的应用

【关键词】中药;外治法;透皮给药系统

外治法是中医药的传统特色和优势,几千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现代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 TDDS)或称经皮治疗系统(transdermal therapeutic system, TTS),是指药物在经皮肤给药后,以一定的速率通过皮肤,经毛细血管吸收进入循环而产生药效的一类制剂。该类制剂可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及胃肠道的破坏,减少给药次数,延长给药时间,维持恒定的有效血药浓度,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疗效。近年来,随着制剂技术的发展和药用新辅料的应用,研制开发了许多经皮给药新剂型,较传统剂型有显著优点。笔者现对该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分类论述。

1 中药透皮给药新剂型

1.1 涂膜剂涂膜剂系指用有机溶剂溶解成膜材料及药物而制成的外用剂型。涂于患处时,溶剂挥发后形成薄膜以保护创面,同时逐渐释放所含药物起治疗作用。涂膜剂制备工艺简单,在使用时亦有诸多优点。吴氏等[1]以雄黄、冰片为主要成分制成雄冰涂膜剂治疗隐翅虫皮炎,药物可缓慢释放,作用持久。另外,中药涂膜剂可快速起效。张氏等[2]运用藏药雪山金罗汉止痛涂膜剂治疗骨科疾病及软组织损伤,止痛发生时间在5~20 min,止痛时间较长,并且安全、有效、稳定,患者适应性好。1.2 喷雾剂与传统中药剂型相比,中药喷雾剂有独特的优点: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药物分散均匀,吸收速度快,药性稳定,剂量和毒副作用小,使用方便等,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梁氏等[3]用叩刺梅花针加外擦由中药丹参等中药浸泡而成的万丝林喷雾剂治疗88例瘀血阻络型斑秃,同时与单纯使用叩刺梅花针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8.9%,对照组有效率为81.2%。研究表明,将喷雾剂与其他中医技术联用,显著提高疗效。

1.3 凝胶剂

凝胶剂能较长时间与作用部位紧密粘附,有较好的生物粘附性,制法简单、使用舒适。由于凝胶吸水溶胀后所形成的水化凝胶层对药物有一定的控制释放作用,现已广泛用于缓释、控释系统。

蔡氏[4]研制成乳剂型凝胶基质并研究其机理,发现蓖麻油作为油相,在聚山梨酯80、三乙醇胺作用下与水形成O/W乳化液,同时蓖麻油作为卡波姆的脂溶性增塑剂,能插入聚合物链间削弱大分子间相互聚集作用,破坏了大分子链间的交联

结点,从而使聚合物骨架延展和软化,增加了运动性和柔性;蓖麻油中硬脂酸等与三乙醇胺反应形成有机胺皂也有乳化作用,与碱反应增加其水溶性;综合作用使形成的凝胶基质非常细腻和稳定。除此之外,姜氏等[5]研制了斑蝥素脂质体(LC),进一步将其制成凝胶剂。所得凝胶剂与对照品相比皮肤刺激性显著减小,24 h后皮肤内斑蝥素的滞留量为对照组的2.6倍,而透皮扩散的量极微。表明该脂质体凝胶制备工艺可行,质量稳定,高效、低毒。

1.4 巴布剂

与传统的中药贴剂相比,巴布剂中的高分子基质材料能更好地吸收和承载包括多种水溶性和脂溶性成分的中药提取物并予以“凝胶化”成型。因药物基质含有高达40%~70%的水分,使该结构犹如一个“药库”,能快速、持久地释放基质中所包含的有效成分,具有给药剂量准确、吸收面积小、血药浓度稳定、作用迅速持久、使用舒适方便等优点。

赵氏等[6]以累积透皮百分率为指标,运用仿Fick's扩散装置研究雪上一枝蒿涂膜剂、凝胶剂、巴布剂的经皮渗透作用。实验表明,3种制剂均有不同程度的控释能力,其中涂膜剂满足动力学0级释放过程,而凝胶剂、巴布剂均能满足Compertz函数0级释放过程。万氏等[7]进行了痛块消巴布剂治疗癌症疼痛的临床研究,结果治疗组持续止痛时间为(18.10±5.93)h,明显优于对照组

(4.67±1.57)h,总有效率分别为90.7%和84.8%。

目前,国内对巴布剂的研究多着重于给药基质材料、吸收促进剂的选择,成型工艺研究及经皮释放等方面。

2 中药透皮给药新技术

2.1 脂质体(lipsome)

脂质体可通过与角质层湿化和水合作用、融合作用、穿透作用以及能经皮脂腺、汗腺甚至毛囊直接进入皮肤下层,达到透皮作用,从而达到良好的疗效[8-11]。脂质体用作皮肤给药的载体具有以下优点:①与皮肤角质层脂质有高度的相似性,能增强药物进入角质层或表皮的类脂内,增加药物在皮肤的滞留量和滞留时间;②其皮肤靶向作用使进入血液循环的药物量减少,降低药物因全身吸收引起的不良反应;③提高药物稳定性;④无毒、可生物降解,应用安全无刺激。

陆氏[12]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脂质传递体进行体外经皮渗透实验,比较不同给药形式和给药体积对丹参酮经皮渗透的影响。结果,脂质传递体12 h累积透过量高,皮肤滞留量最小,普通脂质体12 h内接收介质中未检测到药物,水醇混悬液仅在给药8 h后检测到少量药物,随脂质传递体给药体积增大,12 h皮肤累积透过量提高,透皮速率增加,皮肤滞留量增加。说明脂质传递体可以促进丹参酮经皮

转运。亦有人采用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马钱子碱脂质体,制品平均粒径

(150±25)nm、包封率61%、载药量6%。体外透皮试验表明,与乳膏相比,制品透皮速率较慢,皮肤层中药物贮存量较高[13]。

目前研究表明,脂质体仍然存在包封率小、磷脂易氧化而不稳定等缺点。

2.2 环糊精包合技术(cyclodextrin,CD)

β-CD呈闭合筒状结构,是内部具疏水性、外部具亲水性的大分子物质。药物分子经其包合后,可增加溶解度和溶解速率,提高稳定性,降低刺激性及毒副作用,具有促进皮肤渗透的作用,可进一步促进药物的释放。因此,广泛应用于药物透皮吸收制剂。

狄氏等[14]采用小鼠离体皮肤渗透扩散试验,比较麝香酮(muscone)在

β-CD、HP-β-CD分子包合物中以及脂质体载体中的透皮扩散特征。结果麝香酮HP-β-CD分子包合物以及脂质体化后的经皮渗透速率明显大于麝香酮,β-CD包合物则较低。说明麝香酮经HP-β-CD包合或脂质体化后能够促进其经皮渗透。并有实验证明挥发油β-CD包合物具有一定的抗光解性、热稳定性和湿稳定性,其稳定性明显优于未包合挥发油[15]。

2.3 微乳(microemulsion)

微乳与透皮载药脂质体相比具有如下特点:①热力学稳定体系;②粒径为10~100 nm;③能自发形成。微乳具有良好的透皮吸收特性,其促渗作用的特点为:增溶及提高渗透浓度梯度;增加角质层脂质双层流动性;破坏角质层水性通道;可经毛囊透皮吸收。目前,微乳作为透皮给药制剂的载体是药剂学研究的热点。

宋氏等[16]研制马钱子碱微乳并考察对离体小鼠的透皮能力,结果马钱子碱微乳促进了马钱子碱的透皮吸收,显现出持续、延时的转运特点,并可降低马钱子的毒副作用。吴氏等[17]用中药红花、川芎、乳香、没药、当归、樟脑、冰片等制成中药按摩微乳剂,具有活血化瘀、疏风散寒、消炎止痛的功效,对软组织挫伤、运动后肌肉酸痛、关节炎疼痛等酸痛症状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克服了原搽剂油腻感、不易清洗的弊端。

2.4 微针(microneedles)

皮肤的屏障作用使大部分药物无法以透皮给药方式达到治疗效果。近几年,一种用于提高药物经皮渗透性的微针透皮给药技术被开发出来。微针阵列多由10~2 000 μm的微针组成,此技术结合皮下注射与透皮贴片的双重释药优点,不仅能够刺穿上层表皮创造出允许药物大分子甚至微粒通过的微米尺寸通道,增加药物的渗透性,又不致刺激神经产生疼痛及引起临床意义的损伤[18],特别是对于大分子药物经皮渗透性显著提高,能够达到治疗效果。

国外对微针及其用于经皮给药的研究在20世纪末兴起,美国一些研究机构先驱性地工作使其在这个领域占有绝对优势,日本和欧盟也紧随其后。我国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有了一些进展,但离应用及产业化还有一段距离[19]。

2.5 微囊(microcapsule)及纳米囊(nanoparticle)

微囊及纳米囊系用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将固态或液体药物包裹而成的小囊。按粒径的不同可划分为微囊(5~250 μm)和纳米囊(10~1 000 nm)。纳米囊技术是近年来制剂新技术的一个突出代表。但在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并不广泛,可能与纳米囊技术的复杂性及经皮给药药物的性质有关。

2.6 促渗透技术

除制备新型载体外,促进药物的透皮吸收还可以加入适当的透皮吸收促进剂(penetration enhancers,PE)。它是一种能可逆地改变皮肤角质层屏障功能,又不损伤任何活性细胞的化学物质。PE种类繁多,按其理化性质可分为两大类:①非极性类如烃类、脂肪酸、油酸、月桂酸等;②极性类如乙醇、二甲基亚砜、甘油、月桂醇硫酸盐和水等。常用的PE有氮酮、油酸,以及一些天然的PE,如薄荷醇、冰片、桉叶油、川芎提取物,白芥子提取物等。

除使用上述透皮给药新剂型、新技术外,还常借用现代医药技术和方法,如离子导入法、磁场导入法、电致孔法、激光法、超声波经皮给药、无针注射器等。

3 展望

药物经皮给药发展迅速,是近几年药剂学研究的热点。目前,中药经皮给药系统中关于新剂型报道不如西药丰富,透皮吸收促进剂也多局限于对化学药物的作用,对中药的促进作用记载相对较少。并且由于中药经皮给药复方繁多,处方量较大,所以,在新型载体、新技术应用方面虽然已经开展了一些有效的研究,但难度较大,报道也较少。另外,有许多国外先进技术在中药,尤其复方领域未得到应用。因此,将新剂型新技术应用到中药有效成分及中药复方领域,并对处方药物之间、PE与药物之间相互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将使中药经皮给药系统的应用发展前景更为广阔。

参考文献

1] 吴广侠,赵玉海,冯占铎.雄冰涂膜剂治疗隐翅虫皮炎41例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19(12):760.

[2] 张劲,吴征.雪山金罗汉止痛涂膜剂在骨科的临床应用[J].湖北中医杂志,2006,28(3):16.

[3] 梁绿茵,蔡敬宙,何颖�l.梅花针加万丝林喷雾剂治疗瘀血阻络型斑秃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4,31(7):598.

[4] 蔡海敏.乳剂型凝胶基质的配制[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1,21(7):431.

[5] 姜义娜,于香安,焦海胜,等.斑蝥素脂质体凝胶剂的研制与质量评价[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4,24(4):199-202.

[6] 赵颖,林亚平.雪上一枝蒿涂膜剂、凝胶剂和巴布剂的体外经皮渗透实验比较研究[J].重庆中草药研究,2005,(2):12.

[7] 万冬桂,李佩文.痛块消巴布剂治疗癌症疼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10):69.

[8] Short SM, Rubas W, Paasch BD. Transport of biologically active interferomgamma across human skin in vitra[J].Pharm Res, 1995, 12(8):1140.

[9] Kirjavainen M, Urtti A, Jaaskelainen I, et al. Interaction of liposomes with human skin in vitro the influence of liposomes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J].Biochim Biophys Acta,1996,1304:179.

[10] Mezei M, Gulasekharan V. Liposomes:a selective drug delivery system for the topical route of administration:gel dosage form[J]. Pharm Pharmacol,1982,34(5):473.

[11] Bernard E, Dubois JE, Wepderre J. Importance of sebaceous glands in cutaneous penetration of an antiandrogen:target effect of liposomes[J].Pharm Sci,1997,86(5):573.

[12] 陆晓红,刘建平,赵华,等.丹参酮脂质传递体的制备及体外经皮渗透研究[J].中成药,2005,27(9):1000.

[13] 张路,简江波,盛燕,等.马钱子碱脂质体的大鼠离体透皮性能和兔皮肤刺激性研究[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6,37(3):172.

[14] 狄留庆,毛春芹,谢辉,等.麝香酮的2种不同包合物及脂质体载体经皮扩散比较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4):260.

[15] 杨明霞,温幼武,毛新民.辛蒿凝胶滴鼻剂中挥发油包合物的稳定性考查[J].天津药学,2004,16(5):24.

[16] 宋金春,王玉广.马钱子碱微乳的制备及其体外透皮吸收的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6,41(12):928.

[17] 吴永良,卢海燕.O/W 型中药按摩微乳的制备研究[J].海峡药学,2000,12(1):20-21.

[18] Kaushik S, Hord AH, Denson DD, et al. Lack of pain associated with microfabricated microneedles[J].Anesth Analg,2001,

92(2):502-504.

[19] Zhang JY, Zhao YJ, Yang XL.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microneedles array for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J].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Instrumentation,2006,30(1):32.

中医外科外用药剂型的现状和剂型创新研究-中医外科学论文-中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中医外科外用药剂型的现状和剂型创新研究-中医外科学论文-中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中医外科外用药剂型仍以传统的散剂、丹药、膏药、软膏等为主, 部分传统的剂型仍需现用现配, 具有用药灵活、疗效可靠的特点, 也存在着生物利用度低, 药物剂量不宜控制, 易污染衣物, 黏性小易脱落, 易干燥变硬等缺点, 不能满足临床需求。传统剂型的缺点和剂型研发的滞后制约了中医外科外用药的临床应用, 不能满足临床治疗需求, 剂型的创新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阐述了中医外科外用中药剂型的现状, 对剂型创新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外用中药; 剂型; 中医外科; 新药; 载体; Think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rgery of the external use of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tions and dosage forms of innovation

ZHU Chao-jun HAN Wei L Jia-kang L Yuan-feng ZHANG Zhao-hui L Xiang Department of Surge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enter for Drug Evaluation, Chin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School of Pharmacy,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Department of National Drug Clinical Trial Organization, Shanghai Municip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ffiliated to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bstract: The pharmaceutical dosage for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TCM) surgery are still based on traditional dispersants, dandruid, plaster and ointment. Some of the traditional pharmaceutical dosage form still need to be preparation when it is in need. External use

中草药透皮技术总结

中草药透皮技术总结 引言 中草药透皮技术是一种将中草药有效成分透过皮肤吸收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本文将对中草药透皮技术进行总结。 中草药透皮技术的原理 中草药透皮技术主要通过两种原理实现药物的透皮吸收。第一 种原理是药物通过皮肤的表层,进入角质层后再通过毛细血管系统 进入全身循环。第二种原理是药物通过皮肤的毛孔或伤口直接进入 真皮层,再进入毛细血管系统。这两种原理在实际应用中根据药物 性质和治疗需求选择使用。 中草药透皮技术的主要方法 中草药透皮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 渗透增强技术:通过增强药物在皮肤上的渗透性能,如物理 增透法和化学增透法。 2. 电泳技术:利用电流推动药物的透皮吸收,主要有离子导入 法和离子导出法。

3. 声波增透技术:通过超声波作用改变皮肤结构,增加药物的 吸收。 4. 光热联合透皮技术:利用光热效应促进药物透皮吸收,并加 速药物在皮肤内的分解和释放。 5. 纳米技术:通过纳米粒子或纳米载体将药物输送到皮肤深层,并促进透皮吸收。 中草药透皮技术的应用领域 中草药透皮技术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 方面: 1. 局部治疗:透皮技术可以将中草药有效成分直接输送到需要 治疗的皮肤部位,实现局部治疗效果。 2. 全身治疗:透皮技术可以将中草药有效成分透过皮肤进入全 身循环,实现全身治疗效果。 3. 传统中药熏蒸:透皮技术可以将中草药有效成分以蒸汽或烟 雾形式进入体内,通过吸入达到治疗效果。 4. 美容护肤:透皮技术可以将中草药有效成分输送到皮肤深层,改善皮肤问题,提供美容护肤效果。

中草药透皮技术的发展趋势 中草药透皮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未来有以下 几个发展趋势: 1. 新的透皮技术的出现: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透皮技术将不 断涌现,为中草药透皮技术提供更多选择。 2. 药物递送系统的改进:中草药递送系统将与透皮技术相结合,实现药物的精准输送和控制释放。 3. 安全性和疗效的提高:中草药透皮技术在安全性和疗效方面 还有待提高,未来将加强相关研究,确保其安全有效的应用。 结论 中草药透皮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药物递送方法,可以实现局部和 全身治疗效果,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中 草药透皮技术将迎来更多的研究和应用,为中医药领域的发展带来 更多可能性。

中药新剂型研究与应用进展

中药新剂型研究与应用进展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中药的研究和应用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中医学的理论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治疗体系,成为世界医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传统中药剂型的限制直接影响了其在治疗方面的同时也制约了其在市场上的应用。因此,研发中药新剂型成为了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中药新剂型是指以中药为主要原料,经过新的技术和方法加工、制备而成的剂型形式,旨在提高中成药的质量、效果和安全性。中药新剂型一方面可以保持中药的传统成分,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新技术和方法的应用,优化中药的形态结构和效用。因此,研究和应用中药新剂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中药新剂型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取得了许多进展,下面结合几个典型的例子进行简要介绍: 一、中药粉剂 传统中药剂型中,中药饮片、水蜜丸等都有一定的不足,且口感不佳、服用不便。针对这种情况,中药粉剂应运而生。中药粉剂是将中药提取物经过研磨、混合等加工工艺成为颗粒状,服用起来方便,同时易于控制剂量,能够更好地发挥中药的效用。目前,中药粉剂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二、中药口服液

中药口服液是指将中药制成液体剂型,通过口腔直接服用。相比于中药饮片和水蜜丸等传统剂型,中药口服液口感好、吸收快、剂量易于控制等优点。由于其便捷性和节约用药量,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中药口服液的制备也经过了多年的研究和开发,不断地改善和优化,为中药的临床应用带来了更好的效果。 三、中药贴 中药贴是利用中药的特殊成分,通过贴在病患患部进行治疗的一种新型中药剂型。中药贴的优点在于可以直接作用于患部、减少肠胃道吸收对身体的负担,同时贴剂中的药物能够长时间地持续作用在患部,增强治疗效果。目前,中药贴的种类越来越丰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常见疾病的治疗。 总之,中药新剂型的应用和研究已经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中药的市场前景将会更加广阔。然而,中药的研究及开发需要长期的投入和努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相信会有更多的中药新剂型被推广并服务于人类的健康事业。

中药制剂与剂型的发展现状与新技术

中药制剂与剂型的发展现状与新技术 中药新剂型的研究 将西药中普遍开展的药物传输系统研究应用于中药制剂的开发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新领域,近年来十分活跃,虽因中药成分复杂,较化学药物同类项目的研究和开发难度要大得多,但一旦成功就意味着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 中药透皮吸收给药系统 此方面的基础实验研究、透皮制剂组方及现代方法系统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研究表明,部分中药的有效成分能够透皮吸收,尤其在透皮促进剂作用下效果更好。 通过用HPLC对透皮接受液中洋金花的主要成分东莨菪碱进行测定,并比较不同透皮促进剂对洋金花透过蛇皮速率的影响,为筛选组方提供了依据;以有效成分之一小檗碱的氘标记物做示踪剂对如意金黄散黑膏进行的透皮示踪研究均取得了良好结果。为中药涂膜剂、膜剂、贴剂奠定理论基础。并可配合应用传统的中医穴位理论,采用穴位透皮给药获得较好的结果。 中药微囊制剂 此研究使常规中药剂型:片剂、颗粒剂、胶囊剂变得更加有效、安全、方便。制成的微囊,根据粒径不同,可供制备多种剂型,既可解决某些剂型的质量不稳定问题,又可制备缓释及长效制剂。如驱绦虫中草药鹤草酚片剂,崩解度及释放度均较差,为了增加药物在制剂中的分散性和稳定性,使其在胃肠道中处于分散状态,从而在小肠上段特定部位与

寄生虫病原体相接触,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改为复凝聚法制成微囊颗粒剂,经释放度测定、累计释药率在2小时即达高峰,在小肠上段造成高浓度,制成使药物控速在特定部位释放的新剂型。 中药缓释、控释和靶向给药系统 成功用于化学药物的定时、定向、恒速释药系统及靶向给药系统已在中药制剂中应用。如雷公藤缓释片所含乙酸乙酯与普通片相当,每日剂量一致,但生物利用度提高,毒副作用减轻。将疗效较好的中药复方"散结化淤冲剂"浸膏和氟尿嘧啶相结合组成的复合抗癌药,加入明胶和磁微粉等制成磁性微球释药系统,该制剂在体外磁场导向下浓集滞留在靶区的癌组织上,缓慢释放药物,从而达到提高疗效,减少用药量和降低毒性的目的。 中药生物黏附制剂 中药散剂是治疗口腔溃疡的常见类型,但易随唾液流散,在病灶部位滞留时间短,影响疗效又污染口腔,在口腔散中引入生物黏附技术可明显延长并提高疗效,且药物容量大,可减少用药次数。 中药新制剂的基础--中药标准提取物 中药标准提取物是指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传统中药材进行提取加工而得到的一种具有明确药效物质基础,以及严格质量标准的一种中药产品,可作为中药制剂的原料药。其化学成分,是多种药理活性物质按特定比例组成的集合,继承了中药多成分的特点,体现着原中药材特定的中医功效,无论作为单味药,还是组成复方,完全可以替代原生药使用,并且在质量控制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具有相对明确的物质基础和特定的药理

药物制剂技术-药物制剂的新剂型

药物制剂技术-药物制剂的新剂型 药物制剂技术是药学领域的重要分支,它主要涉及药物的加工处理、分散制剂、控释制剂、微胶囊制剂等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药物治疗效果的要求不断提高,药物制剂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其中,药物制剂的新剂型在近年来引起了广泛关注。 新剂型是指与传统剂型不同且具有一定独特性的药物制剂形式。新剂型的出现,旨在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增强药效、减少副作用、方便患者用药等方面。下面我将分别介绍几种常见的新剂型。 1. 纳米药物制剂 纳米药物制剂是指药物以纳米级别的尺寸进行制备和输送的药物制剂。由于纳米尺度的特殊性,纳米药物具有比传统药物更高的比表面积、更好的生物利用度和药物分布等优点。同时,纳米药物还可以用于靶向输送,提高药物对病灶的选择性,减少对健康器官的毒副作用。因此,纳米药物制剂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抗癌药物、抗感染药物等领域。 2. 难溶药物的固体分散制剂 难溶药物是指溶解度极低的药物,传统的制剂技术无法很好地提高其生物利用度。而固体分散制剂是将难溶药物制备成微米级别的胶体颗粒,使药物在消化液中快速溶解,提高药物的溶出速度和生物利用度。固体分散制剂的制备方法有很多种,如粉碎法、溶剂法、凝胶方法等。固体分散制剂主要应用于难溶药物的制剂领域,如黄体酮、罗非嗪等药物的制备。

3. 控释制剂 控释制剂是指通过药物制剂技术,将药物以控制释放的方式给予患者。这种方式可以使药物在体内保持平稳的血浓度,达到长效治疗的目的。常见的控释制剂有缓释剂、吸附剂、膜剂、颗粒剂等。控释制剂的制备主要有直接制剂法、间接制剂法、骨架制剂法等,其原理多为扩散控制、溶解控制或化学反应控制。控释制剂的应用范围广泛,如心血管药物、神经系统药物等。 4. 微胶囊制剂 微胶囊制剂是指将药物包裹在微米级别的胶囊中,形成微胶囊制剂。微胶囊制剂具有保护药物、改善药物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的优势。微胶囊制剂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如油包水法、乳胶法、复乳法等。微胶囊制剂广泛应用于药物控释、靶向输送和化学传感等领域,如胰岛素微胶囊、化疗药物微胶囊等。 总的来说,药物制剂的新剂型在提高药物疗效、减少副作用、方便患者用药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剂型的开发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并为医药领域带来更多的创新和改变。同时,随着药物制剂技术的发展,相信新剂型的研究与开发将会为药物治疗做出更大的贡献。随着医学和科技的进步,药物制剂技术也不断发展和创新,以满足人们对药物的需求和期望。下面将介绍一些与新剂型相关的药物制剂技术。 5. 眼药物制剂

透皮给药系统研究新进展

透皮给药系统研究新进展 透皮治疗系统(Transdermal therapeutic systems,TTS)或称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delivery systems,TDS),是指药物以一定的速率通过皮肤,经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体循环而产生疗效的一类给药系统。与传统的给药方式相比,透皮吸收制剂有以下几个优点:①可产生持久、恒定和可控的血药浓度,减少给药次数和剂量,从而减轻不良反应;②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胃肠道因素的干扰与降解作用,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③患者可以自己用药,出现问题可及时停药,使用方便。因此,透皮给药系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对近年来透皮给药系统研究的新进展做一归纳,综述如下。 1药剂学促透作用研究 在促进药物透皮吸收方面,最常用的药剂学方法就是使用各种各样的透皮吸收促进剂(Penetration enhances,PE),另外传递体(Transfersomes)、乳剂(Microemulsions)等也可用作药物载体来促进药物的经皮吸收。 1.1渗透促进剂 许多药物经皮给药后,渗透速率达不到治疗要求,因此寻找合适的促进药物经皮渗透的方法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氮酮(Azone)是一种新型、高效、安全的透皮吸收促进剂,研究表明氮酮能降低脂质体的相变温度,增加脂质的流动性。荧光探针研究提示氮酮可与脂质分子的烃链相互作用,认为氮酮的作用机制可能是由于与角化层间质的脂质发生作用,增加其流动性,减小了药物的扩散阻力[1]。氮酮最佳促透浓度为0.1%—5%,对亲水性药物作用大于亲脂性药物,起效缓慢,滞后时间可达2-10h不等,但作用时间可长达几日,制剂组分能显著影响其促透作用。最近研究表明,氮酮具有很强的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菌和芽孢生长的作用,这是因为氮酮能破坏细菌细胞壁结构,使菌体多种酶大量外渗,最后导致细菌死亡[4]。 萜类对某些药物是较好的透皮促进剂,如薄荷醇、冰片,一些挥发油如桉油精、土荆芥子油和衣生油等。薄荷醇属于单萜类化合物,近年来发现其具有显著促透作用,其促透作用和氮酮相似或更强,作用更快[5]。薄荷醇一般在1%—5%浓度范围内具量效关系,但对药物促透作用的强弱并非与其浓度成正比关系[6]。Krishnaiah等[7]在盐酸尼卡地平溶液中加入不同浓度(0%—12%)的薄荷醇,用新鲜离体兔表皮测定其经皮渗透率,发现尼卡地平的透过率显著提高,并且薄荷醇浓度在8%时透过率最高,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法(FT-IR)显示薄荷醇可提高对角质层脂质的萃取。 外用挥发油可能是一类能对皮肤结构产生影响的潜在的透皮增效剂。 徐道娟等[8]以5%的乙醇配制含0.5%、1%、2%当归挥发油的阿魏酸溶液,用新鲜离体剑突下鼠皮进行透皮吸收实验,发现3种浓度的当归挥发油均可显著提高阿魏酸的渗透系数(P>0.01),其中含1%浓度当归挥发油的阿魏酸渗透系数最高。 透皮吸收促进剂单独使用有时效果不佳,所以常常由两种或多种促透剂构成二组分、三组分等,使它们对药物的渗透产生协同作用,既可以减少促透剂的用量,降低毒性反应,又可以使主药发挥最佳效能。 1.2传递体(transfersomes) 所谓传递体是指具有高度变形能力,并能以皮肤水化压力为动力,高效穿透比自身小数倍的孔道的类脂聚集体,亦称为柔性纳米脂质体。传递体是由脂质体经处方改进而来,是在脂质体的磷脂成分中加入表面活性物质如胆酸钠等,使其类脂膜具有高度变形能力。一般来说,传递体粒径比脂质体小,约90—500nm,能穿过孔径为其本身1/5—1/10的小孔,透过速率和量几乎与纯水相当。传递体药物的皮肤透过率高达80%以上,含有药物的传递体不仅能穿透皮肤,而且进入血液后,能直接达靶器官或组织。 陈国广等[11]取磷脂与胆酸钠(摩尔比1:1)溶于乙醇,与肝素(2%)的磷酸盐缓冲液(pH6.8)

药物制剂中的透皮传递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药物制剂中的透皮传递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药物治疗的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传统的药物给药方式,如口服、注射等方法,存在着一系列的局限性 和副作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透皮传递技术应运而生。本文将探讨 药物制剂中的透皮传递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一、透皮传递技术概述 透皮传递技术(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Technology)是指通过皮 肤将药物输送到体内,不需依赖口服或注射等传统给药方式的一种新 型药物给药技术。这种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药物给药的方式, 为患者提供了更加方便和舒适的治疗选择。 二、透皮传递技术的原理 1. 皮肤的结构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之一,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其中,表皮是药物透过的最大的阻隔层,它由角质层、颗粒层、透明层和基 底层组成。药物要通过表皮层进入真皮层和皮下组织,需要克服表皮 屏障的作用。 2. 药物的渗透性 药物的渗透性是决定药物透皮传递效果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药 物的渗透性越高,穿透皮肤的能力就越强。药物的渗透性受到药物的 分子大小、脂溶性、电荷状态等因素的影响。

3. 透皮传递方式 透皮传递技术主要包括被动透皮传递和主动透皮传递两种方式。被 动透皮传递是指药物通过皮肤屏障进入体内,不需要外界力量的辅助。而主动透皮传递则是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手段,如电泳、超声 波等,增加药物的渗透性,加速药物进入体内。 三、透皮传递技术的研究进展 1. 透皮贴剂技术 透皮贴剂是透皮传递技术中最常见的制剂之一。透皮贴剂的主要成 分是药物和贴剂基质,通过贴剂的形式将药物逐渐地释放到皮肤表面,从而实现药物的透皮传递。透皮贴剂适用于剂量稳定、长时间给药的 情况。 2. 电泳透皮技术 电泳透皮技术利用电场的作用,促进药物离子在皮肤表面的移动, 从而增加药物的渗透性。这种技术在透皮传递中具有较高的效果,尤 其适用于高分子量或带电荷的药物。 3. 声波透皮技术 声波透皮技术利用超声波的作用,破坏皮肤表面的结构,增加药物 在皮肤中的渗透性。这种技术具有非侵入性、可调控性强等优点,已 经在药物输送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 四、透皮传递技术的应用领域

药物制剂中的透皮输送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药物制剂中的透皮输送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药物制剂中的透皮输送技术是一种将药物透过皮肤传递到身体内部 的方法,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给药途径。本文将重点讨论透皮输送技术 的研究与应用,通过对其原理、优势、适应症以及现有的药物制剂进 行详细介绍,旨在为药物制剂的研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透皮输送技术的原理 透皮输送技术是通过表皮层将药物传递到真皮层及其下方的深层组织,实现药物的吸收并达到治疗目的。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药物通过皮肤层 透皮输送技术首先需要克服皮肤的屏障功能,即使药物能够穿透皮 肤层达到真皮层。皮肤主要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组成,其中表皮 是最外层,具有角质层、颗粒层、透明层和基底层等。药物需要通过 表皮层逐层渗透,才能到达真皮层,进一步被吸收。 2. 选择合适的药物 透皮输送技术对药物的选择要求较高。药物必须具备足够的溶解性,在透皮层渗透性良好,并且不会引起皮肤刺激或过敏等问题。此外, 药物的分子量和化学结构也会影响其透皮输送的效果。 3. 使用透皮增透剂 在药物透皮输送的过程中,常使用透皮增透剂来提高药物的透皮性。透皮增透剂可以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增加药物的渗透性。透皮增透

剂的选择要根据药物的性质和目标组织来确定,以达到安全有效的透皮输送效果。 二、透皮输送技术的优势 相比其他给药途径,透皮输送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优势: 1. 避免肠道和胃酸环境 肠道和胃酸环境对药物的吸收和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影响,透皮输送技术可以避开这些问题,直接将药物输送到真皮层和组织内。 2. 较低的侵入性 相比注射和手术等侵入性治疗方式,透皮输送技术无需创伤,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恢复时间。 3. 稳定的给药速率 透皮输送技术可以实现稳定的给药速率,避免了药物在体内因代谢率差异而引起的浓度波动。 4. 避免首过效应 透皮输送技术可以避免口服药物的首过效应,将药物直接输送到系统循环中,提高药物的利用效率。 三、透皮输送技术的应用

透皮给药系统(TDDS)中促透剂技术的发展

透皮给药系统(TDDS)中促透剂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经皮给药系统;透皮促进剂;综述文献 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TDDS)一般指应用黏合剂的皮肤贴片型的透皮给药新制剂。新型的透皮给药制剂是通过适当的剂型设计,采用控释手段,使药物经皮肤恒速、持久地进入体循环的一种新的给药技术。具有三大优点:药物不受肝脏和胃肠道的“首过效应”的影响;可以长时间按需要的速率将药物输入体内,血药浓度保持恒定;使用方便,具有释放药物的可撤性,尤其适用于老人、孩子和不能口服药物的患者[1]。透皮吸收剂型充分体现了中医内病外治的治疗原则,也是实现中药剂型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1 促透剂技术的发展 化学促渗法[4]主要是选择各种渗透促进剂改善皮肤的渗透性。渗透促进剂(penetration enhancer,absorption promoter)是指所有能增加药物透皮速度或药物透皮量而对皮肤不造成严重刺激和损害的物质。透皮促进剂必须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即对皮肤及人体无毒、无刺激性、无过敏反应及无药理作用;与药物及其他附加剂的相容性,包括不产生物理化学作用、不影响药物活性并与药物性质相匹配;应用时能很快起作用,但去除后不影响皮肤的正常生理功能;不引起体内营养物质和水分的损失;无色、无臭;在促渗效果上,应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可预测,适合于多种药物,但在具体某一制剂中又有专一性等特点。在生理上可接受的理想透皮促进剂,应该与透皮体系和谐共存并且互补[2]。然而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促进剂能够完全的满足条件,目前应用的渗透促进剂都各自具有优缺点。目前,较为常用的促透剂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1 吸水保湿类如角质保湿剂尿素、吡咯酮类衍生物。其作用机理是增加皮肤角质层的水化作用增加细胞间双层膜的流动或无序性,因此能增加亲水性和亲脂性化合物的渗透。 1.2 有机溶剂类如乙醇、丙二醇(PG)、二甲基亚砜、酯类等。

新剂型新技术在中药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

新剂型新技术在中药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 【关键词】中药;外治法;透皮给药系统 外治法是中医药的传统特色和优势,几千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现代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 TDDS)或称经皮治疗系统(transdermal therapeutic system, TTS),是指药物在经皮肤给药后,以一定的速率通过皮肤,经毛细血管吸收进入循环而产生药效的一类制剂。该类制剂可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及胃肠道的破坏,减少给药次数,延长给药时间,维持恒定的有效血药浓度,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疗效。近年来,随着制剂技术的发展和药用新辅料的应用,研制开发了许多经皮给药新剂型,较传统剂型有显著优点。笔者现对该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分类论述。 1 中药透皮给药新剂型 1.1 涂膜剂涂膜剂系指用有机溶剂溶解成膜材料及药物而制成的外用剂型。涂于患处时,溶剂挥发后形成薄膜以保护创面,同时逐渐释放所含药物起治疗作用。涂膜剂制备工艺简单,在使用时亦有诸多优点。吴氏等[1]以雄黄、冰片为主要成分制成雄冰涂膜剂治疗隐翅虫皮炎,药物可缓慢释放,作用持久。另外,中药涂膜剂可快速起效。张氏等[2]运用藏药雪山金罗汉止痛涂膜剂治疗骨科疾病及软组织损伤,止痛发生时间在5~20 min,止痛时间较长,并且安全、有效、稳定,患者适应性好。1.2 喷雾剂与传统中药剂型相比,中药喷雾剂有独特的优点: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药物分散均匀,吸收速度快,药性稳定,剂量和毒副作用小,使用方便等,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梁氏等[3]用叩刺梅花针加外擦由中药丹参等中药浸泡而成的万丝林喷雾剂治疗88例瘀血阻络型斑秃,同时与单纯使用叩刺梅花针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8.9%,对照组有效率为81.2%。研究表明,将喷雾剂与其他中医技术联用,显著提高疗效。 1.3 凝胶剂 凝胶剂能较长时间与作用部位紧密粘附,有较好的生物粘附性,制法简单、使用舒适。由于凝胶吸水溶胀后所形成的水化凝胶层对药物有一定的控制释放作用,现已广泛用于缓释、控释系统。 蔡氏[4]研制成乳剂型凝胶基质并研究其机理,发现蓖麻油作为油相,在聚山梨酯80、三乙醇胺作用下与水形成O/W乳化液,同时蓖麻油作为卡波姆的脂溶性增塑剂,能插入聚合物链间削弱大分子间相互聚集作用,破坏了大分子链间的交联结点,从而使聚合物骨架延展和软化,增加了运动性和柔性;蓖麻油中硬脂酸等与三乙醇胺反应形成有机胺皂也有乳化作用,与碱反应增加其水溶性;综合作用使形成的凝胶基质非常细腻和稳定。除此之外,姜氏等[5]研制了斑蝥素脂质体(LC),进一步将其制成凝胶剂。所得凝胶剂与对照品相比皮肤刺激性显著减小,24 h后皮肤内斑蝥素的滞留量为对照组的2.6倍,而透皮扩散的量极微。表明该脂质体凝胶制备工艺可行,质量稳定,高效、低毒。 1.4 巴布剂 与传统的中药贴剂相比,巴布剂中的高分子基质材料能更好地吸收和承载包括多种水溶性和脂溶性成分的中药提取物并予以“凝胶化”成型。因药物基质含有高达40%~70%的水分,使该结构犹如一个“药库”,能快速、持久地释放基质中所包含的有效成分,具有给药剂量准确、吸收面积小、血药浓度稳定、作用迅速持久、使用舒适方便等优点。 赵氏等[6]以累积透皮百分率为指标,运用仿Fick's扩散装置研究雪上一枝蒿涂膜剂、凝胶剂、巴布剂的经皮渗透作用。实验表明,3种制剂均有不同程度的控释能力,其中涂膜剂满足动力学0级释放过程,而凝胶剂、巴布剂均能满足Compertz函数0级释放过程。万氏等[7]

中药制剂新技术及应用

中药制剂新技术及应用 中药制剂新技术及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药制剂领域也在不断创新与进步。下面将从提高中药制剂质量及疗效、增加中药生物利用度、改善中药制剂稳定性和制剂工艺优化等方面,介绍一些中药制剂的新技术及应用。 首先,提高中药制剂质量及疗效是中药制剂新技术的重要方向之一。传统中药制剂采用简单的炮制工艺,存在炮制时间长、成分不均匀等问题。因此,精细化炮制技术的应用成为提高中药制剂质量的重要手段。精细化炮制技术包括微波炮制、超声波炮制、纳米炮制等。这些新技术可以有效控制炮制时间和温度,提高炮制效率和均匀度,从而增强中药制剂的质量及疗效。 其次,增加中药生物利用度是中药制剂新技术的另一个重要方向。中药的生物利用度往往较低,部分成分难以吸收利用。为了提高中药的生物利用度,一些新技术被应用于中药制剂研发中。其中,载体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将中药活性成分包裹在载体中,可以提高其溶解度和稳定性,增加生物利用度。此外,还有酯酶抑制剂技术、微小肽技术等。 再次,改善中药制剂稳定性也是中药制剂新技术的重要应用方向之一。中药制剂往往容易受到光、氧、湿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活性成分的降解和变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药制剂的新技术应用相继出现。其中,纳米技术被广泛应用

于中药制剂稳定性的改善中。纳米技术通过将中药活性成分粉碎至纳米级别,使其分散均匀,增加稳定性和溶解度,从而增强中药制剂的稳定性。 最后,制剂工艺优化也是中药制剂新技术的重要应用方向之一。传统中药制剂加工过程繁琐、效率低下,存在大量浪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新技术被用于中药制剂工艺的优化。例如Spray drying(喷雾干燥)技术、Supercritical fluid technology(超临界流体技术)等。这些新技术能够提高制剂工艺的效率,减少浪费,降低制剂成本。 综上所述,中药制剂新技术及应用主要包括提高中药制剂质量及疗效、增加中药生物利用度、改善中药制剂稳定性和制剂工艺优化等方面。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中药制剂的质量和疗效,增加生物利用度,改善制剂的稳定性,并优化制剂的工艺流程,对于推动中药现代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药药剂新剂型研究进展

中药药剂新剂型研究进展 首先是纳米药物运载系统。纳米技术可以将中药制成纳米颗粒,增加 药物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提高药物在体内的稳定性和可控性。许多研 究表明,纳米药物载体可以促进中药的生物利用度,延长中药在血浆中的 半衰期,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溶解度。例如,利用纳米技术制备的复方黄 连素纳米颗粒可以明显改善黄连素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提高抗菌活性。 其次是口腔贴剂。传统中药剂型中,口服剂型存在药物直接经过胃肠 道而受到低酸度和酶的破坏,导致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低。因此,研究人员 开始研究开发口腔贴剂,将中药直接粘附在口腔黏膜上,通过丰富的血管 和淋巴系统吸收,提高药物吸收速度和生物利用度。例如,利用口腔黏膜 贴剂制备的复方中药可以显著提高药物吸收速度和生物利用度,提高治疗 效果。 第三是水溶性中药注射剂。水溶性中药注射剂是中药注射剂研究的一 个新领域。与传统的乳剂注射剂相比,水溶性中药注射剂具有溶解度高、 药物迅速释放、药效强等优势。例如,利用水溶性中药注射剂制备的当归 注射剂,在治疗贫血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 最后是透皮给药系统。透皮给药系统是一种非侵入性给药方式,可将 药物通过皮肤直接输入到循环系统中。传统中药制剂由于药物成分复杂、 黏稠度高等因素限制了其在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近年来,研究人员利 用纳米技术、微孔技术等方法,开发了一系列透皮给药系统。例如,利用 纳米技术制备的当归透皮贴剂可以提高药物透皮吸收速度,增加治疗效果。

总之,中药药剂新剂型的研究进展正在为中药的疗效和药物吸收速度 提供了新的机会。从纳米药物运载系统到口腔贴剂、水溶性中药注射剂和 透皮给药系统,中药药剂新剂型的研究将为中药研究和应用带来新的突破。

中药药剂新剂型研究进展

中药药剂新剂型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药药效和使用方式的深入研究,中药药剂的新 剂型研究也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中药药剂新剂型的研究旨在提高中药的 药效,改善中药的服用方式,并且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本文将重点介 绍中药药剂新剂型研究的几个方面。 首先是中药注射剂的研究。中药注射剂是将中药通过注射的方式给予 患者,以提高中药的药效和快速吸收。中药注射剂的制备涉及提取、纯化 和制剂工艺等多个环节。当前,中药注射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纯度、 改善稳定性、减少毒副作用等方面。例如,一些研究将传统的中药注射剂 通过纳米技术进行改进,使其更稳定、更易于保存和输送。 其次是中药胶囊的研究。中药胶囊相比于传统的中药剂型,具有服用 方便、不易变质等优点。中药胶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药效和改善溶解 度等方面。一些研究表明,通过调整胶囊的成分和制剂工艺,可以大大提 高中药胶囊的药效和溶解度,并且减少胶囊与胃酸的反应。 第三是中药贴剂的研究。中药贴剂是将中药制成贴剂,贴在患者的身 体部位,通过皮肤吸收的方式给药。中药贴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贴剂 的渗透性和附着性以及提高药效等方面。一些研究表明,通过改变中药贴 剂的成分和制剂工艺,可以提高贴剂的透皮性和药效,以实现更好的治疗 效果。 此外,还有中药微细粉剂、中药水剂等新剂型的研究。中药微细粉剂 是将中药制成粉末状,以便患者直接服用。中药微细粉剂的研究主要集中 在提高颗粒大小和提高溶解度等方面。中药水剂是将中药加工成液体剂型,

以便更方便地服用。中药水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安全性和稳定性等方面。 综上所述,中药药剂新剂型的研究正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通过改变中药剂型的制备工艺和成分,可以提高中药的药效、改善服用方式,并且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这些研究为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为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临床药学中药药物新剂型研究进展

临床药学中药药物新剂型研究进展药物剂型是指药物在制剂中的物理形态和化学组成。随着临床药学 的发展,药物剂型也在不断创新与改进。中药药物作为传统医学的重 要组成部分,其剂型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将探讨临床药学中 中药药物新剂型的研究进展。 一、胶囊剂型 胶囊剂型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剂型,具有患者易于服用、剂量易于控 制等优点。在临床药学中,研究人员通过改进胶囊的制备工艺和材料,开发了一系列适用于中药药物的胶囊剂型。例如,采用微胶囊技术制 备的慢释剂型胶囊,可以延缓药物的释放速度,提高药效持续时间, 适用于需要长时间治疗的疾病。此外,还有利用胶囊剂型将中药药物 和西药药物进行配伍的研究,以实现药物的协同作用,提高疗效。 二、口腔贴剂型 口腔贴剂型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创新的药物剂型。中药药物的研究中,口腔贴剂型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口腔贴剂型的制备原理是将药物 涂布于一片可溶性的片剂上,当患者贴在口腔黏膜上时,药物会迅速 溶解和吸收,达到治疗的效果。口腔贴剂型的优点是便于患者使用, 同时由于药物直接作用于口腔黏膜,能够避免胃肠道吸收不完全和首 过代谢的问题。因此,在中药药物剂型的研究中,口腔贴剂型被广泛 研究和应用。 三、纳米药物剂型

纳米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技术领域,在药物剂型研究中也得到 了广泛应用。纳米药物剂型是指将药物制备成纳米级别的胶体溶液或 固体颗粒,以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在中药药物的研究中,纳米技术也被用于改进药物的负载、传递和释放等特性。例如,研究 人员利用纳米技术将中药药物包裹在纳米载体中,提高其溶解度和稳 定性,同时还可以实现药物的靶向输送和缓释效果。 四、软膏剂型 软膏剂型是一种外用药物剂型,适用于中药药物的肌肤透皮给药。 中药药物的研究中,软膏剂型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外科创伤、皮肤疾病 等方面。软膏剂型具有质地柔软、易于涂抹和吸收等特点。研究人员 通过改变软膏的基质和添加辅料,可以实现药物的慢释效果,提高药 物在局部的疗效。此外,软膏剂型还可以通过药物与基质的相互作用,达到改善疾病局部环境、促进组织修复的效果。 综上所述,临床药学中药药物新剂型的研究正在不断取得进展。胶 囊剂型、口腔贴剂型、纳米药物剂型和软膏剂型等新剂型的应用,丰 富了中药药物的给药途径,提高了治疗效果。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相信中药药物新剂型的研究将会为临床医学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作业

新型透皮吸收促进剂的研究进展 李云(中山大学2007药学研修班) 摘要:皮肤对很多药物来说是一道难以渗透的屏障,许多药物透皮给药的渗透速率达不到治疗要求,寻找新型透皮吸收促进剂是开发透皮给药系统的关键,本文主要综述了透皮吸收促进剂的应用、促进机制的研究、新型透皮吸收剂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透皮吸收剂,研究进展 透皮吸收促进剂是指能够透入皮肤降低药物通过皮肤阻力的材料。它们应能可逆地降低皮肤的屏障性能,而又不损害皮肤的其他功能。理想的透皮吸收剂应具备的条件是对皮肤及机体无药理作用、无毒、无刺激性及无过敏反应;应用后立即起作用,去除后皮肤能恢复正常的屏障功能;不引起体内营养物质和水分通过皮肤损失;不与药物及其它附加剂产生物理化学作用;无色、无臭。 透皮吸收剂的研究始于1970年,近年来随着许多新型药物透皮治疗给药系统的兴起,至今为止发现了很多透皮吸收剂,对透皮吸收剂的开发、应用、作用机制和构效关系等的研究报道增多。按理化性质分为为两大类:极性和非极性类。按作用机理分为三类:亲脂性溶媒类、表面活性剂类和二组分系统类。按化学结构不同可分为有机溶剂(醇类、酯类、二甲亚砜及其同系物)、脂肪酸与脂肪醇、月桂氮卓酮、表面活性剂、角质保湿剂(尿素、羟酸吡咯烷酮和游离脂肪酸)和萜类。透皮吸收剂的种类不同,其作用机制和效果也不同。在促渗透机制上,目前广泛被接受的是Barry所提出的脂质---蛋白质分配理论。该理论假设在正常情况下,药物都是通过角质层渗透,通过附属器的渗透作用可忽略,角质层是渗透的限速过程。此理论解释了渗透促进剂的作用可能与下述其中一种或几种作用机制有关:1破坏高度有序排列的角质层结构,增加角质层细胞间脂质的流动性;2与角质层细胞内蛋白质作用;3增加药物、共渗透促进剂、共溶剂分配进入角质层。 1氮酮类似物 氮酮作为一种强效和无毒的透皮吸收剂,已在许多药物的外用制剂中得到广泛应用。它主要是通过渗入皮肤角质层、降低细胞间质排列的有序性,脱去细胞间质形成孔道,增加角质层的含水量,降低角质层脂质的相转变温度而起作用,是目前报道较多的一种促进剂。目前已合成了不少氮酮类似物,并对这些类似物作了透皮促渗作用的研究。Fuhrman等研究子6种新型促渗剂对氢化可的松的透皮吸收促进作用,这6种化合物分别为:N—十二烷基—2—哌啶酮,N—十二烷基—N—(2—甲氧基)异丁酰胺,N—十二烷基二乙醇胺,2—(1—壬基—1,3—二氧戊环,N—十二烷基—N—2吡咯烷酮(DPY),N—十二烷基—N—(2—甲氧基)乙酰胺和氮酮。所有促进剂溶于丙二醇,浓度为0.4M,在用此促渗剂涂在皮肤上1小时这后,涂上基质相同的氢化可的松饱和混悬液,分别测定24小时内扩散量、浸透系数和24小时后皮肤的固醇量,以此确定促渗率,氮酮类似物因渗透系数大而表现出最大的促渗率,与氮酮相比,此6种促渗剂的皮肤甾醇保留很少。Phillips等的实验选用6个模型进行,其脂溶性各不相同,分别用logP值表示(范围在0.95-3.51)。这6种药物分别为5-Fu、咖啡因、水杨酸、水杨尿酸、去炎松(TA)和异丁苯丙酸。所使用的6种促渗剂分别为氮酮(I),N —十二烷基—2吡咯烷酮(II),N—十二烷基—2—吡哌酮(III),N—十二烷基—N—(2—甲氧基)乙酰胺(IV)N—(2,2—二羟乙基)十二烷胺(V)和2—(1—壬基)—1,3—二氧戊环()VI。每种药的加上述促进剂做鼠全皮透皮试验,测定了药物的脂溶性及加入促渗剂后的渗透效果,用增加药物渗透的比例表示。环形化合物I、II和III的脂溶性与促渗效果线性相关(TA除外)。实验结果表明,这三种化合物对亲水性药物透皮渗透的促进作用

透皮给药系统研究新进展

透皮给药系统研究新进展 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delivery system, TDS 或transdemal drug deliver systems, TDDS 透皮治疗系统Transdermal therapeutic system, TTS 贴剂 Patch, tape (一)定义: 是指粘贴于皮肤上,药物以一定的速率通过皮肤经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体循环产生全身性 或局部药效的一类制剂。 (二)2005年版药典定义(增补了外用贴剂) 贴剂系指可粘贴在皮肤上,药物可产生全身性或局部作用的一种薄片状制剂。该制剂有 背衬层、有(或无)控释膜的药物贮库、黏合剂层及临用前需除去的保护层。贴剂可用于完 整皮肤表面,也可用于有疾患或不完整的皮肤表面。其中用于完整皮肤表面,能将药物输送 穿过皮肤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的贴剂亦可称为透皮贴剂。 1.TTS的优点:(1)保持血药水平恒定在有效浓度范围内,无峰谷现象; (2)以预设速 率通过皮肤吸收,从而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3)避免了口服药物被胃肠道破坏及肝 脏的首过作用;(4)可随时按治疗要求给药与中断用药,减少给药次数,改善病人的适应性。 2.缺点: (1)皮肤的屏障作用使很多药物难以透过;(2)起效慢(数小时);(3)对皮 肤刺激 TTS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崭露头角,但由于透皮给药的可行性和其无与伦比的优越性,促进了这一新给药系统的深入发展,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 (三)适合透皮给药的药物 1.药效学方面 (1)药理作用强和剂量小的药物; (2)药物半衰期短、需较长时间连续给药的药物,特别是慢性疾病的长期治疗; (3)口服给药首过效应大或在胃肠道易失活、刺激性大的药物; (4)普通药物剂型给药副作用大或疗效不可靠药物; (5)对皮肤无刺激、无过敏性反应的药物。 2.药物的理化性质方面 (1)适宜的溶解度,在水和矿物油中的溶解度最好均在1mg/ml以上; (2)分子量低,大分子难于扩散通过皮肤屏障; (3)熔点低,以低于85度为理想; (4)饱和水溶液的pH在5~9。 (四)透皮吸收制剂的分类

中药药剂学专论——中药新剂型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中药药剂学专论(综述)作者:z_king_d_23

中药新剂型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摘要】目的论述中药制剂的新剂型的研究与应用进展。方法收集检索近年来有关中药新剂型研究的文献,总结近年来国内几种中药新剂型:中药缓控释制剂、中药靶向制剂、透皮吸收制剂、中药滴丸、中药注射剂,并列举其典型制剂,对目前中药剂型的发展概况做出综述。结果中药新剂型的研究与开发可以提高药理作用和降低全身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药新剂型和新技术的研发是中药国际化的关键, 药学专家们要依据中药自身的性质和临床需要, 研制出更多新的中药剂型以适应临床患者的需要。 【关键词】中药;新剂型;研究与应用进展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药的传统剂型有膏、丹、丸、散等。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对中药新剂型的发展和创新已经做了大量有意义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发展了中药缓控释制剂、中药靶向制剂、透皮吸收制剂、中药滴丸、中药注射剂等一系列新剂型。中药制剂通过剂型改革以期达到安全、有效、经济的要求。本文就中药新剂型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1 中药缓控释制剂 缓控释制剂可按需要在预定期间内向人体提供适宜的血药浓度,减少服用次数并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其重要特点是可使人体维持此种血药浓度达较长的时间,而不像普通制剂那样较快地下降,从而避免了普通制剂频繁给药所出现的“峰谷”现象,使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适应性有所提高。因而减少了用药次数,大大方便了患者,特别是长期用药的病人。每日给药一次的制剂便于患者服用,在保证有效治疗浓度的同时,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避免耐药性的产生[1]。 1.1 胃内滞留型漂浮缓控释制剂 胃内滞留漂浮制剂系根据流体动力平衡(HBS)原理,制成的一种能漂浮于胃液之上的口服缓控释制剂,该剂型主要适用于治疗胃部慢性病,以胃粘膜吸收为主要吸收部位的药物[2-3]。其类型主要有胃内漂浮片,胃内漂浮胶囊等。如小金丹漂浮缓释胶囊,从体外释放实验可见漂浮胶囊的生物利用度和缓释性 能明显优于传统的糊丸剂型,用于治疗消化道肿瘤[4]。 1.2 缓控释微球

药物制剂新技术在中药制剂现代化中的应用

中医药有着五千年的历史传承,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先辈留下的重要瑰宝。我国有着丰富的中医药资源,通过大量的临床经验积累,构成了一套完善的、系统化的中医医药理论体系。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药物制剂的技术水平也在快速提升,中药制剂技术正基于实际医学临床的治疗需求,不断进行优化创新,促进了中药制剂技术的现代化发展。 01现代化中药制剂 中药制剂对我国传统医学文化来说意义重大,它构成了我国独有的中医学文化体系,蕴藏着丰富的中药资源,包含着大量临床经验以及中医药学知识。同时,中药制剂也是实现中药现代化应用的重要手段。在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的核心观念下,现代中药制剂正通过结合先进的物理、化学技术实现快速发展。 目前,中药制剂技术依托中医基础理论,应用独特的中医技术实现中药的加工处理,并结合现代制造技术提高实际制药水平;它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调整药物成分,从而大幅度提高药效,降低药物本身毒性作用,达到治疗各种对应疾病的目的。其中,现代制药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中药的可携带性与服用便捷性,保障了中药制剂的现代化发展[1]。 02常见的药物制剂新技术分析 •包衣技术

虽然中药制剂疗效好、副作用低,但就目前临床试验来讲,其保质期与化学合成药品相比存在明显的短板。而且中药制剂对储存方式的要求更高,必须严格控制药品的储存,否则就会造成药品变质,最终导致中药制剂药品资源的浪费,这点对中药制剂技术的发展非常不利[2]。现代中药制剂则通过对药物进行包衣处理的方式改善药品的抗外界干扰能力,大幅度提高了药品的储存性能。中药制剂有着各种制剂形态,一般可分为液体、片状、颗粒这三种,片状药与颗粒药一般都采用传统的包衣工艺即流化床方式,这种方式能够保证药品干燥,实现药品储存时长的增加,最大程度地提高药品的储存效果。对某些吸水性强的药物或者异味较大的药物,可专门采取薄膜包衣制备技术,但是在传统的加工工艺技术当中,通常只是将糖衣包在药物外表面,从而构成糖衣薄膜,将药物与外部环境隔离开来。除了能隔绝药品气味之外,薄膜包衣还能大幅度提高药品的抗热以及防潮性能,使药品储存性能大幅度提高。同时,薄膜包衣质量小,来源广泛,生产时间少且应用的工艺技术非常简单,因此在实际的中药制剂中,可以应用薄膜包衣来替代糖衣薄膜。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人们对于药品的需求性也在快速提高:除了最基本的治病需求,人们对药品的口感需求也成了当前衡量中药制剂水平的标准。中药制剂虽效果好,但一般都难以下咽,口感非常差。通过改良制剂包衣技术来提高药品口感,可以大幅提高中药制剂的宣传推广,使人们能更加接受中药。 •中药制剂固体分散技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