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预算外资金管理的调查报告

XX市预算外资金管理的调查报告
XX市预算外资金管理的调查报告

XX市预算外资金管理的调查报告

XX市预算外资金管理的调查报告

近几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预算外资金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特别是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外资金增长幅度尤为突出。这对于增强地方经济实力,调动地方发展经济积极性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预算外资金的管理使用上,也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为此,我们对XX市预算外资金管理体系做了一次深入细致的调查。

一、预算外资金收支情况及管理现状

1993年XX市预算外资金收入33942万元,较上年同口径(包括地方财政部门及事业行政单位的预算外资金,不包括国营企业及其主管部门的预算外资金)增加3528万元,增长11.6%,相当于同期财政预算收入的24.99%。其中,预算外资金增幅较大的有:(1)交通部门收入3129万元,比上年增加763万元,增长32.5%;(2)城市公用部门收入4139万元,比上年增加753万元,增长22.24%;(3)广播影视部门收入411万元,比上年增加184万元,增长44.76%;(4)公检法部门收入3122万元,较上年增加310万元,增长工l1.02%;(5)工商部门收入2032万元,较上年增长工10.30%。1993年预算外总支出31366万元,比上年增加3929万元,增长14.32%,相当于同期财政预算内支出的31.30%。支出项目主要是:(1)固定资产投资支出5754万元,较上年同口

径基本建设支出相比增加783万元,增长15.75%,占18.34%;

(2)养路费支出1467万元,较上年增加315万元,增长 27,45%,占4.7%;(3)城市维护支出3543万元,较上年增长79万元,增长23.7l%,占11.29%。

从以上情况看出,XX市预算外资金已具有相当规模,成为支持本市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资金来源。为了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理顺管理渠道,XX市在进一步完善预算外资金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探索出一条预算外资金内外结合的路子,主要是:

(一)对全额管理的事业行政单位和收费性自收自支单位的全部预算外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对差额预算管理单位、经营性自收自支单位的预算外净收入和提取的专项基金,实行财政专户存储。对收支额较大的单位,经财政部门同意,可随收随支。单位支用财政专户存储的资金,应于每季前十日根据年度收支计划填报“季度分月用款计划”,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财政部门按工作进度及时将资金拨付用款单位。各项预算外资金必须纳入单位的财务统一管理,各项收支必须通过财务部门设立的预算外资金账户进行。收入与支出账户只能在一个银行开户,需在两个以上银行开户或在银行开设新的账户,应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查同意,方能办理。上述办法的实施,取得了较好效果。1993年XX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在财政部门的专存额达到了1.15亿元,

占当年XX市预算外收入的33%。1993年XX市存储单位656户,当年存储资金28830万元,相当于1993年全市决算口径预算外收入33942万元的85%。1993年共融通预算外间歇资金3755万元,有利地促进了单位事业的发展,保证了XX市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核定单位预算外资金收支定额,对单位的预算外资金实行定额管理。为促使单位合理节约地使用预算外资金,他们把预算内资金管理办法引入预算外资金管理中,即实行收支定额管理。具体做法是预算外资金用于行政、事业经费的部分,参照预算内经费包干定额逐项核定,工资和离退休人员的经费据实核定;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公务费、设备购置费(不包括大项设备购置)、修缮费等参照人员定额标准,考虑单位资金状况和事业发展情况,安排适当的支出计划。另外,业务费是差额补助和自收自支单位支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块资金核定上,本着深入到单位,通过座谈。了解单位全年事业发展计划安排,帮助单位提一些合理化建议,从而使业务费列足列实。对于大项的设备购置,基建投资,坚持专项审查、专款专用的原则,严格控制用事业发展基金购买小汽车、无计划购、建房等,从而摸清了财政资金管理预算内外结合的有效途径,节减了财政开支。

(三)强化了行政事业性票据管理。行政事业性收费是形成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的重要来源。 XX市市级行政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