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研究进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8

企业信息建设

随着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实践的发展,其理论研究也丰富起来。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属于微观层次范畴,通过研究信息资源的规律,以科学地指导企业信息资源的组织、规划、协调和调控。本文拟梳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流派、发展历程、体系结构、管理模式等方面的研究状况。

1理论派别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论述可以概括为以下派别:1.1信息学研究流派

信息学研究流派是现代信息管理学的开创者,它集成和发展了几千年来文献管理思想。霍顿的《信息资源管理》是一部以信息资源为逻辑起点的信息资源管理专著。[1]霍顿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是对信息资源实施规划、指导、预算、决算、审计和评估的过程。在克里斯和高、怀特、伍德、莱维坦等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信息资源研究发展迅速。国内,霍国庆教授在企业信息资源的集成管理、战略管理研究方面成果突出。北京大学秦铁辉教授从企业文献、网络、实物和人际等信息资源的特点、获取途径和利用方法角度研究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2]信息学研究流派主要研究企业各种类型信息资源的采集、分类、组织、检索与传递。该流派逐步建立独立的理论体系,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较高,引领着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发展的脉搏。1.2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流派

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流派以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管理信息系统技术为代表。早在20世纪30年代,柏纳德强调决策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时就已提出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思想,而计算机应用于管理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最早形态。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的D.胡塞因和K ・M ・胡塞因的理论是计算机资源管理理论,[3]

其核心是信息系统的开发、管理和计算机在工商企业

领域的应用问题,它又被称为“管理中的信息系统理论”。为促进研究,国外有专门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杂志如管理信息系统杂志,管理信息系统季刊等。国内的研究成果也比较多。如郑继芳从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建立过程及社会功效等入手研究企业信息资源管理。[4]管理信息系统流派主要研究如何采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管理。不过该流派局限于技术角度,应该弥补人文、社会视角的盲点,其基础理论问题还有待深化。

1.3商业管理研究流派

商业管理研究流派源于经管界,将信息视为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从经济效益方面进行管理。1983年,美经济学家保罗・罗默提出,应把信息看作与劳动力和资金一样重要的生产要素。罗伯特、巴罗和英经济学家莫里斯也认为信息和知识与一般的有形资产不同,应特别重视其作用。德信息管理学家施特勒特曼,引入“价值链”概念,沿着价值链进行企业信息资源管理。[5]国内杜栋等编著的《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是管理类专业从侧重于“管理信息系统”向重视“信息资源价

值”转变的代表作。[6]

商业管理研究流派研究重点是如何合理配置资源,评估企业信息资源建设方案的经济成本、效益与风险,确定信息商品价格;考察企业信息资源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1.4政策研究流派

政策研究流派源于行政管理和法律领域,致力于规范企业行为,保护科学技术领先,维护信息安全。美国制定相关的信息法律,如《信息科学技术法》(1981年)、《美国技术领先法》(1992年)、《信息技术管理改

革法》(1996年)。我国的信息法律研究虽然起步较晚,近年来也加紧规章制度方面的研究包括:企业信息资

摘要文章从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流派、发展历程、体系框架、管理模式等方面揭示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研究的现状。

关键词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研究

国内外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研究进展

(南开大学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

天津300071)

99企业信息建设

源管理标准、流程,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人员的激励与约束制度,信息监督和防伪的制度等内容。我国已实施或正在编制的企业信息管理规章制度有:《企业信息管理员管理规定》、《企业信息安全管理规定》、《企业信息资源编码标准》等。我国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政策研究表现出零乱性和滞后性,研究的理论性、原则性较强,但可操作性不足,很难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1.5信息生态学研究流派

信息生态学研究流派是近年出现的新流派,以人的需求为中心来管理企业的信息环境。1997年,美管理科学家托马斯・H・达文波特将生态理念引入信息管理中。[7]纳尔蒂也于1999年著成《Inform ation E colo gy: Usin g T echnolo gy w ith H eart》一书,[8]提出许多有建设性意义的观点。国内学者也意识到这一新动态。蒋录全认为组成企业信息生态学模型的6个重要因素是策略、政治、文化行为、职员、过程及结构,保持信息生态平衡的方法是对信息管理的6个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企业信息生态学模型见图1。随后于晓镭撰文探讨企业信息生态圈与3ESP模式。[10]李佳洋等撰文分析了目前企业信息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并形成“以人为本”信息管理思想,达到信息环境生态平衡的观点。[11]吉林大学靖继鹏教授近年来也特别重视信息生态方面的研究。信息生态学利用生态学及生态平衡的原理,考察信息管理中人与信息技术、环境之间的交互性,开创一种新视角。

2发展历程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可归纳为5个阶段,各阶段的理论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时间替代而是兼容并蓄地发展。

2.1传统管理阶段

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20世纪70年代的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大体处于以科技文献信息服

务为中心的传统管理时期。集中表现在:服务面较窄,主要面向企业内部科技人员,信息处理的对象主要为书籍、文件、资料等纸质文献,服务内容以提供技术文献服务为主,服务方式以手工为主。主要问题是:在管理思想上较少考虑与效益直接挂钩,技术手段极其落后,出错率较高,工作效率受到严重制约,信息交流机制不够健全。人们还没有意识到信息价值,停留在文献的存档、保存和备案方面,没有为经营管理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2.2技术管理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企业信息工作进入技术管理阶段。企业“硬”环境的改观,由最初的自动数据处理(ADP)、基层日常管理业务(如公文收发、工资单据、统计报表等),发展到以计算机系统存储与控制业务流程,随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为企业数据采集、综合处理数据创造条件。人们被技术带来的效益所鼓舞,逐渐认识到信息资源的战略价值。此阶段研究成果突出表现为信息管理方法革新,信息处理能力增强,信息管理成本下降,信息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但是此阶段存在技术至上的观念,导致企业为追求技术领先而盲目投资。

2.3综合管理阶段

20世纪90年代初,企业很快发现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资源管理方式并没有带来预想的好处。Carr就指出IT技术正从一种潜在的战略资源沦为一般化的生产要素,企业并不会因为拥有信息技术而卓尔不群。[12]企业信息资源管理需要从管理上和制度上变革。1990年,M ichael H amm er提出结合信息管理的企业流程再造工程主张对企业的生产流程管理组织系统进行重组再造。[13]企业界和学者们开始以全面系统的观点来看待企业信息资源建设,主张信息管理中的技术、人文、经济手段的综合集成。[14]

2.4知识管理阶段

知识管理研究成为新的热点问题,1997年英国出版商Em erald出版了第一种知识管理的专业期刊———Journal of K now led g e M ana g em ent。研究集中在知识管理的含义、方法、体系与模式、知识管理效益评价以及特定企业的知识管理等问题。美国知识管理咨询专家马克・麦克艾尔洛埃1999年在英国的《知识管理》杂志上发表“第二代知识管理”的文章。[15]并在2002年出版了《新型知识管理:复杂性、学习和可持续创新》一书,阐述“第二代知识管理”的思想。[16]第二代知识管理以知识生命周期理念为核心,跟踪知识产生的流程,兼顾知识生成和知识集成的平衡。另外,与第一代知识管理只强调供应观不同,第二代知识管理致力于满足企业的知识需求,讲究供应观和需求观的平衡。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各个阶段与当时的经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