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 第十二讲 斯宾诺莎与莱布尼茨的唯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6、真观念
• A、真观念是简单的,或由简单的观念构成; • B、真观念能表示一物怎样和为什么存在或产生; • C、真观念的客观效果在心灵中,与其对象的形式本身相 符合; • D、真观念是天赋的工具,它既是正确思想的出发点,也 是方法论的前提;;
(四)实体、属性和样式
• 1、实体(substantia):
第十二讲 唯理论的发展: 斯宾诺莎与莱布尼茨
一 斯宾诺莎
• 我要探究究竟有没有一种东西,一经发 现和获得之后,我就可以永远享有连续 的、无上的快乐。 在生活中常见的,且由人们的行为所表 明,被当作是最高幸福的东西,归纳起 来,大约不外三项:财富、荣誉、感官 快乐。困扰人们的心灵,使人们不能想 到别的幸福的,就是这三种东西。 经过深长的思索,使我确切见到,如果 我彻底下决心,放弃迷乱人心的财富、 荣誉、肉体快乐这三种东西,则我所放 弃的必定是真正的恶,而我所获得的必 定是真正的善。 《知性改进论(导言)》
• ①实体是自因的:“我理解为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被认识的 东西。换言之,形成实体的概念,无需借助于他物的概念”; • ②关于实体的规定如下: • 无限:不受其他东西限制(《伦理学》第一部分“论神”,命 题8中有证明); • 永恒:实体是自因,存在乃其本性,他不可能不存在,当然 是永恒的; • 不可分割:若可分,那么分出的各部分要麽保持实体性质, 要麽失去;然而实体只有一个; • 唯一:“除了神以外,不能有任何实体,也不能设想任何实体” (命题14)。 • ③在斯宾诺莎看来,神与实体是一回事,“神(Deus),我理 解为绝对无限的存在,亦即具有无限‘多’属性的实体,其中每 一属性各表示永恒无限的本质”。
关于天赋观念
• 由于“单子没有可供外物藉以进出的窗户” :
• 因而不能接受任何外来事物的影响,认识也就不可能有任何客 观来源,而只能是天赋的。但莱布尼茨不赞成笛卡尔所谓人的 心灵生来就有清楚明白的天赋观念。他认为: • “我们不能想象,在灵魂中,我们可以像读一本打开的书那样读 到理性的永恒法则,就像在布告牌上读到审判官的法令那样毫 无困难,毫不用探求”。 • 在他看来,天赋观念并非总是从一开始就是清楚明白的(除了 在上帝那里),而是从比较模糊的天赋知觉逐渐发展。他强调 天赋的观念的“潜在”性: • “观念与真理是作为倾向、禀赋、习性或自然的潜在能力而天 赋在我们心中,并不是作为现实作用而天赋在我们心中的”。
• 2、属性和样式:
• ①属性(attributus):“我理解为由知性看来是构 成实体的本质的东西”; 人类能够认识的属性只有两种:广延(有形事物) 和思想(观念) • ②样式(modus):“我理解为实体的特殊状态或 形式,亦即在他物内通过他物而被认知的东西”; 实体存在的特殊状态是个别事物。一个个个别事 物构成因果链,既是他因的结果,又是结果的他 因。
• 5、可以在斯宾诺莎区分的四种知识中认识真观念。根据观 念的清晰程度,区分了四种知识: • A、由传闻或者任意的名称和符号而来的知识;如个人家 世; B、由泛泛经验得来的知识,未为理智所规定,具偶然性, 若无相反的经验推翻它,就会成为人们信中不可动摇的东 西;如人皆有死; C、由并不确定其正确性的推论得来的知识,或者由果求 因,或者某种普遍现象而推论出来;如身体与心灵的结合; D、纯粹从认识到一种事物的本质,或者从认识到它的最直 接的原因而来的知识;如当知道心灵的本质时,便知道了身 心的结合,又如三根平行线关系。
(三 )单子论
• 1、单子论的提出的背景:试图与当时的多种实体论论争; • 2、在《单子论》的1-7条,莱布尼茨阐述了他的“单子 论”,包括什么是单子,以及单子的特征: • ①单子:是组成复合物的单纯实体,因为存在复合的东 西,所以单一实体必然存在; • ②单子没有广延,因为它是不可分的; • ③单子不会以任何自然的方式解体或开始(生灭)(只可 能突然开始或者终止,即经由创造而如此); • ④单子不可能经由其他创造物而在自己内部陷于骚动或者 发生改变…… “单子没有可供外物藉以进出的窗户” ; • ⑤每一个单子具有固定的质的规定性,单子之间的区别是 质的程度的差别;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 )预定和谐论
• 由于“单子没有可供外物藉以进出的窗户” : • ①然而单子与单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可否定,否则就无法 解释单子如何构成复合物以及整个世界; • ②单子之间并非由于其本性而产生相互关系,而是由于上 帝的事先安排;换句话说,单子各自遵循自身的规律发展 变化﹐又自然地与其他一切单子的发展变化保持协调犹如 一个乐队的每一乐师各自演奏作曲家事先为之谱就的旋 律,而全乐队就奏出和谐的交响曲。这就是“预定和谐论” • ③莱布尼茨还以此作为论证上帝存在的论据之一,但他否 弃了上帝对世事的具体干预。根据这一学说,他提出“这个 世界是一切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世界”【上帝按照充足理由 律,在无数可能的世界中选择了这个世界;为什么这样 选,依据的是上帝的自由意志。上帝的意志是全善的,他 选择的现实世界也是一切可能的世界中最好的世界】 ,其 哲学体系称为“预定和谐系统”。
• 哲学与宗教的冲突:哲人斯宾诺莎(被迫)放弃自己的犹太教徒身分, 放弃家庭资财,而甘愿躲到阿姆斯特丹郊外的一个阁楼里,靠磨镜片为 生,正好践行了这种典型的、哲人对生活的理解和期望。 (哲学与宗教的冲突在斯宾诺莎身上的展现;可以对比犹太人的第二个 摩西:摩西·迈蒙尼德(1135-1204年,著有《迷途指津》))
(二)哲学的目的——最高幸福
• 1、世俗的快乐和幸福:耽于财富、虚名和肉欲的快乐,却常常 遭受祸害,忍受难堪的痛苦甚至自速死亡的例子不可胜数;因为 世俗的幸福总是让人系于他所贪爱的事物上,而这些东西时常带 来纷争; • 2、带来心灵欢愉的幸福:“爱好永恒无限的东西,却可以培养我 们的心灵,使得心灵经常欢欣愉快,不会受到苦恼的侵袭,因 此,它最值得我们用全力去追求、去探寻” • 3、沉思生活是最高幸福:斯宾诺莎所说的最高幸福,与以往哲 学家所追求的沉思生活的快乐无异。在哲人看来,与其他生活类 型相比,这种沉思生活是最纯粹、最幸福,也最高贵的生活。

• • • • • • • • • •
实 体 ↙ ↙↘ ↘ ↘
属性:广延 ↓ 样式:事物1 ↓ 事物2 ↓ ┆ ↓ 事物n 思想 ……X……Y……Z…… ↓ 观念1 ↓ 观念2 ↓ ┆ ↓ 观念n
二 莱布尼茨
• 我的前提是,两个真理不可能相互 矛盾,信仰的对象是上帝以非同寻 常的方式启示的真理,理性是诸真 理之联结,尤其是那些——与信仰 相反——由人的精神通过自然途径 而不藉助信仰的领悟所可能达到的 真理之联结。
• ⑤二迷宫针对笛卡尔和斯宾诺莎哲学的无神论走向,将恶 起源归结为认识的 缺陷,对自由和必然之关系的解释不利于有神论;亦针对他们的实体论,即在 物质与精神之间划了一道鸿沟,无法解决事物与观念之间的连续性问题。
(二 )充足理由律
• 莱布尼茨在《单子论》中说,理性的运用基于两大原则: • ①其一为矛盾原则,我们根据这个原则宣布自身含有矛盾的东西是虚 假的,而与虚假相对或相矛盾的东西则是真实的; • ②其二为充足理由原则,我们根据这个原则衡量,只要没有充足理由 说明事物是此而非彼——尽管这些理由在大多数情况下对我们完完全 全是未知的——任何事实都不能被认为是真正存在着或者生存着的, 任何论断都不能被认为是真实无妄的; • ③充足理由律虽是关于事实的实在性的规律,但一件事实在成为现实 之前必须是可能的,而所有可能性的总和就是必然性; • ④与这两大逻辑规律对应的真理也有两种:理性真理与事实真理;方 法也有两种:推理的规则与事实的规则—— • 理性真理是必然的,其对立面不可能成立;事实真理是偶然的,其对 立面可以成立。如果一个真理是必然的,人们便可能通过分析而找到 它的理由,即通过将它解析为更为简单的理念和真理,最终达到原初 性的基本真理。


(一)生平与著述
• 生平:

• 著述:
斯宾诺莎最重要的作品 《几何伦理学》(简称 《伦理学》),直到死后 才发表。该书以欧几里德 几何学的方式来书写,一 开始就给出一组公理以及 各种公式,从中产生命题、 证明、推论以及解释。 他的其他重要的作品包括 了《神学政治论》、《政 治论》、《哲学原理》、 《理智改进论》、《神、 人及其幸福简论》等。 《神学政治论》的主题是 圣经批评与政治理论,而 《政治论》则只谈政治理 论。
• 理性真理分为两类:一类是所谓永 恒真理,这类真理是绝对必然 的……另一类真理是所谓实证真 理,它们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判断为 自然所规定的法则……
——莱布尼茨《神义论》 (绪论:论信仰与理性的一致)
• 生平与教育:
• 莱布尼茨(G. W. von Leibniz,1646-1716),出生于德国 莱比锡的一个书香之家,父亲是莱比锡大学的道德哲学教 授,母亲则出身于虔信路德新教的教授家庭。莱布尼茨从小 受到极好的家庭教育。他六岁时失去父亲,其母在其早年教 育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八岁时进入尼古拉学校,学习拉 丁文、希腊文、修辞学、算术、逻辑、音乐以及《圣经》、 路德教义等。二十岁即在阿尔特多夫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 德国自然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 与牛顿(1643-1727)同为微积分的创建人。他的研究范围 涉及力学、逻辑学、化学、地理学、解剖学、动物学、植物 学、气体学、航海学、地质学、语言学、法学、哲学、历史、 外交等等,“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就是出自他之 口,他还是最早研究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的德国人,对丰富 人类的科学知识宝库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著作与成就:
• 《单子论》《人类理智新论》《神正论》等 • 创立微积分;发明二进制算术;高等数学(行列 式等);乘法计算机;物理学成就(能量守恒、 永动机不可能、材料力学和光学);哲学中的单 子论和前定和谐论……
(一)二迷宫
• 在《神义论》的前言中,莱布尼茨说, • ①有两个颇有恶名的、往往使我们的理智失迷于其中的迷 宫; • ②其一涉及关于自由和必然性的重大问题,尤其关于恶之 产生和来源的问题; • ③其二是关于持续性和不可分事物的讨论,这些事物的构 成部分是其自身,因而人们不得不同时将对无限性的思考 纳入其中讨论; • ④前者几乎使整个人类陷入尴尬境地,后者只使哲学家们 为之伤神。



• 斯宾诺莎(Baruch Spinoza,1632— 1677),出生于阿姆斯特丹富有的犹太 商人家庭。进入当地的犹太神学校,学 习希伯来文、犹太法典以及中世纪的犹 太哲学等。他通晓拉丁语,因此得以接 触笛卡尔等人的著作。 1656年因反对犹太教教义而被开除教籍。 最後,他搬出犹太人居住区,在阿姆斯 特丹郊外以磨镜片为生,同时进行哲学 思考。1670年移居海牙,此后,斯宾诺 • 莎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 1673年有人提供他在海德堡大学哲学系 的任教授之职,条件是必须不对国家的 法定宗教提出任何质疑,被斯宾诺莎断 然拒绝。 由于长时间的饮食不规律,营养不,其 健康状况逐年恶化。1677年,在与病魔 的一场激烈交战后,他最终以45岁的盛 年离世。
(三)方法、真观念以及四种知识
• 1、方法论悖论:要证明一个方法正确,必须先证明用来证 明这个方法的方法正确。如此循环,永无止境; • 2、正确的方法只能是反思性的,即反思的知识或者观念的 观念;但这仍是一个循环; • 3、为避免这一循环,必须假定,方法论的反思始于天赋观 念,天赋观念不需要其他观念来证明其真理性,相反它就是 其他观念达到真理性的工具和前题。 • 4、斯宾诺莎《知性改进论》第四章阐述真观念的系列问 题——正确的方法论始于对真观念的确认,它从真观念出 发,且不断增加真观念的推理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