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室的ESD问题

洁净室的ESD问题
洁净室的ESD问题

洁净室的ESD问题(1)

自从洁净室的静电放电(ESD)问题被提出后,微电子产品生产行业和生物医药制造行业,ESD标准和控制受到广泛的关注。

背景

洁净室是一个超级洁净的环境,它不但要控制通风、过滤、温度、湿度、气压以及离子化等,还要同时对环境内的材料和其他参数进行控制。洁净室的洁净度决定于空气中的悬浮微粒数量,微粒的首要计量单位是微米,即10-6米,大致相当于0.000039英寸。

洁净室级别划分最为通行使用的方法来自ISO14644标准。该标准以每立方米空气中0.1微米的微粒来划分洁净室级别,它取代了过去的美国国家标准209-1992(详见表1),而后者是以每立方英尺空气中0.5微米的微粒数来划分洁净级别的。按照这两个标准规定,209标准中的100级洁净室中每立方英尺空气中大于等于的0.5微粒数不能超过100个,此级别相当于ISO14644标准中的5级洁净室。后者的含义是每立方米空气中大于等于0.5微米的微粒数不超过3520个。

控制静电荷产生在洁净室是非常必要的。静电可能影响生产,也可能使自动化设备受到电磁干扰而失灵,静电产生的静电引力(ESA)还会减少表面的粒子粘附数量。静电荷与产品和工具表面污染密切相关,这一点让ESA越来越受到重视。例如,一个4英寸的晶片带1000V的静电后,对一个直径1微米的粒子的静电引力强度高达830000磅力/平方英寸。可以看出,带电体的静电引力要比重力、气流力和粘着力相比要高得多。

广泛使用的绝缘材料,如玻璃、特氟纶(聚四氟乙烯)和高分子聚合物会产生高电位的静电。解决此问题首先考虑工作站接地,如使用不锈钢工作台台面取代使用静电耗散材料的工作台面。但从安全的角度和静电敏感器件的防护角度看,这样做是有害的。

洁净室的划分见表2。美国法律规定,209E标准可以为国际新的标准所取代,因此它将逐步为ISO14644所淘汰。

ISO8级

ISO8级的洁净室是每立方米大于等于0.5微米的微粒数量少于3,520,000个,相当于Fed Std. 209E的100000级。

10000级(ISO8级)对于抗静电材料中铵基抗静电剂和炭粉的使用没有特别的限制。真空吸塑容器、普通服装、足跟接地式鞋是可以经常看见在此级别的洁净室出现。100000级洁净室算不上严格控制的洁净环境,防尘面罩和手套没有配备的要求。进入ISO8级洁净室的物品没有进行洁净和袋装处理的要求。

ISO 7级(Fed Std. 10,000级)

ISO7级的洁净室是每立方米大于等于0.5微米的微粒数量少于352,000个,相当于Fed Std. 209E的10000级。此级别的洁净室不要求佩戴口罩,但要求穿着抗静电的净化服、靴和头套,并佩戴橡胶手套,允许使用抗静电产品和混炭粉材料。Extensive use of ionization is concentrated in specific areas.特别区域需要使用离子风机应当予以集中。车间内足跟接地带和靴可以接受,同样耦合洁净室用品也可以接受。抗静电聚乙烯泡沫有时也在抗静电周转容器中一同使用。

ISO6级(Fed Std. 1,000级)

ISO6级的洁净室是每立方米大于等于0.5微米的微粒数量少于35,200个,相当于Fed Std. 209E的1,000级。

此级别的洁净室必须身着带有防静电靴的洁净服,防静电靴有接地结构或通过足跟、辅助

接地带实现接地。车间需要时可以使用静电耗散材料的套服。除非经过粒子计数器、除气和化学兼容性等系列测试,填炭的材料的物品不可以在此级别的洁净室中使用。进入此级别的洁净室的物品必须先在同级别的洁净室中进行清洗,并使用双层包装。必须配戴手套、口罩。服装使用一次,必须经过清洗才能再次进入ISO 6级洁净室。新的或经过清洗后的服装在进入更衣室前,必须用袋子封装。经过测试不会产生污染的抗静电用品方能够使用。可以使用离子静电消除器减少粒子吸附,和减少ESD损伤。

ISO 5 级(Fed Std. 100级)

ISO5级的洁净室是每立方米大于等于0.5微米的微粒数量少于3,520个,相当于Fed Std. 209E的100级。

ISO 5级洁净室中,建议使用广泛使用离子静电消除器消除静电;洁净室中人员须穿戴无尘服,无尘服覆盖其身体、头部、面部、手和眼睛。在工作站和生产场地,所有添置的离子设备能够被观察到。在洁净室内尽可能不使用可能产生污染的混炭物质和含有铵基的抗静电剂。由于具有不依赖吸湿和非极性溶剂中清洗不丧失防静电特性的优点,固有导电性的聚合物在洁净室中广泛使用。物品必须先进行清洗,并使用双层包装,通过风淋室进入ISO 5级洁净室。手套覆盖手臂,无裸露皮肤。使用氨基抗静电剂的材料中的氨基物可能污染器件表面,除非不含有此类抗静电剂,否则限制使用乙烯基的抗静电台垫。不能够使用非净化的普通纸张和笔。厂家需要设有一名或多名专职净化控制工程师,处理ESD问题和净化问题。体积过大不能用双层包装袋包装的设备必须使用70%非极性清洁剂擦拭或用去离子水清洗后才能进入洁净室。

ISO 4 级(Fed Std. 10级)

ISO4级的洁净室是每立方米大于等于0.5微米的微粒数量少于352个,相当于Fed Std. 209E的10级。在ISO 4 级洁净室中必须穿戴带有空气微循环装置的邦尼服(无尘服)。所有工作站和生产制造中心的工作标准中必须配置离子化设备内容。厂家必须配备多名专职净化控制和ESD控制工程师。物料必须经过70%非极性清洗剂或去离子水清洗后才可进入工作场地。ISO 5级的操作要求在ISO 4 级中也必须执行。. ISO 4 级中的用品的ESD要求和无污染要求更加严格。

ISO 3级(Fed Std. 1级)

ISO3级的洁净室是每立方米大于等于0.5微米的微粒数量少于35个,相当于Fed Std. 209E 的1级。

人员不直接在ISO3级的洁净室工作。在ISO3级的洁净室中使用低粒子产生的特殊离子化设备或放射型等新型离子化设备消除静电。新型的离子化设备主要解决ESA问题,它不能产生污染,并且配备实时粒子计数器监测设备运行状况。

标准的离子化设备由于电极变化在这个最高净化级别的环境中会造成污染。α粒子或X射线式的离子化设备经过严格的质量审核后方可使用。一般设备容易产生微粒,因此须注意减少或消除这些可能的污染源。如果有静电场的问题话,厂家必须配备一名或多名专职净化控制工程师和一名ESD控制工程师。

物料必须经过70%非极性清洗剂或蒸馏水清洗后才可进入工作场地。采购部门在制定采购订单时必须保证供应商在净化和ESD方面与自己的产品保持一致。

ESD和ESA控制工具

洁净室的分级以及ESD和ESA问题,不但是净化控制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静电相关的问题。ESD控制的测量最早用于国防、电子组装线、半导体、晶片生产和硬盘驱动制造等行业。在ESA控制领域,光纤、医药、晶片制造和硬盘驱动公司都已逐步建立了洁净室ESA 控制体系。在这些行业无论是静电还是ESD(静电放电)的控制室都是至关重要的。虽然,取决于敏感组件和磁头的静电敏感程度,ESD受到广泛的关注,但是在晶片制造行

业,由于净化控制的成为首要问题,ESA比ESD得到更多的重视。

不断进步的ESD标准和拥有静电控制技术的ESD/ESA测量仪器提供了测量材料、设备、人体和其他ESD、ESA场的工具。

洁净室中ESD控制的测量

我们现在讨论在ESD标准中和工业评估ESD控制物品实际操作。以下是常见的物品和材料:

1. 地板

2. 工作站

3. 传输工具

4. 货架

5. 树脂玻璃或聚碳酸酯光栅Plexiglas or Polycarbonate Enclosures

6. 货车

7. 椅子

8. 工衣

9. 离子静电消除器

10. ESD监控仪

11. ESD 材料:

1) 塑料袋

2) 真空托盘

3) 手套

4) 真空泵

5) 静电屏蔽袋

7) 胶片

8) 真空吸管

9) 晶片盒

洁净室中的ESD问题(2)

表面阻值和相对湿度

按照ANSI/ESD S541-2003标准(ESD包装及材料标准),表面阻值率大于1011欧姆的材料属于绝缘材料。绝缘材料由于不导电,附带的静电荷可能在材料表面保持几秒钟或者更长的时间。表面阻值的降低或升高往往与相对湿度有关。材料1011欧姆阻值时的相对湿度是该材料保持静电耗散特性的临界点。用于包装静电敏感器件的材料需要有较低临界点,因为在操作或运输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干燥的空气环境。在没有静电屏蔽包装的情况下,没有泄放到大地的摩擦静电荷(由于表面摩擦所产生)可能让器件遭受静电场感应损伤。

表3是不同相对湿度情况下产生静电的比较。在ANSI/ESDS20.20标准中,建议环境湿度控制30—70%范围。相对湿度低于30%时,物体很容易产生静电。按照ESDA(美国静电放电协会)有关表面电阻的标准(ANSI/ESD S TM11.11-2001),平面材料测量表面电阻前,须在相对湿度12% +/-3%,温度730F +/-50F(译者:原文如此)环境下预处理48小时。可以看出,吸湿性的ESD材料的表面电阻与相对湿度存在必然的联系。防潮袋(MBB)在干燥环境下(低相对湿度)仍然能够保持良好的静电耗散特性,因此被认为是有非常好的防静电特性。

使用干燥空气或氮气并装入干燥剂,去除MBB中的湿气后,袋中的相对湿度可以达到4%以下。在于处理48—72小时后,取出袋中的承载物,袋子的表面电阻测量结果可以评估该材料能否保持抗静电特性。图1是ANSI/ESDSTM11.11-2001的测量方法示意,图2是不同材料的测试结果的例子。

ANSI/ESD STM11.11-2001标准可以用于评估晶片盒、晶片隔板、输送带、净化纸、胶片、树脂玻璃、聚碳酸酯壳、阻隔袋/屏蔽袋、洁净泡棉、聚酯盒以及其他物品的防静电特性。

ANSI/E SD ST M11.13-2004 ——小物体的测量

限于篇幅,本文不能介绍所有表面电阻的方法。这里重点介绍一下针对规格大小不能使用ANSI/ESD STM11.11-2001标准中的环状电极进行测量的洁净室材料的表面电阻测量,这就是ANSI/ESD STM11.13-2004标准(测试方法标准)。图3是防静电真空吸笔和吸盘的检测示意图。该高分子聚合物在使用较长时间后会老化,吸盘的其表面电阻增加会变为绝缘材料。

热成型或真空成型的托盘在洁净室中非常常见,而其中许多盘的结构复杂。用于测量平面材料的环形电极无法测量诸如抽屉型的吸塑盘,因此,ANSI/ESD STM11.13-2004对于手套、托盘、真空吸盘、晶片盒、胶片和其他的小结构聚合物的测量提供了有利的支持。

表4是一个典型的检测结果,可以看出该托盘的检测结果是可靠的。

ANSI/ESD S7.1-2005是有关地面检测的。

ANSI/ESD S7.1-2005是非常好的地面评估方法,从点对点电阻和对地电阻(R TG)两个方面检测地面的防静电性能。导电型(永久性防静电)地板设计的电阻不超过106Ω,而一般的测量方法针对的是点对点电阻在106~109Ω的地板。一块可以防止摩擦静电的地板,在遇到人体穿着绝缘鞋的时候,其静电泄放能力可能就不够了。图4、图5分别是地面对对点和工作台面到接地点的阻值测量示意图。

工作站人员安全考虑——ANSI/E SD ST M4.1-1997:承载电流能力

4—21mA的交流电可以使人体反射;21—40Ma可使肌肉痉挛;40—100mA可导致呼吸困难。工作站的电阻小于106Ω时,从带电器件放电模型(CDM)和交流电安全角度看,其导电性过强。所以,所有的不锈钢推车、工作台、工作架的表面都应该铺垫洁净室专用的静电耗散台垫。

按照《DOD手册-263》155、156页中所有ESD的描述,阻值靠近高值端的抗静电材料静电泄放可能太慢,阻值靠近导电端的抗静电材料有放电和安全的风险。导电材料的表面导致ESD敏感器件受损的原因可能是静电的快速放电和静电对地泄放过快。工作台的表面电阻控制在106~109Ω,同时连接一个1MΩ的电阻接地,可确保安全。图5是对地电阻(R TG)测量的示意图;图6是ANSI/ESD S7.1-2005点对点电阻检测方法草案。

洁净室的ESD问题(3)

隐性静电

这些看不见的电荷有一定的能量。隐性电荷很难用静电场测量仪测量出来,它容易在中间带有导电层结构的包装材料中产生,电荷在绝缘层表面富集,但电压并不表现出来。当导体表面接触到绝缘体表面时,由接触感应带电(CCI)产生的静电可能高达数千伏,并可能导致ESD损坏。

在机器手取放晶片时,用静电场强仪测量邻近的聚酯玻璃窗口的静电场,距离1英寸的场强高达147,000V。

通过聚酯玻璃的晶片都会带电。但当窗口使用半透明的胶片时,晶片上静电吸引的微粒数量最少。

这种测量方法不能用于测量点状的静电源,该情况可以使用一种由计算机控制的非接触式测量仪器来测量场强(图8)。

非接触式的电场测试探头和仪表可以用于带电的硬盘、晶片、吸塑盘和其他物体的静电场测量。图9是粉红色抗静电胶片感光层带电的实际测量结果。

法拉第筒测量:ESDA ADV 11.2——1995

另外一个测量剩余电荷的方法是使用法拉第筒,该方法的测量精度超过1nC/Pf(100V)。这个精确度在半导体行业测量高分子材料足够了。

盘盒即便是在接地的情况下仍然可能带电,图10中的盘盒带电后在离子静电消除器处理后放入法拉第筒中测量的实例。在这个实例中,盘盒充带1000V静电,然后放入法拉第筒后接地,测量结果表明,该盘盒静电的泄放能力为<1nC/Pf。

静电衰减

这测量是测量一个带电体静电衰减到原有电压的10%时的速度。Fed 测量标准101C,4046.1号特别阐述了从+/-5000V衰减到+/-500V静电衰减时间小于2秒钟的测量方法。近来又列入从+/-1000V衰减到+/-100V的测量。这个测量可以表示出材料通过接地泄放静电的能力。但是当物体的形状复杂时测量比较困难,如缠绕的防静电泡棉、真空吸塑和少数尺寸太大不能放入测量仪器的物品。

尽管,在静电环境控制时关联性目标的测量非常有效,按照美国军标263A手册30.5部分附件H,这个测量不能适用于所有的静电现象。Fed 101C标准中的4046.1对此作了修正,使用了大探测板,可以应用硬盘驱动和半导体行业(参见图11)。

图12是洁净室测量手套的照片,1000V/100V静电衰减时间小于2.0S表明合格。在硬盘驱动行业,可能建立的标准要求会更高:1000V/3V静电衰减时间小于2.0S。

ANSI/ESD STM2.1-1997 防静电工衣

按照ANSI/ ESD STM2.1-1997标准―静电敏感器件保护——工衣‖的要求,人体穿着不会富集静电的工衣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我们将阐述,按照ANSI/ESD STM11.11-2001标准,预先经过73°F +/-5°,12% RH +/-3% RH预处理48—72小时,测量表面电阻的服装材料的特征。

点对点电阻

ANSI/ESD STM 2.1-1997标准中使用两个净重5磅电极测量布片之间的电阻和袖对袖的电阻,根据ESD STM2.1特别制作的夹子可以用于测量两个袖口之间的电阻,理想的电阻是1.0 x 106~1.0 x 109 Ω。上述的测量须在绝缘板上进行。

另一种非标准的,但在工业实际中应用的检测方法已经为一些机构所推行。这个方法就是,将一个非接触式静电电压表测量探头放进衣服内,用一个带电体靠近已经接地的工衣。衣服内的静电极小,或者没有穿透的静电场。用一个能够产生几千伏的静电枪在工衣外对静电电压表直接放电,在+5,355 V和-7,185V时测量电压。工衣的测量电压为+15 V 和-40 V。

离子化的测量ANSI/ESD STM3.1 -2000

因为极性关系,一个静电带电体靠近离子化设备时,要么会被吸引,要么会被离子中和。当离子与表面的电荷结合时即会发生中和。在实际应用中,将静电降低到几百伏足以消除对尘埃的吸附。然而,对于磁头来讲,几伏的电荷就可以导致严重的损伤后果。一种新型的离子化设备问世,它可以实时监控离子的产生,确保中和电压不超过+/-1.0V,极大降低了磁头遭受损伤的风险。如果离子化设备离子失去平衡,它将会让物体直接带电,或通过感应让其带电。

由空气中的粒子导致的ESA会让粒子因为相反电荷的吸引污染表面。这在医药、硬盘驱动、光感、光纤通讯和国防工业中都是不能接受的。

在电子行业最初采取在工作区使用导静电材料或静电耗散材料接地,同时结合使用ANSI/ESD S541-2003标准中规定的包装来达到ANSI/ESD S20.20-1999标准中的静电防护要求的目的。

而在洁净室,层流空气会产生静电场。设备中的接触分离的动作会让静电敏感组件,在放到导电的工作表面时,产生火花放电或其他形式的放电,从而受损。高级别静电防护区和离子化相结合使用在ISO 2 – 4 级的洁净室中广泛应用。相反,在ISO 5 – 8级洁净室工作站中,使用离子化是为了降低绝缘体上的静电。在评估离子化设备的测量静电衰减和平衡度方面,ANSI/ESD STM3.1-2000标准是很好的一个工具。

将一个6‖ x 6‖ 大小,带20pF电量的平板放到按照九个划分好的位置固定的离子化设备的下面,测量其平衡电压和静电衰减时间。在图13中,带有反馈装置的离子化设备的平衡电压在+/-1.0 V以下。其他的离子化控制系统监测其离子平衡电压,静电衰减时间,湿度和粒子数量。

简而言之,控制静电场和静电现象是非常困难的任务,然而,运用ESD测试方法,掌握ESD材料特征,可以通过产品和材料品质限制,促使ESD/ESA防护计划的改善,同时确保其变为常规的外部审核和内审的内容。高分子聚合物是一种静电生成物,运用最新的ESD包装和材料方面的文件——ANSI/ESD S541-2003,首先要注意的是不仅减少ESA,而且在ISO 1-8级洁净室中控制ESD。

其中一个必要的环节是,对供应商所标明的ESD依据和产品净化指标进行检测,通过详细的正规检验部门的检验报告或第三方的验证让产品质量得到保证。在实际生产当中有许多这方面的实例:ESD产品和净化产品因为在购买时没有正规的质量和洁净室适用范围的技术报告,在被发现不符合要求时,而不得不停用或被取代。

ESD管理规范及测量标准

ESD管理规范及测量标准

————————————————————————————————作者:————————————————————————————————日期:

深圳市微浦技术有限公司 工作指引 文件名称:ESD管理规范及测量标准部门:工程部 文件编号: VP-QA-004 版本:A/0 编写:谭桂审核: 批准:生效日期: 修订日期修订内容修订者原版本 会签部门□工程部______ _ □ PMC__ _ _ _ □仓管部 □生产部□产品部____ __ _ □采购部 □品质部_____ __ □销售部_____ _ _ □行政部____ _____

分发份数共份 1.0目的 本公司规定了产品和电子组件在制造过程中的静电防护,防止因静电的力学和放电效应而产生或可能产生的危害,或将这些危害限制在最小程度。以确保产品的设计性能及使用性能不致因静电作用受到损害,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产品寿命。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产品物料的采购、验收、储存、搬运、加工、包装及生产装配、产品测试等全过程。 3.0定义 3.1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主要是指两个带有不同静电电位之物体,当它们接近并能够发生电 荷传送,由于电荷的传送产生了电流,使器件损坏或造成寿命上的伤害,一般称为静电泄放或简称ESD。 3.2SSD(Static Sensitive Device): 凡对静电敏感的电子元器件一般称为静电敏感元器件或简称SSD。 4.0职责 4.1工程部依据本程序要求实施静电用具的进料检测和电线、接地线、静电垫等防静电设施测试和记录以及 日常维护。 4.2品质部负责制定防静电措施要求和标准及监督执行状态。 4.3各部门经理负责本部门工作区域、生产制造过程中的静电防护措施的执行。 5.0工作程序 本文主要从静电控制的五个方面(即人员、设备、物料、方法和环境)来论述ESD规范,贯穿了公司产品设计、制造、贮存、包装等各个环节防静电控制。 5.1静电敏感区域的界定: 5.1.1ESD敏感器件的生产区域------生产线等。 5.1.2ESD敏感器件的前加工区域----前加工房。 5.1.3ESD敏感器件的贮存区域------仓库 5.1.4ESD敏感器件的返修区域------返修区及返修工位。 5.1.5ESD敏感器件的老化区域------老化房。 5.2静电敏感区域的标识:

护理操作并发症及处理措施

口腔护理 口腔护理并发症:窒息;吸入性肺炎;口腔粘膜损伤;口腔及牙龈出血。预防措施:1协且病人取得舒适卧位,头偏向一侧。2、擦拭用棉球不可过湿,擦拭前要拧干;3、操作前后要清点棉球个数; 4、擦拭时夹紧棉球,每次只夹取一个棉球; 5、对于清醒病人,操作前应询问有无假牙;对于昏迷病人,操作前检查牙齿有无松脱; 6、昏迷病人禁忌漱口; 7、操作过程动作要轻柔;操作时棉球要包紧止血钳,不要使止血钳直接与口腔粘膜接触; 8、选择温度适宜漱口液; 9、正确使用压舌板、开口器、不能使用蛮力;10、擦拭舌部和软腭时勿触及咽部,以免引起恶心。处理措施:1、如病人出现窒息;应及时处理:迅速有效清除吸入的异物,及时解除呼吸道梗阻,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求解除呼吸困难。2、发生口腔粘膜损伤或口腔溃疡应选择合适的漱口液,遵医嘱对症处理。3、若出现口腔或牙龈出血者,可采取局部止血治疗,有全身性疾病者,遵医嘱进行全身治疗。 静脉输液 静脉输液法并发症:发热反应;急生肺水肿;静脉炎;空气栓塞;疼痛;预防措施:1、操作前,严格检查药物及各种用物有无破损、变质等,检查有效期;输液前严格检查输液器各部件连接是否紧密,有无松脱;穿刺前排尽输液管及针头内空气;2、操作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原则,长期静脉输液者应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闪,最好选用上肢静脉,输入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应尽量选择较粗的血管;原则上避免在瘫痪的肢体上进宪静脉穿刺和补液。3、合理用药,注意药物配伍禁忌;4、严格遵医嘱调节输液速度;5、输液过程中及时更换或添加药液,输液完毕后衣时拔针;如需加压输液,应有专人守护。处理措施:1、对于发热病反应轻的病人,减慢输液速度,注意保暖;2对于高热病人给予物理降温,观察生命体征,并遵医嘱给予对症治疗;3、对于严重发热反应的病人应停止输液,对症处理,并保留输液器具和溶液。发仍需要继续输液,则应重新更换输液体及输液器、针头,重新更换注射部位;4、发生肺水肿时立即通知医生,遵医嘱减慢或停止输液;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使病人取端坐位,两腿下垂;高浓度给氧,缓解缺氧症状;给予相应药物治疗;5、一旦发生静脉炎,停止在患肢静脉输液并将患肢抬高、制动;根据情况局部进行相应处理;6、发生空气栓塞,立即置病人于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立即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遵医嘱给予对症处理;7、若发生液漏出血管外,局部皮肤肿胀,应立即拔针并重新穿刺,局部给予相应处理。 肌肉注射 肌肉注射并发症:注射部位渗液、渗血;注射部位瘀斑、硬结;神经性损伤;感染;预防措施:1对有凝血机制障碍、出血、局部水肿的患者应延长按压时间;2、注射前评估注射部位皮肤,避免在有瘀斑、硬结处注射;根据药液的性质选用粗细适合的针头;4正确先择注射部位,避免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药液;5、严格无菌操作,清毒规范。处理措施:1、注射部位出现渗液、渗血立即给予按压并延长按压时间;2、注射部位出现瘀斑、硬结,可根据情况热敷、理疗;3、注射药物过程中患者主诉注射部位麻木或放散痛,需立即停止注射,重新选择注射部位进行注射;4、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热、

交换机 ESD整改 案例

一、以太网交换设备ESD 案例 某以太网交换设备,为非金属外壳,无接地线,在进行ESD 接触6KV 实验时,出现PHY 芯片复位,引起丢包,不符合认证要求;详细如下: 1、EMC 问题描述 LAN 以及WAN 为非金属外壳连接器,其中WAN 带POE 功能,在进行试验时出现如下现象: 1、设备使用适配器进行供电时ESD 测试无异常; 2、设备使用远端POE 交换机供电时,出现PHY 芯片复位,丢数据包; 2、问题分析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分析,结合硬件分析发现可能是由于静电耦合至差分线,跳过网口变压器干扰PHY 芯片,造成PHY 芯片复位,分析POE 交换机发现,POE 交换机采用的是1、2、3、6 管脚,经变压器中心抽头取电,如下图所示: 红色为4578 供电路径蓝色为1236 供电路径 为了验证耦合路径是1、2、3、6 供电导致干扰到差分线,将设备供电改为4、5、7、 8 ,通过上述更改后,ESD 6KV 系统正常,不出现丢包现象;详细的耦合路径如下:

静电通过耦合变压器时,有部分能量会击穿变压器,干扰到PHY 芯片,导致PHY 芯片复位;在使用适配器或4、5、7、8 供电时,静电能量不经过网口变压器,所以不会干扰至PHY芯片; 3、整改措施 在PHY 芯片与变压器之间的差分线上增加对地TVS 管进行钳位;通过上述整改后,样机顺利通过接触6KV 静电测试; 4、总结 本案例在实验过程中,首先是出现以太网接口指示灯熄灭,随后又亮起来正常工作,明显是由于PHY 芯片复位而导致丢包;我们在分析的过程中对PHY 的复位信号也进行了处理,但是没有明显的改善,最后才怀疑到是由于差分线耦合而引起;在进行ESD 测试时,我们要结合实验现象冷静的分析出现问题的电路以及静电耦合路径,只有在明确 干扰路径的情况下才能快速准确的解决问题。

ESD防静电手册20.20标准

深圳電子有限公司 SHEN ZHEN POWER E LECTRONIC CO. , Ltd ESD防靜電手冊 手冊編號: ESD-001 手冊版本: 1.0 發行日期: 2014年10月06日 持有人: 總頁數: 28頁 (含此頁) 擬定: 日期: 審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目錄

1目的 規定ESD S20.20-2007防靜電控制技術規範,為產品在元器件進料、製造、貯存、包裝等各個環節提供明確可靠的ESD 技術支援,從整體上提高公司靜電防護和控制水準,提高客戶的滿意度。 2範圍 本規範適用於公司內部靜電防護工程的設計、使用、管理、維護和檢測。同時,此標準也適用於公司的電子設備的最終用戶的靜電放電控制。 3公司ESD組織結構和職責 任命書 本公司依據ESD S20.20:2007防靜電管理體系要求建立的,為確保公司防靜電管理體系有效地建立、健全、運行和保持,特任命先生為ESD總負責人,全面負責ESD體系的建立、實施、保持、改進,並負責與ESD體系有關的內外部各方的聯繫協調工作。 執行董事:先生 2014年09月12日

3.1ESD總負責人 確保職責和許可權被明確定義並得到充分溝通,以保證公司ESD體系有效運行。 3.2ESD 小組成員: 3.2.1制定ESD程式檔、檢測標準、和檢測專案和檢測頻率。 3.2.2建立ESD培訓制度,包括每年的週期性培訓。 3.2.3制定ESD稽核專案、稽核頻率並指定稽核人員。 3.2.4抽樣檢查公司ESD日常執行情況。 3.2.5ESD相關的計量儀器定期校驗。 3.2.6ESD基礎設施的建立。 3.2.7各靜電防護區域靜電防護線網的維護和檢測。 3.2.8溫度和濕度的管控。 3.2.9對新進廠的職員工進行防靜電知識的培訓。 3.3採購部: 3.3.1按要求購置防靜電物品。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考试题

临床护理技术无菌操作及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考试题科室: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肌肉注射神经损伤的发生原因:①;②注射药量过大或者推药速度过快。 2、静脉输液法发生静脉炎的三个因素是:化学因素、机械因素、。 3、静脉输液法发生发热反应的处理:(1)或停止输液(2)对症处理(3)。 4、皮内注射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5、静脉输液技术操作的并发症:、、、发热、空气栓塞、血栓栓塞。 6、静脉输血操作并发症:、、、急性左心衰、过敏反应、出血倾向、。 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12分) 1、下列与输液时滴数调节无关的是() A、病人的性别 B、病人的年龄 C、药物的作用 D、药液的性质 E、病人的病情 2、静脉输液发生空气栓塞时应采取的卧位是() A、半卧位 B、端坐位 C、右侧卧位,头低足高位 D、左侧卧位,头低足高位 E、左侧卧位,头高足低位 3、皮下注射法进针时,与皮肤呈:() A、10°~15°角 B、20°~25°角 C、30°~40°角 D、45°~50°角 E、50°~60°角 4、、打开无菌包时不正确的是()A.查看灭菌日期B.无菌包应放在清洁、干燥处 C.手不可触及包布的内面 D.用清洁的手取出所需物品 E.包内所剩物品应在有效期内使用 5、取用无菌溶液时先倒出少量溶液的目的是为了() A、检查瓶口有无裂缝 B、冲洗瓶口 C、查看溶液的颜色 D、检查溶液有无沉淀 E、嗅察溶液有无异味

6、无菌持物钳正确使用方法是:()A.可用于夹取任何无菌物品 B.到远处夹取物品要速去速回 C.取放无菌持物钳,钳端均应闭合 D.钳端向上,不可跨越无菌区 E.盛放无菌持物钳的容器消毒液面应与轴节相平 7、小剂量、单包装的无菌消毒液,开启后其有效期为()A、三天B、每天C、一周D、两周 E、两天 8、无菌贮槽一经打开其有效使用时间为()A、2小时B、4小时C、12小时D、24小时E、7天内 9、 三:简答题: 1、皮内注射发生过敏性休克(最严重的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21分) 2、皮内注射疼痛的预防措施有哪些(22分)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目录 1、测体温(口表)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2、保护用具使用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3、口服给药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4、口腔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5、鼻饲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6、氧气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7、导尿术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8、雾化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9、胃肠减压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0、膀胱冲洗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1、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2、心电监护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3、微量泵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4、输液泵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15、吸痰法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6、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7、皮下注射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8、肌肉注射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9、静脉注射法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20、静脉输液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21、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22、抽血法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23、静脉输血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24、胰岛素注射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1、测体温(口表)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体温表破损 1、预防 (1) 护士测体温前,检查体温表的质量。 (2) 患者神志清者,叮嘱患者不要说话、勿咬破。 (3) 患者神志不清者,测腋温或肛温,有人看管。 2、处理 (1) 检查患者是否吞入水银及口腔黏膜完好程度。 (2) 立即报告护士长。 (3) 嘱患者漱口、吐出。 (4) 如有吞入,立即给患者吞服蛋清、牛奶等,食粗纤维蔬菜。 2、保护用具使用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一)、床档碰伤肢体、床档断裂 1、预防 (1) 护士每班检查床档功能。 (2) 患者肢体与床档之间用软枕隔挡,以保护患者肢体。 (3) 教会患者家属正确使用床档,确保安全。 2、处理 (1) 报告护士长、医师。 (2) 按医嘱对患者碰伤肢体进行检查,必要时拍片,明确诊断。 (3) 立即报修。 (二)、约束带过紧,肢体淤血,皮肤破损 1、预防 (1) 密切观察约束部位的血液循环。 (2) 使用约束带,必须垫衬垫。 (3) 注意约束松紧。 2、处理 (1) 报告护士长、医师。 (2) 立即松开约束带,有专人看护。 (3) 按医嘱对淤血、皮肤破损处进行换药。

ESD测试H

静电测试以及注意事项 一:环境要求: 环境要求: 温度:15℃----------35℃ 湿度:30%-----------60% 大气压力:86KP---------106kP 图示:环境湿度与静电电压的近似关系 二:被测试设备的测试条件: 电视接收机的测试条件 1)电视机结构完整,功能正常。 2)测试时应包括电视接收机内各类辅助电路的负荷,由电视机供电的外部设备负荷除外。

3) 图像设置要求:采用标准彩条信号,调整亮度、对比度、色饱和度等控制钮,产生一标准图像,图像设置为“标准”状态; 4) 伴音设置要求:1kHz正弦波信号,音频输出功率为标称输出功率的1/8。 注意事项: 电视机电光声色正常外,还应能通电开机,这个在某些情况下能决定测试的合格与否。三:静电发生装置结构及其输出电流典型波形 图示:静电放电发生器简图 人体模型(HBM )0-10MΩ,100pF,1500Ω 机器模型(MM)10MΩ,200pF, 0Ω-500Ω 图示:静电放电器输出电流典型波形

图示:静电放电器输出电流典型波形参数 注意事项: 1.静电发生器放电回路的电缆长度一般为2米,不应该超过3米以保证电流波形。 2.回路电缆与被测设备的距离至少是0.2m.。 3.不同的测试等级,测试电压与放电电流并无线性关系,.无空气放电电流. 四,静电测试配套装置及其注意事项 图示:台式设备被测试时的布局实例

1)实验台高度0.8,,上面匀布绝缘衬垫。 2)实验室的地面应该配备接地参考平面,对铜铝薄板,厚度至少为0.25mm,对其他材料的金属薄板,其厚度至少为0.65mm,. 3)接地参考平面的面积至少为1m2 ,其实际大小依据受试设备来决定,其大小应保证超过EUT或者耦合板0.5米,接地良好。 4)HCP,VCP金属板的大小(1.6*0.8 05*0.5),厚度(同接地平面),以及与被测电视机的距离(0.1)均有规定,并且用470kΩ的电阻连至地,防止电荷聚集。 被测设备应该离墙壁或者其他金属结构至少1m远。 五. 静电放电测试的操作: 1空气放电 a)原理: 由于静电发生器的带电电极在接近被测电视机的某些待测部分的时候,电极和被 测部分之间可以形成火花击穿通道导致电极和待测部分之间能够静电放电。 b)测试部位:非导电的用户可触及的部件,如:面控按钮、电源开关等。 c)测试方法: 将带电电极电压调至5kv,从不同的角度以一定地速度逐渐接近按键部分,而且接近过程中电极与接触面应该保持垂直,直到电极和被测部分发生静电放电. 对于由于放电导致电视机性能下降的情况,需要使电视机完全恢复之后再进行测试。至少每个测试点每个极性应放电10次,每次放电的时间间隔不得低于1。 将测试电压分别设定为正负8kV,15kV,分别重复上述步骤。 d)标准测试要求: TCL标准与TTE标准在空气放电上无差别,如果按照国标或者IEC标准,则电压分别为正负2kV, 4 kV,8 kV.15kV具体要求见下表。 e)注意事项: 电极与按键之间保持垂直,间隔时间至少1秒,重复次数至少10次,需要耐心。 2.接触放电 a)原理: 静电放电器的电极尖端在具有较高电压的情况下,可以对周围接触到的其他导

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一、口腔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 (一)口腔损伤 1.发生原因 (1)在口腔擦洗过程中,由于护理人员动作粗暴,裸露得止血钳尖端碰伤口腔黏膜及牙龈,特别就是肿瘤患者放疗期,口腔有感染及凝血功能差得患者,容易引起口腔黏膜及牙龈得损伤。(2)为昏迷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使用开口器协助张口方法不正确或力量不当,造成患者口腔、牙龈或口腔黏膜损伤。 (3)漱口液温度或浓度不当,造成口腔黏膜灼伤。 2.临床表现 (1)口腔黏膜充血、出血、水肿、炎症反应、溃疡形成,患者主诉口腔疼痛,颌下可触及淋巴结肿大。 3.预防及处理 (1)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止血钳得尖端直接触及患者口腔黏膜。 (2)对凝血功能机制差、有出血倾向得患者,擦洗过程中特别要注意防止碰上黏膜及牙龈。(3)对需要使用开口器协助张口得患者,应将开口器包上纱布从臼齿处放入,以防损伤患者口腔黏膜或牙齿,牙关紧闭者不可使用暴力使其开口。 (4)根据口腔具体情况选择温度、浓度适宜得漱口液。 (5)在口腔护理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口腔黏膜情况。如发生口腔黏膜损伤,应用朵贝尔氏液、呋喃西林液或0、1%-0、2%双氧水含漱;如有口腔溃疡疼痛时,溃疡面用西瓜霜或锡类散吹敷,必要时可用利多卡因喷雾止痛或洗必泰漱口液直接喷于溃疡面,每日3~4次抗感染。 (二)吸入性肺炎 1.发生原因 多发生于意识障碍得患者,口腔护理得清洁液、口腔内分泌物及呕吐物误入气道,就是吸入性肺炎得主要原因。 2.临床表现 (1)发热、咳嗽、咳痰、气促及胸痛等,叩诊呈浊音,听诊肺部有湿性罗音。 (2)胸部X片可见斑片状阴影。 (3)实验室检查有白细胞增多。 3.预防及处理 (1)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辅助患者采取仰卧位,切记将头偏向一侧,防止漱口液流入呼吸道。 (2)口腔护理所用棉球要拧干水分,不可过湿;神志不清患者不可漱口,以防误吸。 (3)已出现肺炎得患者,根据病情选择得抗生素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并结合相应得临床表现采取对症处理。 (三)窒息1.发生原因 (1)医护人员为神志不清或吞咽功能障碍得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由于粗心大意,将棉球遗留在口腔,导致窒息。 (2)有义齿得患者,操作前末将义齿取出,操作时义齿脱落,造成窒息。 (3)为兴奋、躁动,行为紊乱得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因患者不配合造成擦洗棉球松脱,掉入气管,导致窒息。 2.临床表现 口护过程中患者突发吸气性呼吸困难,面色发绀,端坐呼吸,三凹症阳性,严重者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尿便失禁,抽搐,昏迷,甚至呼吸停止。 3.预防及处理 (1)严格按照口腔护理得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一次只能夹取一个棉球,防止棉球遗漏在口腔。(2)认真检查牙齿情况。操作前瞧牙齿有无松动,义齿有无松动,如有活动性义齿,应操作前取下。 (3)对于兴奋、躁动、行为紊乱得患者尽量在其较安静得情况下进行口腔护理。 (4)患者出现窒息后应立即进行处理,迅速清除吸入异物,恢复有效通气;如异物已进入气管或支气管,患者出现严重得呼吸障碍,立即用大号穿刺针行环甲膜穿刺,以改善通气,争取时间

导尿术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导尿术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一、导尿术并发症 (一)尿道黏膜损伤 1.原因 (1)导尿时病人情绪高度紧张,插导尿管时出现尿道括约肌痉挛,易发生尿道黏膜损伤。 (2)操作者插导尿管动作粗暴,或因技术不熟练,反复插管引起尿道黏膜损伤。 (3)导尿管型号不合适,或质地僵硬,插管前没有充分润滑。 (4)男性病人尿道长,有两弯(耻骨下弯和耻骨前弯)、三狭窄(尿道内口、膜部和尿道外口)的解剖特点,易发生尿道黏膜损伤。 (5)有些男性病人伴有前列腺肥大增生,前列腺部尿道狭窄,插入导尿管易致损伤。 (6)使用气囊导尿管时,导尿管未进入膀胱或刚进入膀胱,即向气囊内注水,肿大的气囊压迫后尿道引起损伤。

2.临床表现 病人主诉尿道疼痛,伴局部压痛,排尿时加重。可见尿道出血,甚至发生会阴血肿。有些病人伴有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 3.预防和处理 (1)导尿前耐心解释,缓解病人紧张情绪。 (2)根据病人情况选择粗细合适、质地软的导尿管。 (3)操作者应熟练掌握导尿术的操作技能和相关解剖生理知识。 (4)插管时动作应轻柔,切忌强行插管,充分润滑导尿管。对于前列腺增生肥大的病人,遇插管有阻力时,从导尿管末端快速注入灭菌石蜡油5-10ml,借助其润滑作用将导尿管迅速插入。 (5)插管时延长插入长度,见尿液流出后继续前进5cm以上,气囊充液后再将尿管轻轻拉回至有阻力感处,避免尿管未完全进入膀胱,气囊充液膨胀压迫损伤尿道。 (6)发生尿道黏膜损伤时,轻者无须处理或采用止血镇痛

治疗,严重损伤者,根据情况采取尿道修补等手术治疗。(二)尿路感染 1.原因 (1)无菌导尿用物未达到无菌要求。 (2)操作者未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使细菌侵入尿道和膀胱。 (3)导尿过程中发生了尿道黏膜损伤,破坏了尿道黏膜的屏障作用。 (4)插导尿管时误人阴道,拔出重新插时没有更换无菌导尿管。 (5)所采用的导尿管粗细不合适或质地太硬。 2.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膀胱刺激征,病人主诉尿频、尿急、尿痛。尿常规结果示有红细胞、白细胞,尿培养可有阳性。严重者可伴有寒战、发热等全身症状。 3.预防和处理 (1)要求无菌的导尿用物必须严格灭菌。操作中严格执行

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及处理1-3章试题

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及处理(1-3章)考试题2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青霉素过敏试验阳性者不可使用青霉素,并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上加以注 明,以及将结果告知病人及家属。入队皮试结果有怀疑,可在__________皮内注射__________ml以作对照。 2.静脉输液发生液体不滴的常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岁以下儿童肌肉注射术常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位置进行。 4.静脉注射操作的并发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肌内注射的常见并发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皮下注射操作的并发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静脉输液法是将一定量的________或________直接注入静脉内的方法 二、选择题: 1.选择最佳的穿刺部位,尽量首选()较粗大的静脉穿刺。 A 前臂 B 手背 C 下肢 D 以上都不是 2、穿刺部位的选择为() A 前臂>手背>手腕>肘窝B肘窝>前臂>手背>手腕C前臂> 手腕>手背>肘窝D肘窝>手背>手腕>前臂 3、常见刺激性药物不包括() A 化疗药物 B 甘露醇 C 甘油果糖 D 维生素c 4、原则上选用()作为溶媒对药物进行溶解。准确配制药液,避免药液浓度过高对机体的刺激。 A 0.9%氯化钠B无菌注射用水 C 10%氯化钠 D 5%葡萄糖 17、皮下注射时注射药量不宜过多,少于()为宜。 A 2ml B 3ml C 1ml D 0.5ml 5、注射后胰岛素后,如发生低血糖症状,立即监测血糖,同时口服()等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 A 糖水 B 饼干 C 馒头 D 以上都对 6、注射时发生针体断裂应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 医护人员要保持镇静 B 立即用一手捏紧局部肌肉,嘱病人放松,保持原体位 C 迅速用止血钳将折断的针体拔出D寻找引起针头弯曲的原因 7、肌肉注射的并发症不包括() A 疼痛 B 神经损伤 C 局部或全身感染 D 低血糖反应 8、静脉穿刺失败发生的原因不包括() A 静脉穿刺操作技术不熟练 B 进针角度不当 C 针头刺入的深度不合适 D 药物刺激性强 9、静脉炎的局部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有() A 寒颤 B 肿胀 C 灼热 D 疼痛 10、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发生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 A 1-2小时内 B 半小时内 C 2-3小时内 D 24小时内 11、患者在抽血时自述头晕眼花、心悸、心慌、恶心、四肢无力,是处于晕针或晕血的()。 A 先兆期 B 发作期 C 恢复期 D 都不是 二、问答题: 1、静脉输液发生空气栓赛的应急处理?

EMC整改方案

篇一:emc实用整改方案 emc的分类及标准: emc = emi + ems emi : 電磁干擾ems : 電磁相容性 (免疫力) emi可分为传导conduction及辐射radiation两部分,conduction规范一般可分为: fcc part 15j class b;cispr 22(en55022, en61000-3-2, en61000-3-3) class b;国标it类(gb9254,gb17625)和av类(gb13837,gb17625)。fcc测试频率在450k-30mhz,cispr 22测试频率在150k--30mhz,conduction可以用频谱分析仪测试,radiation则必须到专门的实验室测试。 en55011辐射测试标准是:有的频率段要求较高,有的频率段要求较低。传导 (150khz-30mhz) lisn主要是差模电流, 其共模阻抗为100欧姆(50 + 50); lisn主要是共模电流, 其总的电路阻抗为25欧姆(50 // 50)。 4线 av 60db/uv150khz-2mhzstart 9khz 5线 peak100db/uv150khz-3mhz 6线 peak100db/uv2mhz-30mhz 7线 qp 70db/uv 150khz-500khz radiated (30mhz-1ghz): add 4n7/250v y cap 90db/uv 30mhz-300mhz emi为电磁干扰,emi是emc其中的一部分,emi(electronic magnetic interference) 电磁干扰, emi包括传导、辐射、电流谐波、电压闪烁等等。电磁干扰是由干扰源、藕合通道和接收器三部分构成的,通常称作干扰的三要素。 emi线性正比于电流,电流回路面积以及频率的平方即:emi = k*i*s*f。i是电流,s是回路面积,f是频率,k是与电路板材料和其他因素有关的一个常数。 2 emi是指产品的对外电磁干扰。一般情况下分为 class a & class b 两个等级。 class a为工业等级,class b 为民用等级。民用的要比工业的严格,因为工业用的允许辐射稍微大一点。同样产品在测试emi中的辐射测试来讲,在30-230mhz下,b类要求产品的辐射限值不能超过40dbm 而a类要求不能超过 50dbm(以三米法电波暗室测量为例)相对要宽松的多,一般来说class a是指在emi测试条件下,无需操作人员介入,设备能按预期持续正常工作,不允许出现低于规定的性能等级的性能降低或功能损失。 emi是设备正常工作时测它的辐射和传导。在测试的时候,emi的辐射和传导在接收机上有两个上限,分别代表class a和class b,如果观察的波形超过b的线但是低于a的线,那么产品就是a类的。ems是用测试设备对产品干扰,观察产品在干扰下能否正常工作,如果正常工作或不出现超过标准规定的性能下降,为a级。能自动重启且重启后不出现超过标准规定的性能下降,为b级。不能自动重启需人为重启为c级,挂掉为d 级。国标有d级的规定,en只有a,b,c。emi在工作頻率的奇数倍是最不好过的。 ems(electmmagnetic suseeptibilkr) 电磁敏感度一般俗称为“电磁免疫力”, 是设备抗外界骚扰干扰之能力,emi是设备对外的骚扰。 ems中的等级是指:class a,测试完成后设备仍在正常工作;class b,测试完成或测试中需要重启后可以正常工作;class c,需要人为调整后可以正常重启并正常工作;class d,设备已损坏,无论怎样调整也无法启动。严格程度emi是b>a,ems是a>b>c>d。 回复1帖2帖 xiangyi旅长 常用的emc标准及试验配置 19262010-07-10 20:45ems部份为en55024包含7项测试:en61000-4-2:1998; en61000-4-3:1998; en61000-4-4:1995,

ESD审查管理规范.doc

G/QM-ZZ-00002 ESD 审查管理规范 版本: 1.0 生效日期: 2014 年 7 月 14 日

文件审批 编制 / 修订部门质量管理部 编制林军 审核 批准 文件修订履行 版本修订内容简述生效日期修订部门/ 修订者1 新制定2014. 7. 14 林军 文件发放范围 1 惠州 TV一厂 2惠州 TV二厂 3VQA部品部 4 仓储部 5 无锡工厂 6 内蒙工厂 7 成都工厂 8 生产技术部 9商务计划部 10质量管理部

1 目的 为确保审查工厂 ESD 管理体系、地线系统、人员防护管理等健全与完善;预防、消除 生产过程中的静电危害,保证产品品质并推动持续改善。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 TCL 多媒体全球制造中心自有工厂及外发工厂制造、 处理、装配、安装、包装、 测试和检验等过程。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3.1 《防静电管理规定》 3.2 《 ESD 静电测量标准》 4 术语和定义: 4.1 静电( Electrostatic ,Static Electricity ):简单讲静电就是物体表面过剩或不足 的相对静止电荷, 它是电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静电是正负电荷在局部范围内失去平衡的结果,是通过电子转移而形成的。 这些不平衡的电荷, 就产生了一个可以衡量其大小的电场称为静电场,它能影响一定距离内的其它物体使之感应带电影响距离之远近与其电量的多少有关。 4.2 ESD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静电放电。; 4.3 EPA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ed Area ):防静电工作区。 4.4 静电耗散材料:指表面电阻和体积电阻分别在 1× 105Ω~ 1× 10 11 Ω之间的材料,这种 材 料有足够的导电性,允许其本体上的电荷通过其表面扩散掉。 4.5 静电导体材料:指表面电阻小于 1× 105Ω,体积电阻小于 1× 10 5Ω的材料。 4.6 静电敏感器件( ESDS ):指对静电放电敏感的、易受静电放电损伤的器件。如: IC (集 成电路)、 MOS 管、光电器件、 Open-cell 液晶屏、 PCB 板组件等。 5 职责 5.1 质量管理部:负责 ESD 审核体系建设、策划、实施及落实与验证。 5.2 商务计划部:负责外协厂的商务对接,协调资源为外协厂生产提供支持与保障。 5.3 生产技术部:负责审核工厂的 ESD 管理体系、文档管理及培训管理。 5.4 TV 工厂工程部:负责审核工厂的机架、仪器设备维护保养与校准及设备接地管理。 5.5 TV 工厂动力部:负责审核工厂的地线系统管理。 5.6 ESD 专员:负责审核工厂的人员防护管理、符合性验证管理、生产现场 ESD 防护等情 况进行统计并整理发布评审相关的书面审核报告。

口腔护理并发症及处理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口腔护理的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 理 常见并发症 一、窒息 预防 1、操作前清点棉球数量,每次擦洗只能夹一个棉球,以免遗漏棉球在口腔, 操作结束后,再次核对棉球数量,认真检查口腔内有无遗留物。 2、对于清醒病人,操作前询问有无假牙,昏迷病人,操作前仔细检查牙齿 有无松动脱,假牙是否活动等,如为活动假牙,操作前取下存放于有标记的冷水瓶中。 3、对于兴奋躁动,行为紊乱的病人尽量在其较安静的情况下进行口腔护 理,操作时,最好取坐位,昏迷,吞咽功能障碍的病人,应采取侧卧位,棉球不宜过湿以防误吸。夹取棉球最好使用弯止血钳,不易松动 处理 1、如病人出血窒息,应及时处理,迅速有效清除吸入的异物,及时解除呼 吸道梗阻。 2、如果异物已进入气管,病人出现呛咳或呼吸受阻,先用粗针头在环状软 骨下1~2cm处刺入气管,以争取时间行气管插管,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取出异物,必要时行气管切开解除呼吸困难 二、吸入性肺炎 预防 1、为昏迷病人行口腔护理时,病人取仰卧位,将头偏向一侧,防止漱口水 流入呼吸道。 2、进行口腔护理的棉球要拧干,不应过湿,昏迷病人不可漱口,以免引起

误吸 处理 已出现肺炎的病人,必须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积极的抗感染治疗,并结合相应的临床表现采取对症处理,高热可用物理降温或用小量退热药,气急,紫绀可给氧气吸入,咳嗽咳痰可用镇咳祛痰药 三、口腔粘膜损伤 预防 1、擦洗时动作轻柔,尤其是放疗病人,不要使血管钳或棉签的尖部直接与病人的口腔粘膜接触 2、钳端应用棉球包裹 3、使用开口器时方法正确,开口器应用纱布包裹,牙关紧闭者不可使用暴力使其张口 4、选择温度适宜的漱口水,使用过程中,加强对口腔粘膜的观察 处理 1、发生口腔粘膜损伤者,应用朵贝尔氏液呋喃西林液或双氧水含漱。 2、如有口腔溃疡疼痛时,溃疡面用西瓜霜或锡类散吹敷料,必要时用2%利多卡因喷雾止痛或将洗必泰液用注射器直接喷于溃疡面,每日3~4次抗感染,疗效较好 四、误吸 预防 1、头偏向一侧 2、神志不清者避免漱口 3、昏迷患者口腔分泌物较多时,可先行抽吸再清洁口腔 4、棉球不宜过湿,以不能挤出液体为宜 处理 1、立即停止操作 2、观察病人乏氧情况 3、必要时吸出液体 五、口腔及牙龈出血 预防 1、进行口腔护理时,动作要轻柔细致,特别对凝血机制差,有出血倾向的 病人,擦洗过程中,以免造成损伤,引起出血 2、正确使用开口器,应从病人臼齿处放入,牙关紧闭者不可使用暴力强行使其张口,以免造成损伤,引起出血 处理 1、若口腔及牙龈出血者,止血方法可采用局部止血如明胶海绵,牙周袋内碘酚 2、烧灼或加明胶海绵填塞,必要时进行全身治疗,如肌注安络血,止血敏,同时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

11留置导尿管的并发症及护理措施

留置导尿管的并发症及护理措施 摘要:留置导尿管术是基础护理中最常用的技术操作之一,在临床上极为广泛。但它所带来的并发症也不忽视,长期留置导尿管,不恰当的导尿护理可能导致泌尿感染、尿道损伤、膀胱痉挛、膀胱结石等并发症。今年来,护理界对尿管相关并发症及护理进行大量研究。常用于手术、截瘫或昏迷等患者。目的是避免术中误伤,术后引流,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减少并发症。目前临床常用气囊导尿管,其优点易固定、不易脱落、易于会阴清洁。临床常见的留置导尿术护理技术,术侵入性操作之一。若护理操作不当可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愈后,甚至危及生命。不少人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提高对留置导尿的认识,加强导尿的护理管理. 关键词:留置导尿管、并发症、护理措施

1导尿管 导尿管是以天然橡胶,硅橡胶或聚氢乙烯制成的管道。可以经由尿道插入膀胱以便引流尿液出来。导尿管插入膀胱后,靠近导尿管头端有一个气囊固定导尿管留在膀胱内,而不易脱出,且引流管连接尿袋收集尿液。导尿容易引起医源性感染,因为在导尿的过程中若操作不当极易造成膀胱、尿道粘膜的损伤及细菌入侵。如果细菌入侵,将很快扩散至整个泌尿系统,导致泌尿系统的感染。因此,必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进行导尿。 2留置导尿术 2.1 定义及目的 留置导尿书是指在导尿后,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内以引流尿液的方法。留置导尿管术用于抢救为重、休克病人时,能正确记录尿量、测量尿比重,以观察病情变化。盆腔手术病人术前留置导尿管,引流出尿液,以保持盆腔空虚,避免术中误伤。某些泌尿系统疾病术后留置导尿管,便于引流及冲洗,还可以减轻手术切口的张力,促进伤口的愈合。尿失禁、昏迷、会阴或肛门附近有伤口不宜自行排尿者,留置导尿管可引流尿液,以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为尿失禁病人行膀胱功能的训练。 2.2 注意事项 双腔气囊导管固定应注意膨胀气囊不能卡在尿道内口,以避免压迫膀胱壁使粘膜损伤。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导尿管受压、扭曲、堵塞。防止逆行感染(保持尿道口清洁:女病人用消毒液棉球擦拭外阴及尿道口,男病人用消毒液棉球擦拭尿道口、龟头及包皮,每天1~2次。每日定时更换、排空引流袋并记录尿量。每周更换导尿管一次,硅胶导尿管可酌情延长跟换周期。病人离床活动时,妥善固定引流袋及导尿管,引流袋不能高于膀胱,以防止尿液逆流。如病情允许,应鼓励病人多饮水,保持尿量在2000ml以上,勤变换卧位,通过增加尿量,达到自然冲洗尿道的目的,预防尿路感染和结石的发生)。注意倾听病人的诉说,并经常观察尿液,每周查一次尿常规。若发生尿液浑浊、沉淀或出现结晶,应及时进行膀胱冲洗。训练膀胱功能,采用间歇性夹管方式,阻断引流,一般每3~4小时开放一次,使膀胱定时充盈和排空,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应向病人及家属解释留置导尿管的意义和护理方法,使其充分认识预防泌尿感染的重要性。 3留置导尿管的并发症 3.1 导管伴随性尿路感染 导管伴随性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尿路感染。霍红旭[1]报告国内医院感染中,尿路感染病例占

ESD(防静电系统)管理规范及测量标准

1目的 本文件旨在规定ESD防静电控制技术规范,为产品在元器件进料、制造、贮存、包装等各个环节提供明确可靠的ESD技术支持,从整体上提高公司静电防护和控制水平,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供应商和合作方的供应链体系内部静电防护工程的设计、使用、管理、维护和检测。同时,此标准也适用于公司的电子设备的最终用户的静电放电控制。 3职责权限 3.1公司ESD组织结构和职责 公司ESD控制组织结构框图: 3.1.1公司ESD管理小组负责公司的防静电控制规范、标准的制定,建立健全ESD管理规章制度。 定期组织ESD抽查和评审,确保公司ESD控制体系有效运行。 3.1.2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工作区域的静电防护措施的执行。 3.1.3品管部负责公司各部门ESD日常执行状况的监督,包括ESD实施情况的定期检查﹑抽测和测 试。 3.2外协厂:外协厂必须达到ESD控制最基本要求: 3.2.1建立ESD培训制度,包括每年的周期性培训 3.2.2ESD敏感等级分类定义 3.2.3建立EPA区域 3.2.4操作与包装的防静电要求

3.2.5执行月度、季度、年度ESD稽查 4术语定义 ESD:指静电防护。 EPA: 指静电防护区域。 5工作程序 5.1EPA的划分与标识 5.1.1EPA的划分 a.EPA必须具有如下的基本环境要求: ⑴明确的区域界限和防静电警示标志。 ⑵对区域内的所有导体包括人员可靠接地。 ⑶消除一切不必要的静电产生源。 ⑷静电敏感器件必须远离静电源至少100厘米处。 b.根据本公司产品器件的静电敏感度等级,将本公司EPA静电敏感度等级防范要求为200V。防护要 求为: (1)静电敏感度等级防范要求为200V,应尽量避免产生200V以上的静电电荷源,如不能避免,应通过有效方式消除。 (2)采用防静电标识与其它区域分隔开,未采取有效防静电措施的人员、设备、物料、工具等皆不得入内。 (3)进入本区域应作好人员防静电要求,包括防静电工衣、工帽、工鞋(鞋套)、腕带或手套并作人体综合电阻测试合格后才能进入。 5.1.2EPA标识 防静电工作区、防静电包装材料和转运工具、设备仪器的接地等都应该具有防静电标识。防静电标识的作用是警示任何靠近防静电工作区的人员,区域内存在静电敏感器件的操作;警示任何接触静电敏感器件的人员,对该器件的操作必须进行静电防护。 (1)任何防静电工作区都必须有区域标识,除非此工作区位于静电安全工作区内。标识上应注意说明,如“注意:静电安全工作区“或其同意语。“放电”,“注意”,“危险”等标示对静电控制是不合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 一血压测量法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血压高估/低估】1、血压计的高度、上臂的位置应与心脏的高度相同若血压计的高度高于心脏则血压值偏低。血压计的高度低于心脏则血压值偏高。高度每相差1cm血压值将相差0.7㎜Hg。如果上臂位置低于右心房水平可使收缩压和舒压增高反之如果上臂位置高于右心房水平则使收缩压和舒压降低。2、血压计袖带的宽度应以上臂围长的二分之一为宜血压计袖带过宽压力降低使收缩压值偏低袖带过窄压力升高使收缩压值偏高。3、血压计袖带的高度将袖带至于肘关节上2-3㎝袖带气囊的中央部置于肱动脉处。听诊器放在肱动脉搏动明显处。注意听诊器不应与袖带相互挤压。因为互相挤压会产生杂音影响测量时的听诊效果。4、系血压计袖带的松紧度应以可以放入2-3个手指头为宜血压计袖带系得过松难以阻断血流使血压值偏高血压计袖带系得过紧则可使血压值偏低 并且因为静脉也同时受压引起前臂淤血影响搏动音的读取。注意袖口不可禁锢上臂。5、充放气系统测量血压时袖带逐渐充气达到桡动脉搏动消失至少再升高20㎜Hg放气速度应均衡。放气的速度以每次血管搏动水印下降2㎜Hg为宜。放气太慢则使前臂淤血 造成舒压读数增高。放气速度2㎜Hg/s时测得的收缩压偏低而舒压偏高。当心率很慢时推荐放气速度为2-3㎜Hg/s。6、为获取准确的血压读数应“四定”即“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在测量完一次血压后应间隔两分钟后再测量一次然后取两次

血压读数的平均值。若两次测量的收缩压或舒压读数相差大于5㎜Hg则间隔两分钟后再测量一次然后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皮下出血】对于有出血倾向的患者1、血压计的袖带不宜系得过紧因为患者有出血倾向若患者的血小板在3-5万/μl时可造成皮下出血。2、密切观察皮肤的颜色等及时更换测量部位。二 冰袋冷敷法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规皮肤冻伤1、向患者解释使用冰袋冷敷的目的和方法取得同意和合作。2、确认冰枕无损坏或遗漏。 3、治疗时间为15-30分钟。体温降至39℃以下时取出冰袋。 4、不能持续使用若需长时间使用至少间隔60分钟为宜。 5、加强巡视观察冰袋有无漏水、冰块有无融化、布袋是否潮湿必要时及时更换。 6、观察病人用冷情况尤其是意识障碍或感觉异常的患者 要随时对局部皮肤进行观察和确认如局部出现皮肤苍白、青紫应停止使用。7、记录使用部位、时间、效果、反应。8、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三热水袋使用法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皮肤烫伤1、向患者解释使用热水袋的目的和方法取得同意和合作。2、确认热水袋有无破损或栓口密闭不严。3、根据使用部位的不同确定水温。用于足部 橡胶热水袋以60℃为宜金属或塑料热水袋可设定为70-80℃用于背部温度以40-45℃为佳。4、根据病人的感觉、意识确定水温。对老年人、小儿、昏迷、局部感觉麻痹、麻醉未清醒者水温不超过50℃。5、热水袋应装入套子或用毛巾包裹。6、热水袋放置位置 用于足部应放于距足部10㎝处用于背部时应用枕头等物固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