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初中化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三套)

2020初中化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三套)
2020初中化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三套)

2020初中化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一)

【一】教育理论

1.当前我国义务教育课程的设置应该是A

(A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分科课程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分科课程为主。

B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义务教育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分科课程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分科课程为主。

C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义务教育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高中分科课程为主。

D、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中学分科课程为主。

2.创新型课堂教学应是(D)

A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气;

B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张扬学生的个性;

C给予人人参与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D包括ABC

3.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D)

A、自主学习

B合作学习

C探究学习

D含ABC

4.实施素质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D)为重点

.(1)创造能力(2)创新精神(3)道德素质(4)实践能力

A.(1)(2)

B.(2)(4)C(1)(3)D(2)(3)(4)

5.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确立起(B)

A、先进的教学观念

B、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念

C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D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教学观念

6教育的根本功能是(C)

A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B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

C促进人的成长与全面发展

D为了一切学生

7在新课程改革中,对课程含义的理解应该是(D)

A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文件

B课程标准规定的各学科课程

C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的课程

D包括学科课程、综合化课程、实践活动类课程和潜隐形课程四大类课程

8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作是(A)

A、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B、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

C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

D是知识传授与学生能力发展的过程

9、学科教学要以(C)为本。

A、教科书

B、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C、人的全面发展

D、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10、对待师生关系上不应当强调(A)

A、服从

B、尊重

C、赞赏

D、引导

11教师是学习的(D)

A、组织者

B、引导者

C、合作者

D、以上都是

12、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D)

A.知识、技能和方法

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C.知识、技能和情感

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师职业考试系列教师招聘考试趋...教师招聘面试备...

13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B)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

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

14、综合实践课主要包括(A)几部分。

A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B、信息技术教育,合作性学习,社会实践,劳动技术

C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实践,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

D信息技术教育,合作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15、(A)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

A.民主平等

B.关心学生

C.以人为本

D.鼓励学生

初中化学教师考试理论知识试题答案;

1A2D,3D,4D,5B,6C,7D,8A,9C,10A,11D,12D,13B,14A,15A

16、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已经成为教育改革追求的重要价值取向。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与"教育机会均等"相类似的朴素主张,他的"有教无类"的观点体现了:A

A.教育起点机会均等。

B.教育过程机会均等。

C.教育条件机会均等。

D.教育结果机会均等。

17中小学校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培养人的教育目的的最基本途径是:B

A.德育工作。

B.教学工作。

C.课外活动。

D.学校管理。

18、中小学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学习方式有很多,其中,教师参与学校的案例教学活动属于:B

A.一种个体研修的学习方式。

B.一种群体研修的学习方式。

C.一种网络研修的学习方式。

D.一种专业引领的研修方式。

19学校文化建设有多个落脚点,其中,课堂教学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加强学校文化和学科文化建设,这主要有利于落实课程三维目标中的:C

A.知识与技能目标。

B.方法与过程目标。

C.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D.课堂教学目标。

20在中小学校,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施工蓝图"是:D

A.教育方针。

B.教材。

C.课程标准。

D.课程。

21、某学校英语老师王老师辅导学生经验非常丰富,不少家长托人找王老师辅导孩子。王老师每周有5天晚上在家里辅导学生,而对学校安排的具体的教育教学任务经常借故推托,并且迟到缺课现象相当严重,教学计划不能如期完成,学生及家长的负面反响很大。学校对其进行了多次批评教育,仍然不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可给予王老师什么样的处理。D

A.批评教育。

B.严重警告处分。

C.经济处罚。

D.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22、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及其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根据宪法,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下列描述与《未成年人保护法》不一致的是:A

A.保护未成年人,主要是学校老师和家长共同的责任。

B.教育与保护相结合是保护未成年人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C.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

D.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23、小芳的父母均为大学毕业,从小受家庭的影响,很重视学习,初中期间,当她自己在看书学习时,旁边如果有人讲话,就特别反感。进入高中后,小芳成绩优秀,担任了班长,但同学们都认为她自以为是,什么工作都必须顺着她的思路和想法,一些同学很讨厌她,为此她感到十分的苦恼。如果小芳同学找你诉说心中的烦恼时,你认为应该从什么角度来进行辅导:D

A.学习心理。

B.个性心理。

C.情绪心理。

D.交往心理。

2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从事科学研究,是每个教师的:A

A.权利。

B.义务。

C.责任。

D.使命。

25、教育部先后于1999年和2002年分别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两个重要文件,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任务、方法、形式和具体内容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根据文件精神和当前中小学实际,

你认为下列论述正确的是C:

A.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坚持辅导与治疗相结合,重点对象是心理有问题的学生。

B.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效的关键是加强学校的硬件投入,

每所学校都要建立一个标准的心理咨询室。

C.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将该项工作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D.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以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为主。

答案:16、A17、B18、B19、C20、D21、D22、A23、D24、A25、C

【二】新课程标准

一填空题

1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应该体现(启蒙性),(基础性。

2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

3自主学习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特征。

4对学生的学业评价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强调(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

5(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

二简答。

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是那些?

答:科学探究的步骤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

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三】教学设计

一、中学化学新课程教学设计包括哪些?

参考答案:

明确教学目标、诊断学生的知识缺陷、新旧知识的联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选择教学模式、配以低耗高效的教学媒体。

参考文献:

1.化学课程标准。

2.化学课本和教参。

2020初中化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二)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S-32Cl-35.5Mg-24Ca-40Fe-56K-39Cu-64一、下列每小题有1~2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相应的括号内,45分。1.下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图1中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

C.图1实验不能比较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高低

D.若将图2中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到燃烧现象

2.原子序数在1~18之间的四种元素甲、乙、丙、

丁,其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13,甲、乙和丙是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相邻元素,则丁一定不是()

A.氢B.氯C.氧D.铍

3.洗涤是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下列有关操作合理的是()

A.过滤时用蒸馏水洗涤滤纸上的硫酸钡沉淀,以除去其表面的可溶性杂质

B.使用滴瓶滴加试剂后,立即用蒸馏水洗净滴管并放回原瓶

C.刚加热过高锰酸钾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D.用洗洁精清洗热水瓶里长期积淀的水垢

4.高铁电池是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放电时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

电压。高铁电池放电的化学方程式为:3Zn+2K 2FeO 4+8H 2O 3Z n (O H )2+2F e (O H )3+4KOH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该反应实现了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B.放电过程中锌元素的化合价降低C.高铁电池能减少汞等重金属污染D.放电过程中溶液的pH 逐渐升高5.如果将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分类,右图中甲、乙、丙是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且相连物之间均能发生化学反应,下列说法符合图示要求的是()A.当甲为氯化铵时,X 可以为氢氧化钾

B.当甲、乙、丙分别为酸、碱、盐时,X 一定不可能为碳酸钠C.当X 为氧气时,甲、乙、丙可以为氢气、红磷、葡萄糖

D.当X 为稀盐酸时,甲、乙、丙可以为铜、氢氧化铜、硝酸银6.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OH —、C1一、HCO 3一、Na +B.Na +、Cu 2+、C1一、SO 4

2一

C.Ag +、Cl 一、NO 3一、K +D.H +、Fe 2+、SO 42一、NO 3一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硫酸铵化肥加入熟石灰研磨能嗅到刺激性气味

B.含Cl -的盐溶液能与AgNO 3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C.含SO 42-的盐溶液能与Ba(NO 3)2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D.某盐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盐一定是含有CO 32-的盐

8.已知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其中被还原的元素化合价降低,

被氧化的元素化合价升高。海洋中有丰富的资源,如下图所示利用海水可获得许多化工产品。下列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第①步

中除

去粗盐中的SO 42-、Ca 2+、Mg 2+

等杂质,加入的试剂顺序为:Na 2CO 3溶液、NaOH 溶液、BaCl 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B.第②步中加入的试剂为CaCl 2溶液C.第③步中发生分解反应D.在第④步中溴元素被还原

9.根据下列几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图,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A.氯化钠中混有少量硝酸钾,采用蒸发结晶进行提纯

B.氢氧化钙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有晶体析出C.80℃时,氯化钾与硫酸镁的溶解度相等

D.所有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或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10.t℃时,将一定量KNO 3的不饱和溶液平均分为三份,分别恒温蒸发出水的质量为5g、

10g、15g,析出KNO 3晶体的质量依次为a g、b g、c g,则a、b、c 三者的关系为()A.c=a +b B.c=2b -a C.c=a +2b D.c=2a -b 11.如右图,一木块漂浮于X 中,向X 中缓缓加入(或通入)少量物质Y 后最终木块上浮,

则X 与Y 可能是(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12.将一定量的丙醇(C 3H 8O)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丙醇氧气水二氧化碳

X 反应前质量/g 6.012.8000反应后质量/g

7.2

8.8

a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表中a 的值为2.8B.X 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X 可能含有氢元素D.若起始时氧气的质量是14.4g,则无X 生成13.U 形管中是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向

左、右两管中分别同时逐滴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和稀盐酸(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开始时左边溶液呈蓝色,右边溶液呈红色B.开始时左边溶液呈无色,右边溶液呈红色C.充分反应后U 形管中溶液可能呈红色D.充分反应后U 形管中溶液一定呈无色

14.已知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工业制HNO 3的尾气中含有的NO 2和NO 常用NaOH 溶液吸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NO 2+2NaOH=2NaNO 2+H 2O,2NO 2+2NaOH=NaNO 2+NaNO 3+H 2O,NO 不能被NaOH 溶液吸收。相同条件下NO 2与NO 的体积比如下,其中能被完全吸收的是()A.1:2B.2:l C.1:3D.3:115.右图是某燃煤发电厂处理废气的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过程中没有分解反应

B.此过程中S 元素的化合价未发生改变C.使用此废气处理装置可减少酸雨的形成D.整个过程的反应可表示为:

2SO 2+2CaCO 3+O 2=2CaSO 4+2CO 2

二、本题共6小题,共30分

选项X Y A 水食盐B 氢氧化钙溶液

二氧化碳C 稀硫酸镁粉D

硫酸铜溶液

铁粉

16.微粒模型观察与比较。如左图所示,在钠与氯气的反应中,每个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成为1个钠离子;每个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成为1个氯离子;钠离子与氯离子结合形成氯化钠。因为1个电子的质量大约为1个质子或中子质量的

1

1836

,故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若用r、m 分别表示微粒的半径和质量,以“<”或“>”或“≈”填空。

(1)m(Na)m(Na +);(2)r(Cl)r(Cl

);

(3)r(Na)r(C1);(4)r(Na +)r(Cl -

)。17.甲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请根据下列叙述回答问题。

(1)若甲既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X,又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Y,且X 与Y 能反应。则

甲的化学式可能是(写出一种即可),X 与Y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甲能与水反应,将少量甲加到饱和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甲一定是二氧化碳B.反应后溶质的质量一定减少C.反应前后溶剂的质量保持不变D.反应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3)若甲可用于焊接或切割金属,把一定质量的纯净物A 和40g 的纯净物B 在一定条件下

按下图所示充分反应,当B 物质反应完时,可生成44g C 物质和9g D 物质。①参加反应的甲物质的质量是。

②甲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8.用作牙膏摩擦剂的轻质碳酸钙可以用矿石A 来制备,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两种转化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a.二氧化碳持续通入氢氧化钙溶液发生如下反应:

CO 2+Ca(OH)2===CaCO 3↓+H 2O,CaCO 3+H 2O +CO 2===Ca(HCO 3)2;b.碳酸氢钙微溶于水,微热易分解:Ca(HCO 3)2=====CaCO 3↓+H 2O+CO 2↑;

c.生石灰与水充分反应后可得到颗粒非常细小的熟石灰浆。试填空:

(1)小王主张用流程①、②、④和操作Ⅱ的设计,认为其工艺简单。请写出反应①和④

的化学方程式:①;④;操作Ⅱ包括等工序。(2)制轻质碳酸钙时,D 为(选填“悬浊液”或“溶液”或“乳浊

微热

液”),理由是:。(3)小李认为流程①、②、③和操作I 比小王的主张更好,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操作I 包括搅拌和微热等工序。

19.右图中的物质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B 为单质,B 是可供动植物呼吸的气体;甲、乙、丙为化合物,甲与过量的丙、乙与过量的丙两两反应的所有产物相同。图中“—”表示两端的物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

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1)写出B 的化学式;

写出一种丙的名称。(2)写出A 和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乙→甲的化学方程式:

20.能源“非石油化”是战略目标,发展以CH 4、CO 2等为原料的“C 1化学”成为当今化工生产的必然趋势。通常天然气中含有H 2S等有毒气体,下图为天然气合成氨的工艺流程。(1)甲烷—氧气燃料电池是实现_____________能量转化的装置。

(2)CH 4可合成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研究CH 4和CO 2反应生成CO和H 2,重大意义在于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科研人员发现CH 4可直接分解获得C 6H 6和H 2,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中CH 4与H 2O(气)反应生成CO 2、H 2,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中一般加入K 2CO 3溶液吸收CO 2,此反应表示为K 2CO 3+CO 2+H 2O =2_________,N 2与H 2

按照___________分子数比反应生成NH 3。

(4)使用Fe 2O 3·H 2O除去H 2S,生成物中含硫元素的物质有______种。流程中参与循环的物质

是_______(填化学式)。

三、本题共4小题,共20分

21.小黄用右图装置测定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和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主要实验步骤如下(必要的固定装置已略去):

①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②加入药品和水;

③记录C 中液面刻度(C 为带有刻度的玻璃管);④由A 向B 中滴加试剂至过量;

⑤待B 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 中液面刻度,计算得到气体的体积为V mL(经查,该气体密度为ρg/L);⑥将B 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并称重,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W g。

(1)A仪器的名称为;

(2)B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小黄在实验前将块状的铜锌合金磨成粉末状,其目的是:;(4)如何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5)为使测得的气体体积更精确,记录C中液面刻度时,除使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外,还应;

(6)小黄发现实验中由于缺少某一步骤导致数据缺乏而无法计算,该步骤是:;(7)通常实验前须估算药品用量,如果实验过程中,发现盐酸的量不足,应中途加酸还是重新实验:;理由是。22.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A图中制取CO

2

的化学方程式为,浓硫酸的作用是。

(2)将接口a和b连接,可观察到,仅有下面玻璃管内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上面玻璃管内无明显现象产生。据此说明;①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

②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显性物质。

(3)已知:①CaCO

3

+CO

2

+H

2

O=Ca(HCO

3

2

;②Ca(HCO

3

2

易溶于水,能与澄清石灰水或碳酸钠溶液反应都生成碳酸钙沉淀,也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将接口a和c连接,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后,将试管静置后固液分离,则

上层溶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是或。请你设计实验方案

加以验证。

四、本题共1小题。共6分。

23.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将石灰石样品研成粉末,然后取一定量的石灰石粉末与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假设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和酸反应,也不溶于水),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滤渣质量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样品的质量/g滤渣的质量/g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取少量上层溶液于试管

中,,然后滴加。溶质为。

第一次 3.40.3第二次 3.60.4第三次

5.0

0.5

(1)该样品中碳酸钙质量分数的平均值为:_____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2)引起三次实验数据差异的操作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3)若利用题(1)的结果,煅烧l00t 这种石灰石,理论上最多能得到氧化钙多少吨?(结果精确到0.1t)

参考答案

1.B 2.CD 3.A 4.B 5.A

6.B

7.D

8.C 9.AC 10.B 11.A C 12.AD

13.C

14.BD

15.CD

16.≈

17.(1)碳酸钠CO 2+2NaOH=Na 2CO 3+H 2O(2)BD(3)①13g ②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118.(1)CaCO3====CaO+CO 2↑Ca(OH)2+Na 2CO 3==CaCO 3↓+2NaOH

搅拌、过滤、微热

(2)悬浊液

澄清石灰水溶度低,生产效率低

(3)使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碳酸钠成本低19.(1)O 2

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等)

(2)C+CO 2====2CO

(3)H 2CO 3=CO 2↑+H 2O

20.(1)化学能→电能(2)转化二氧化碳或控制温室效应或得到一氧化碳和氢气用途广

高温

泛6CH 4==C 6H 6+9H 2(3)CH 4+2H 2O==CO 2+4H 2

KHCO 3(4)2Fe 2O 3·H 2O

21..(1)分液漏斗

(2)Zn+H 2SO 4==ZnSO 4+H 2↑

(3)加快反应的速率(4)提高D 管,静止片刻后,C、D 液面仍存在高度差,则气密性

良好

(5)使D、C 中的液面相平(6)测量铜锌合金样品的质量

(7)重新实验

中途添加酸

时,会造成气体逸散,影响气体体积的精确测量

22.(1)CaCO 3+2HCl ==CaCl 2+2H 2O +CO 2↑;干燥二氧化碳气体。(2)①大;②酸。(3)Ca(OH)2、Ca(HCO 3)2;盐酸;放出气体;Ca(HCO 3)2(合理答案即可)23.(1)90.0%

(2)石灰石中碳酸钙分布不均匀(或滤渣未清洗干净或称量样品不准确或

称量滤渣不准确或石灰石颗粒未充分反应)

(3)50.4t

2020初中化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三)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S-32

Cl-35.5

Mg-24

Ca-40

Fe-56

K-39

Cu-64

一、下列每小题有1~2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相应的括号内,45分。

1.下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B.图1中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C.图1实验不能比较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高低D.若将图2中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到燃烧现象

2.原子序数在1~18之间的四种元素甲、乙、丙、丁,其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13,甲、

乙和丙是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相邻元素,则丁一定不是()A.氢B.氯C.氧D.铍3.洗涤是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下列有关操作合理的是()A.过滤时用蒸馏水洗涤滤纸上的硫酸钡沉淀,以除去其表面的可溶性杂质B.使用滴瓶滴加试剂后,立即用蒸馏水洗净滴管并放回原瓶C.刚加热过高锰酸钾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D.用洗洁精清洗热水瓶里长期积淀的水垢

4.高铁电池是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放电时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

电压。高铁电池放电的化学方程式为:3Zn+2K 2FeO 4+8H 2O 3Z n (O H )2+2F e (O H )3+4KOH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该反应实现了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B.放电过程中锌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C.高铁电池能减少汞等重金属污染D.放电过程中溶液的pH 逐渐升高

5.如果将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分类,右图中甲、

乙、

丙是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且相连物之间均能发生化学反应,下列说法符合图示要求的是()A.当甲为氯化铵时,X 可以为氢氧化钾

B.当甲、乙、丙分别为酸、碱、盐时,X 一定不可能为碳酸钠C.当X 为氧气时,甲、乙、丙可以为氢气、红磷、葡萄糖

D.当X 为稀盐酸时,甲、乙、丙可以为铜、氢氧化铜、硝酸银6.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OH —、C1一、HCO 3一、Na +B.Na +、Cu 2+、C1一、SO 4

2一

C.Ag +、Cl 一、NO 3一、K +D.H +、Fe 2+、SO 42一、NO 3一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硫酸铵化肥加入熟石灰研磨能嗅到刺激性气味

B.含Cl -的盐溶液能与AgNO 3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C.含SO 42-的盐溶液能与Ba(NO 3)2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D.某盐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盐一定是含有CO 32-的盐

8.已知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其中被还原的元素化合价降低,

被氧化的元素化合价升高。海洋中有丰富的资源,如下图所示利用海水可获得许多化工产品。下列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第①

步中

除去粗盐中的SO 42-、Ca 2+、Mg 2+

等杂质,加入的试剂顺序为:Na 2CO 3溶液、NaOH 溶液、BaCl 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B.第②步中加入的试剂为CaCl 2溶液C.第③步中发生分解反应D.在第④步中溴元素被还原

9.根据下列几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图,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A.氯化钠中混有少量硝酸钾,采用蒸发结晶进行提纯B.氢氧化钙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有晶体析出C.80℃时,氯化钾与硫酸镁的溶解度相等

D.所有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或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10.t℃时,将一定量KNO 3的不饱和溶液平均分为三份,分别恒温蒸发出水的质量为5g、

10g、15g,析出KNO 3晶体的质量依次为a g、b g、c g,则a、b、c 三者的关系为()A.c=a +b B.c=2b -a C.c=a +2b D.c=2a -b 11.如右图,一木块漂浮于X 中,向X 中缓缓加入(或通入)少量物质Y 后最终木块上浮,

则X 与Y 可能是(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

12.将一定量的丙醇(C 3H 8O)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丙醇氧气水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质量/g 6.012.8000反应后质量/g

7.2

8.8

a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表中a 的值为2.8B.X 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X 可能含有氢元素D.若起始时氧气的质量是14.4g,则无X 生成13.U 形管中是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向

左、右两管中分别同时逐滴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和稀盐酸(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开始时左边溶液呈蓝色,右边溶液呈红色B.开始时左边溶液呈无色,右边溶液呈红色C.充分反应后U 形管中溶液可能呈红色D.充分反应后U 形管中溶液一定呈无色

14.已知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工业制HNO 3的尾气中含有的NO 2和NO 常用NaOH 溶液吸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NO 2+2NaOH=2NaNO 2+H 2O,2NO 2+2NaOH=NaNO 2+NaNO 3+H 2O,NO 不能被NaOH 溶液吸收。相同条件下NO 2与NO 的体积比如下,其中能被完全吸收的是()A.1:2B.2:l C.1:3D.3:115.右图是某燃煤发电厂处理废气的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过程中没有分解反应

B.此过程中S 元素的化合价未发生改变C.使用此废气处理装置可减少酸雨的形成D.整个过程的反应可表示为:

2SO 2+2CaCO 3+O 2=2CaSO 4+2CO 2

二、本题共6小题,共30分

16.微粒模型观察与比较。如左图所示,在钠与氯气的反应中,每个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成为1个钠离子;每个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成为1个氯离子;钠离子与氯离子结合形成氯化钠。因为1个电子的质量大约为1个质子或中子质量的

1

1836

,故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若用r、m 分别表示微粒的半径和质量,以“<”或“>”或“≈”填

空。

选项X Y A 水食盐B 氢氧化钙溶液

二氧化碳C 稀硫酸镁粉D

硫酸铜溶液

铁粉

(1)m(Na)m(Na +);(2)r(Cl)r(Cl -

);

(3)r(Na)r(C1);(4)r(Na +)r(Cl -

)。17.甲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请根据下列叙述回答问题。

(1)若甲既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X,又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Y,且X 与Y 能反应。则

甲的化学式可能是(写出一种即可),X 与Y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甲能与水反应,将少量甲加到饱和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甲一定是二氧化碳B.反应后溶质的质量一定减少C.反应前后溶剂的质量保持不变D.反应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3)若甲可用于焊接或切割金属,把一定质量的纯净物A 和40g 的纯净物B 在一定条件下

按下图所示充分反应,当B 物质反应完时,可生成44g C 物质和9g D 物质。

①参加反应的甲物质的质量

是。

②甲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8.用作牙膏摩擦剂的轻质碳酸钙可以用矿石A 来制备,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两种转化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a.二氧化碳持续通入氢氧化钙溶液发生如下反应:

CO 2+Ca(OH)2===CaCO 3↓+H 2O,CaCO 3+H 2O +CO 2===Ca(HCO 3)2;b.碳酸氢钙微溶于水,微热易分解:Ca(HCO 3)2=====CaCO 3↓+H 2O+CO 2↑;

c.生石灰与水充分反应后可得到颗粒非常细小的熟石灰浆。试填空:

(1)小王主张用流程①、②、④和操作Ⅱ的设计,认为其工艺简单。请写出反应①和

④的化学方程式:①;④;操作Ⅱ包括等工序。(2)制轻质碳酸钙时,D 为(选填“悬浊液”或“溶液”或“乳浊液”),理

由是:。(3)小李认为流程①、②、③和操作I 比小王的主张更好,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操作I 包括搅拌和微热等工序。

19.右图中的物质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B 为单质,B 是可供动植物呼吸的气体;甲、乙、丙为化合物,甲与过量的丙、乙与过量的丙两两反应的所有产物相同。图中“—”表示两端的物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

微热

(1)写出B 的化学式;

写出一种丙的名称

(2)写出A 和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写出乙→甲的化学方程式:

20.能源“非石油化”是战略目标,发展以CH 4、CO 2等为原料的“C 1化学”成为当今化工生产的必然趋势。通常天然气中含有H 2S等有毒气体,下图为天然气合成氨的工艺流程。(1)甲烷—氧气燃料电池是实现_____________能量转化的装置。

(2)CH 4可合成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研究CH 4和CO 2反应生成CO和H 2,重大意义在于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科研人员发现CH 4可直接分解获得C 6H 6和H 2,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中CH 4与H 2O(气)反应生成CO 2、H 2,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中一般加入K 2CO 3溶液吸收CO 2,此反应表示为K 2CO 3+CO 2+H 2O =2_________,N 2与H 2

按照___________分子数比反应生成NH 3。

(4)使用Fe 2O 3·H 2O除去H 2S,生成物中含硫元素的物质有______种。流程中参与循环的物质

是_______(填化学式)。

三、本题共4小题,共20分

21.小黄用右图装置测定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和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主要实验步骤如下(必要的固定装置已略去):①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加入药品和水;

③记录C 中液面刻度(C 为带有刻度的玻璃管);

④由A 向B 中滴加试剂至过量;

⑤待B 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 中液面刻度,计算得到气体的体积为V mL(经查,该气体密度为ρg/L);

⑥将B 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并称重,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W g。(1)A 仪器的名称为;(2)B 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小黄在实验前将块状的铜锌合金磨成粉末状,其目的是:;(4)如何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5)为使测得的气体体积更精确,记录C 中液面刻度时,除使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外,还应;

(6)小黄发现实验中由于缺少某一步骤导致数据缺乏而无法计算,该步骤是:;(7)通常实验前须估算药品用量,如果实验过程中,发现盐酸的量不足,应中途加酸还是

重新实验:;理由是。22.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A 图中制取CO 2的化学方程式为,

浓硫酸的作用是。

(2)将接口a 和b 连接,可观察到,仅有下面玻璃管内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上面玻

璃管内无明显现象产生。据此说明;①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②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显性物质。

(3)已知:①CaCO 3+CO 2+H 2O =Ca(HCO 3)2;②Ca(HCO 3)2易溶于水,能与澄清石灰

水或碳酸钠溶液反应都生成碳酸钙沉淀,也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将接口a 和c 连接,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后,将试管静置后固液分离,则上层溶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是或。请你设计实验方案加以验证。

四、本题共1小题。共6分。

23.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将石灰石样品研成粉末,然后取一定量的石灰石粉末与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假设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和酸反应,也不溶于水),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滤渣质量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样品的质量/g

滤渣的质量/g

第一次 3.40.3第二次 3.60.4第三次

5.0

0.5

(1)该样品中碳酸钙质量分数的平均值为:_____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2)引起三次实验数据差异的操作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3)若利用题(1)的结果,煅烧l00t 这种石灰石,理论上最多能得到氧化钙多少吨?(结果精确到0.1t)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取少量上层溶液于试管中,,然后滴加。

溶质为。

参考答案

1.B 2.CD 3.A 4.B 5.A

6.B

7.D

8.C 9.AC 10.B 11.A C 12.AD

13.C

14.BD

15.CD

16.≈

17.(1)碳酸钠CO 2+2NaOH=Na 2CO 3+H 2O(2)BD(3)①13g ②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118.(1)CaCO3====CaO+CO 2↑Ca(OH)2+Na 2CO 3==CaCO 3↓+2NaOH

搅拌、过滤、微热

(2)悬浊液

澄清石灰水溶度低,生产效率低

(3)使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碳酸钠成本低19.(1)O 2

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等)

(2)C+CO 2====2CO

(3)H 2CO 3=CO 2↑+H 2O

20.(1)化学能→电能

(2)转化二氧化碳或控制温室效应或得到一氧化碳和氢气用途广

6CH 4==C 6H 6+9H 2(3)CH 4+2H 2O==CO 2+4H 2

KHCO 3(4)2

Fe 2O 3·H 2O

21..(1)分液漏斗

(2)Zn+H 2SO 4==ZnSO 4+H 2↑

(3)加快反应的速率(4)提高D 管,静止片刻后,C、D 液面仍存在高度差,则气密性

良好

(5)使D、C 中的液面相平(6)测量铜锌合金样品的质量

(7)重新实验

中途添加酸

时,会造成气体逸散,影响气体体积的精确测量

22.(1)CaCO 3+2HCl ==CaCl 2+2H 2O +CO 2↑;干燥二氧化碳气体。(2)①大;②酸。(3)Ca(OH)2、Ca(HCO 3)2;盐酸;放出气体;Ca(HCO 3)2(合理答案即可)23.(1)90.0%

(2)石灰石中碳酸钙分布不均匀(或滤渣未清洗干净或称量样品不准确或

称量滤渣不准确或石灰石颗粒未充分反应)

(3)50.4t

高温

初中化学教师招聘试题(一)

word 文档,下载后可编辑。 3.怎样确定一瓶失去标签的试剂是不是浓盐酸 ( ) 中小学教师学科考试试题(卷) 初中化学 A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关于技能性学习目标的要求分 为三 个层次 B .衡量教学效果的好坏,主要看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 C .教师的讲解是学生实现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D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应该体现启蒙性、基础性号证考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题答要不内线封密 得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 2分, 共30分) 名姓 校学 1.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包括 ( ) 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 ③制定计划 ④进行实验 ⑤收集证据 ⑥解释与结论 ⑦反思与评价 ⑧表达与交流 A .①②③④⑦⑧ B . ①③④⑥⑦⑧ C .①③④⑤⑥⑧ D .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 A .讨论 B .调查C.实验 D .上网 4.下列四种性质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这种性质是( ) A .颜色 B .状态C.硬度 D .氧化性 5.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A.NaOH (含Na2CO3)加盐酸; B.H2 (含HCI)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C.CO (含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D.HCI (含H2SO4)力口BaCl2 溶液 6.把盐酸、碳酸钾、硫酸、氢氧化钾和硝酸钾五种透明溶液鉴别幵来下 列实验方案中所加试剂和先后顺序合理的是( ) A . BaCl2溶液、稀HNO3、酚酞试液 B .石蕊试液、稀HNO3、AgNO s溶液 C.稀HNO3、石蕊试液、AgNO s溶液 D .稀HNO3、石蕊试液、BaCS溶液 7.汽车安全气袋内贮有硝酸铵(NH4NO3),当汽车高速行驶中受到猛烈撞 击时,迅速分解产生大量N2O气体和H2O充满气袋,填补在乘员与挡风 玻璃之间,防止乘员受伤。上述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不可能的是 ( ) A.+5 价 B.+3 价 C.+1 价 D.—3 价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考试题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的人是( )。 A.弗洛伊德 B.卢梭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2.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认为动物界已存在教育,也有教师与学生把动物对其幼子的爱护、照看当成教育,这种理论是( )。 A.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论 B.教育的社会起源论 C.教育的实践起源论 D.教育的生物起源论 3.有学者强调,教育要根据一个民族的固有特性来进行,这种观点体现了( )。 A.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B.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C.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D.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4.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教是为了不教”,强调的是教学中应该重视( )。 A.传授知识 B.培养能力 C.发展个性 D.养成品德 5.以下哪个观点不能解释“狼孩”、“豹孩”、“猪孩”回归人类社会后难以适应的原因?( ) A.人类个体早期经验的剥夺 B.先天遗传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 C.个体心理发展离不开人类社会环境与教育影响 D.个体心理发展中存在关键期 6.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某县级人民政府仍然决定将原本划给全县小学校舍修建的钱用到了城区建设中,该做法( )。 A.违反了应当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的规定 B.违反了不得挪用义务教育经费的规定 C.体现了县级人民政府领导和管理教育的责任 D.体现了县级人民政府对教育的财政投入责任 7.玛丽同学回到家发现自己的房间变干净了,推测今天上午妈妈一定打扫卫生了。这说明思维具有( )特征。 A.间接性 B.概括性 C.指向性 D.集中性 8.《教育心理学》探讨的主要问题是( ) A.教育的本质、目的 B.教育的任务、原理 C.教育的内容、方法 D.教育过程中师生互动时的心理现象

初中化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1)

初中化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S-32 Cl-35.5 Mg-24 Ca-40 Fe-56 K-39 Cu-64 一、下列每小题有1~2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相应的括 号内,45分。 1.下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 度的作用 B.图1中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 C.图1实验不能比较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高低 D.若将图2中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到燃烧现象 2.原子序数在1~18之间的四种元素甲、乙、丙、丁,其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13,甲、乙和丙是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相邻元素,则丁一定 不是( ) A.氢B.氯C.氧 D.铍 3.洗涤是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下列有关操作合理的是()A.过滤时用蒸馏水洗涤滤纸上的硫酸钡沉淀,以除去其表面的可溶性杂质 B.使用滴瓶滴加试剂后,立即用蒸馏水洗净滴管并放回原瓶 C.刚加热过高锰酸钾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 D.用洗洁精清洗热水瓶里长期积淀的水垢 4.高铁电池是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放电时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电压。高铁电池放电的化学方程式为: 3Zn+2K2FeO4+8H2O3Z n(O H)2+2F e(O H)3+4KOH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实现了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B.放电过程中锌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C.高铁电池能减少汞等重金属污染D.放电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升高 5.如果将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分类,右图中甲、乙、丙是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且相连物之间均能发生化学反应,下列 说法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 A.当甲为氯化铵时,X可以为氢氧化钾 B.当甲、乙、丙分别为酸、碱、盐时,X一定不可能为 碳酸钠 C.当X为氧气时,甲、乙、丙可以为氢气、红磷、葡萄糖 D.当X为稀盐酸时,甲、乙、丙可以为铜、氢氧化铜、硝酸银 6.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OH—、C1一、HCO3一、Na+B.Na+、Cu2+、C1一、SO42一 C.Ag+、Cl一、NO3一、K+D.H+、Fe2+、SO42一、NO3一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硫酸铵化肥加入熟石灰研磨能嗅到刺激性气味 B. 含Cl-的盐溶液能与AgNO3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C. 含SO42-的盐溶液能与Ba(NO3)2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D. 某盐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盐一定是含有CO32-的盐 8.已知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其中被还原的元素化合价降低,被氧化的元素化合价升高。海洋中有丰富的资源,如下图所示利用海水可获得许多化工产品。 下列 有关说法 正确的是 () A.第① 步中除去粗盐中的SO42-、Ca2+、Mg2+等杂质,加入的试剂顺序为: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B.第②步中加入的试剂为CaCl2溶液 C.第③步中发生分解反应

教师招聘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教师招聘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1~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教育著作是( )。 A.《学记》B.《论语》 C.《论演说家的培养》D.《理想国》 2.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 A.杜威B.斯普兰格 C.拉伊D.赞科夫 3.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教学原则是( )提出来的。 A.赫尔巴特B.布卢姆 C.凯洛夫D.赞科夫 4.目前我国教育在很多方面不同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这反映了教育具有( )。A.永恒性B.历史性 C.阶级性D.相对独立性 5.下列不属于广义教育制度范畴的是( )。 A.学校B.少年宫 C.教育考试制度D.教材 6.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起( )。 A.桥梁作用B.关键作用 C.主导作用D.决定作用 7.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A.感知知识B.理解知识 C.巩固知识D.运用知识 8.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班级授课制B.小组合作学习 C.个别教学D.现场教学 9.依据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规律而提出的教学原则是( )。 A.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B.启发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D.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统一原则 10.我国中小学德育的总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 )。 A.共产主义接班人B.社会主义建设者 C.好公民D.好儿童 11.班主任了解学生最基本的方法是( )。 A.观察法B.谈话法 C.问卷法D.实验法 12.课外校外教育从确定活动的内容、要求到选择活动方式,从安排活动的具体步骤到组织实施等,都是学生自主进行的,这反映了课外校外教育具有( )。 A.独立性B.灵活性 C.自愿性D.实践性 二、辨析题:13~14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13.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所以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的指挥。 14.社会生产方式是确立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因此,教育目的就应该仅仅根据社会发展的

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08-18 20:03 一、单项选择题 1.渗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口授身传生产、生活经验的现象,称之为(A)。 A.自然形态的教育B.自我教育C.家庭教育D.社会教育 2.人类社会最早诞生的教育学是以(B)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 A.初等教育B.普通中小学教育C.中等教育D.一般教育现象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思想出自(C)。 A.《学记》B.《大学》C.《论语》D.《师说》 4.“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A)。 A.《学记》B.《论语》C.《尚书》D.《孟子》 5.反映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代表作品是(C)。

A.《教育论》B.《雄辩术原理》C.《理想国》D.《巨人传》 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学科,形成于(A)。A.资本主义社会初期B.封建社会末期C.奴隶社会初期D.原始社会末期 7.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并详细论证班级上课制的教育著作是(C)。 A.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D.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8.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教育家是(B)。 A.裴斯泰洛奇B.赫尔巴特C.夸美纽斯D.柏拉图 9.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C)。 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B.杜威和赫尔巴特C.赫尔巴特和杜威D.夸美纽斯和杜威10.“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是(D)的重要主张。 A.实践教育学派B.实证教育学派C.传统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测试卷适用全国带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测试卷适用全国带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测试卷(适用全国)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和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时期的教育特征。 A.中国 B.埃及 C.希腊 D.罗马 2.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下列选项中不在此列的一条是() A.高难度原则 B.高速度原则 C.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3.教育对象千差万别,这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反思,说明教师是() A.组织者 B.研究者 C.管理者 D.示范者 4.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的课程,属于() A.实践型课程 B.研究型课程 C.拓展型课程 D.知识型课程 5.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 6.经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经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个别学生。这种班级管理模式是() A.民主管理 B.目标管理 C.集体管理 D.平行管理 7.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教师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为研究对象,经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8.新课程将教师的角色定义为() A.学习者 B.定论者 C.主导者 D.定向者 9.教师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是() A.榜样学习 B.职业实践 C.社会实践 D.理论学习 10.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这句话说明教育活动中()尤为重要。 A.传授给学生间接经验 B.发展学生能力 C.及时巩固 D.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1.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A.冯特 B.华生 C.马斯洛 D.弗洛伊德 12.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脑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这是() A.心理定势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首因效应 13.个体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是() A.认知 B.客观现实 C.个性 D.需要 1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下列哪种情感()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热爱感 15.关于智力与学业成绩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智力越高,学业成绩越好 B.在所有因素中,智力是影响学业成绩的最重要因素 C.中等智力水平的学生学业成绩最好 D.智力与学业成绩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 16.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是属于() A.直接强化 B.间接强化 C.自我强化 D.替代性强化 17.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合乎多数人的行为方式是()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库 1.“瘸子里选将军”是一种() A.相对性评价 B.绝对性评价 C.定性评价 D.定量评价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B.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C.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它决定了人的发展 D.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3.下列哪项不属于班级授课制的优势() A.有利于因材施教 B.有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C.有利于获得完整的科学知识 D.有利于促进学校教育的普及 4.范例教学在教学上坚持的三个特性是() A.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 B.基本性、全面性、范例性 C.个体性、基础性、范例性 D.全员性、基本性、范例性

5.张红于2015年取得了高级教师资格,她不能应聘下列哪类岗位() A.小学教师 B.初级中学教师 C.高等学校教师 D.技工学校文化课教师 二、判断题 6.教育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根据是法律制度的存在。( ) 7.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一直为后人接受和继承,这正说明了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 8.素质教育有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综合国力。( ) 三、材料分析题 9.案例一一天,班里的学习尖子朱小东给语文老师说:“老师,您好,我向您提个建议,你布置的字词我早已写过了,能不能再给我布置点别的作业,我不想再机械地抄写这些词语了,真没意思。” 案例二又到了交作业的时间了。“老师,董小明的作业又没写。他每次这样的实践作业都不写。”小组长认真地向老师汇报。老师把这些没交作业的同学叫过来大声训斥,询问原因,他们仿佛也很无辜:“老师,不是我们不写作业,而是这样的作业我们不会写。”

初中化学教师业务考试试卷

初中化学教师业务考试试卷 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所在单位和准考证号。 2.答题时,切记答案要填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都交给监考老师。 4.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Ca—40 第Ⅰ卷:选择题(50分) 一、公共知识(2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1.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已经成为教育改革追求的重要价值取向。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与“教育机会均等”相类似的朴素主张,他的“有教无类”的观点体现了: A.教育起点机会均等。B.教育过程机会均等。 C.教育条件机会均等。 D.教育结果机会均等。 2.中小学校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培养人的教育目的的最基本途径是: A.德育工作。 B.教学工作。 C.课外活动。 D.学校管理。 3.中小学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学习方式有很多,其中,教师参与学校的案例教学活动属于: A.一种个体研修的学习方式。B.一种群体研修的学习方式。 C.一种网络研修的学习方式。D.一种专业引领的研修方式。 4.学校文化建设有多个落脚点,其中,课堂教学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加强学校文化和学科文化建设,这主要有利于落实课程三维目标中的: A.知识与技能目标。B.方法与过程目标。 C.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D.课堂教学目标。 5.在中小学校,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施工蓝图”是: A.教育方针。 B.教材。 C.课程标准。D.课程。 6.某学校英语老师王老师辅导学生经验非常丰富,不少家长托人找王老师辅导孩子。王老师每周有5天晚上在家里辅导学生,而对学校安排的具体的教育教学任务经常借故推托,并且迟到缺课现象相当严重,教学计划不能如期完成,学生及家长的负面反响很大。学校对其进行了多次批评教育,仍然不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可给予王老师什么样的处理。 A.批评教育。B.严重警告处分。 C.经济处罚。D.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7.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及其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根据宪法,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下列描述与《未成年人保护法》不一致的是: A.保护未成年人,主要是学校老师和家长共同的责任。 B.教育与保护相结合是保护未成年人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C.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 D.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8.小芳的父母均为大学毕业,从小受家庭的影响,很重视学习,初中期间,当她自己在看书学习时,旁边如果有人讲话,就特别反感。进入高中后,小芳成绩优秀,担任了班长,但同学们都认为她自以为是,什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后附答案

2020教师招聘模拟题及答案 36.春秋时期的稷下学宫是一所官办学府,倡导学术自由。 A.对 B.错 37.以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思想为指导,不断完善自我管理、降低教育投入,提高力学效率和效益的学校被称为绿色学校。 A.对 B.错 38.行动研究起源于美国,以解决工作情景中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有利于教师实现自我反进教育教学工作。 A.对 B.错

39.依据新课程改革理念,我国明确区分义务教育与高中阶段教育,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确立小学阶段的课程以分科课程为主。 A.对 B.错 40.学习者们往往用他们已经知道的和相信的知识去帮助他们理解新的经验。因此,先前的知识和信念会促进学习者新的学习。 A.对 B.错 41.智力被认为是与学习能力有关的一个重要心理变量,但是这一概念是人为建构的很难被精确地测量。 A.对 B.错 42.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老师应该为学生布置一些只有通过他人的帮助才能成功完成的任务。

A.对 B.错 43.代币法是一种常见的教学管理手段其理论思想来源于认知主义教学观。 A.对 B.错 44.主张从实际生活中获取学习材料,打破教学科目界限。强调教师的责任在于利用环境去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帮助学生选择活动材斗的教学组织形式是设计教学法。 A.对 B.错 45.随着儿童逐渐长大,他们往往在不考虑行为的外部结果的情况下,采纳身边他人优先考虑的事情和价值标示准作为自己的,接受他人所推崇的行为。这种现象称为动机的外化。 A.对 B.错

46.在小学低年级的某次数学测验中,由于数学试卷中试题的文字表述过于复杂,学生不能完全理解题干的要求,也不能正确地解答题目,以致于该试卷无法正确测量学生数学学习的状况。据此可以判断这次娄学测验是_______ A.高信度的 B.低信度的 C.低效度的 D.高效度的 47.下列明确规定基础教育应该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文件是_______ A.《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下列认知风格中,容易给学习带来不利影响的认知风格就是(C)。 A、场独立 型 B、场依存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2、下列哪项属于真正的创造(A)。 A、鲁班发明锯子 B、高斯少年时做数字1~100的连加 C、找到远古时期的化石 D、陶渊明发现桃花源 3、我国近代教育史上,被毛泽东称颂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就是 (D)。 A、陶行知 B、杨贤江 C、徐特立 D、蔡元培 4、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就是(D)。 A、德谟克利特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苏格拉底 5、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就是(B)。 A、科任教师 B、班主任 C、级任导师 D、班委会 6、对个别学生的教育(C)。 A、就就是要靠班主任 B、就就是要靠集体活动来教育 C、就是同集体教育相辅相成的 D、主要就是对较差学生的教育工作 7、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就是(D)。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 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8、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 (B)。 A、经典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反射 C、联结反应 D、习惯成自然 9、激发、维持与指引个体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称为(C)。 A、学习需 要 B、学习期待 C、学习动机 D、学习态度 10、最重要与最良性的学习动力就是(B)。 A、学习兴趣与教师的期待 B、学习兴趣与远大的理想 C、教师的期待与远大的理想 D、教师的期待与家长的期待 11、在技能形成的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的表示方法就是用(D)。 A、图 示 B、坐标 C、遗忘曲线 D、练习曲线

初中化学教师招聘考试题

2012年公开招聘教师考试试题(卷) 初中化学 说明 本试题(卷)分两部分:公共基础理论 30分,专业知识70分,共 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公共基础理论部分 2. 教学中的“拔苗助长”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规律 A. 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均衡性 3?“天生我材必有用”适合用下列( )理论解释 A. 信息加工理论 B.接受学习理论 C.成 就动机理论 4.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学习效率和学习动机之间存在 A. 线性关系 B. “ U ”型关系 C ?倒 “U ”型关系 5. 衡量一个人品德的主要标志是 A. 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 .道德意志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以( A.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出版 C.洛克《教育漫画》的出版 )为标志的 B.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出版 D.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的出版 D.差异性 D.多元智力理论 D.平行关系 D.道德行为 D.形式运算阶段

6. 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儿童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期应在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7?“先行组织者”即先于某个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引导性学习材料, “先行组织者”是( ) 提出的概念 8. 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在知识学习中,遵循从具体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过程 的学习是 当前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以教谋私,热衷于“有偿家教”现象,这实际上违背了 1. 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杜威。 2. 教育机会的均等化、教育的自由化,两者都是教育民主化的体现。 3. 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必须由监护人送到学校接受义务教育。 4.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5?“慎独”表明儿童的道德水平已达到了很高的他律水平。 6.埃里克森人格发展论认为中学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哪些方法促进学生学习的迁移,请至少列举四种。 三、简答题 (共4 分) A.布鲁纳 B.桑代克 C.奥苏贝尔 D.加涅 9. A ?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意义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 )来予以保障 A.所在家庭 B.法定监护人 C.监狱机构 D.人民政府 10. A.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 B. 依法执教的职业道德 C. 严谨治学的职业道德 D. 廉洁从教的职业道德 、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6 分) ( ( ( ( ( ( ) ) ) ) ) )

2020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合集

2020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合集第一部分教育学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狭义的教育是指(B )A.社会教育B.学校教育C.家庭教育D.网络教育 2.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这体现了教育的(A )A.永恒性B.历史性C.阶级性D.相对独立性 3.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出不同的传统和特点,这主要是因为教育 (B ) A.具有阶级性 B.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 C.不能脱离政治经济 D.具有永恒性 4.我国目前的教育有很多方面不同与解放初期的教育,这反映了教育具有(A ) A.历史性 B.永恒性 C.阶级性 D.相对独立性 5.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C )A.生物界B.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C.生产劳动 D.动物本能 6.我国唐代由中央直接设立的学校有六学二馆,二馆是指(B ) A.教馆与学馆 B.崇文馆与弘文馆 C.文馆与武馆 D.书学馆与算学馆 7.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社会是( B )

A.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 B.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 C.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 8.自然科学的教学内容之所以不可能在古代社会学校中占主导地位,主要是因为古代社会(D ) A.教育规模的限制 B.学生数量的限制 C.教师水平的限制 D.生产力水平的限制 9.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起(D )A.决定作用B.加速作用C.延缓作用D.加速或延缓作用 10.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B )A.社会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上层建筑D.科学技术 11.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起(D )A.主导作用B.决定作用C.不起作用D.生理前提作用 1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对人的发展的影响(A ) A.环境 B.遗传 C.教育 D.社会活动 13.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D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稳定性 D.个别差异性 14.在人的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B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稳定性 D.个别差异性

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化学模拟试题卷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化学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科学家取得的成就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无关的是( )。 A.哈伯发明合成氨技术 B.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C.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 D.居里夫人发现镭 2、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只滴加氨水鉴别NaCl、AlCl3、MgCl2、Na2SO4四种溶液 B.将NH4Cl溶液蒸干制备NH4C1固体 C.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 D.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 3、科学而艺术地设计板书是化学教师重要的教学技能.设计板书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 A.准确 B.条理 C.简洁 D.用示意图 4、下列对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秸秆的处理方法中,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 A.就地焚烧 B.发酵后作农家肥 C.加工成精饲料 D.制造沼气 5、下列初中化学认知性目标的学习行为所对应的学习水平最高的是( )。 A.记住 B.解释 C.识别 D.区分 6、《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学生必须完成的基础实验做出了硬性规定,下列不属于初中生必须完成的化学实验是( )。 A.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B.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C.收集不同的水样,测定其pH,并用图表或数据等表示实验结果 D.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7、( )是为了解决教学问题、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确定的师生活动成分及其相互联系与组织方式的谋划和方略. A.教学方法 B.教学设计 C.教学策略 D.学习方法 8、下列哪项不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身边的化学物质”设置的二级主题?( ) A.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初中化学教师招聘试题(一)

中小学教师学科考试试题(卷) 初 中 化 学 (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 1.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包括 ( ) ①提出问题 ②猜想与假设 ③制定计划 ④进行实验 ⑤收集证据⑥解释与结论⑦反思与评价 ⑧ 表达与交流 A .①②③④⑦⑧B .①③④⑥⑦⑧ C .①③④⑤⑥⑧D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关于技能性学习目标的要求分为三个层次 B .衡量教学效果的好坏,主要看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 C .教师的讲解是学生实现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D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应该体现启蒙性、基础性 3.怎样确定一瓶失去标签的试剂是不是浓盐酸 ( ) A .讨论 B .调查 C .实验 D .上网 4.下列四种性质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这种性质是 ( )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 ……………… …… … … … … 密 … … … … … … … …… … … … 封 … …… … … … … … … … … … 线 … … … ……… … ……… … … … … … … … 学校 姓 准考证

A.颜色B.状态C.硬度D.氧化性 5.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A.NaOH(含Na2CO3)加盐酸; B.H2(含HCl)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C.CO(含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D.HCl(含H2SO4)加BaCl2溶液 6.把盐酸、碳酸钾、硫酸、氢氧化钾和硝酸钾五种透明溶液鉴别开来下列实验方案中所加试剂和先后顺序合理的是()A.BaCl2溶液、稀HNO3、酚酞试液 B.石蕊试液、稀HNO3、AgNO3溶液 C.稀HNO3、石蕊试液、AgNO3溶液 D.稀HNO3、石蕊试液、BaCl2溶液 7.汽车安全气袋内贮有硝酸铵(NH4NO3),当汽车高速行驶中受到猛烈撞击时,迅速分解产生大量N2O气体和H2O充满气袋,填补在乘员与挡风玻璃之间,防止乘员受伤。上述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不可能的是() A.+5价B.+3价C.+1价D.-3价 8.纳米材料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纳米管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直径为几个纳米(1纳米=10-9米)的空心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纳米管材料如果完全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 B.纳米管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C.纳米管是一种单质 D.纳米管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一、基本练习题 (一)填空题 1.职业道德是职业范围内的_特殊道德要求_______,是___一般社会道德_____和__阶级道德______在各个职业领域内的具体体现。 2.教师道德是一种__职业道德______,它的基本含义就是,教师在___共产主义道德原则_____的指导下,通过__教育劳动过程______逐步形成并必须遵循的__道德规范______和__行为准则______的总和。 3.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有_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以身作则_______。 4.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是_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_______,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____热爱学生____。 5.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求教师必须具有__坚定的事业心,______和__较强的荣誉感______。 6.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应包括.扎实的专业知识、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娴熟的教育科学知识。________等方面。教师的能力结构主要有_组织经管人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机智_______等方面。 7.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至少应包括_良好的意志品质,稳定的情绪,良好的性格特征,和____清晰的自我意识____等方面。 8.我国的师生关系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________为根本目标的。其明显的特征是__教育民主______、___尊师爱生_____和__教案相长______。 9.师生关系与一般社会关系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它是因__教育______而生,又为_教育 _______而存,其最大的功能就是___教育_____功能。

10.一般来说,在师生关系中有几种典型的模式,它们分别是_放任型______、_****型_______和__民主型______。 (二)选择题 1.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是__A______。 A.工作关系 B.心理关系 C.道德关系 D.个人关系 2.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___B_____。 A.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B.热爱学生 C.团结协作 D.以身作则 3.以无序、随意、放纵为特征的师生关系模式属于___B_____。 A.经管型 B.放任型 C.****型 D.民主型 4.对学生的发展最有利的师生关系模式是___D_____。

最新2020年全国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真题卷解析版 (8)

1.下列图像与所对应操作不相符的是() A.碳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充分反应 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水 C.向 HCl 和 Na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Ba(OH)2溶液D.向一定量水中加入少量浓硫酸 2.下列实验操作有误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证明CO2能与Ca(OH)2溶液反应.

B.过滤 C.验证燃烧的条件之一为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倾倒液体 3.下列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MnO2情况下产生O2 B.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铁粉和锌粉

D . 向等质量的氧化镁、氢氧化镁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双氧水放出氧气的质量与有无催化剂(MnO 2)无关,最终生成的氧气的质量相等,故选项错误; B 、在密闭的容器内,红磷燃烧放热,所以容器内的压强增大,反应结束,温度降低,容器内的压强减小,因为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所以容器内的压强应小于原来的压强,图示中为大于原来的压强,故选项错误; C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和铁都排在氢的前面,可以与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稀硫酸是等质量且等质量分数,硫酸的质量是一定的,锌和铁的质量是足量的,稀硫酸一定会反应完,所以生成氢气质量相等。锌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铁的金属活动性,每56份质量的铁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每65份质量的锌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即当氢气质量相同时,消耗锌的质量大,故选项正确; D 、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00%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氧化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16=40,氢氧化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16+1)×2=58,所以氧化镁中镁的质量分数大于氢氧化镁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故等质量的氧化镁、氢氧化镁中,氧化镁中含有的镁元素的质量多,分别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氧化镁生成氯化镁的质量多,故选项错误。故选C 。 4.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纯净物中往往只含有一种分子,则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

【练一练】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

【练一练】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 1.认为动物界也有教育且把教育看作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的观点是( )。 A.神话起源说 B.心理起源说 C.生物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起源。教育的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而且存在于动物界,教育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代表人物利托尔诺和沛西能。 2.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一定有教育。这说明教育具有( )。 A.历史性 B.阶级性 C.永恒性 D.继承性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社会属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一个永恒的范畴,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教育就存在,这就是教育的永恒性。 3.在西方,课程一词最早提出的教育家是( )。 A.洛克 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卢梭 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一词的来源。斯宾塞首次将“课程”一词用于专门术语。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陶冶法 B.锻炼法 C.说服法 D.榜样法

4.【答案】D。解析:“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意思是:桃子李子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它们果实甜美,惹人喜爱,人们在它们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一个人做了好事,不用张扬,人们就会记住他。只要能走到身教重于言教,为人诚恳,就会深得人心,运用的是榜样法。 5.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是( )。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效应 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印象形成效应。社会刻板印象是指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的个体差异。 6.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这种特征出现在( )。 A.少年期 B.青年初期 C.青年晚期 D.成年期 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个体思维的发展。青年初期个体的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7.“西邻有五子,一子朴,一子敏,一子盲,一子偻,一子跛,乃使朴者农,敏者贾,盲者卜,偻者绩,跛者纺。”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启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直观性原则 7.【答案】B。解析:这是《西邻五子》中的原话,大意是:西邻公有五个孩子,一个朴实,一个聪敏,一个盲人,一个驼背,一个跛脚。西邻公让朴实的务农、聪敏的经商、瞎眼的算命、驼背的搓麻、跛脚的纺纱。如此,大家各展其长,各有所成,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8.杨老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应,这体现了注意的( )品质。 A.注意分配 B.注意稳定性 C.注意广度 D.注意转移 8.【答案】A。解析: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或活

2019年全国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 全国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 1.人类的教育活动与所谓的动物的教育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类的教育活动具有()。 A.自然性 B.社会性 C.生产性 D.适应性 2.“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于()。 A.《学记》 B.《论语》 C.《师说》 D.《存学篇》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教育将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B.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常常表现出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C.教育常常超前或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 D.教育现象最早出现于原始社会 4.提出“教育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杜威 C.赫尔巴特 D.布鲁纳 5.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揭示()。 A.教育规律 B.教育的本质 C.教育问题 D.教育现象 6.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 A.心理模仿 B.生物本能 C.人的理性 D.生产劳动 7.教育“心理起源论”代表人物是()。 A.孟禄 B.洛克 C.卢梭 D.利托尔诺

8.学校教育产生于()阶段。 A.古代教育 B.原始教育 C.近代教育 D.现代教育 9.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把教育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认识的是()。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10.“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坏了。”这句话出自()。 A.《爱弥儿》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劝学篇》 11.近代教育史中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 A.裴斯泰洛齐 B.卢梭 C.康德 D.洛克 12.儿童中心说的代表人物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巴班斯基 D.杜威 13.比较系统的教育体系形成于()。 A.原始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14.被称作是“教育学的雏形”的中国古代教育学论著是()。 A.《礼记》 B.《学记》 C.《论语》 D.《孟子》 15.《爱弥儿》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的代表作,该书核心思想与观点是让儿童接受()。 A.顺其自然的教育 B.泛智教育 C.绅士教育 D.教育心理

初中化学教师业务考试试卷

初中化学教师业务考试 试卷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初中化学教师业务考试试卷 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所在单位和准考证号。 2.答题时,切记答案要填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都交给监考老师。 4.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 Ca—40 第Ⅰ卷:选择题(50分) 一、公共知识(2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1.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已经成为教育改革追求的重要价值取向。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与“教育机会均等”相类似的朴素主张,他的“有教无类”的观点体现了: A.教育起点机会均等。 B.教育过程机会均等。 C.教育条件机会均等。 D.教育结果机会均等。 2.中小学校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培养人的教育目的的最基本途径是: A.德育工作。 B.教学工作。 C.课外活动。 D.学校管理。 3.中小学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学习方式有很多,其中,教师参与学校的案例教学活动属于: A.一种个体研修的学习方式。 B.一种群体研修的学习方式。 C.一种网络研修的学习方式。 D.一种专业引领的研修方式。 4.学校文化建设有多个落脚点,其中,课堂教学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加强学校文化和学科文化建设,这主要有利于落实课程三维目标中的: A.知识与技能目标。 B.方法与过程目标。 C.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D.课堂教学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