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

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
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

实验活动2 二氧碳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及实验流程

【设计理念】分段集体实施与自主探究相结合:

本实验是在在学生完成了蜡烛燃烧,吸入和呼出气体以及氧气制取和性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实验基础和基本功,实验中继续按照课程流程图完成各环节,并且要逐步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体现了开放性,还锻炼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课程流程图】

(3)不能用浓盐酸,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挥发出HCl气体使收集的

二氧化碳不纯。

2、选择发生装置:

固——液反应不加热

(二)复习操作步骤及应注意的问题

【思考】 1、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在使用前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两种反应物再加入时,有没有先后顺序,为什么?

3、向上排空气法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收集已满?

4、如何检验二氧化碳?

【学生】回答

(三)实验探究

气体的制取:

(1)查:关闭止水夹,向长颈漏斗中注入水,形成一段液面差,静

置一段时间,若液面差保持不变则气密性良好。

(2)装:先装固体,后加入稀盐酸。

(3)定:把反应装置固定好

(4)收:收集气体,导管口一定要插入集气瓶底部

(5)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熄灭,则说明收集已满。

(二)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

①二氧化碳性质探究:如图将二氧化碳沿烧杯内壁缓慢倒入,观察现象。

每一个步骤都是一个小任

务,按照课程流程图进行完

成。以培养严谨的科学实验

态度。

通过探究了解二氧化碳的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用

途。

②二氧化碳溶解性实验:

用试管收集二氧化碳,倒插入盛有一定量水的烧杯中。

③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A、取二支洁净试管,分别加入2毫升水,并滴加几滴管紫色石蕊试液,向其中一支试管通往二氧化碳,另一支不通,进行对比。

B、将变化的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

④.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少量

并振荡。

教学反思

附件13、二氧化碳制取与性质

班级:姓名:小组合作者:

【实验目的】1、练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2、通过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实验准备】石灰石(或大理石)、稀盐酸、紫色石蕊试液、澄清石灰水、蜡烛、木条、烧杯、集气瓶、试管、导管、乳胶管、单孔橡皮塞、试管夹、酒精灯、玻璃片、火柴。

【活动记录】

1、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确定:

气体的发生装置的确定因素:(1)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

因此该实验选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做为气体反应装置。

气体收集装置的确定因素:(1)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所以二氧化碳用_________法收集。

操作现象结论

①实验原理

不用浓盐酸。是因为

不用硫酸,是因为 ____________

不用碳酸钠,是因为___________

请用铅笔描画装置图方程式:

注:实验室气体制取药品的选择既要考虑 _______,又要考虑实验

______________,所以实验室选取和_______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②检查装置气密性: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导管口有:

____________

则该装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装入药品:

先_______ __,

再_____________

④收集气体:因为_________所以采取________收集。为排净试管内空气,应将导管插入

⑤验满:

若木条____________.

现象:

⑥气体的检验:

将制取的气体通入装有________的试管中。如看到

____________则说明:

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 _

操作现象结论

①二氧化碳性质探究:

如图将二氧化碳沿烧杯内壁

缓慢倒入,观察现象。

现象:1. 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

②二氧化碳溶解性实验:

用试管收集二氧化碳,

倒插入盛有一定量水的烧杯

中。

现象: ____________。二氧化碳

_______________

③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A、取二支洁净试管,分别加入2毫升水,并滴加几滴管紫色石蕊试液,向其中一支试管通往二氧化碳,另一支不通,进行对比。

B、将变化的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在变

又会看到

④.二氧化碳与氢氧化

钙溶液反应;将二氧化碳通

入盛有少量

并振荡。

现象:方程式:

【评价与反思】在本次实验中,你成功了吗?讲讲你在实验中的收获。【教师评价】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