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计算书

毕业设计计算书
毕业设计计算书

前言

每年的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中,集综合性、实践性为一体的教学,也是对毕业生综合素质和毕业后实际工作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影响最大的环节。对基础课学习阶段成绩并不突出的同学,通过毕业设计阶段的努力,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也能得到显著提高,毕业设计是综合性和实践性极强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训练阶段,是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实践过程,涉及综合运用建筑、结构、施工、设备和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在设计中,一方面要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设计中去,熟悉国家有关规范、条例和规程。另一方面,由于现代建筑一般具有密度大、高度高、功能多、设备复杂、装修豪华、防火要求和管理自动化水平高,需要多个工种交叉配合。所以,扩大我们非本专业知识面也是十分重要的;毕业设计是集理论与实践一体,是大学四年里最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一个完整的毕业设计,对于相关设计规范、手册、标准图以及工程实践中常用的方法有较系统地认识了解。因此,充分重视毕业设计环节对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过大学二年的学习,在毕业设计上我选择了住宅楼的设计,此设计包括两部分: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根据设计要求确定设计方案,再进行建筑施工图设计,即建筑物的平面、立面、剖面设计,在平面设计上始终要从建筑整体空间组合的效果来考虑,紧密联系建筑物剖面和立面,分析剖面和立面的可能性和合理性,不断调整和修改平面,反复深入,也就是说,虽然我们从平面设计入手,但是我们也要着眼于空间的组合。

此设计采用框架结构,是目前建筑广泛采用的一种结构型式。首先,通过本设计主要了解一般框架结构设计的特点,综合运用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熟悉和掌握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方法和步骤,熟悉和掌握绘制施工图的技能,锻炼独立工作和查阅参考资料的能力,结构设计根据建筑设计进行包括:基础、梁、板、柱等的设计计算;根据设计原则,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在此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并进行验算;在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计算方面,满足刚度要求、挠度的要求。

作为一名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尊重自然,以人为本,用整体的观点来对待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是我们的出发点。

1.工程概况

1.1 设计资料 1.1.1 设计名称

某倒工字形综合楼建筑结构设计 1.1.2 建设地点

某某市幸福小区,交通方便,西侧临一马路及商场,南靠西大街,东侧和北侧为开发用地,发展前景良好。

1.1.3 气象、水文、地质资料 1.1.4温度

平均气温13.1~13.4℃。年极端最高气温35~41.8℃;极端最低-16~-20℃。全年以7 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6.1~26.3℃,月平均最高气温32℃左右 1.1.4主要风向

常年多风,而且风向稳定,春冬以偏北风见长,夏秋以偏南风见长。基本风压 0.35kN/m 2

1.1.5风雪条件

年降水量558~750mm ,小时最大降雨量50mm 基本雪压0.25kN/m 2

1.1.6工程地质条件

地下平均水位底于室内地面以下2.5m,无侵蚀性 地耐力250 kPa

地震烈度:6度 按不设防考虑。 1.1.7 设计任务与要求

按城市规划局的要求:建筑层数为四层,建筑面积为2800m

2

该综合楼:底层设商场,综合服务经营百货。居住对象为机关职工。 住宅部分:

建筑面积:1960m 2

居住户数:18户

户型:三室两厅与三室一厅 商店部分:

建筑面积:580m 2 营业厅面积:450m

2

仓库及办公室面积:130m 2

说明:面积分配原则上按上述要求考虑。做建筑方案时可灵活掌握。

2.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要满足规划要求,地质要求,根据建筑设计要求和依据条件,解决好商店与住宅之间两种不同功能组合关系,选用的住宅单元类型应能满足底层商店使用空间和结构布置的需要。 营业厅要求临街布置,临街面可部分设置橱窗,部分设置柜台,应保证优良好的自然通风和采光条件。

仓库设置在营业厅后部或者侧面,应有单独的进出口,应有良好的通风防潮措施。 办公室等其他辅助用房,一般设置在非临街面,但出入较方便的地方。

卧室其面积不小于12m 2

,最好布置在南向,其中一个卧室可连阳台。要求通过门窗的设置组织好通风、采光。

待建地段西大街商场

客厅面积不小于15m2。要求尽可能为明厅,自然采光与通风至少有一个以上的完整墙面。

厨房其面积不小于5m2,厕所其面积不小于4m2,每户一套。

阳台一般宜采用外阳台。其悬挑宽度宜为1.1—1.5m,拦板高度不小于1.0m。

楼梯梯段净宽应大于0.9m,踏步宽、高度应适宜。

2.1 综合楼布置方式

2.1.1综合楼布局方式

本工程结构选用“工”字型布局。基本特点为:商店与住宅在平面上基本重迭,均为条形布置。

适合于南北朝向的基地,建筑物古地较少,通风采光良好,视野开阔,结构布置简单,但造型较单调,街上噪音对住户的影响较大。

2.1.2 综合楼出入口布置

本结构合理安排了居民与顾客的出入口,截然分开,避免了相互干扰。

2.2 建筑平、立、剖面设计

根据设计资料及设计要点和要求,对本工程平、立、剖面做如下初步设计:

2.2.1结构设计

由设计资料可知,本综合楼为四层建筑,高度不太高,建筑面积2800m2左右,且房间类型相同。

跨度、开间等均不大,故采用框架结构形式,可满足6度地震烈度要求。在施工技术、理论计算中,框架结构较成熟。故选用框架结构是可行的。

2.2.2平面组成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各层房间组成及尺寸如下:

底层:

厕所:5.4×3=16.2m2 2个值班室:3.9×6.3=24.57m2 1个

办公室:5.4×3=16.2m2 2个其余为仓库及营业厅

2—4层:

主卧: 4.5×3.75=16.9m2每层2个次卧:3.3×3.9=12.87m2每层8个

3.9×3.3=12.87m2每层4个 3.0×3.0=9m2每层4个

厨房: 3.45×3=10.4m2每层6个

卫生间:1.8×3=5.4m2每层6个

楼梯: 3×5.2=15.6m2每层1个 3×5.4=16.2m2每层2个客厅: 5.4×3.75=20.25m2每层2个 4.5×3.9=17.55m2每层4个

2.2.3层高

取室内外高差为450mm,取室内地坪标高为±0.000,则室外地坪标高为-0.45m。层高为:底层3.3m,其余层3m,所以建筑总高度为3.3+3×3+0.45=12.75m

2.2.4 通风采光

室内通风采用自然通风为主,室内光线的强弱和照度是否均匀,除了和平面中窗户的宽度和位置有关外还和窗面中的高低有关。房间里的光线照射深度主要靠侧窗的高度来解决,进深越大,要求侧窗的上沿位置越高,即相应房间的净高也要高些。本工程要求采光面积在1/6—1/8(采光面积为窗口面积除以地面面积)。

为方便安装及考虑耐久性、美观、防雨等要求,窗户均采用铝合金窗。

2.2.5 卫生间布置,厨房布置

卫生间、厨房设在非临街面,由于为家用卫生间、厨房,故每户各布置一间。除底层外,每层都如此布置以便于管道的安装,且满足卫生间与厨房共用排水管道,煤气管道不从底层营业厅穿过。

2.2.6 楼梯布置

因本工程底层为商店,且商店的大门位于临街面的正中央布置,故楼梯布置在非临街面。又因本工程为四层,层数较低,故不设电梯。楼梯均为一梯两户型,故为对称布置。

2.2.7 屋盖设计

屋盖采用上人平屋面,排水为双向排水,排水坡度取为2%,根据降水量急屋面面积,取12根落水管,均匀对称布置两侧,在楼梯间位置设洞口作为屋面上人通道,洞口宽为1800×2000mm 2.3 建筑装饰设计

2.3.1 室外装饰设计

外墙:乳白色油漆

1:2混合砂浆抹面

1:2混合砂浆找平

1:3水泥砂浆打底

雨蓬:雨蓬板上部20厚防水砂浆粉面

雨蓬板下部:纸筋交顶棚

1:3水泥砂浆底扫毛

1:3:9水泥石灰砂中层6厚

石灰纸筋面2厚

喷石灰浆两道

门窗油漆:门刷铁红色调和漆,做法是刮腻子,磨光,底油,两遍调和漆。

窗为铝合金窗。

2.3.2 室内装饰设计

顶棚:采用纸筋灰顶棚 1:3水泥砂浆底扫毛

1:3:9 水泥石灰碱中层6厚

石灰纸筋面2厚

喷石灰浆两道

“106”涂料刷白

内墙:内墙粉刷为混合砂浆底,纸筋灰粉面,1:3水泥砂浆打底

地面做法:为水泥砂浆地面

楼面做法: 13厚水泥砂浆复盖层

20厚1:2水泥砂浆结合层

20厚水泥砂浆

15厚纸筋石灰抹底。

踢脚做法:采釉砖踢脚板,水泥砂浆粘贴高150mm

釉面砖台阶做法:素土回填夯实

干铺碎石夯入土内50厚

C10混凝土100厚

采釉砖台阶水泥砂浆粘贴200100

屋面做法:按规范施工

2.4 设计资料

设计标高:室内设计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室内外高差450mm

屋面做法:防水,保温,隔热层做法见新疆建筑地区通用建筑配件图集98ZJ001,100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15mm纸筋灰抹底

楼面做法:(自上而下)13厚水泥砂浆复盖层,2厚纯水泥浆一道,20厚1:2水泥砂浆结合层,100厚钢筋砼楼板

墙身做法:墙身为240mm厚混凝土空心砌块,M5水泥砂浆;内墙粉刷为混合砂浆底,纸筋底面厚20mm;“803”内墙涂料两;墙粉刷为20mm1:3水泥砂浆

门窗做法:为铝合金门窗

地址资料:属2类场地,地耐力为250kPa

地震烈度:六度,按不设防考虑

基本风压:2

1.5kN m

0.35kN m,地面粗糙程度属C类活荷载:楼面活荷载为2

阳台活载为2

2.5kN m

2.5主体结构选型

框架体系,是多层及高层建筑中传统的广为应用的抗侧力体系,其中框架结构的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可做成需要较大空间的营业厅,商场,办公室等。加隔墙后,也可作成小房间,该结构的构件主要是梁和柱,可作成预制和现浇框架,布置比较灵活,立面也可有丰富的变化,但是为了不影响使用面积梁柱尺寸都不能太大,所以,现浇框架的侧向刚度较小,考虑本工程的特点和使用特性,我们将结构设计成框架结构,采用横向框架自重,它与混合结构相比,用钢量较大,造价较高。

2.6其他结构的选型

屋面结构:采用现浇楼板作为承重结构,屋面按上人屋面的使用荷载。

楼面结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楼梯结构:由于楼梯梯段水平投影小于3m,故采用现浇板式楼梯。

基础梁: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梁。

基础:由于荷载不大,而且地基承载力较大,采用柱下独立基础。

3.结构设计

3.1 框架结构计算

3.1.1 结构布置及结构计算简图的确定

结构平面布置图如下图所示

图3-1 结构计算简图(1)

图3-2 结构计算简图(2)

本设计取右部分(如图3-2)②轴为例计算,其中的阴影为计算单元。

3.1.2 确定梁柱截面尺寸

各梁柱截面尺寸初步确定如下:

梁:取

11

5400450

1212

h l mm

==?=取500mm 250

2

h

b mm

==

连系梁截面取为与框架梁截面相同

柱:柱截面均取为350350b h mm mm ?=? 现浇板厚100mm

结构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根据地质资料确定基础顶面离外地面为500mm ,室内外高差450mm ,由此求得底层层高为: 3300+500+450=4.25m

各梁柱的线刚度结构计算简图如下。

图3-3 图中数字为线刚度 单位:43

10()E m -?

其中在求顶层屋面梁截面惯性距时,考虑到现浇板的作用。取02I I =(0I 为不考虑楼板翼缘作用的两截面惯性矩)此过程选一跨作为手算,其余跨的计算可用电算,选轴线②

AB 跨梁: 334311

0.520.25213.3510()3.912

12AB E I bh E E m l -=

?=???=?

BD 跨梁: 3431

0.520.257.7210()5.412

BD I E E m -=???=?

纵向梁: 3431

0.520.2516.5310()3.1512

i E E m -=???=?

上部分各层柱: 3431

0.350.353 4.1710()12

i E E m -=???=?

底层柱: 3431

0.350.35 4.25 2.9410()12

i E E m -=???=? 3.1.3 荷载计算 恒载计算:

屋面恒载标准值:

防水、保温、隔热 22.79kN m

100mm 厚现浇钢筑砼楼板 20.125 2.5kN m ?=

框架梁及粉刷自重:

边跨(AB 、CD )自重 0.250.525 3.13kN m ??=

边跨梁侧粉刷 2(0.50.1)0.02170.27kN m ?-??= 边跨(AB 、CD )线载标准值

2121g AB g BD =(自重、均布) 3.4kN m

2222g AB g BD =(恒载传来 梯形) 5.53 3.1517.42kN m ?=

楼面恒载标准值计算:

13厚水泥砂浆复盖层 20.01321.50.28kN kN m ?= 20mm 厚1:2水泥砂浆结合层 20.02200.4kN m ?= 20mm 厚水泥砂浆 20.02160.32kN m ?= 100mm 厚钢筑砼楼板 20.125 2.5kN m ?=

边框梁及粉刷自重(均布) 3.4kN m

边框框架梁填充墙自重 0.24(30.5)11.87.08kN m ?-?= 填充墙墙身粉刷自重 2(30.5)0.0217 1.7kN m ?-??= 楼面边跨框架梁上的线荷载

11AB BD g g =(自重、均布) 3.47.08 1.712.18kN m ++= 22AB BD g g =(恒载传来 梯形) 3.45 3.1510.87kN m ?= 屋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边柱纵向框架梁粉刷

自重 0.250.5 3.15259.84kN ???= 粉刷 2(0.50.1)0.02 3.15170.86kN ?-???= 1.2m 高女儿墙自重: 1.20.24 3.1511.810.7kN ???= 1.2m 高女儿墙粉刷: 1.20.02 3.1517 1.29kN ???= 纵向框架梁传来屋面自重 1 3.3 3.31 3.0 3.0

[()()] 5.5313.75222222

kN ?

?+???= 汇总: 236.44A G kN =

楼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中间层边节点集中荷载

边柱纵向框架梁自重 9.84kN 边柱纵向框架梁粉刷 0.86kN

铝合金窗自重 1.5 1.40.5 1.155kN ??=

窗下墙体自重 0.240.9(3.15 1.50.35)11.8 3.31kN ??--?= 窗下墙体粉刷 20.020.9(3.15 1.50.35)170.4kN ???--?= 窗边墙体及窗上墙体自重

0.24{[(3.15 1.50.35)(30.90.5)][(30.9 1.40.5) 1.5]}11.8 6.74kN ?--?--+---??= 窗边墙体粉刷

20.02{[(3.15 1.50.35)(30.90.5)][(30.9 1.40.5) 1.5]}17 1.62kN ??--?--+---??= 框架柱自重 0.350.353259.19kN ???=

框架柱粉刷 [(0.350.35)20.243]0.023170.69kN +?-????= 纵向框架梁传来楼面自重 1 3.3 3.3133

[()()] 3.458.58222222

kN ?

?+???= 汇总 42.39A D G G kN ==

中层中节点集中荷载:

中柱纵向框架梁自重 9.84kN

中柱纵向框架梁粉刷 0.86kN

内纵墙自重 0.24(30.5)(3.150.35)11.819.82kN ?-?-?= 内纵墙粉刷 20.02(30.5)(3.150.35)17 4.76kN ??-?-?=

扣除门洞中加上门重 2.10.9(0.2411.8320.02170.2) 6.26kN -???+??-=- 框架柱自重 9.19kN 框架柱粉刷

0.69kN

中柱纵向框架梁传来楼面自重 1 3.3 3.3133

2[()()] 3.4517.16222222

kN ???+???=

汇总 56.06B G kN = 楼面活荷载的计算:

1.5 3.15 4.725AB BD P P kN m ==?= 22 1.5 3.15 4.725AB BD P P kN m ==?=

221 3.3 3.3133

[()() 1.5 3.73222222A D P P kN m ==??+???=

21 3.3 3.3133()()2 1.57.46222222

B P kN m =??+????=

1 3.3 3.3133

[()()] 1.5 3.73222222A D P P kN m ==??+???=

1 3.3 3.3133[()()] 1.527.46222222

B P kN m =??+????=

则恒载、活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如下所示:

图3-4楼面恒载作用下结构计算简图()kN m 图3-5 楼面活载作用下结构计算简图()kN m 风载计算:

基本风压200.35W kN m = 基本雪压20.25kN m 风振系数 1.0βZ = (因为H<30m)

风载体型系数 1.3s u =(查高层建筑风荷载体型系数) 风压高度系数按C 区 GBJ-9-87查得

四层柱顶标高为:4.250.453313.7m ++?= 1.1114z u = 三层柱顶标高为: 10.7m 1.0196z u = 二层柱顶标高为: 7.7m 0.908z u = 一层柱顶标高为: 4.7m 0.752z u = 有标准值0k z s z W u u w β=??? 有

1 1.0 1.30.7520.350.34k W =???=

2 1.0 1.30.9080.350.41k W =???=

3 1.0 1.3 1.01960.350.46k W =???=

4 1.0 1.3 1.11140.350.51k W =???= 转化为集中风荷载如下:(受荷面积与计算单元相同)

四层:4 3.00.51 3.15(1.2) 4.342F kN =??+= 三层:31

3.153(0.510.46)

4.582

F kN =???+=

二层:21

3.153(0.460.41)

4.112F kN =???+=

一层:111

3.15(30.41 3.750.34) 3.9522

F kN =???+??=

图3-6等效节点集中风载图(单位:kN )

地震作用计算:

由于本工程场地条件为Ⅱ类场地,设防烈度为6度,框架抗震等级为四级。故不考虑地震作用

下的影响。 3.2 内力计算

3.2.1 恒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恒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采用力矩二次分配法,计算过程如下:

恒载作用下框架的弯矩计算

由图3-2中取出顶层、中间层任一层以及顶层进行分析。顶层的结构计算简图如a所示,中间层和底层的计算简图如图c所示。在图3-7中,除底层外的所有柱的线刚度取框架柱实际线刚度的0.9倍。图中梁上分布荷载由矩形和梯形两部分组成,在求固端弯距时可直接根据图示荷载计算,也可根据固端弯距相等的原则,先将梯形分布荷载及三角形荷载化为等效均布荷载(图3-7b、d)所示

kN m

图3-7计算单元简图()

图3-8 荷载的等效图()kN m

梯形荷载转化为等效均布荷载 顶层:

'

232321222 1.65

(12) 3.4[12()0.423]17.4215.93.9

g L g AB a a g AB kN m =+-+=+-+?= '2323222122 1.65(12) 3.4[12()0.31]17.4217.865.4

g L g BD a a g BD kN m =+-+=+-+?=

中间层:

1'2323

12(12)12.18(120.4230.423)10.8719.93AB g L g a a gAB kN m =+-+=+-?+?=

1'232322(12)12.18(120.310.31)10.8721.2BD g L g a a gBD kN m =+-+=+-?+?=

底层:

'119.93g L kN m = '221.2g L kN m =

用弯矩分配法计算梁、柱端弯矩,结构内力可采用弯矩分配法计算。除底层外,柱的线刚度需要乘以修正系数0.9。

线刚度的修正:底层柱432.9410i E m -=??

其他层柱:4430.9 4.1710 3.7510i E m --=??=?? 修正后的梁柱线刚度见下表:

43-顶层A 结点分配系数:

3.75

0.219

3.7513.35

i i A B i u u u u ===++下柱下柱上柱 10.2190.781AB u =-= 顶层B 结点分配系数:

3.75

0.1513.7513.357.72

i iAB iBD

i u u u u u ==

=++++下柱

下柱上柱

13.35

0.5383.7513.357.72i iAB iBD i u u u u u ===++++AB AB 上柱

7.72

0.3113.7513.357.72

i iAB iBD i u u u u u =

==++++BD BD 上柱

顶层D 结点分配系数:

3.75

0.3273.757.72i iBD i u u u u ===++下柱下柱下柱 10.3270.673BD μ=-=

顶层固端弯矩计算:

122111

15.9 3.920.151212AB l M g l KN m =-

=-??=-? 20.1

5BA M KN m =? 222211

17.86 5.443.41212

BD

l M g l KN m =-=-??=-? 43.4DB M KN

m =? 中间层A 结点分配系数:

3.75

0.183.75 3.7513.35i iAB i i u u u u u ===++++上柱上柱上柱下柱

0.18u =下柱 0.64

u =AB 中间层B 结点分配系数:

3.75

0.1313.75 3.7513.357.72

i iAB iBD i i u u u u u u ===++++++上柱上柱上柱下柱 0.131u =下柱

13.35

0.46728.57

i iAB iBD i i u u u u u u =

==+++AB AB 上柱下柱 10.131

0.1310.467

u =---=BD 中间层D 结点分配系数:

3.75

0.2463.75 3.757.72

i i iBD i i u u u u u ===++++上柱上柱上柱下柱

0.246i i iBD

i i u u u u u =

=++下柱

下柱上柱下柱

10.2460.2460.

u =--

=BD 中间层固端弯矩计算:

221111

19.93 3.925.261212AB l M g l kN m =-=-??=-? 25.2

6BA M kN m =? 222211

21.2 5.451.521212

BD

l M g l kN m =-=-??=-? 51.5

2DB M kN m =? 底层A 结点分配系数:

3.75

3.75

0.1873.75 2.91

13.3520.01

i i i A B i i u u u u u ==

==++++上柱上柱上柱下柱 2.91

0.14520.01

i i iAB

i i u u u u u =

=

=++下柱

下柱上柱下柱 底层B 结点分配系数:

3.75 3.75

0.1353.75 2.9113.357.7227.73

i i iAB iBD i i u u u u u u ====++++++上柱上柱上柱下柱

2.91 2.91

0.1053.75 2.9113.357.7227.73

i i iAB iBD

i i u u u u u u =

=

==++++++下柱

下柱上柱下柱

13.35

0.48127.73

u =

=AB 底层D 结点分配系数:

3.75 3.75

0.2613.75 2.917.7214.38

i i iBD i i u u u u u ====++++上柱上柱上柱下柱

2.91

0.20214.38

u =

=下柱 10.2610.2020.537u =--=BD 底层固端弯矩的计算:

122111

19.93 3.925.261212AB l M g l kN m =-

=-??=-? 25.2

6BA M kN m =? 222211

21.2 5.451.521212

BD

l M g l kN m =-=-??=-? 51.5

2DB M kN m =? 由纵向梁在边柱上的偏心距e 0引起的框架边节点附加偏心弯矩

顶层: 0220(0.350.25)36.44 1.8222

e A M G e kN m -=?=?=?

中间层:00(0.350.25)42.39 2.122

e A M G e kN m -=?=?=?

底层: 00(0.350.25)42.39 2.122

e A M G e kN m -=?=?=?

分层法分配系数及恒载作用下固端弯矩计算结果如下图表3-5所示:

计算过程如下所示,计算过程略。

3.2.2 恒载作用下跨中弯矩计算:

取脱离体按剪支梁有2

128

M M M gl ++左右中=-:各横梁跨中弯矩计算列于下表:

梁端剪力及柱的剪力计算:取节点平横,可求的梁端及柱的剪力。计算结果列于下表:

3.2.3 框架柱的轴力计算:

外柱A :

四层:121.6536.4458.09N kN =+=+=梁端剪力纵梁传来恒载

2158.090.350.3532567.28N N kN =+=+???=柱自重

三层:

367.2842.3929.93139.6

N kN =++=

4139.69.19148.79

N kN =+=

二层:

5148.7942.3929.83221

N kN =++=

62219.19230.19

N kN =+=

一层:

7230.1942.3931.62304.2

N kN =++=

8304.20.350.35 4.2525317.22

N kN =+???=

内柱B:

四层:

140.3553.3836.44130.17

N kN =+=++=

(左+右)梁端剪力纵梁传来恒载

2130.179.19139.36

N kN =+=

三层:

3139.3647.7961.2856.06304.49

N kN =+++=

4304.499.19313.68

N kN =+=

二层:

5313.6847.8961.2856.06478.91

N kN =+++=

6478.919.19488.1

N kN =+=

一层:

7488.146.161.8456.06652.1

N kN =+++=

8652.10.350.35 4.2525665.12

N kN =+???=

外柱D:

四层:

143.0636.4479.5

N kN =+=

279.59.1988.69

N kN =+=

三层:

388.6953.242.39184.28

N kN =++=

4184.289.19193.47

N kN =+=

二层:

5193.4753.242.39289.06

N kN =++=

6289.069.09298.25

N kN =+=

一层:

7298.2552.6442.39393.28

N kN =++=

8393.280.350.35 4.2525406.3

N kN

=+???=

框架轴力图:

图3-9 恒载作用轴力图()

kN

图3-10 恒载作用剪力图()kN m ?和弯矩图2

()kN m ?

3.2.4 活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活载作用下的框架简图如前3-5所示:

由于活载较小,不考虑最不利组合。将活载满跨布置,这样求得的内力在支座处与按最不利处置法求得内力极为相近,可直接进行内力组合乘以扩大系数1.2。现将梯形与三角形荷载转化为等效均布荷载。

顶层: '232321.65(12)4.725[12()0.423]3.393.9A B A B P P a a k N m =?-+=?-+= '

23232 1.65(12) 4.725[12()0.31] 3.975.4

BD

BD P P a a kN m =?-+=?-+= 中间层:'

2323(12) 4.725[12(0.423)0.423] 3.39AB AB P P a a kN m =?-+=?-+=

'

2323(12) 4.725[12(0.31)0.31] 3.79BD BD P P a a kN m =?-+=?-+=

底层: ' 3.39AB P kN m = '

3.97BD P kN m = 各杆端固端弯矩:

'2211

3.39 3.9

4.31212AB BA AB M M P l kN m =-=

=??=? '2211

3.97 5.49.61212

BD DB BD M M P l kN m =-==??=?

所以: 4.3

AB M kN m =-? 4.3BA M kN m =+? 9.6BD M kN m =-? 9.6DB M kN m =+?

以上采用弯矩分配法分层计算梁柱的内力,除底层外其他各层柱的线刚度乘以0.9的折减系数,

跨中弯矩与恒载作用时的方法一样,根据实际的荷载情况求得,具体过程见下面:

3.2.5 活载作用下跨中弯矩的计算

取各层横梁为脱离体,便可求出框架在竖向活载作用下的梁端剪力及柱的剪力。

图3-11 活载作用下的剪力图()kN m ? 图3-12 活载作用下的弯矩图2()kN m ?

3.2.6 框架柱在活载作用下轴力计算:

外柱A:

四层: 12N N = =横梁剪力+纵梁传来=4.49+3.37=8.22kN

三层: 34N N ==8.22+7.46+4.77=20.45 kN 二层: 56N N ==20.45+7.46+4.73=32.64 kN

一层: 78N N ==32.64+7.46+4.41=44.51 KN 内柱B:

四层: 12N N = =横梁剪力+纵梁传来=8.73+11.91+7.46=28.1kN 三层: 34N N ==28.1+8.45+9.98+7.46=53.99 kN 二层: 56N N ==53.99+8.49+9.96+7.46=79.9 kN 一层: 78N N ==79.9+8.81+11.64+7.46=107.81KN 外柱D:

四层: 12N N = =横梁剪力+纵梁传来=9.53+3.73=13.26kN 三层: 34N N ==13.26+9.98+3.73=26.97 kN 二层: 56N N ==26.97+9.96+3.37=40.3kN 一层: 78N N ==40.3+9.8+3.37=53.47KN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