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概论考试复习资料全

数据库系统概论考试复习资料全
数据库系统概论考试复习资料全

1 .试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

答:

( l )数据(Data ) :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数据的种类有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正文等。

( 2 )数据库(DataBase ,简称DB ) :长期储存在计算机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 3 )数据库系统(DataBas 。Sytem ,简称DBS )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解析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是两个概念。数据库系统是一个人一机系统,数据库是数据库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 4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tem ,简称DBMs )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DBMS 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功能、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2 .试述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区别和联系。

答:

区别是:文件系统面向某一应用程序,共享性差,冗余度大,数据独立性差,记录有结构,整体无结构,由应用程序自己控制。数据库系统面向现实世界,共享性高,冗余度小,具有较高的物理独立性和一定的逻辑独立性,整体结构化,用数据模型描述,由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和恢复能力。

联系是: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都是计算机系统中管理数据的软件。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DBMS 是独立于操作系统的软件。但是DBMS 是在操作系统的基础上实现的;数据库中数据的组织和存储是通过操作系统中的文件系统来实现的。

3. 数据两类模型。

第一类概念模型,它是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主要用于数据库设计。

第二类逻辑模型主要包括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和对象关系模型等。它是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主要用于DBMS的实现。

第二类中的物理模型是对数据最底层的抽象,它描述数据在系统部的表示方式和存取方法,在磁盘或磁带上的存储方式和存取方法,是面向计算机系统的。物理模型的具体实现是DBMS的任务,数据库设计人员要了解和选择物理模型,一般用户则不必考虑物理级的细节。

4 .定义并解释概念模型中以下术语:实体,实体型,实体集,属性,码,实体联系图(E 一R 图)

答:

实体:客观存在并可以相互区分的事物叫实体。

实体型: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具有相同的特征和性质,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刻画同类实体,称为实体型。

实体集:同型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

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一个实体可由若干个属性来刻画。

码:惟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码。

实体联系图(E 一R 图):提供了表示实体型、属性和联系的方法:·实体型:用矩形表示,矩形框写明实体名;·属性:用椭圆形表示,并用无向边将其与相应的实体连接起来;·联系:用菱形表示,菱形框写明联系名,并用无向边分别与有关实体连接起来,同

时在无向边旁标上联系的类型(1 : 1 , 1 : n 或m : n )。

5 .试述关系模型的概念,定义并解释以下术语:( l )关系(2 )属性(3 )域(4 )元组( 5 )主码(

6 )分量(

7 )关系模式

答:

关系模型由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和关系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在用户观点下,关系模型中数据的逻辑结构是一二维表,它由行和列组成。

( l )关系:一个关系对应通常说的一表;

( 2 )属性:表中的一列即为一个属性;

( 3 )域:属性的取值围;

( 4 )元组:表中的一行即为一个元组;

( 5 )主码:表中的某个属性组,它可以惟一确定一个元组;

( 6 )分量:元组中的一个属性值;

( 7 )关系模式:对关系的描述,一般表示为关系名(属性1 ,属性2 ,…,属性n ) 6 .试述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结构,这种结构的优点是什么?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什么叫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为什么数据库系统具有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性?

答:

答: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由外模式、模式和模式组成。

外模式,亦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模式,亦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模式描述的是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外模式涉及的是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通常是模式的子集。

模式,亦称存储模式,是数据在数据库系统部的表示,即对数据的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是对数据的三个抽象级别,它把数据的具体组织留给DBMs 管理,使用户能逻辑抽象地处理数据,而不必关心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和存储。为了能够在部实现这三个抽象层次的联系和转换,数据库系统在这三级模式之间提供了两层映像:外模式/模式映像和模式/模式映像。正是这两层映像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能够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当模式改变时(例如增加新的关系、新的属性、改变属性的数据类型等),由数据库管理员对各个外模式/模式的映像做相应改变,可以使外模式保持不变。应用程序是依据数据的外模式编写的,从而应用程序不必修改,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简称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改变了,由数据库管理员对模式/模式映像做相应改变,可以使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也不必改变,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简称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数据库管理系统在三级模式之间提供的两层映像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能够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1 .试述关系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

答:关系模型由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和关系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2.定义并理解下列术语,说明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域,笛卡尔积,关系,元组,属性

(2)主码,候选码,外部码

(3)关系模式,关系,关系数据库

(1)

域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

笛卡尔积是域上面的一种集合运算。给定一组域D1,D2,……D n,这些域中可以是相同的

域。D1,D2,……D n的笛卡尔积为D1×D2×…×D n={(d1,d2,……dn)∣d i∈Di,

i=1,2,……,n}

其中每一个元素(d1,d2,……dn)叫做一个n元组或简称元组。

元素中的每一个值di叫做一个分量。

D1×D2×…×D n的子集叫做在域D1,D2,……D n上的关系,表示为R(D1,D2,……

D n)

这里R表示关系的名字,n是关系的目或度。

关系是笛卡尔积的有限子集,所以关系也是一个二维表,表的每行对应一个元组,表的每列对应一个域。由于域可以相同,为了加以区分,必须对每列起一个名字,称为属性。N目关系必有n个属性。

(2)

若关系中的某一属性组的值能唯一的标识一个元组,则称该属性为候选码。

若一个关系有多个候选码,则选定其中一个为主码。

外部码

(3)

关系数据库中,关系模式是型,关系是值。关系模式是对关系的描述,它可以形式化的表示为R(U,D,DOM,F)

其中R为关系名,U为组成该关系的属性名集合,D为属性组U中属性所来自的域,DOM 为属性向域的映像集合,F为属性间数据的依赖关系集合。

在一个给定的应用领域中,所有实体及实体之间联系的关系的集合构成一个关系数据库。

3 .试述关系模型的完整性规则。在参照完整性中,为什么外部码属性的值也可以为空?什么情况下才可以为空?

答:

实体完整性规则是指若属性A是基本关系R的主属性,则属性A不能取空值。

参照完整性规则若属性(或属性组)F是基本关系R的外码,它与基本关系S的主码Ks相对应(基本关系R和S不一定是不同的关系),则对于R中每个元组在F上的值必须为:或者取空值(F的每个属性值均为空值);或者等于S中某个元组的主码值。即属性F本身不是主属性,则可以取空值,否则不能取空值。

用户定义的完整性就是针对某一具体关系数据库的约束条件。它反映某一具体应用所涉及的数据必须满足的语义要求。例如某个属性必须取唯一值、某个非主属性也不能取空值。

4.关系代数的基本运算有哪些? 如何用这些基本运算来表示其他运算?

答:

并、差、笛卡尔积、投影和选择5种运算为基本的运算。其他3种运算,即交、连接和除,均可以用这5种基本运算来表达。

1 .什么是数据库的安全性?什么是数据库的完整性?数据库的完整性概念与数据库的安全性概念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答:

数据库的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所造成的数据泄露、更改或破坏。:

数据库的完整性是指数据的正确性和相容性。

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有一定的联系。前者是为了防止数据库中存在不符合语义的数据,防止错误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即所谓垃圾进垃圾出(Garba : e In Garba : e out )所造成的无效操作和错误结果。后者是保护数据库防止恶意的破坏和非法的存取。也就是说,安全性措施的防对象是非法用户和非法操作,完整性措施的防对象是不合语义的数据。

2 .试述实现数据库安全性控制的常用方法和技术。

答:

实现数据库安全性控制的常用方法和技术有:

( l )用户标识和鉴别:该方法由系统提供一定的方式让用户标识自己的名字或身份。每次用户要求进入系统时,由系统进行核对,通过鉴定后才提供系统的使用权。

( 2 )存取控制:通过用户权限定义和合法权检查确保只有合法权限的用户访问数据库,所有未被授权的人员无法存取数据。例如CZ 级中的自主存取控制( DAC ) , Bl 级中的强制存取控制(MAC )。

( 3 )视图机制:为不同的用户定义视图,通过视图机制把要的数据对无权存取的用户隐藏起来,从而自动地对数据提供一定程度的安全保护。

( 4 )审计:建立审计日志,把用户对数据库的所有操作自动记录下来放入审计日志中,DBA 可以利用审计跟踪的信息,重现导致数据库现有状况的一系列事件,找出非法存取数据的人、时间和容等。

( 5 )数据加密:对存储和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从而使得不知道解密算法的人无法获知数据的容。

3 .什么是数据库中的自主存取控制方法和强制存取控制方法?

答:

自主存取控制方法:定义各个用户对不同数据对象的存取权限。当用户对数据库访问时首先检查用户的存取权限。防止不合法用户对数据库的存取。

强制存取控制方法:每一个数据对象被(强制地)标以一定的密级,每一个用户也被(强制地)授予某一个级别的许可证。系统规定只有具有某一许可证级别的用户才能存取某一个密级的数据对象。

1 .理解并给出下列术语的定义:

函数依赖、部分函数依赖、完全函数依赖、传递依赖、候选码、主码、外码、全码(All 一key )、1 NF 、ZNF 、3NF 、BcNF 、多值依赖、4NF 。

定义1:设R(U)是属性集U上的关系模式。X,Y是属性集U的子集。若对于R(U)的任意一个可能的关系r,r中不可能存在两个元组在X上的属性值相等,而在Y上的属性值不等,

则称X函数确定Y或Y函数依赖于X,记作X→Y。(即只要X上的属性值相等,Y上的值一定相等。)

术语和记号:

X→Y,但Y不是X的子集,则称X→Y是非平凡的函数依赖。若不特别声明,总是讨论非平凡的函数依赖。

X→Y,但Y是X的子集,则称X→Y是平凡的函数依赖。

若X→Y,则X叫做决定因素(Determinant)。

若X→Y,Y→X,则记作X←→Y。

若Y不函数依赖于X,则记作X → Y。

定义2:在R(U)中,如果X→Y,并且对于X的任何一个真子集X’,都有X’→ Y,则称Y 对X完全函数依赖

若X→Y,但Y不完全函数依赖于X,则称Y对X部分函数依赖

定义3:若关系模式R的每一个分量是不可再分的数据项,则关系模式R属于第一式(1NF)。定义4:若关系模式R∈1NF,且每一个非主属性完全函数依赖于码,则关系模式R∈2NF 。(即1NF消除了非主属性对码的部分函数依赖则成为2NF)。

定义5:关系模式R 中若不存在这样的码X、属性组Y及非主属性Z(Z不是Y的子

集)使得X→Y,Y → X,Y → Z成立,则称R∈3NF。

定义6:关系模式R∈1NF 。若X→Y且Y不是X的子集时,X必含有码,则R∈BCNF。

定义7:关系模式R∈1NF,如果对于R的每个非平凡多值依赖X→→Y(Y不是X的子集,Z=U-X-Y不为空),X都含有码,则称R∈4NF。

2.建立一个关于系、学生、班级、学会等诸信息的关系数据库。

学生:学号、、出生年月、系名、班号、宿舍区。

班级:班号、专业名、系名、人数、入校年份。

系:系名、系号、系办公地点、人数。

学会:学会名、成立年份、办公地点、人数。

语义如下:一个系有若干专业,每个专业每年只招一个班,每个班有若干学生。一个系的学生住在同一宿舍区。每个学生可参加若干学会,每个学会有若干学生。学生参加某学会有一个入会年份。

请给出关系模式,写出每个关系模式的极小函数依赖集,指出是否存在传递函数依赖,对于函数依赖左部是多属性的情况讨论函数依赖是完全函数依赖,还是部分函数依赖。指出各关系模式的候选码、外部码,有没有全码存在?

解:(1)关系模式如下:

学生:S(Sno,Sname,Sbirth,Dept,Class,Rno)

班级:C(Class,Pname,Dept,Cnum,Cyear)

系:D(Dept,Dno,Office,Dnum)

学会:M(Mname,Myear,Maddr,Mnum)

(2)每个关系模式的最小函数依赖集如下:

A、学生S (Sno,Sname,Sbirth,Dept,Class,Rno) 的最小函数依赖集如下:Sno→Sname,Sno→Sbirth,Sno→Class,Class→Dept,DEPT→Rno

传递依赖如下:

由于Sno→Dept,而Dept→Sno ,Dept→Rno(宿舍区)

所以Sno与Rno之间存在着传递函数依赖。

由于Class→Dept,Dept → Class,Dept→Rno

所以Class与Rno之间存在着传递函数依赖。

由于Sno→Class,Class→Sno,Class→Dept

所以Sno与Dept之间存在着传递函数依赖。

B、班级C(Class,Pname,Dept,Cnum,Cyear)的最小函数依赖集如下:

Class→Pname,Class→Cnum,Class→Cyear,Pname→Dept.

由于Class→Pname,Pname→Class,Pname→Dept

所以C1ass与Dept之间存在着传递函数依赖。

C、系D(Dept,Dno,Office,Dnum)的最小函数依赖集如下:

Dept→Dno,Dno→Dept,Dno→Office,Dno→Dnum

根据上述函数依赖可知,Dept与Office,Dept与Dnum之间不存在传递依赖。

D、学会M(Mname,Myear,Maddr,Mnum)的最小函数依赖集如下:

Mname→Myear,Mname→Maddr,Mname→Mnum

该模式不存在传递依赖。

(3)各关系模式的候选码、外部码,全码如下:

A、学生S候选码:Sno;外部码:Dept、Class;无全码

B、班级C候选码:Class;外部码:Dept;无全码

C、系D候选码:Dept或Dno;无外部码;无全码

D、学会M候选码:Mname;无外部码;无全码

1.试述数据库设计过程各个阶段上的设计描述。

答:各阶段的设计要点如下:( l )需求分析:准确了解与分析用户需求(包括数据与处理)。( 2 )概念结构设计: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DBMS 的概念模型。( 3 )逻辑结构设计:将概念结构转换为某个DBMS 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 4 )数据库物理设计:为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包括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 5 )数据库实施:设计人员运用DBMS 提供的数据语言、工具及宿主语言,根据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结果建立数据库,编制与调试应用程序,组织数据入库,并进行试运行。( 6 )数据库运行和维护:在数据库系统运行过程中对其进行评价、调整与修改。

2.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需求分析

概念结构设计

逻辑结构设计

物理结构设计

数据库实施

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3 .试述数据库物理设计的容和步骤。

答:数据库在物理设备上的存储结构与存取方法称为数据库的物理结构,它依赖于给定的DBMS 。为一个给定的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要求的物理结构,就是数据库的物理设计的主要容。数据库的物理设计步骤通常分为两步:( l )确定数据库的物理结构,在关系数据库中主要指存取方法和存储结构;( 2 )对物理结构进行评价,评价的重点是时间效率和空间效率。

全国自考数据库系统原理历年试题及答案

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数据库系统原理试卷 473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数据库在磁盘上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B ) A.DB B.文件 C.二维表D.系统目录 2.ER(实体联系模型)模型是数据库的设计工具之一,它一般适用于建立数据库的( A ) A.概念模型B.逻辑模型 C.内部模型D.外部模型 3.数据库三级模式中,用户与数据库系统的接口是( B ) A.模式B.外模式 C.内模式D.逻辑模式 4.在文件系统中,所具有的数据独立性是( D ) A.系统独立性

B.物理独立性 C.逻辑独立性 D.设备独立性 5.在DB技术中,“脏数据”是指( D ) A.未回退的数据 B.未提交的数据 C.回退的数据 D.未提交随后又被撤消的数据 6.关系模式至少应属于( A ) A.1NF B.2NF C.3NF D.BCNF 7.设有关系模式R(ABCD),F是R上成立的FD集,F={A→B,B→C},则属性集BD的闭包(BD)+为( B ) A.BD B.BCD C.BC D.CD 8.设有关系R如题8图所示:(C)

R 则 专业,入学年份(R)的元组数为 A.2 B.3 C.4 D.5 9.集合R与S的交可以用关系代数的基本运算表 示为( A ) A.R-(R-S) B.R+(R-S) C.R-(S-R) D.S-(R-S) l0.已知SN是一个字符型字段,下列SQL查询语 句( C ) SELECT SN FROM S WHERE SN LIKE′AB%′;的执行结果为 A.找出含有3个字符′AB%′的所有SN字段 B.找出仅含3个字符且前两个字符为′AB′的SN字段 C.找出以字符′AB′开头的所有SN字段

软考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试题及答案

软考数据库系统工程师 试题及答案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2012年软考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试题及答案 1.单个用户使用的数据视图的描述称为( ) A.外模式 B.概念模式 C.内模式 D.存储模式 2.子模式ddl 用来描述( ) A.数据库的总体逻辑结构 B.数据库的局部逻辑结构 C.数据库的物理存储结构 D.数据库的概念结构 3.在dbs中,dbms和os之间的关系是( ) A.相互调用 调用os 调用dbms D.并发运行 4.数据库物理存储方式的描述称为( ) A.外模式 B.内模式 C.概念模式 D.逻辑模式 5.在下面给出的内容中,不属于dba职责的是( ) A.定义概念模式 B.修改模式结构

C.编写应用程序 D.编写完整性规则 6.在数据库三级模式间引入二级映象的主要作用是( ) A.提高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性 B.提高数据与程序的安全性 C.保持数据与程序的一致性 D.提高数据与程序的可移植性 、dbms 和dbs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包括dbms和dbs 包括db和dbms 包括db和dbs D.不能相互包括 中“第三级存储器”是指( ) A.磁盘和磁带 B.磁带和光盘 C.光盘和磁盘 D.快闪存和磁盘 9.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是( ) 10.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模型通常由( )三部分组成 A.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 B.数据定义、数据操作和安全性约束

C.数据结构、数据管理和数据保护 D.数据定义、数据管理和运行控制 组织提出的dbtg 报告中的数据模型是( )的主要代表 A.层次模型 B.网状模型 C.关系模型 D.实体联系模型 12.数据库技术的三级模式中,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用( )来描述 A.子模式 B.用户模式 C.模式 D.存储模式 13.用户涉及的逻辑结构用( )描述 A.模式 B.存储模式 C.概念模式 D.子模式 14.数据库的开发控制,完整性检查,安全性检查等是对数据库的( ) A.设计 B.保护 C.操纵 D.维护 15.( )是控制数据整体结构的人,负责三级结构定义和修改 A .专业用户 B .应用程序员

数据库系统原理考试试题

四川理工学院试卷(2015至2016学年第1学期) 课程名称:数据库系统原理模拟试卷 命题教师:黎远松 适用班级:计算机学院专升本,重补修 考试 年 月 日 共6页 注意事项: 1、 满分100分。要求卷面整洁、字迹工整、无错别字。 2、 考生必须将姓名、班级、学号完整、准确、清楚地填写在试卷规定的地方,否则视为废卷。 3、 考生必须在签到单上签到,若出现遗漏,后果自负。 4、 如有答题纸,答案请全部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给分;考完请将试卷和答题卷分别一同交回,否则不给分。 试 题 一、选择题(共20个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40分) ............................... ............................... 二、应用题(共6个小题,每个小题10分,共60分) ............................... ............................... 题号 一 二 总分 评阅(统分)教师 得分 黎远松 得分 评阅教师 得分 评阅教师 系 专业 级 班 学号 姓名 密 封 线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第1章绪论 1. 用户或应用程序看到的那部分局部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 C )模式。 A.模式 B.物理模式 C.子模式 D.内模式 2. 数据库系统是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和( C )。 A.系统分析员 B.程序员 C.数据库管理员 D.操作员 3. 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之间的关系( A )。 A.DBS包括DB和DBMS B.DBMS包括DB和DBS C.DB包括DBS和DBMS D.DBS就是DB,也就是DBMS 4. 下面列出的数据库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中,没有专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的是(D )。 I.人工管理阶段 II.文件系统阶段 III.数据库阶段 A.I 和 II B.只有 II C.II 和 III D.只有 I 5. 下列四项中,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特点的是( C )。 A.数据共享 B.数据完整性 C.数据冗余度高 D.数据独立性高 6. 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独立性体现在( B )。 A.不会因为数据的变化而影响到应用程序 B.不会因为数据存储结构与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C.不会因为存储策略的变化而影响存储结构 D.不会因为某些存储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其他的存储结构 7. 描述数据库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是( A )。 A.模式 B.内模式 C.外模式 D.子模式

在线考试系统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西南财经大学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课程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据库 学生姓名:周小钰、李佳颖 学院:经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指导教师:李玉荣. 2016年12月

1.课程设计题目与要求 1.1数据库设计题目 设计和实现一个网上在线考试系统,系统应完成以下基本的业务: a.至少两个教师,每个教一门课程 b.每个班至少包含十名学生。 c.教师能够修改试卷的题目并模仿一名同学参加一门考试 d.教师可提取一份试卷查卷 e.教师可检查其所教班级的成绩、任一学生的成绩以及查询全班的平均 成绩和总成绩。 f.每一套题至少包括十道选择题 g.选择题自动阅卷,书写题人工阅卷 以上很粗略描述了网上考试系统的基本要求,你们可以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补充和细化系统的要求。 本课程设计包括两个部分:数据库和用户界面(用户图形化界面基本要求就是登录加试卷内容的提取) 1.2数据库设计要求 a.使用java/c语言,源程序要有适当的注释,使程序易于阅读 b.建议作出用户界面 c.学生可自动增加新功能模块 2.数据库设计过程 2.1需求分析 2.1.1业务范围 a.增加、删除、维护学生账号,老师账号,课程信息和选课信息 b.在线出题、出题过程可修改试题、答题、分数 c.学生若有疑问可以由老师提出自己的答卷查卷 d.统计一个班的学生的成绩情况供老师分析 e.提取试题 2.1.2业务流程 a.进入在线考试系统 b.通过输入账号密码判断身份,分别进入不同界面: (1)进入管理员界面后获取管理员身份。管理员具有对整个系统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和答案 试卷代码:03115 授课课时:96 课程名称:数据库系统原理A 适用对象:本科选课班 一、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数据库技术发展的几个阶段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__A___阶段。 A、数据库系统 B、文件系统 C、人工管理 D、数据项管理 2、在SQL的SELECT语句中,与选择运算对应的命令动词是__C___。 A、SELECT B、FROM C、WHERE D、ORDER BY 3、在数据库中,下列说法_A__是不正确的 A、数据库避免了一切数据的重复 B、若系统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则系统可确保更新是的一致性 C、数据可以共享 D、数据库减少了冗余 4、在数据库系统中,模式/外模式映像用于解决数据的_C__ A、结构独立性 B、物理独立性 C、逻辑独立性 D、分布独立性 5、关系代数的5种基本运算是__D_。 A、并、差、选择、投影、自然连接 B、并、差、交、选择、投影 C、并、差、交、选择、笛卡尔积 D、并、差、选择、投影、笛卡尔积 6、在SQL语句中,谓词“EXISTS”的含义是_B___。 A、全称量词 B、存在量词 C、自然连接--在连接条件中使用等于(=)运算符比较被连接列的列值,但它使用选择列表指出查询结果集合中所包括的列,并删除连接表中的重复列 D、等值连接--在连接条件中使用等于号(=)运算符比较被连接列的列值,其查询结果中列出被连接表中的所有列,包括其中的重复列 7、规范化过程主要为克服数据库逻辑结构中的插入异常、删除异常、更新异常以及_C__的缺陷 A、数据不一致性 B、结构不合理 C、冗余度大 D、数据丢失 8、数据库数据的正确性和相容性是数据库的__B____。 A、安全性 B、可维护性 C、完整性 D、并发控制 9、数据库三级模式体系结构主要的目标是确保数据库的_B__。 A、数据安全性 B、数据独立性

数据库系统原理试题答案

《数据库系统原理》期中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模型中数据抽象级别最高的是() A.概念模型B.逻辑模型 C.外部模型D.物理模型 2.设有关系R(A,B,C)和S(B,C,D),下列各关系代数表达式不成立 ...的是() (R D(S)B.S A.П C.R∪S D.ПB(R)∩ПB(S) 3.根据关系数据基于的数据模型——关系模型的特征判断下列正确的一项:(___) A.只存在一对多的实体关系,以图形方式来表示。 B.以二维表格结构来保存数据,在关系表中不允许有重复行存在。 C.能体现一对多、多对多的关系,但不能体现一对一的关系。 D.关系模型数据库是数据库发展的最初阶段。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个基本表可以跨一个或多个存储文件 B.一个存储文件可以跨一个或多个基本表 C.每个存储文件与外部存储器上一个物理文件对应 D.每个基本表与外部存储器上一个物理文件对应 5.在SQL语言中,数值函数COUNT(列名)用于() A.计算元组个数B.计算属性的个数 C.对一列中的非空值计算个数D.对一列中的非空值和空值计算个数 6.将弱实体转换成关系时,弱实体的主码() A.由自身的候选关键字组成B.由父表的主码组成 C.由父表的主码和自身的候选关键字组成D.不确定 7.从一个数据库文件中取出满足某个条件的所有记录的操作是() A.选择B.连接 C.投影D.复制 8.下面关于自然连接与等值连接的各个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A.自然连接是一种特殊的等值连接 B.自然连接要求两个关系中具有相同的属性组,而等值连接不必 C.两种连接都可以只用笛卡尔积和选择运算导出 D.自然连接要在结果中去掉重复的属性,而等值连接则不必 9.SQL语言是关系数据库的标准语言,它是()

在线考试系统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文档 成员:曹丽琼冯继伟刘维毅班级08软工三班 指导老师:郭东恩 日期:2011-5-22 目录

数据库设计文档 1引言 1.1 编写目的 本文档是本项目开发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通过本档编写,对本项目中相关数据存储信息进行明确定位,对数据结构等相关信息进行明确说明。本文档尽可能的详细说明各个实体的属性及相互联系,使开发人员的开发效率尽可能增加。 1.2 项目来源 ?实训要求 ?开发人员:全体成员 ?文档使用者:oracle 开发人员、程序设计人员 1.3 文档约定 1.4 预期读者和阅读建议 ?开发人员:对oracle和java熟悉 ?测试人员:对java及oracle有一定的了解

1.5 参考资料 1 《在线考试系统可行性分析》 2 《在线考试系统需求分析》 3 《项目(bbs)数据库设计文档—刘维毅》 4 2数据库命名规则 ?db_examonline: 在线考试系统数据库 ?tb_invigilate: 监考人员 ?tb_user: 学生或用户信息表 ?tb_select:选择题相关信息表 ?tb_answer:简答题相关信息 ?tb_boolean:判断题相关信息 ?tb_admin: 管理员信息表 ?tb_page:数据库测试试题

3数据库设计说明 3.1 数据库逻辑设计 数据字典 ●考生属性:编号tid,姓名uname,登录密码upassword,学号uno, 班级uclass,考试状态ustate ●监考人员属性:编号tid,姓名name,登录密码password ●管理员属性:编号aid,姓名name,登录密码password ●试卷属性:编号pid,科目subject, 选择题数量snum, 判断题数 量bnum, 问答题数量anum,考试时间pageDate ●选择题属性:编号id,题目name,选项A optionA,选项B optionB, 选项C option C,选项D optionD,所属科目subject ●判断题属性:编号id,题目name,对选项yes,错选项no ,所属科 目subject ●简答题属性:编号id,题目name, 所属科目subject ●科目属性:编号sid,科目subject 实体关系

数据库系统概论试题及答案

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 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下列四项中,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的主要特点的是()。 A.数据结构化B.数据的冗余度小 C.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D.程序的标准化 2.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是指() A.内模式改变,模式不变 B.模式改变,内模式不变 C.模式改变,外模式和应用程序不变 D.内模式改变,外模式和应用程序不变 3.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描述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征 的是()。 A.外模式B.内模式C.存储模式D.模式 4. 相对于非关系模型,关系数据模型的缺点之一是()。 A.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需查询优化B.数据结构简单 C.数据独立性高D.有严格的数学基础 5. 现有关系表:学生(宿舍编号,宿舍地址,学号,姓名,性别,专业,出生日期)的主码是()。 A.宿舍编号 B.学号 C.宿舍地址,姓名 D.宿舍编号,学号 6.自然连接是构成新关系的有效方法。一般情况下,当对关系R和S使用自然连接时,要求R和S含有一个或多个共有的()。 A.元组B.行C.记录D.属性 7.下列关系运算中,()运算不属于专门的关系运算。 A.选择B.连接 C.广义笛卡尔积 D.投影 8.SQL语言具有()的功能。

A.关系规范化、数据操纵、数据控制 B.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 C.数据定义、关系规范化、数据控制 D.数据定义、关系规范化、数据操纵 9.从E-R模型关系向关系模型转换时,一个M:N联系转换为关系模式时,该关系模式的关键字是()。 A.M端实体的关键字B.N端实体的关键字 C.M端实体关键字与N端实体关键字组合D.重新选取其他属性 10.SQL语言中,删除一个表的命令是() A. DELETE B. DROP C. CLEAR D. REMOVE 11.图1中()是关系完备的系统 A B C D 图1 12.有关系模式A(S,C,M),其中各属性的含义是:S:学生;C:课程;M:名次,其语义是:每一个学生选修每门课程的成绩有一定的名次,每门课程中每一名次只有一个学生(即没有并列名次),则关系模式A最高达到()A.1NF B.2NF C.3NF D.BCNF 13.关系规范化中的删除异常是指 ( ) A.不该删除的数据被删除B.不该插入的数据被插入 C.应该删除的数据未被删除D.应该插入的数据未被插入 14.在数据库设计中,E-R图产生于() A.需求分析阶段B.物理设计阶段 C.逻辑设计阶段D.概念设计阶段 15.有一个关系:学生(学号,姓名,系别),规定学号的值域是8个数字组成的字符串,这一规则属于()。 A.实体完整性约束 B.参照完整性约束 C.用户自定义完整性约束 D.关键字完整性约束

数据库系统原理期末考试题试题

2006——2007学年 第一学期 《数据库系统原理》期末考试试题(试卷B)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 数据管理经历了 , , 三个阶段。 2表示实体和实体之间联系的模型,称 为 。 3现实世界中事物的个体在信息世界中称 为 ,在机器世界中称为 。

5.4在数据库三级模型结构中,单个用户使用的数据视图的 描述,称为,全局数据视图的描述,称为,物理存储数据视图的描述,称为。 5关系模型是由,, 三部分组成。 6关系数据库中,二维表称为一个,表的一行称为,表的一列称为。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数据库技术的奠基人之一,E.F.Codd于1970年发表多篇论文,主要论述的是______。 A.网络数据模型 B.层次数据模型 C.关系数据模型 D.面向对象数据模型 2、数据库的网状模型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 A.允许一个以上的无双亲,也允许一个结点有多个双亲B.必须有两个以上的结点 C.有且仅有一个结点无双亲,其余结点都只有一个双亲D.每个结点有且仅有一个双亲 3、数据库三级模式体系结构的划分,有利保持数据库的_____。 A.结构规范化 B.数据安全性 C.数据独立性 D.操作可行性 4、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_____。

A.DBS包括 DB和DBMS B.DBMS包括DB和DBS C.DB包括 DBS和 DBMS D.DBS就是DB,也就是DBMS 5、数据的正确、有效和相容称之为数据的______。 A.安全性 B.一致性 C.独立性 D.完整性 6、在一个关系中如果有这样一个属性存在,它的值能惟一地标识关系中的每一个元组,称这个属性为____。 A.候选码 B.数据项 C.主属性 D.主属性值 7、在关系代数运算中,五种基本运算为_____。 A.并、差、选择、投影、自然连接 B.并、差、交、选择、投影 C.并、差、选择、投影、乘积 D.并、差、交、选择、乘积 8、事务的原子性是指_____。 A.事务中包括的所有操作要么都做,要么都不做 B.事务一旦提交,对数据库的改变是永久的 C.一个事务内部的操作及使用的数据对并发的其他事务是隔离的 D.事务必须是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 9、若事务 T对数据 R已加 X锁,则其他对数据 R_____。A.可以加S锁不能加X锁 B.不能加S锁可以加X锁C.可以加S锁也可以加X锁 D.不能加任何锁

数据库期末复习题

数据库期末复习题 一、选择题: 1.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在这几个 阶段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A 阶段。 A.数据库系统B.文件系统C.人工管理D.数据项管理 2.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A 。 A.具体的机器和DBMS B.E-R 图C.信息世界D.现实世界 3.数据库的基本特点是B 。 A.(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2)数据独立性(3)数据冗余大,易移植(4)统一管理和控制 B.(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2)数据独立性(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4)统一管理和控制 C.(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互换性(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4)统一管理和控制 D.(1)数据非结构化(2)数据独立性(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4)统一管理和控制4. B 是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结构的数据的集合。 A.数据库系统B.数据库C.数据库管理系统D.数据结构 5.数据库中存储的是C 。 A.数据B.数据模型C.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D.信息答案: C 6. 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C 。 A.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互独立B.用户程序与DBMS 的相互独立 C.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D.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 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 7. .数据库的特点之一是数据的共享,严格地讲,这里的数据共享是指D 。A.同一个应用中的多个程序共享一个数据集合B.多个用户、同一种语言共享数据 C.多个用户共享一个数据文件D.多种应用、多种语言、多个用户相互覆盖地使用数据集合 8.据库系统的核心是B 。 A.数据库B.数据库管理系统C.数据模型D.软件工具 9. 下述关于数据库系统的正确叙述是A 。 A.数据库系统减少了数据冗余B.数据库系统避免了一切冗余C.数据库系统中数据 的一致性是指数据类型一致D.数据库系统比文件系统能管理更多的数据

最新数据库系统原理期末考卷及标准答案

漳州师范学院 计算机系05 级本科《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期末试卷A 标准答案 (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选择题:(每题1.5 分,共24 分) 1.关系数据库规范化是为解决关系数据库中( A )问题而引入的. A.插入﹑删除﹑更新的异常和数据冗余 B.提高查询速度 C. 减少数据操作的复杂性 D.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2.关系代数表达式的优化策略中,首先要做的是( B ). A.对文件进行预处理 B 及早执行选择运算 C.执行笛卡尔积运算 D. 执行投影运算 3.在关系代数中,θ连接操作由( A )组合而成. A.笛卡尔积和选择 B.投影选择和笛卡尔积 C. 投影和笛卡尔积 D. 投影和选择 4.设关系模式R是3NF模式,那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 R必是2NF B. R必不是BCNF C. R可能不是BCNF D. R必是1NF 5.在两个实体类型间有M:N联系时,这个结构转换成的关系模式有( C )个. A. 1 B. 2 C. 3 D. 4 6.从E-R模型向关系数据模型转换时,一个M:N联系转换成一个关系模式时,该关 系模式的关键字是( C ). A. N端实体的关键字 B.M端实体的关键字 C. N端实体的关键字与M端实体的关键字的组合 D. 重新选取其它关键字

7.在一个关系R中,若每个数据项都是不可分割的,那么关系R一定至少是属于( D ). A. BCNF B.2NF C. 3NF D. 1NF 8.“年龄在15至30岁之间”属于数据库系统的( C ). A. 恢复功能 B. 并发控制 C 完整性 D. 安全性 9.数据流程图是用于数据库设计中( D )阶段的工具. A.概念设计. B可行性分析 C程序编码 D.需求分析 10.数据库系统中,用户使用的数据视图用( A )描述. A. 外模式 B. 存储模式 C. 内模式 D.概念模式 11.R为4元关系R(A, B, C,D),S为3元关系S(B, C, D), R∞C构成 的新关系是( B )元关系. A. 3 B. 4 C. 5 D. 6 12.关系代数中的Π运算符对应下面语句中的( A )子句. A.Select B. From C. Where D. Group By 13.将查询SC表的权限授予用户U1,并允许U1将此权限授予其他用户.实现此功能的 SQL语句是( D ). A.grant select to SC on U1 with public B.grant select oh SC to U1 with public C.grant select to SC on U1 with grant option D.grant select on SC to U1 with grant option 14.在数据库系统中,安全性控制可采用:用户标识和鉴定、存取控制、审计、密码 保护和( C )五级安全措施来实现. A. 游标 B.索引 C.视图 D.存储过程 15.解决并发操作带来的数据不一致性问题,可以采取( A ). A.封锁 B.恢复 C.存储 D.协商 16.在并发控制中,允许其他事务读取数据,但不允许进行数据修改叫( B). A.两段锁 B.共享锁 C.独占锁 D.意向锁

数据库系统原理试题答案3

全国2008年10月自学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统一管理的相关( B ) A.文件的集合 B.数据的集合 C.命令的集合 D.程序的集合 2.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中,描述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的是( C ) A.外模式 B.内模式 C.逻辑模式 D.存储模式 3.数据库系统中存放三级结构定义的DB称为( B )A.DBS B.DD C.DDL D.DBMS 4.教师实体中有教师号、姓名、部门、任教时间、教龄等属性,其中教龄是一个( A ) A.派生属性 B.多值属性 C.复合属性 D.NULL属性 5.对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C ) A.关系是一个集合 B.关系是一张二维表 C.关系可以嵌套定义 D.关系中的元组次序可交换 6.若属性X函数依赖于属性Y时,则属性X与属性Y之间具有( B ) A.一对一联系 B.一对多联系 C.多对一联系 D.多对多联系 7.设F是关系模式R的FD集,如果对F中每个非平凡的FD X—Y,都有X是R的超键,则( C ) A.R属于2NF,但不一定属于3NF B.R属于3NF,但不一定属于BCNF C.R属于BCNF,但不一定属于4NF D.R属于4NF 8.关系Rl和R2如下表所示: A.1 B.3 C.6 D.9 9.设四元关系R(A,B,C,D),则下面不正确的是( ) A. )R(B D, ∏ 为取属性D,B的两列组成新关系B. )R( 4,2 ∏ 为取属性的值是4,2的两列组成新关系 C. )R(B D, ∏ 与 )R( 4,2 ∏ 是等价的D. )R(B D, ∏ 与 )R( 2,4 ∏ 是相同关系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ORDER BY子句后只能有一个属性 B.ORDER BY子句所产生的输出只是逻辑排序效果,并没有影响表的实际内容 C.进行有序输出时,如果列中有空值则在升序输出时首先列出空值项,而在降序时最后列出空值项 D.ORDER BY子句中必须指明是升序或降序,不能缺省 12.现要查找缺少成绩(G)的学生学号(S#)和课程号(C#),下面SQL语句中WHERE子句的条件表达式应是:SELECT S#,C# FROM SC WHERE( )A.G=0 B.G<=0 C.G=NULL D.G IS NULL 12.数据库恢复的主要依据是( D )A.DBA B.DD C.文档 D.事务日志 13.不能激活触发器执行的事件是( )A.SELECT B.UPDA TE C.INSFRT D.DELETE 14.SQL Server 2000的主要工具中,执行T-SQL的最佳轻量级工具是( A ) A.查询分析器 B.服务管理器 C.企业管理器 D.事件探查器 15.在ODBC体系结构中,为应用程序加载、调用和卸载DB驱动程序的是( B ) A.ODBC数据库应用程序 B.驱动程序管理器 C.DB驱动程序 D.数据源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上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6.能惟一标识实体的属性或属性集称为___ 实体标识符_____。 17.数据独立性使得修改数据结构时,尽可能不修改外部应用程序________。 18.数据库的物理结构主要指数据库的存储记录格式、存储记录安排和__存取方法______。 19.由于数据的冗余,在对数据操作时常会引起__修改异常______、插入异常、删除异常。 20.关系代数运算中,专门的关系操作有:选择、投影、除和_连接_______。 21.SQL语言的条件表达式中字符串匹配操作符是__like______。 22.DBS运行的最小逻辑工作单位是____数据项____。 23.SQL的基本表约束主要有三种形式:候选键定义、外键定义、__域______定义。 24.在复合数据类型中,相同类型元素的有序集合,并且允许有重复的元素,称为__列表类型______。 25.SQL Server 2000引擎对外使用Net-Library抽象层来支持不同的__网络协议______。 1

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题目Web数据库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学号 院(系) 指导教师(职称) 完成时间2011年6月5日

Web数据库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1Web概述 1.1Web及其工作模式 Web即万维网,就是通过使用通讯设备和线路,将处在不同地理位置、操作上相对独立的多个计算机连接起来,再配置一定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在这些计算机上实现软硬件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由此而构成的计算机网络。 互联网是由全球众多的计算机局域网互相连接组成的一个超大规模的网络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运行着多种应用系统,如上网使用的网页浏览系统——WWW、上传与下载用的文件传输系统——FTP、收发电子邮件所使用的电子邮件系统——E-Mail等。互联网中运行的每一种应用系统都是由互联网中相应的服务器系统、客户机系统构成,也就是说互联网从物理连接来看是由众多的计算机组成,而从逻辑上看是由多个功能子网组成。 1.2Web中存储信息的方式 传统网站存储信息的方式是采用基于文件的,即每个Web文档存储在一个单独的文件中。 目前流行的Web存储信息的方式则是基于数据库的,即允许Web直接访问数据库,从而管理动态Web内容。 1.3基于HTML文件的Web服务器 在基于HTML文件的Web服务器中文本和其他多媒体信息都是以文件的形式来进行存储和管理,客户端直接下载HTML文件。 1.4基于数据库的Web服务器 在基于数据库的Web服务器文本和其他多媒体信息保存在数据库中,客户

端请求服务器执行一个CGI程序或Script语言码。 2Web数据库概述 2.1Web数据库的概念 数据库是指按照一定的结构和规则组织起来的相关数据的集合,是存放数据的“仓库”,据此将网络数据库定义为以后台数据库为基础的,加上一定的前台程序,通过浏览器完成数据存储、查询等操作的系统。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处理与存储数据的最有效、最成功的技术,而计算机网

数据库管理系统试题及答案样本

一、简答题( 共5小题, 每题6分, 共30分) 1.简述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概念。 答: 数据库: DataBase, 简称DB。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 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 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数据库管理系统: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简称DBMS, 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用于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它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功能、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 数据库系统: DataBase System, 简称DBS, 它是包含数据库的具体应用系统, 由支持该应用系统的某一具体的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应用程序三部分组成。 2.简述两段锁协议并说明两段锁协议和事务可串行化调度的关系。 答: 所谓两段锁协议是指所有事务必须分两个阶段对数据项加锁和解锁。 1、在对任何数据进行读、写操作之前, 首先要申请并获得对该数据的封锁;

2、在释放一个封锁之后, 事务不再申请和获得任何其它封锁。 如果事务中所有的加锁操作都在事务的第一个解锁操作之前进行, 那么这个事务是遵循两段锁协议的。如果一个调度中的每个事务都遵循两段锁协议, 那么该调度必然是冲突可串行化的。 事务遵守两段锁协议是可串行化调度的充分条件, 而不是必要条件。 3.简述可串行化调度和正确调度。 答: 多个事务的并发执行是正确的, 当且仅当其结果与按某一次序串行执行它们的结果相同, 我们称这种调度策略为可串行 化的调度。 可串行性是并发事务正确性的准则, 按这个准则规定, 一个给定的并发调度, 当且仅当它是可串行化的, 才认为是正确调度。 4.简述数据库中的死锁现象, 并简述如何使用有向图方法检测死锁。 答: 死锁是指当两个或多个事务相互等待对方所拥有的锁被释放时, 所产生的僵持局面。 有向图G=( T, U) 。T为结点的集合, 每个结点表示正运行的事务; U为边的集合, 每条边表示事务等待的情况。若T1等待

《数据库系统原理》复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数据管理经历了_______阶段、________阶段到________阶段的变迁。(手工管理、 文件管理、数据库管理) 2.实体之间联系的基本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 3.在E-R图中,用____表示实体,用______表示联系,用______表示属性。(矩形框、菱形框、椭圆框) 4.数据库的三层模式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模式、逻辑模式、内模式) 5.关系模型中一般讲数据完整性分为三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定义完整性) 6.数据模型由三部分组成: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____________。(数据的约束条件或数据完整性规则) 7.SQL语言是一种标准的数据库语言, 包括数据的查询、定义、操纵和______四部分功能。(控制) 8.视图是从其它________或视图导出的虚表。(基本表) 9.在关系模式R 中,若属性或属性组X 不是关系R 的关键字,但X 是其他关系模式的关键字,则称X 为关系R 的___________。(外关键字) 10.访问SQL server数据库对象时,需要经过身份验证和_________两个阶段,其中身份验证分为Windows验证模式和_______验证模式。(权限验证、混合) 11._______是存储在文件中的一系列SQL语句,即一系列按顺序提交的批处理。(脚本) 12.SQL语言中行注释的符号为_________;块注释的符号为_________。(--、/**/) 13.SQL server中的变量分为两种,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其中全局变量的名称以_______字符开始,有系统定义和维护。局部变量以__________字符开始,由用户自己定义和赋值。(@@、@) 14.在SQL server中,其权限分为三类,即_________权限、_________权限和_________权限。(对象、语句、隐含) 15.用户对数据进行添加、修改和删除时,自动执行的存储过程称为_________。(触发器) 16.角色是一组用户所构成的组,可以分为服务器角色和_______角色。(数据库) 17.触发器有3种类型,即INSERT类型、_______和_______。(UPDATE类型、DELETE类型) 18.如果要计算表中的行数,可以使用聚合函数______。(COUNT()) 19.在SQL Server中修改表的结构应使用关键字,修改表中的数据应使用关键字。(ALTER 、UPDA TE) (二)单项选择题 1.一个仓库可以存放多种产品,而一种产品只能存放于一个仓库中。仓库与产品之间的联系类型是 (C )。 A、一对一的联系 B、多对一的联系 C、一对多的联系 D、多对多的联系 2.不属于传统数据模型的是(D)。 A、层次数据模型 B、网状数据模型 C、关系数据模型 D、面向对象数据模型 3.声明了变量:declare @i int,@c char(4),现在为@i赋值10,为@c赋值'abcd',正确的语句是(C)。 A、set @i=10,@c='abcd' B、set i=10 , set @c='abcd' C、select @i=10,@c='abcd' D、select @i=10, select @c='abcd' 4.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是(C)。 A、数据库管理系统 B、数据库系统 C、数据库 D、文件组织

在线考试系统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文档 成员: 指导老师: 日期:2011-5-22

目录 数据库设计文档 (1) 目录 (2) 数据库设计文档 (3) 1 引言 (3) 1.1 编写目的 (3) 1.2 项目来源 (3) 1.3 文档约定 (3) 1.4 预期读者和阅读建议 (3) 1.5 参考资料 (3) 2 数据库命名规则 (3) 3 数据库设计说明 (5) 3.1 数据库逻辑设计 (5) 数据词典 (5) 实体关系 (5) E_R 图 (9) SR关系: (9) 3.2 数据库物理设计 (10) 3.3 数据库分布 (10) 3.4 基表设计 (10) 3.4.1. tb_user: 考生信息表 (11) 3.4.2. tb_invigilate: 监考人员信息表 (12) 3.4.3. tb_admin: 管理员信息表 (12) 3.44 tb_page:考试试卷信息表 (13) 345. tb_select:选择题信息表 (14) 3.4.6. tb_boolean:判断题信息表 (15) 3.4.7. tb_a nswer:简答题信息表 (16) 3.4.8. tb_subject:考试科目信息表 (17) 3.5 视图设计 (18) 3.6 索引设计 (18) 3.7 序列设计 (18) 3.8 完整性设计 (19) 3.9 授权设计 (19) 3.10 触发器设计 (19) 3.11 存储过程设计 (24) 3.11.1 CRUD中的CUD三个操作 (24) 3.12 数据复制设计 (28) 4 查询记录语句 (28) 5 词汇表 (29) 6 历史数据处理 (30)

2014Visual FoxPro 5.0数据库管理系统考试大纲

第1章数据库系统及Visual FoxPro简介 一、内容提示 本章概述了数据库系统的特点和基本构成;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关系模型的性质和基本操作。介绍了Visual FoxPro 5.0系统的特点、运行环境、文件类型以及系统的性能指标。详细描述了Visual FoxPro 5.0系统的启动和退出方法及工作环境。 二、考试基本要求 (一)掌握的内容 掌握进入和退出Visual FoxPro 5.0系统的各种方法。 (二)熟悉的内容 熟悉关系模型的性质和基本操作;熟悉Visual FoxPro 5.0系统工作环境和主要性能指标。 (三)了解的内容 了解数据库系统的特点和基本构成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第2章数据类型、表达式和函数 一、内容提示 本章介绍了VFP中的常量、变量和表达式的概念,重点介绍了常用函数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二、考试基本要求 (一)掌握的内容 掌握VFP中数值型、字符型、逻辑型和日期型常量的表示方法;掌握在命令窗口中使用各种函数,并在VFP主窗口中得出正确的函数值。 (二)熟悉的内容 熟悉常量、变量、表达式的概念。 第3章表的基本操作

一、内容提示 本章介绍了VFP中自由表的组成;表的建立与编辑的方法;表文件的复制方法;表中记录的编辑和表中字段的替换方法。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索引的概念和常用的索引类型,以及各种索引文件的建立和使用方法;记录的顺序查找和索引查找;常用的统计命令。 二、考试基本要求 (一)掌握的内容 掌握表结构的建立、显示、修改的方法;表文件的建立、打开和关闭方法;表记录的输入、浏览、编辑、删除及定位的方法;表中字段的替换方法;掌握主索引、候选索引和普通索引的特点,以及使用表设计器(字段选项卡和索引选项卡)和命令方式建立主索引、候选索引和普通索引的方法(结构复合索引);掌握复杂的(包含多个字段)索引关键字表达式的表示方法。掌握在表设计器中修改索引类型、索引顺序和删除索引的操作。掌握命令方式和菜单方式及数据工作期环境下设置主控索引的方法;掌握按索引顺序浏览数据表的方法。掌握顺序查找和索引查找以及连续查找的方法;掌握简单的统计命令,其中包括计数、求和、求平均值以及分类求和。 (二)熟悉的内容 熟悉各种索引文件,各种索引类型。使用命令方式建立独立索引文件和非结构复合索引文件的方法。熟悉打开和关闭独立索引文件和非结构复合索引文件的方法。 第4章数据库操作 一、内容提示 本章主要介绍数据库文件的基本操作,其中包括数据库文件的建立和调用;数据库表的添加与移去;操作数据库设计器;数据库表属性的设置;建立数据库表间的永久关系及参照完整性的设置。同时还介绍了工作区的概念,数据工作期环境下如何对数据表进行操作,建立数据表音质临时关系的方法。 二、考试基本要求 (一)掌握的内容 掌握使用菜单方式、工具栏方式及命令方式创建数据库文件,打开、关闭数据库文件,

数据库系统原理》试卷-A卷-试题-答案

北京邮电大学2007 —— 2008学年第2学期 《数据库系统原理》期末考试试题(A) 1. Fill in blanks.(1 9 points) (1) ______ DDL ____ i s the Ianguage for specifying the database schema and as well as other properties of the data. (2) With respect to in tegrity mecha ni sms in DBS, —trigger __ defi nes acti ons to be executed automatically whe n some events occur and corresp onding con diti ons are satisfied. (3) An entity set that does not have sufficient attributes to form a primary key is termed a weak en tity set (4) The com monly-used schemes of orga ni zati on of records in files are heap file organization , sequential file organization, and hashing file organization. (5) The three steps in query processing are parsing and translation, optimization, and evaluation (6) The recovery-management component of a database system implements the support for tran sact ion atomicity and durability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