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的沿革、现状及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浅析社会工作对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的介入

浅析社会工作对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的介入

区矫正的介入文化艺术学院学年论文浅析社会工作对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的介入论文作者姓名:刘然所在专业:社会工作作者学号:2011092031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徐翀(讲师)论文提交日期:2013年12月8日浅析社会工作对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的介入摘要青少年是个体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连接着不成熟与成熟的两个自我,因此也是人生发展历程中的一个转型期,这种转型比人生其他任何时候都要广泛、深入,所以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最关键的时期。

由于青少年时期的特点所致,对于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也不同于成人矫正服务的形式与特点。

作为一种全新的工作实践和理念, 引起了实际工作者和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并从多个角度进行探索, 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形成适用的方法体系。

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为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提供了观念支持。

社会工作至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工作方法, 如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 可以为青少年矫正对象提供各种服务, 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使之更好地回归社会。

本文从社会工作者的角度,对社工介入青少年社区矫正的存在的现实问题以及介入手段,进行浅析,尤其是对青少年的社区矫正的方法上提出了建议,以期对现行的社区矫正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 社区矫正; 社会工作目录论文总页数:13页引言2(一)本论文研究背景2(二)本论文研究现状2(三)本论文研究意义2(四)本论文研究方法2一、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的发展历史2二、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现状及存在的问题4(一)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现状4(二)现阶段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存在的问题51. 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支撑52. 欠缺广泛的社会认可63. 缺乏专业机构广泛介入64. 矫治队伍建设滞后6三、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6(一)社会工作对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介入的优势6(二)运用家庭社会工作理论介入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可能性分析71. 家庭社会工作理论基础72. 家庭因素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83. 运用家庭社会工作理论的益处9(三)家庭社会工作方法在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工作中的运用91. 运用个案社会工作方法介入缺陷型家庭92. 家庭小组工作方法协调家庭内亲子关系93. 社区工作方法促进青少年自我发展9结语10参考文献10致谢12声明13引言(一)本论文研究背景西方等国如美国、英国、德国,历经长期的沿革已形成了项目众多、风格各异但较为科学、合理的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制度体系,而当前我国的社区矫正制度处于工作试点与理论研讨同步摸索与推进的态势,但种种举措均局限在修补的层面,喧嚣而无序,尤其对青少年犯而言,我国的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还处在摸索阶段,在矫正主体、矫正项目、矫正方法上还存在重大缺陷。

街道年鉴编写范文

街道年鉴编写范文

街道概况
街道地理位置和历史沿革
街道名称:XX街道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周边交通:地铁XX号线、公交XX路等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发展历程:从一个小村庄到现在的繁华街 道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文化特色:街道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如 XX文化等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地理位置:XX市XX区XX路XX号
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低碳发 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附录与参考文献
附录:街道年鉴编写过程中的数据来源和参考资料
数据来源:政府部门、 统计机构、研究机构等
参考资料:相关政策法 规、历史文献、学术论 文等
参考文献:相关书籍、论文、报告等文献资料
相关书籍:如 《街道年鉴编
教育资源:学校数量、教育质量等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文化活动:文化设施、活动开展情况等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人口结构:年龄、性别、职业等结构特点 经济状况 经济状况
主要产业:街道主导产业及特色产业 社 会发展状况 社会发展状况
医疗资源:医院数量、医疗水平等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街道文化特色和亮点
街道文化活动:介绍街道举办的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书法比赛、摄影展等。
街道文化特色:介绍街道的文化特色,如历史底蕴、民俗风情、建筑风格等。
街道文化亮点:介绍街道的文化亮点,如文化名人、文化遗产、文化活动等。
街道文化传承与发展:介绍街道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如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现代文化的创新与 发展等。
• 街道年鉴编写范文 ● 年鉴概述:包括街道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人口情况、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简要介绍; ● 街道文化:介绍街道的文化特色、文化遗产、文化活动等; ● 街道建设:包括街道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绿化等方面的介绍; ● 社会事业: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介绍; ● 未来展望:对街道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和规划。

社区概论课堂笔记整理

社区概论课堂笔记整理
对社区纵向格局的研究:沃伦着重分析了社会宏观体系对地方社区的影响,以“社会纵向格局”的概念来分析现代社会
第二阶段以1915年帕克发表《城市》为开端,它是社区研究进入分析阶段的标志
第三阶段以1929年罗伯特·德林夫妇发表的《米德尔顿》为标志,研究转向以理论为基础的科学分析
第2节社区的要素
1、什么是社区要素
1、指那些构成社区的或使其成为社区的基本要素
2、地域、人口、组织结构和文化
2、社区的基本要素
1、地域:是一个社区已存在的物质载体,涵盖了其自然条件和人文地理条件
4、文化要素:包括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村规民约、生活方式、交际语言、精神状态、社区归属(依赖)与社区认同感
3、相互关系:四者构成了社区的基本要素,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整体,缺少了某个要素或各要素间不协调,社区都会出问题。
第3节社区结构
1、定义:是社区内各构成部分内部及其相互之间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或构成方式。
2、小城镇是城乡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交流的枢纽
3、小城镇是调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
4、小城镇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服务中心
第五节我国的街道社区
一、街道社区的历史沿革
1、建立和初步发展阶段(1949-1966)
1954年《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规定了街道办事处的三项任务
2、恢复性发展阶段(1976-1987)
代表人物:美国学者W.萨顿和J.柯拉渣
2、社区副体系
这一理论将社区视为大社会的副体系
代表人物:R.L.沃伦
3、社区纵向格局和横向格局
沃伦在分析宏观体系和社区副体系联系的基础上,提出了纵向格局和横向格局的概念
社区的纵向格局是指社区内各种社会组织和副体系同社区之外相应体系、组织之间的结构功能关系

社区工作实务与管理 社区

社区工作实务与管理 社区

• 中文的“社区”概念是从英文的“community”翻译过来的。
一、社区的含义
• 2.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共同体。 • 本课程一般所讨论的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
二、社区的基本特征
• (一)社区是一个社会实体 • (二)社区具有多重功能 • (三)社区是人们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场所 • (四)社区以聚落作为自己的依托或物质载体 • (五)社区是发展变化的
广义:还包括面向社区全体居民所提供的公益 性服务,如计划生育和公共卫生、职业培训和就 业指导、体育锻炼与文化休闲等。
专业性服务:社会工作者、医护工作者、法律 工作者
非专业性服务:社区内的一些组织和志愿者提、 供的大众化的、科学和专业知识含量较低的助人 服务活动。
2、人的社会化 人早期社会化的场所主要在社区 在人的继续社会化过程中,社区也是重要的载 体和场所之一 社区是人的再社会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场所
二、中国当代城市社区发展的演变过程及特征
• (一)街道建立与恢复发展阶段 • (二)开展社区服务阶段 • (三)创建文明社区阶段 • (四)推进管理体制改革阶段 • (五)城市基层社区自治阶段
(六)当代城市社区的基本特征
• 人口集中、密度大,成分复杂; • 生产力水平高,商品经济发达,职业差异大而分工精细; • 交通方便且发达,社会流动性大,个人地位和角色易变; • 社会结构复杂而层次多 • 社会控制主要靠正式机构和法律,力量小而犯罪多; • 生活方式多样,生活节奏快,紧张压迫感强; • 人际关系由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转向业缘化,重效率轻人情; • 社会服务机构齐全,家庭的经济、教育等功能明显削弱; • 由于高度的异质性和较高的容忍,邻里的控制力量较小。

邯郸鸡泽介绍

邯郸鸡泽介绍

邯郸鸡泽介绍
特色美食
鸡泽县有着丰富的美食文化,其 中以"鸡泽辣椒"和"鸡泽笨鸡蛋" 最为著名。鸡泽辣椒是河北省的 特产,以其色泽鲜艳、肉质厚实 、口感香辣而著称,是烹饪和佐 餐的佳品。而鸡泽笨鸡蛋则是当 地特有的品种,以其鲜美口感和 营养价值高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 喜爱
邯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泽介绍
民俗文化
鸡泽县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如舞狮、舞龙 、打鼓等传统表演形式,以及各种传统节日 和庙会等民俗活动。这些民俗文化体现了当 地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丰富了人们的精 神文化生活
邯郸鸡泽介绍
地理位置 经济发展 未来展望 社会治理
-
目录
历史沿革 交通状况 教育资源 未来发展
自然环境 文化旅游 医疗健康 特色美食
地理位置
鸡泽县,隶属河北省 邯郸市,是一个位于 河北省东南部,邯郸 市东北部的冀南平原 的县城。鸡泽县与晋 州市、曲周县、馆陶 县、武强县和邱县接 壤,面积337平方公 里
邯郸鸡泽介绍
文化旅游
鸡泽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境内有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景 观,如曲梁古城遗址、毛遂墓、 毛遂祠等。此外,鸡泽县还有许 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如漳河 风景区、毛遂公园等。这些景点 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和 休闲度假
邯郸鸡泽介绍
未来展望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 不断提高,鸡泽县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未来几年,鸡泽县将继续加强经济建设和 社会事业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 级,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同时,鸡泽县还 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工作,推动绿色 低碳发展模式的建设和发展。相信在不久的 将来,鸡泽县一定会成为一个更加繁荣富强 、美丽宜居的现代化城市

优秀社会教育论文题目

优秀社会教育论文题目

优秀社会教育论文题目社会教育专业培养具有社会体育的根本理论、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社会学调查方法和技能,及社会统计方法。

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优秀社会教育论文题目,希望能够帮到大家!1.美国公民教育的特点及其开展趋势2.虚拟社区空间的社会学分析——以“华师在线”为例3.妇女教育对农户收入与收入差距的影响:山西的证据4.美国公民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与方法综述5.社区、社会资本与社区发育6.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传承困境与学校策略7.美国效劳学习理论概述8.社区教育的社会效益评价问题9.“非正规”老年教育与老年人社会参与10.我国社区教育课程建立的价值取向与开展趋向11.美国公民教育的根本内涵12.现代社区教育开展的假设干规律探析13.美国社区创客教育的载体14.社区教育网站评价指标体系研究15.国外社区教育的特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16.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研究17.关于对我国社区教育本质特征的假设干研究和思考18.影响教育虚拟社区中学习动机激发因素的实证分析19.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的现状与趋势20.赋权女性:晚清民国女子教科书的启蒙诉求21.在网络虚拟环境中构建学习社区22.美国社区学院的师资队伍建立研究23.国外社区教育的实践及启示24.社区教育的内涵、特点与功能探讨25.近三十年我国社区教育研究进展之文献计量分析26.公民教育的进展研究:兴旺国家的探索27.国内社区教育研究述评28.社区教育终究是什么?——对社区教育本质的理性思考29.社区教育微课程学习资源建立的实践探索30.贵州苗族社区教育价值观研究31.南京市社区教育评价初探32.关于建立常州市社区教育名师工作室的实践思考33.基于生态环境下社区教育名师工作室建立的研究34.玄武开放大学社区教育“三名”工程的实践研究35.探索社区教育的郑州模式36.社区教育区域化推进策略回忆与思考37.互学互教:重塑教学资源观38.老年大学学员学习需求——以上海市X老年大学为例39.城市化视角下社区教育的认识重构和开展再思40.芜湖社区大学在社区教育中着力点之思考41.发挥民间社团在社区教育中的作用42.区级社区大学引进高层次老年大学合作办学的探索43.社区教育课程的分析与建立策略44.智慧型都市社区终身教育学习系统的特点:创意、创新、创客、创业45.基于城市化开展的社区教育需求分析46.民主公民的教育:1995—xx年公民教育的研究、政策与实践述评47.我国社区教育的嬗变、开展态势及其实践策略48.中外老年教育比拟研究49.中国女子学校教育的开展:认识、视野、使命50.当代世界公民教育的理念考察51.城镇化进程中社区教育政策执行主体的偏差行为问题52.美国公民教育的历史沿革、现状与开展趋势53.老年教育理论的反思与重构54.老年教育假设干根本理论问题55.近代女子教育思潮与女性主体身份建构56.全球化与公民教育:挑战与回应57.当前我国公民教育研究领域中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58.南宁市青少年社会教育教学现状分析59.试论青少年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60.对新形势下农村社区教育开展的简要探析61.农村社区教育开展的问题与出路62.刍议老年教育如何选择定位63.美国教育智库对我国社区教育智库建立的启示64.美国社区学院教育管理特色探析65.栖霞街道“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方案探索66.雄州街道志愿者队伍自主建立探究67.“社会妈妈关爱团”扶持特殊青少年成长的研究68.引导社会民间组织打造社区教育特色工程的实践与思考69.社区教育与学校整合的实践与思考70.加强社区教育根底能力建立的实践与研究71.社区教育助推家庭农场开展的方法初探72.浅谈社区的开发与有效利用73.引入社会组织开展社区教育的路径与思考74.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实践和探索75.依托社区资源开发社区教育课程的研究76.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建立的实验与反思77.浅谈新街口街道社区教育开展的“三三三”模式78.微信课堂在社区教育中的实用性探索79.新形势下农村老年教育培训的实践和思考80.社会组织推动社区建立开展的研究81.农村社区老年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82.开展“送课到社区”活动的实验探索83.浅议老年学校常规管理的方法和策略84.清末民国桂东南女学研究85.加强校外教育促进青少年全面开展86.终身教育共同体的内涵特征与构建原那么87.云模式下网站美工设计在社区的应用88.构造功能主义:老年学习价值的生活诠释与科学建构89.基于产业化视角的浙江省老年教育体系研究。

竹山县情况简介

竹山县情况简介
03
主要自然资源及分布
竹山县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 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的中高山区 。
竹山县的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 ,主要有煤、铁、铜、金等。
竹山县的水资源也十分丰富, 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低山丘陵 区。
02
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
历史沿革
01
古代时期
竹山县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春秋战国时期
竹山县情况简介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竹山县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 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 • 教育科技与医疗卫生事业 • 交通运输与基础设施建设 • 特色产业与优势产品介绍 • 社会事业与民生福祉改善情况
01
竹山县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竹山县位于湖北省西 北部,地处大巴山系 与武当山系的交汇处 。
发展
竹山县将继续加大教育、医疗、 文化等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提 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深化民生福祉改善
工作
竹山县将继续推进扶贫工作和社 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强生态环境 保护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 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竹山县将继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为 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 服务。
竹山县的西北部为中 高山区,东南部为低 山丘陵区。
竹山县地势自西北向 东南倾斜,由中山、 低山、丘陵逐渐向盆 地过渡。
气候特点与分布
01
竹山县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具有典型的山地气 候特征。
02
竹山县的气候差异很大,从东南到西北,从南到北,随着海拔
高度的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竹山县的降水分布不均,从东南到西北,降水量逐渐减少。
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产品推介

德国学前教育沿革

德国学前教育沿革
③根据各种不同的情教育的比较
一 学前教育机构设置的比较 二 课程与目标的比较 三 教学组织形式的比较 四 家园合作的比较 五 学前教育收费标准的比较
一 学前教育机构设置的比较
中国
机构:托儿所 幼儿园 学前班 托儿所是贯彻以保为主 保教结合方针招收3岁前的儿童
③临时保姆项目:以职业女性为对象 以家庭为基础的儿 童看护项目 需付费
④家长和孩子共同活动的项目:以婴儿和学步儿童为对 象 遍及德国;在柏林尤其盛行
德国学前教育现状
五 德国的家庭教育
德国80%以上的孩子对自己的印象颇好;特别是他们感激父母在 人格 修养方面对自己潜移默化的影响
尽管德国家庭普遍较富裕;但孩子们从小就养成了相对独立的习 惯
幼儿园通常有三种类型的工作人员:一是社会教员;必须是专 科高等教育毕业 二是教育员;实科中学或相当于实科中学 毕业;通过实习和国家考试;取得国家承认的教育员资格 三 是护理员;中学毕业后经过2年职业培训
德国学前教育现状
二 德国学前教育课程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一学前课程理论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德国政府确定了初级教育改革的目标后;为 了实现既定目标;各种模式研究方案在德国应运而生 1 功能论 2 学科论
1990年;新的 儿童与青少年福利法要求各州承担 扩建幼儿园的义务;以满足需要
德国学前教育现状
在德国;幼儿园不属于国家的学校体制; 而属于 青少年福利救济事业
德国幼儿园的数量很多 2002年;德国人口8253 7万;幼儿园27830所;平均2966个居民就有1所幼 儿园
德国东部与西部儿童入园情况存在较大差异
这一时期;政府还颁布了幼儿园条例;提出建立形式多样 的学前教育机构
德国学前教育沿革
二 战后德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和改革 1970年;德国教育委员会提出 教育结构计划;把学 前儿童的教育纳入计划的构想之中 从此;学前教 育成为整个教育系统中初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 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