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位老教授昔日培养的三个得意门生事业有成:一个在官场上春风得意,一个在商场上捷报频传,一个埋头做学问如今也苦尽甘来,成了学术明星。于是有人问老教授:你以为三人中哪个会更有出息?老教授说:现在还看不出来。人生的较量有三个层次,最低层次是技巧的较量,其次是智慧的较量,他们现在正处于这一层次,而最高层次的较量则是人格的较量。同样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人格的发展比能力更重要

关键字:大学生人格发展心里健康

正文:

什么是人格

它反映了一个人总的心理面貌,是相对稳定、具有独特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包括气质、性格、能力、兴趣、爱好、需要、理想、信念等方面内容,人与人之间显著的差别就在于人格。人格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面具”,解释了人格具有外在表现、内在实质两个层次的特征。

大学生人格的特征:大学生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环境、教育等先、后天环境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如有的人开放自然,有的人顽固保守,有的人沉默寡言,有的人豪爽,有的人谨慎等。即使是同一种特征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现出的具体含义也是不同的。环境会使某一人格品质在不同人身上表现出不同的含义。如独立性这一人格特质,作为缺乏父母爱护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独立带有靠自己努力的含义;而在一个民主型家庭成长的孩子,独立则作为健全人格培养的重要部分。又如固执对应的是撒娇亦或反抗。

每个大学生的人格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可能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是指具有较好的自控能力,且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能自尊、自爱、自信而且有自知之明;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心理键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偏激:低年级学生较常见;看问题绝对、片面;根据个人好恶、心血来潮论人论事;行动莽撞,不顾后果。依赖:自理能力缺乏信心,遇事乞求他人帮助,生活上寻求父母的保护和照顾。很容易形成依赖型人格。孤僻:性格内向,不合群,对人怀有戒备和厌烦情绪;独来独往,疑心较重,好神经过敏;容易把不良情绪积聚于身,引起严重的心理疾病;自卑:自我否定,自我拒绝;丧失信心,处事消极;嫉妒:忧虑、愤怒、怨恨他人优于自己的复合体验;采用贬低甚至诽谤他人的手段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和虚荣心,求得心理上的平衡;掩盖嫉妒心,终日处在被揭露的焦灼不安、倍受折磨的痛苦中;用自己的心思窥探他人“隐秘”,整天寻找别人的挫折和失败,使自己长时间处于紧张体验中,无谓的消耗精力,积愤成疾,严重损害身心健康。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1自卑心理的调控:(1)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2)正确看待竞争,积极地自我暗示:不断获得小成功增强信心。(3)培养坚强的个性:坚强和自信心是分不开的。2、摆脱嫉妒心理的干扰(1)加强道德修养,防止自私心泛滥;(2)对自己要有恰当的认识和评价;(3)加强自我调节、自我控制。化嫉妒为动力!

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知识,只有通过个体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个过程,也是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心理素质的高低,取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

2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驱动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心理健康教育与受教育者的人格发展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个体人格的发展水平。一方面,学生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接受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环境信息、社会期望等来逐渐完善自身的人格结构;另一方面,客观存在的价值观念作为心理生活中对自身一种衡量、评价和调控,也影响着主体人格的发展,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转化为人格特质,从而使人格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消极地附属于这种转化,而是在转化过程中能动地引导受教育者调整方向,使个体把握自我,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认识评价,从而达到心理优化,健全大学生人格的目的。

3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期或晚期,心理已基本成熟。他们大多数人的心理是健康的,心境开朗,具有统一而稳定的人格,能客观地认识自我、有效地工作及学习、友善而和谐地处理人际关系、与周围社会环境协调一致。但是,由于社会环境快速变化和主观原因等,部分大学生产生了诸多心理压力,对学习、生活、择业等出现了种种不适。

如何正确地认识自我如何正确地认识自我: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学会科学用脑就是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使思维、记忆能力减退。加强自我心理调节。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让学生正视现实,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同现实的良好接触。进行自我调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围。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学校应该花力量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