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 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   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   苏教版

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

教学内容:教材第55页的例9、例10、“练一练”和练习九第5~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认识比的基本性质,能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说明比的基本性质;认识最简单的整数比,能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2.使学生在探究比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提高类比迁移和概括归纳的能力,以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的特点,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分数比和小数比的化简。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学

1.同学们,你能完成下面的填空吗?

13÷18=( )( ) =( ):( ) 35 =6( )

=( ):( ) 指名回答,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指出:第1题可以依据比、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填写,第2题可以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填写。

追问:你能说说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吗?

2.求比值

2:3= 0.6:1.2= 54 :31

= 12:8=

43

:3= 10:41

= 1.5:23= 9:65=

二、课堂探学

展示交流课前预学(指名汇报)

我们以前学过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今天我们就在这些旧知识和同学们昨天预习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下面,我们就一起研究研究。(板书课题) 1.教学例9,探究比的基本性质。

出示例9,引导学生先求每个比的比值,再把比值相等的比填入等式。 指名口答,集体评议,教师板书:4:5=16:20=40:50

三个比的比值都是多少,既然比值相等,那说明三个比也是相等的。

引导:观察上面等式中的三个比,看看比的前项和后项是怎样变化的,联系分数的基本性质想一想,比会有什么性质呢?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

集体交流,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发现了什么。

引导得出: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板书)这就是比的基本性质。

提问:比的基本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联系?

追问:你能也像这样写出几个比值相等的比,观察一下比的前项和后项发生了什么变化?

2.认识最简整数比。

观察:上面三个相等的比,哪个比更为简单一些?这个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公因数是几? 指出:像4:5这样,前项与后项只有公因数1的比,叫作最简整数比。

提问:你能再说几个最简整数比吗?

说明: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一些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3.教学例10。

(1)化简12:18

提问:12∶18是最简整数比吗?怎样把12:18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呢?请大家尝试化简。

学生自学并尝试。

学生尝试化简,指名板演。

集体交流,提问:比的前项和后项为什么要同时除以6?化简的依据是什么?

小结:整数比化简的方法是把比的前项、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这和以前的约分类似。

(2)化简:56 :34

1.8:0.09 提问:这里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分数或小数,你有什么办法把它们化成最简整数比吗?先独立思考,再把你的办法在小组里交流。

学生讨论后尝试化简,指名板演。

集体交流,提问:两个分数比进行化简,为什么前项和后项要同时乘12?如果得到的不是最简比,还要怎么办? 追问:分数比化简,前项和后项要先同时乘怎样的数?

说明:分数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可以去掉分母,得到和原来相等的比。如果得到的不是最简整数比,再按整数比化简。

提问:1.8:0.09怎样化成最简整数比?为什么比的前项和后项要同时乘100?得到180:9后又该怎么做呢?

学生交流后小结分数比、小数比化简方法,并让学生独立在课本上填写结果。

4.回顾小结。

提问:回顾化简这三个比的过程,你能说说化简比的依据是什么,怎样化简比吗? 引导明确化简比的根据是比的基本性质,归纳小结整数比、分数比、小数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的具体方法。

三、当堂固学

1.基本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直接填写在书上

学生汇报,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时说说整数比、分数比和小数比各是怎样化简的。

2.完成“练习九”第5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比值后在书上完成连线。

集体交流:让学生说说连线的理由。

3.完成“练习九”第7题。

让学生独立写出每一个比并化简。

交流:观察化简后的比,你有什么发现?

进行爱护国旗的教育。

四、回顾反思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