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全神贯注素材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全神贯注素材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全神贯注素材

一、揭示课题,提出学习任务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在学习或做事时特别投入,特别专注的时候?

生:有一次,我看电视入了迷,妈妈喊我吃饭几次我都没听到,于是妈妈气的大吼一声:“吃饭了!”我才听到妈妈的话。

生:妈妈说我是个小书迷,我看书的时候,身边发生什么事情都不会影响到我。

生:我特别喜欢画画,有一次大概画画太认真了,连妈妈回来了都不知道。

师:那老师告诉你们,这就叫“全神贯注”(师板书课题)

点评:能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来理解新词,同时揭示了课题。

师:你们认为在学习和做事的时候,全神贯注重要吗?

生:我认为很重要,我妈妈在做饭的时候,由于不专心,盐放过了也不知道,还放,结果菜咸的吃不了。

生:我们上课的时候,如果不专心听课,就不会有好成绩。

师:是呀,法国雕塑家罗丹他之所以成为一代伟人,就是因为他拥有这种品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6课《全神贯注》看看作者是如何运用生动传神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把罗丹的这种宝贵品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

点评:导入自然直接,能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来揭题,同时交待了本课的学习重点,为本课重难点的突破作了很好的铺垫。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124页,看课题旁边有米字花,表明这就是一篇什么课文?

生:表明这是一片略读课文。

师:那略读课文应该怎样来学?

生:我们平时学习略读课文时都是按“自渎准备、默读探究、交流研讨、品读拓展”四大环节来学习的。

师:好,请同学们好好读读文前引言,看看本课每一环节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生:自读准备阶段我们应该自读课文,弄懂本课的生字词,汇报课前搜集的资料。

生:默读探究阶段我们要默读课文,勾画文中反映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句子

生:交流研讨阶段,我们应该四人小组讨论学习结果,再全班研讨交流。

生:品读拓展阶段我们要再读课文,谈收获(两方面的,读文后的感受和写法上的收获)

师:下面我们就按同学们制定的学习目标来完成本课的教学。

点评:略读课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训练和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能够让学生爱读书并会读书,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的意识和能力,这是课标的要求也是新课程编者的意图。所以制定的学习略读课文的几个大环节便于学生操作,使学生在学习时能有据可依,然后在学习不同类型的课文时再根据文前的提示制定每一环节的具体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充分体验自己是学习的主人,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知识,获取成功的喜悦。

二、读议结合,研究学习课文的重点句段

第一板块:

自读准备。学生自读课文,弄懂本课的生字词,汇报课前搜集的资料。

师:谁做好准备了,汇报一下吧!

生:我能给大家读一下本课的生字。

生:我能组词。

生:我想给大家解释一下“径自”的意思,我昨天回家查字典了。

生:我知道罗丹是法国雕塑家。14岁随勒考克学画,后随巴里学雕塑,并当过加里埃—贝勒斯的助手,去比利时布鲁塞尔创作装饰雕刻5年。

生:我知道罗丹的代表作品有《青铜时代》《思想者》《雨果》《加莱农民》等。

生:罗丹善于用丰富多样的绘画性手法塑造神态生动、富有力量的艺术形象。

生:茨威格是奥地利作家。

生:茨威格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看不见的收藏》《象棋的故事》和长篇小说《心里的焦灼》等。

师:看来同学们回家都作了充分预习,老师要表扬你们,个个都是会学习的孩子。

点评:学生在读书准备和交流中解决了难字生词,对课文的背景和人物都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为下文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第二板块:

默读探究,默读课文,勾画文中反映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句子。

点评:不动笔墨不读书,其实找找、画画的过程就是学生探究学习的最原本方式,也是有效读书的手段。

师:下面请同学们用不同的符号分别把课文中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语言、动作、神态画

出来。读一读,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第三板块:

交流研讨,四人小组讨论学习结果,再全班研讨交流。

师:刚才同学们找的那么认真,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吧!

生:我找的是对罗丹动作的描写“只见他一会儿向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这里对罗丹动作的描写很准确,同时作者还利用联想,使罗丹全神贯注的样子就在眼前。

生:我找的是“忽然眼睛里闪着异样的光,仿佛在跟谁争吵”我来给大家读一下。

我觉着这句话是对罗丹的神态描写,并通过神态描写,写出了罗丹在全神贯注创作时那种投入的样子,也是利用了了一个比喻,把罗丹研究作品时,想这样改,不行,应该那样改的内心世界写出来了。

生:我找的是“他越干越起劲,就象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似乎已经消失了。”

这是对罗丹的神态描写。很准确,我都能表演出当时的样子。

(生表演,其他学生也跟着动了起来,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了。)

点评:新课程提倡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交流研讨中学习。课堂上,学生交流各自的学习心得,交流彼此的看法,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使学生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下,展现自己的个性,真正做到了关注学生的独特体验,激发了学生资助学习的热情和探究欲望。

第四板块:

品读拓展,再读一遍课文,谈收获。

(两方面的,读文后的感受和写法上的收获)

师:刚才同学们都谈了自己对课文中重点句子的理解,看来你们在交流中已经学懂了课文,下面我们再来好好品读一下课文,谈谈自己的收获吧!

生:我们小组的同学想分段给同学们读这篇课文。

生:学习这篇课文,我最大的感受是:罗丹真是个做事全神贯注的人,所以他才有那样的成就,我这方面就差多了,平时学习总是拖拖拉拉散散慢慢的,看来要改改了。

生:我认为作者对罗丹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非常准确。

生:在描写中恰当的运用联想和比喻也能再现当时的情景,使描写的事物更加传神。

师:学习本课,看来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小。老师也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成为全神贯注

做事的人,将来成为科学家、数学家、音乐家或各行各业出类拔萃的人。

三、拓展

师:最后,我们当场来创造一个情景,表演一个全神贯注学习的人,谁愿意来?其他同学要运用恰当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和适当的比喻联想把全神贯注学习的这位同学的样子描写出来。

生:表演。

生:李冰玉真是个全神贯注学习的人,只见她一会眉头紧锁,一会笑容满面,就象喝醉了酒一样,嘴里还叽里咕噜的说着什么。

生:李冰玉学习真专心啊,你瞧她眉头紧锁,像是遇到了什么难题,嘴里还叽里咕噜的仿佛在跟谁争吵,只见她突然一拍脑门,笑容立刻浮在脸上,又拿起笔刷刷地写起来,就连旁边李刚那么大声的拍球声,都听不到。

点评:最后创设情景,进行写作训练一环节,很巧妙地做到了读写结合。通过创设情景来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让学生迅速掌握并运用本课作者展现人物品质的方法,能够学以致用。并在交流中相互碰撞、相互回应、相互融合、相互营养、相互启迪,最后内化生成为自己的技能。

师:同学们表演得很逼真,描写时也能用到书中大量的语言,这也是一种收获,也叫学以致用。回家把这个小片断写在小练笔本上。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1古诗词三首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二)过程与方法: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 重点难点 品位诗句,指导朗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整体诵读古诗三首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3、借助诗文注释,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⑴敬亭山:你能说说古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⑵作者是唐代的李白:那你能背一首李白写的古诗吗? ⑶景物描写:众鸟、孤云、敬亭山 二、分步解读,感悟诗情 1、学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⑴、画一画这两句。 ⑵、理解“众鸟”:说一说为什么画好多只鸟? ⑶、理解“孤云”:说一说为什么只画一片云? ⑷、理解“尽”和“去”:看一看老师的画面(空白的画面)。 ⑸、品析: 并不是同学们画错了,而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动态的画面,而我们所画的是静止的画面,可见作者用字的精妙。 过渡:众鸟飞走了,孤云离去了,现在只剩下诗人李白一个人了,难怪题目里是──“独”坐敬亭山。 2、品读“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⑴、悟:原本陪伴在李白身边的景物都离李白远去了,李白看起来非常?(板书:独) ⑵、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孤独的味道: 过渡:前两句看起来李白很孤独,后两句还是写孤独吗?难道李白心里真的很孤独吗?读后两句。 三、学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⑴、理解“相看”:李白眼里“只有敬亭山”,可见这里的“相看两不厌”是谁和谁互相看不满足呢? ⑵、理解“看不厌”: ①看敬亭山为什么看不满足?──景美 ②李白仅仅把敬亭山当作一个景物来看吗? ⑶、品析: 李白把敬亭山当作了──神,所以看不厌,而敬亭山看李白看不厌,这又是为什么呢?敬亭山也把李白当作了──神。而神总是“超凡”的,神总是“脱俗”的。 ⑷联系《夜宿山寺》和《望庐山瀑布》更深地体会超凡脱俗、寄情山水。 四、品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⑴感悟:既然找到了自己的朋友,而且是那么知心的朋友,李白还孤独吗?这时候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⑵品析: 那《独坐敬亭山》中的“独”是不是作者用词不当啊?以“不独”写“独”又是作者独具匠心之处。 ⑶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带着高兴的心情读。 五、表情朗读,升华诗意 1、古诗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独坐敬亭山》看似写景,实在抒发作者的感情,就让我们也带上作者的感情来读一读这首诗吧。 2、背诵全诗。 3、默写全诗。 六、回顾总结,受之以渔 以前,我们通过老师的讲解,同学们的讨论,或者是画诗、表演来学习古诗,今天,我们又是怎样学诗的呢?学生自己总结:晓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还有画一画的方法。 【板书设计】 独坐敬亭山 (表面)独(内心)不独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一) 1 2 1 古诗词三首 3 课型:古诗词 4 教学目标 5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6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7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8 话 说说诗句的意思。 9 10 德育目标:让学生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11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理解句意。 12 教学方法:运用插图和教师的导语带入诗的意境—理解词句、想象画13 面—吟诵诗词、体验诗情。 14 教学准备: 1、背诵课文查阅资料了解白居易和他的作品。 15 16 2、多媒体课件 17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18 19 第一课时 20 独坐敬亭山 教学目标: 21 22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独坐敬亭山》 23 24 3.能通过朗读和想象,感悟诗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5 教学过程: 一、导入 26 27 1.同学们以前学过李白的诗吗?谁来给大家背一首呢?这节课,我们就来28 学习一首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板书诗题目)。 29 2.解题。敬亭山:安徽省宣州市郊外的一座大山。 30 独坐:单独地坐。连起来题目意思是什么? 31 二、自学古诗 1.出示自学提示,布置自学。 32 33 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34 ②结合诗句,利用字典理解词意及诗句的意思。 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别人交流。 35 36 2.检查自学。 37 ①指读全诗。(正音) 38 ②交流自己对词和句的理解。(师生评议) 39 (尽:没有了。孤云:孤单的云,也就是只有那一片云。闲:休闲,休息。 40 厌:满足。) 诗句意思:后两句意思怎样说才通顺?(“只有敬亭山”放前面说语意才 41 42 顺。这是理解古诗诗句意思的一种方法。) 43 (句意:一群群鸟全飞光了,天上的那片云独自飘来飘去,也找地方休息去了。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谁也不厌烦谁。) 44 45 3.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四年级下语文一课一练-华山的险西师大版

2014年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7.华山的险同步试题1.认真读,漂亮写。 2.我当小老师。给加线字的正确读音打“√”。 浏览(nǎn lǎn) 暂停(zhàn zàn) 屏息凝视(bǐng píng) 崇山峻岭(jùn qùn) 草坪(pín píng) 峭壁(qiào qiāo) 3.词语集中训练营。按要求写词语。 AABB: AABC: ABB: 4.根据意思,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 1.表示有点意料之外。( )然 2.坚决,毫不犹豫。( )然 3.不关心,不在乎的样子。( )然 4.表示情况发生得急促而又出乎意料。( )然 5.非常敬佩的样子。( )然 6.不应该这样,而这样。( )然 5.课堂内的知识你消化了吗? 我倒觉得“老君犁沟”可怕得很,路狭窄仅容一人,斜斜地从几百米高处滑下来,两边空空荡荡,眼睛根本不敢往下看。游人是一个紧挨着一个,小心翼翼,全神贯注,敛气屏息。稍不注意,一个出事,那顺着的一溜儿都会跟着倒霉。有的人只是爬上了一小段,便觉得太冒险了,赶快退下来。从沟下往上望去,人们的动作或蹲、或跪、或手脚并用,犹如一个个虔诚的朝拜者。 1. 把短文中的多音字找出来,并注音组词。 ()()()() ()() 2. 课文中为了突出华山的险抓住了游人的神态来写,请你用“——”画出文中描写游人神态的词语,并用其中两个词语分别造句。

3. 华山的路真是太险了,你看看游人爬山的动作吧!请写出这些动词。请你也用几句话仿写一个人,并用上这些动词。 试卷第2页,总2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参考答案 1.峻拔虔诚收敛倒霉厮杀狭窄 【解析】 2.浏览(lǎn) 暂停(zàn) 屏息凝视(bǐng) 崇山峻岭(jùn) 草坪(píng) 峭壁(qiào) 【解析】 3.AABB:郁郁苍苍、恍恍惚惚、清清楚楚、干干净净 AABC:滔滔江水、涓涓细流、帘帘飞瀑、生生不息 ABB:金灿灿、笑盈盈、红彤彤、绿油油 【解析】 4.1.竟然 2.毅然 3.漠然 4.忽然 5.肃然 6.居然 【解析】 5.1.zhāo (朝阳) bǐng (屏息) cháo (朝拜) píng (屏风) 2. 小心翼翼、全神贯注、敛气屏息造句略 3. 蹲、跪仿写略 【解析】 答案第1页,总1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1古诗词三首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二)过程与方法: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 重点难点 品位诗句,指导朗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整体诵读古诗三首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3、借助诗文注释,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⑴敬亭山:你能说说古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⑵作者是唐代的李白:那你能背一首李白写的古诗吗? ⑶景物描写:众鸟、孤云、敬亭山 二、分步解读,感悟诗情 1、学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⑴、画一画这两句。 ⑵、理解“众鸟”:说一说为什么画好多只鸟? ⑶、理解“孤云”:说一说为什么只画一片云? ⑷、理解“尽”和“去”:看一看老师的画面(空白的画面)。 ⑸、品析: 并不是同学们画错了,而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动态的画面,而我们所画的是静止的画面,可见作者用字的精妙。 过渡:众鸟飞走了,孤云离去了,现在只剩下诗人李白一个人了,难怪题目里是──“独”坐敬亭山。 2、品读“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⑴、悟:原本陪伴在李白身边的景物都离李白远去了,李白看起来非常?(板书:独) ⑵、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孤独的味道: 过渡:前两句看起来李白很孤独,后两句还是写孤独吗?难道李白心里真的很孤独吗?读后两句。 三、学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⑴、理解“相看”:李白眼里“只有敬亭山”,可见这里的“相看两不厌”是谁和谁互相看不满足呢? ⑵、理解“看不厌”: ①看敬亭山为什么看不满足?──景美 ②李白仅仅把敬亭山当作一个景物来看吗? ⑶、品析: 李白把敬亭山当作了──神,所以看不厌,而敬亭山看李白看不厌,

四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17.小草之歌 |语文S版(含答案)

17.小草之歌 一、把下面句中的错别字改正过来,写在横线上。 我是一株小草,不要担心冬天我会面容哭槁;当春风吹遍辽括的大地,我又会绿遍天崖海角…… 二、我会查字典。 “涯”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可以组词为。“锁”是结构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再查画,可以组词为。 三、古诗趣味小练习。 1.填颜色。 (1) 毛浮水, 掌拨清波。 (2) 日依山尽, 河入海流。 (3)日暮山远,天寒屋贫。 (4)两个鹂鸣柳,一行鹭上天。 2.填植物。 (1)离离原上,一岁一枯荣。 (2)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花村。 (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渔火对愁眠。 (4)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少一人。 3.填数字。 (1)不知细叶谁裁出, 月春风似剪刀。 (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月下扬州。 (3)飞流直下尺,疑是银河落天。 (4)朝辞白帝彩云间, 里江陵日还。 四、按要求写句子。 1.沙丘被我锁住了手脚。(改为“把”字句) 2.谁也不能否认小草有用处。(改为肯定句)

3.小草太弱太小。小草令人敬佩。(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五、课内阅读。 我是一株小草, 不要担心冬天我会面容枯槁; 当春风吹遍辽阔的大地, 我又会绿遍天涯海角…… 1.本小节主要赞美了小草的,这让我又想起了两句诗: , 。 2.写一段赞美小草的话。 18.争吵 一、巧填同音字。 1.jiǎng获( ) ( )课 2.chéng( )实( )担 3.huǐ后( ) ( )灭 4.jìng( )赛( )然 二、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我不是故意 ..的。( ) 2.我觉得克莱谛很可爱 ..。( ) 3.你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 ..的朋友举起尺子。( ) 4.可是“请原谅 ..我”这几个字怎么也说不出来。( ) 三、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既然……就……不是……而是……虽然……但是…… 1.( )你错了,( )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 2.( )我伤害了克莱谛,( )他并没有和我计较。 3.从他的眼里表现出来的( )愤怒,( )悲哀。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整理(超全)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整理(超全) 一、课文理解及原文填空. 1、《独坐敬亭山》(唐李白)——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情.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群鸟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寂寥长空中最后的一片白云也悠然飘走.】诗句中,尽、孤、独、闲几个字表现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 2、《望洞庭》(唐刘禹锡)——表达了诗人热爱和赞美洞庭美景之情. (1)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远远望去洞庭湖的山山水水一片翠绿,好似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青的田螺.】这是一个比喻句,白银盘指洞庭湖,青螺指君山.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突出洞庭山水和谐之美. 3、《忆江南》(唐白居易)————表达了诗人赞美和怀念江南美景之情. 这是一首词,“忆江南”是词牌名. (1)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谙”是熟悉的意思,“胜”是超过的意思,“如”是像的意思.“能不忆江南?”采用反问的修辞,很好地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怀念之情. (2)能不忆江南?【反问】流露出作者对江南美景强烈的赞叹和眷恋之情. 2、《桂林山水》一文是按总分总的顺序写的. “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甲”是居第一位的意思. 大海——波澜壮阔西湖——水平如镜泰山——峰峦雄伟香山——红叶似火 作者用运用了对比的写法突出了桂林山水的特点.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既画龙点睛概括全文,又与首句“桂林山水甲天下”遥相呼应.】这样的山指奇、秀、险的山,这样的水指静、清、绿的水. 3、《记金华的双龙洞》本文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篇游记,课文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记叙了游双龙洞的过程.游览路线是:路上见闻——洞口——外洞——孔隙(由外洞入内洞)——内洞—— 出洞.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是作者的游览顺序,二是以水(溪流)为线索. 作者看到的景物的特点:洞口:像桥洞、很宽;外洞:宽敞;孔隙:窄小;内洞:漆黑、宽广、奇特. 4、《中彩那天》主要内容:父亲中彩得到汽车,但彩票是给库伯先生捎的,最后父亲把车还给了不知道自己中彩的库伯.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是(中彩的是库伯的彩票,是否把车还给库伯),父亲的决定是(把车还给库伯).父亲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这一课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活得诚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全册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1古诗词三首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二)过程与方法: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 重点难点 品位诗句,指导朗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整体诵读古诗三首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3、借助诗文注释,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⑴敬亭山:你能说说古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⑵作者是唐代的李白:那你能背一首李白写的古诗吗? ⑶景物描写:众鸟、孤云、敬亭山 二、分步解读,感悟诗情 1、学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⑴、画一画这两句。 ⑵、理解“众鸟”:说一说为什么画好多只鸟? ⑶、理解“孤云”:说一说为什么只画一片云? ⑷、理解“尽”和“去”:看一看老师的画面(空白的画面)。 ⑸、品析: 并不是同学们画错了,而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动态的画面,而我们所画的是静止的画面,可见作者用字的精妙。 过渡:众鸟飞走了,孤云离去了,现在只剩下诗人李白一个人了,难怪题目里是──“独”坐敬亭山。 2、品读“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⑴、悟:原本陪伴在李白身边的景物都离李白远去了,李白看起来非常( 板书:独) ⑵、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孤独的味道: 过渡:前两句看起来李白很孤独,后两句还是写孤独吗难道李白心里真的很孤独吗读后两句。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文内容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复习内容 班级姓名 1 《桂林山水》 作者陈淼,课文写了桂林水的特点:静、清、绿;山的特点:奇、秀、险。“林山水甲天下”在文中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结尾,在文中既起到了概括全文和首尾呼应的作用。 2 《记金华的双龙洞》 本文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篇游记,课文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记叙了游双龙洞的过程。游览路线是:路上见闻——洞口——外洞——孔隙(由外洞入内洞)——内洞——出洞。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是作者的游览顺序,二是以水(溪流)为线索。 3 《七月的天山》 作者:碧野,本文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重点从水、树、花三个方面展示了天山(在新疆)的景物。课文是总分总的结构。 语文园地一 描写大自然风光的古诗诗句 (摘自园地一)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译:一片大漠上的一条直上的孤烟,辽远的河滩尽头一轮滚圆的落日。 B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王士祯) 译:斜阳西下,几行红叶树后面是连绵起伏的龙眠山,山外还有无数重山 C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 译:群山上树叶飘落,天空则因秋高而显得远大。江水也更显清澈, 在傍晚月光的辉映下,江水犹如一条白练(秋江暮景图)。 D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辛弃疾) 译:水流阔远,和天都连在一块儿了,坐在船上,但见岸边无穷的树木随水流而去,好像是被水流送走了一样,远处的山上,云雾弥漫,整个山都被遮住了一半。 E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 译:江上涨起了春潮,水面与大海齐平,海面上,明月随着潮水的上涨,也同时升起。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其中东岳泰山为首。(P13 )五大淡水湖:洞庭湖、鄱阳湖、洪泽湖、太湖、巢湖。(P13 )

二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发烫的手指沪教版

发烫的手指一、看拼音写词语:gāo kàng jīáng wěi wǎn shēn chén qīng sh ǒu qīng jiǎo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quán shén guàn zhùjùjīng huìshén màn tiān fēi w ǔ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二、写出下列部首的字并组词:jīn zìpáng ()____()____()三、按要求在文中找词语近义词:简单()聚精会神()不时()反义词:明白()批评()高亢()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的琴声()的手指()的旅馆()的音乐家()地弹琴()地赞叹()地告诉()地欣赏一()旅馆一()旅客一()曲子一()盆水四、连线全神贯注??简单简陋??心里不明白高亢激昂??全副精神高度集中委婉深沉??声音高而激动疑惑??称赞赞叹??声音婉转动听而低沉五、填写适当的数量词:1)贝多芬的身边放着()冷水。2)突然,()水掉在他的脸上。3)他看见()年轻的先生正在全神贯注地弹琴。六、改写句子:春风逗笑了冰冻的小河。“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课内阅读:二百多年前,在维也纳一家简陋的小旅馆里,一个旅客正躺在床上,闭目欣赏从楼上传来的钢琴声。琴声时而高亢激昂,时而委婉深沉……这是谁呢?弹得这么好。他想。突然,一滴水掉在他的脸上,他睁开眼睛往天花板上察看。这时,又有一滴水掉落下来。天花板怎么会渗水呢?他很疑惑,就轻手轻脚走上楼去。透过门缝(fèng féng ),他看见一位年轻的先生正在全神贯注地弹着琴,身边放着一盆冷水。他不时地把手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基本结构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40篇。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教材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为了便于复习检测,每组课文后安排有“词语盘点”栏目,包括“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是由精读课文中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读读记记”是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另外,教材后附有两个生字表。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200个;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200个,以供复习总结之用。 本册注音有下面几种情况: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导语、课后练习、资料袋、阅读链接、语文园地里不认识的字,只在全册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后面出现均不注音。选读课文出现的生字一律不注音。生字注音用圆括号标出;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为了便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变调读出或读轻声的字,随文注音,并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加以提示。 二、教材的主要编写特点 本册是在四年级上册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是共同的,体现整套教材的一致性。现就本册几个主要方面作重点介绍。 (一)专题组元,整合教材 本册教材的编排方式仍然是专题组元型。专题内容新颖、丰富,内涵深刻,富有人文气息,同时也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特点。比如,热爱生命专题,从对自然万物生命勃发的感悟,到对人的生命的尊重、救助,及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对学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大自然的启示专题,则从生物、自然与人类的关系,给人类的启迪,提出对生存环境的思考,比前几册相关专题内容更深入,具有丰富的思考价值。 根据课标提出的教材要“避免繁琐,突出重点,加强整合”的要求,本册在编写中加强了整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在本册八个单元导语中,提示学习内容,点明专题,布置学习的任务。在内容上,力求启发阅读兴趣,引导单元学习;在语言叙述上,体现文学色彩,强调感染力。比如,第一单元,“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

小学语文:26 全神贯注 一课一练(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全神贯注一课一练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邀.请(yǎo yāo)挚.友(zhì zhí) 痴.迷(chī cī)仪.态端庄(yī yí) 二、根据所给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全副精神,高度集中。() 2、仔细地看。() 3、一个人的外表(包括容貌、姿态、风度等)端正庄重。() 4、自作主张,直接行动。() 5、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三、选择义项。 1、注:①灌入;②(精神、力量)集中;③解释字句的文字;④记载; 大雨如注()注册()注解()全神贯注() 2、名:①名字,名称;②名字叫作;③名义;④名声;⑤有名声的;⑥说出;⑦量词 莫名其妙()世界闻名()名医()一名工人()姓李名红()命名() 3、触:①接触,碰;②触动,感动 一触即发()感触()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并完成练习。 1、只见罗丹一会儿,一会儿,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忽然眼睛闪着,似乎在跟谁。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 地……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有劲,情绪了。他像,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 这段话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罗丹的情景,表现了罗 丹。 2、“那一天下午,我在罗丹工作室里学到的,比我还要多。因为从那时起,我知道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而且,就应该。” 这段话是说的,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说说你的对最后一句话的体 会: 。 五、读句子,理解加点词语的含义,再造句。

1、法国大雕塑家罗彤邀请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他家里做客。饭后,罗丹带着这位挚友 ..参观他的工作室。 含 义: 。 造 句: 。 2、茨威格不禁拍手叫好,他向罗丹祝贺,祝贺又一件杰作的诞生 ..。 含 义: 。 造 句: 。 六、加标点。 1、罗丹自己端详一阵却皱着眉头说啊不还有毛病左肩偏了点儿脸 上对不起请等一等他立刻拿起抹刀修改起来 2、茨威格莫名其妙赶忙叫住罗丹喂亲爱的朋友你怎么啦我还在屋子里呢 3、同学们正全神贯注地听着音乐你不要打扰他们 七、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罗丹是法国大雕塑家,他的朋友茨威格是法国大作家。() 2、罗丹把茨威格锁在工作室里,径自走出门去。() 3、“径自”就是“直接”的意思。() 4、“端详”的近义词是“安详”。() 5、《思想者》是罗丹的作品。() 6、“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是茨威格的名言。() 八、读读下列句子,体会省略号的用法。 A、用于说话中间,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B、用于引文的省略 C、用于列举的省略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1《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与”“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5、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二、重难点: 1、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预习: 1、自学生字,读熟三首诗。 2、借助注释试讲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方。 3、搜集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三、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2、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 3、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4、分组学习 读熟三首诗,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 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5、指导朗读。 四、教学反思: 我在黑板上给孩子们抄了一首刘禹锡的《望洞庭》,指导学生朗读并初步理解,然后指导背诵。一节课,不仅学会了教材上的古诗,还积累了课外书上的古诗一首。这样的课堂拓展,教一带一,既充实了教学内容,又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课后,我进行了教学反思认为,“课堂拓展,教一带一”的方法,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语文又就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与学习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等基本理念。 我在教学古诗《独坐敬亭山》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我布置了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画一幅彩色画的家庭作业。当时学生们的热情特别高涨,情绪也很激动,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第二天,大大小小的画交上来了,瞧着这一幅幅流露真情的画,对我而言,与其说就是在批改作业,不如说就是在欣赏作品。 在这堂课上,在一些细节上出现了问题,比如在一个环节上媒体没有同步,比如板书当中的一些失误,以及在随机问答中的不够严密等,都就是因为准备的不够充分,或者说就是设想的不够严密,因此渴望完美的我课后充满懊恼,并一次次告诫自己:今后上课务必要认真、再认真,做到百密而无一疏。 2、桂林山水 一、教学要求 1.通过瞧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从而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与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二)过程与方法: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 重点难点品位诗句,指导朗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3 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整体诵读古诗三首、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借助诗文注释,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敬亭山:你能说说古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作者是唐代的李白:那你能背一首李白写的古诗吗? 景物描写:众鸟、孤云、敬亭山 二、分步解读,感悟诗情、学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画一画这两句。、理解“众鸟”:说一说为什么画好多只鸟? 、理解“孤云”:说一说为什么只画一片云? 、理解“尽”和“去”:看一看老师的画面(空白的画面)。、品析: 并不是同学们画错了,而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动态的画面,而我们所画的是静止的画面,可见作者用字的精妙。 过渡:众鸟飞走了,孤云离去了,现在只剩下诗人李白一个人了,难怪题目里是“独”坐敬亭山。 2、品读“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悟:原本陪伴在李白身边的景物都离李白远去了,李白看起来非常?(板书:独)、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孤独的味道: 过渡:前两句看起来李白很孤独,后两句还是写孤独吗?难道李白心里真的很孤独吗?读后两句。 三、学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理解“相看”:李白眼里“只有敬亭山”,可见这里的“相看两不厌”是谁和谁互相看不满足呢? 、理解“看不厌”: 看敬亭山为什么看不满足?景美李白仅仅把敬亭山当作一个景物来看吗? 、品析:

17《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一课一练

17、《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一课一练(含答案) 一、读拼音,写词语。 zēng wùtiáo zhěng yǒu qùxiǎng xiàng ()()()() zhēn shígāo ào bǐ yípíng zhěng ()()()() 二、比一比,再组词 憎()傲()调()整()象()曾()遨()惆()赦()像()三、多音字组词 教______() ______() 调______() ______() 四、近义词。 曾经——()憎恶——() 测验——()干脆——()

热爱——()全神贯注——() 五、反义词。 有趣——()高傲——() 皱皱巴巴——()全神贯注——() 六、用合适的词语填空。 ()的书()地看()的神情()的日子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句中的括号里。 吩咐叮嘱 1.妈妈()我在上学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2.老师()我们几个男生去二楼抬桌子。 实验试验 3.经过反复(),他终于证明了这个假设是成立的。 4.新产品要经过反复()才能推广。 八、请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全副精神高度集中。()

2.指轻视、看不起。() 3.憎恨;厌恶() 九、阅读能力大提升 未来的“机器学校”与我们现在的学校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各举一例进行简要说明。 答案 一、读拼音,写词语。 憎恶调整有趣想象 真实高傲鄙夷平整 二、比一比,再组词。 憎(憎恶)傲(高傲)整(整齐)像(好像)调(调整) 曾(曾经)遨(遨游)赦(赦免)象(象征)惆(惆怅) 三、多音字组词。 jiào 教室tiáo 调整 jiāo 教书diào 调头

四、近义词。 曾经—(以前)憎恶—(厌恶)测验—(测试)干脆—(索性) 热爱—(喜爱)全神贯注—(聚精会神) 五、反义词。 有趣—(无聊)高傲—(谦虚)皱皱巴巴—(平平整整)全神贯注—(三心二意) 六、用合适的词语填空。 (皱皱巴巴)的书(全神贯注)地看(鄙夷不屑)的神情(过去)的日子 不唯一 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句中的括号里。 吩咐叮嘱 1.妈妈(叮嘱)我在上学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2.老师(吩咐)我们几个男生去二楼抬桌子。 实验试验 3.经过反复(实验),他终于证明了这个假设是成立的。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通过学习,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除了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础外,还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特别是学生在低年级、三年级养成的学习习惯,不管好与坏,到了高年级是不大容易改变的。所以说,四年级是很关键的一个学年。 本班学生有57名学习,他们思维相当活跃,个性张扬,学习兴趣比较浓,主动性较强。但是,有一部分学生基础知识的不牢固,学习习惯不够好,心浮气躁。上课时忙着各说各的,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对最基础的知识点不放在眼里,协作精神差,集体观念不够强,缺乏最基本的纪律观念……看来,教学的着眼点不应仅仅停留在语文教学上,更不能仅仅看孩子们的成绩,而应该从他们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共40篇。 教材设计了8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四、教材措施 (一)识字、写字教学 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中,老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引导学生用识字规律认记生字。对于书写练习,除课堂生字学习指导外,主要凭借本册的钢笔字和毛笔字写字教材,进行指导和书写训练,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和爱好。 (二)阅读教学 1.精读课文的教学。 (1)指导朗读、默读。 本册的朗读要求,一般安排在课后练习第一题。教师可以根据要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 七年级·语文上(R版)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 A.陌.生(mò) 宿.儒(sù) 秕.谷(bǐ)暂.时(zàn) B.确凿.(záo) 绽.开(dìng) 惭愧.(kuì) 赠.送(zēng) C.菜畦.(qí) 浸.满(qìng) 不惑.(huò) 尴尬.(gà) D.蝉蜕.(duì) 搓捻.(niǎn) 笃.志(dǔ) 不愠.(wēn) 2.下面各项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云宵感慨人迹罕至风流倜傥 B.严厉驾驶截然不同全神贯注 C.脊梁跨进浑为一谈诲人不倦 D.缠络慕名油然而升不求甚解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浙江的一位老医生为给患者看病废寝忘食 ....的照片被传上网络,获得众多网友点赞。 B.在云南万人捉鱼狂欢活动中,捉鱼大军浩浩荡荡涌入南垒河,顿时河岸上 下人声鼎沸 ....,人欢鱼跃。 C.做学问应该反复熟读,才能温故知新 ....,日益精进。 D.这家店虽然开在热闹的市区,但由于缺乏诚信,现在已经人迹罕至 ....了。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能否进一步强化政府对留守儿童的责任,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

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 B.对于社会上的一些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的不法企业,有关部门应予以严厉打击。 C.文学经典是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诵读文学经典对提升修养、陶冶性情的作用是无可置疑的。 D.我们党的每一个基层工作者,都应该自觉地把党的宗旨落实在行动上,溶化在血液中,诵读在口头上。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 ①讲故事当然需要技巧,没有技巧,即便故事的内蕴深厚,情节曲折回环, 也可能被讲得寡淡乏味。 ②但没有文化精灵,这些技巧方法就如徒有虚名的“屠龙术”。 ③故事有无传播力,取决于其有没有文化内涵。在传播竞争的时代,讲故事 成为制胜千里的一大法宝。 ④唯其故事有魂,又讲得入神,方能相得益彰。 ⑤因而,诸如绘声绘色、欲擒故纵、娓娓道来、扣人心弦的讲述方法都是讲 故事人的“必杀技”。 A.③①⑤②④B.③①②④⑤C.②⑤④③①D.②⑤①④③ 6.古诗文默写。(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2)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__,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4)___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全册)

文字介绍:四年级下册教材简介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供实验班四年级第一学期使用。在保持上册编写体系的基础上,本册在专题内容上又有了新的变化。 为了帮助老师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更好地使用教材,现就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教材的主要编写特点、教学目标、教材内容与教学建议做一简要说明,仅供教师教 学中参考。 一、教材基本结构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40篇。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 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教材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 的阅读。 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

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为了便于复习检测,每组课文后安排有“词语盘点”栏目,包括“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是由精读课文中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读读记记”是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另外,教材后附有两个生字表。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200个;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200个,以供复习总结 之用。 本册注音有下面几种情况: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导语、课后练习、资料袋、阅读链接、语文园地里不认识的字,只在全册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后面出现均不注音。选读课文出现的生字一律不注音。生字注音用圆括号标出;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为了便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变调读出或读轻声的字,随文注音,并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加以提示。 二、教材的主要编写特点 本册是在四年级上册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是共同的,体现整套教材的一致性。现就本册几个主要 方面作重点介绍。 (一)专题组元,整合教材 本册教材的编排方式仍然是专题组元型。专题内容新颖、丰富,内涵深刻,富有人文气息,同时也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特点。比如,热爱生命专题,从对自然万物生命勃发的感悟,到对人的生命的尊重、救助,及对生命

四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作者及简介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宋史》等误作“致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 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南宋名臣、文学家。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 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 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居士 [1-2] ,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 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官员、将领,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陈醉云,著名现代书法艺术大师,原名陈英儒,自号醉云楼主,广 东台山人。1962年移民来美国,定居旧金山。陈醉云不仅是一位现 代书法艺术坚强的拓荒者,而且也是一位坚强勇敢的现代诗人。著有《醉云集》等。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笔名 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 柏吉尔( 1804~1882),德国科学家、科普作家。译者顾均正。作 品集《乌拉·波拉故事集》《活动》《爱的代价》。著名的有《琥珀》 徐星,中国作家、文化学者、独立纪录片制作人。1956年生于北京。1977年,当兵,开始写作。1981年,复员,半年后到全聚德烤鸭店 工作。在这半年中,他创作了小说《无主题变奏》。 刘忠范,1962年10月出生,吉林九台人,物理化学家,北京大学 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特 聘教授,“万人计划”杰出人才,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英国物理学 会会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 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 [1-2]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 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