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s Chen外国文学课件之早期象征主义

合集下载

课件8 第四章 象征派诗歌

课件8 第四章 象征派诗歌
象征派诗歌
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
十九世纪末叶在法国兴起的颓废主义文艺思潮中的一个 主要流派。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影响遍及欧洲各国, 主要流派。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影响遍及欧洲各国,波及 各个艺术部门。它的理论基础是主观唯心主义, 各个艺术部门。它的理论基础是主观唯心主义,认为现 实世界是虚幻的、痛苦的, 另一个世界”是真的、 实世界是虚幻的、痛苦的,而“另一个世界”是真的、 美的。诗的目的在于暗示这种虚无缥缈的“另一世界” 美的。诗的目的在于暗示这种虚无缥缈的“另一世界”, 要求用晦涩难解的语言刺激感官, 要求用晦涩难解的语言刺激感官,产生恍惚迷离的神秘 联想,形成某种“意象” 既所谓“象征” 联想,形成某种“意象”,既所谓“象征”,诗的象征 便是沟通两个世界的媒介。其诗作充满颓废悲观的情调, 便是沟通两个世界的媒介。其诗作充满颓废悲观的情调, 宣扬个人主义和神秘主义。 宣扬个人主义和神秘主义。 1857年发表诗集 恶之花》 1857年发表诗集《恶之花》的诗人波特莱尔被认为是 年发表诗集《 象征派文学的先驱。1886年让 莫雷亚斯在巴黎《 年让· 象征派文学的先驱。1886年让·莫雷亚斯在巴黎《费加 罗报》上发表《象征主义宣言》 第一次提出“ 罗报》上发表《象征主义宣言》,第一次提出“象征主 的名称。它的代表人物还有兰波、魏尔兰、 义”的名称。它的代表人物还有兰波、魏尔兰、马拉 三、中国象征派诗歌的代表作家及发展状况
曾留学法国的李金发的《微雨》(1925)等诗集 曾留学法国的李金发的《微雨》(1925)等诗集, 等诗集, 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象征主义新诗。 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象征主义新诗。 被朱自清称 为是把法国象征派诗人的手法第一个介绍到中 国诗里的诗人。 国诗里的诗人。 此后取法于法国象征派诗而进行新诗创作的, 此后取法于法国象征派诗而进行新诗创作的, 还有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戴望舒、 还有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戴望舒、姚蓬 子等人。 子等人。 30年代《现代》杂志发表的许多作品,也明显 30年代 现代》杂志发表的许多作品, 年代《 受西方象征派诗的影响。 受西方象征派诗的影响。 抗战爆发后, 抗战爆发后,这个流派的诗风逐渐衰落下去 。

《现代艺术评论》课件PPT第4讲 象征主义

《现代艺术评论》课件PPT第4讲 象征主义

《元音》兰波
• A黑、E白、I红、U绿、O蓝:元音们, 有一天我要泄露你们隐秘的起源: A,苍蝇身上的毛茸茸的黑背心, 围着恶臭嗡嗡旋转,阴暗的海湾; E,雾气和帐幕的纯真,冰川的傲峰, 白的帝王,繁星似的小白花在微颤; I,殷红的吐出的血,美丽的朱唇边 在怒火中或忏悔的醉态中的笑容; U,碧海的周期和神秘的振幅, 布满牲畜的牧场的和平,那炼金术 刻在勤奋的额上皱纹中的和平; O,至上的号角,充满奇异刺耳的音波, 天体和天使们穿越其间的静默: 噢,奥美加,她明亮的紫色的眼睛!
• 象征主义认为真理只能暗示只能通过直觉的 方式进行领悟,朦胧晦涩是பைடு நூலகம்共同的特点。
• 情色和性意味
三、代表人物
1.夏凡纳(Pierre Puvis de chavannes,18241898)
• 《希望》1871,以纯洁少女形象象征普法 战争后法国民族的明天。
• 《贫穷的渔夫》(Poor Fisherman) 1881 年,田园的美丽景致与困顿的渔夫。
• 美艳而残忍的女性形象 • 欲望的象征和死亡的化身——“莎乐美” • “莎乐美这个烦闷的、容易激动的、肉感的女
人,看到她的敌人倒下,并没有表现出多大快 乐。她厌烦她的每一个欲望总是被满足。这个 女人冷漠地、残忍地在那刚才由于杀人而污染 了的花园里行走。……在今天的妇女的气质中 发现的。她们寻求不健康的感情。她们是如此 愚蠢,甚至对最使人惊心动魄的恐怖场面也不 震颤。”
象征主义的世界
• 世界存在着,再去重复它就没有意思了。 • 主张探求内心的最高真实。 • 世界充满着“象征”,而“象征”不是语言/理
性所能传达的,只能通过暗示来表现,通过直 觉来感知。
• 摒弃客观性,偏爱主观性,旨在通过多义而强 有力的象征暗示各种思想。

象征主义专题讲座(一)

象征主义专题讲座(一)

象征主义专题讲座(一)31.什么是象征主义?象征主义是100多年来西方现代派文学中产生最早、影响最大、波及面最广的一个现代派文学流派。

有前期象征主义、后期象征主义之分。

象征主义这一称谓最早出现于1886年。

首先,法国诗人勒内·吉尔出版《言词研究》一书,试图系统地肯定自从波德莱尔以来先锋派作家们在诗歌艺术上出现的新倾向和新成就,玛拉美为其写了前言。

同年9月15日,长期定居法国的希腊年轻诗人让。

莫雷亚斯在《费加罗报》上发表“文学宣言”,主张用“象征主义者”这个称号来称呼当时用象征手法创作诗歌的现代派诗人。

这篇宣言得到了广泛热烈的响应,自此,法国文学史上正式出现了“象征主义”这一流派。

其实,莫雷亚斯并非象征主义的开拓者。

他的贡献在于把希腊文引进法国,为这一流派确定了称谓。

“象征主义”的名称来自“象征”(Symbol)一词。

它在希腊文中的原意是指“一块木板(或一种陶器)分成两半,主客双方各执其一,再次见面时拼成一块,以示友爱”的信物。

几经演变,其义变成了“用一种形式作为一种概念的习馈代表”,即引中为任何观念或事物的代表,凡能表达某种观念及事物的符号或物品就叫做“象征”。

它与通常人们用的比喻不同,它涉及事物的实质,含义远较比喻深广。

早在莫雷亚斯提出这一称谓30多年前,象征主义就已经产生。

1857年,法国年轻诗人波德莱尔发表的《恶之花》是象征主义的开山之作。

《恶之花》象怪物似的出现在法国诗坛上,成为法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一件令人瞩目的大事。

波德莱尔成为文坛泰斗后,以他为中心的一种新的文学流派也迅速形成。

而且,由于他的重要追随者魏尔伦、兰波和玛拉美的出现,这个新的流派在19世末;即1886—1891年左右达到昌盛时期。

如果、再细看一下,前期象征主义又可以分为3个阶段:波德莱尔以前为萌芽期象征主义。

这个时期里,有法国第一散文诗人贝尔特朗;散文家奈瓦尔、诗人洛特雷亚蒙和美国著名诗人和作家爱伦·坡。

后期象征主义文学PPT课件

后期象征主义文学PPT课件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19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3
二、前、后期象征主义的区别
前期象征主义象征内涵意义单一、单义、简单。暗示 和对应的关系相对明晰;而后期象征主义则表现出多 重、多义、复杂的特征,其内涵意义更具暗示性、联 想性、含蓄性。
前期象征主义注重感情象征,提供对应和暗示,可以 窥见作者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后期象征主义更在于 表现理智,表现抽象的思想观念,着眼于对艺术、生 活和人生哲理的理性探索。
9
[比利时]梅特林克
10
《青鸟》
11
《闯入者》
12
[德]霍普特曼《沉钟》
13
五、艾略特与《荒原》
(一)生平(18881965)
“但丁最年轻的继承人” 1948年,因“对当代
诗歌作出的卓越贡献 和所起的先锋作用” 而被授予诺贝尔文学 奖。
14
(二)创作
1、诗歌 成名作:《普鲁弗洛
克的情歌》 《荒原》 《四个四重奏》
15
2、文艺批评 英美形式主义批评
(新批评)的开创者
16Biblioteka “非个性化”理论 ——“诗不是放纵感情,
而是避却感情;诗不 是表现个性,而是避 却个性”。 “客观对应物”
17
(三)《荒原》
1、现代诗歌的里程 碑,小型史诗。
五章,434行
18
学习总结
第四讲

最新外国文学史幻灯片

最新外国文学史幻灯片

十一、现代主义文学 经济动因:现代工业化社会的产物 思想艺术特征:强烈的文化批判倾向;异化主题,以丑为美;强调内心生活和心里真 实;热衷艺术技巧的革新
象征主义的形成及特点:19C末20C初超越法国,流向欧美 。强调“内心最高的真 实”,重象征暗示。 代表作家:[英国]托斯•艾略特《荒原》《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空心人》
前期象征主义:康德的”先验论“以及叔本华的非理性主义为理论基础
艺术特点:以丑为美,丑中见美;运用象征手法挖掘精神世界;追求是个音乐效
果。
代表作家:莫雷亚斯《象征主义宣言》
波德莱尔《恶之花》 《巴黎的忧郁》《浪漫派艺术》
魏尔伦《美好的歌》《无言的情歌》《天空在屋顶上面》
Ω继承和发展的二十世纪
十、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
50年代中期:爱伦堡《解冻》 罗佐夫《祝你顺利》 帕斯捷尔纳克《云中 的双子星》《故事集》《日瓦戈医生》
60至70年代(解冻文学):瓦西里耶夫《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巴克拉诺 夫《永远的十九岁》 特里丰诺夫《大学生》
80年代初期: 拉斯普京《失火记》邦达列夫《人生舞台》索尔仁尼琴 《癌症楼》《第一圈》《不要靠谎言过日子》
现实主义文学形成及特点: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发展的产物,文学成为分析和研究 社会的手段,描写真实,关照人与自然的相处,体现出人道主义。
法国:司汤达《红与黑》 ,论爱情》《阿尔芒斯》《罗马漫记》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论灵魂不朽》《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萨朗波》《情感教育》
[法]莫泊桑《羊脂球》《俊友》 [法]龚古尔兄弟《菲洛梅娜修女》《日记》 [德]霍普特曼《日出之前》《织工》 新浪漫主义:包括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两大流派(精神同质) 唯美主义:以康德哲学为理论基础,主旨“无目的之合目的性”

外国文学通用教程第10章 现代主义文学

外国文学通用教程第10章   现代主义文学

第六节 尤奈斯库及其《秃头歌女》
一、生平与创作
欧仁·尤奈斯库(1912—1994)是法 国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人,他的创作对20世 纪法国乃至于整个西方戏剧的发展产生了 巨大的影响。
二、《秃头歌女》
《秃头歌女》是尤奈斯库创作于1950 年的一部荒诞派戏剧。该剧作既无情节内 容,亦无人物性格的塑造,对话和行动也 都荒诞不经。
(三)“黑色幽默”文学
“黑色幽默”(Black Humour)文学 是20世纪60—70年代流行于美国的重要的 文学流派。最早提出“黑色幽默”这一名 称的是法国作家布勒东,他在20世纪20年 代曾经选编过一部名为《黑色幽默》的文 集。
(四)魔幻现实主义文学
魔幻现实主义(Magic Realism)文学 是20世纪60—70年代出现在拉丁美洲的后 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它不仅在拉丁美洲文 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产生了全 球性的影响。
奥地利小说家弗兰茨·卡夫卡(1883— 1924)是表现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家, 他的创作对西方现代派文学中的许多流派 都产生过巨大影响。
二、《城堡》
长篇小说《城堡》在卡夫卡的作品中 篇幅容量最大,是一部能够全面体现“卡 夫卡式”文学特征的表现主义小说。
第三节 艾略特及其《荒原》
一、生平与创作
托马斯·艾略特(1888—1965)是后 期象征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也是英国 20世纪最重要的诗人之一。1948年,他因 诗歌《四个四重奏》获诺贝尔文学奖。
“垮掉的一代”(The Beat Generation) 文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出现在美 国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该流派产生于20 世纪50年代初期,是存在主义哲学理论与 美国社会实践两相结合的文学产物,集中 反映了当时历史条件下青年一代美国人的 精神危机。

外国文学经典教程——表现主义文学ppt课件

外国文学经典教程——表现主义文学ppt课件

电影领域
表现主义电影的特点: 1. 影像:表现主义的导演注重具有象征意味的造型,认为 电影的影像应该成为平面艺术。
2. 表演:比较夸张,表演方式是展示迅速的变动、舞蹈般
的动作、变形或扭曲的表情。 3. 题材和类型:恐怖、灾难、犯罪题材是最常见的,从中 挖掘人物内心深处的孤独、残暴、恐怖、狂乱的精神状态 。
卡加里博士
凶手M
泥人哥连
绘画领域
《带彩虹的蓝马》
德国表现主义艺术 家马尔克,作品寻 求人与自然在精神 上的和谐。画面中 的蓝马低着头,闭 着眼,安祥而温和 地吸引着观众的视 线。
《波浪》
由挪威表现主义 画家爱德华创作 。作品使用对客 观形态的夸张、 变形乃至怪诞处 理的 手法。

《琼斯皇帝》写的是黑人琼斯当上了黑人部落的皇帝,
他用从白人那里学来的伎俩残酷统治着他的百姓。琼斯背 叛了自己的种族,也就背弃了他的自我,因此,他注定要 逃亡,注定要毁灭。然而,他在森林中逃了一夜,竟又回 到了开始的地方,这就表明,要逃避死神、逃避异化是不 可能的。剧本以琼斯紧张心理的内心独白,表现出他的精 神恍惚和种种幻觉,具有表现主义的艺术特征。

其他作家还有斯特林堡、魏德金德、斯特恩海姆、 托勒尔、恰佩克、凯泽等。表现主义戏剧在德国也 取得了重大的成就,魏德金德、斯特恩海姆、凯泽 和托勒尔等是都德国人。


创作成果
《毛猿》
奥尼尔是表现主义戏剧大师、 美国戏剧之父。 作品:
《天边外》、《安娜· 克利斯 蒂》和《榆树下的欲望》三 部现实主义作品以及《琼斯 皇》、《毛猿》等两部表现 主义的代表作品。
长篇小说

《美国》,描述的是16岁的 德国少年卡尔· 罗斯曼,因受 家中女仆的引诱,致使女仆 怀孕,被父母赶出家门,放 逐到美国的经历遭遇。作品 所侧重的是人物在美国的忧 郁、孤独的内心感受。

《外国文学》全套课件 PPT

《外国文学》全套课件 PPT

1、社会:
西方社会由古希腊罗马的奴隶制社会转化为 封建社会。 封建制度:领主制和庄院经济; 教会统治:教会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文化上都 拥有比封建主更强大的势力。
现代主义文学
产生于十九世纪末期,是二十世纪西方文 学主流。 最重要的特征是反传统。 包括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两大思潮。其中 重要的文学流派有:象征主义、后象征主义、 未来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 存在主义、垮掉的一代、荒诞派戏剧、黑色幽 默、新小说、魔幻现实主义等。
导论要点
一、外国文学的学习方法与要求。 二、欧美文学发展的四大阶段及其主要的文学思 潮。
外国文学
一、外国文学的学习目的
本课程目的是使同学们通过对该课程的学 习,全面了解外国文学的发展历史,掌握外国 文学发展的各个阶段的特点,认识外国文学的 主要思潮产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以及重要作家 和重要作品的思想艺术特色,从而提高思想认 识水平和审美修养,提高分析和把握外国文学 现象的能力。
二、外国文学的学习方法与 要求
现实主义文学
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并走向兴盛。 现实主义者从表现内心世界走向了写实,并热衷 于探讨环境与性格的关系。大多数现实主义者都带 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民主意识。19世纪的现实主义 因此也得到了一个“批判现实主义”的称号。 斯汤达《红与黑》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狄更斯《双城记》 艾米莉· 勃朗特《呼啸山庄》 巴尔扎克《高老头》 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罪与罚》 托尔斯泰《复活》
2.以人为本,肯定人的力量
希腊神话按照人的形象塑造神。神的人格 化程度极高。 英雄故事通常讲的是英雄的社会斗争和与 命运对抗的故事,表现了英雄不屈的精神和 自由的意志。 如俄狄浦斯的故事、阿喀琉斯的故事、赫 拉克勒斯故事、俄底修斯的故事、阿伽门农 的故事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常的东西一样。” “波德莱尔爱的不是暴力和不正常本身,他爱的是 反抗,因为这个世界,无论什么制度,他都不能容 忍”。
1851年,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促使波德莱尔与过去的思想、


朋友告别“我决定从此不介入人类的任何论争” 1859年,在信中承认:“我有二十次相信我不再对政治感兴趣 了,可是任何重要的问题又都引动我的好奇和热情。”由此才 有《天鹅》 1852-1856年,迷恋萨巴蒂埃夫人。(留下追求美的诗歌) 1852年后,创作进入高潮。发表20多首诗,10余篇评论及大量 译作。 1857年,《恶之花》第一版问世。“亵渎宗教”“伤风败 俗”——勒令删除6首诗(《首饰》、《忘川》、《给一个太 快活的女郎》、《累斯博斯》、《该下地狱的女人》和《吸血 鬼的化身》),罚款300法郎。 1859年,《1859年的沙龙》 1860年,《人造天堂》 1861年,出版《恶之花》第二版。成为一个诗派的领袖。 1861年,向法兰西学士院提出申请作侯选人。
“死亡像一个新 太阳飞来,让他们头脑 中的花充分绽开。”
——波德莱尔《艺术家之死》
《恶之花》(1857 )
“波德莱尔的深刻的独创性
在于强有力地、从本质上表 现了现代的人……将来写我 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家们,为 了不致片面,应该仔细地、 虔诚地阅读这本《恶之花》, 它是这个世纪整整一个方面 的精粹和极度的浓缩。”— —魏尔伦
波德莱尔(承上启下)


诗意的产生 靠作者的文笔和读者的情怀 ↑ 波德莱尔 ↓ 由作者的灵感和读者的智慧来显现




评价
《恶之花》历经130 年的风雨而不凋,依然盛开在
法兰西乃至世界诗国的原野上,它的作者经受120 年的评说而未朽,依然像高山一样耸立在法兰西乃 至世界诗国的土地上。正如路易〃阿拉贡所说: “没有一个诗人能比波德莱尔引起人们更多的热烈 情绪”。 关于诗,维克多〃雨果说它“灼热闪烁,犹如众星” 阿尔弗莱德〃德〃维尼看到的分明是“善之花”, 民埃德蒙〃谢雷却只闻到了令读者掩鼻的“臭气” 关于诗人,阿尔杜尔〃韩波呼为“真正的上帝”,T.S. 艾略特奉为“现代所有国家中诗人的最高楷模”, 费迪南〃布吕纳吉埃却称之为“旅馆中的撒旦”。 ⋯⋯
马拉美(1842—1898)
创作:1862年开始发表作品。
1866年在《当代巴那斯诗派》上 发表了《窗》等11首诗,并在诗 坛上引起关注。 地位:80年代,成为法国象征主 义运动的领袖。 名作:《牧神的午后》和《骰子 一掷永远取消不了偶然》 理论:在对诗性语言本质的认识 上,马拉美认为诗与散文的区别 不是性质和形式上的,而是运用 上的不同。
丑中见美 2、注重挖掘人的精神世界,以具体意象反映 抽象事物;通感和象征 3、追求诗歌的音乐效果 4、诗歌是神秘的,应晦涩难懂,读者要从表 面形式下寻找本质的东西
兰波(1854—1891)
创作:共出版3部作品:
《诗集》(1890—1871)、 《地狱一季》(1873)和 《启示录》(1886)。 名作《醉舟》 :最著名 的一首象征主义名诗《醉 舟》被收录在早期的《诗 集》中。诗人以醉舟为自 我的象征,写诗人自由灵 魂的远航和理想追求。全 诗富于幻想和象征色彩。
创作
诗集:《恶之花》(1857)
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1869) 散文:《私人日记》、《人造天堂》(1860)
派艺术》(1869)
诗论
1、非功利论。“诗除了自身之外并无其他目
的”“诗是自足的,永恒的,从不需要求助于外界” 2、以丑为美,化丑为美。“什么是诗,什么是诗 的目的,所谓诗,所谓诗的目的,就是要从恶中发 掘美”“经由艺术的表现,可怕的东西变成了美的 东西,痛苦一旦被赋予了韵律和节奏,心中马上充 满泰然自若的感觉”“艺术的陶醉可以掩蔽死亡的 空间,真正的天才可以在坟墓旁演出喜剧” 3、提出通感理论。(《应和》) 4、美论“我发现了美的定义,我的美的定义,那 是某种热烈的、忧郁的东西,其中有些茫然,可供 猜测的东西……神秘、悔恨也是美的特点”“我不 认为愉快不能与美相联系,但是我说愉快是美最庸 俗的饰物,而忧郁乃是美的出色伴侣,我很难想象 有什么美的典型没有不幸相伴随……阳刚美是最完 美的典型,类似于弥尔顿笔下的撒旦”。(悲剧意 识、反抗精神)
梅特林克(1862—1949)
比利时象征主义诗人和剧作
家 。 191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成就:象征主义戏剧。 代表作:《青鸟》(1908) 通过两个孩子寻找青鸟的故 事,表现人类对幸福的渴望 与追求。
波德莱尔(1821—1867)
“这位被认为不合人情的、 带有无聊的贵族气的诗人, 实际上是一位最温柔、最亲 切、最有人情味、最具平民 气的诗人。” —— 普鲁斯特 “现代所有国家中诗人的楷 模” ——T· 艾略特 S·
《恶之花》的深刻和新颖没有被当代人理解, 是一代一代的精英,甚至是其中最高层的那部 分迫使公众接受了波德莱尔。然而,《恶之花》 的真正的朋友是时间。 资本主义的法国经过了100 多年的发展和 演变,较高的物质文明和空虚的精神世界所形 成的矛盾,给人们带来了极为深重的焦虑、不 安和惶惑,使得更多的人理解了当年波德莱尔 发出的呻吟、抗议和警告,时至今日,伊甸园 中的这枚禁果正在向越来越多的人显示出鲜丽 的颜色、散发出浓郁的芬芳和传送出神秘的暗 示。
1864年,到布鲁塞尔演讲,遭到冷遇。《可怜的比



利时》 1866年3月,不慎跌倒,出现大脑活动障碍,7月2日, 被送回巴黎。 1867年8月31日,去世,母亲和朋友参加葬礼,魏尔 伦。 “如果有一个人年纪轻轻就识得忧郁和消沉的滋味, 那肯定就是我。然而我渴望生活,我想有些许的安 宁、光荣、对自我的满意。某种可怕的东西对我说: 妄想,而另一种东西对我说:试试吧。” 这希望和失望之间永无休止的交战,就是波德莱尔 一生的总结,就是他的天鹅之歌的主旋律。
天鹅(89)

我看见了一只天鹅逃出樊笼, 有蹼的足摩擦着干燥的街石, 不平的地上拖着雪白的羽绒, 把嘴伸向一条没有水的小溪, 它在尘埃中焦躁地梳理翅膀, 心中怀念着故乡那美丽的湖: “水啊,你何时流?雷啊,你何时响?” 可怜啊,奇特不幸的荒诞之物, 几次像奥维德笔下的人一般 伸长抽搐的颈,抬起渴望的头, 望着那片嘲弄的、残酷的蓝天, 仿佛向上帝吐出了它的诅咒。
作品与作者
人们常说,他的作品就是他本人;然而,他的作品
并不是他这个人的全部。在写出和发表的作品后面, 还有整整一部说过的、经历过的、用行为表现出的 作品,这是必须要了解的,因为这一部作品解释了 另一部作品,如他自己所说,是另一部作品的渊 源。——夏尔· 阿斯里诺 一本书是另一个我的产物,不同于我们在习惯、社 会和恶习中表现出来的那个我。倘若我们想要理解 这另一个我,那非得深入我们的内心并且在我们身 上把它重新创造出来不可。”——马赛尔· 普鲁斯特。
魏尔伦(1844—1896)
诗歌主题:受波德莱尔的影
响较深,其诗歌的中心主题 是描写忧郁和痛苦。 创作:多产作家,先后出版 10多部诗集,其中《无言的 罗曼司》是其代表作。 贡献:对构建象征主义诗歌 理论方面有贡献,他主张打 破传统的韵律诗的格律,但 又不放弃韵律的要求,他认 为诗的语言要富于音乐性。
1845年5月,《1845年的沙龙》 6月30日,扎了自己一刀。“我自杀,是因为我活不
下去,是因为睡也累,醒也累,不堪忍受。我自杀, 是因为我对别人无用,对自己危险。我自杀,是因为 我认为我是不死的,但愿如此。”
1846年,《1846年的沙龙》提出了现代生活的美等许
多重大美学命题,把书献给资产者。 1847年,接触到爱伦坡的作品,找到了知音,开始翻 译其作品,长达17年。 “有人指责我模仿坡!您知道我为什么如此耐心地翻 译坡的作品,啊?因为他像我。我第一次翻开他的书 时,我的心就充满了恐怖和惊喜,不仅看到了我梦想 着的主题,而且看到了我想过的句子,他在30年前就 写出来了。”
《恶之花》使敢于正视社会和人生的读者,看到了
一个满目疮痍的社会,体验到一个备受摧残的人生, 听见了一阵阵从地狱中传来的呼声,他们的心中或 许会生出一股怜悯的暖流,或许会腾起一团反抗的 怒火,或许会敲响一阵自警的暮鼓晨钟⋯⋯总之,他 们会获得一副更冷静、更勇敢、更深沉的目光,从 而不再为虚伪的纱幕所蒙蔽,不再为盲目的乐观陶 醉,也不再为世间的丑恶吓倒。 《恶之花》是伊甸园中的一枚禁果,只有勇敢而正 直的人才能够摘食、消化。他们无须等待蛇的诱惑。
“天鹅”象征着人,
“樊笼”象征着人所受到的困扰和束缚; “雪白的羽绒”象征着人在天堂中的纯洁无
邪.

逃出樊笼的一只“天鹅”
奥维德在《变形记》中描绘的在混沌中人:
“造物主抬起了人的头,命他仰望天空。” 这个人无论身在何处,受到何种磨难,终生 都将在向往希冀中度过。他的向往是天堂, 他的希冀是获救。 波德莱尔正是一只逃出樊笼、在污泥中挣扎 而诅咒上帝、怀念故乡的白天鹅。
生平

1821年4月9日出生在巴黎。(父亲60岁,母亲26岁) 6岁时父亲去世,和母亲相依为命,开始了“一段热烈的充满 爱的时期。” 7岁,母亲改嫁欧比克少校。幼小的心灵第一次受到了巨大的 震动。 1836年,进入路易大帝中学,不守纪律。 1839年,被学校开除。(和社会的第一次冲突) 8月,通过中学会考,决定当作家。(和父母冲突)来到巴黎 过“自由的生活”。为浪漫主义所征服。 1841年6月9日,被送上去印度的客轮。 1842年2月15日,回到波尔多“我口袋里装着智慧回来了”领 略了异域风光和情调。 “城市的面貌,唉,比人心变得更快”带着父亲遗留的10万金 法郎,离开家庭,过起挥金如土的生活。他要做一个浪荡子
“浪荡”一词,在他的眼中意味着高贵,文雅,不



同流俗,既有着面对痛苦而不动声色的英雄气概, 又有着忍受尘世的苦难而赎罪的宗教色彩,“浪荡” 意味着“追求崇高”。他说:“作一个有用的人, 我一直觉得是某种丑恶的东西。”他厌恶一切职业, 决心不对那个社会有丝毫的用处; 这时,认识了跑龙套的混血女子让娜· 杜瓦尔,并开 始吸毒。 1843-1844年间,《恶之花》的大部分已经写出, “有独创性的诗人” 1844年9月21日,父母安排公证人管理他的财产, 波德莱尔被剥夺了成人的权利。又一次打击。 从此,生活陷入困顿,《有才能的人如何还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