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塔施工要点及安全措施

水塔施工要点及安全措施
水塔施工要点及安全措施

水塔施工要点

水箱底及护壁下环梁支模方法

在水塔施工中,水箱底及大锥底的支模法,常用的有如下几种:

1.里架支模

当筒壁混凝土强度达设计强度的50%后,其模板和松紧调整器应保持不动,作为下环梁外模底端的支点。

先将下环梁外模拼装成整体,并使用φ8松紧调整器加以箍紧,设置下环梁支撑木,支撑的下端在筒壁模板带上支牢固,上端承托在下环梁外模的带木上(两块模板接缝处),两端均以钉子固定,每块模板设置3根支撑木,沿环梁均匀分布。

下环梁内模采用φ22短钢筋作支撑,每块模板两根,支撑钢筋与环梁内的钢筋绑扎在一起不再取出,如图21-51。

图21-51 里架支模(一)

1-第-次立模浇筑;2-第二次立模浇筑;3-下环梁撑木;4-松紧调整器;

5-筒壁已浇筑部分;6-水箱底伞形模板架;7-平台;8-钢筋支撑采用里架支模时,护壁下环梁(大锥底)也可用下述方法进行支模:外模可由24块扁形板拼成一个倒伞形模板。先用4根钢丝绳将伞形骨架箍紧,再在骨架上铺钉模板,其中一半模板待起吊固定好后再铺钉,以减轻重量。在接触筒壁的模板上增加24个小滑轮,以减少摩擦。提升时,除由4根钢丝绳通过大架顶

端的滑车架用人工卷扬机起吊外,需再增设4根钢丝绳,各由10kN链滑车吊拉。模板升到要求位置后,将骨架上端用木拉杆,中间用钢丝绳固定在里脚手大架上,下端支撑在筒壁24块托木上(托木是放入角钢中),用48个φ24螺栓,伸过筒壁预留的铁管孔与筒壁固定。如图21-52。

图21-52 里架支模(二)

1-木拉杆;2、3-拉筋;4-φ24固定螺拴

水箱底模板支撑在里架平台上,可与下环梁模板同时支好,池底和下环梁同时浇筑混凝土。如采用提升倒伞形模板进行护壁下环梁支模时,水箱底可另行支模封底。

2.挑砖支模

这种方法适用于砖砌塔身的施工。其施工方法为:环梁支模先由预留孔中用螺栓将环梁三角架固定,钢丝绳绷紧,在其上支环梁模板。环梁内模可用钢筋支起,上口用卡子固定。环梁模板支完后,进行水箱底支模,先在筒内壁挑出的砖上放好垫木,再放上搁栅(或小桁架),立支柱及池底壳形搁栅,钉池底壳形模板即可,如图21-53。上料应视水箱情况而定,如为带心环的水箱,支水箱底模时留出上料孔,用2根φ6钢筋拉至地面作导轨,材料由中心环往上吊。较小的水箱无中心环时,可将材料吊至水箱底下的平台上,再从外面的爬梯平台往上运送。如果水箱较大、用料较多,则宜在水塔外另设一座上料架上料。

图21-53 挑砖支模

1-挑三行砖;2-60厚垫木;3-大搁栅;4-横楞;5-立柱;6-池底壳形模板;

7-固定螺丝;8-环梁三角架;9-箍紧钢丝绳;10-环梁模板;11-支模钢筋撑;12-卡子

3.留孔支模

留孔支模系在筒身施工时,在离水箱底适当高度的筒壁上,留出若干个孔洞。在进行水箱底支模时,先将方木(或可伸缩的支模彬架)穿入预留孔洞中,铺上跳板,成为操作或支承水箱底模立柱的平台,即可按以上介绍的几种方法,进行大锥底及水箱底的支模工作。

4.预埋铁件支模

预埋铁件支模,适合于钢筋混凝土筒身水塔的施工。其方法是在施工筒身时,在离水箱底适当高度的筒壁上,预埋若干铁件,即埋置一些钢牛腿,在进行水箱底支模时,利用钢牛腿作支承点,放上方木或桁架,即可进行水箱底的支模工作。

5.水箱底预制钢筋混凝土板支模

这种方法系在筒壁施工中预埋上钢牛腿,牛腿上搁置预制的钢筋混凝土圈梁,然后在圈梁上搁置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当做水箱底模板,上面直接浇筑水箱底混凝土,如图21-54。

图21-54 预制钢筋混凝土板支模

1-C20预制钢筋混凝土板;2-捣制水箱底;

3-钢牛腿每1500~2000mm一个,钢板厚10mm;4-预制钢筋混凝土梁;5-塔身

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的厚度,一般为50mm左右,混凝土为C20,板宽为500mm 左右,钢筋按计算确定。预制板平面布置的方法,如图21-55。

图21-55 预制板平面布置

各种附属设备的检查

水塔地板以上的各种附属设备装置繁多复杂,如铁梯、溢水管、避雷针导线等设备的预安固定卡;窗口、门洞、泄水孔等的预留孔,在安装各部位的内外模板时均应详细检查校核。

混凝土浇筑及特殊部位的处理

1.混凝土坍落度的选定

应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规范、操作规程以及设计要求执行。在无特殊要求时,对各部位混凝土的坍落度可参考表21-14。

混凝土坍落度参考表表21-14

简图灌筑

顺序

部位

混凝土坍落度

(cm)

说明

1 环基5~7

1.筒壁过高时需分

段浇筑。先浇筑护

壁后浇筑池壁。其

优点是:不受内模

支撑影响,便于施

工,如在冬季施工

利于防寒

2.筒壁、池壁混凝土

的坍落度,适用于

一般方法施工时采

用,不适用于滑模

施工

2 地下室地板10~12

3 筒壁9~11

4 下环梁(大锥底)10~12

5 水池底护壁下环梁8~10

6 护壁10~12

7 水池壁8~11

8 顶盖10~12

2.各种管道穿过池壁的处理

在水箱施工中,对各种管道穿过混凝土池壁处要认真处理,如果稍有疏忽,就会在这个部位发生渗漏现象。为了保证这些部位的施工质量,在施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水箱壁混凝土浇筑到距离管道下面20~30mm时,将管下混凝土捣实、振平;

(2)由管道两侧呈三角形均匀、对称的浇筑混凝土,并逐步扩大三角区,此时振捣棒要斜振;

(3)将混凝土继续填平至管道上皮30~50mm,如图21-56。

图21-56管道穿过处混凝土的浇筑

(4)浇筑混凝土时,不得在管道穿过池壁处停工或接头。

3.水箱底与壁接搓处理

(1)筒壁环梁处与水箱底连接预留的钢筋,最好在混凝土强度较低时及时拉出混凝土表面;

(2)筒壁环梁处与水箱底接搓处的混凝土搓口,宜留毛搓或人工凿毛;

(3)浇筑水箱底混凝土前,须先将环梁上预留的混凝土搓口用水清洗干净,并使其湿润;

(4)旧搓先用与混凝土同强度等级的砂浆扫一遍,然后再铺新混凝土;

(5)接搓处要仔细振捣,使新浇的混凝土与旧搓结合密实;

(6)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使其经常保持湿润状态。

4.水箱壁的混凝土浇筑要点

(1)水箱壁混凝土要连续施工,一次浇筑完成,不留施工缝;

(2)混凝土下料要均匀,最好由水箱壁上的两个对称点同时、同方向(顺时针或反时针方向)下料,以防模板变形;

(3)水箱壁混凝土每层浇筑高度,以300mm左右为宜;

(4)必须用插入振捣器仔细振捣密实,并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水箱防水层施工

水箱防水层的施工质量,是确保水塔能否保证正常供水的关键。因此施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防水材料选择

(1)选择水箱防水材料时,应首先考虑选用有卫生防疫检测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证,满足饮用水水质要求的防水材料;

(2)防水层可选用涂料、无机防水材料、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等;

(3)进场的防水材料必须有质量证明文件,并经指定的质量检测部门认证,确保其质量符合技术要求。

2.基层表面处理

模板拆除后,应将表面清除干净,并立即用钢丝刷将表面打毛,以使其与防水层紧密粘结。如混凝土表面有凹凸不平或因施工不良造成麻面、蜂窝、孔洞时,必须进行妥善处理后方可涂抹防水层。对于凹凸不平深度小于10mm者,可用凿

子剔平或剔成慢坡后清洗干净即可;当深度大于10mm时,除按上述处理外,还应做找平层,找平层参照防水层的做法,一层素灰2mm,一层水泥砂浆10mm,交替涂抹至与混凝土表面相平为止,并扫成毛面。对蜂窝、孔洞应先除去松散不牢的石子,并将孔洞四周边沿剔成斜坡,用水洗刷干净后,按照凹凸深度大于10mm的方法处理。对于麻面可将表面洗刷干净后,用1:1水泥砂浆用力压平,抹平后将砂浆表面扫毛。

3.防水层施工

应根据所用防水材料的品种和有关规定进行操作。

4.有关注意事项

(1)所有水箱内的阴阳角要抹成圆弧形;

(2)穿水箱管道周围,应沿管壁剔凿一深30mm、宽20mm左右的凹槽,然后用密封材料填嵌严密;

(3)防水层的接搓宽度应符合该种材料的接缝宽度要求,每层接搓位置应错开。

安全措施

一般要求

1.高空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体格检查,不合格者不得进行高空作业;

2.高空操作人员要系安全带,下面作业人员应戴安全帽;

3.每班操作前要仔细检查架杆、架板、升降设备、绳索、滑车、缆风绳、制动设备等是否完好,发现问题应及时修好后方能上人操作;

4.一般情况下,六级以上大风不宜进行高空作业。

安全防护设施

1.根据水塔高度,在地上划出禁区,非操作人员不得入内;

2.在上料塔架底部应搭设防护棚,以防落物伤人;

3.在水塔外面根部,应搭宽度大于4m的安全网;

4.筒身外的操作平台应设高1.2m的防护栏杆;

5.缆风绳必须四面绷紧,如架子较高时,中部应再增设缆风绳,以保证架身稳定;

6.垂直运输料具及联系工作,必须有联系讯号,并有专人指挥;

7.塔架或脚手架高度超过10m时应设避雷针。

基础施工

1.基坑要放坡,土质不好时要设临时支撑;

2.基坑底要采取措施防止地面水冲泡;

3.基坑弃土要离开坑口四周1.2m以上;

4.基础做好后,要立即回填土并分层夯实。

塔身砌砖

1.架上料不宜堆过多,要随砌随运;

2.架上堆料不得超过该种施工方法所规定的架上每平方米的荷载;

3.要加工的砖,应尽量在下面加工好,必须在架上打砖时,应面向筒身打砖。

绑钢筋及浇筑混凝土

1.绑钢筋必须站在牢固的平台上操作;

2.浇筑混凝土时,要检查架子是否牢靠,模板是否支撑结实,较大的缝隙是否已经处理等;

3.倒混凝土时,不得猛力冲击架子和模板;

4.入模高度要保持基本均匀,禁止堆集一处而将模板压偏。

支模和拆模

1.支、拆模板必须在牢固的操作平台上进行;

2.支、拆模板的工具,不许随便上下抛扔,模板支撑不得由高空扔下;

3.拆除水箱底及顶盖底的模板时,可用绳索扯落,操作人员要离开模板可能落下的部位。

架子搭设和拆除

1.脚手架杆、架板的质量要符合使用要求,有腐朽、折裂、虫蛀、枯节及易断者均不得使用;

2.绑扎必须牢固,大风雨后要检查架子是否变形,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或

加固;

3.拆除脚手架应自上而下进行,禁止数层同时拆除,当拆除某一部分时,应防止其他部分坍落;

4.栏杆、梯子应与整体配合拆除,不得先拆;

5.承重的立柱、横杆要等它所承担的全部结构拆掉后方可拆除。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