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身工》导学案

《包身工》导学案
《包身工》导学案

《包身工》

夏衍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报告文学的特点,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

二、知识链接

1.写作背景:20世纪30年代,旧中国农村的农民在帝国主义特别是在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

侵略下渐渐破产,东部沿海地区大批破产农民涌向城市,为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靠近上海的苏北地区,每年都有大批无法生活的农家女子被诱骗到上海当包身工。为了避免成年工人罢工的威胁和榨取更大的利润,日本资本主义家就更大量地雇用包身工来代替普通的劳动者。1927年,作者在上海认识了一些在纱厂工作的朋友,了解了一些纱厂工人的情况。“一?二八”战争后,为了写《女性的呐喊》电影剧本,又搜集了一些有关包身工的材料,对20世纪帝国主义经营的工厂里,还公然保留封建奴隶制非常愤怒,决心深入调查,打算彻底揭露。由于纱厂工人的热心帮助,作者深入工厂实地观察、调查了三个月,获得大量第一手材料,1935年作者写成《包身工》,1936年发表。

“包身工”是旧中国一种变相的贩卖奴隶的形式,被贩卖的是青少年,由包工头骗到工厂、矿山做工。他们没有人身自由,工钱全归包工头所有,受资本家和包工头的双重剥削。

读了《包身工》后,请谈谈你对“打工”现象的看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