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表分析

利润表分析
利润表分析

第二节利润表分析

利润表分析最重要的是分析企业如何组织收入、控制成本费用支出实现盈利的能力,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同时还可以通过收支结构和业务结构分析,分析与评价各专业业绩成长对公司总体效益的贡献,以及不同分公司经营成果对公司总体盈利水平的贡献。

通过利润表分析,可以评价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它反映的盈利水平对于上市公司的投资者更为关注,它是资本市场的“晴雨表”。

(一)企业盈利结构分析

分析构成利润组合关系的各项收支因素的结构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分析构成公司利润总额的各专业、地区业务发展和盈利能力对公司经营成果的影响。

1、收支结构分析

从阅读利润表可以了解到,利润是由收入为起点,依次扣除营业税金、成本、期间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之和),再加上其他业务利润和营业外收支净额后计算得出。因此,构成利润总额的各项要素都会对利润总额产生影响,所以在分析时要进行不同内容的结构分析,以便分析对利润影响较大的积极或消极因素及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

关于通信企业收支结构分析,通常进行收支系数、成本项目结构比例、EBIT DA率指标分析。

⑴收支系数

其计算公式为:

收支系数=主营业务收入/成本费用(成本+期间费用)

这个公式表示,每支出一元成本费用可以获得多少收入。只要当收支系数大于1时,假设其他业务利润和营业外收支为零时,表示每支出1元成本费用可以获得利润。说明成本费用与收入的理想结构,应当成本费用占收入的比例越低,获利能力越大。

由于分析角度不同,还可以用“收支系数=成本费用(成本+期间费用)/主营业务收入”公式进行分析,它从另一角度说明每实现一元收入需要支付多少成本费用。

⑵成本项目结构比例

其计算公式为:

成本项目结构比例=构成项目支出额/成本总额

通过分析各成本项目(工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低值易耗品摊销、业务费、租赁费、网间结算成本)所占比重,可以重点控制、调节和关注比重较大的成本项目的支出。通过与历史比较和同行业进行成本项目结构比例的比较,可以找出差距,进行改善。

⑶EBITDA率

其计算公式为:

EBITDA率= EBITDA/营业收入

公式中:EBITDA=营业利润+折价及摊销

营业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EBITDA指标,相当于经营活动取得的净现金流

通过对该项指标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实现每百元营业收入取得了多少净现金流。通过对这项指标的观察,可以分析、判断企业的获利能力和资金循环能力。

2、利润结构分析

公司的利润结构,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

⑴从构成利润总额的要素分析

利润总额由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期间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之和)、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构成。其构成关系式为:

利润总额=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期间费用+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

作为企业,无论是通信企业还是其他企业,主营业务利润水平和比重代表着企业的创利能力,它是公司经营的核心目的。

由于期间费用都是企业为了主营业务的营销、管理、融资活动发生的,所以在具体分析时,可以将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利润”和期间费用相抵后作为主营业务实际利润进行结构分析更具有实际意义。由此我们可以应用“比重=构成项目/总体指标”分析主营业务实际利润、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各构成项目分别占利润总额的比重。

⑵从创造效益的业务分部、地区分部进行结构分析

大家知道,公司的利润总额是由不同业务、不同地区分别实现的,因此可以按不同专业、按各分公司为分部进行结构分析。其分析方法仍可以适用比重分析法的公式:比重=构成项目/总体指标

即:各专业利润比重=某专业利润/利润总额

各地区利润比重=某地区利润/利润总额

通过分析各专业或各地区实现利润对公司利润总额构成的结构分析,可以比

较不同专业或不同地区的重要地位。通过分析结构比例的变化,还可以观察导致

结构变化的因素和影响程度。

⑶构成项目的贡献分析

若某项被分析指标,假设它的构成项目在基期的结构比例是一定的情况下,

因其各自结构比重不同和发展速度不同,各构成项目的增长变动对总体指标的增

长贡献也就不同。其应用公司如下:

某项业务增长对总体指标的增长贡献(百分点)=基期结构比重×某项

业务增长率

举例1:××省分公司2002年的分专业利润指标结构及各专业利润增长对公

司利润总额增长的贡献如图表4所示

单位:万元

显然,表中各专业利润增长变动对利润总额都会产生影响,但结构比重和个别构成项目的增长率不同,对总体指标的影响程度(贡献)是不同的。

除分析利润结构项目增长变动的贡献外,应用这个公式还可以广泛应用于其他方面的分析。比如在已知自己基期收入结构比重和本期收入增长率的情况下,可以分析本公司收入增长使全公司的收入增长了多少,做出多少贡献?

举例2:已知本分公司上年度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亿元,占全公司上年实现收入总额的比重为8%,又已知今年上半年本分公司的收入增长率为40%。

应用上述公式,可以分析本分公司对全公司收入增长贡献为:

本分公司收入增长使全公司收入增长贡献(百分点)=8%×40%=3.2%或3.2个百分点。

3、多因素变动分析

多因素变动分析,是指以某项指标为对象,从分析各相关因素变动对差异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通常采用的分析方法是连环替代法,也称因素替代法。

所谓连环替代法,是通过顺次逐个替代影响因素,计算各相关因素变动对指标差异影响程度的一种因素分析方法。具体分析方法应用如下:

假定某项财务指标P受a、b、c三个因素的影响,存在的计算关系为P=a×b ×c,设基期指标

P 0=a

×b

×c

,报告期指标P

1

=a

1

×b

1

×c

1

,则P

1

- P

=指标差异。

报告期与基期数的差异P

1- P

即为分析对象。应用连环替代法顺次逐个地计

算即可得出a、b、c三个因素变动分别对指标P变动的影响。需要说明,当分析某一个因素时,需将其余因素暂时当做不变的因素。

已知,基数指标: P

0=a

×b

×c

第一次替代:假设a因素变动,用a1替代a0,则b、c因素保持基数不变。

P

2= a

1

×b

×c

②-①= P

2- P

,其差额表示为a因素变动的影响。

第二次替代:假定b因素又变动,用b

1替代b

后只有c因素保持基期不变。

P

3= a

1

×b

1

×c

③-②= P

3- P

2

的差额,则表示为b因素变动的影响。

第三次替代:假定c因素又变动,用c

1替代c

后已经成为报告期指标。即:

P

1=a

1

×b

1

×c

1

④-③= P

1- P

3

的差额,则表示为c因素变动的影响。

将a、b、c三个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相加,应当恰好等于报告期与基期数的差异。即:

( P

2- P

)+( P

3

- P

2

)+ (P

1

- P

3

)= P

1

- P

下面举例说明连环替代法的具体应用。

假定某分公司上半年共实现卡类IP电话收入3300万元,比上年同期24 24万元增加收入876万元。根据资料显示,本期实现通话时长20000万分钟,上年同期为14962.96万分钟;本期资费为每分钟0.3元,上年同期为每分钟0.27万元;本期售卡折扣价为55%,上年同期的售卡折扣价为60%。

根据举例数据,分别逐个分析通话时长、资费、折扣价因素较上年同期变动对收入总额差异的影响程度。

已知 P

=14962.96(通话时长)×0.27(资费)×60%(折扣价)=2424 (万元)

P

1

=20000(通话时长)×0.3(资费)×55%(折扣价)=3300(万元)

P

1- P

=3300-2424=876(万元)

第一次替代: P

2

=20000×0.27×60%=3240

第二次替代: P

3

=20000×0.30×60%=3600

第三次替代: P

1

=20000×0.30×55%=3300

P 2- P

=3240-2424=816(万元) 表示由于通话时长比上年同期增加,使收

入增加816万元;

P 3- P

2

=3600-3240=360(万元) 表示由于资费水平比上年同期增加,使收

入增加360万元;

P 1- P

3

=3300-3600=-300(万元) 表示由于折扣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使收

入减少300万元.

(P

2- P

)+(P

3

- P

2

)+ (P

1

- P

3

)= P1- P0=816+360+(-300)=876(万元)

表示为通话时长、资费、折扣价格三个因素变动的共同影响。

多因素影响分析的对象很多,因素也可以是两个、三个、四个或更多,要根据相关性做具体应用分析,都可以应用连环替代法去解析各因素变动对总指标变动的影响程度。

(二)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通过经营活动获取利润的能力。企业的盈利能力增强,带来的现金流入量越多,则给予股东的回报越高,偿债能力越强,企业价值越大。

分析和评价企业盈利的指标有:

收入毛利率、收入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保值增值率。

1、收入毛利率

收入毛利率是收入毛利与营业收入净额之比。其中毛利等于营业收入净额扣除成本后的差额。其计算公式为:

收入毛利率=(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

毛利水平反映了企业初始获利能力,它是企业实现利润总额的起点,可以表明对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期间费用的承受能力。通过对收入毛利率分析,可以掌握毛利水平和期间费用两个因素对获得利润的影响。

2、收入利润率

收入利润率是实现的利润总额与营业收入之比。其计算公式为:

收入利润率=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

通过对收入利润率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每实现一元收入所获得的利润水平。

3、总资产报酬率

总资产报酬率是指实现的净利润(税后利润)与总资产平均占用额之比,指标反映了企业利用全部资源的获利能力。其计算公式如下:

总资产报酬率=净利润/总资产平均余额或,

总资产报酬率=收入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

由公式可以看出,总资产报酬率取决于净利润水平和总资产周转速度。

4、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又指所有者权益收益率或股东权益收益率,它是获得的净利润占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

通过对该指标的分析可以揭示如下两个方面:

⑴反映所有者投资的获利能力;

⑵为企业的投资者提供了获得投资回报情况的信息;

⑶反映企业经营者对受托资产经营成果。

5、资本保值增值率

资本保值增值率是指期末所有者权益余额与期初所有者权益余额的比率。它反映所有者权益保值或增值情况。其计算公式为:

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余额/期初所有者权益余额

(三)企业自身发展能力分析

企业自身发展能力,是指通过生产经营活动获得收益的增长,以及用自身形成的资金取得发展趋势的能力。自身发展能力分析,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盈亏平衡分析等。

1、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主要分析企业业务成长性和持续发展趋势。一般用如下指标进行分析与预测。

⑴收入增长率

收入增长率=报告期收入增加额/历史同期收入总额×100%

⑵净利润增长率

净利润增长率=报告期利润增加额/历史同期利润总额×100%

⑶总资产增长率

总资产增长率=本期总资产增加额/起初资产总额×100%

⑷资本积累率

资本积累率=本期所有者权益增加额/起初所有者权益×100%

⑸固定资产成新率

固定资产成新率=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平均固定资产原值×100%

⑹平均递增率或称环比增长速度

n√(a*b)/(c*d) -1

平均递增率=

举例分析:假定某分公司2000-2002年收入完成情况为

年度实现收入比上年增长率(环比) 2000(基期) 3200 ---

2001 5760 80%

2002(报告期) 9216 60% 根据例举数据.代入计算公式,求得2002-2000年间的平均递增率为69.7%。

即:收入平均递增率=√9216/3200 -1=0.697或69.7%

式中观察值n=2

2、发展趋势分析

发展趋势分析,是根据历史数据及发展规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方法。

⑴递增趋势预测

递增趋势预测是根据某项分析对象的历史递增率,预测未来一定期间可能实现的目标的一种方法。

比如,我们已知某分公司2002年实现收入9216万元,又知2000-2002年期间

的收入平均递增率为69.7%,希望2003年度保持这个递增速度,求2003年收入预

算目标应为多少?

收入预算目标=2002年收入×(1+历史平均递增率)=9216×169.7%=15639.

6(万元)

当然,应用时还应当根据可能预见的特殊影响因素修正期望的目标值.使其符

合实际。

⑵回归分析预测

回归分析预测是根据历史数据应用直线回归方法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预

测方法。其应用公式为一元直线回归方法,即:预测目标(Y)=bX

根据上述举例,设年代为X,收入为Y,进行数据整理如下:

项目X Y xy 2000年 1 3200 3200 2001年 2 5760 11520 2002年 3 9216 27648 ∑ 6 18176 42368

现应用一元直线回归方程式求解方法求常数b值:

首先, 将表中有关数据代入b=[∑xy-1/n(∑x)(∑y)]/∑x2 -1/n(∑x)2

求得, b=(42368-6×18176÷3)/(14-62÷3) b=3008

将b值代入y=bx,因此建立收入预测模型为:y=3008x

由此,可以预测2003年(第四年)的预算收入目标:

将4代表2003年度代入公式x,则求得:y=3008×4=12032(万元)

但是,用此方法分析较前面用平均递增率的预测值存在很大差异。其原因是直

线回归方程反映了过去2000-2003年期间的增长速度存在递减的趋势所致,而前

一方法并没有考虑近期已经增幅递减因素(又2001年的80%降至60%)。

⑶市场占有率分析

市场占有率是指公司的某项指标占同业或同区域市场总量的份额及比重。

分析的目的是评估企业的市场渗透力和发展能力。

分析的指标,一般包括业务量、收入所占有的市场份额或比重。

其应用公式为:

市场占有率=本单位占有的市场份额/市场总需求(消费)量

3、盈亏平衡分析

盈亏平衡分析也称量·本·利分析,是分析收入总额恰巧等于总成本时的业务量,这时的业务量也称保本业务量(产量、销量)。以此方法分析量·本·利关系和盈利能力。

⑴混合费用分析

由于通信企业不同于工业、商业,通信成本具有半变动性质的混合费用,因此在进行盈亏平衡分析时,首先需要对混合费用按一定方法计算出固定费用(与业务量变动不敏感部分)和变动费用(与业务量变动成正比例变动部分,而在单位产品成本中它是相对不变的费用),并建立成本模型。分析混合费用中的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有多种方法,这里仅介绍常用的两种方法。

例如,某分公司某年度的移动业务量、混合费用资料如下:

项目用户数量(万户)总成本(万元)

第一季度120 8160

第二季度160 9520

第三季度190 10440

第四季度250 12475

合计—40595

注:1、表中用户数量为每个季度期间的平均到达用户数;

2、表中总成本取自每季度期间发生的主营业务通信成本与期间费用之和。

①高低点法

高低点法是根据一定时期内最高业务量时的混合费用与最低业务量时的混合费用之差除以最低业务量与最低业务量之差,进而推算混合费用中的固定费用部分和变动费用部分的方法。

以举例数据进行高低点法的应用分析:

设y为混合费用,a为固定费用,b为单位变动费用,x为业务量,则y=a+bx

其中:b=(高点费用-低点费用)/(高点业务量-低点业务量)

a=高点的混合费用总额-b×高点的业务量

从表中举例数据可以看出:最高点业务量为250万户,混合费用12475万元;

最低点业务量为120万户,混合费用8160万元。

代入公式得:

b=(12475-8160)/(250-120)=33.19(元)

a=12475-33.19×250=4177.5(万元)

所以,应用高低点法建立的成本模型为y=4177.5+33.19x

②直线回归法

直线回归法也叫最小二乘法。它是应用最小二乘法,对一系列历史数据进行运算处理,计算出一元直线回归方程y=a+bx中的未知数a和b,以确定混合费用中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的方法。

以上面举例为例,设y为混合费用,a为固定费用,b为单位变动费用,x为业务量,则y=a+bx

经计算处理的数据如下:

项目X y xy X2

第一季度120 8160 979200 14400

第二季度160 9520 25600

第三季度190 10440 36100

第四季度250 12475 62500

∑720 40595 138600

已知,y=a+bx n=4

其中:b=(n∑xy-∑x∑y)/[n∑x2-(∑x)2]

a=(∑y-b∑x)/n

将表中数据代入公式得:b=(4××40595)/(4×138600-7202)=33.07(元)

a=(40595-33.07×720)/4=4196.15(万元)

由此建立该项业务的成本模型为: y=4196.15(万元)+33.07x

⑵保本业务量分析

保本业务量是指当收入总额恰巧等于总成本,即利润等于零时的业务量。设利润为m,单位业务平均价格为p,营业税率为I,单位变动成本为b,固定成本(费用)为a,则有:

m=[p(1-I)-b]x-a

)的计算公式变成:

当令利润m=0,则保本业务量(x

x

=a/[p(1-I)-b]

举例分析:假定已知移动电话业务平价单价(净ARPU)为59元,营业税率为3%,其他固定费用、单位变动费用如前面举例数据,就可以计算出该分公司移动电话业务的单位边际贡献(单位贡献毛益)、保本业务量。

将举例数据代入公式,则单位边际贡献=扣税后单价-单位变动费用= p(1-I)-b

=59×(1-3%)-33.07=24.16(元)

毛益率=单位边际贡献/扣税后单价= [p(1-I)-b]/ p(1-I)

=24.16÷[59×(1-3%)]=0.427或4 2.7%

=a/[p(1-I)-b]=4196.15/[59

移动电话保本业务量x

×(1-3%)-33.07]

=173.7(万户)

由此可以通过如下分析图描

总金额

x=59(1-3%)

(万元

利润表及报告分析

利润表及报告分析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二)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主要财务数据和指标如下:

1.收入分析 本期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1,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说明公司业务规模处于较快发展阶段,产品与服务的竞争力强,市场推广工作成绩很大,公司业务规模很快扩大。本期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低于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说明公司的收入增长速度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本期公司在提高产品与服务的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 2.成本费用分析 (1)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本期公司发生成本费用共计100,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成本73,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营业费用4,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管理费用21,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财务费用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 (2)成本费用增长情况 本期公司成本费用总额比去年同期增加22,万元,增长%;主营业务成本比去年同期增加9,万元,增长%;营业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万元,增长%;管理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11,万元,增长%;财务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万元,增长%。 3.利润增长因素分析 本期利润总额比上年同期增加8,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利润3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9,万元,营业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万元,管理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11,万元,财务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万元,投资收益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万元,补贴收入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万元,营业外收支净额比上年同期增加利润万元。 本期公司利润总额增长率为%,公司在产品与服务的获利能力和公司整体的成本费用控制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说明公司利润积累有了极大增加为公司增强自身实力、将来的迅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期公司利润总额增长率低于行业利润总额增长率%,公司的利润增长速度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本期公司在产品与服务的结构优化、市场开拓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

损益表分析

损益表的定义和构成 损益表定义 又称为利润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的经营成果及其分配情况的会计报表,是一段时间内公司经营业绩的财务记录,反映了这段时间的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经营费用及税收状况,报表结果为公司实现的利润或形成的亏损。 损益表模板:

营销收入 营销收入也叫营业收入或经营收入,是指公司在一定时间内,销售货物提供服务所得的金额。 销售收入净额 销售收入减去销售退回及折让余额是销售收入净额,也就是公司的实

际营业额。 计算公式 销售收入-销售退回及折让=销售收入净额 经营费用 企业在销售和提供服务的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项费用,如员工工资,水电费,折旧费,杂项费,这些费用都要被从企业总收如中扣除。前期损益调整 前期损益调整是指因为会计政策的变更或发现错误所作出的调整,调整遵循一致性原则,保持企业前后期会计信息保持口径一致。企业必须有足够的理由证明新会计政策更适用于要被取代的会计政策才能允许被变更。新的会计政策必须能反映出更好的效果和财务状况才能被视为更适用。 会计政策更改后,现阶段和相应阶段的数额须在新政策中重申,同时必须找到积累的调整在当期盈亏表中注释。它包括对相关时期股东资金动作的协调,以显现调整后的有效性。 其他报表 保留盈余表 损益表上的数据是用来准备另一份重要的财务报表—保留盈余表,其被视作企业运营中第四重要的财务报表。 保留盈余能体现在一段时期被从初初始到最终盈余的变化状况,尤其在财政年。 计算公式:

最终盈余=期初盈余-股东分红+净收入 请注意净收入是从损益表中获得,需要考虑到投资量和向股东派发的分红,因此企业能根据盈余表中体现的盈余,根据投资和分红状况作出战略性的决策。根据公认会计准则,要求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必须与盈余表同时准备。有时候盈余表会与损益表合拼,或者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 盘点盈亏汇总表 盘点盈亏汇总表体现出在特定时期内,股东资金在总体盈亏中增加或减少的程度。 此报表的目的是强调某些数目,即使它们比较明显,否则只会出现在账户的数据中。例如: -波动较大的汇率 -从物资重新估价中获得的较大收益 -前期损益调整(体现在损益表中) 如果您分析公司的财务报表,以上几点是重要因素。又是它们会凸显出商业活动上的重要改变。比如在对境外子公司重新评估资产时由于巨大汇率变动会对股东造成物质价值损失。 合并损益表 合并损益表适合于运用于母公司或者控股公司带领公司群的状态,同时也要用到合并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表。合并损益表在于把母公司或控股公司及其子公司有效地看作一个整体。它以母公司和纳入合并范

利润表综合分析

利润表综合分析 一、利润增减变动情况分析 冀中能源利润水平分析表简表 单位:人民币元 项目2010年2009年增减额增减 一、营业收入30,289,161,376.44 20,245,537,812.43 10,043,623,564.01 49.61% 减:营业成本22,529,703,512.91 14,848,212,092.00 7,681,491,420.91 51.73% 营业税金及附加337,554,753.30 232,813,395.18 104,741,358.12 44.99% 销售费用577,419,674.65 407,111,205.72 170,308,468.93 41.83% 管理费用3,217,546,397.51 2,382,149,788.38 835,396,609.13 35.07% 财务费用300,070,437.30 213,635,662.73 86,434,774.57 40.46% 资产减值损失92,601,049.33 -137,230,180.96 229,831,230.29 -167.48% 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投资收益-195,490,137.67 497,430.20 -195,987,567.87 -39400.01% 二、营业利润3,038,775,413.77 2,299,343,279.58 739,432,134.19 32.16% 加:营业外收入387,996,274.45 146,161,625.61 241,834,648.84 165.46% 减:营业外支出105,695,954.71 196,047,633.79 -90,351,679.08 -46.09% 三、利润总额3,321,075,733.51 2,249,457,271.40 1,071,618,462.11 47.64% 减:所得税费用833,949,672.35 637,007,700.24 196,941,972.11 30.92% 四、净利润2,487,126,061.16 1,612,449,571.16 874,676,490.00 54.25% (一)净利润或税后利润分析 冀中能源2010年实现的净利润为2,487,126,061.16元,比上年增长了874,676,490.00元,增长幅度为54.25%,增长幅度较高。从水平分析表中可以看出,公司净利润增长主要 是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了1,071,618,462.11元引起的,所得税费用比上年增长了 196,941,972.11元,两者相抵,净利润增长了874,676,490.00元。 (二)利润总额分析 冀中能源利润总额2010年较2009年增长了1,071,618,462.11元,关键原因是公司营业外收入增加了241,834,648.84元,增加比例为165.46%,主要是由于政府补助中煤矿安全 改造项目中央、地方投资补助和本公司之子公司河北金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本期收到破产重 整补贴款增加所致。同时,营业外支出的减少也是导致利润总额增长的有利因素,公司营业 外支出减少了90,351,679.08元,下降了46.09%;主要是由于上期本公司按国家政策提前 报废矸石电厂和章村电厂部分小火电机组,导致固定资产处置损失增加和本公司之子公司河 北金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老厂区拆迁,处置无形资产土地损失较大所致。此外,营业利润的 增长也是利润总额的增长的有利因素,营业利润比上年增长739,432,134.19元,增长率为 32.16%。综合作用影响,导致利润总额增加了1,071,618,462.11元。 (三)营业利润分析 冀中能源营业利润的增长主要是因为营业收入的增加导致的。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加 10,043,623,564.01元,增长率为49.61%。主要是由于本期煤炭市场整体需求回升,本公司 主要煤炭产品的综合售价上涨及销量增加所致。但由于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 用、以及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的增加,以及投资收益大幅度的下降,增减相 抵后,使得营业利润增加了739,432,134.19元,增长32.16%。 二、利润构成变动分析

利润表及报告分析

利润表及报告分析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二)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主要财务数据和指标如下:

1.收入分析 本期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1,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说明公司业务规模处于较快发展阶段,产品与服务的竞争力强,市场推广工作成绩很大,公司业务规模很快扩大。本期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低于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说明公司的收入增长速度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本期公司在提高产品与服务的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 2.成本费用分析 (1)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本期公司发生成本费用共计100,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成本73,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营业费用4,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管理费用21,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财务费用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 (2)成本费用增长情况 本期公司成本费用总额比去年同期增加22,万元,增长%;主营业务成本比去年同期增加9,万元,增长%;营业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万元,增长%;管理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11,万元,增长%;财务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万元,增长%。 3.利润增长因素分析 本期利润总额比上年同期增加8,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利润3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9,万元,营业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万元,管理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11,万元,财务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万元,投资收益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万元,补贴收入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万元,营业外收支净额比上年同期增加利润万元。 本期公司利润总额增长率为%,公司在产品与服务的获利能力和公司整体的成本费用控制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说明公司利润积累有了极大增加为公司增强自身实力、将来的迅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期公司利润总额增长率低于行业利润总额增长率%,公司的利润增长速度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本期公司在产品与服务的结构优化、市场开拓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

利润表分析案例

净利润分析 格力公司2011年实现净利润5,297,340,543元,比上年增长了994,135,046元,增长率为23.10% 。从水平分析表看,公司净利润增长主要是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1,272,237,835元引起的;由于所得税费用比上年增加278,102,788元,二者相抵,导致净利润增长994,135,046元。 利润总额分析 格力公司2011年利润总额增长1,272,237,835元,关键原因是公司营业利润比上年增长了1,795,524,606元,增长率为65.37% ;同时营业外收入减少507,538,527,营业外支出增加15,748,243,导致利润总额减少。 营业利润分析 本公司营业利润比上年增加了1,795,524,606元,增长率为65.37% 。营业收入增长是营业利润增长的一个因素,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了22,723,848,454元,增值率为36.7%。同时,由于营业成本、管理费用、投资收益的增加,以及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减少,使增减相抵后营业利润增加1,795,524,606元,增长率为65.37 %。 二、利润表垂直分析表

利润结构变动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公司2011年度各项财务成果的构成情况。其中,营业利润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5.46%,比上年度增长了0.92% ;本年度利润总额的构成为7.61%,比上年度的8.37%减少了0.76% ;本年度净利润的构成为6.37% ,比上年的7.12%减少了0.75% 。其中专业理论知识内容包括:保安理论知识、消防业务知识、职业道德、法律常识、保安礼仪、救护知识。作技能训练内容包括:岗位操作指引、勤务技能、消防技能、军事技能。 二.培训的及要求培训目的 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的内容,现与财务部签订如下安全生产目标:

利润表分析

利润表分析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盈利能力和评价企业经营管理状况的重要依据。分析利润表是为可以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预测企业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评价企业各方面的经营管理业绩。 (一)、利润表横向比较分析评价 利润表横向分析比较,就是利润表的实际数与实际数与对比标准或机器数进行比较,以揭示利润变动差异。因此,利润表横向比较分析的目的就在于揭示利润额的增减变动及其产生的原因。只要通过利润差异的分析,才能揭示出症结所在,对企业经营管理及业绩作出最终评价。

1、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 利润表横向分析比较,就是利润表的实际数与实际数与对比标准或机器数进行比较,以揭示利润变动差异。因此,利润表横向比较分析的目的就在于揭示利润额的增减变动及其产生的原因。只要通过利润差异的分析,才能揭示出症结所在,对企业经营管理及业绩作出最终评价。 由上表,我们可以知道:2013年的营业收入与2012相比增加了.91元,增长的幅度为%,增长的原因是受益于本年的汽车市场较好,销售量增加,以及本年产能增加。此外,中国的汽车市场经历了2010年的高歌猛进以后,2011年出现了总体销售额下降的情况,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和限号政策是主要原因。2011,2012年国家相关政策的实施,汽车销售额开始上升,并且有逐年上升趋势。由此,可由该企业连续两年销量的递增,说明该企业在该方面不存在问题。

由以上图表可知:2012年和2013年主营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是相对大的,说明该企业的经营成果是相对稳定的。 由上表可以看出:(1)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不大,说明该企业营业收入质量是比较高的。(2)销售收现率水平都在1左右正常波动,说明该企业销售环境和内部管理都处于非常良好的状况。

企业利润及利润表分析

企业利润及利润表分析 1、企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2、企业的期间费用包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并在利润表中分别列示。 3、所得税费用的计算: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递延法和债务法)。(1)应付税款法:指企业不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按照当期计算的应交所得税 确认为当期所得税费用的方法。当期所得税费用二当期应交的所得税 (2)纳税影响会计法: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按照当期应交所得税和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影响金额的合计,确认当期所得税费用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下,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 A、递延法:在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时,不需要对原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进行调整,但是,在转回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时,应当按原所得税税率计算转回。 本期所得税费用二本期应交所得税+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贷项金额-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借项金额+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税款借项金额-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税款贷项金额 注: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贷项金额二本期发生的应纳税时 间性差异X现行所得税率 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借项金额二本期发生的可抵减时 间性差异X现行所得税率 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税款借项金额二本期转回的可抵减本期应纳税所得额的时间性差异(即前期确认本期转回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X前期确认递延税款时的所得税税率 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税款贷项金额二本期转回的增加本期应纳税所得额的时间性差异(即当期确认本期转回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X前期确认递延税款时的所得税率 B、债务法:在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时,应当对原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所得

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数据分析

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数 据分析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关于xx销售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对比分析 (截止2016年8月) 根据xx销售公司本年度8月份报表、15年同期、期终数据反映的经营情况,分别作出如下分析: 资产负债综合状况分析(合并报表) 1、资产:从资产结构层面分析,本年度8月流动资产占比47%,企业非流动资产周转相对较缓;同期比较,总资产同比减少143万元(下降7%),其中货币同比增加19万元,应收款同比减少185万元,存货同比增加18万元,应收款去向须进一步明确。

2、负债:从负债率方面比较分析,本年度8月负债率为21%,与去年同期持平,企业经营较为保守,发展活力偏弱(市场一般比例为40%-60%左右为宜)。同期比较,负债总额同比减少36万元(下降8%),其中应付账款同比减少49万元,其他应付款同比增加15万元。 3、所有者权益:权益总计同比减少107万元(下降7%),未分配利润也相应同比减少107万元,主要影响因素为应收账款的减少导致资产总量的降低。 4、存货周转率: 16年8月存货周转率为1,与同期持平。 5、流动比率:15年8月比率为2.39;16年8月比率为2.24。 6、速动比率:15年8月比率为1.1;16年8月比率为0.8,同期比较下降0.3,从速动比分析,短期偿债能力下降,原因仍为流动资产中应收账款的减少。 利润状况分析(合并报表)

1、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减少55万元(下降23%),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减少109万元(下降21%);毛利同比减少53万元(下降20%)。 2、营业利润:营业利润同比减少31万元。 3、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同比减少49万元,本年度投资收益48万元未入账但存在营业外收入30万元。 4、净利润:净利润同比减少45万元(下降88%)。 5、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同比减少106万元(下降55%),原因同上。 综上:一是主营业务收入下滑程度加剧;二是须了解应收账款(185万元)同比减少的原因或者去向;三是非流动资产比重相对较大,影响变现能力;四是存货量维持在570万以上,存在减值的风险。

利润表及报告分析

(二)?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主要财务数据和指标如下:

1.收入分析 ????本期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1,500.48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2.93%,说明公司业务规模处于较快发展阶段,产品与服务的竞争力强,市场推广工作成绩很大,公司业务规模很快扩大。本期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低于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16.84%,说明公司的收入增长速度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本期公司在提高产品与服务的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 2.成本费用分析 ????(1)?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本期公司发生成本费用共计100,028.87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成本73,023.62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73.00%;营业费用4,349.52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4.35%;管理费用21,382.38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21.38%;财务费用-313.34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 -0.31%。 ????(2)?成本费用增长情况 ????本期公司成本费用总额比去年同期增加22,158.28万元,增长28.46%;主营业务成本比去年同期增加9,755.04万元,增长15.42%;营业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70.50万元,

增长1.65%;管理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11,912.28万元,增长125.79%;财务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78.44万元,增长20.02%。 3.利润增长因素分析 ????本期利润总额比上年同期增加8,131.10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利润30,100.78万元,主营业务成本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9,755.04万元,营业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70.50万元,管理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11,912.28万元,财务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78.44万元,投资收益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34.89万元,补贴收入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13.96万元,营业外收支净额比上年同期增加利润85.82万元。????本期公司利润总额增长率为57.76%,公司在产品与服务的获利能力和公司整体的成本费用控制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说明公司利润积累有了极大增加为公司增强自身实力、将来的迅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期公司利润总额增长率低于行业利润总额增长率45.97%,公司的利润增长速度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本期公司在产品与服务的结构优化、市场开拓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 4.经营成果总体评价 ????(1)?产品综合获利能力评价 ????本期公司产品综合毛利率为39.90%,综合净利率为13.49%,成本费用利润率为22.56%。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了9.12%、2.01%、4.19%,平均提高5.11%,说明公司获利能力处于稳定发展阶段,本期公司在产品结构调整和新产品开发方面,以及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绩,公司获利能力在本期获得稳定提高,提请分析者予以关注,因为获利能力的稳定提高为公司将来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迅速发展壮大

利润表及其分析

第三章利润表及其分析 一、利润表的含义 利润表,或称损益表,是集中反映上市公司一定时期生产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利润表是一张动态的财务报表。 利润表的中心是“收入—费用=利润” 利润表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利润表反映的收入、成本和费用等情况,能够反映公司生产经营的收益和成本耗费情况。 二、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的基本结构、格式 利润表一般可分为三个部分:表首、表体和补充资料。 利润表的表首提供表名、编制主体、编制日期和货币单位等资料。 利润表的表体是利润表的主体。列示其具体项目,具体揭示公司财务成果的形成过程。 目前比较普遍的有多步式利润表和单步式利润表两种。我国一般采用多步式利润表格式。它反映几个方面的内容: 1、构成主营业务利润的各项要素; 2、构成营业利润的各项要素; 3、构成利润总额(或亏损总额)的各项要素; 4、构成净利润(或净亏损)的各项要素。 三、利润表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商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利息收入、使用费收入、股利收入等。 (一)收入的特点 1、收入是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的; 2、营业收入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也可能表现为企业负债的减少; 3、收入能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4、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收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二)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建筑合同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四、利润表费用类项目及其他项目收入的的确认与计量 费用是企业为销售产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是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由此可以引发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按照费用的用途一般可分为主营业务成本和期间费用两类。 主营业务成本是与主营业务收入相关的、已经确定了归属期和归属对象的成本。 期间费用是公司当期发生的费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期发生的、不能直接或间接归入某种产品成本的、直接计入损益的各项费用。一般包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三部分。 五、所得税的核算 (一)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数量差异 (二)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 应付税款法 纳税影响会计法 六、分部报告及其分析 分部报告的概念 编制分部报告的现实意义 分部报告的划分 分部报告的内容、期间和披露形式 七、对上市公司利润质量的分析 对利润形成过程的分析

利润表分析练习

利润表分析练习

一.根据晨光公司2009年和2010年收入类各项目的数据资料,计算填列表3-1中空缺,并对该公司的收入情况做出简要分析。 表3-1晨光公司2009年和2010年收入类各项目数据资料 二.根据以下资料,计算A公司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空缺值(见表3-2、表3-3) 表3-2

资产负债表 编制单位:A公司2010年12月31日单位:万元 表3-3利润表 编制单位:A公司2010年度单位:万元 项目金额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营业毛利800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公司债

补充资料: (I)产权比率=负债÷所有者权益=1 :2; (2)应收账款平均收账期27天,期初应收账款余额260万元;(3)存货周转率8次,期初存货余额430万元; (4)已获利息倍数20倍; (5)毛利率20%; (6)速动比率为1.4; (7)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10%。 三、案例分析题 佰俐公司2010年度利润表见表3-4。 表3-4利润表 编制单位:佰俐公司2010年度 单位:万元 利润总额 所得税费用 净利润

财务费用200 300 力日:投资300 300 二、营业利润 4 500 4 700 加:营业外100 150 减:营业外600 650 三、利润总额 4 000 4 200 减:所得税 1 000 1 050 四、净利润 3 000 3 150 要求: (1)编制比较会计报表(2)对该公司2010年度的财务状况做出分析评价。 四、典型案例题 华能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它主要生产小型及微型处理电脑,其市场目标主要定位于小规模公司和个人使用。该公司生产的产品质量优良,价格合理,在市场上颇受欢迎,销路很好,因此该公司也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公司当前正在作2006年度的财务分析,下一周财务总监董且将向总经理汇报2006年度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汇报的重点是公司经营成果的完成情况,并要出具具体的分析数据。 张伟是该公司的助理会计师,主要负责利润的核算、分析工作,董晶要求张伟对公司2006年度有关经营成果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对公司经营成果的完成情况写出分析结果,以供公司领导决策考虑。接到财务总监交给的任务后,张伟立刻收集有关经营成果的资料,资料见表5-8至5-10。 表5-8 利润表 编制单位:华能公司2006年度

利润表的总体分析

第3章利润表分析 二、利润表的格式 利润表的格式一般有两种: 单步式利润表和多步式利润表。 1、单步式利润表是将本期发生的所有收入汇集在一起,将本期所有的成本费用汇集在一起,两者相减,一次计算出本期的净损益。 2、多步式利润表是按照利润形成的主要环节,从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三个层次来分步计算、揭示利润的形成过程。 在我国,企业利润表一般采用多步式。 多步式利润表中,企业经营成果的列示层次和计算 过程如下: 第一步: 营业利润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费-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 变动净收益+投资收益 第二步: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第三步: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三、利润表的内容 利润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营业收入:由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组成 2、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费-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投资收益 3、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4、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5、每股收益

四、利润表分析的目的与思路 利润表分析的主要目的: 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及时揭示企业经营管理 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报表分析者做出相应的决策。 利润表分析的基本思路: 1.增减变动分析 2.结构变动分析 3.财务比率分析 4.重点项目分析 第二节利润表的总体分析 一、利润表各项目的增减变动分析 利润表各项目的增减变动分析是对企业盈利状况及 其变化趋势所进行的总体性分析。 增减变动分析一般采用比较分析法,通过编制比较利润表来进行横向分析。 具体有两种方式: 1、利润表水平分析 2、利润表趋势分析 利润表水平分析: 是通过编制利润的水平分析表,将企业利润表中 各项目的实际数与计划(预算)数进行比较,说 明企业完成经营计划(经营预算)的程度;将利 润表各项目的本期数与上期数进行比较,说明企 业各损益项目增减变动的情况;将本企业利润表 各项目的实际数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进行比较, 说明企业收益在同行业中的水平。 水平分析表的编制可以采用增减变动额(绝对额) 和增减变动百分比(相对数)相结合的方式。 利润表趋势分析: 利润表趋势分析是通过编制利润的趋势分析表,将企业利润表中各项目连续若干期的实际数进行比较,说明企业各损益项目增减变动的趋势。 趋势比较可以采用环比比较,也可以采用定基比较。 二、利润表各项目的结构变动分析 企业利润表各项目的结构变动分析是对企业盈利 构成状况及其变化所进行的总体性分析。 一般采用比较分析法,通过编制共同比利润表来 进行纵向分析。 具体有三种方式: 1、利润表垂直分析 2、利润收支结构分析 3、利润业务结构分析 利润表垂直分析: 利润表垂直分析是通过编制利润的垂直分析表,将企业利润表中各项目的实际数与共同的基准项目实际数(一般为营业收入)进行比较,计算各利润项目占基准项目的百分比,分析说明企业财务成果的结构及其增减变化的合理程度。

教你如何巧看利润表

教你如何巧看利润表 【导读】利润表依据“收入-费用=利润”的平衡公式来编制,主要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支出之后的净收益。通过利润表可以对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管理的好坏程度作出评估,从而评价投资者的投资价值和报酬。 利润表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反映企业的收入和费用,说明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利润或发生的亏损,据以分析企业的经济效益及盈利能力,评价企业的管理业绩; 二是反映企业的财务成果,说明企业各种利润来源在利润总额中所占的比例,以及这些来源之间的相互关系。 分析利润表主要从两方面入手: 第一是收入项目分析。 企业可以通过销售产品、提供劳务取得各项营业收入,也可以将资源提供给他人使用,获取租金、利息等营业外收入。收入的增加,则意味着企业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企业当期收入的内容包括当期收讫现金的现金收入、上期预收账款实现的收入、本期发生的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等实现的收入。 第二是费用项目分析。 费用是收入的扣除,费用的确认、扣除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盈利。分析时,首先要注意费用包含的内容是否适当,确认费用是否贯彻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等原则。其次,要对成本费用的结构与变动趋势进行分析,分析各项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析费用结构是否合理,对不合理的费用要查明原因。同时对各项费用进行分析,明确各项目的

增减变动趋势,以此判定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财务状况,预测公司的发展前景。 分析利润表时,要与企业的财务情况说明书联系起来。 它主要说明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利润实现和分配情况、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情况、各项财产物资变动情况、税金的缴纳情况、预计下一会计期间对企业财务状况变动有重大影响的事项。;;;推荐阅读: ·;资产类会计科目完全解析 ·;库存现金的管理规定及其核算原理 ·;实务支招:查找会计错账的四大方法 ·;企业财务控制的四项原则与三项措施

利润表分析模板

利润表分析 一、利润增减变动分析 1.净利润分析:该公司2003年实现净利润330704万元,比上年增加110807万元, 增长了50.39%。,增长幅度较高。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增加了89247万元,增长幅度57.34%,少数股东权益增加了21559.50万元,增长了33.56%。从水平分析表可以看出:公司净利润大幅度增长主要是由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了136601.00万元引起的,由于所得税增加了25793.80万元,二者相抵,使得净利润增长了110807.00万元。 2.利润总额分析:该公司2003年实现利润总额379251.00万元,比上年增加了 135810.00万元,增长幅度为55.06%。 1)营业利润增加是关键因素。营业利润增加了135810.00万元,增长率为55.79% 2)营业外收入增加是有利因素,营业外收入增加了2134.51万元,增长率为 42.04% 3)营业外支出增加是不利因素。营业外支出增加了1333.59万元,增长了326.84%。主要是处置非流动资产所致 三项内容增减相抵使利润总额增加了135810.00万元。 3.营业利润分析:该公司2003年实现营业利润379251.00万元,增加了135810.00万 元,增长率为55.79%. 1)关键因素是投资收益增加了70252.50万元,增长幅度为86.23%。主要是由于长期股权投资收益所致 2)有利因素:A、主营业务收入增加。营业收入增加了162740.00万元,增长了 6.75%。从行业来看:电力行业和石油天然气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在稳步的增长, 燃煤销售行业主营业务收入有轻微下降,综合作用使主营业务收入增加。从 地区来看:该公司华东地区的主营业务收入在稳步增长的同时,开拓新市场, 向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发展。 B、营业税金及附加减少。减少了1491.20万元。 3)不利因素:由于营业成本、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的增加使得营业利润减少4.其他指标分析: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增加了0.208元,增长了63.22%;其 他综合收益减少了11772.43万元减少了60.95%。净利润和其他综合收益增减相抵使得综合收益增加了99034.00万元,增长了41.40%。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增加了77474.00元,增长了44.28%。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增加了21559.50万元,增长了33.56万元。 二、利润构成分析 该公司2003年营业利润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4.73%,比2002年增加了4.64%;利润总额营业利润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4.94%,比上年度增加4.66%;净利润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2.85%,比上年度增加了3.73%。由此可知该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所提高。 从营业利润构成看,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下降,投资收益比重上升是营业利润构成上涨的原因,利润总额构成的增长主要是由于营业利润比重的增加。 三、营业利润水平分析 1.营业利润分析。该公司2003年实现营业利润379251.00万元,增加了135810.00万 元,增长率为55.79%.,营业利润大幅度增长。从水平分析表上看,公司营业利润增长主要是营业毛利上年增加了89670.00万元,同时投资收益增长了70252.50万元,营业税金减少级附加减少了1491.20万元也是营业利润增加的有利因素。销售

利润表分析研究练习

一.根据晨光公司2009年和2010年收入类各项目地数据资料,计算填列表3-1中空缺,并对该公司地收入情况做出简要分析. 表3-1晨光公司2009年和2010年收入类各项目数据资料 二.根据以下资料,计算A公司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地空缺值(见表3-2、表3-3) 表3-2 资产负债表 编制单位:A公司2010年12月31日单位:万元

表3-3利润表 编制单位:A公司2010年度单位:万元 项目金额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营业毛利800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公司债券利息) 利润总额 所得税费用(25%) 净利润 补充资料: (I)产权比率=负债÷所有者权益=1 :2; (2)应收账款平均收账期27天,期初应收账款余额260万元;(3)存货周转率8次,期初存货余额430万元; (4)已获利息倍数20倍; (5)毛利率20%; (6)速动比率为 1.4; (7)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地10%.

三、案例分析题 佰俐公司2010年度利润表见表3-4. 表3-4利润表编制单位:佰俐公司2010年度单位:万元 要求: (1)编制比较会计报表(2)对该公司2010年度地财务状况做出分析评价. 四、典型案例题 华能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它主要生产小型及微型处理电脑,其市场目标主要定位于小规模公司和个人使用.该公司生产地产品质量优良,价格合理,在市场上颇受欢迎,销路很好,因此该公司也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公司当前正在作2006年度地财务分析,下一周财务总监董且将向总经理汇报2006年度公司地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汇报地重点是公司经营成果地完成情况,并要出具具体地分析数据. 张伟是该公司地助理会计师,主要负责利润地核算、分析工作,董晶要求张伟对公司2006年度有关经营成果地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对公司经营成果地完

企业利润表分析

企业利润表分析 从这张利润表中可以看出,营业收入作为企业获得利润的主要来源,会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企业利润的含金量和持续性,因此营业收入的质量分析在利润表中是非常重要的。99年相对于98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低,说明企业经营业绩呈下降趋势,而主营业务成本呈上升趋势,成本增加,收入减少,势必会导致企业主营业务利润降低,或者是主营业务的地区分布不同,行业经济不景气,导致主营业务收入下降。 其他业务利润99年较98年有所增长,反映出企业在经营其他业务取得不错的成果,但是一个企业最主要最关键还是以主营业务收入为重,主营业务所占比重越大,才越说明企业的经营成果越好。期间费用较上一年呈减少趋势,说明企业内部管理,控制有所提升,降低了运营费用,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提升企业的经营业绩。 99年营业利润为负数,企业出现了亏损,很大程度是因为收主营业务成本提升而利润降低的影响,所以公司的实体经济做的很差,成本提升企业没有改变经营销售策略,成本提高企业可以相应减少产品的生产数量,提高质量。以追求更大的利益。利润总额较上一年有所增长,大部分来自于投资收益与补贴收入的增加,且营业外支出较上一年有所减少,政府对企业的补贴、投资收入弥补了营业外收入,原因可能是投资股票、债券,获得投资收益的增加,公司的资产规模,盈利能力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因此99年净利润呈上升趋势。 企业的运营成本降低,管理费用降低,而投资收入、政府补贴等非主营业务收入增加弥补了主营业务收入的减少,使总利润大幅提高,因此净利润收益率增加,净利润也增加。但是这些营业外收入并不能说明企业的经营成果有所提升,因此企业最重要,最关键还是应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主营业务收入上去。 建议: ①要加强实体经济的建设,提高品牌建设和核心竞争力。 ②可以进行产业的结构调整,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 ③加强内部管理,提升企业的经营业绩。 ④企业应保持稳定的利润水平和平稳的增长速度。

利润表的分析

利润表的分析(一) 一、先说一个大概 要想能对利润表展开分析,自然要弄明白: (1)编制该表的原理、基础有哪些。 (2)该表的组成要素或项目是些什么,怎么编排的。 (3)该表能提供一些什么样的定量信息,定量信息的加工整理,能得出什么样的定性式的结论。 (4)利润表在整个报表体系中与其它报表之间有无关系,如有,尽可能“有话请讲当面”。 (5)利润表的阅读与分析。 (6)利润表中的常见陷阱。 二、阅读理解利润表的一些准备工作 (1)利润表是三个会计假设的产物。这三个假设是:持续经营、会计分期、权责发生制。这是理解利润表必须具备的理论涵养,三个假设中的前两项,大家可以查一查一般的教科书就行了,这第三个假设得单独列出来,因为它太重要了,后面还要经常用到它。 权责发生制,又称应收应付制,简称为应计制。它是确认收入、费用的一种标准。标准的内容:以权利的应收和责任的应付,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标准。更平白地说,是这样的;凡属于本期已获得的收入,不管其款项是否收到,都作为本期的收入处理。凡属本期应负担的费用,不问款项是否付出,都作为本期的费用处理。为了对这段话印象更其深刻,我们否定式的表述它,有:凡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即使款项已经在本期收到,也不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凡不应属于本期的费用,即便款项已经在本期付出,也不应作为本期的费用。总之,权责发生制的着眼点关注收入要素和费用要素的归属期,而不是款项的收付期。 你在心中默念这几对账户:应收对预收,待摊对预提,可能对权责发生制有一个更好的背景理解。 (2)配比原则与利润表的格式

配比原则的谚语表达为: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当然,如此表达,不能作为科学的定义。 会计准则对配比原则的表述为: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数学上可表示为:收入(T)-费用(T)=利润(T)。T表某一时期。 如果说上面的表达还是僵硬难懂的话,我尽己所能,再表达一次。配比的含义是:当其项营业收入已经在某一会计期间被确认时(成果),所有与赚取该营业收入相关的成本(耕耘)均应在同一会计期间转为费用,以便与营业收入配合而正确地计算损益。简言之,要报成果,得报努力。 配比原则在日常的会计核算中,是怎样体现的呢?主要从两层意义上进行配比原则的贯彻。 一是从因果关系上强调收入与成本的配比,如果认定某项收入和某项成本存在因果关系,则在确认该项收入时,直接将该项相关成本转列作费用,并往往生成一些有意义的指标,如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单从名称上看,就明白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中国人命名,哪有不顾字义的呢?它们的配合,还可以生成其他有意义的指标——主营业务利润。 二是从期间角度强调收入与成本的配比。凡无直接因果关系可循,又无预期未来经济效益可作为分摊成本之依据者,则已耗成本应在发生期间立即转为费用。这样,这种费用在期间的意义上达到了同收入的配合,也因此之故,这种费用也叫期间费用,典型的期间费用有管理费用、营业费用等。 配比原则在利润表上又如何体现呢?它的体现在利润表的格式上。 利润表有两种格式,一种是单步式,一种是多步式。 单步式利润表,其意思是说,利润是一步计算而得。归扰所有收入,归扰所有费用,然后,来它个一步之差,得到利润。用现在的语言来说,强调一次期间配比。 多步式利润表,其意思自然是指利润的计算要靠多步的计算才能完成,它先进行收入与成本的因果配比,再进行期间配比,这样,你看到的多步式利润表上就有一些代表运算步骤的数字,你可否作一点区分工作:哪些是在进行因果配比?哪些是在进行期间配比?

利润表分析 例文

利润表分析报告 一、水平分析 1、净利润或税后利润分析 2009年水井坊公司实现净利润319116000元,比上年增长2658000元,增长率为0.84%。从水平分析来看,公司利润增加主要是由于利润总额增加了11682000元,增长率为2.39%。由于所得税增长幅度为5.27%,高于利润总额的增长幅度,因此净利润增长幅度小于利润总额增长幅度。 2、利润总额分析 2009年公司利润总额增长了11682000元,增长率为2.39%,主要由公司当年营业外收入、支出变动引起。2009年营业外支出大幅减少,减少额度为10723727元,原因为2008年为地震捐款带来了大笔暂时性的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收入增加2694800元,但因为营业利润略有减少,故公司利润总额增长仅为11682000元。 3、营业利润分析 2009年公司营业利润减少了1727000元,减少了0.36%。主要原因为公司营业成本增加了490976733元,增长率为69.15%。 虽然营业收入增加了494590000元,增长率为41.95%,但是营业总成本增加较大。其中主营业务成本增长最多,增长343539000元,增长率高达136.45%,其次因为房地产项目投入经营,营业税金及附加也大幅度增加,增长额为87279000,增长率为82.18%。最后资产减值损失增加了5155100,增长率为48.31%,所以即使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与前期相比,均有小幅度减少,但营业利润仍有极小幅度的减少。 4、主营业务利润分析 主营业务利润增加884,717,000元,增长率为7.77%。虽然主营业务收入增加了494590000元,增长率为41.95%,但主营业务成本也增长了343539000元,增长率高达136.45%,其次因为房地产项目投入经营,营业税金及附加也大幅度增加,增长额为87279000,增长率为82.18%。所以主营业务利润增加额度很小。 项目具体变化情况可见下列图表: 图1-1 水井坊公司利润变动情况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