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焦煤集团战略管理实践与思考培训课件

山西焦煤集团战略管理实践与思考培训课件
山西焦煤集团战略管理实践与思考培训课件

山西焦煤集团战略管理实践与思考

山西焦煤集团有限公司

第一部分:企业概况

山西焦煤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西焦煤)组建于2001年10月,是我国煤炭行业第一家以资产为纽带,由原西山煤电、汾西矿业、霍州煤电三家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合并重组设立的国有煤炭大集团。

山西焦煤实行集团公司、子分公司、生产矿厂三级运行管理体制。旗下设子分公司12个,其中:煤炭产业类子(分)公司7个——西山煤电集团公司、汾西矿业集团公司、霍州煤电集团公司、华晋焦煤公司、煤钢联能源公司、煤炭销售总公司和投资有限公司;非煤产业和现代服务产业子公司5个——山西焦化集团公司、国际发展公司、国际贸易公司、财务公司、公共事业发展公司。上市公司2个——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和山西焦化份有限公司为中国A股上市公司。目前,山西焦煤集团有限公司已经成为中国目前第一大炼焦煤生产企业、国内第二家双亿级煤炭企业、山西第一家产量过亿吨的煤炭企业、省管企业第二家收入过千亿企业。

集团现有煤矿97座,总产能11256万吨/年;洗煤厂28座,入洗能力9185万吨/年;焦化厂5座,焦炭产能1060万吨/年;坑口综合利用电厂7座,总装机2168MW;煤层气及余热余汽电厂8座,发电装机153MW;水泥厂3座,产能130万吨/年。

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也是山西焦煤高速增长、跨上发展新平台的一年。山西焦煤全力抓安全生产、资源整合、经营调控和市场营销三件大事,全面铺开八项改革发展重点工作,形成百座矿

井生产建设格局,实现销售收入过千亿元、原煤产量跨亿吨的“双亿”跨越。全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为:

原煤产量——10129万吨,同比增幅25.38%。

精煤产量——4032.90万吨,同比增幅16.04%。

商品煤销量——8031万吨,同比增幅21.72%。

掘进总进尺——73.84万米,同比增幅25.19%。开拓进尺13.46万米,同比增幅63.66%。

焦炭产量——705.12万吨,同比增幅177.37%。发电量59.27亿度,同比降幅0.42%。

销售收入——1020亿元,同比增幅31.61%。利税:173亿元,同比增幅20.98%。

利润——50.6亿元,同比增幅21.93%。

煤矿百万吨死亡率0.049,实现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在岗职工人均收入63183元,同比增幅18.81%。

第二部分:企业发展战略定位

自2001年组建以来,山西焦煤不断深化对企业发展规律性的认识,及时丰富和完善企业发展思路,使企业在正确战略指导下健康顺利地向前发展。2009年以后,山西焦煤逐渐确立了建设亿吨级现代型国际化能源大集团的战略目标,树立了走安全发展、转型发展、和谐发展更协调更统一的科学发展道路的理念;明确了山西焦煤的转型是包含产业转型、体制转型、经济形态转型和发展战略转型在内的综合转型定义;提出了建设西山古交、兴县斜沟、河津王家岭、方山临县等四个“煤-电-材”循环经济园区和山西焦化、汾阳五麟两个“煤-焦-化”循环经济园区的建设格局;制定了山西焦煤本质安全型支撑、

规模品质领先、循环经济主导、新产业跟进推动、经济多元化促进、和谐创新文化引领“六大发展战略”;提出统筹焦煤和电煤,统筹煤炭和焦炭,统筹主体和贸易,统筹省内和省外的“四统筹”大营销策略;提出了扬长避短,实施差异化发展,建设“七大示范基地”的策略。

山西焦煤确立的“六大战略”内涵定位是:

本质安全型支撑战略——把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作为实现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目标的基础和支撑,放到集团战略的第一位。重点推进瓦斯攻坚、防治水、防灭火和运输系统提升整治工作,努力实现12座高瓦斯矿井全部抽采达标,建设12座国家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16座专业化示范矿井,提升矿井安全保障能力和本质安全型企业水平。

规模品质领先战略——打好“规模与品质”两张牌,进一步扩大资源规模、产量规模和销售规模,进一步确立品质优势地位,不断扩大焦煤主业在同行业的领先地位,提高市场占有率,获得更大的市场话语权。

循环经济主导战略——以“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绿色发展”模式主导企业的产业布局。在煤炭产业快速增长的同时,着力加快电力、焦化、物流商贸、建筑建材等非煤产业的发展,形成相互支撑、整体配套、多元竞发的格局。

新产业跟进推动战略——整合提升非主导产业和辅业存量,积极发展生产和生活服务业,统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通过“整合、提升、联合、放活”四管齐下,使新产业尽快缩小与主业发展的差距,跟上主业发展的步伐,进而提高新产业对企业经济总量的贡献

率,对企业整体战略的实现起到推动作用。

经济多元化促进战略——加快改革体制机制,通过发展金融资本业务、引进国际资本等举措,培育新经济体,提高多元经济体之间的融合度,有效发挥多元经济的集聚效应和运营效率。重点统筹推进股权重组整体上市,着力培育投资公司和财务公司“两大新经济体”,大力发展“三个百亿级”物流商贸公司,继续深化煤电、煤钢、煤焦、煤港、煤路“五大战略联盟”,快速扩张产业的外延和规模实力。

和谐廉洁创新文化引领战略——突出以“和谐、廉洁、创新”为核心的主题文化,大力度推进职工棚户区、沉陷区建设三年规划的实施,持续推进民生改善、社会和谐不断取得新成效;倡导“紧、严、细、实、廉”的工作作风,强化党建工作,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工会共青团组织的功能,建设焦煤文化,推动集团各项事业的全面、高效、快速发展。

第三部分:战略管理的实践及取得的成效

一、本质安全管理方面

山西焦煤始终把推进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作为集团科学发展的首要任务,致力于积极探索安全生产的治本之策,致力于建设完善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在完善管理机制、重点灾害防治以及整肃劳动用工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企业的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安全生产根基不断得以巩固。

管理机制完善方面,集团创新地推出“321”安全工作制度,定期召开安全办公例会专门研究部署安全管理工作,组织各联点包片组深入基层一线,对基层单位安全隐患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查督导;严格执行安全红线和安全问责“双三十条”制度,扎实推进“法定代表

人安全生产承诺制”;全面启动安全生产“四个按钮”即领导带班下井、岗位描述手指口述、班组长素质准入和应急预案现场演练。重点灾害防治方面,集团重点围绕瓦斯治理、矿井防治水、防灭火、机电提升运输等专业深入推进安全示范矿井建设,全面推行高瓦斯矿井区域性预抽,集中开展矿井防治水专项整治活动,加快矿区供电系统和机电运输装备改造升级。劳动用工整肃方面,集团不断加强职工教育培训,提升全员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严格整肃劳动组织纪律,坚决清退外包队伍和人员。深入规范班组安全管理,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带动作用,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工作。

2010年,山西焦煤所属12座高瓦斯矿井全部实现抽采达标,特别是西山煤电与晋煤蓝焰公司合作开展的瓦斯地面抽采工作,进度快、区域大、效果好,实现了对瓦斯的立体式、全方位预抽。集团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共建成专业示范矿井16座。全年集团安全管理成效显著,百万吨死亡率为0.049,创集团组建以来的最好水平,其中霍州煤电、投资公司取得了原煤安全生产无事故的好成绩。

二、规模和品质方面:

山西焦煤一直把资源储备和扩大规模作为企业的生存之本和取胜之道,早在2008年就提出进行整合资源和重组小煤矿攻坚的战略。2009年,集团抢抓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重组的历史机遇,在资源储备、规模扩张上捷足先登,共整合158座地方煤矿,整合后矿井数量为67座,整合矿井面积为576.76km2,储量40.77亿吨,产能7035万吨/年。2010年,山西焦煤完成原煤产量10129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020亿元,成为山西省第二家“千亿元”级企业和全国第二家“双

千亿”级煤炭企业集团。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影响力跨上一个新台阶。在煤炭主业做大做强的同时,集团重视电力、焦化、贸易、新产业协同发展,2010年底,新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30亿元,贸易销售收入达到380元。

集团坚持将优势甚至稀缺的焦煤资源打造成优势品牌,大力实施精煤战略、精品战略,细分焦煤品种等级,严格焦煤质量管理,以质论价、挂牌销售,以维护炼焦煤主体市场地位。公司以品种齐全、煤质优良确立了在国内外焦煤市场的优势地位和强势话语权,与30多户冶金、电力大企业建立了中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三、循环经济主导战略

山西焦煤集团坚持以煤炭资源为核心,发挥资源和地域比较优势,致力建设煤炭资源深度开发利用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积极探索煤炭资源开发和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推动煤炭资源向深度加工转化延伸发展,初步构建起了符合科学发展观本质要求、具有山西焦煤特色的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实践中,突出“煤炭—电力—建材”、“煤炭—焦炭—化工”两条循环产业链的培育和发展,快速推进建设西山古交、斜沟、汾西南关、霍州吕梁四个“煤—电—材”循环经济园区和山西焦化、汾阳五麟两个“煤—焦—化”循环经济园区等“六大先导示范园区”。

西山煤电集团以延伸“煤—电—材”和“煤—焦—化”产业链为重点,以传统矿区节能降耗、废弃物利用和新建矿区综合开发、资源转化为方向,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支撑,以高起点、高标准、高投入为特征,注重提高资源开采水平和洗选效率,成为具有示范效应的矿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被称为“西山模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