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主要风险和资本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和资本管理

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

一、信用风险

1、信用风险是指因借款人或交易对手无法履约而带来损失的风险。操作失误导致本集团作出未获授权或不恰当的担保、资金承诺或投资,也会产生信用风险。以工商银行为例,其信用风险主要源于工商银行集团的贷款、担保和其他付款承诺。

2、信用分析的6C原则

品格(character):确保借款人有真实严肃的资金使用目的和强烈真诚的还款态度。

能力(capacity):确保借款人具有申请贷款和签署贷款协议的资格。

现金 (cash):经营活动现金流、筹资活动现金流和投资活动现金流。

担保物(collateral):借款人是否拥有充足的净资产或足够的高质量资产支持其贷款?借款人资产的年代、状况和专业化尤其敏感

经营环境(condition):借款人所在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经济大环境改变如何影响贷款质量?大多数贷款机构都保存反映其主要借款客户所在行业信息的文件-简报、杂志和研究报告

监管(control):法律法规的改变是否会给借款人带来负面影响,贷款是否与现行贷款政策相一致?

3、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参见工商银行2011资产负债表)

对风险集中度的管理:单一客户贷款、特定行业、特定地区

贷款减值评估

担保物:对于买入返售交易,担保物主要为票据、贷款或有价证券

对于商业贷款,担保物主要为房地产和借款人的其他资产

对于个人贷款,担保物主要为居民住宅

二、流动性风险

指虽然有偿付能力,但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或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反应对资产增长或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资产和负债的金额或期限的不匹配,均能产生上述风险。

案例:美国大陆伊利诺银行的流动性危机

1984年春夏之际,作为美国十大银行之一的大陆伊利诺银行(Continental Illinois Bank)曾经历了一次严重的流动性危机。在联邦有关金融监管当局的多方帮助下,该银行才得以渡过危机,避免倒闭的命运。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大陆伊利诺银行最高管理层就制定了一系列雄心勃勃的信贷扩张计划。在该计划下,信贷员有权发放大额贷款,而为了赢得顾客,贷款利率往往又低于其他竞争对手。这样,该银行的贷款总额迅速膨胀,从1977年到1981年的5年间,大陆伊利诺银行的贷款额以每年19.8%的速度增长,而同期其他美国16家最大银行的贷款增长率仅为14.7%。与此同时,大陆伊利诺银行的利润率也高于其他竞争银行的平均数。但是,急剧的资产扩张已经包含了潜在的危机。

与其他的大银行不同,大陆伊利诺银行并没有稳定的核心存款来源。其贷款主要由出售短期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吸收欧洲美元和工商企业及金融机构的隔夜存款来支持。在70年代,该银行的资金来源很不稳定,同时在资金使用时却很不慎重。由于大量地向一些有问题企业发放贷款,大陆伊利诺银行的问题贷款份额越来越大。1982年,该银行没有按时付息的贷款额(超过期90天还未付息的贷款)占总资产的4.6%,比其他大银行的该比率高一倍以上。到1983年,该银行的流动性状况进一步恶化,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的数量约占总资产的53%。在1984年的头3个月里,大陆伊利诺银行问题贷款的总额已达23亿美元,而净利息收入比上年同期减少了8000万美元,第一季度的银行财务报表出现了亏损。

1984年5月8日,当市场上开始流传大陆伊利诺银行将要倒闭的消息时,其他银行拒绝购买该银行发行的定期存单,原有的存款人也拒绝延展到期的定期存单和欧洲美元。公众对这家银行的未来已失去信心,5月11日,该银行从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借入36亿美元来填补流失的存款,以维持必需的流动性。1984年5月17日,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向公众保证该银行的所有存款户和债权人的利益将能得到完全的保护,并宣布将和其他几家大银行一起向该银行注入资金,而且美联储也会继续借款给该银行。但这类措施并没有根本解决问题,大陆伊利诺银行的存款还在继续流失,在短短的两个月内,该银行共损失了150亿美元的存款。

1984年7月,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接管该银行(拥有该银行股份的80%),并采取了一系列其他措施,才帮助大陆伊利诺银行渡过了此次危机。由于大陆伊利诺银行是有数的大银行(该公司当时拥有340亿美元的资产),其倒闭对整个金融体系都可能产生巨大的影响,金融监管当局才会全力挽救。但是,大量的面临流动性危机的中小银行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三、市场风险

指因市场价格(利率、汇率、商品价格和股票价格等)的不利变动而使本集团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

四、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操作过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

案例:内部稽核监控不力,百年基业毁于一旦

巴林银行是一家具有数百年历史的英国著名银行,经过近 900年的发展,银行积累了雄厚的财力.但在1995年2月26日,巴林银行因其新加坡分行交易员尼克·利森参与日经指数期货交易,违章逃避内部稽核,导致4亿英镑的巨额亏损,经英格兰银行拯救失败后,该银行被迫宣布破产,引起世界金融界的极大震惊。

尼克·利森,1967年出生于英国,高中毕业后即参加工作,在一家证券公司做学徒工。1989年,他加入巴林银行,从事证券交易事务的后勤管理工作。1992年,利森因工作出色被任命为巴林银行新加坡分行期货交易部的经理兼交易负责人,同时他也兼做该分行的行政财务工作。

利森的主要工作是日经指数的期货交易。他一度曾为巴林银行赚取了巨额的利润,新加坡分行在1994年的头7个月里就赢得了3000万美元的收入,上司和同事一致公认他是一位明星交易员。正因为如此,在新加坡分行,尼克·利森拥有了极大的权力,他既负责交易又负责清算,失去了其他人的制约。由于在期货市场上进行交易时难免有差错出现,为了在财务上将差错处理好,巴林银行设置了一个错误账户99905,要求新加坡分部通过此账户将所有交易错误记录下来,并发往伦敦,由审计师处理。随着业务的扩大,差错也随之增多,负责巴林银行清算工作的乔丹·鲍塞建议新加坡方面再设计一个错误账户,以记录那些较小的错误,让其在新加坡自行处理。这样另一错误账户88888就产生了.过了几周,伦敦总部又要求仍按过去的做法去做,即将所有的差错仍直接向伦敦汇报,因此该错误账户刚建立起来就被搁置起来,没有被使用但也没有被删除。1998年7月17日,尼克·利森的助手金姆·王在工作中犯了一个差错,一位客户要求买入20份合约,她却卖出了20份,按当天收盘价计算,巴林银行新加坡分部损失了2万英镑。为了不让它影响自己辉煌骄人的业绩,尼克·利森决定起用88888账户,将此差错掩盖下去,以后通过自己的自营买卖将损失弥补回来。就这样,他迈出了走向深渊的第一步。随着差错的不断增多,88888这个黑洞越来越大,其间巴林银行总部曾几次派员到新加坡稽查账户,都被尼克·利森蒙混过去。1995年1月,日本神户发生大地震,日经指数一路狂泻,88888账户损失高达数亿英镑,2月份又值巴林银行的年终审计,尼克·利森终于无法隐瞒,真相大白于天下,巴林银行最终不得不宣布破产倒闭。

案发后,巴林银行高级主管人员称,对尼克·利森在新加坡的所为一无所知,因为直到尼克·利森去职潜逃的那天,即2月 23日星期四,公司的风险报告仍然表现为交易平衡。但是,据分析,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巴林银行总部实际知道利森的交易活动,但是银行的高层主管需要来自新加坡的高额利润,这种诱惑使他们不愿意严加控制,否则就无法解释为什么巴林银行总部先后向新加坡期货交易所划拨了数亿英镑的巨额交易保证金,而这些保证金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巴林银行资本金的10%。

总之,巴林银行倒闭的直接原因虽然是尼克·利森越权进行日经指数期货合约交易失败导致的,但是其主要原因却是巴林银行内部控制机制的严重失灵.权力过于集中,缺乏制约的缺陷使尼克·利森的巨额违规投机成为可能,内部审计、稽核的失效使投机及由此带来的亏损逐步升级;领导者业务能力的缺陷及其对高额利润的追求,又为利森的巨额投机营造了氛围。1995年7月 18日,英国银行监督理事会在经过近五个月的调查后,得出结论认为:巴林银行破产的主要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