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海淀区高三期末试卷生物

2018-2019海淀区高三期末试卷生物
2018-2019海淀区高三期末试卷生物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生物

2019.1

一、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以脂双层为基本支架

B.膜内、外表面均镶有载体蛋白

C.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D.糖蛋白与细胞间的黏着性有关

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A.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糖体较多

B.代谢强度不同的细胞中线粒体数目有差异

C.合成胰蛋白酶的胰岛细胞中内质网发达

D.携带氧气的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3.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研磨叶片时,应加入SiO2以防止色素被破坏

B.制作果酒时,应将葡萄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

C.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应采用标志重捕法

D.测定大肠杆菌的活菌数目时可采用稀释涂布法

4.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

A.进行ATP的合成

B.存在多种mRNA

C.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

D.存在血红蛋白

5.用花药离体培养方法培育出草莓单倍体植株,该植株进行减数分裂时,观察到四分体时期染色体均两两配对,据此现象可推知产生花药的草莓是()

A.二倍体

B.三倍体

C.四倍体

D.六倍体

6.鸡羽毛的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芦花羽基因B对全色羽基因b为显性,位于Z 染色体上,且W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常染色体上基因T的存在是B或b表现的前

提,tt为白色羽。一只芦花羽雄鸡与一只全色羽雌鸡交配,子代中出现了芦花羽、全色羽和白色羽鸡,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A.TtZ B Z b×TtZ b W

B.TTZ B Z b×TtZ b W

C.TtZ B Z B×TtZ b W

D.TtZ B Z b×TTZ b W

7.为临床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 ),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获得TNF-α抗体,需要获得TNF-α抗体的基因片段,插入到噬菌体基因组中,经过筛选得到能正确表达TNF-α抗体的噬菌体,进行大量扩增。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

...的是()

A.将TNF-α抗体的基因片段与噬菌体DNA重组需用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B.在细菌体内,噬菌体以自身氨基酸为原料合成TNF-α抗体

C.TNF-α抗体随子代噬菌体的重新组装而展示在噬菌体表面

D.噬菌体通过侵染细菌繁殖,增殖速度快,更容易快速获得抗体

8.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是资源与空间限制的结果

C.没有自然选择时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

D.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9. 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每个种群只处

于一个营养级。一年内各种群同化的能量相对值如下表。以下相关分析不正确

...的是()

A.甲、乙、丙、丁都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B.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226.50与戊的呼吸消耗量之和

C.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5.4%

D.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到环境中

10. 有些细菌可以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于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从受原油

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下列相关操作不正确...

的是 ( ) A.将灭菌后的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初筛菌种

B.纯化菌种时,可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得到单菌落

C.通过比较纯化得到的菌种的降解效率以获得降解能力强的菌株

D.可通过基因组测序方法对筛选得到的菌株进行分子鉴定

二、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30分。)

11. 在相同培养条件下,研究者测定了野生型拟南芥和气孔发育不良的突变体在不同光

强下的CO 2吸收速率,结果如右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

的是 ( ) A. 无光照时突变体呼吸速率与野生型基本相同

B. 野生型和突变体均在光强为P 时开始进行光

合作用

C. 光强度在750~1250 μmol·m -2·s -1范围内,单

位时间内突变体有机物的积累量小于野生型

D.光强为Q 时,二者光合速率的差异可能是由于突变体的气孔小于野生型

12. 某品系油菜种子的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 控制,并受另一对等位基因R/r 影响。

用结黑色种子植株(甲)、结黄色种子植株(乙和丙)进行如下实验。 ...

A.种子颜色性状中黑色对黄色为显性

B.甲、乙、丙均为纯合子

C.实验二中丙的基因型为AARR

D.实验二的F 2中结黄色种子植株的基因型有5种

13.研究人员在小鼠群体中筛选到一个脊柱弯曲的突变体,且该突变只出现在雌鼠中。

将任意一只脊柱弯曲的雌鼠与脊柱正常的野生型雄鼠杂交,所得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均为1/3

脊柱弯曲的雌鼠、1/3脊柱正常的雌鼠和1/3脊柱正常的雄鼠。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

组别

亲代 F 1表现型 F 1自交所得F 2的表现型及比例 实验一

甲×乙 全为结黑色种子植株 结黑色种子植株:结黄色种子植株=3:1 实验二 乙×丙 全为结黄色种子植株 结黑色种子植株:结黄色种子植株=3:13

A.脊柱弯曲性状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

B.导致脊柱弯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

C.脊柱弯曲的雌鼠均为杂合子

D.导致脊柱弯曲的基因位于Y染色体

14. 将紫花、长花粉粒(PPLL)与红花、圆花粉粒(ppll)的香豌豆杂交得到F1。F1自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长(4831)、紫圆(390)、红长(393)、红圆(4783)。下列对F1产生配子过程的分析,不正确

...的是()

A.P与p、L与l可以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B.P与L、p与l可随同一条染色体传递到配子中

C.P与l、p与L因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重组

D.P与l、p与L因同源染色体间交叉互换而重组

15.果蝇的性别及育性如右表所示。用白眼雌果蝇(X r X r)和红眼雄果蝇(X R Y)进行杂

和一个红眼雄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对这种例外的分析,

最合理的是()

A.亲代红眼雄蝇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

B.亲代白眼雌蝇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

C.亲代红眼雄蝇产生配子时X与Y染色体不分离

D.亲代白眼雌蝇产生配子时两个X染色体不分离

16.某种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万年之后,一部分蛾感受到蝙蝠的超声波时,便会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逃脱危险,其身体也发生了一些改变。蛾的变化也影响蝙蝠回声定位系统与捕食策略的改进。当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人工交配后,产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下列

相关叙述不正确

...的是()

A.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存在生殖隔离

B.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蛾与蝙蝠间发生了协同(共同)进化

D.祖先蛾种群的基因频率未发生改变

17.为在酵母中高效表达丝状真菌编码的植酸酶,通过基因改造,将精氨酸的密码子由原

来CGG改变为酵母偏爱的AGA,由此发生的变化不包括

...()

A.植酸酶基因的遗传信息发生改变

B.酵母中植酸酶mRNA序列改变

C.配对的反密码子变为UCU

D.植酸酶氨基酸序列改变

18. 芦笋是雌雄异株植物,雄株性染色体为XY,雌株为XX;其幼茎可食用,雄株产量高。以下为两种培育雄株的技术路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提高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例促进芽生长

B.幼苗甲、乙和丙的形成均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

C.雄株丁亲本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为XY、XX

D.雄株甲和雄株丁的培育过程中均发生了基因重组

19. 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GLUT4)的数量增加,GLUT4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A TP。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

...的是()

A.胰岛素以胞吐方式从胰岛B细胞释放到细胞外

B.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进入骨骼肌细胞内

C.GLUT4的数量增加可促进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

D.GLUT4基因突变使其功能丧失可导致高血糖

20. 春天日照逐渐延长时,鸟类大多进入繁殖季节。光调节鸟类繁殖活动的图解如下。

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

...的是()

A.鸟类的繁殖活动通过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完成

B.A、B分别代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

C.B作用的靶细胞只有性腺

D.C可通过反馈作用调节激素A和B的分泌

21.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效应T细胞是在胸腺中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产生

B.T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过程又参与体液免疫过程

C.健康人的T细胞直接移植给肿瘤患者会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D.记忆细胞再次受到特定抗原刺激时,能迅速合成并分泌大量抗体

22. 诺如病毒是寄生于肠道细胞中的一种RNA病毒,感染此病毒可使机体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甚至导致脱水。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吡罗红染液染色,可以鉴别肠道细胞是否被诺如病毒感染

B.特定的抗体与诺如病毒结合可使其失去致病能力

C.病毒侵入机体后,能被内环境中的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特异性识别

D.患者严重脱水后,经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将会减少

23.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激素的作用特点都具有两重性

B.植物激素在幼嫩组织中均进行极性运输

C.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D.乙烯只存在于繁殖器官中,其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

24.千岛湖中的主要鱼类及食性如下:银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鲢鱼和鳙鱼主要以藻类和浮游动物为食;鲤、鲴和华鳊为食碎屑鱼类;鳡鱼等为凶猛的肉食性鱼类。研究人员于2000年在千岛湖实施保水渔业,即大规模放养人们日常食用的鲢鱼和鳙鱼,并且大力捕杀鳡鱼。调查1999、2000年主要鱼类的生物积累量(单位面积中生物的总量)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

...的是()

A.大量放养的鲢、鳙增加了第一和第二

营养级的生物积累量,减少了能量损失

B.银鱼生物积累量大幅度下降,可能是

由于实施保水渔业加剧了银鱼与鲢、鳙之间

的竞争

C.食碎屑鱼类的增长有利于千岛湖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水质的净化作用

D.实施保水渔业,定期适度捕捞鲢、鳙,可增加经济效益

25. 蚯蚓富含金属硫蛋白(MT)等重金属结合蛋白,能选择性吸收土壤中的镉。利用

基因工程技术将蚯蚓MT基因转入烟草,流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

..的是()

A.过程①需使用逆转录酶

B.过程②需使用解旋酶和PCR获取目的基因

C.过程③使用的感受态细胞可用CaCl2溶液制备

D.过程④可利用DNA分子杂交鉴定目的基因是否已导入受体细胞

三、非选择题(共60分)

26.(9分)结肠干细胞异常增殖会引发结肠癌,过度肥胖增加结肠癌的发病风险。

(1)结肠干细胞通过细胞增殖和________,实现肠道细胞的持续更新。

(2)W蛋白(一种信号分子)调控结肠干细胞增殖的机理如下图所示。

①据图可知,无W蛋白时,细胞质中的A蛋白与β-cat蛋白结合,使β-cat蛋白在蛋白激酶作用下被________,导致β-cat蛋白降解,T基因无法转录,不利于结肠干细胞增殖。

②过度肥胖会使W蛋白过度表达,大量W蛋白与结肠干细胞膜上的________结合,抑制蛋白激酶的作用,使β-cat蛋白经________进入细胞核,激活T基因转录,最终导致结肠

干细胞____________,形成癌细胞。

(3)A蛋白的合成受A基因控制。据图分析,A基因和T基因在结肠癌发生过程中分别属于________基因。

a.原癌、原癌

b.原癌、抑癌

c.抑癌、抑癌

d.抑癌、原癌

(4)有人认为,维生素D通过上图所示机制有效缓解高脂饮食导致的结肠癌的发生。为此,研究者用________饮食分别饲喂三组野生型小鼠,一段时间后从分子水平和个体水平分别测定各组小鼠______________,从而证实上述假设。

27.(10分)研究发现,拟南芥的H基因突变体在22℃下生长与野生型无差别,而30℃下生长则叶片呈白色。科研人员对此进行研究。

(1)30℃时,叶片呈白色的原因是叶绿体发育异常,_______合成受阻所致。

(2)测序发现,突变体的H基因发生了如图1所示的突变,导致H蛋白异常。科研人员提取野生型和突变体的叶片蛋白,用抗原-抗体杂交方法检测H蛋白,结果如图2所示。

①对比图1中野生型和突变体的内含子序列,可知突变体的H基因发生的碱基对改变是______,这导致mRNA增加了100多个碱基,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②据图2分析,在蛋白质水平上,突变体的改变是______。

(3)科研人员用特定抗体检测H蛋白在叶绿体内的分布,结果如图3所示。

高三试题—2018~2019学年北京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选择题 1.A.B.C.D.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以脂双层为基本支架 膜内、外表面均镶有载体蛋白 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糖蛋白与细胞间的黏着性有关 2.A.B.C.D.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糖体较多 代谢强度不同的细胞中线粒体数目有差异 合成胰蛋白酶的胰岛细胞中内质网发达 携带氧气的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3.A.B.C.D.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研磨叶片时,应加入以防止色素被破坏 制作果酒时,应将葡萄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 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应采用标志重捕法 测定大肠杆菌的活菌数目时可采用稀释涂布法 SiO 24.A.B.C.D.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 ) 进行的合成 存在多种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 存在血红蛋白 ATP mRNA 5.A.B.C.D.用花药离体培养方法培育出草莓单倍体植株,该植株进行减数分裂时,观察到四分体时期染色体均两两配对,据此现象可推知产生花药的草莓是( ) 二倍体 三倍体 四倍体 六倍体 6.

A.B.C.D.鸡羽毛的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芦花羽基因对全色羽基因为显性,位于染色体上,且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常染色体上基因的存在是或表现的前提,为白色羽。一只芦花羽雄鸡与一只全色羽雌鸡交配,子代中出现了芦花羽、全色羽和白色羽鸡,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 B b Z W T B b tt TtZ B Z b ×TtZ b W TTZ B Z b ×TtZ b W TtZ B Z B ×TtZ b W TtZ B Z b ×TTZ b W 7.A.B.C.D.为临床检测肿瘤坏死因子( ),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获得 抗体,需要获得 抗体的基因片段,插入到噬菌体基因组中,经过筛选得到能正确表达 抗体的噬菌体,进行大量扩增。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将 抗体的基因片段与噬菌体重组需用限制酶和连接酶 在细菌体内,噬菌体以自身氨基酸为原料合成 抗体 抗体随子代噬菌体的重新组装而展示在噬菌体表面 噬菌体通过侵染细菌繁殖,增殖速度快,更容易快速获得抗体 TNF ?αTNF ?αTNF ?αTNF ?αTNF ?αDNA DNA TNF ?αTNF ?α8.A.B.C.D.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种群增长呈“”型曲线是资源与空间限制的结果 没有自然选择时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 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S 9.A.B.C.D.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个种群。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一年内各种群同化的能量相对值如下表。以下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种群 甲乙丙丁戊能量相对值甲、乙、丙、丁都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与戊的呼吸消耗量之和 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到环境中 53.5612.8010.300.48226.50 226.5015.4% 10.A.B.有些细菌可以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于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 菌株。下列相关操作不正确的是( ) 将灭菌后的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初筛菌种 纯化菌种时,可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得到单菌落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海淀区高三生物期中试题(含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生物2018.11 一、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细胞结构与其包含的主要化学成分,对应不正确的是() A.核糖体——蛋白质和RNA B.溶酶体——蛋白质和磷脂 C.染色体——蛋白质和DNA D.中心体——蛋白质和固醇 2.下列蛋白质所在位置及对应的功能,不正确的是() A.位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识别并结合激素 B.位于类囊体膜上的ATP合酶,催化ATP合成 C.位于细胞膜上的载体,参与物质跨膜运输 D.位于细胞质中的抗体,引起特异性免疫 3.在电子显微镜下,蓝细菌(蓝藻)和黑藻细胞中都能被观察到的结构是() A.叶绿体 B.线粒体 C.核糖体 D.内质网 4.下列生化反应一定不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 A.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B.水光解生成[H]和O2 C.O2和[H]结合生成水 D.ADP和Pi合成ATP 5.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宿主细胞DNA为模板合成子代病毒DNA B.能在宿主细胞内以二分裂方式进行增殖 C.灭活的仙台病毒可以诱导动物细胞融合 D.用动物血清培养基培养动物病毒 6. 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细胞兴奋时Na+的内流属于被动运输 B.水分子只能通过自由扩散进入肾小管细胞 C.性激素通过主动运输进入靶细胞 D. Mg2+通过自由扩散进入根细胞 7.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TP由腺嘌呤、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 B. ADP转化成ATP所需能量均来自光能 C.酶催化的生化反应必须由ATP提供能量 D.无氧呼吸过程中伴随有ATP生成 8.研究者测定了某动物消化道内不同蛋白酶在各自最适pH条件下的酶活性(图1),以及18℃时不同pH条件下的酶活性(图2)。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图1 图2 A.图中的蛋白酶都是由核糖体合成,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 B.在各自最适pH条件下,15℃~18℃时幽门盲囊蛋白酶活性最高 C.胃蛋白酶、肠蛋白酶和幽门盲囊蛋白酶最适温度均为18℃

2018-2019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及答案

1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化 学 2019.01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P 31 Cu 64 第I 卷(选择题,共42分) 本部分共14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请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材料在人类文明史上起着划时代的意义,下列物品所用主要材料与类型的对应关系不正确... 的是 人面 鱼纹陶盆 “马踏飞燕”铜奔马 宇航员的航天服 光导纤维 2.家用暖气片大多用低碳钢材料制成,一旦生锈不仅影响美观,也会造成安全隐患。下列防止生锈的方法中,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A .在暖气片表面镀锡 B .在暖气片表面涂漆 C .在暖气片表面涂铝粉 D .非供暖期在暖气内充满弱碱性的无氧水 3.常温下,将2种一元酸HX 和HY 分别和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实验数据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Y为强酸B.HX溶液的pH=1 C.甲的混合液中c(X-) = c(Na+) D.乙的混合液中c(Na+) > c(Y-) 4.NaCl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将NaCl 溶于水配成1 mol·L-1的溶液,溶解过程如右 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离子为Na+ B.溶液中含有N A个Na+ C.水合b离子的图示不科学 D.室温下测定该NaCl溶液的pH小于7, 是由于Cl-水解导致 5.114号元素为Fl(中文名“”),它是主族元素,其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4。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A.Fl的原子核外有114个电子B.Fl是第七周期第IV A族元素 C.Fl在同主族元素中金属性最强D.Fl的原子半径小于同主族其他元素 6.锌锰碱性干电池是依据原电池原理制成的化学电源。电池中负极与电解质溶液接触直接反应会降低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称为自放电现象。 下列关于原电池和干电池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两者正极材料不同 B.MnO2的放电产物可能是KMnO4 C.两者负极反应式均为Zn失电子 D.原电池中Zn与稀H2SO4存在自放电现象 原电池装置示意图干电池构造示意图 7.取1 mL 0.1 mol·L-1 AgNO3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中所用试剂浓度均为0.1 mol·L-1): 2

2017-2018海淀区高三第一学期生物期末试卷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生物 2018.1 一、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1分,共10分。) 1.真核细胞中,下列物质与其合成场所对应有误 ..的是() A.淀粉—叶绿体 B.磷脂—内质网 C.tRNA—细胞核 D.抗体—高尔基体 2.下列生命活动中不.需要ATP提供能量的是() A.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为麦芽糖 B.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 C.细胞中由氨基酸合成新的肽链 D.叶绿体基质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3.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通常不.会发生() A.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 B.通过细胞分化增加细胞种类 C.通过细胞凋亡调控细胞数量 D.通过细胞衰老实现个体衰老 4.鳟鱼的眼色和体色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以红眼黄体鳟鱼和黑眼黑体鳟鱼为亲本,进行正交和反交,实验结果相同,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鳟鱼眼色性状中红色为显性性状 B.亲本中黑眼黑体鳟鱼为隐性纯合子 C.F2黑眼黑体中纯合子的比例是1/4 D.F2中黑眼黄体鳟鱼有四种基因型 5.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A.基因自由组合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结构变异 D.染色体数目变异 6.右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A~E表示反射弧中的结构,①、②表示刺激位点。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 ...的是() A.B将兴奋向神经(反射)中枢传递 B.在神经肌肉接点处和C处均存在突触 C.刺激②处可以在A处检测到电位变化 D.刺激①处引起E收缩的过程不是反射 7.将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团。T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 A.小鼠B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 B.小鼠T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 C.小鼠B细胞和小鼠T细胞有相同抗原 D.小鼠T细胞和家兔T细胞有相同抗原 8.细颗粒物(PM2.5)可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下表相关推论不正确 ...的是() 选项对长期吸入高浓度PM2.5的研究结果推论 A损害呼吸道黏膜影响非特异性免疫 B改变T细胞数目影响特异性免疫 C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影响细胞免疫 D导致抗体水平升高影响体液免疫 9.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完整版2018 2019海淀区高三期末试卷生物含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物生 2019.1)10分。一、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1分,共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不正确1. )(的是...B.膜内、外表面均镶有载体蛋白 A.以脂双层为基本支架 D.糖蛋白与细胞间的黏着性有关 C.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2. )(的是... A.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糖体较多 B.代谢强度不同的细胞中线粒体数目有差异 C.合成胰蛋白酶的胰岛细胞中内质网发达 D.携带氧气的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3.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SiO以防止色素被破坏A.研磨叶片时,应加入2制作果酒时,应将葡萄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B. C.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应采用标志重捕法D.测定大肠杆菌的活菌数目时可采用稀释涂 布法)( 4.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 mRNA B.存在多种的合成 A.进行ATP 存在血红蛋白D. C.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 用花药离体培养方法培育出草莓单倍体植株,该植株进行减数分裂时,观察到四分体5. ) (时期染色体均两两配对,据此现象可推知产生花药的草莓是 D.六倍体 C.四倍体三倍体A.二倍体 B. 染位于ZB对全色羽基因b为显性,6.鸡羽毛的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芦花羽基因表现的前或b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常染色体上基因T的存在是B色体上,且W为白色羽。一只芦花羽雄鸡与一只全色羽雌鸡交配,子代中出现了芦花羽、全色羽和提,tt ) (白色羽鸡,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bbbbBB Z×TtZ ×TtZW W B.TTZA.TtZZ bbbBBB ZW ×TTZ C.TtZZD.TtZ×TtZ W 7.为临床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获得TNF-α抗体,需要获得TNF-α抗体的基因片段,插入到噬菌体基因组中,经过筛选得到能正确表达TNF-α抗体的噬菌体,进行大量扩增。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将TNF-α抗体的基因片段与噬菌体DNA重组需用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B.在细菌体内,噬菌体以自身氨基酸为原料合成TNF-α抗体 C.TNF-α抗体随子代噬菌体的重新组装而展示在噬菌体表面 D.噬菌体通过侵染细菌繁殖,增殖速度快,更容易快速获得抗体 8.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是资源与空间限制的结果 C.没有自然选择时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 D.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1 个种群。每个种群只处59. 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于一个营养级。一年内各种群同化的能量相对值如下表。以下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种群甲乙丙丁戊 226.50 能量相对值0.48

2018-2019海淀高三期末化学试题及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化学2019.0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P 31 Cu 64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本部分共14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请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材料在人类文明史上起着划时代的意义,下列物品所用主要材料与类型的对应关系不正 ..确.的是 A B C D 人面 鱼纹盆“马踏飞燕”铜奔马宇航员的航天服光导纤维 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2.家用暖气片大多用低碳钢材料制成,一旦生锈不仅影响美观,也会造成安全隐患。下列防止生锈的方法中,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A.在暖气片表面镀锡B.在暖气片表面涂漆 C.在暖气片表面涂铝粉D.非供暖期在暖气充满弱碱性的无氧水 3 组别混合前混合后 甲c(HX)=0.1 mol·L-1 c(NaOH) = 0.1mol·L-1 pH = 9 乙c(HY)=0.1 mol·L-1 c(NaOH) = 0.1mol·L-1 pH = 7 下列说确的是 A.HY为强酸B.HX溶液的pH=1 C.甲的混合液中c(X-) = c(Na+) D.乙的混合液中c(Na+) > c(Y-) 4.NaCl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将NaCl 溶于水配成1 mol·L-1的溶液,溶解过程如右 图所示,下列说确的是 A.a离子为Na+ B.溶液中含有N A个Na+ C.水合b离子的图示不科学 D.室温下测定该NaCl溶液的pH小于7,

2018年海淀高三一模生物试题及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理科综合测试(生物) 2018.4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向新鲜的苹果汁中接种酵母菌,一般不用于 A.探究制作果酒的条件 B.验证酵母菌呼吸方式 C.观察原核细胞的结构 D.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 2.百合花(2n=24)花粉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各含12条染色体。下列关于上述过程及子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染色体未复制就均分到子细胞中 B.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减半 C.着丝粒未分离,染色单体未分开 D.两个细胞中各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3.在双子叶植物的种子萌发过程中,幼苗顶端形成“弯钩”结构。研究发现,弯钩的形成是由于尖端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研究者探究SA(水杨酸)和ACC(乙烯前体)对弯钩形成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弯钩形成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B.ACC可能影响生长素在弯钩内外侧的分布 C.SA和ACC对弯钩形成具有协同作用 D.弯钩可减轻幼苗出土时土壤对幼苗的损伤 4.蛞蝓既取食牧草A也取食牧草B。为研究牧草间的竞争和蛞蝓的捕食对牧草A存活的影响,生态学家在牧场内选择多个样方进行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作出的分析,合理的是 A.该牧场的群落仅包括牧草A、B和蛞蝓三种生物

B.应选取牧草生长状况差异较大的不同样方进行实验 C.没有蛞蝓捕食条件下,竞争对牧草A存活影响显著 D.去除样方中的牧草B减少了蛞蝓对牧草A的取食 5.研究者使用稳定同位素180标记水和碳酸盐/碳酸氢盐中的氧,加入三组小球藻培养液中,记录反应起始时水和碳酸盐/碳酸氢盐中180的比例,光照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小球藻释放的氧气中180的比例,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小球藻光合作用所需的CO2可由HCO3-和CO32-提供 B.HCO3-和CO32-中180的比例不同导致放氧速率不同 C.释放的02中180的比例不受光合作用反应时间影响 D.释放的02和水中180的比例接近,推测氧气来自于水 29.(16分) 寨卡病毒在南美流行,该地区也是登革热病毒流行区域。为研究寨卡病毒流行与登革热病毒的关系,科研人员进行了实验。 (1)病毒感染人体后,会引起产生特异性抗体,与病毒结合,阻止病毒宿主细胞。 (2)登革热病毒与寨卡病毒结构相似。为探究登革热病毒抗体是否可以特异性结合寨卡病毒,科研人员用血清与病毒进行抗原-抗体杂交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请阐述b组和c组在本实验中的作用。 b组:排除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c组:的参照。 ②与对照组分别比较,实验组抗原-抗体反应强

2018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生物期末试卷逐题解析

2018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生物期末试卷逐题解析一、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1分,共10分。) 1.真核细胞中,下列物质与其合成场所对应有误 ..的是() A.淀粉一叶绿体 B.磷脂一内质网 C.tRNA—细胞核 D.抗体一高尔基体 【答案】D 【解析】 A.叶绿体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合成有机物,其中淀粉是主要产物之一。 B.有些光面内质网中含有合成磷脂的酶,因此可以合成磷脂。 C.细胞核是真核细胞转录的主要场所,mRNA,tRNA,rRNA,都是在细胞核中转录合成。 D.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合成场所为核糖体,高尔基体是加工、分类、包装的场所。 2.下列生命活动中不需要ATP提供能量的是() A.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为麦芽糖 B.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 C.细胞中由氨基酸合成新的肽链 D.叶绿体基质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答案】A 【解析】 A.淀粉酶水解淀粉属于细胞外水解,不消耗能量。 B.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属于胞吞,需要消耗能量。 C.核糖体将氨基酸合成肽链需要消耗能量。 D.暗反应阶段三碳化合物的还原需要消耗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 3.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通常不.会发生() A.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

B.通过细胞分化增加细胞种类 C.通过细胞凋亡实现细胞数量调控 D.通过细胞衰老实现个体衰老 【答案】D 【解析】多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和个体的衰老不完全同步,细胞的衰老不等同于个体衰老。 4.鳟鱼的眼色和体色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以红眼黄体鳟鱼和黑眼黑体鳟鱼为亲本,进行正交和反交,实验结果相同,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鳟鱼眼色性状中红色为显性性状 B.亲本中黑眼黑体鳟鱼为隐性纯合子 C.F2黑眼黑体中纯合子的比例是1/4 D.F2中黑眼黄体鳟鱼有四种基因型 【答案】D 【解析】设眼色和体色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以红眼黄体和红眼黑体鳟鱼为亲本,正反交结果子一代都只有黑眼黄体鳟鱼,说明黑眼和黄体是显性性状。A(黑眼)对a(红眼)为显性,B(黄体)对b(黑体)为显性。 B.根据F2中黑眼黄体:红眼黄体:黑眼黑体=9:3:4,所以亲本都是纯合子,但黑眼黑体(AAbb)不是隐性纯合子。 C.F2黑眼黑体的基因型为A__bb(3)、aabb(1),其中纯合子为AAbb 和aabb,纯合子比例为1/2 D.F2黑眼黄体的基因型可以为AABB、AaBb、AaBB、AABb,共四种。

2018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一模理综生物部分试题及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2018.4 1.向新鲜的苹果汁中接种酵母菌,一般不.用于 A.探究制作果酒的条件 B.验证酵母菌呼吸方式 C.观察原核细胞的结构 D.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 2.百合花(2n=24)花粉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各含12条染色体。下列关于上述过程及子细胞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染色体未复制就均分到子细胞 B.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减半 C.着丝粒未分离,染色单体未分开 D.两个细胞中各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3. 在双子叶植物的种子萌发过程中,幼苗顶端形成“弯钩”结构。研究发现,弯钩的形成是由于尖端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研究者探究SA(水杨酸)和ACC(乙烯前体)对弯钩的形成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 述,不正确 ...的是 A.弯钩形成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B. ACC可能影响生长素在弯钩内外侧的分布 C.SA和ACC对弯钩形成具有协同作用 D.弯钩可减轻幼苗出土时土壤对幼苗的损伤 4.蛞蝓既取食牧草A也取食牧草B。为研究牧草间的竞争和蛞蝓的捕食对牧草A 存活的影响,生态学家在牧场内选择多个样方进行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作出的分析,合理的是

A.该牧场的群落仅包括牧草A 、B 和蛞蝓三种生物 B.应选取牧草生长状况差异较大的不同样方进行实验 C.没有蛞蝓捕食条件下,竞争对牧草A 存活影响显著 D.去除样方中的牧草B 减少了蛞蝓对牧草A 的取食 5.研究者使用稳定同位素18O 标记水和碳酸盐/碳酸氢盐中的氧,加入三组小球藻培养液中,记录反应起始时水和碳酸盐/碳酸氢盐中18O 的比例,光照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小球藻释放的氧气中18O 的比例,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 的是 A.小球藻光合作用所需的CO 2可由HCO 3-和CO 32-提供 B.HCO 3-和CO 32-中18O 的比例不同导致放氧速率不同 C.释放的O 2中18O 的比例不受光合作用反应时间影响 D.释放的O 2中18O 比例与水相近,推测氧气来自于水 29.(16分) 寨卡病毒在南美流行,该地区也是登革热病毒流行区域。为研究寨卡病毒流行与登革热病毒的关系,科研人员进行了实验。 (1)病毒感染人体后,会引起___________产生特异性抗体,与病毒结合,阻止病毒___________宿主细胞。

北京市海淀区2019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练习生物试卷(有答案)

北京市海淀区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末测试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在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1分,共30分。) 1.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相比,最明显的区别是 A.有细胞膜 B.有细胞质 C.有核糖体 D.有核膜 2.下表中对甲、乙两种溶液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溶液溶质的元素组成检测试剂颜色反应组成溶质的基本 单位甲C、H、0a砖红色葡萄糖 乙C、H、0、N 等双缩脲试剂b C A.甲可能是蔗糖溶液 B.a是斐林试剂,使用时需水浴加热 C.乙可能是一种酶溶液 C.b是紫色,c是氨基酸 3.下列有关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空间结构有关 B.由三个不同种类的氨基酸构成的三肽最多有27种 C.鸡蛋煮熟后,蛋白质变性失活,但并未引起蛋白质分子中肽键的断裂 D.肽键中元素组成的不同也是影响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4.下列有关组成细胞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水解的终产物是氨基酸 B.组成淀粉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 C.RNA的单体是脱氧核糖核苷酸 D.核酸是由许多核苷酸分子连接而成的 5.下列各种细胞器中,具有分解其他细胞器功能的是 A.线粒体 B.叶绿体 C.溶酶体 D.内质 6.下图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氨基酸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需要消耗ATP B.氨基酸由细胞进入组织液的速率受02浓度的影响 C.Na+以被动运输的方式由肾小管管腔进入细胞 D.Na+以主动运输的方式由细胞进入组织液 7.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可以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 B.酶可以调节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C.酶不能脱离生物体起作用 D.所有酶都含有C、H、0、N四种元素 8.ATP中A的含义及其所含有高能磷酸键的个数分别是 A.腺嘌呤 3 B.腺嘌呤 2 C.腺苷 2 D.腺苷 3 9.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参与有氧呼吸的酶都在线粒体中 B.无氧呼吸各阶段都能合成少量ATP C.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终产物是C02 D.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产生的C02来自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10.结合细胞呼吸原理分析,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蔬菜水果应储存在低温、低氧、适中的环境下 B.包扎伤口选用透气的创可贴 C.选择百米冲刺训练进行有氧运动 D.利用酵母菌进行葡萄酒发酵过程中要注意密闭容器,并适时放气 11.下列关于光合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含#镁元素 B.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 C.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D.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 12.下图是利用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的示意图。图中A物质和B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比是 A.1:2 B.2:1 C.8:9 D.9:8

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练习生物试卷(含答案)

北京海淀区2018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1分,共10分。) 1.真核细胞中,下列物质与其合成场所对应有误的是 A.淀粉一叶绿体 B.磷脂一内质 C.tRNA—细胞核 D.抗体一高尔基体 2.下列生命活动中不需要ATP提供能量的是 A.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为麦芽糖 B.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 C.细胞中由氨基酸合成新的肽链 D.叶绿体基质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3.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通常不会发生 A.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 B.通过细胞分化增加细胞种类 C.通过细胞凋亡实现细胞数量调控 D.通过细胞衰老实现个体衰老 4.鳟鱼的眼色和体色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以红眼黄体鳟鱼和黑眼黑体鳟鱼为亲本,进行正交和反交,实验结果相同,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鳟鱼眼色性状中红色为显性性状 B.亲本中黑眼黑体鳟鱼为隐性纯合子 C.F2黑眼黑体中纯合子的比例是1/4 D.F2中黑眼黄体鳟鱼有四种基因型 5.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A.基因自由组合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结构变异 D.染色体数目变异 6.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A?E表示反射弧中的结构,①、②表示刺激位点。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B将兴奋向神经(反射)中枢传递 B.在神经肌肉接点处和C处均存在突触 C.刺激②处可以在A处检测到电位变化 D.刺激①处引起E收缩的过程不是反射 7.将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团。T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小鼠B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 B.小鼠T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 C.小鼠B细胞和小鼠T细胞有相同抗原 D.小鼠T细胞和家兔T细胞有相同抗原 8.细颗粒物(PM2.5)可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下表相关推论不正确的是 9.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生物 一、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细胞结构与其结构中包含的化学成分,对应有误 ..的是() A.核糖体——蛋白质和RNA B.高尔基体——磷脂和糖类 C.内质——磷脂和蛋白质 D.细胞壁——纤维素和淀粉 2.蓝细菌(蓝藻)与酵母菌的相同之处是() A.都有细胞膜和拟核 B.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C.都有线粒体和核糖体 D.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3.腺相关病毒(AA V)是一类结构简单的单链DNA病毒,能感染多种动物细胞,但不易引起免疫反应。AA V的复制需要辅助病毒(通常为腺病毒),在缺乏辅助病毒时,AA V整合其基因组到人类第19号染色体的特异性位点,进入潜伏状态。下列有关AA V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生物 B.遗传信息传递不遵循中心法则 C.可作为基因治疗的理想载体 D.与双链DNA病毒相比变种少 4.利用光学显微镜不能 ..观察到的是() A.苏丹Ⅲ染色后花生子叶细胞中有橘黄色颗粒 B.高渗溶液处理后的紫色洋葱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C.温水处理后的黑藻叶片中的叶绿体具有双层膜 D.龙胆紫染色后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 5.下列关于囊泡运输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囊泡膜由单层磷脂分子和蛋白质构成 B.囊泡的融合过程依赖于膜的流动性 C.囊泡运输实现了细胞内物质的定向转运 D.囊泡在细胞内的移动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6.下列能合成ATP的细胞结构是() ①线粒体内膜②线粒体基质③叶绿体内膜④类囊体膜⑤叶绿体基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④ 7.植物细胞不一定 ...具有的生理过程是() A.[H]的生成 B.染色体的复制 C.A TP与ADP转换 D.氨基酸脱水缩合 8.下图为植物光合作用同化物蔗糖在不同细胞间运输、转化过程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蔗糖的水解有利于蔗糖顺浓度梯度运输 B.单糖逆浓度梯度转运至薄壁细胞 C.A TP生成抑制剂会直接抑制图中蔗糖的运输 D.蔗糖可通过单糖转运载体转运至薄壁细胞 9.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如右图,下列叙述不正 .. 确.的是()

2018-2019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 副标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40.0分) 1.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 以脂双层为基本支架 B. 膜内、外表面均镶有载体蛋白 C. 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D. 糖蛋白与细胞间的黏着性有关 【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的知识,考生识记细胞膜的结构,明确细胞膜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1、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的要点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其中磷脂分子的亲水性头部朝向两侧,疏水性的尾部朝向内侧),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2、细胞膜的功能有三:一是将细胞与外界隔开;二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三是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解答】 A.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A正确; B.细胞膜属于生物膜,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即有些载体蛋白,是贯穿整个细胞膜的,而不只是镶嵌在内外表面,B错误; C.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C正确; D.糖蛋白与细胞间的黏着性有关,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癌细胞间黏着性降低,D 正确。 故选B。 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糖体较多 B. 代谢强度不同的细胞中线粒体数目有差异 C. 合成胰蛋白酶的胰岛细胞中内质网发达 D. 携带氧气的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答案】C 【解析】解:A、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糖体的数量明显增加,是细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具体体现,A正确; B、细胞在在不同功能状态下,线粒体的数目会发生改变,是细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具体体现,B正确; C、合成胰蛋白酶的胰腺细胞中高尔基体发达,C错误; D、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可容纳更多的血红蛋白,有利于氧气的运输,是细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具体体现,D正确。 故选:C。 阅读题干可知,该题涉及的知识点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的特点,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的功能,细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

高三试题—2017-2018学年北京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B.亲本中黑眼黑体鳟鱼为隐性纯合子 D.中黑眼黄体鳟鱼有四种基因型 F2 基因突变 C.染色体结构变异 表示反射弧中的结构,①、②表示刺激位点。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B.在神经肌肉接点处和D.刺激①处引起收缩的过程不是反射 E B.小鼠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D.小鼠细胞和家兔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T T T C.)可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下表相关推论错误的是( ) 对长期吸入高浓度的的研究结 果 损害呼吸道粘膜改变细胞个数刺激细胞增殖分化导致抗体水平升高 PM 2.5T B C

果糖ATP

B.②、④发生了染色体结构的变异D.含①、③或②、④的配子可以成活 B.①④的碱基配对方式完全相同D.⑤在逆转录酶的催化作用下完成 下图为中心法则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下图表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甲病属于伴染色体遗传病,Ⅱ形成卵细胞时发生了交叉互换与正常男性婚配,后代患病概率是X 1/8 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病,患者神经系统异常,运动控制能力丧失。研究表明, 基因突变的小鼠神经元细胞中与运动有关的基因信息是正常的,但无法正常表达,突变小鼠表现为活动能力极弱。基因的表达后,小鼠的活动能力迅速恢复正常。下列与之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够调节其他基因的表达瑞特综合征患者的基因改变属于可遗传变异 基因突变小鼠的神经发育不良导致其运动能力减弱瑞特综合征患者的肝脏细胞中也存在突变基因 MECP2MECP2穿梭育种是近年来小麦育种采用的新模式。农业科学家将一个地区的品种与国内国际其他地区的品种进行杂交,然后通过在 两个地区间不断地反复交替穿梭种植、选择、鉴定,最终选育出多种抗病高产的小麦新品种。下列关于穿梭育种的叙述不正

2018届高三海淀零模生物试题

1 B 淋巴细胞发育成熟和增值分化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发育为乙的主要场所是胸腺 B 丙表面形成了特异性的抗原受体 C 乙增殖为丙需要抗原刺激 D 丙具有较强的分裂和分化能力 2 我国科学家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的幼苗,获得四倍体植株。发现四倍体植株上所结的西瓜少籽。再将萘乙酸(生长素类似物)涂抹在四倍体植株花的雌蕊上,诱导子房发育得到完全无籽西瓜。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 的是 A 西瓜少籽可能是四倍体联会出现紊乱造成 B 完全无籽西瓜果肉细胞中只有两个染色体组 C 涂抹萘乙酸前后应设法避免雌蕊接受花粉 D 涂抹的萘乙酸促进了四倍体西瓜果实的发育 3 科研人员给予突触a 和突触b 的突触前神经元以相同的电刺激,通过微电极分别测量突触前后两神经元的膜电位,结果如下图。,据此判断不合理...的是 A 静息状态下膜内电位比膜外低约70mV B 突触a 的突触后神经元出现了阳离子内流 C 突触a 和b 分别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 D 兴奋在突触前后两神经元间的传递没有延迟 4 原始鸟卵是白色无斑纹的,现在的鸟卵在卵色、斑纹等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别。科研人员发现,洞巢中鸟卵甲 淋巴干细胞 乙 成熟的B 细胞 丙 浆细胞

往往为白色,开放性巢的鸟卵一般有颜色或斑纹。某些鸟类会将卵产到其他鸟的巢中,由其代孵卵。以下 关于卵色的推测,不合理 ...的是 A 开放性巢鸟卵的颜色或斑纹降低了卵的隐蔽性 B 在光线差的环境下白色卵利于亲鸟孵卵和翻卵 C 代孵卵与鸟巢中原有卵的卵色和斑纹高度相似 D 卵的颜色深浅或斑纹的有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5 科研人员从肿瘤细胞中发现了蛋白S,为了研究其功能做了如下实验:将DNA模板和RNA聚合酶混合一段时间后加入原料,其中鸟嘌呤核糖核苷酸用32P标记,一起温育一段时间后加入肝素(可以与RNA 聚合酶结合),然后再加入蛋白S,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A 对照组应加入不含蛋白S的缓冲液 B 曲线反映的是模板DNA的复制过程 C 加入肝素后没有新的mRNA合成 D 蛋白S能解除肝素抑制转录的作用 29 (16分) 处在有丝分裂分裂期的细胞染色体高度螺旋化,通常认为不发生转录过程。研究人员用两种活体荧光染料对细胞进行染色,再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不同波长激发光下的细胞,有了新的发现(结果如下图)

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高三生物下学期适应性练习(零模)试题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 如果你喜欢这份文档,欢迎下载,另祝您成绩进步,学习愉快! 2018海淀区高三第二学期适应性练习(零模)生物1.B淋巴细胞发育成熟和增殖分化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发育为乙的主要场所是胸腺 B.丙表面形成了特异性抗原受体 C.乙增殖分化为丙需要抗原刺激 D.丙具有较强的分裂和分化能力2.我国科学家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的幼苗,获得四倍体植株,发现四倍体植株上所结的西瓜少籽。再将萘乙酸(生长素类似物)涂抹在四倍体植株花的雌蕊上,诱导子房发 育得到完全无籽西瓜。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 ...的是 A.西瓜少籽可能是四倍体联会出现紊乱造成 B.完全无籽西瓜果肉细胞中只有2个染色体组 C.涂抹萘乙酸前后应设法避免雌蕊接受花粉 D.涂抹的萘乙酸促进了四倍体西瓜果实的发育 3.科研人员给予突触a和突触b的突触前神经元以相同的电刺激,通过微电极分别测量 突触前、后两神经元的膜电位,结果如下图。据此判断不合理 ...的是 A.静息状态下膜内电位比膜外低约70mV B.突触a的突触后神经元出现了阳离子内流 C.突触a和b分别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 D.兴奋在突触前后两神经元间的传递没有延迟 4.原始鸟卵是白色无斑纹的,现在的鸟卵在卵色、斑纹等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别。科研人员发现,洞巢中鸟卵往往为白色,开放性巢的鸟卵一般有颜色或斑纹。某些鸟类会将卵产到 其他鸟的巢中,由其代孵卵。以下关于卵色的推测,不合理 ...的是

A.放性巢鸟卵的颜色或斑纹降低了卵的隐蔽性 B.在光线差的环境下白色卵利于亲鸟孵卵和翻卵 C.代孵卵与鸟巢中原有卵的卵色和斑纹高度相似 D.卵的颜色深浅或斑纹的有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5.科研人员从肿瘤细胞中发现了蛋白S,为了研究其功能做了如下实验:将DNA模板和RNA聚合酶混合一段时间后加入原料,其中鸟嘌呤核糖核苷酸用32P标记,一起温育一段时间后加入肝素(可以与RNA聚合酶结合),然后再加入蛋白S,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 ..确.的是 A.对照组应加入不含蛋白S的缓冲液 B.曲线反映的是模板DNA的复制过程 C.加入肝素后没有新的mRNA合成 D.蛋白S能解除肝素抑制转录的作用 29.(16分)处在有丝分裂分裂期的细胞染色体高度螺旋化,通常认为不发生转录过程。研究人员用两种活体荧光染料对细胞进行染色,再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不同波长激发光下的细胞,有了新的发现(结果如下图)。

2018-2019北京市海淀区高三期中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答案及评分参考 生物 2018.11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三、非选择题(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60分) 31.(8分) (1)载体主动运输细胞溶胶(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 (2)丙酮酸生成柠檬酸受阻,柠檬酸减少 (3)野生型和蛋白S基因突变体含(等量)柠檬酸(盐) (4)抑制蛋白S基因突变体的蛋白N表达(或“敲除蛋白N基因”),检测线粒体内Ca2+浓度变化,观察脂肪组织的脂滴是否有所恢复 32.(8分) (1)2% (2)CO2吸收叶绿体基质 (3)抗原-抗体杂交促进F蛋白基因表达 (4)①激活H+-ATP酶,使其转运H+②3 (5)增加F蛋白表达量,提高细胞膜上H+-ATP酶活性 33.(9分) (1)有丝复制并均分到子细胞中 (2)①减小至零②双亲(或“精子和卵细胞”;“父本和母本”)中期姐妹染色单体 (3)a、d、e c、e (4)来自双亲的纺锤体不能正常形成“双纺锤体”,受精卵的染色体可能会被拉至多个方向

34.(8分) (1)染色体DNA(或“核基因组”) (2)①突变体在不同限制酶处理时,均出现杂交带,野生型无条带,Ti质粒有杂交带 ②不同酶切后含T-DNA的片段长度 ③用三种不同限制酶处理都只得到一条杂交带,而野生型无杂交带 (3)DNA连接酶①、④ (4)促进 (5)b 35.(9分) (1)黑暗纤维素酶和果胶酶PEG(或“聚乙二醇”)含有叶绿体且形态较大 植物组织培养 (2)4和5 (3)见右图(2分) (4)病斑面积占叶面积 36. (10分) (1)抗原体液 (2)①不是EV71免疫的小鼠血清可以结合EV71、VP1和VP2多种抗原②抗体与其他蛋白的非特异性结合对实验结果③VP1 第2组血清抗体可以结合EV71病毒(和VP1蛋白),第3组血清抗体无法特异性结合EV71病毒,仅能结合VP2 (3)胰蛋白骨髓瘤 (4)RD细胞对EV71的感染率 37.(8分) (1)CO2 细胞质基质 (2)①无菌水甘蔗糖蜜酒精废筛选分解甘蔗糖蜜酒精废液的菌种 ②(稀释)涂布未接种的甘蔗蜜糖酒精废液 ③选育能产生腐殖酸并稳定遗传的菌株

2018高三海淀生物期末

2018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期末 生物2018.1 一、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1分,共10分。) 1.真核细胞中,下列物质与其合成场所对应有误 ..的是() A.淀粉—叶绿体 B.磷脂—内质网 C.tRNA—细胞核 D.抗体—高尔基体 2.下列生命活动中不.需要ATP提供能量的是() A.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为麦芽糖 B.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 C.细胞中由氨基酸合成新的肽链 D.叶绿体基质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3.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通常不.会发生() A.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 B.通过细胞分化增加细胞种类 C.通过细胞凋亡调控细胞数量 D.通过细胞衰老实现个体衰老 4.鳟鱼的眼色和体色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以红眼黄体鳟鱼和黑眼黑体鳟鱼为亲本,进行正交和反交,实验结果相同,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鳟鱼眼色性状中红色为显性性状 B.亲本中黑眼黑体鳟鱼为隐性纯合子 C.F2黑眼黑体中纯合子的比例是1/4 D.F2中黑眼黄体鳟鱼有四种基因型 5.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A.基因自由组合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结构变异 D.染色体数目变异 右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A~E表示反射弧中的结构,①、②表示刺激位点。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B将兴奋向神经(反射)中枢传递 B.在神经肌肉接点处和C处均存在突触 C.刺激②处可以在A处检测到电位变化 D.刺激①处引起E收缩的过程不是反射 6.将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团。T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 A.小鼠B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 B.小鼠T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 C.小鼠B细胞和小鼠T细胞有相同抗原 D.小鼠T细胞和家兔T细胞有相同抗原 7.细颗粒物(PM2.5)可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下表相关推论不正确 ...的是() 选项对长期吸入高浓度PM2.5的研究结果推论 A 损害呼吸道黏膜影响非特异性免疫 B 改变T细胞数目影响特异性免疫 C 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影响细胞免疫 D 导致抗体水平升高影响体液免疫 8.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群落由多个不同种群及无机环境组成 C.群落是各物种适应环境和彼此相互适应的产物 D.生态系统依靠正反馈调节机制实现系统的稳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