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哲学分类

合集下载

现代西方哲学讲义

现代西方哲学讲义

现代西方哲学讲义2015.06第一讲现代西方哲学概论 (2)第二讲新黑格尔主义之鲍桑葵 (4)第三讲意志主义之叔本华 (8)第四讲意志主义之尼采(1) (12)第五讲意志主义之尼采(2) (17)第六讲生命哲学之柏格森 (20)第七讲精神分析学之弗洛伊德 (25)第八讲实用主义之詹姆斯 (31)第九讲科学哲学之波普尔 (35)第十讲现象学之胡塞尔 (40)第十一讲存在哲学之海德格尔(一) (44)第十二讲存在哲学之海德格尔(二) (51)第十三讲:存在哲学之萨特 (57)第十四讲分析哲学之维特根斯坦 (62)政治哲学之罗尔斯 (65)第十六讲哲学的终结与后哲学 (70)第一讲现代西方哲学概论三、现代西方哲学(一)西方哲学的发展线索1. 柏拉图主义与亚里士多德主义:柏拉图和亚理士多德哲学奠定了整个西方哲学的传统和基本走向。

实际上,西方哲学一直有两条线,分别由柏拉图和亚理士多德开启。

前者重概念和先天,后者重具体事物和经验。

2. 唯实论与唯名论:中世纪早期主要以柏拉图主义为其思想资源,后期则转向亚里士多德主义。

基于共相与殊相关系的唯名论与唯实论之争也源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分歧:唯实论是柏拉图哲学的产物,唯名论则与亚里士多德有不解之缘。

3. 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近代哲学中的唯理论延续了柏拉图路线,经验论则是亚里士多德的后裔。

康德看到了唯理论和经验论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于是对二者加以综合,形成了他的批判哲学体系。

4. 大陆哲学与分析哲学:19世纪晚期,穆勒基于德法两国和英国哲学家对康德的不同回应,首次在欧洲大陆哲学和英国哲学之间做出区分,后来这种区分逐渐被双方的哲学家所采纳和加强,形成了两种风格迥异的哲学传统,从而构成了20世纪以来西方哲学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大陆哲学与分析哲学不是两种不同的哲学思潮,而是“做哲学”的两种不同的风格。

“二十世纪的哲学史是刺猬与狐狸的历史,是那些努力想认识一件大事物的哲学家与那些只满足于认识许多小事物,甚或只是一件小事物的哲学家的历史。

西方传统哲学和现代主要哲学思潮纲

西方传统哲学和现代主要哲学思潮纲

西方传统哲学和现代主要哲学思潮纲要讲解人杨寿堪第一讲古希腊哲学(Greek philosophy)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开端。

恩格斯指出:“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

”古希腊哲学三位主要代表人物:苏格拉底(Socrates,前469——前399)柏拉图(Plato,前427——前347)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前322)一、苏格拉底哲学▲认识你自己(Know thyself)——德尔菲阿波罗神庙上的铭文(Inscription on the temple of Delphi)——哲学的出发点——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以人为中心——探究世界本原不是去探究世界本原是某种东西,而是要了解使世界井然有秩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善——善只能通过对自身的认识来获得。

▲美德即知识(Virtue being Knowledge)——有智慧有道德的人才能分清善恶——善出于知,恶出于无知——美德是通过教育得来的。

▲苏格拉底的方法-辩证方法(dialectical method)——通过与别人对话即一问一答的形式,揭露对方的矛盾——从具体事例引申出普遍原则,即普遍概念(general concept)或定义,这是获得真、善、美的方法——“助产术”(art of midwifery),象把潜藏在母腹中的胎儿接生出来一样。

二、柏拉图哲学▲理念论(Idea)——世界分为“可见世界”和“可知世界”——“可见世界”是由具体事物组成的、变动不居的、肉眼可见的不真实物质世界——“可知世界”是不变的、唯一真实的、绝对存在的理念世界——理念是原本,个别事物是理念的影子或摹本(copy),具体事物是“分有”(Participation)或“模仿”(imitation)理念——理念分为若干等级——具体事物的理念,数学的理念,艺术或道德的理念——最高的理念是善,善是创造世界一切的力量与源泉,善好比太阳。

实用主义 现代哲学派别

实用主义 现代哲学派别

实用主义现代哲学派别现代西方哲学流派之一、19世纪末叶产生于美国,20世纪初在美国广泛流行并开始在资本主义各国传播。

创始人是美国哲学家皮尔士。

美国哲学家詹姆士和杜威是使实用主义哲学体系化者。

其它主要代表还有美国的米德、胡克,英国的席勒,意大利的帕比尼等。

实用主义之最先产生并主要盛行于美国,是与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固有特点联系在一起的,而实用主义自形成以来也一直被当作美国资产阶级思想方式的象征。

实用主义的创始人皮尔士早年就学哈佛大学,毕业于劳伦斯学院,曾任哈佛大学和霍布金斯大学研究院教授。

1871-1874年间,他在哈佛大学组织了名叫“形而上学俱乐部”的哲学协会。

他生前发表过的两篇论文《信仰的确定》和《怎样使我们的观念清晰明白》就是他根据自己在该协会上作的学术报告整理而成。

詹姆士是美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他早年曾学习神学,在哈佛大学学医,后兴趣转向心理学和哲学,1897年以后专任哲学教授。

主要哲学著作有《心理学原理》、《实用主义》、《彻底经验主义论文集》等。

杜威是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在美国颇有声望。

早年就学佛蒙特大学和霍布金斯大学,深受新黑格尔主义影响。

后任教于密执安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完全转向实用主义。

1905年起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主要哲学著作有《哲学的改造》、《经验与自然》、《人性与行为》、《确定性的追求》等。

实用主义视经验为世界的基础,但它不把经验归结为感性知觉,而是把经验理解为经验中所感受到的一切(杜威语),即理解为意识的任何内容或“意识流”(詹姆士语)。

它认为,人们的经验从来不是什么确定的东西,而认识的一切客体是由人们的认识能力在解决生活任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

实用主义哲学的中心观点是所谓按真理的实际效用确定真理意义的皮尔士原则。

皮尔士认为,观念、概念和理论的意义就是它们对人们的经验和行动所起的作用。

詹姆士也提出,真理就是对确定或满足人们的兴趣、注意、信仰有用的东西。

简言之,有用就是真理,无用便是谬误。

现代西方哲学

现代西方哲学

(二)康德的“现象”与“物自身”
• 1.现象即我们所经验到的世界或者说是向我们所呈现的世界,是科学 知识可以达到的领域。
• • 2. “物自身”或“本体”:(1)作为感觉的外部来源。这种意义上
的物自身是在我们之外、刺激我们的感官、引起我们的感觉的东西, 但不可知。 (2)作为一种限制性概念。康德用它限制我们的认识, 使认识只能停留在现象界。 • 3. 康德的哥白尼革命:科学知识应当是“先天综合判断”,就是说, 科学知识由两部分构成:先天的部分提供具有普遍性、必然性的知识 形式,综合的部分提供后天的质料。科学知识的形成不是被动的主体 适应、符合外部对象的过程,而是主体用先天的形式去整理、综合和 统一杂多的质料的过程。 知识的形式包括:时间、空间和因果性等 十二范畴。这些形式只适用于现象,不适用于物自身。
(三)印度奥义书哲学
• (一)在《奥义书》中,“大梵”或“自我”是宇宙的最 高本体,它是世界万物的创造者,甚至诸神也是它的造物。
• (二)“大梵”或“自我”既创造万物,又隐于万物之中。 所以,一切看似不同的事物实际上都是那惟一的“大梵” 或“自我”的表现形式,在这个意义上,一切都是“大梵” 或“自我”。
二、欧洲大陆哲学与英美分析哲学
• 1. 从历史渊源上看,这两大阵营仍然 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哲学、唯实论 和唯名论、近代唯理论和经验论哲学 的继续。
• 2.大陆哲学与分析哲学不是两种不同 的哲学思潮,而是“做哲学”的两种 不同的风格。刺猬型和狐狸型
• 3.两大潮流的汇合
三、学习西方哲学的五大法门
• (一)柏拉图的理念论
• 1. 理念或型:一切可感的东西都是流变的,而每一类可感 事物的背后都有一个“理念”或“型”,这些“理念”或 “型”却是永恒不变的。现实世界中的马成千上万,处于 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之中,但它们都来自一个统一的马的 “理念”或“型”,它超越时间和空间。

现代西方哲学提纲

现代西方哲学提纲

《现代西方哲学》内容纲要导论一.哲学的本质1、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首先,是一种世界观,对整个世界的思考。

这把哲学和具体科学区分出来了。

其次,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这又与自发形成的和宗教形成的世界观区分开来了。

2、哲学的三大形态世界哲学有三大形态: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印度哲学。

二、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1、古希腊哲学:前6世纪-3世纪2、中世纪宗教哲学:3世纪-15世纪3、近代哲学:15世纪-19世纪中叶4、现代哲学:19世纪中叶-至今三、现代西方哲学的产生和发展1.现代西方哲学的产生哲学是时代的产物,现代西方哲学的产生和发展,绝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深厚的社会、科学、理论的基础的。

社会历史背景科学发展背景哲学理论背景2.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四、现代西方哲学的四大思潮1.科学主义实证主义:孔德、穆勒、斯宾塞马赫主义:马赫逻辑经验主义等各派分析哲学:罗素、维特根斯坦、维也纳学派、奎因、日常语言学派批判理性主义:波普历史主义:库恩、费耶阿本德实用主义:皮尔士、詹姆士、杜威结构主义:列维——斯特劳斯、阿尔都塞2.人本主义意志主义:叔本华尼采生命哲学:柏格森弗洛伊德主义:弗洛伊德存在主义:雅斯贝尔斯萨特海德格尔现象学:胡塞尔哲学解释学:伽达默尔3.西方马克思主义早期马克思主义:卢卡契科尔施葛兰西法兰克福学派: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哈贝马斯其他西方马克思主义4.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德里达福柯新实用主义:罗蒂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格里芬五、现代西方哲学的基本特征1.人的主体性的反思2.非理性性主义3.个体主义的反思4.相对主义六.研究现代西方哲学的意义和方法1.研究的意义2.研究的方法第一章叔本华的生存意志论意志主义开创了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是现代西方哲学中的重要流派。

它把意志置于理性之上,认为无理性的意志是世界的本体和万物的根源。

它形成于19世纪上半叶,20世纪初流行与德、英、法和北欧各国。

谈谈西方现代哲学

谈谈西方现代哲学

谈谈西方现代哲学谈谈西方现代哲学●叶晓锜分析哲学、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是二十世纪西方现代哲学的重要代表和思潮。

把握这三者的共同架构,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西方现代哲学的本质特点,更为深入地了解哲学的发展。

西方现代哲学,无论是分析哲学、现象学还是存在主义,都渊源于康德的揭示和黑格尔的承续。

在康德那里,我们的一切认识既相关于经验对象,亦相关于我们的心灵方式,是心灵方式和经验对象的主客共制。

康德认为,心灵方式是心灵自带的,它是先验的和自我绝对的;经验对象则源自于自在之物对我们的刺激。

心灵以自身先验的知性方式和理性方式表象经验对象,生成知性的和理性的认知样式。

康德把我们心灵外的存在称之为“物自体”,它的刺激为我们提供了经验对象,经验对象进一步被我们的心灵方式所表象,造就了认知。

康德认为认识不能够离开心灵方式而进入“物自体”,正如我们不能离开我们的视觉而看见什么,离开我们的听觉而听见什么。

这样,在康德那里,一切认识都是主客共制的成品,既受到先验的心灵方式的界限,又受到不能进入“物自体”的界限。

当我们谈论事物和世界时,它们不是别的,它们只是和只能是一种主客共制的表象,这样的主客共制的表象生成康德的“现象界”。

于是实在就被界分为了两个不同的,又彼此相关的世界,即“现象界”的世界和“物自体”的世界。

康德的揭示以其深深的魅力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西方学者,他们极为赞赏康德的那个先验的、绝对的心灵方式,但又很不满意康德关于认识的界限所在,以及认识不能进入的“物自体”,更不赞成“心灵方式”的先验绝对和“物自体”的自在绝对的二元性。

他们始终期望通过某种方式,对这两者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融合,回归一元绝对的世界建构,例如,马赫就非常不满意康德的自在之物,认为康德的物自体是虚构的和多余的。

他在《感觉的分析》一书中认为,物理的东西和心理的东西都是可感觉的要素关系建构,这样的可感觉的要素关系既造就了物理的东西又造就了心理的东西。

由此,在马赫看来,世界在本质上是一种可感觉的要素关系的建构,世界、自我、感觉都是由终极之元的可感觉的要素关系所建构的,是一元要素的造就。

现代西方哲学的发源地是哪里?

现代西方哲学的发源地是哪里?

现代西方哲学的发源地是哪里?现代西方哲学是指在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一场哲学变革,与中世纪哲学不同,它以科学方法为基础,强调理性、经验和推理,是西方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现代西方哲学的发源地是哪里?以下是几个主要的哲学流派和哲学家:1. 法国启蒙运动法国启蒙运动是欧洲近代文化的一股强大的思想力量,由于法国哲学家们对神权和封建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引发了对所有权力的质疑和反对。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哲学家包括伏尔泰、卢梭和康德等人,他们通过文学、艺术和哲学等途径,将理性、自由和平等的思想推广到了全欧洲。

2. 英国经验论哲学英国经验论哲学是欧洲现代哲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由洛克、休谟和伯克等哲学家发起的一种思想流派。

他们主张所有的知识来源都必须经过感性的经验,并且强调人的本性是完全可塑的,因此只要受到适当的教育和训练,人就能够变得更加理智和道德。

3. 德国理想主义哲学德国理想主义哲学是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由康德和弗里德里希·席勒等哲学家发展而成的。

他们认为,终极的现实是人类的意识和思想,而不是外部的客观世界。

他们还提出概念的重要性,认为所有的知识都必须通过概念来获取。

4.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美国实用主义哲学是由皮尔斯、詹姆斯和杜威等哲学家提出的一种哲学思想体系。

他们认为,所有的哲学问题都可以通过实践经验来解决,并且要分析人们真正关心的问题,为社会提供最大的实用价值。

5. 维也纳学派维也纳学派是由康德和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等哲学家在20世纪初发起的一种哲学运动。

他们主张将哲学和科学结合起来,认为只有通过形式科学的研究,才能真正理解语言和意义的本质。

总结:现代西方哲学的发源地是具有多个哲学流派的欧洲,从法国启蒙运动到英国经验论哲学,再到德国理想主义哲学、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维也纳学派等,每一种哲学思想都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思考,推动了西方哲学的发展。

同时,现代哲学的兴起也对当代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我们需要继续学习和借鉴哲学的智慧,为推动世界和平和发展做出贡献。

(完整版)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

(完整版)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

我先列个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吧~1、希腊罗马古典哲学米利都学派(泰勒斯等)(把世界归结为自然某一具体的现象或物质,如水、气)毕达哥拉斯学派(毕达哥拉斯)(万物皆数)赫拉克利特(宇宙是变动的火,由逻各斯(规律)支配)德谟克利特(提出原子论)爱利亚派(巴门尼德)(万物本源,就是意识认定的永恒“存在/是者,否认变化与运动)苏格拉底(强调用内省法获取知识)柏拉图(具体的万物背后是永恒的原型理念)亚里士多德(质料与形式的区分,宇宙由土、水、气、火、以太五元素组成,提出第一推动者“神”的存在,等,最全面的早期哲学)新柏拉图主义(普罗提诺)(“太一”为世界之本,理性规律、灵魂、具体事物皆为太一流溢而成)伊壁鸠鲁学派(伊壁鸠鲁)(万物、灵魂皆为原子,快乐为人生目的)犬儒学派(第欧根尼)(鄙视外在功利,主张清贫生活)斯多亚派(马可·奥勒留、艾比克泰德)(强调人的“善”与“德”,主张服从命运,同时把握自我)2、中世纪基督教哲学奥古斯丁(以哲学理论来阐释上帝的存在、三位一体、灵魂的救赎)(经院哲学)亚里士多德主义(托马斯·阿奎那)(以亚里士多德的理性哲学思想来阐释上帝的本质、存在、美德)意志主义(司各脱)(以自然意志作为世界运动的本因,源头则是上帝)奥康主义(不能外在求证的知识应该被删去——“奥康的剃刀”,等)••••4楼3、近代西方哲学早期自然哲学(培根、达芬奇、牛顿等一大批科学家、哲学理论家)(主张以实验观察为基础的科学来支持解释自然的理论)唯理论(理性主义)(笛卡儿)(我思故我在,知识的最终来源是上帝,物质、灵魂互为对应平行)(斯宾诺莎)(强调思维/观念和广延/物质是无限的上帝的两种不同表现形态,一种为内在,一种为外在)(莱布尼茨)(世界由性质连续的“单子”组成,包括精神和物质,都是“单子”觉醒程度不同的表现)经验论(经验主义)(洛克)(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物质有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前者在物本身,后者则是知觉产物)(休谟)(最初知觉是知识的唯一来源,时空和因果都是知觉的产物)(贝克莱)(存在就是被自我感知,对世界整体的感知则是上帝)(德国古典哲学)先验唯心论(康德)(知识最初来源于不可言说的“物自体”,经过认识主体用时间、空间、因果性的主观规范,才成为可表述的知识或观念/现象)绝对唯心论(费希特)(经验知识,是由意识深处的绝对自我,通过不断设定非我,把握非我而产生)(谢林)(自然逐渐自我觉醒,发展为与客观自然对立的自我意识,然后自我意识回归到自然中去,最终会与客观的自然达到绝对同一,即能意识自身的绝对实在)(黑格尔)(唯心辩证法,客观唯心主义,世界在一方面,是客观存在性历史的发展演化,另一方面又是主观意识从感性到理性的不断飞跃,当意识到自我意识的发展就是客观存在性的发展时,你就达到了上帝的绝对真理)青年黑格尔派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指出神是人类本质追求的外化,崇仰“爱”)早期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实践论唯物主义,强调实践劳动的决定性作用,使自然一方面在人类面前呈现出客观规律,另一方面又随着人的认识的深入而不断发展——即“历史的自然,自然的历史”•5楼••4、现代西方哲学早期非理性主义克尔凯郭尔(否认人有固定统一的本质,强调个体存在的偶然性与自由性,此为接近上帝之路,存在主义之先驱)唯意志论(叔本华)(世界的本体是无因果的本然的意志,时空、因果则是理性认识意志的结果,人生因欲求的无止境和受阻碍而痛苦)(尼采)(命运由自己把握,而非上帝的规范,故主张弱肉强食的“权力意志”)生命哲学(伯格森、狄尔泰)(世界是“生命之流”在时间上的“绵延”与进化)新黑格尔主义(布拉德雷)(绝对唯心辩证法的发展)新康德主义(柯亨、卡西尔)(先验唯心论与科学哲学结合的产物,但否认独立于意识的物自体的存在)现代英美哲学功利主义(边沁、密尔)(社会上人的行为其实是在追求个人幸福的最大化)实用主义(詹姆士、杜威)(事物成为知识对象的前提,就是它的实用性,只有经过人的追求和实验,才能得到真理)早期分析哲学(弗雷格、罗素、维特根斯坦)(主张逻辑本体论,世界的本体并非分离的实体,而是相互关联的逻辑关系)后期分析哲学(维特根斯坦、斯特劳森、罗蒂等)(认为哲学问题的产生是日常的语言遭到错误理解的结果,主张从语义进行分析达到语言与实在的本质关系)证伪主义科学哲学(波普尔)(否认科学可以达到绝对真理,提出三个世界——物质世界、精神世界、观念世界)历史主义科学哲学(库恩、费耶阿本德)(反对以脱离实践的纯粹逻辑作为表述世界的方式,而强调科学经验在历史上的积累)弗洛伊德主义(弗洛伊德)(强调潜意识和性欲对个人行为的决定性作用,梦、文明活动等是潜意识受外在道德压抑而在意识层面变相体现的结果)西方马克思主义之法兰克福学派(马尔库塞、哈伯马斯)(以马克思的辩证法、弗洛伊德的本能说,着重研究物质文明对人的奴役与异化作用,主张改变人的社会交往模式,减轻资本主义的社会危机)现象学/欧陆哲学胡塞尔(提出现象学方法,主张回到事物本身,研究意识对知识的构建性作用)存在主义(海德格尔、萨特、加缪等)(强调个人在世界上的先于反思意识的存在,是一切知识的来源,人的存在不同于物的存在,人的存在是自由的,不是被完全规定的——存在先于本质)解释学(伽达默尔、德里达)(认为对历史的研究,不可能还原为历史事实,而是现代视角与历史遗物的对话)结构主义(索绪尔、阿尔图赛、斯特劳斯、拉康)(主张对各种知识系统,优先进行整体结构的研究,并强调这种结构的先验性、永恒性,它是正确研究系统各要素的前提)解构主义(德里达、福柯、德留兹)(否认统一的知识结构的存在,批判理性在片面追求本质的同时丧失了世界的丰富性,认为人与世界、作者与读者的关系不是主客认知关系,而是主体间对话关系,肯定思想的多元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西方哲学的分类

按阶段分成四个阶段:19世纪后期,本世纪初到二次大战前,二次大战后,70年代后。优
点:反应社会环境对哲学的影响。19世纪后期黑格尔哲学面临崩溃,自然科学的挑战以及
这一时期哲学家对哲学传统的批评,使哲学面临深刻的危样,于是才有二十世纪初的“哲学
革命”,产生出两大新的哲学运动:现象学和分析哲学。但这两大哲学都未实现革命的目的,
陷入了理论危机。后来的发展阶段中,这些哲学走出纯理论、纯思辩,走向社会,面向生活
的语言,对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展开抨击。70年代以后的新流派沿续着对传统的批
判,但走向了跨文化的批评,而非反文化的批评。把西方哲学分成四个阶段,有利对各个时
期的思想特征和时代背景作出合理性的解释,不利于解释一些始终在起作用的哲学思潮在各
个阶段的连续性。比如,在第二个阶段的现象学在第三阶段发展为存在主义,而在第四阶段
表现为解释学;在第二阶段的逻辑分析哲学与第三阶段的日常语言哲学有一脉相承的关系,
还与第一阶段的实用主义相结合,形成了有美国特色的经验逻辑哲学。

按本质特征分:唯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以及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优点:突出了现代哲
学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关系。一般说来,唯科学主义自认为与自然科学是同
盟军,而人本主义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唯科学主义是以科学理性为标
准的一种特殊的理性主义,而现代人本主义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非理性或反理性的倾向。但这
只是一种大致的划分,任何一种本质都来自笼统的概括,都不足以囊括一切现像。有一种流
行的说法:现代英美哲学是唯理性主义的,欧陆哲学是人本主义的。事实上,现代英美哲学
只有逻辑实证主义才是唯理性主义的,日常语言分析哲学是自觉抵制唯科学主义的;即使在
英美哲学里,也有非理性的因素。另一方面,欧陆哲学也有反人本主义的立场。并且,很多
欧陆哲学在唯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之间也并没有采取“非此即彼”的立场,而是试图解释适合
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统一原则。

按地域分:英美哲学和欧陆哲学。好处:突出现代哲学与近代哲学的联系。现代英美哲学主
流——分析哲学与英国经验论有直接的承袭关系;现代欧陆哲学的现象学运动(包括存在主
义)则受笛卡尔到康德、黑格尔的法国和德国前辈们的影响。五六十年代,分析哲学与存在
主义已达到了相邻为壑的地步,似乎在西方哲学形成了两大地域集团。但实际上,分析哲学
与现象学运动的起源、内涵和影响,都不局限于地域。分析哲学的三个主要创始人除罗素是
英国人,弗雷格是德国人,维特根斯坦是奥地利人,分析哲学的最早学派——逻辑实证主义
是在德语国家产生的。同样,胡塞尔早期也受经验主义的影响现象学运动在英语国家的传播
也非常广泛。70年代以后,英美和欧陆哲学的交流和对话更加广泛和频繁。局限性:不能
反应西方各国哲学家对各种哲学流派的全面参与,按此标准写出的哲学史只是国别哲学的堆
砌。

按流派分:现代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有:新托马斯主义、新黑格尔主义、新康德主义、意志
主义、生命哲学、实用主义、分析哲学(包括逻辑原子主义、逻辑实证主义、日常语言分析
哲学),以及现象学、存在主义、社会批评理论、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解释学等。比本
质特征更有弹性、宽泛。但并非每一个哲学、每一种哲学观点都可以归属于一个哲学流派。
派别只倾向,不能概括一个哲学家的全部观点,甚至不能概念他的主要观点。现代哲学家很
有个性的自觉,海德格尔说他不是存在主义者,福柯说他不是结构主义者,维特根斯坦不愿
与任何一个派别为伍。不愿自己的思想被贴上任何的标签,为了突出自己思想的独特性。

按研究对象分:现代西方哲学分为语言哲学、科学哲学、政治哲学、社会哲学、生命哲学、
心理哲学、存在哲学、道德哲学、艺术哲学,其余诸如经济、法律、历史、文学、教育、女
性主义等等学科或领域,也都有各自的特殊哲学。哲学以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各
个领域为具体研究对象,进行“元”理论的研究。——研究对象的二阶关系:科学的科学、方
法的方法、言谈的言谈、语言的语言。其原则、方法与结论并不局限于研究对象之中,而具
有更普遍的意义。语言哲学在分析哲学中的地位相当传本体论与认识论在传统哲学中的地
位,科学哲学在很多方面也取代了传统认识论的地位。存在哲学与分析哲学也是有本体论和
认识论意义的普遍理论。但有一些“元理论”并不具有普遍意义,是名副其实的“分支哲学”:
经济哲学、法哲学、文学批评理论、教育哲学、体育哲学、女性哲学等等。缺点:经予哲学
以philosophy of x的形式,其中x是任意的对象,但却不告诉人们,哪些“元理论”深入到了
哲学的基础与核心,哪些达不到这一步;而且也不易反映一个哲学家或流派的全貌。逻辑经
验主义既是科学哲学,也是语言哲学,还是心理哲学,并且这些类别的哲学互有联系,若把
这一流派的思想分派到这三类哲学中,则它的统一的原则和方法就会被所处理的对象公割开
来。要言之,哲学研究的对象多是全方位的,把他们的思想分派到按对象划分出来的各部门
中,难免会有重复之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