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探讨
血清降钙素原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患者诊治中的变化

二 、 法 方
2n / l2~1 g m , 1 g m 。正 常 血 浆 P T g m , 0 n / l > 0 n/ l C
1 组: .分 治疗 组 : 为肝 硬 化 伴 自发 性 细 菌性 腹 浓度 为 0 5n/ l >1 gm 则提 示有 严重 的脓毒 . gm , 0n/ l 。 膜炎 患者 , 观察其 症状 及体征 , 行腹 水 常规 检查 及 细 血症 或 者败血 症性休 克 。 。
(67 ) 其 中体温 ≥ 3 ℃者 7例 (79 ) 6 .% , 9 1 .% 。腹 部 表现 : 痛 1 腹 1例 ( 8 2 ) 腹 泻 9例 ( 3 1 ) 腹 2.% , 2.% ,
部 压痛 4例 ( 0 3 )。 1.%
21 6月 第 6卷 第 3 Ci EoCi n c Ds(l t n dtn , n 0 2 V l N . 02年 期 h J x l f t i Ee r i Eio)J e 1 , o n nI e co c i u 2 6, o3
治疗 基础上 , 用注射 用头孢 哌酮 钠舒 巴坦钠 ( 瑞 死 于肝 肾综合 征 , (33 ) 于上消 化道 出血 。 选 辉 4例 3 . % 死 公 司产 品 ) 抗菌 治疗共 3 8例 , 西沙 星 ( 耳公 司产 莫 拜 三、 统计 学处 理
品 ) 1 , 果 不 明显 者 给 予 注 射 用 亚 胺 培 南 西 司 1例 效 对 计量 资料进 行 正 态 性 检 验 , 断 是 否 符 合正 判 以 4 表 示 。计 数资 料 比较 用 x - s 检验 , 计 他丁 钠 ( 辉瑞 公 司产 品 ) 6例 , 根据 腹 水 培 养 及 药 敏 态 分布 , 结果 , 调整 抗菌 药物 的使用 , 同时联合 腹 腔注 射 丁胺 量 资料 组 间 比较用 两独 立 样本 t 验 。采 用 统 计学 检 卡那 或 甲硝唑 , 程 为 8~1 。 疗 0d S S 15软 件 包 进 行 数 据 分析 处 理 , P< 0 0 P S1 . 以 .5 对照组 : 为病 毒性 肝炎 患者 J整理 分析 其流 行 为差异 具有 统计学 意义 。 :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116例临床分析

患 者予 抗病 毒 治疗 ) 抗感 染 治疗 : 。 病初 按经 验性 治 疗选 用抗
收治 的 l6例 肝硬化并 发 S P患者 。其 中 , 7 1 B 男 9例 , 3 例 , 女 7 男女 比例为 21 :.0 年龄 2 ~ 1岁 , 均 5 .3岁 。肝硬 化 . 1 ; 4 0 58 平 21 病因: 乙型 肝炎 肝硬 化 7 4例 。 型肝 炎 肝硬 化 1 丙 2例 。 精 性 酒
为 主 要 致 病 菌 , 7 .% (62 ) 药 物 敏 感 试 验 对 第 3代 头 孢 菌 素 药 物 敏 感 。1 6例 患 者 中 , 疗 有 效 者 8 占 62 1 /1 , 1 治 7例 , 效 有
率 为 7 .%。结 论 :B 50 S P是肝 硬 化 的严 重 并发 症 , 临床 表 现不 典 型 ; 断 中腹 腔 积液 检 查 十分 重要 ; 诊 治疗 药 物 首选 第 三代 头孢 菌 素 . 同时注 意保 护肝 、 肾功 能 。
早 期发 现和及 时治疗 , 而 提高 治愈 率 及降 低病 死率 。 从
1 资 料 与 方 法
给 予抗感 染 、 尿 、 蛋 白、 浆 、 肝 与支 持 治疗 ( 分 利 清 血 保 部
11一 般 资料 . 选 择江 苏 省 宿迁 市 人 民 医院 20 0 5年 1月 ~ 0 0年 6月 21
2 30 ) 2 8 0
f 摘要】 目的 : 讨肝 硬化并 发 自发 性 细菌性腹 膜炎 ( B 的临床 特点 。方 法 : 探 S P) 收集江 苏省 宿迁市人 民医院 2 0 0 5年 1 月~
21 0 0年 6月 收治 的 1 6例 肝硬 化并 发 S P患 者 的临床 资料 , 1 B 并对 其 作 回顾性 分 析 。 果 : 养结 果 以革 兰 阴性杆 菌 结 培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特征及病原菌耐药分析

44 ・ 1
盟竖堕 显
1 月第 1 卷第 6 2 3 期 . ,
p zDcm e 21.01 N . ,ee br 00v13 o . 6
・
论
著 ・
肝硬化并发 自发性细菌性 腹膜 炎的临床特征 及病原菌耐药 分析 ’
占国清 谭华炳 李儒贵 张薇薇 胡 波
C 1 e S i a 4 0 0 C ia okg , hy n 4 2 0 h n
【 s at Obe t e T s d h c nclfa rs a d ni o c eiac n l e ih s a et・ Abt c 】 r jci o t y te l i et e n at it rs t e i i r c roi p t n v u i a u b i sn v r s i s
WB > . 1 9 n 6 ae ( 52 ) a d P > 0 i 8 c ss 5 .% ) f 1 8 c s s w t ac e ut e , O C 05 0 L i 1 c ss 4 . , n MN 5 % n 7 ae ( 78 .O 1 a e i s i s c l rd 3 x / % h t u
外周血 白细胞数 ≥1. l9 ,3 %中性粒细胞> .;5 %腹水 白细胞数> .x 0L 5 . 00 0 L 6 . x / 7 0 4. 7 2 o 19 ,78 5 / %多核细胞> .;5 %(0 0 2 . 3/ 5 4 18 细菌培养 阳性 , 中革兰 氏阴性菌 2 1) 其 5例(33 , 8. %)革兰氏阳性菌 5例( 6 %)检测 出的革兰 氏阴性菌对大部分 1. , 7
css( 0 % ) e p ea W B > O x 0 L i 2 re 2 .% )n nrp i 7 % i 8 ae (30 ) si s ae 7 . .P r hrl 4 i C I . l9 n 9 css( 1 0 / i 5 ,et hl 0 n 6 css 6 . .A c e o > % t
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腹膜炎患者血清及腹腔积液TNF-α、IL-8、IL-18水平临床意义的探讨

对 照 组 . 合并 S P者亦 明显 高于 对 照组 ( < .5 。结 论 : 未 B P 00 ) 乙型 肝炎 后 肝 硬化 并 发 S P患者 血 清 和腹 腔 积液 中的 B
T F d、 一 、 一 8明显 升 高 , N 一 I一 、L 1 N — I 8I 1 L L T F 、L 8 I一 8参 与 了肝 硬 化腹 腔积 液 并发 S P的发生 与 发展 ,检 测 乙型肝 炎 B 后 肝硬 化 自发性 腹膜 炎患 者血 清及 腹腔 积液 的 T — I一 、 一 8水平 对 S P的早 期诊 断有 重要 的 临床意 义 。 NF 、L 8 I 1 L B
a e io ii lp rt n ts
C HEN n u , Yiy nHUO i n Jr g o
( e at n f at e tr oyX ag aS cn si f e t lSuhU ies y nn Poic ,hn s a 4 0 1 , D pr me t s oneo g ,in y eo dHopt o nr o t nvri , a rvn e a gh 10 oG r l l a C a t Hu C 1
St y o ha e fs r m n s ei e es o ud f c ng s o e u a d a c tc lv l f TNF— 【 L 一8 a L-1 n o. I nd I 8i
pa i n s wih t pe B p tts c r h ss c m p i a e t po t ne u c e i te t t y he a ii i r o i o lc t d wih s n a o s ba t r —
【 键 词 1乙 型 肝 炎 肝 硬 化 ; 关 自发 性 腹 膜 炎 ; 瘤 坏 死 因 子 ; 细 胞 介 素 - ; 细 胞 介 素 一1 肿 白 8白 8
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观察

瓶 及 厌 氧 瓶 )各 1 l细 菌 鉴 定 用 K—B法 。 , Om ,
失代偿期肝硬化住院患者 3 3例 , 中符 合 S P患者 6 , 2 其 B 0例 男4 7例 , 1 女 3例; 年龄 3 7 , O一 2岁 平均 4 5岁。其 中, 乙肝肝
硬化 5 5例 , 肝 肝 硬 化 2例 , 精 性 肝 硬化 2例 , 源性 肝硬 丙 酒 隐 化 1 。 病 例 均 符 合 20 例 0 0年 9月 西 安 全 国传 染 病 与寄 生 虫
免 疫 调 节 剂 , 胸 腺 肽 a 、 腺 五 肽 等 , 断 或 疑诊 S P者 在 如 1胸 诊 B 留取 腹 水 标本 后 凭 经 验 给 予 抗 生 素 : 孢 j 代 或 喹 诺 酮 类 ; 头
如腹水培养结果 阳性 , 根据 药敏实验 调整用 药 , 程应在 则 疗 1 O~1 4d或以上 , 抗生素使用做 到早 用 、 足量。每 5— 7d复
总 之 , 年 消化 性 溃 疡 的 临床 症 状 不 典 型 , 表 现 为 消 化 不 老 多 良症状 , 程 长 , 发 症 多 , 随 疾 病 多 , 疗 上 除 选 用 胃 黏 病 并 伴 治 膜保 护 剂 、 子 泵 抑 制 剂 和根 除 H 质 p的药 物 外 , 外 加 用 胃 动 另
疗 失败 0 。
2 结 果
病会议修订的《 毒性肝炎 防治方案》 断标 准… , 病 诊 并经 c T
・
4 0・
医学创新
2 1 2月 第 7卷第 6期 00年
i M dcl n oa o eia Invt no
— —
n, a
. ! Q
: 壁鱼 ! :
文研究之 中 , 老年 患 者 的 胃溃 疡恶 变 率较 年 轻 人高 。 但
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27例临床分析

第37卷10982013年第11期黑龙江医学H E I L O N G J I A N G M E D I C A L J O U R N A LV01.37,N o.11N O V.2013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27例临床分析胥文辉(江西省东乡县岗上积中心卫生院消化内科,江西东乡331800)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 B P)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病情转归。
方法选取2011—12—2012—02间在我院治疗的27例肝硬化腹水合并S B P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临床症状、体征、治疗方法及转归进行分析统计。
结果患者出现发热、腹胀、腹痛合并腹膜刺激征等临床表现,其中外周血白细胞增高者占13%,腹水中白细胞升高者占51%,腹水多形核白细胞(PM N)≥0.5者占60%,腹水细茵培养阳性率为1l%,以革兰阴性茵为主。
治疗药物以头孢类或喹诺酮类抗生素为首选。
经过治疗,治愈16例,占59%;好转8例,占30%;无效3例,占11%。
结论肝硬化腹水近半数症状不典型,腹水细茵培养阳性率低,不可单纯依靠腹水检查结果作为SBP的诊断依据,第三代头孢菌素及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肝硬化;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doi:10.3969/j.i s s n.1004—5775.2013.11.031学科分类代码:320.11中图分类号:11575.2文献标识码:B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 P)是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的一种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是腹腔无脏器穿孔现象的细菌感染性炎症疾病。
对于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其中约有10%~30%的患者可发生此类感染…,若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感染性休克或肝肾衰竭,甚至对患者生命健康产生威胁。
本研究主要探讨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病情转归,现报告如下。
l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1—12~2012—02间在我院治疗的27例肝硬化腹水合并SB P患者,男性患者有19例,女性患者有8例;患者的年龄在37~70岁,平均年龄为(38.1±11.3)岁。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研究进展

4 4・ 3 第 2 1卷 第 3期 J T M. r2 1 Vo. 1 N . E C Ma. 0 2, 12 , o3
肝硬化并发 自发性腹 膜炎研 究进展 术
谢晶 日 刘 洋 王 静 滨
( 1黑龙 江 中 医药 大学 附属 第 一 医 院 , 黑龙 江 哈 尔滨 1 0 4 ; 5 0 0 2黑龙 江 中 医药 大 学 , 黑龙 江
消 化 道 出 血 。 胆 红 素血 症 是 肝 脏 损 害 的表 现 之 一 , 肝 脏 实 质 高 是
兰 阳性 菌 约 占 4 %~ 0 0 2 %。 革 兰 阴 性 菌 中 大 肠 埃 希 菌 占主 要 , 其 次 为肺 炎 克 雷 伯 菌 、 绿 假 单 胞 菌 、 曼 不 动 杆 菌 、 沟 肠 杆 菌 、 铜 鲍 阴
使 肝 脏 功 能 受 损 加 重 , 加 肝 移 植 患 者 围手 术 期 死 亡 率 , 发 肝 增 诱 肾 综 合 征 、 性 脑 病 、 化 道 出血 , 重 的可 以 出现 感 染 性 休 克 、 肝 消 严 血压下降而危及生命 。 年来 , 近 随着 对 自发 性 腹 膜 炎 研 究 的 不 断 深 人 , 对 其 早 期 诊 断 和 治 疗 水 平 得 到 长 足 提 高 , 然 自发 性 腹 使 虽 膜 炎 有 一 个 相 对 稳 定 的 发 病 率 和 高 复 发 率 [ 。 已成 为肝 硬 化 1 但
作用 于 大 量 的 中性 粒 细胞 迁 移 至 腹 腔 , 致 使 复 杂 的炎 性 因 子 瀑 并 布 反应 。 中 白细 胞介 素 ( ) 6 炎 因子是 肝 细 胞 合 成 急性 期 反 其 I 一 促 L
水 或 者 原 有 的腹 水 近 期 大 量 增 加 。 自发 性腹 膜炎 患病 率 占肝 硬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临床诊断及病原菌分析

了解肝硬化腹水并发 自 发性腹膜 炎的患者 的临床特征及腹水病原菌分 布 , 临床 为
【 摘要 】 目的
早期诊断和合理 、 有效选用抗生素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以 20 00年 5月至 20 0 8年 5月诊断为肝硬化并
自发性腹膜炎腹水细菌培养结果 为阳性的住院患者为研究 对象 , 回顾性分析患者 的症状 、 征、 体 辅助检 查及治疗 , 转归 。结果 患者有不同程度 的发 热、 腹痛 、 腹泻及腹膜刺激 征。血常规 白细胞及 中性粒 细 诊断肝硬化患者并发 自
【 关键词 】 肝硬化 ; 自发性腹膜炎
Cl ia i g o i n it i u o f p t o e s i i e i r o i p t n s c mb n d wi p n a e u i c l d a n ss a d ds rb t n o a h g n n l r cr h s a e t o i e t s o t n o s n i v s i h
t n s ac tsc l c u t e n t mtd. B n MN o o et en r 1 s h rc i oi mo gt ep to e s i t s i el o n mo sm e W C a d P e e d b v o ma.E e eih a c l a n a g n h h h if ce h s i c f i sr td te t p te n x r l b i l n u n a .T e G a o t e we e rl t e y n e t d t e a ct u d ae h o . e twee K e sel p e mo i e h r mp si r eai l i l h d v v moe o sr e .Co d so T e d a n sso B i l i h ssma ny d p n e n b t l ia y tms r b ev d n u i n h ig o i f S P w t r a i il e e d d o o l o ci c s mp o le r l f n l a d a ct sc l r e u t.Re s n b eu e o n i i isi e e s r c o dn o te d u e st i e t o a n s i u t e r s ls e u a o a l s f t l c sn c s ay a c r i gt r g s n i vt t s t — a bt h i y c iv e r p u i f c.T e G a n g a ie b ce awee t e mo tc m n p t o e s he e t a e t ef t h im- e c t a tr r s o mo ah g n . h c e v i 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嘧回国密啜 3讨论 跖疣由HPV感染引起,通过直接接触传染,亦可自身接 种,创伤和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也是重要原因,细胞免疫对 疣的防御机制起主要作用fl1。人类乳头瘤病毒可以通过皮肤的 细微破损而直接接种并传染,由于足底每天受力,再加上足部 多汗以及鞋的摩擦,使跖疣非常容易自身接种传染,导致皮损 越来越多,并且由于摩擦使皮损表面有很厚的角质层,大大增 加了治疗的难度。因为跖疣自觉症状轻微,很少引起患者的重 视,多数患者是在皮损不断增多、长时间不消退或因皮损过大 引起触压痛后方来就诊,也给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另外,皮 肤大面积的传染跖疣,在碰触、摩擦后极易出血,导致伤口溃烂 感染,极易诱发其他感染性疾病,故多发性跖疣的治疗有很大 的难度。高频电刀、冷冻、激光等物理治疗以及局部外用腐蚀性 药物治疗,虽然见效较快,但是用于治疗多发性跖疣时造成的 开放性伤口多,创伤面积大,恢复慢,且治疗过程比较痛苦,给 患者的生活、工作等造成许多不便,致使很多患者无法配合完 成治疗;其他抗病毒药物虽有效果,但未见显著疗效的报道。 卡介菌多糖核酸是牛结核杆菌的减活疫苗,目前使用的是 去除菌体蛋白后提取的菌体多糖,是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物 质。卡介菌多糖核酸是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可以通过调 节机体内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刺激网状内皮系统,激活单核一 巨噬细胞功能,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功能来增强机体抗病毒能 力;其通过对T细胞的致敏产生细胞介导的免疫致敏T细胞, 在抗原的特异刺激下分化、繁殖并合成,释放一系列淋巴因子。 由于淋巴因子的综合协同作用从而发挥细胞免疫功能,进而溶 解和破坏病毒的靶细胞,达到排斥疣病变组织的目的目。 综上所述,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显著且安 全性高,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使用方法简单、痛苦小,故患者 易于接受,虽然疗程较长,但与患者交流后,患者多能配合,是
一种治疗多发性跖疣的良好方法。 参考文献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 .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 [2】顾文涛,许辉,李遇梅.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左旋咪唑治疗多发性跖疣 疗效观察及其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田.临床皮肤科杂志,2010, 39(5):323—324. (收稿日期:2012—05—21)
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探讨 汤 英 (通许县人民医院,河南通许475400)
【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的治疗方法 及疗效。方法 60例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随机分成 对照组(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和观察组(首先进行广谱抗生素 治疗,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每组各3O例。 对2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愈11例,好转17例, 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5例,好转15例,无效1O例。与对照组相 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 论肝t,It4L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的治疗,先予以广谱抗生素,然后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值 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肝硬化 自发性腹膜炎药敏试验敏感抗 生素临床疗效
自发性腹膜炎作为肝硬化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指腹 腔内没有脏器穿孔的情况,腹膜出现急性细菌性感染[11。肝硬化 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并且其病死率也相对较 高,甚至可达50%,所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 预后。2010年6月一2012年2月期间,我院诊治的肝硬化合并 自发性腹膜炎患者,首先进行广谱抗生素治疗,根据药敏试验 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 下
作者简介:汤英,女,本科,主治医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6月一2012年2月期间,我院诊 治60例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左氧 氟沙星静脉滴注)和观察组(首先进行广谱抗生素治疗,根据药 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每组各3O例。对照组男 24例,女6例,年龄21.5岁一75.5岁,根据肝硬化Child—Pugh 分级标准,A级10例,B级14例,C级6例;观察组男23例, 女7例,年龄22岁一75岁,根据肝硬化Child—Pugh分级标准,A 级1O例,B级15例,C级5例。在年龄、性别和病情等方面,2组 患者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的诊断标准患者具有发 热、腹痛、弥散性压痛、反跳痛,短期内腹水迅速增多,排除继发 感染,并且利尿剂的疗效欠佳,腹腔穿刺腹水检查显示白细胞 大于500×10qL,或者多形核白细胞大于250×10qL,腹水细菌 培养结果为阳性。 1.3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治疗方法静脉滴注0.3 g左氧氟沙星,每 日1次,1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1.3.2观察组治疗方法首先进行广谱抗生素治疗,根据 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对于革兰阴性菌感染患 者,选用亚胺培南、头孢吡肟以及头孢哌酮/舒巴坦等;对于革 兰阳性菌感染患者,选用替考拉宁、万古霉素以及头孢唑啉等。
基层医学论坛2012年9月第16卷第26期 ■国回国弱厨 1.4疗效判定标准目①治愈:腹膜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消失,腹水细菌培养由阳性转为阴性,腹水生化检查中白细胞 小于300×106/L,多形核白细胞小于250×10qL;②好转:腹膜 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缓解,腹水生化检查中白细胞小于 300×106/L,多形核白细胞小于250×106/L;③无效:腹膜炎的 临床症状和体征没有改变,甚至加重,腹水细菌培养仍然是阳 性,腹水生化检查中白细胞高于300×106/L,多形核白细胞高 于250×1O6几。 1.5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 检验,P<O.05为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治愈11例,好转17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5例, 好转15例,无效1O例。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升 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3讨论 肝硬化患者基本处于营养状态不良状态,机体抵抗力相对 低下,并且胃肠功能大多紊乱,尤其是肝硬化伴有腹水患者,由 于细菌的过度繁殖以及肠壁通透性的增加,很容易导致肠道菌 群的易位,引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日。肝硬化患者都伴有不同 程度的门静脉高压,导致肠道瘀血、肠壁组织水肿,并且其渗透 性增加,肠道的正常生理屏障受到很大程度的破坏,在机体免 疫力严重下降的情况下,细菌通过肠黏膜微小的缺损或者肠淋 巴管进入腹腔,导致腹膜炎。所以,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患 者的病原茵主要来自肠道,为革兰阴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 及厌氧菌等。 有研究表明[41,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头孢美唑、头孢吡 肟以及头孢哌酮,舒巴坦相对较为敏感;革兰阳性菌对替考拉 宁、万古霉素、头孢吡肟以及头孢唑啉的敏感性相对较高。本研 究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O.05),也证实了上述观点。对于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 性腹膜炎患者,一旦确诊,需要尽早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抗菌治 疗,广谱抗菌时首选二、三代头孢菌素以及三代喹诺酮类药物。 为了避免长期使用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宜尽早进行药敏试验,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取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将会取得较好 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张志铭.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诊治分析[J】.临床 医药实践,2009,18(9):678—680. [2]郑红,郑容.肝硬化合并结核性腹膜炎17例临床分析叨.现代医药 卫生。2011,27(6):84O一841.
【3】陈于兰,陈于祥,杨勇.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的治疗分析啊.局 解手术学杂志,2011,20(5):518—519. [4】刘旺森,陈作旭,戴丽萍.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116例治疗分 析[J】.浙江医学,2009,31(6):823—824. (收稿日期:2012—05—14)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特征观察 党臻丽 (柳林县人民医院,山西.柳林033300)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77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老年组 690例(年龄超过60岁)及中青年组80例(年龄小于59岁)患 者性别、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发病形式、临 床表现、治疗效果、脑卒中后抑郁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老年组 静止发病、治疗(无效/死亡)、卒中后抑郁发生率高于中青年 组;意识障碍发生率少于中青年组(P<0.05);2组男性比例、危 险因素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 具有其临床特点,应尽早行有关检查明确诊断,常规治疗基础 上,及时行心理、康复训练等治疗抑郁;做好预防及康复训练可 以减少复发。 【关键词】脑卒中缺血性老年临床特征
缺血性脑卒中是当今世界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病之 一,
其致残率、致死率和复发率高等特点给患者的精神和经济
都带来沉重的负担,多发于老年人,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 为了探讨老年缺血性脑率中的临床特点,现将我院同期确诊的 老年患者与中青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本组77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04年 1月一20l2年2月经MRI或CT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 男420例,女350例,年龄32岁一85岁,平均年龄(61.78± 14.28)岁。 1.2方法回顾性分析77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 资料,比较老年组(年龄超过6O岁)及中青年组(年龄小于 59岁)患者性别、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发 病形式、临床表现、治疗效果、脑卒中后抑郁等方面的差异。 1.3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 检验,P<0.05为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770例患者中老年患者690例,中青年80例;老年组静止 发病、治疗(无效/死亡)、卒中后抑郁发生率高于中青年组;意 识障碍发生率少于中青年组(P<O.05);2组男性比例、危险因素 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尸>0.05),见表1。 作者简介:党臻丽,女,本科,主治医师。 基层医学论坛2012年9月第16卷第26期 3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