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复习规划

北京师范大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复习规划
北京师范大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复习规划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学类专业(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完备学习计划

前言:

对于考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类专业的同学而言,首先要明确北师历年出题的一个特点:重基础,因此考研指定的相关书目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将这些参考书目看熟、看透的情况下,才有必要再去看别的参考书和相关的期刊论文。由于北师文学专业科目复习看考书较多,考试的内容比较细,对于基础知识点的考查比较多,专业课考试的难度并不是很大。所以,第一遍的参考书学习,一定要仔细梳理参考书的知识点并全面进行把握。专业课的复习需要拿出百分百劲头亲自动手去学习,去思考。

当然,考生也要注意心里有数,这所有的参考书其实是对应着两个科目、四门内容:第一个科目是中国文学史(150分),其中古代文学部分和现当代文学部分各占75分,对应的六本书是中国文学史(古代)四本(袁行霈)、中国现代文学(刘勇邹红)、当代文学史。也就是说,古代文学四本书共占75分,考试命题会平均分布在各个朝代的文学,因此考生对这四本书用力要均等,不可偏废;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合起来占75分,但这两本书的重要程度不同,一般来说,现代文学要占到50分左右,而当代文学占20——30分。

第二个科目是文学理论与外国文学史,总分150分。其中文艺理论部分占75分,对应的书是《文学理论教程》(约占50分)和《中国古代文论教程》(约占20分或稍多);外国文学史部分占75分,对应三本书:《外国文学史(欧美卷)》(约占50分)、《东方文学史通论》和《比较文学学科新论》(这两本合起来占20-30分)。

总结一下:这11本书中非常重要的(根据分值来确定)有:《中国文学史》(古代)4本、《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学理论教程》和《外国文学史(欧美卷)》,对于这几本书,一定要事无巨细得看,争取烂熟于心,有可能一个细节就是一道考题,比如2010年的“实验小说”、“国王死了,然后王后死了”等题,都是这种细节类的题目。而《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论》、《东方文学史通论》以及《比较文学学科新论》的重要性相对低一些(注意,只是相对),大家在复习时最好采用搭框架、之后往里填内容的点式记忆方法。相信在明确了这些情况之后,大家就能合理分配看书的时间和详略。

一、专业信息介绍

1、院系专业信息,包括就业、导师、科研情况

学校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创办于1902年,它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现在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中国政府正在实施的“211”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之一。北京师范大学是我国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大学之一,1949年以前就培养过研究生。198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1984年被批准为首批试办研究生

院的大学之一。

就读于此,就会发现北师大的学风非常严谨,整个学校也非常的有人文气息,学术氛围较浓,是读研的理想选择。

具体专业:

北师大的各个文学专业实力都非常强,一般均排名在全国前5名之内。其中文艺学专业是北师大最为王牌的专业,但是就这几年的招生情况来看,古代文学和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这两个专业较为热门,竞争最为激烈,但是由于这几个专业的初试试题一样,考生可以先安心复习,报名时再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

关于研究生报考的任何情况都可以及时察看北师大研究生院网站

https://www.360docs.net/doc/fe2467677.html,/jianjie/jjindex.htm

文学院导师介绍可以察看北京师范大学网站

https://www.360docs.net/doc/fe2467677.html,/Web/szdw/default.asp?Id=9

2、本专业近四年报考录取情况

以下几个专业的初试试题相同,故全部列出以供考生参考(说明:1、表中报考和录取人数为通过考试录取考生的情况,不包括推荐免试学生。2、表中录取人数中个别专业包括调剂到我校的考生,故录取比例可能超过100%)

1、2006年

专业名称报考人数录取人数录取比例

文艺学154 16 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69 15 21.7

中国古代文学 288 20 6.94

中国现当代文学269 28 10.4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181 15 8.29

★儿童文学66 8 12.1

2、2007年

专业名称报考人数录取人数录取比例

文艺学150 12 8

中国古典文献学56 12 21.43

中国古代文学298 16 5.37

中国现当代文学284 19 6.69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171 15 8.77

★儿童文学61 4 6.56

3、2008年

专业名称报考人数录取

人数

录取比

文艺学143 13 9.09

中国古典文献学61 11 18.03

中国古代文学314 14 4.46

中国现当代文学296 16 5.41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182 12 6.59

★儿童文学50 6 12.00 4、2009年

专业名称报考人数录

录取

比例

文艺学150 13 8.67

中国古典文献学51 8 15.69

中国古代文学328 11 3.35

中国现当代文学309 18 5.83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199 9 4.52

★儿童文学54 5 9.26

其他有关学费、学制等、同等学力报考(陆渊要注意,看招生简章对发表论文的要求https://www.360docs.net/doc/fe2467677.html,/zhaoshen/zsindex1.htm)等问题请参看北师大研究生院网站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fe2467677.html,/zhaoshen/zswd.htm

注:根据以往的经验,报考本专业研究生的同学公共课成绩要达到50分,专业课成绩要达到90分,否则即使是总成绩过线也有可能被淘汰!

3、出题老师情况

由于初试有四个专业方向的命题,因此基本上是四个研究所(古代文学研究所、现当代文学研究所、文艺学研究所、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日针对四个不同部分各自出题,每个研究所参与出题的老师又有多名,可见出题的方向不好直接把握,一般论述题的题目可能会跟该研究所所长或学科带头人的研究方向有关,如文艺学研究所所长是赵勇老师,近年研究媒介文化,因此09年、10年这两年文学理论的论述题就都与“纸质媒介消亡、新媒介产生“这一相关命题有关。但还是建议考生将前期精力全部用于对参考书的复习上,在备考最后阶段如还有时间再去看老师最近的研究兴趣和相关论文。

4.复试情况

1、复试总分为300分,包括专业笔试、专业面试和外语听力口语三部分。专业笔试180分,专业面试100分,外语听力和口语20分。凡笔试成绩低于108分、面试成绩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

2. 总成绩等于初试成绩加复试成绩。

3. 录取顺序:一般分专业按总成绩顺序录取,凡在专业名称后注明方向的按方向录取。

注:由于不同专业的复试题目和情况完全不同,因此考生在准备初试时不要担忧复试的事,北师的录取是非常看重初试成绩的,因此如果进了差额复试,但初试成绩较低,录取希望还是不大。初试考到一个非常高的成绩才是王道。

二、复习规划指导复习规划指导

1、往年大纲变化解读

近几年大纲几乎没什么变化,参考书目就是那11本书(后面会详细列出)

如果说有一点变化,就是《文学理论教程》换成了新版第4版,我考的时候还是用的旧版,所以大家要注意这个变化,一定要按新的参考书进行复习。

大家要注意定时看北师大研究生院网站,及时察看更新的信息,一般而言参考书目不会有大的变化。每年在8、9月会出新的招生简章并规定参考书目,如果一旦有更换参考书目,大家也不要害怕,因为所有的考生面对的情况都是一样的,把上一年考研的参考书看好,以不变应万变,就会有充足的时间。

2、历年考试难度分析

从近五年题型来看,两张卷子必考的题型有名词解释、简答、论述,还有可能考文本分析(2009年分析杜甫的诗歌、雨果的小说《九三年》片断),在文学史上地位重要的作家仍是命题的重中之重,所以对这样的作家要做到全面复习,包括他的非重要作品和非重要题裁的写作、文论等;名词解释的范围非常广,但绝大多数都能在课本里找到,有些较为生僻,这就要求考生对课本上的任何细节知识都不能放过。

近两年出题有一个几个新倾向:题量增大(主要表现在名词解释上,要求考生答题速度加快,对基础知识非常熟悉);注重考察考生自己的想法和逻辑能力(比如文本分析和针对某些现象、命题给出自己的看法等)、出现一些时间跨度较大的题目(如中国现代新诗的发展脉络、农村题材小说在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情况)这就要求考生不能再一味死记硬背独立的知识点,而是要在复习时要有意训练自己的逻辑能力和分析文本的能力,最终将整个学科体系打通。

3、复习方向点拨

一般来说,英语和政治对总分的影响很大,而且必须超过北师划的分数线(50分),否则即使总分很高也没有复试资格。所以对这两门的复习也不可掉以轻心。

英语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从考研开始,就要坚持天天背单词,根据情况给自己制定一定的量(比如每天背5页),俞敏洪的那本考研英语词汇,被称为红宝书,对考研的同学来说是人手必备的,最好将上面的单词认认真真地背两遍。开始复习时可以每天做两篇阅读或完型填空,认真分析,对完答案后好好分析原文(整个约用一小时左右)。随着复习第二阶段的到来,近十年的真题都可以拿来练习(从最近的年份开始),反复的做、揣摩,至少做三遍(我有同学做过不下十遍),真题熟悉的基础上可以再做一些模拟题(但要挑选好的参考书),在第二阶段开始时也要慢慢积累一些写作的固定句型和模板。

政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零基础,所以不用担心自己的能力。只要做好计划,跟着这份复习规划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走,进入复试绝对没有问题。同样的,我建议以将9月份以前的大部分时间花在准备公共课上,因为短期之内靠突击提高英语分数很难(英语要日积月累积少成多),政治也需要大量时间背诵和理解。在8月底政治大纲出来后再复习完全来得及,推荐的书目是任汝芬的政治四本,因为兴趣和意志会慢慢地消磨殆尽,所以考前的三四个月突击背诵完全来得及,而且可以保持新鲜完整的记忆。

4、参考书目推荐及书目复习方法

初试:

代码考试科目参考书名称出版社作者

723 中国文学史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洪子诚

723 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史(4本)高等教育出版社袁行霈主编

723 中国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8月版

刘勇邹红

936 文学理论与

外国文学史

(含比较文

学)

比较文学学科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王向远

936 文学理论与

外国文学史

(含比较文

学)

东方文学史通论上海文艺出版社王向远

936 文学理论与

外国文学史

(含比较文

学)

外国文学史(欧美卷)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年4月版

朱维之等主

936 文学理论与

外国文学史

(含比较文

学)

文学理论教程(第4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年11月第4版

童庆炳主编

936

文学理论与

外国文学史

(含比较文

学)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年版

李壮鹰

当然,考生也要注意心里有数,这所有的参考书其实是对应着两个科目、四门内容:第

一个科目是中国文学史(150分),其中古代文学部分和现当代文学部分各占75分,对应的六本书是中国文学史(古代)四本(袁行霈)、中国现代文学(刘勇邹红)、当代文学史。也就是说,古代文学四本书共占75分,考试命题会平均分布在各个朝代的文学,因此考生对这四本书用力要均等,不可偏废;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合起来占75分,但这两本书的重

要程度不同,一般来说,现代文学要占到50分左右,而当代文学占20——30分,指定的现代文学史是北师大自己的教材,有其不同于其他教材的着力点,因此在现代文学史复习时一定要以这本书为主,特别是第一遍看书时要将整本书的框架和知识点一一整理,因为就这一本书就占到50左右,可见其考点的密集度很大;洪子诚的当代文学史是一本框架性、具有拔高性质的书,用语其为精炼,因此只能提供一个考试的范围,而且当代文学史覆盖面广但出题少,不易把握重点,最好的办法是在第一轮复习时全面了解这本薄书里都提到了哪些点、构建起连续的当代文学史框架,然后在今后几轮的复习中,如果学有余力根据情况我会推荐给你们更适合背诵知识的书。

第二个科目是文学理论与外国文学史,总分150分。其中文艺理论部分占75分,对应的书是《文学理论教程》(约占50分)和《中国古代文论教程》(约占20分或稍多);《文学理论教程》(2008年版)较以前的版本做了一些改动,这本书有个特点,它是利用马克思文学理论为框架,致力于将西方文学理论和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进行综合打通,所以它的内容虽然不多,但是信息量非常的大,古今中外都包含在内,因此要认真研读这本书,细节也不可放过。《中国古代文学史》内容虽多,但是考试分值较少,复习时抓住大的脉落和重要知识点即可。外国文学史部分占75分,对应三本书:《外国文学史(欧美卷)》(约占50分)、《东方文学史通论》和《比较文学学科新论》(这两本合起来占20-30分)。从分值来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无疑是复习的重点,每个细节都要注意到;而对于《新论》和《东方》这两本书以简答题把形式握一些重要内容、将名词解释整理一下记忆即可。

总结一下:这11本书中非常重要的有,《中国文学史》(古代)4本、《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学理论教程》和《外国文学史(欧美卷)》,对于这几本书,一定要事无巨细得看(古代文学史中那些名不见经传的作家可以忽略),有可能一个细节就是一道考题,比如2010年的“实验小说”“国王死了,然后王后死了”等题,都是这种细节类的题目。而《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论》、《东方文学史通论》以及《比较文学学科新论》的重要性相对低一些(注意,只是相对),大家在复习时最好采用搭框架、之后往里填内容的点式记忆方法。相信在明确了这些情况之后,大家就能合理分配看书的时间和详略。

另有一些参考书:《西方文论史》(马新国)、《外国文学史简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当代文学史》(陈思和)等等。。。(今后我会随着你们的复习进度详细说明这些参考书怎么使用,现在就请大家安心看好指定的十一本书)

复试:不指定参考书,围绕不同专业各自方向进行。每年的形式会有变化,但都是与报考方向的专业知识、作家作品紧密联系。

三、学习方法解读

1.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2. 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1)通过目录法、体系法的学习形成框架后,在仔细看书的同时应开始做笔记,笔记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影响看书的速度,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发现笔记对于整

理思路和理解课本的内容都很有好处。

(2)做笔记的方法不是简单地把书上的内容抄到笔记本上,而是把书上的内容整理成为一个个小问题,按照题型来进行归纳总结。(如对一些专有名词、思潮学派等以

名词解释的方式,对一些作家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等以简答题、论述题等方

式列出纲目和要点,注意不要字字皆写,要学会用重点字句来记忆。)3.真题的使用方法(我已将近十三年的真题题目以压缩文件的形式整理出来稍后发给大家,大家看看了解一下,在看书过程中看到相关知识点可以想想怎么答,不要用大量时间去一遍一遍地写答案,没有意义,今后我会为大家讲析真题的特点)

认真分析历年试题,做好总结,对于考生明确复习方向,确定复习范围和重点,做好应试准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分析试题主要应当了解以下几个方面:命题的风格(如难易程度,是注重基础知识、应用能力还是发挥能力,是否存在偏、难、怪现象等)、题型、题量、考试范围、分值分布、考试重点、考查的侧重点等。

考生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准备,并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这样既可以检查自己的复习效果,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待改进;又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四、专业课复习特点

考研总的来说可以说是专业课的较量,公共课过线很容易,但是拿高分很难,恰恰相反,专业课得分很容易,只要你自己肯下个功夫,考研专业课单科90分容易拿到手了,但是如果想考上北师大,两分专业课的平均成绩应该在115分以上,这样公共课的的平均成绩要有65分,这样360分的总分才可以保证复试也顺利,因此说,专业课才是“王道”!

下面,我就考研专业课的答题方法说一些自己的见解。有人认为文学没什么难的,不就是背背吗?

这我就要说了,既然这么简单,那为什么每年还有那么多没考上的?当然,不包括公共课和专业课不过线的。那是为什么?因为对这十一本参考书没有做到烂熟于心。

参考书方面:简单一句话,学校指定了书,你就应该按照学校指定的书看,而且不光要看,还要能背下来,虽然不是要你死记硬背,但是,基本的要点和知识点最好按书里的结构来,这样,是你得高分的关键。那有的同学又该说了,这么厚厚的几本书,我背哪个?怎么背?首先要在看的过程中运用大括号等把每一节、到每一章、最后到整本书、整个科目的知识框架理出来,运用名词解释、简答题等特殊符号标明这个框架里的有哪些知识点、哪些比较重要,第一遍复习完,至少要做到对一些名词解释能很快地想起在哪一段文学史里。

答题方法方面:就每种题型的作答要点分析如下(以一份卷纸中的一个专业部分为例,如中国文学史中的古代文学部分总分75分):

题型作答要点分析占比

10~20分名词解释通常有3~5个名词需要解释,这部分内容作答需要准确,先用

一个判断句式说明“是什么”,最好是按照参考教材中的定义

作答,精确最重要,然后扩展相关内容。根据我的经验,这类

题型往往最伤脑筋,考的是扎扎实实死记硬背的功夫,分值虽

然不高,犹如鸡肋。但是往往这部分题目答得越标准规矩,越

容易引起阅卷老师的注意和好感。所以仍然值得花时间好好准

备。100-200字左右

20-30

简答一般有2-4个左右的简答题,要看清楚是要求全答,还是选择

其中的两个或是三个作答。答题技巧是要采用总——分——总

结构,像写小作文一样,要有引段,而且把要点答全,比如一

个问题下面有3个要点(要把参考书上的点都答到,一般不宜

超过4点),一一展开,最好能举作品中的原句,可以做一定

的延伸,语言要有美感,可以采用“首先,其次,再次,最后”

这样的方式来分点、分段答题。一般说来要点答全即可得满分,

缺少要点会被扣相应的分数。因此这部分也是考的死记硬背。

(本专业的老师都喜欢考自己书上的内容,所以要想得高分就

要好好背书。)400——500字左右。

30分

论述通常有1的论述题,分值很高,考的是综合能力,要将其完全

作为一个小作文来写。注意结构(跟简答类似),要有开头、

要点、结尾。基本上每个题考的都是一位作家的总体创作或是

对一个命题、一个题裁的认识。,有些题目可能有多门课程和

参考书的综合和交叉。这部分题目需要考生在理解书本的基础

上运用自己的理解和知识做适当的延伸。答题技巧是论述题一

定要有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不需要自己发挥,就是书上的

要点;论据要用自己的材料;论证的过程就是体现个人思维和

逻辑的地方,也是老师比较看重的。论证中如果能用原文的话

语、学术权威的观点和一些有美感的句子会得高分。

文本分析(与论述题的位置相同,只不过出题形式不一样)不是每次考试都会出现,一般来说一次也只会出现一题。这样

的题型考得比较灵活,也没有标准答案可言,只要做到言之有

理,自圆其说就可以。要把这种题目做好对于跨专业考试的考

生来说并不容易,需要一定的专业积累,所以在复习备考时应

该关注相关的期刊、网站和报纸,以加深对专业的感性认识。

还是要依靠书本上的知识和要点,有总的论点,和分的论点,

对给定的文本进行细致的字、句、段分析,注意引用和分析文

本中的原话,最后再总结文本的整体风貌。

30分

五、专业课复习全年规划

1、基础复习阶段(现在-2010年8月)

本阶段主要用于考生学习指定参考书目,要求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本专业考生要在抓好专业课课堂学习的基础上温习指定参考书,为下一个阶段做好准备。

2、强化提高阶段(2010年9月-2010年11月)

本阶段,考生要对指定参考书进行深入复习,结合其他参考书和相关网站论文,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做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

3、冲刺阶段(2010年12月-2011年1月)

总结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温习专业课笔记和历年真题,做专业课模拟试题。调整心态,保持状态,积极应考。

六、各阶段具体学习计划

第一阶段:基础复习阶段(开始复习—2010年8月)

1)学习目标

目标1:通读该专业阶段的核心参考书(11本)

目标2:掌握专业技能、培养兴趣爱好,基本了解改专业的知识框架和理念,为下一阶段的复习夯实基础;平时可以上网随便看看有些人关于作家作品写的随笔、评论,把好的表达记下来,既当放松也当累。

2)学习任务

①整理11本书的理论框架,最终要做到合上书可以将整本书的目录框架写下来。

②学习每本教材,需结合自己的理解绘制知识理论框架图构,建构知识体系。合上书后在框架基础上可以列出具体的知识点

③学生遇到不理解的问题及时记录,上报教务老师,并与教务教师沟通请教。

④扩展知识面所需书籍《(西方文论史》(马新国)、《外国文学史简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当代文学史》(陈思和),骆玉明《中国文学史简明》除了这几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但这在第一阶段都不重要,没有时间可以不读。后面两阶段还可以

再补充这些,最重要的还是指定的11本书。

⑤综合练习:偶尔趁休息的时候将历年真题答出来想想自己该怎么行文。

⑥学生在8月30日上交每门课的理论知识框架图。(这只是督促大家而已,只要大家认真制订了,手写的也可以,不用一定整理成打印的)

⑦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一些基本知识点有大致的印象

3)详细规划

一、阶段目标:对指定参考书目进行“地毯式”学习一遍,了解全书内容,理解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对各门课程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但不要求记住。

二、注意事项1.学习任务中所说的“一遍”不一定是指仅看一次书,某些难点多的章节可能要反复看几遍才能彻底理解通过。

2.本阶段学习重在理解,不需强制记忆,但一定要全面。

3.每本书每章节看完后最好自己能闭上书后列一个提纲,以此回忆内容梗概,也方便以后看着提纲进行提醒式记忆。

4.看进度,卡时间。一定要防止看书太慢,遇到弄不懂的问题,要及时请教专业咨询师或本校老师。

5.看书过程中,有条件听课的一定要去听听目标院校导师的课。要是不方便的话,本校开设的相关课程也可以去听一下。

三、复习进度安排

文学的学习应根据个人的学习习惯和特点,进度不能制定的太死。比如有些同学喜欢同时看不同专业方向的书(如边看古代边看文学理论)、有些同学喜欢看完古代、再看现当代,一门一门地看过去。

基本上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是有这么两种:首先是长远一点的,如这个月内要看完哪几本书;然后是细致一点的,制定每天看哪些书、每天看哪些章节或每天看多少页,如我那时候考研开始复习时就是每天认真地看100页古代文学史,晚上再根据兴趣和心情看别的指定参考书;看完了古代文学史四本后,再看现当代文学史,每天100页,再利用晚上看别的参考书目,其间可以用中午或晚上各一个小时背单词。每一阶段都要有自己要重点看的科目,辅之以另外一门科目的书,这样不容易让自己觉得枯燥乏味。如果实在看某一门看不进去了也没有必要硬看,换一本其它科目的,这样效率会比较高。实在不想看书还可以在网上找一些别人对某些作家作品的感悟,直接通过百度搜,有时就会发现很多人在博客里的妙语让你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看书要有把握重点的能力,那些辟专节、专章来讲的作家作品无疑是极有可能出论述题目的(如四大名著、莎士比亚等),所以对于这些章节要反复的看,认真体会作家作品的风格,还可以去借一些他的作品来读,当然读的时候不要太细,看看开头结尾、翻翻中间、了解一下风格就可以。为了尽量说清看书的方法,我在古代文学史里举一章进行说明。

例、中国文学史(第二卷),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1-157页)

绪论:两个变化:文学的自觉、文学创作个性,一个体裁:五七言近体诗

第一节:文学自觉的标志(3个),名词解释(《典论论文》《文心雕龙》、《文选》)

第二节:背景:八王之乱,战乱与分裂;乱世文学的基调(悲剧或享乐)与主题(生死、游仙、隐逸)

第三节门阀观念下的文学家庭(名解:三曹、三张、二陆、两潘)

第四节玄学对文学的渗透(几个论题:崇有与贵无;名教与自然;言意之辨)——可将这些纳入自己对陶渊明等人诗歌的分析中;名解:魏晋风流、玄言诗

第五节:佛教对文学的影响(文人与佛教的关系、佛教对文学影响的五个方面)

第六节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文学史的脉络和框架就依以建构):建安(隋文帝394年)为起点——建安风骨——正始文学——太康诗风——东晋南北朝——西晋末年晋宋易代(陶渊明、谢灵运)——宋:鲍照——齐梁(名解:永明体、宫体诗)——小结:南北文风的不同,魏晋文学的新变(文学自觉、文体新变)

在我们做好了绪论的大体梳理后,进入具体章节,就会发现这些章节的安排就是绪论的扩充而已,但是不同作家、不同流派所占篇幅的不同恰好就反应了他们的文学史地位不同,也就是说复习和考试的重要程度不同。

第一章里非常重要的是建安诗人三曹(其中曹操和曹植又更为重要,可能会出简答)、阮籍,建安诗风,这几个点由于所占篇幅较大,肯定是复习的重点,包括他们的作品有哪些、有什么艺术风格、思想内容、对后世的影响等等。其他的如“建安七子”“正始之音”这些就当名词解释来准备就可以。

同理,第二、四、六、八、九章都以名词解释(要比较细致,如《兰亭集序》、吴歌西曲、《水经注》、《洛阳伽蓝记》、《世说新语》、志怪小说等等不一一列举)都要整理到、覆盖到)的形式在知识框架基础上整理好知识点就可以了。

而第三章无疑是重中之重,陶渊明的生平、思想、田园诗、艺术风格、写作成就、散文与辞赋、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每一节都值得作为一个大的简答或论述来准备,因此这些章节主要非常仔细地看,要能背诵他的一些诗句并注意其他诗人、名家对他的评价(如“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等),在答题时作为自己的佐证。还可以在休息时间上网看看别人对他的感悟、评价。

第五章、第七章的谢灵运、鲍照作为一般的简答题目来准备,记住参考书上对他们的诗艺、文风的评价的一些要点和几名原诗。

我们可以看到,虽然这一编有157页内容,但是经过这种对绪论的认真把握和分层次的梳理,复习的时间分配就可以一目了然,自然是重要的时间分配要多,看得要慢,而那些作为名词解释准备的就自己整理好背一下有个印象,日后再加固就可以了。

以此类推到其他书目也是一样,凡是开专节、甚至专章来讲述的作家作品都是要作为大题准备的,花的时间要多一些,看得要非常细,还要有一些自己的体会和补充。其他一带而过的章节就作为名词解释来准备就可以了。

但一定要注意,不能因为有些章节篇幅少就一点不看,这往往是极易出名词解释的地方。有了这种自己看出重点和复习的方法,面对着这厚厚的十一本书就能在心里把它变薄,知道考点在哪里,就是用感觉自己像没头苍蝇乱撞了。在复习过程中,我还会帮助大家进一步提高这种能力,并给大家发一些根据题目类型整理出的文学史笔记。所以强烈建议大家第一遍看书还是事无巨细地看比较好。

注:7-8月要关注新出台的2009年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看与往年有无变动,变动往往就是出题的重点所在。

第二阶段:强化提高阶段(2010年9月—2010年11月)

1)学习目标

2)学习任务

3)详细备考方案

一、阶段目标:对指定参考书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整理、掌握重难点,完成参考书配有的习题训练。做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整理真题答案。

二、注意事项

1.将参考书中的概念、原理要注意理解记忆,历年的例题要结合在书本中的位置在心里做一遍(可以各个题型选一两道写一份答案给我,我帮大家看看答题方法和思路)。

2.把书上可能考到的名词解释、问答、论述等文字性的题目都整理在笔记本上。

3.将全书的重点归纳成一系列的知识点,一定要有系统性。这样做的好处是加深印象,并且对知识有更加系统的理解。

三、参考书深入复习计划

(一)新大纲复习计划:新大纲一般在9月中旬出台,具体复习会根据今年新大纲,编写重难点知识讲义,请一定要根据基础阶段的复习安排把参考书的知识点进行逐一突破。(二)参考书相互借鉴、打通

这个阶段看参考书本就要有重点的、分题型的看和记忆,记忆时不要一句一句背原话,而是要记住有几个要点,每个要点的关键字和论据、原文中的话,并将一些其他的、有助于考试的参考书和论文的阅读加入进来(我会在第一轮复习结束后把其他有价值的参考书目发给大家)

还要注意文学知识的整体性,比如在中国文学史的学习方面,打通古代(包括近代)、现代、当代,注意它们的接续性和继承性(特别是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连续性上),还要注意外国文学对现代文学的影响(如在复习外国文学史中的法国象征主义诗歌时就可以将其与中国新诗运动中李金发、戴望舒等人联系;外国文学史上的浪漫主义可以与创造社、新月派相联系等等);再比如在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和文学理论的学习中,都要将中国、西方的文学史事实、文学理论联系起来,想想它们的异同。最终,这些不同科目的参考书就在大家的头脑中彼此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大文学的整体系统,学习的目的就达到了。

四、历年真题学习计划:

如果愿意,可以抽一天时间来选一份往年真题来进行自我模拟,严格按照每门专业课3小时,这样可以帮助自己把答题的时间分配和字数多少确定一下。如果不愿意动笔,也要保证在心里把所有历年真题想过一遍,怎么写论点、分论点,用什么论据,用什么表述能够使自己的答案有亮点,引人眼球,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注意,在答题中显示出自己比别人的特异的、优越的地方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说,答题也要有一定的自我风格,不能让自己的答案像教科书一样呆板,所以考生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来找到自己答题的亮点:比如有些人文风优美,用词华丽;有些人记忆力好,可以对作品原文和名家评论信手拈来;有些人行文严谨精炼,但是言简意赅。所以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

注:9-10月研究生开始网上报名,谨慎填报志愿,牢记自己的报名信息。

11.10-11.14 研究生考试报名确认工作开始,考生到指定的地点进行现场确认,缴费并照相。

第三阶段:冲刺阶段(2010年12月-2011年1月)

1)学习目标

2)学习任务

3)详细备考方案

一、阶段目标总结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温习专业课笔记和历年真题,分析真题的出题思路,做专业课模拟试题。

二、具体复习安排:参考书回归;历年真题回归;专业课比较回归;模拟考场测试。四管齐下,把前面复习的知识点逐一消化和提升。

时间阶段复习

资料

建议学

习时间

学习内容备注

12月1日—1月8日共5周指定

参考

书、

历年

题、

专业

课笔

记、

模拟

题等

1-3

10小时分析真题的出题思路,

预测本年度可能考查

的内容和出题思路

注意是预测,而不是押题,不能留

死角。有时间的话,应当在保证重

点的前提下,兼顾零散知识点。

15-20

小时

温习专业课笔记和历

年真题

记忆性的重点和真题答案可以背诵

下来,这样能够让学员融会贯通,

理解更加深刻。

12-15

小时

全真模拟,强化考点意

1.要注意培养考点意识,学会用标

准的答题方法解答相关问题,多做

模拟试卷,进一步归类整理总结。

2.多做一些模拟练习是必要的,可

以让自己合理分配答题时间,对以

前没有充分注意到的知识点拾遗补

4

12-15

小时

查漏补缺,看看哪些章

节还没掌握好,再仔细

复习一下。

1.将散落在各个题目中的知识点串

成串,连成片,直至复原成完整的

意象。

2.对照参考书的目录,看看自己的

知识点是否理解到位、准确。

5

6-10小

全面回顾,回忆知识

点、易考题目及答案,

准备应考。

有个别重难点实在不好记,可以先

标记一下,考前一两天,甚至考前

一两个小时再看,但这种题目不宜

超过3-5个。

七、心理准备:

一定要有吃苦的勇气和准备,要几个月如一日地看书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很容易迷茫、懈怠和没有信心,在别人玩电脑的时候、找到好工作的时候、逛街的时候,陪着你的只有书和自习室,也许每天最开心的时候只是去食堂吃饭。但这是一个破茧成蝶的过程,身体和心灵都在一层一层地遭受考验,最后重生。可能会得病、可能会看书看到想吐、可能会失眠,但这些最难的时候一定要坚持住,要坚守自己的理想,要和别人做做交流,千万别钻牛角尖,

可以通过日记、告诉亲人朋友(当然还有我)等形式缓解自己的压力。一定要学会坚持,走到最后,要相信“只要花开,就会不败!”要求只有三点:

1、有计划

2、雷打不动地执行计划

3、踏踏实实地全面复习,不要想投机取巧,要耐得住寂寞。

这三点看上去容易,但真正做好很难,但是我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一定能做到最好.

总结上面的复习步骤,简单说,无非三步:

1、看教材,熟悉内容(最迟暑假完成)

2、整理重要资料(最迟十月完成)

3、背诵(十月左右开始)

以上三步做的好的同学,专业课上115分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这是你考上的重要保证)。当然,这也相当程度归功于自己的努力,毕竟最后能否成功,还要看自己。我会一路陪伴着各位,让我们一同努力!

福建师大考研真题(语言学)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试卷 学科专业: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 考试科目编号:318 考试科目:教育学考试日期:2005年1月23日上午考生请注意:本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须在《答题纸》上作答,否则无效。 一、名词解释(共30分,6小题,每小题5分) 1.教育 2.教学 3.教材 4.综合课程 5.课程目标 6.学生评价 二、简答题(共60分,4小题,每小题15分) 1.课程的含义与发展趋势是什么? 2.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不同类型知识的教学策略是什么? 4.教师直接参加校本课程开发的优点? 三、论述题(共60分,2小题,每小题30分) 1.试论现代教学理论与基础教育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观念的重构。 2.试论现代多元智力理论对学校教育改革的指导作用。 (以下空白)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试卷 学科专业: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戏剧戏曲学 考试科目编号:321 考试科目:文学理论考试日期2005年1月23日上午考生请注意:本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须在《答题纸》上作答,否则无效。 一、简答题:(共60分,4小题,每小题15分) 1.文学创作如何处理雅与俗的关系? 2.鲁迅在《怎么写》(1927)中认为,艺术是“以假为真”、“假中见真的”的。你如何理解? 3.“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请说出这段话的出处和意义。 4.马克思在《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中说:“作家当然必须挣钱才能生活、写作。 但是他决不应该为了挣钱而生活、写作。……诗一旦变成诗人的手段,诗人就不 成其为诗人了。作家绝不能把自己的作品看作手段,作品就是目的本身。无论对 作家或其他人来说,作品根本不是手段,所以在必要时作家可以为了作品的生存 而牺牲自己个人的生存。”简述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北京语言大学简介 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doc

北京语言大学简介 北京语言大学是中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是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建立的,创办于1962年。1964年6月定名为北京语言学院,1974年毛泽东主席为学校题写校名,1996年6月更名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校名简化为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是中国唯一一所以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中华文化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国际型大学,素有“小联合国”之称;学校对中国学生进行外语、中文、信息科学、金融等专业教育,同时承担着培养汉语师资、出国留学预备人员出国前的外语培训工作等任务。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北语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语言教学与研究为特色和优势,中文、外语及相关学科协同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已成为我国中外语言、文化研究的学术重镇和培养涉外高级人才的摇篮。2014年,学校明确了建设世界一流语言大学的奋斗目标和构筑四大学术方阵的战略构想。 北京语言大学从事汉语国际教育和中华文化教育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师资力量最雄厚。迄今为止,学校已经为世界上176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16万余名懂汉语、熟悉中华文化的外国留学生。其中很多校友已经成为学界、政界、商界的知名人士。现任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总干事卡塞姆?托卡耶夫,埃塞俄比亚总统穆拉图?特肖梅?沃图,哈萨克斯坦政府总理卡里姆?马西莫夫,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伊戈尔?莫尔古洛夫,德国汉学家顾彬,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埃里克?康奈尔等知名人士都曾在北语学习过。此外,北语还为中国培养了数以十万计的优秀人才,其中包括大批在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接受过专门外语培训的公派留学人员,现在他们多已成为国家各个领域的栋梁。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语一方面保持在汉语国际教育领域的特色和优势,另一方面,积极发展相关学科,学科涵盖文学、经济学、法学、工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七个门类,现有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专业17个(实际招生)、硕士专业45个(实际招生)、本科专业27个。其中国家重点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学科10个。学校目前设有三个学部、六个直属学院(教学部)和两个科研院所,分别为:汉语国际教育学部(含汉语学院、汉语进修学院、汉语速成学院、预科教育学院、华文学院)、外国语学部(含英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应用外语学院、东方语言文化学院、西方语言文化学院、中东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部(含汉语教育学院、人文学院、政治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信息科学学院、商学院、

文化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 专业: 姓名: 学号:

人类学是所有科学中最具解放性的。它不仅纠正种族和文化优越性的谬论,而且致力于研究任何地方、任何时代的所有民族。它对人的本质的阐明超过哲人的所有反思或实验科学家的所有研究。 ——美国哲学家格拉斯·德·拉古纳文化人类学是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人类种种行为的学科,它研究人类文化的起源、发展、变迁的过程、世界上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的差异,试图探索人类文化的性质及演变规律。广义的文化人类学包括考古学、语言学和民族学,狭义的文化人类学即指民族学。民族学是在民族志基础上进行文化比较研究的学科。文化人类学家所做的最具成就的工作是对人类的婚姻家庭、亲属关系、宗教巫术、原始艺术等方面的研究。在英国学术界倾向于将这部分内容称为社会人类学,有时又统称为社会文化人类学。人类学主要分为:体质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文化人类学或民族学。 文化人类学主要研究内容是文化和人,其主要的代表理论为:古典进化论、传播论、功能主义、历史主义、文化与人格、结构功能主义、结构主义、新进化论等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西方学者怀着对种族主义、文化殖民主义的厌恶和对落后国家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建立了“文化相对主义(cultural relativism)”,其中以美国人类学之父弗朗兹·博厄斯为个中翘楚。文化相对主义理论的核心人物是梅尔赫尔斯科维茨,他认为“文化相对主义的核心是尊重差别并要求相互尊重的一种社会训练,它强调多种生活方式的价值,这种强调以寻求理解与和谐共处为目的,而不去批判甚至摧毁那些与自己原有文化不相吻合的东西。”简单点说就是承认并尊重不同的文化,并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博厄斯认为,19世纪要发现文化进化规律的企图和把文化发展的阶段模式化的企图,都是建立在不充分的经验、证据之上的;而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长期形成的独特历史,其形态并无高低之分,“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这些术语只是反映出某些人的“种族中心论”观点,这些人以为他们的生活方式比其他人更正确。他还认为,任何一个民族或者部落都有自己的逻辑、社会思想、世界观和道德观,人们不应该用自己的一套标准来衡量其他民族的文化——衡量文化没有普遍绝对的评判标准。继博厄斯之后,许多文化人类学家都从文化和个性发展的角度阐发了文化相对主义观点。例如,露丝在《文化模式》一书中指出,各种文化同样都是有效的,现代文化和原始文化都是同样的实现人类潜力的方法,不能认为现代文化比原始文化更为先进高级,不同的文化并无优劣高低之分。而行为的是非标准也是相对的,被一种文化当作异常或病态的行为在另一特定文化体系内却具有特定价值。 对于文化相对主义的“本性”,赫斯科维奇曾有一段精辟的描述:“文化相对主义的核心是尊重差别并要求相互尊重的一种社会训练。它强调多种生活方式的价值,这种强调以寻求理解与和谐共处为目的,而不去评判甚至摧毁那些不与自己原有文化相吻合的东西。” 尽管文化相对主义突破了西方中心论的模式,肯定了异质文化的多元存在,有利于比较文学在向比较文化学拓展时,正确对待不同民族的文化。但其观点中也潜藏着一个悖论:如果所有的文化系统都满足于自身的价值标准,必然推导出自己是世界上唯一最优秀的文化,于是会固守自己的文化方式,盲目排斥甚至压制其它文化,结果导致文化孤立主义。而且,文化相对主义无视基本的事实,看不到历史上所有文化的发展都是同纵横交错的各方面因素的作用,包括异已文化

福建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历年考研试卷汇编

福建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历年考研试卷汇编 2004年 外国文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 骑士文学、奥林匹斯神统、德廉美修道院、未来主义 二、简答(每题12分,1、2必答,3、4任选一题) 1如何理解古罗马文学是古希腊文学与欧洲近代文学的中介 2如何理解少年维特的烦恼 3如何理解卡夫卡笔下的“弱的英雄” 4简述莎士比亚传奇剧的特征(喜剧、悲剧特征都有) 三、论述题(每题20分,1、2必答,3、4任选一题) 1试述19世纪俄国文学发展的基本概况 2从《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熙德》主题的不同,分析文艺复兴文学与古典主义文学的不同 3“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结合这句话,谈谈对海明威笔下硬汉性格的理解 4以拉斯蒂涅为例,说明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 四、分析理解题(30分) 以任何一种文学观点分析以下诗歌,文体不限(诗歌例外),字数在500字以上。 诗歌为华兹华斯的《水仙》 2005年 外国文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黑色幽默、感伤小说、意识流小说、湖畔派、破晓歌、威塞克斯小说 二、简答(每题10分) 1简要说明“荷马史诗”是欧洲叙事文学的典范 2以《熙德》为例,简要说明古典主义戏剧的基本特征 3简要说明《堂吉诃德》对现代小说创作的影响 4简要说明《麦克白》中人物心理的刻画笔法 三、论述(每题25分,3选2) 1以英国文学为例,说明浪漫主义文学中的异国情调 2以《变形记》为例,说明20世纪西方小说的基本特征 3以《鸟》《巨人传》《乌托邦》等作品为例,说明欧洲古典文学中的理想国主题 四、作品分析(30分) 分析一下作品,字数不得少于1000字(作品略,不知是谁的文章) 2006年 外国文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潘多拉的盒子、温柔的新体诗派、拜伦式英雄、魔幻现实主义、迷惘的一代、音乐小说 二、简答(每题10分) 1简要谈谈你本人对下列作品最深的一点体会(不必面面俱到,仔细集中谈一点体会即可。3题选作2题) (1)《安娜卡列尼娜》 (2)《雪国》 (3)《老人与海》 2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在苏联战争题材文学中有何地位

新版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经验考研真题考研参考书

备考的时候唯一心愿就是上岸之后也可以写一篇经验贴,来和学弟学妹们分享这一年多的复习经验和教训。 我在去年这个时候也跟大家要一样在网上找着各种各样的复习经验贴,给我的帮助也很多,所以希望我的经验也可以给你们带来一定帮助,但是每个人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都不相同,所以大家还是要多借鉴别人的经验,然后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坚持到底! 时间确实很快,痛也快乐着吧。 我准备考研的时间也许不是很长,希望大家不要学我,毕竟考研的竞争压力是越来越大,提前准备还是有优势的,另外就是时间线只针对本人,大家可以结合实际制定自己的考研规划。 在开始的时候我还是要说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就是你要想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考研,想明白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你是靠自我驱动,是有坚定的信心发自内心的想要考上研究生,就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内心煎熬,在复习的过程中知道自己不断的靠近自己的梦想。 好了说了一些鸡汤,下面咱们说一下正经东西吧,本文三大部分:英语+政治+专业课,字数比较多,文末分享了真题和资料,大家可自行下载。 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723)中外文学(823)比较文学概论或(101)思想政治理论(203)日语 (724)中外文学(823)比较文学概论 参考书目为:

1.外国文学参考书上下两册 2.乐黛云:《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 3.陈惇、刘象愚:《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杨乃文、乐黛云:《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5.杨慧林、高旭东:《比较文学实用指南》北京大学出版社 关于英语复习的建议 考研英语复习建议:一定要多做真题,通过对真题的讲解和练习,在不断做题的过程中,对相关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对于自己不熟练的题型,加强训练,总结做题技巧,达到准确快速解题的目的。 虽然准备的时间早但因为各种事情耽误了很长时间,真正复习是从暑假开始的,暑假学习时间充分,是复习备考的黄金期,一定要充分利用,必须集中学习,要攻克阅读,完形,翻译,新题型!大家一定要在这个时间段猛搞学习。 在这一阶段的英语复习需要背单词,做阅读(每篇阅读最多不超过20分钟),并且要做到超精读。无论你单词背的多么熟,依然要继续背单词,不能停。 真题是木糖英语的真题手译,把阅读真题争取做三遍,做到没有一个词不认识,没有一个句子不懂,能理解文章的主旨,每道题目选项分析透彻。 完型填空的考察重点就是词汇辨析,逻辑关系,固定搭配和语法等。完型一般放在最后一步做,所以时间有限,不需要把文章通读一遍,只要把握首句,即文章的中心大意,不要脱节文章主题意思即可。 做题的时候多联系理解上下文,精读空格所在句,根据前后的已知信息寻找相关的线索去选择合适的单词,所以建议大家练习完形填空要注重思路和寻找文章的线索。另外,要注重固定搭配与常见词组,完型填空常常和搭配有关系,平

比较文学学术系谱中的三个阶段与三种形态

广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比较文学学术系谱中 的三个阶段与三种形态 王向远 [提要]比较文学系谱学建构的基本宗旨,就是对世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起源、发展、演变加 以系统的评述与研究,寻索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演进的内在逻辑,并对中国比较文学加以定性和定 位。在本文的比较文学系谱学体系建构中,比较文学经历了三个阶段:古代的“文学比较”、近代的 “比较文学批评”,现代由“文学批评”转换为“文学研究”并走向学科化;学科化之后又形成了三 种学术形态:法国学派的“文学史研究”形态,美国与苏联学派以理论研究与体系建构为宗旨的 “文艺学”形态,当代中国比较文学则超越学派畛域,形成“跨文化诗学”这一新的学术文化形态。 [关键词]比较文学学术谱系文学批评文学史文艺学跨文化诗学 [中图分类号]I0-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14X(2010)05-0130-07 一 比较文学系谱学的建立,首先有赖于对世界比较文学学科发展史进行纵向梳理。在历史方法与逻辑演绎的双向运动中,可以将比较文学的学术理论系谱大致划分为三个历史时期。第一期,古代的朴素的“文学比较”,是比较文学的历史积淀期;第二期,近代的“比较文学批评”,比较文学以文学批评的形态存在,是比较文学的学术先声期,第三期,现代的“比较文学研究”,比较文学实现了“学科化”。 在19世纪末学科成立之前,比较文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积淀期,也是比较文学学术系谱中的第一个阶段。这一阶段没有形成比较文学的自觉意识与方法论,而仅仅是一种以自国为中心、在有限的国际区域视野中的朴素的“文学比较”,呈现出地域性(非世界性)、偶发性的、简单的异同对比的特征。这种朴素的“文学比较”在古代各文明民族国家,或多或少大都存在,但情况有所差别。在中国,长期以来,汉文学以外的文学很少能够引起中国的文学家、文学批评家与研究者的注意,属于中外文学比较的文字材料极为罕见。有的学者在谈到中国比较文学 031

2011年同济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真题

2011年同济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真题 阅读与写作 1、介绍一个你熟悉的中国作品(散文、诗词、戏剧、小说) 2、阅读卡尔维诺《寒冬夜行人》A、B选章,籍此谈下你对小说形式的看法。 3、保罗策兰《岁月,从你到我》现代派诗歌赏析 4、根据周作人《北京的茶食》:“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可怜现在的中国生活,却是极端地干燥粗鄙,别的不说,我在北京彷惶了十年,终未曾吃到好点心。”作一篇《中国生活》的散文 中外文学 名次解释: 现代主义七星诗社中世纪英雄史诗新诗流派 简答题: 《神曲》艺术特色张爱玲新小说的特点 论述题: 一、叶芝《当你老了》和龙沙《待你到垂暮之年》 1、两诗作于不同年代,却有同样诗思,是谁影响了谁? 2、两诗产生共同之基础 3、两诗在艺术风格和趣味上最大的区别? 二、结合中国现代文学第3个十年的若干史实论述外国文学、文艺思潮和中国现代文学之间的关系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排 名学校名称 等 级 排 名 学校名称 等 级 排 名 学校名称等级 1四川大学A6天津师范大学A1南京大学A

+1 2北京大学A +7武汉大学 A 1 2复旦大学 A 3华中师范大学A +8南京师范大学 A 1 3山东大学 A 4北京语言大学A 9华东师范大学 A 1 4上海师范大学 A 5北京师范大学A 1 0吉林大学 A B+等(23个):福建师范大学、河南大学、苏州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湘潭大学、南开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深圳大学、安徽大学、云南大学、兰州大学、中南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外语学院、大连外国语学院、辽宁大学、暨南大学、南昌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 B等(22个):西南交通大学、郑州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江西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江南大学、黑龙江大学、广西民族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山西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青岛大学、天津外国语学院

《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专题研究》试题B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08级专业选修课 《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专题研究》 开卷考试试卷 B 班级___学号____姓名____成绩____ 一、填空:(30×0.5=15分) 1.比较文学涵盖文学研究领域的三个重要方面,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放送者”出发,研究一部作品、一位作家、一种文体或一种民族文学在外国的______,这种研究被梵·第根称为(__________)。 3.从“传送者”出发,研究影响是通过什么______和______发生的,被称为(__________)。 4. 中国(大陆)比较文学的定义为: “比较文学旨在研究各______文学相互______和______研究并无______关系的不同______文学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______和______;它还研究文学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相互______和______。是一门______学科”。

5.西方译介学的三种范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类型学研究的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二、名词解释:(4×3=12分) 1.民族文学 2.题材学 3.译介学

福师大教育学原理样卷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基本原理》样卷 一、填空题:(15×1=15分) 1.中国最早的教育学著作是学记。 2. 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这一问题上,历史上一直存在着个体本位论、社会本位论和文化本位论等不同主张。 3.不同的教育主张往往以不同的人性假设为理论基础。总体来看,教育理论中主要有?性善?说、?性恶?说、??说、?性亦善亦恶?说以及?性三品?说等不同观点。 4.人的生命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性的、不断生成的个性化存在。其中,人的?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构成了生命存在的三种基本形式。 5.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为论述对象的专著;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被教育史上誉为第一部科学形态的教育学。 6. 课程是教育的心脏,知识是课程的内核,知识问题构成课程问题的基础。 7.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起点和基础,是教育活动的第一条件。 8. 一般而言,公民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并造就的合格公民。 9. 幸福是人类生活的永恒价值和终极目标。 10. 教育即生活是杜威教育理论体系的基石所在。 11.优质教育的核心在于为教育主体终身的、健康的、持续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2.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 13.新课程主要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确立课程目标的。 14.教师良好的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的能力,教学实施的能力和学业检查评价的能力。 15.教育评价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但从根本上说是两大功能,即教育功能和管理功能。 16、中国最早的教育学专著是《学记》。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夸美 纽斯的《大教学论》,科学教育学的形成标志是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17、世界三大教育学名著是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尔》和杜威的《民 主主义与教育》。 二、名词解释:(3×8=24分) 1.终身教育与学习化社会: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对于社会来说,终身教育的理想在于建立一个学习化的社会;对于个人来说,终身教育是造就能够在现代社会中应付各种变化并发挥个人独特才能的成功者。 2.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

北语比较文学专业03至08年考研试题回忆版

北语比较文学专业03至08年考研试题回忆版 2003级比较文学试题 名词解释 法国学派译介学比较诗学欧洲中心主义比较视域 简答: 1 为什么说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 2 什么是异质文化间的互证互识互补? 3 试辨析"比较文学""国别文学""总体文学""世界文学"几个概念内在意蕴的异同? 4 比较语境下怎样去理解和而不同原则? 论述 1 以英美意象派(如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和接受为例分析不同文化语境下文学翻译和接受不是单一的,还可能存在创造性转化,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2 有人批评某些研究将西方文艺理论生搬硬套到与之截然相反的中国文学文本的作法弊大于利,请从比较诗学的角度谈谈如何对待中西批评传统,如何进行中西比较诗学的对话 04年的考题 名解 三一律孟尔康赋比兴二十四诗品审美直觉王尔德平行研究 简答 中国学派发展历程及强势弱势 影响研究的定义及缺点 克伦威尔序言的意义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论述 庄子思想对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影响 民族文学在多原文化语境中的生存与发展 文学消费的二重性 比较萧伯纳与易卜生 比较文学产生的背景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比较 2005年研究生考题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Y 一,填空 1.波斯奈特代表作—— 2.《李白与歌德》作者—梁宗岱— 3.钱钟书在比较文学方面的代表作—— 4.忘了什么题了,好像答案是文化孤立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 二,名词解释 形象学 法国学派 文化研究 拜伦式英雄

三 是雷马克关于比较文学定义的一段英文,要求翻译为中文 四答 : 1. 文学比较与比较文学的区别 2、怎么理解“接受本身就是批评” 3. 《红与黑》中的于连从乡下进城后备受歧视,结合相关作品中的人物分析“外省来的年轻人”五.论述 1.意识流小说 > 2.(给了一段话,忘了是什么了,大意是阐述一下中西比较诗学的建构问题) 文艺理论 . 一.名词解释 有意味的形式 韵味 风骨 《沧浪诗话》 二.简答 1. 虚境与实境 2. 话语的虚构 3. 误读 4. 结构与解构 三.论述(三选二) 1. 文学的大众化趋势及其对文学研究的影响 2. 传统语境下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3. 论述西方形式主义批评的发展趋势与理论特点 06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部分) 一、填空题 1、是关于比较文学的一个人物,具体忘了 2、 3、 4、《源氏物语》受唐代诗人——的影响最大 10<安提戈涅〉作者——《力士参孙》作者——,《希腊古瓮颂》作者——。《太太学堂》作者—— 二、名词解释 1、间离化 2、《万叶集》 3、互文性 4、 三、韦勒克的一段英语,翻译 四、简答 1、莎士比亚笔下“穿裙子的英雄“形象? 2、比较诗学基本方法? 3、 五、论述 1、卡夫卡第一个表达了当代人的感受,开创了时代,如何理解? 2、亚里士多德时代的戏剧&古典主义戏剧的比较 3、有关文化研究的问题 综合试题

国内外顶级期刊

国外部分 期刊名(英文)期刊名(中文)影响因子 (部分) 备注 管理科学类包括战略管理SM、运筹研究OR、创新管理IM顶级期刊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管理评论 3.9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管理科学季刊 3.3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战略管理季刊 2.5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AL管理学术期刊 2.4 JOURNAL OPERTION MANAGEMENT运筹管理期刊 1.795 JOURNAL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产品创新管理期刊 1.623 MANAGEMENTSCIENCE管理科学 1.468 MATHPROGRAM数学规划 1.29 MATH OPERATION RESEARCH数学运筹研究 1.146 OPERTION RESEARCH运筹研究0.672 EUROPE JOURNAL OPERATION RESEARCH欧洲运筹研究期刊0.605 INTERNATIONAL JOURNAL PRODUCTION RESEARCH 产品研究国际期刊0.557 OPERATION RESEARCH LETTER运筹研究通讯0.449 JOURNAL OPERATION RESEARCH SOCIETY运筹研究世界期刊0.416 PRODUCTION OPERATION MANAGEMENT产品运作管理0.393 ANNUAL OPERATION RESEARCH运筹研究年刊0.331 INTERNATIONAL JOURNAL TECHNOLOGY MANAGEMENT 国际技术管理期刊0.266 金融、会计、商业顶级期刊 JOURNAL OF FINANCE金融学期刊 2.8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消费者研究期刊 2.5 JOURNAL OF MARKETING;市场学期刊2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金融经济学期刊 1.9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市场学研究期刊 1.7 MARKETING SCIENCE市场期刊 1.4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金融研究评论 1.3 JOURNAL OF BUSINESS商业期刊 1.2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会计期刊 1.1 FINANCE MANAGEMENT金融管理 WORLD BANK ECONOMICS REVIEW世界银行经济评论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货币信用与银行期刊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货币金融期刊 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金融中介期刊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国际货币与金融期刊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名称: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代码:050108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要求学生通过两年的系统学习,掌握比较文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在全球化视野中了解中外文学的历史和现状,熟悉有关作家和作品,熟练运用一门外语阅读和翻译文献资料,撰写有关研究论文。本专业旨在培养能胜任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文化管理、文化产业部门、新闻出版单位、国际文化交流机构工作,知识面宽,适应性强的高素质人才。 二、研究方向: 1,比较文学理论与方法 2,中外文学-诗学比较 3,国际文化交流 三、培养模式及学习年限: 全日制、2年。 四、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 必须修满28个学分,其中公共课程7学分,学位必修课程8学分,学位选修课10学分;教学和科研训练2学分,前沿讲座1学分。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课程说明 第一部分专业必修课 课程编号:07002201 课程名称:西方文论 学分:2 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旨在加深研究生对西方文学观念的理解,探究西方文学生发的原理,熟悉西方文学创作的特点,掌握西方文学批评的特点,为他们撰写学位论文奠定西方文学理论的知识结构,也为他们今后准确而熟练的翻译实践和提升经验的理论深造做出思想方法的理论铺垫。这是了解西方文学何以如此的理论通道,也是翻译、借鉴西方文学思想的一条必由之路。 使用教材:张秉真、章安祺、杨慧林著:《西方文艺理论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古希腊文艺理论; 2,古罗马文艺理论; 3,基督教文艺理论; 4,文艺复兴时代及其理论; 5,17世纪古典主义文艺理论; 6,启蒙主义文艺理论; 7,德国古典主义美学; 8,19世纪浪漫主义文艺理论;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中国传统文化》A/B模拟练习题参考答案 教学中心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 1、弱冠 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指刚成年。指二十岁。弱冠: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这时就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弱冠”即年满20岁的男子。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2、“七出” “七出”又称“七去”,“七弃”。中国古代休弃妻子的七种理由。即: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七出”体现了男尊女卑思想,显示了礼制对夫权的维护。 3、嫡长子继承制 商代的继承制度是父死子继,辅之以兄终弟及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始行嫡长子制度,是指在统治阶级内部划分为天子、诸侯、大夫、士四个等级,财产和地位,世世相传实行世袭制。在各个等级中,继承财产和职位者,必须是嫡妻长子。这种继承制度能有效的避免了统治阶级内部兄弟之间为争夺权位和财产的继承而引发得祸乱,从而维护了王权的威严和社会的稳定。 4、六家七宗 佛教用语。魏晋时期般若学各派的总称。佛教徒对般若部诸经所讲的"空"义产生不同理解﹐至东晋形成“六家七宗”﹐即道安的“本无宗”﹑支敏度的“心无宗”﹑支道林的“即色宗”﹑于法开的“识含宗”﹑道壹的“幻化宗”﹑于道邃的“缘会宗”﹐是为“六家”。其中“本无”又分出“本无异宗”﹐故名“七宗”。 5、文字狱 清朝统治者迫害知识分子的一种冤狱。多发于康、雍、乾三朝。康熙时期的文字狱主要针对那些有反清复明思想的人物及著作。在编纂《四库全书》时,从搜集来的图书中,发现了大量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东西,于是故意从作

北京语言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爱考机构 考研-保研-考博高端辅导第一品牌https://www.360docs.net/doc/fe2467677.html,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招生目录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 究方向 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 050106中国现当代文 学 12 01中国现代文学研究02中国当代文学研究03女性文学研究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719文学评论写作 ④821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考试涉及课程及参考书目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综合考试所涉及课程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821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中国当代文学史》 北京大学出版 社 北京大学出版 社 钱理群 等 洪子诚 中国现当代文学2012年复试分数线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本校复试分数线/ 单科线/ 专业课线030206 国际政治315/42/63 030206 国际政治(国际经济方向)329/42/63 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315/42/63 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300/40/120 040201 基础心理学300/40/120 050101 文艺学345/52/78 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367/52/78

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345/52/78 050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345/52/78 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345/52/78 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345/52/78 050107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345/52/78 0501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376/52/78 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361/52/78 050203 法语语言文学353/52/78 050204 德语语言文学345/52/78 050205 日语语言文学354/52/78 050207 西班牙语语言文学345/52/78 050208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381/52/78 050209 欧洲语言文学391/52/78 050210 亚非语言文学345/52/78 050211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371/52/78 060200 中国史285/38/114 0812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90/38/57 045300 汉语国际教育318/40/60 055101 英语笔译363/52/78 055108 法语口译345/52/78

比较文学中文化研究的概况与问题

比较文学中文化研究的概况与问题 一、关于比较文学研究转向的合理性问题 (一)国际文学研究“向外转”趋势必然指向文化研究 文学研究的“向外转”自然都指向了文化。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几乎是当代文学研究各派别的共同趋势。比较文学的开放性决定它向来都能对学术研究的变化做出敏感的反应,更何况它本身就有着文化研究的性质。20世纪80年代初期比较文学的“理论化”倾向就是这种“文化热”的开始,而90年代以后文化研究的趋势变得更加明确更加自觉。 (二)比较文学的研究视域决定了文化研究的合理性 随着全球趋势的日益迅猛,从比较文学的本体论—比较视域来看,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必然成为比较视域的基本内涵,而跨民族与跨学科是比较视域中的两个基本要素。比较视域具有联系及流动的特点,使比较文学不断打破自身的局限,拓展自身的领域,并使这一学科超出文学研究的范畴,进而从文化的角度进行文学研究。与比较视域的联系性特征相联系,比较视域始终持一种多元的,开放的研究态度,随时间变化和时代变迁调整自身,这是比较文学研究最重要的特点之一。随着全球化的到来,比较视域走出了欧洲中心,进入了一种在多元文化语境中进行文学研究,在多元文化语境下相互参照、相互阐释的时代。大家熟知的美国学者厄尔?迈纳、加拿大学者米列娜?多列热诺娃等,都积极地对中西文化、文学之间的关系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再从比较文学安身立命的基点———比较视域来看,

在全球化时代,比较文学中文化研究的兴起和发展也是符合这一学科自身的学理特征的。 二、比较文学中文化研究的概况及问题 “二战”后,文化研究在英国逐步兴起,80年代传到美国并形成多元发展的趋势。它主要关注当代的非精神文化及大众文化,提倡一种跨学科、超学科的态度,把文本分析与其他研究方式,诸如结构学、人类学、心理学相结合。它所运用的多学科、多维度的方法给比较文学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东西比较文学的兴起,比较文学研究要求彻底打破“欧洲———西方”占据世界文化中心地位的观念。于是结构主义、文化相对主义等学说,有了施展理论价值的天地。比较学者用这些理论来说明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之间的平等关系,说明文化交流中的对等原则和互补、互惠关系等等。在比较文学研究中引入包括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等在内的后现代理论,有效地调整了比较文学近十几年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偏颇,大大拓宽了比较文学的疆域,为比较文学输入了新观念、新术语,形成了文化人类学与比较文学、女性主义与比较文学等颇具特色的研究领域。通过上述文化理论的研究,有利地推动了东西文化的对话与沟通。中外许多著名学者都把目光投向本民族以外的其它文化体系,并对之进行研究,如艾田伯的巨著《中国的欧洲》、美国学者厄尔?迈纳出版了《比较诗学———东方与西方》等。 另一方面,比较文学的具体研究中引进文化比较,这也是比较文

2019年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参考书

2019年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参考书 (本文根据18年考研院校专业目录整理,仅供参考) 凯程教育学考研教研组整理 很多考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的同学,不太了解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的参考书目,这里凯程老师为同学们整理出来,如果同学们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咨询凯程的老师。 一丶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简介 福建师范大学办学历史悠久,已有一百多年的校史。20世纪60年代就招收过研究生。1978年我国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以来,学校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工作,1984年成立研究生科,挂靠教务处,1993年成立研究生处,2003年成立研究生教育学院,2005年增设研究生工作部,2012年成立研究生院。迄今为止,已培养了17000多名品学兼优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丶福建师范大学参考书籍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退出了统考,实行自主命题。它的考试科目包括101思想政治理论、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201英语一、203日语、204英语二、301数学一、302数学二、303数学三、314数学(农)、316学(农)等科目为全国统考或联考科目,命题工作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组织,考试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或教育部指定的相关机构组织编制,各地书店有售。专业课618教育学基础综合是自主命题,有指定参考书。618教育综合的考试范围主要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凯程教育的老师根据历年的试题和大纲,向参加教育学考研的同学推荐以下书籍: 1、教育学原理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第2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2)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第2版),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中外教育史 (1)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修订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吴式颖著:《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大学英语(1)2018.3试题作业

▆■■■■■■■■■■■■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大学英语( 1)》期末考试A 卷四.英译汉:30%(答题请不要超出边框) reading. You may want to find out where a If you’ re traveling abroad and need to book airfare, do not book and only then, are his services necessary.But w the first flight you find. If you want to find cheap airfare, you need to there, the assistant should leave politely compare prices. Search online and call the airlines to see what deals interested in selling a single book. you can find. The Internet is filled with airfare discounts and cheap 1.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may be 姓名: 学号: 专业:高起专—学前教育 学习中心: 一、阅读: 20%(每小题 2 分) 12345678910 A A A B A B B C B B 二、交际用语 20% (每小题 2 分) 12345678910 A A B B C C C D D D 三、语法与词汇: 30% (每小题 2 分) 12345678910 A A D D D B B D D D 1112131415 C C D D D air tickets. 如果你在国外旅行,需要预订机票,不要预订你发现的第一 次航班。如果你想找到便宜的机票,你需要比较价格。在网上搜 索并打电话给航空公司看看你能找到什么交易。互联网上充斥着 机票折扣和廉价机票。 一、阅读: 20% ( 答案必须填在答卷表格里,否则不得分 ) ( 1 ) Time spent in a bookshop can be most enjoyable, whether you are a book-lover or only there to buy a book as a present. You may even have entered the shop just to find shelter from a sudden shower. Whatever the reason, you can soon become totally unaware of your surroundings. The desire to pick up a book with an attractive design is irresistible, although this method of selecting ought not to be followed, as you might end up with a rather uninteresting book, you soon become lost in some book or other, and usually it is only much later that you realize you have spent far too much time there and must hurry to keep some forgotten appointment—— without buying a book, of course. The opportunity to escape the realities of everyday life is, I think, the main attraction of a bookshop. There are not many places where it is possible to do this. A music shop is very much like a bookshop. You can go to such places as much as you wish. If it is a good shop, no assistant will approach you with the greeting: “ CanI help you, sir? ”You needn’buyt anything you don’want. In a bookshop, an assistant should remain in the background until you have finished A. The Attraction of Bookshops B. How to Spend Your Time C. Bookshops and Their Assistants D. Buying Books 2.According to the author, the best way everyday life is _____. A.to stay reading books of various kin B.to take a walk in the open air C.to make some appointment in a boo D.to chat with an assistant in a books 3.In a good bookshop, _____________. A.all the books there are interesting B.you can find shelter from a shower C.you are satisfied D. you need to buy something you don 4.An assistant in a bookshop helps you A.on your entering the shop B.only when you want to find out whe C.just before you finish reading D.when you are reading 5.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A.Time spent in a bookshop can be lovers. B. A book with an attractive design m interesting. C.People go to bookshops only to bu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