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

一教学提示本文是三则成语故事,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都是将某一意味深长的哲理蕴含在故事之中,篇幅短小,语言明白如话。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三个成语的意思。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明白成语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二教学流程

板块(一)引出话题

1 你知道成语是怎么来的吗?它的来源有多少种呢?请同学们说说看。

◎动画提示:大家说说

2、同学们的知识还真不少啊,成语是有固定结构和特定意义的现成话,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不少来自口语的成语,有三个字、五个字、六个字的,甚至更多的,如“闭门羹” “人贵有自知之明”等等。我们现在使用的成语,一般有两个来源。一是来自书本记载,包括古代寓言、古典作品、历史典故等。二是来源于民间口语,如“不三不四” “七手八脚”等。

※——课件(文字):成语来源

一是书本记载:古代寓言、古典作品、历史典故,,

二是民间口语

板块(二)初读了解

※——课件(文字):8 成语故事

1、你读读第八课的三则成语,是其中的哪一类?

◎动画提示:自己读读

2、大家都发现了吧,这三则成语都属于古代寓言。

3、你知道寓言是怎样构成的吗?

寓言一般由故事和寓意两部分组成,有的故事直接说出寓意,有的寓意蕴含在故事中。

4、你猜猜看读懂寓言故事的方法是什么?

◎动画提示:一起讨论其实,读懂寓言故事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将故事和寓意联系起来,读懂了故事也就明白了寓意。

板块(三)深入理解

1、我们先来学习《自相矛盾》

※——课件(文字+插图):自相矛盾+插图

(1)故事中的生字,谁来读一读?

※——课件(文字)矛máo 盾dùn 楚ch ǔ 锐ru ì

戳chu ō

第一行是三会字,要求会认、会读、会写。第二行是二会字,要求会认、会读。注意要把翘舌音读准确!

◎动画提示:读准字音

大家一起来读。(师读)

(2)请同学们拿起课文轻声自读。注意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同时,想想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动画提示:读通课文

(3)这则寓言讲了一个楚国人卖矛和盾的故事,它的寓意到底是什么呢?我们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抓关键词句,揣摩蕴含的道理。

※——课件(文字)抓关键词句,揣摩蕴含的道理

(4)请特别注意文中这个楚国人的两处语言描写:

※——课件(文字)1、“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2、“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 在这两句话中,蓝色字告诉我们什么?

◎动画提示:读懂句子这两句话都出自楚国人之口,蓝色字更反映出他的自吹自擂,先夸口自己的盾最坚固,无所不胜;后又夸口自己的矛最锐利,所向披靡。从“随你、都”几个字,我们看出按照楚国人的意思:他的盾能抵挡一切矛的进攻,而他的矛又可以戳穿所有的盾。面对质问“用你

的矛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他就张口结舌了

请你把这两句句子读读,同学们,现在明白寓意了吗?

◎动画提示:说说寓意楚国人对所卖的矛和盾自吹自擂,前后不一致,这就是“自相矛盾” 。“自相矛盾”是一个成语,我们经常用它来比喻什么呢?

※——课件(文字)《自相矛盾》这则成语比喻语言、行为前后自相抵触,无法自圆其说,讽刺无视实际、随意夸大。

(5)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自相矛盾的例子吗?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谈一谈。◎动画提示:联系生活说一说

2、刚才学习《自相矛盾》,我们抓关键词句,揣摩蕴含的道理,将故事和寓意联系起来,就读懂了寓意。现在,再用这种方法,我们一起来读懂《滥竽充数》

(1)有个同学这样写的,你看对不对?

※——课件(文字)滥竿充数同学们善于观察,一下子就发现“竽”写错了,他写成了竹竿的

“竿” ,正确的书写应该是※——课件(文字)滥竽充数

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用竹子做的,所以是竹字头,下半部分“于”正是这个字的读音,这样记忆就不会写错了;滥,失实的意思;滥竽,指吹不成调的竽。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呢?请你把课文读一读,想一想。

◎动画提示:读故事想意思读了课文,你就知道滥竽充数的意思了吧,课文指没有真才实学的南郭先生蒙混在吹竽的行家队伍里充数。

(2)这个成语蕴含着什么道理呢?请同学们默读全文,思考:齐宣王在位和齐湣王在位,南郭先生的境遇分别是怎样的?找到文中关键句子。

◎动画提示:默读思考

同学们找到了吗,齐宣王在世时,,

A※——课件(文字)1 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会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

(这里使用“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的意思,表明了作者鲜明的立场:南郭先生没有真才实学,

依靠装腔作势,蒙混骗人,根本不该获得劳动的报酬。)

B (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王继位了,, )※——课件(文字)2 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这是事情的结果,“只好”二字绝妙地反映出南郭先生的无奈、沮丧,黔驴技穷的窘相,还能怎样呢?请看

现在的南郭先生,, )

※——课件(插图)课文插图请同学看看插图,加以合理的想象,说说南郭先生逃走时的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活动。

◎动画提示:看图想象

(3)现在你一定明白《滥竽充数》的寓意了吧?※——课件(文字)《滥竽充数》这则成语比喻没有本领的人混进来冒充有本领,或以次货冒充好货,终究有一天会原形毕露。

3、我们已经学习了两则寓言,在故事中读懂寓意,你能自己来读懂《画龙点睛》吗?试试看。◎动画提示:自学寓言体会寓意

你归纳的寓意准确吗?用“成语字典”来查一查。※——课件(文字)《画龙点睛》这则成语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板块(四)拓展练习

1、古文赏读A《自相矛盾》是一篇现代白话文,同学们一看就懂。这个故事是从哪儿来的呢?出自《韩非子﹒难一》早在两千多年前,韩非子用古文写出了这个故事,原文是这样的。

※——课件(文字)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yù)盾与矛者,誉之自曰(yuē):“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f ú)能应也。

鬻(yù):出卖。誉之:誉,称赞;之,它,这里指矛和盾。

陷:破,本文有“刺穿”的意思。于物:对于物体。本句中指盾。

或曰:有人说(2)大家轻声读一读。古文虽然意思难懂,读来拗口,但如果对照着刚才学的白话文,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理解。自己再读读看!

(3)把你的理解和同学们交流交流,试着把古文读好。

B 再试着读读《滥竽充数》《画龙点睛》的古文,对照课文,和同学交流。

◎动画提示:古文赏读

※——课件(文字):

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ch ù)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yu a)之,廪(l ǐn)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mǐn)王立,好(hào)一一听之,处士逃。

处士:古代称有才德而隐居不当官的人,这里有嘲讽的意思。

廪(l ǐn)食:供给薪俸。

画龙点睛

武帝崇饰佛寺,多命僧繇(y óu)画之,, 又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yú),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现在。

武帝:梁武王萧衍。

诞:荒唐的,不合情理。须臾:极短的时间;片刻。

2、同学们,成语故事奥妙无穷啊,再请大家一同走进“成语乐园” 。※——课件(文字)成语乐园※——课件(图片)三幅成语故事图(课文插图)请同学们看图,能给每幅图说一个成语吗?※——课件(文字)

成语对对碰:

妙手回春、手舞足蹈、爱不释手、握手言和、情同手足形容极为兴奋

形容医术高明

形容重归于好

形容情谊深如兄弟

形容十分喜爱:

※ ——课件(文字)分两步

1 第一步出现: 成语接龙

三思而行

同学们一定接了很多成语吧!让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的成语接龙:

2 第二步出现:

成语接龙 三思而行

行之有效 笑逐颜开 开卷有益 意在笔先 先睹为快 快马加鞭 鞭长莫及 急中生智 智勇双全 全力以赴 赴汤蹈火

※ ——课件(文字) 成语猜猜猜:下列成语中的人物主角是谁? 四面 楚歌

三 顾茅 庐 煮豆燃萁

完璧归 赵 卧薪尝胆 负荆请罪 好,今 天的 成语 乐园 就此 止步 了,同 学们 一定 意犹 未尽 吧。希 望大家在 课外 多 读成

语, 读好 成语 ,用好 成语 ,领略成 语别样 的风 采。 同学 们,再见! 三 教学备注 1、根据课后练习五的提示,引导学生感悟成语的哲理:查成语词典,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 2、注重学生在平时对于成语的积累以及运用,举一反三。

纸上谈 兵 指鹿为马 草船 借箭

毛 遂自荐 望梅止渴 图 穷匕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