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作业

三年级下册数学作业
三年级下册数学作业

欢迎阅读姓名:日期:完成时间:得分:

家长签字:

姓名:日期:完成时间:得分:

姓名:日期:完成时间:得分:

姓名:日期:完成时间:得分:

姓名:日期:完成时间:得分:

姓名:日期:完成时间:得分:

姓名:日期:完成时间:得分:

姓名:日期:完成时间:得分:

姓名:日期:完成时间:得分:

三年级下册数学特色作业

三年级下册数学特色作业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相信自己 一、单项选择(下列每小题都给出三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 的,请你将正确答案的字母标号写在括号内) 1. 通常用()单位来测量课桌面的大小。 A 长度 B质量 C面积 2. 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 位数位数位数或4位数 3. 29×42的积大约是()。 .1200 C 4. 下面()是36、33、24的平均数。 A 33 B 32 C 31 D 24 二、想一想,填一填(将答案填写在括号内) 1、用一条12厘米长的绳子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2、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上午7时=()时下午2时=()时 晚上9时=()时中午12时=()时 三、仔细看,巧计算 1、直接写得数 12×50= 150×2= 550÷5= 200×2= += 0×123= 23×30= 2、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52×38= 824÷8= △481÷6=

相信自己 一、单项选择(下列每小题都给出三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 的,请你将正确答案的字母标号写在括号内) 1. 今年全年有()天。 .366 C 2. 边长()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100 C 3.用一根长20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 是()。 A 25米 B 20平方米 C 25平方米 二、想一想,填一填(将答案填写在括号内) 1、2008年二月有()天,今年二月有()天。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教室黑板的面积约是3() 教室地面长约8() 学校操场的占地面积约是2000() 三、拓展部分 1. 一桶矿泉水重21千克,李师傅今天送了25桶这样的水。李师傅今天送水多少千克 2、一辆汽车上午11:00从青岛开往济南,下午3:00到达济南。已知青岛到济南的距离是396千米,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七年级下册数学课堂作业本答案苏科版(Word版)

七年级下册数学课堂作业本答案苏科版 (2021最新版) 作者:______ 编写日期:2021年__月__日 基础练习 1、(1)AB,CD (2)∠3(或∠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略 3、∠3=55°;AB∥CD 4、平角的意义;角平分线的意义;1/2;65;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综合运用 5、平行,理由略 6、DG∥BF.理由如下: 由DG,BF分别是∠ADE和∠ABC的角平分线, 得∠ADG=∠ADE,∠ABF=1/2∠ABC, 则∠ADG=∠ABF. 由“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得DG∥BF

1.3平行线的判定(2)作业本2答案 基础练习 1、(1)2;4;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1;3;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D 3、DE,BC;DC,BF;DE,BC 4、(1)90°;180°;AD;BC (2)AB与CD不一定平行. 若加上条件∠ACD=90°,或∠1+∠D=90°等都可说明AB与CD平行 综合运用

5、略 6、AB∥CD.由已知可得∠ABD+∠BDC=180° 1.4平行线的性质(1)作业本1答案 基础练习 1、B 2、70°,70°,110° 3、∠3=∠4.理由如下: 由∠1=∠2, 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得DE∥BC, 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则∠3=∠4. 4、β=44°,理由:由AB∥CD,得α=β 综合运用 5、75° 6、(1)∠B=∠D.理由略 (2)由2x+15=65-3x,解得x=10,所以∠1=35° 1.4平行线的性质(2)作业本2答案 基础练习 1、(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1)×

小学一年级数学作业(三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作业(三篇) (*) 一、填空: ①52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②4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数是()。 ③一个两位数个位上是5,十位上是2,这个数是()。 ④在括号内填上或= 32()23 58()68 96()88 59()61 66()66 87()78 1元()10角 6角()59分19角()2元2角()1角9分 ⑤30角=()元40分=()角 25角=()元()角3元6角=()角 二、直接写得数 16-8= 53-3= 60+6= 50+7= 87-7= 62-48= 48-39= 66-4= 72-9= 4+56= 95-6= 25+50= 60+30= 34+6= 60-3= 88-8= 85-70= 53-6= 35+30+5= 45-(5+3)=

60-(50-5)= 16+(45-5)= 1元-8角= 5角+5角= 6角+8角= 8角-3角= 三、填一填:cm还是m? 1、冰箱高约2() 2、橡皮长约3() 3、铅笔长约20() 4、小红高约125() (*) 1、黑兔、兔和白兔三只兔子在赛跑。黑免说:“我跑得不是最快的,但比白兔快。”请你说说,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 ()跑得最快,()跑得最慢。 2、三个小朋友比大小。根据下面三句话,请你猜一猜,谁?谁最小?(1)芳芳比阳阳大3岁;(2)燕燕比芳芳小1岁;(3)燕燕比阳阳大2岁。(),()最小。 3、根据下面三句话,猜一猜三位老师年纪的大小。 (1)王老师说:“我比李老师小。”(2)张老师说:“我比王老师大。” (3)李老师说:“我比张老师小。”年纪的是(),最小的是()。

八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答案人教版 参考答案第1章平行线【1.1】1.∠4,∠4,∠2,∠5 2.2,1,3,BC 3.C4.∠2与∠3相等,∠3与∠5互补.理由略5.同位角是∠BFD 和∠DEC,同旁内角是∠AFD 和∠AED6.各4对.同位角有∠B 与∠GAD,∠B 与∠DCF,∠D 与∠HAB,∠D 与∠ECB;内错角有∠B 与∠BCE,∠B 与∠HAB,∠D 与∠GAD,∠D 与∠DCF;同旁内角有∠B 与∠DAB,∠B 与∠DCB,∠D 与∠DAB,∠D与∠DCB 【1.2(1)】1.(1)AB,CD (2)∠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略3.AB∥CD,理由略 4.已知,∠B,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5.a与b平行.理由略6.DG∥BF.理由如下:由DG,BF 分别是∠ADE 和∠ABC 的角平分线,得∠ADG=12∠ADE,∠ABF= 12 ∠ABC,则∠ADG=∠ABF,所以由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DG∥BF 【1.2(2)】1.(1)2,4,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1,3,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D3.(1)a∥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a∥b,因为∠1,∠2的对顶角是同旁内角且互补,所以两直线平行4.平行.理由如下:由∠BCD=120°,∠CDE=30°,可得∠DEC=90°.所以 ∠DEC+∠ABC=180°,AB∥DE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5.(1)180°;AD;BC(2)AB 与CD 不一定平行.若加上条件∠ACD=90°,或∠1+∠D=90°等都可说明AB∥CD6.AB∥CD.由已知可得∠ABD+∠BDC=180°7.略 【1.3(1)】1.D 2.∠1=70°,∠2=70°,∠3=110°3.∠3=∠4.理由如下:由∠1=∠2,得DE∥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4(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4.垂直的意义;已知;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305.β=44°.∵AB∥CD,∴α=β6.(1)∠B=∠D(2)由2x+15=65-3x解得x=10,所以 ∠1=35° 【1.3(2)】1.(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1)×(2)× 3.(1)DAB (2)BCD4.∵∠1=∠2=100°,∴m∥n(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4=∠3=12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5.能.举例略6.∠APC=∠PAB+∠PCD.理由:连结AC,则∠BAC+∠ACD=180°.∴ ∠PAB+∠PCD=180°-∠CAP-∠ACP.10.(1)B′E∥DC.理由是∠AB′E=∠B=90°=∠D又 ∠APC=180°-∠CAP-∠ACP,∴∠APC=∠PAB+∠PCD(2)由B′E∥DC,得∠BEB′=∠C=130°. 【1.4】∴∠AEB′=∠AEB=12∠BEB′=65°1.2第2章特殊三角形2.AB 与CD 平行.量得线段BD 的长约为2cm,所以两电线杆间的距离约为120m 【2.1】3.15cm 4.略5.由m∥n,AB⊥n,CD⊥n,知AB=CD,∠ABE=∠CDF=90°.1.B∵AE∥CF,∴∠AEB=∠CFD.∴△AEB≌△CFD,2.3个;△ABC,△ABD,△ACD;∠ADC;∠DAC,∠C;AD,DC;AC∴AE=CF3.15cm,15cm,5cm 4.16或176.AB=BC.理由如下:作AM ⊥l5.如图,答案不唯一,图中点 C1,C2,C3均可2于 M,BN ⊥l3于 N,则△ABM ≌△BCN,得AB=BC6.(1)略(2)CF=15cm7.AP 平分∠BAC.理由如下:由 AP 是中线,得 BP=复习题PC.又AB=AC,AP=AP,得△ABP≌△ACP(SSS).1.50 2.(1)∠4(2)∠3(3)∠1∴∠BAP=∠CAP(第5题) 3.(1)∠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2】(2)∠5,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BCD,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1)70°,70°(2)100°,40° 2.3,90°,50° 3.略4.(1)90°(2)60°4.∠B=40°,∠C=40°,∠BAD=50°,∠CAD=50° 5.40°或70°5.AB∥CD.理由:如图,由∠1+∠3=180°,得6.BD=CE.理由:由AB=AC,得∠ABC=∠ACB.(第又∵∠3=72°=∠25题) ∠BDC=∠CEB=90°,BC=CB,∴△BDC≌△CEB(AAS).∴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作业练习题

【篇一】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作业练习题 一、我会填。 1、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9块,小明吃了2块,小明吃了这个西瓜的()。还剩这个西瓜的()。 2、480×5的积的末尾有()个0 3、里面有()个,()个是1。 4、在5。47中,小数点左边的5表示5个(),右边的4表示4个(),7表示7个(),读作:()。 5、5个足球队进行比赛,每两个队都要进行一场,一共要比赛()场。 6、24人要排成长方形队,有()种排法,如果要站成方队,至少要增加(),或者至少要减少()人。 7、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份试卷约9(),黑板长4.5(),墨水瓶盖约3(),游泳池的面积是1200()。 8、80平方米=()分米 4公顷=()平方米 50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200平方分米=()平方米 9、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比长少2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10、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二、小法官。 1、周长不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一定也不相等。() 2、每页写16个大字,小明写了它的1/2,小红写了它的1/3,小红写的快() 3、把一筐橘子分成5堆,每堆是它的1/5。() 4、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5、用一个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可以剪成2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三、我会选。 1、下面()组汉字都是轴对称的。 A、美国 B、金山 C、春天 2、与28×60的计算结果不同的算式有()。 A、280×6 B、208×6 C、210×8 3、用一根长20米的铁丝围成一个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A、25米 B、20平方米 C、25平方米 4、大于0。1而小于0。2的数有()。 A、9个 B、没有 C、无数个 四、计算部分 1、直接写得数 9+9÷9×9=25×80=10-3.6-6.4= 0.56+5.6=29×11=(9.6+14.4)÷6= 720×40=3.2-1.5-1.5=420÷2÷7= 2、竖式计算 29×14=39×40=16.3+8.9= 46×25=650÷5=6.4-2.8= 3、脱式计算 238+(72×25)(506-297)×15700-327÷316×(9.8+25.2) 【篇二】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作业练习题 一、请你填一填。 1、63是()的9倍,()的4倍是128。 2、54里面最多有()个6,64里面最多有()个8。 3、从245里连续减去8,最多能减()几次。 4一个数的6倍是78,这个数的8倍是()。 5、一个数除以9,商是17,余数是(),当余数时,被除数是()。 6、一个数的3倍是300,这个数是()

-最新-小学一年级数学作业题(3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作业题(3篇) 【篇二】小学一年级数学作业题 一、判断题: 1、一个两位数,位是个位。() 2、66中两个6的意义相同,都表示6个一。() 3、三十六写作306。() 4、钟面上分针从1走到4,走了3分钟。() 5、8时7分可以写作8:7。() 6、现在的时间是8:50,再过15分钟是9:05。() 二、填空题: 1、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有()角、()角、()角。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分、()分、()分。 2、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大6,个位上的数比1小,这个两位数是()。 3、100的位是()位;1在()位上,表示()个()。 4、离34最近一个整十数是()。 5、74的个位数是(),表示(),十位数是(),表示()。 6、比10大而又比20小的数有()个,其中个位数和十位数相同的数是()。 7、写出三个个位是0的两位数()()();写出三个个位是9的两位数()()()。写出三个个位数和十位数相同两位数()()()。 8、两个同样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体;最少()个同样的小

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最少()个同样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9、钟面上时针走1大格是1(),分针走一大格是5()。 10、六十写作(),它比的两位数小()。 11、39前面的一个数是(),后面的、一个数是()。与99相邻的两个数是()和()。28后面第三个数是()。 12、百位的1比十位的1大()。 13、我走路靠()边走,汽车靠()边行。 14、一张正方形的纸片对折两次再展开,一共可以得到()个小正方形;一共有()个正方形。 15、的一位数是();最小的两位数是();的两位数是();最小的三位数是()。 16、80连续减4的差分别是:()、()、()、()、 17、80前面的4个数是()、()、()、() 18、钟面上分针指着12,时针刚过5,现在的时刻是(:),也可以表示为(时分)。 19、7.10元=()元()角 0.50元=()元()角 2小时=()分 20、用下面三个数字,列四个算式.15105_____________ 21、小明做30道题,小红做34道,小华做80道。小明比()少一些,()比小明多得多。

七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答案2020(苏教版)

七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答案2020(苏教版) 1、 =-0.5 =2 2、略 3、略 4、-1.50062×10^4 5、-0.00203 6、-1/(1+2a) -3/(2ab 2(x-y) 7、<-2.5 8、扩大5倍 选择题 ABC 12、 (1)=b/(a+b) (2)=3/(x-1) (3)=【(x-y)2/xy】× 【xy/(x+y)2】 = (x 2-2xy+y 2)/(x 2+2xy+y 2) (4)=(32x^7)/(9 y^3) 13、 x-12=2x+1 x=1 14、(1) x带入原式= (-2/5 – 2k)/-6/5k = 8/5 k=-5 (2)原式=x 2/(x 2+x) 当x=-1/2时,原式=-1 15、原式的倒数=3(x 2+1/x 2-1)=-9/4 16、原式=(a+ab+abc)÷(a+ab+abc)=1 17、设小李x,小王x+2。 60/(x+2)=48/x x=8 x+2=10 1、(1)右 4 下 5 下 5 右 4 点A′ 点B′ ∠C′ 线段B′C′ (2)相同距离

(3)相等相等相等 (4)形状 (5)距离 (6)略 2、图自己画啊 (1)一个定点这个定点 (2) 旋转中心相等相等相等 (3)大小形状 (4)略 3、图自己画 (1)180° 另一个图形两个图形这点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对称中心交点 (2)初始旋转中心旋转角0°<α<360° (3)180° 初始图形对称中心 (4)略 4、图自己画 (1)成轴对称直线 (2)相等相等相同不变 (3)两对对应点中点的垂线 (4)相互重合轴对称图形直线 (5)过圆心的直线无数边中点的中垂线 3 4 2

三年级下册数学作业

一、计算: 1.口算: 515÷5≈15+22=15×20=11×300=0÷387=75×40=108÷2≈43+98=102×7≈84-80÷4=54÷8≈285÷4≈10×65≈256÷8≈603÷3= 70×5=52+87=25×4=905-694≈48-24÷3= 6×80=81×9=240÷6=199+203≈12×3÷4= 80÷4=51÷8=411×4=411×4≈60-36÷6= 84-4÷2= 2.笔算:(★要验算) 478×5=80÷9=★847-239= 256÷2= 855÷5= ★256÷6=

902÷5= 936÷9= ★706÷4= 555÷3= 720÷6= ★550÷9= 二、选择题。 1.张丽先面向南站立,如果她向后转,这时她的左面是( ),右面是( )。 A.东 B.西 C.北 2.商店和学校都在广场的正南方,商店离广场500米,学校离广场200米,那么学校离商店()米。(提示:画图) A、300米 B、500米 C、700米 3.

4.有400件水果,如果每次运走16件,需要运多少次?小兰用竖式计算出了结果。 竖式中箭头所指的32表示的是( )。 A. 20次运走的件数 B. 2次运走的件数 C. 运走了320件 D. 25次运走的件数 三、填空题 1.地图通常是按照上( )下( ),左( )右( )绘制。 2.与东南方向相对的是( ),与北相对的是( )。 3.当你面对北极星时,你的后面是( ),你的左面是( ),你的右面是( )面。 4.傍晚,当你面对太阳时,你的后面是( )面,你的左面是( )面, 你的右面是( )面。 5.东北风是从( )面吹来的风。 6.丁丁向东南方向行走,迎面吹来的风是( )风。 7. 63是( )的9倍, ( )的4倍是128。 8. 从560里连续减去80,最多能减( )次。 9. 421÷5的商是( )位数;商的最高位在( )位。 _ 2 5 _ 8 0 _ 8 0 _ 3 2_ 1 6 _ 4 0 0 _ ) _0

八年级下数学课堂作业本答案人教版2020

八年级下数学课堂作业本答案人教版2020 参考答案第1章平行线【1.1】1.∠4,∠4,∠2,∠5 2.2,1,3,BC 3.C4.∠2与∠3相等,∠3与∠5互补.理由略5.同位角 是∠BFD 和∠DEC,同旁内角是∠AFD 和∠AED6.各4对.同位角有∠B 与∠GAD,∠B 与∠DCF,∠D 与∠HAB,∠D 与∠ECB;内错角有∠B 与 ∠BCE,∠B 与∠HAB,∠D 与∠GAD,∠D 与∠DCF;同旁内角有∠B 与 ∠DAB,∠B 与∠DCB,∠D 与∠DAB,∠D与∠DCB 【1.2(1)】1.(1)AB,CD (2)∠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略 3.AB∥CD,理由略 4.已知,∠B,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 行5.a与b平行.理由略6.DG∥BF.理由如下:由DG,BF 分别是∠ADE 和∠ABC 的角平分线,得∠ADG=12∠ADE,∠ABF= 12 ∠ABC,则 ∠ADG=∠ABF,所以由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DG∥BF 【1.2(2)】1.(1)2,4,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1,3,内 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D3.(1)a∥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a∥b,因为∠1,∠2的对顶角 是同旁内角且互补,所以两直线平行4.平行.理由如下:由 ∠BCD=120°,∠CDE=30°,可得∠DEC=90°.所以∠DEC+∠ABC=180°,AB∥DE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5.(1)180°;AD;BC(2)AB 与CD 不一定平行.若加上条件∠ACD=90°,或∠1+∠D=90°等都可说明 AB∥CD6.AB∥CD.由已知可得∠ABD+∠BDC=180°7.略 【1.3(1)】1.D 2.∠1=70°,∠2=70°,∠3=110°3.∠3=∠4.理由如下:由∠1=∠2,得DE∥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4(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4.垂直的意义;已知;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305.β=44°.∵AB∥CD,∴α=β6.(1)∠B=∠D (2)由2x+15=65-3x解得x=10,所以∠1=35° 【1.3(2)】1.(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两直线平行,内 错角相等2.(1)×(2)× 3.(1)DAB (2)BCD4.∵∠1=∠2=100°,∴m∥n(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4=∠3=120°(两直线平行,

小学一年级数学作业题(三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作业题(三篇)17-10= 16-1= 16-2= 16-3= 16-4= 1+11= 1+12= 1+13= 1+14= 1+15= 20-10= 19-1= 19-2= 19-3= 19-4= 18-5= 18-6= 18-7= 18-8= 18-9= 17-5= 17-6= 17-7= 17-8= 17-9= 6-2= 6-3= 6-4= 6-5= 6-6= 16-10= 15-1= 15-2= 15-3= 15-4= 2+7= 2+8= 2+9= 2+10= 2+11= 15-10= 14-1= 14-2= 14-3= 14-4= 1+16= 1+17= 1+18= 1+19= 2+0= 19-5= 19-6= 19-7= 19-8= 19-9= 2+12= 2+13= 2+14= 2+15= 2+16= 15-5= 15-6= 15-7= 15-8= 15-9= 18-10= 17-1= 17-2= 17-3= 17-4= 2+17= 2+18= 3+3= 3+4= 3+5= 19-10= 18-1= 18-2= 18-3= 18-4= 3+16= 3+17= 4+4= 4+5= 4+6= 13-5= 13-6= 13-7= 13-8= 13-9= 4+7= 4+8= 4+9= 4+10= 4+11=

13-10= 12-1= 12-2= 12-4= 12-5= 4+12= 4+13= 4+14= 4+15= 4+16= 11-1= 11-2= 11-3= 11-4= 11-5= 5+5= 5+6= 5+7= 5+8= 5+9= 8-7= 8-8= 7-1= 7-2= 7-3= 【篇二】小学一年级数学作业题 一、填空 1、长度的单位有()、()、(),分别用字母()、()、()表示。 2、1米=()厘米100厘米=()米 1厘米=()毫米10毫米=()厘米 300cm=()m 3cm7mm=()mm 4m=()cm 68mm=()cm()mm 20mm=()cm 8cm=()mm 5cm6mm=()mm 3.50mm=()cm 二、计算 2cm+5mm= 9cm-8mm= 7mm+6cm= 52cm+48cm= 54mm-16mm= 84cm-47cm= 三、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暑假作业

家长签字 一、选择。 1.最小的两位数乘最大的一位数积是( )。 A.90 B.19 C.909 2.下面算式计算正确的是( )。 A.78×20=1560 B.62×60=2480 C.58×30=2740 3.□3×11的积最大是( )。 A.1563 B.143 C.1023 4.下列竖式中,计算73×26正确的是( )。 5.25乘65的积的最高位是( )。 A.十位 B.百位 C.千位二、填空。 1,两个两位数相乘,积可能( )位数,也可能是( )位数。2.在一个乘法算式中,积是其中一个因数的12倍,另一个因数是( )。

家长签字 1.一个数比最小的三位数小2,乘一个比最大的一位数大2的数,积是( )。 2.在估算310乘8时,我们可以把310看成( ),乘8得( )。 3.某小区有12栋居民楼,每栋楼有15层,每层有8户,每栋楼有( )户。 4.在括号里填上最大的数。 1).40×( )<2800 2.60×( )<3600 3.( )×15<150 4.( )×50<130 5.360>( )×40 6).680>67×( ) 5、连一连。 24×50 561 90×10 18×50 18×32 576 15× 60 10×90 51×11 1200 74×20 1000+480 6、应用题。 水果商店运进16筐苹果,每筐25千克,卖出2筐后还剩多少千克?

家长签字 解决问题 1.一箱可乐有24瓶,一箱雪碧也有24瓶,现在有12箱可乐和23箱雪碧,一共有多少瓶饮料? 2.张林看课外书,每天看25页,两周能看多少页?妈妈为张林新买了4本课外书,分别有188页、198页、202页和150页,张林—个月能看完吗?(一个月按30天计算) 3.体育老师买了5箱乒乓球,每箱有12筒,每筒有12个,—共买了多少个乒乓球? 4.明明每天绕着长6米、宽5米的长方形花坛跑15圈,他一共跑了多少米?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家庭作业题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家庭作业题 一、算一算。 63-20= 37-4= 59-30= 84-4= 46-3= 72-50= 28-7= 96-60= 60+7= 73+4= 48+4= 48+40= 二、计算。 10-6= 14-7= 15-9= 13-8= 50-6= 34-7= 85-9= 63-8= 76-6= 60-3= 92-7= 53-4= 94-60= 60-30= 92-70= 53-40= 三、在○里填“>”、“()>()>()>()>()。 7、一个数百位上是1,其它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8、五十八后面5个数是()。 9、比62小,比58大的数有()。 10、把80、36、63、56、37、18排序:()<()<()<()<()<()。 11、由5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数是()。 12、读数和写数都从()位起。 13、一个数由8个十组成,这个数是() 14、23是个()位数,8是一个()位数,100是一个()位数。 15、比89多1的数是(),比89少1的数是()。

二、读写下列各数。 99读作()60读作()100读作()17读作() 七十五写作()六十三写作()八十二写作()九十写作() 三、你能接着写吗? 1、11、13、15、()、()、()。 2、10、12、14、()、()、()。 3、10、20、30、()、()、()。 4、5、10、15、()、()、()。 5、连续+5:27、()、()、()、()、()、()。 6、连续-7:85、()、()、()、()、()、()。 四、根据描述猜一猜。(画√) 1、一班有48人,二班比一班少一些。 50人(),15人(),46人()。 2、萝卜有50人,苹果比萝卜多得多。 80个(),20个(),60个()。 3、小明有76个贴纸,小红比小明少得多。 77个(),40个(),15个()。 4、体育室有89个篮球,排球比篮球多一些。 76个(),50个(),91个()。 五、解决问题。

最新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作业题三篇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作业题三篇 【导语】做数学题可以高效帮助学习者理解全方位,多角度理解基本知识,拓展思路,积累技巧。而这些恰是考试所需要的。但是,做题有用的前提是,做过的题必须知道自己为什么做对,为什么做错,做错的完全理解没有,否则,只是练字,起不到做题的作用。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作业题三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篇一】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作业题一、填空。 1、3265÷□3的商是三位数,□里填()或()。 2、62平方米=()平方分米7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3、320里面有()个40,52的15倍是()。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①数学课本封面的长约是20() ②小华体重35() ③房间地面面积是18() ④一块正方形手帕面积是4() 5、1米约相当于()根铅笔长;周长8分米的正方形,边长是()分米。 6、单价=()×()工作总量=()×() 7、一个长方形面积是36平方厘米,长是9厘米,宽是()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 8、把“415-245=170”和“510÷170=3”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9、按规律填数:2,6,18,(),()。 10、☆÷△=34……5,△最小是(),当△最小时,☆是()。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在括号里打“×”) 1、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的乘积是9900。() 2、两位数除四位数,商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 3、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相等。() 4、一块黑板的面积是400平方米。() 5、“一辆汽车3小时行120千米,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是求路程的题目。() 三、选择(选择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幢楼房高15()。 ①米②平方米③分米 2、两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它们的面积()。 ①一定相等②可能相等③不相等 3、一根木料锯成5段,用20秒,锯一段用()秒。 ①4秒②5秒③6秒 4、一个长方形周长36厘米,长10厘米,宽是()厘米。 ①26②16③8④18 5、用80平方分米的布做每块是40平方厘米的手帕(不考虑损耗),可以做成()块。 ①2②20③200④2000 四、计算。

八下数学课时作业本

八下数学课时作业本 一、精心选一选(请将下列各题唯一正确的选项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运算中,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 B. C. D.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关于x轴的对称点在(). A. 第四象限 B. 第三象限 C.第二象限 D. 第一象限 3、化简:a+b-2(a-b)的结果是() A.3b-a B.-a-b C.a+3b D.-a+b 4、如图,△ABC中边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AB于点D、 E,AE=3cm,△ADC?的周长为9cm,则△ABC的周长是() A.10cm B.12cm C.15cm D.17cm 5、下列多项式中,不能进行因式分解的是() A. –a2+b2 B. –a2-b2 C. a3-3a2+2a D. a2-2ab+b2-1 6、如图所示的扇形图是对某班学生知道父母生日情况的调查,A?表示只知道父亲生日,B表示只知道母亲生日,C表示知道父母两人的生日,D表示都不知道.?若该班有40名学生,则知道母亲生日的人数有() A.25% B.10 C.22 D.12 7、下列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选取错误的是() A.y=2x2中,x取全体实数B.y= 中,x取x≠-1的实数 C.y= 中,x取x≥2的实数D.y= 中,x取x≥-3的实数 8、观察下列中国传统工艺品的花纹,其中轴对称图形是() 9、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50°,则这个三角形的底角的大小是() A.65°或50°B.80°或40°C.65°或80°D.50°或80° 10、如图(1)是饮水机的图片,饮水桶中的水由图(2)的位置下降到图(3)的位置 的过程中,如果水减少的体积是y,水位下降的高度是x,那么能够表示y与x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可能是( ) A B C D 得分阅卷人 二、耐心填一填(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若a2=b3 ,则的值为; 12、写出命题“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逆命题:_。 13.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C、BD相交于点O, 若S△OAB:S△OBC= 1:4,则S△OAD:S△OCB= 14.若,则_ ; 15、在方格纸上有一三角形ABC,它的顶点位置如图所示, 则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小学一年级数学作业的布置(供参考)

小学一年级数学作业的布置 作业是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和训练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主战场。组织学生做适当的数学作业是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的有效方法。新课程改革提倡“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课程理念。那么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该布置怎样的数学作业来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呢?我觉得不能是单一地做数学题,而应把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兴趣、创新意识、质疑能力、动手能力等融入作业中,设计多种形式的实践作业,让作业丰富起来,让作业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让做作业成为学生的乐趣。下面我就将在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实践中,针对一年级孩子年龄小、好动好玩的特点来谈谈作业的布置。 1.让学生“说一说”。 一年级学生的手指发育还不健全,加之如果学生写不好数学作业还会遭到教师、家长的批评,所以强迫学生多写书面作业,非但不利于儿童身体的健康发展,而且会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畏惧。可是一年级学生虽然不太会写,却很愿意说。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一年级学生是非常渴望与人交流的,六七岁也是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基于这一认识,我让孩子回家“说一说”,即把你今天学到的数学知识和数

学课上有趣的事说给家长听。这样,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新知,而且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有效地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的学习。 2. 让学生“玩一玩”。 好玩是儿童的天性。传统观念常把学与玩分开,认为学就是学,玩就是玩。学好了,才能玩,学不好,就不能玩。长此以往,学生把学习当做一种任务,而不是一种乐趣,做家庭作业只是完成任务,根本不投入情感,更谈不上用所学的数学知识积极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为了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的乐趣,我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感觉学和玩是可以同时存在的。例如在《比多少》教学后,我设置了这样一个作业:用4个杯子装一样多的水,然后分别放入1、2、3、4块方糖,猜猜哪杯水最甜?学生通过实践,发现糖最多的那杯水最甜。又如:“比高矮”的作业是:回家和家长排排队,看看谁最高谁最矮(巩固比高矮的方法,创设学生与家长交流的机会)。“10以内的加法”作业:和爸爸妈妈玩凑数游戏(复习10以内的加法,培养学生反应能力,提高口算速度)。“前后、左右”作业:请家长坐好,说说家长及自己前后、左右有些什么。 3.让学生“用一用”。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堂作业本

3运算定律(一) 1.照样子写算式。 134+55=55+134 (67+36)+64=67+(36+64) 67+36 =36+64 (23+56)+44=23+(56+44) 甲数十乙数=乙数+甲数 (甲数十乙数)十丙数=甲数十(乙数十丙数)a+b=b+a (a+b)+c=a+(b+c) 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2.运用加法交换律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9+400=400+(19 ) 201+86=(86)+(201) (27)+72=72+27 (93)+(88)=88+93 (123)+321=(321)+123 (56)+74=(74)+56 3.运用加法结合律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23+56)+44=23+(56+44) (546+93)+107=546+(93+107) (109+222)+78=109+(222+78) (672+89)+911=672+(89+911) 4.张玲这些天在看一本书。她这3天一共看了多少页?36+47+53=36+(47+53)=136(页) 答:她这3天一共看了136页。

(二) 1.下面哪些数相加等于100?连一连。 12 97 55 18 76 11 73 45 88 89 82 3 27 24 2.下面算式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1)78+87=87+78 (加法交换律) (2)134+67+133=134+(67+133)(加法结合律) (3)19+81+294+6=(19+81)+(294+6)(加法结合律)3.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加法交换律验算。 87+39=126 417+653=1070 27+888=915 4.一家水果赵市第一季度三种水果的销售情况统计如下表。 (1)将上表填写完整。 (2)2月份三种水果一共卖出多少千克? 104+112+86=302(千克) 答:2月份三种水果一共卖出302千克。 (3)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1月份三种水果一共卖出多少千克? 156+88+95=339(千克) 答:1月份三种水果一共卖出339千克。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作业题

新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作业 XXX小学 姓名: 班级:

第1节:复习加减混合(1) 一、算一算。 二、算一算。 4+3-2= 4-2+3= 2+3+4= 9-6+3= 8-2-2= 9+1-5= 4+5-7= 3+7-2= 1+4+5= 10-4-4= 2+7+0= 7-6+5= 8-1-3= 2+6-7= 3+3+3= 7+2-5= 10-6+5= 9-2-2= 9-8+5= 10-4+5= 三、在□填数。 □+5=9 □+7=10 □+3=8 2+□= □+3=7 5+□=10 四、填空后写出四个算式。 10 6 □○□=□□○□=□□○□=□□○□=□ 复习加减混合(2)

9-4= 7-7= 10-5= 6+3= 8+2= 10+0= 10-0= 0+9= 5+5= 10-6= 9-9= 0+0= 0-0= 9+1= 10-1= 二、算一算。 3+7-5= 8-6+2= 10-7+0= 9-6+5= 10-6+0= 8-7+1= 3+2+4= 10-3-7= 10-6+2= 8-8+8= 10-9+7= 9+3-8= 8+2-7= 4+5+1= 7-7+6= 2+3-5= 三、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10 ()+2=8 ()+()=10 9+()=10 8+()=9 4+()=9 ()+6=8 ()+2=7 ()+7=8 4+()=10 第一单元 认识图形(1)

(1)长方形有()条边,正方形有()条边,三角形有()条边。 (2)用()根小棒可以摆一个长方形。 (3)用()根小棒可以摆一个正方形。 (4)用()根小棒可以摆一个三角形。 (5)硬币是()的。 二、 有()有() 三、给涂上颜色。 四、给涂上颜色。 五、给△涂上颜色。 六、给○涂上颜色。 七、

五年级数学上册课堂作业

0.25×16.2×4 0.25×0.73×4 3.2×0.25×12.5 12.5×0.96×0.8 2.31×1.6×0.5×1.25 0.25×8.5×4 7.09×10.8-0.8×7.09 3.72×3.5+6.28×3.5 27.5×3.7-7.5×3.7 3.83× 4.56+3.83× 5.44 3.9×2.7+3.9×7.3 7.6×0.8+0.2×7.6

3.14×0.68+3.14×0.32 3.24×0.9+0.1×3.24 1.28×8.6+0.72×8.6 2.3×16+2.3×22+2.3×2 9.16×15-5×9.16 101×0.87-91×0.87 28.6×101-28. 6 1.87×9.9+0.187 58.5×81-58.5 (1.25-0.125)×8

(2.5-0.25)×0.4 0.8×100.1 0.79×199 0.85×199 3.65×10.1 4.6×102 0.65×101 0.86×15.7-0.86×14.7 5.8×4.8+4.8×4.2 6.12×1.25-2.12×1.25

7.09×10.8-0.8×7.09 7.24×5.2+2.76×5.2 36.7×3.7-3.7×6.7 3.65× 4.7-36.5×0.37 8.8×0.25-0.48×2.5 48×0.56+44×0.48 10.7×16.1-151×1.07 3.4×10.9+34-0.34×19 12.7×9.9+1.27 18.76×9.9+1.876

56.5×9.9+5.65 5.4×11-5.4 0.85×9.9 0.32×403 4.8×10.1 4.96×25 8.9×1.01 7.2×0.2+0.08×72 2.79× 3.43+0.607×27.9+0.5×2.79 14.23×123-14.23×22-14.23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

精品文档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作业设计 第 1节:复习加减混合( 1) 一、算一算。 二、算一算。 4+3-2=4-2+3=2+3+4=9-6+3= 8-2-2=9+1-5=4+5-7=3+7-2= 1+4+5=10-4-4=2+7+0=7-6+5= 8-1-3=2+6-7=3+3+3=7+2-5= 10-6+5= 9-2-2=9-8+5=10-4+5= 三、在□填数。 □+5=9□+7=10□+3=8 2+□=□+3=75+□=10 四、填空后写出四个算式。 10

□○□ =□□○□ =□□○□ =□□○□ =□ 复习加减混合( 2) 一、算一算。 9-4=7-7= 10-5= 6+3= 8+2= 10+0= 10-0= 0+9= 5+5= 10-6= 9-9= 0+0= 0-0= 9+1= 10-1= 二、算一算。 3+7-5= 8-6+2=10-7+0=9-6+5= 10-6+0= 8-7+1=3+2+4=10-3-7= 10-6+2= 8-8+8=10-9+7=9+3-8= 8+2-7= 4+5+1=7-7+6=2+3-5= 三、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10()+2=8()+()=10 9+()=108+()=94+()=9 ()+6=8()+2=7()+7=8 4+()=10

认识图形( 1) 一、填空。 (1)长方形有()条边,正方形有()条边,三角形有()条边。 (2)用()根小棒可以摆一个长方形。 (3)用()根小棒可以摆一个正方形。 (4)用()根小棒可以摆一个三角形。 (5)硬币是()的。 二、 有()有() 三、给涂上颜色。 四、给涂上颜色。 五、给△ 涂上颜色。

八年级下册数学课堂作业本答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数学课堂作业本答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数学课堂作业本答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答案人教版 参考答案第1章平行线【1.1】1.∠4,∠4,∠2,∠52.2,1,3,BC3.C4.∠2与∠3相等,∠3与∠5互补.理由略5.同位角是∠BFD 和∠DEC,同旁内角是∠AFD 和∠AED6.各4对.同位角有∠B 与∠GAD,∠B 与∠DCF,∠D 与∠HAB,∠D 与∠ECB;内错角有∠B 与∠BCE,∠B 与∠HAB,∠D 与∠GAD,∠D 与∠DCF;同旁内角有∠B 与∠DAB,∠B 与∠DCB,∠D 与∠DAB,∠D与∠DCB 【1.2(1)】1.(1)AB,CD(2)∠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略3.AB∥CD,理由略4.已知,∠B,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5.a 与b平行.理由略6.DG∥BF.理由如下:由DG,BF 分别是∠ADE 和∠ABC 的角平分线,得∠ADG=12∠ADE,∠ABF= 12 ∠ABC,则∠ADG=∠ABF,所以由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DG∥BF 【1.2(2)】1.(1)2,4,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1,3,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D3.(1)a∥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b ∥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a∥b,因为∠1,∠2的对顶角是同旁内角且互补,所以两直线平行4.平行.理由如下:由∠BCD=120°,∠CDE=30°,可得∠DEC=90°.所以∠DEC+∠ABC=180°,AB∥DE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5.(1)180°;AD;BC(2)AB 与CD 不一定平行.若加上条件∠ACD=90°,或∠1+∠D=90°等都可说明AB∥CD6.A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