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3课时作业22: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练习题

高中历史必修3课时作业22: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练习题
高中历史必修3课时作业22: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练习题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一、选择题

1.考古发现了不少西汉纸,如西汉初期的甘肃放马滩纸、西汉中期的陕西灞桥纸和甘肃悬泉纸、西汉晚期的甘肃旱滩坡纸等。《后汉书》则记载蔡伦“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对此解释最合理的是()

A.蔡伦改进造纸术不可信

B.造纸术的发明不晚于西汉

C.纸是西汉主要书写用品

D.造纸术应是由西向东传播

2.三国时,吴国攻打蜀国,用船装载茅草。兵士们每人手执茅草一把,内藏硫磺和硝石,自带火种,另一手拿刀枪,接近敌阵后,顺风点火,蜀军大败。这一记载说明() A.三国时火药已经发明

B.武器优劣决定战争的胜负

C.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

D.人们对火药材料有所认知

3.宋人邢昺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之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表明宋朝()

A.儒学得到了较大发展

B.技术革新推动文化发展

C.政府十分重视士大夫

D.儒者地位得以迅速提高

4.司南发明之初,必须有地盘(刻有干支)配合才能使用。而南宋罗盘不但有子午正针,还有子午丙壬间缝针,两者之间有一夹角,即磁偏角。上述材料反映了()

A.传统科技催生近代科学

B.自然科学逐渐取代封建迷信

C.传统科技的自我完善

D.中国古代海域不断扩大

5.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指出:“在西方后来所习见的‘印度数字’的背后,位值制早已在中国存在两千年了。”马克思称中国的这种位值制是人类“最美妙的发明之一”。这种位值制是

()

A.二进位值制B.五进位值制C.八进位值制D.十进位值制

6.在郭守敬的建议下,元世祖派14位天文学家在国内27个地点(最南至西沙群岛,最北至北极圈内)进行天文观测。其观测结果为编制《授时历》提供了科学的数据。这说明()

A.国家的扶持促进了古代科技的发展

B.劳动人民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动力

C.中国古代政府历来重视天文学发展

D.专制统治的强化阻碍了科技发展

7.元代农学家王祯曾说:“言农夫之耕,当先利其器。”他还认为任何器具的制作都是出于人的需要,是为人服务的。其意在说明我国古代科技发展()

A.注重实用性

B.优先服务于农业

C.满足了社会生产

D.讲究“天人合一”

8.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反复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符,人参天地”。这一思想()

A.不利于中医向现代化发展

B.否定了人对自然的作用

C.强调了顺应自然的重要性

D.是汉代儒学发展的产物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方重大科技成就:

材料二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

——[法]雨果(1)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发展上的差异是什么?说明什么?(6分)

(2)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的原因有哪些?(6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成为“保存胎儿的酒精瓶”的原因。(6分)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考古发掘出的西汉初期、西汉中期、西汉晚期的纸张,说明我国造纸术的发明不晚于汉代,故B项正确。

2.『答案』D

『解析』“内藏硫磺和硝石,自带火种”,反映出当时人们就已经对火药的制作材料有了一定的认识,故D项正确。

3.『答案』B

『解析』材料体现雕版印刷术的普及进步推动了儒学的传播,故B项正确。

4.『答案』C

『解析』题干反映了从司南发明之初到南宋时指南针有了明显改进,这种改进正好体现了“传统科技的自我完善”的过程,故C项正确。

5.『答案』D

『解析』《九章算术》采用了十进位值制记数法,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早使用十进位值制记数法的国家,这种记数法被马克思称为人类“最美妙的发明之一”。故选D项。

6.『答案』A

『解析』题干信息表明郭守敬在元世祖的支持下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天文观测,并据此编制了《授时历》,这说明元政府很重视与农业有关的科技发展,古代政府在促进科技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A项符合题意。

7.『答案』A

『解析』材料“出于人的需要,是为人服务的”体现了我国古代科技发展注重实用性,故A 项正确。

8.『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中医强调人顺应自然的重要性,这一思想有利于中医向现代化发展,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中医强调人顺应自然的重要性,并不等于说否定了人对自然的作用,故B项错误,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汉代儒学,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

9.『解析』第(1)问,比较归纳中西科技文明的不同发展特点,说明中国科技逐渐落后于近代西方。第(2)问,可以从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总结。第(3)问,材料信息是对中国体制

的批判,联系古代中国政治体制、经济特点、思想状况、外交特征等知识回答。

『答案』(1)差异:中国主要是在技术应用领域;西方研究领域广泛,涵盖科学理论和应用技术。中国主要是经验积累;西方注重理论研究和观察实验。

说明: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和发展;中国科技逐渐落后于近代西方。

(2)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高度发展繁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保障;古代中国政府的重视与推广;古代中国科技工作者的献身精神。

(3)封建专制制度;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传统儒家思想;重农抑商政策;科举制度;闭关锁国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