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特大杀人案件王强

沈阳特大杀人案件王强
沈阳特大杀人案件王强

沈阳市“串联54号”系列案件-------- 辽宁杀人魔王强

一.背景资料分析:

主犯:王强:男,满族,1975年生于辽宁省开原县,小学文化。涉嫌杀人、强奸、抢劫罪被提起公诉。其中杀死45人,强奸10人。

同伙:赵俊鹏:男,满族,1978年生,初中文化。王强同乡,涉嫌抢劫、故意杀人

王强讲述了他的犯罪经历,但与人们预计的不同,他近乎变态的犯罪行为竟然只来源于简单的“混子”生活。“他说他走上这条路,多半是家庭的原因。”

根据沈阳市公安机关询问记录中显示王强年幼的时候家庭背景:王强说,他的童年从来没感受过家庭的幸福。在他8岁那年,父母离婚了。6岁的弟弟跟了母亲,而王强则跟了父亲。离婚没多久,王强的父亲就因为赌博与人发生争执,将一人打成重伤,被判了11年的有期徒刑,对王强的管教就成了爷爷奶奶的事情。

“他说他的爷爷、奶奶总挤兑他,后来,就回到了母亲身边,但其实真正让他难以忍受的还是母亲的改嫁。本来就是十三四岁的青春期,又是男孩,随母亲改嫁到继父家,正常孩子的心理也是会起变化的。”实际上,从那时起,王强就等于进入了“放养”式的生活,他一个人跑到了沈阳。“他说他整天在外面瞎溜达。饿了就向别人要,晚上就睡在火车站。还跟着一个师傅学…偷包?,他人生的改变应该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也就是这种残缺的家庭及家中不良的环境开始,逐渐影响了王强今后残忍、暴躁、极强的复仇心理。王强看上去平静、冷血以及近乎残酷的镇静,一米六的身材,外表和他得心理几乎不相符,而他的外表也被被害人忽略,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之一。

二.心理特点:

1.扭曲变态的复仇心理

结合案件显示被害人都是胸口左胸部和左颈部中刀,刺破心脏而死,且手法残忍,刀法熟练。在犯罪人今后所实施的案件中刀刀都是准确的刺破心脏,凶手不是初犯而是累犯。在案件报告中提到一个情节,王强在犯罪之前,曾劳教过一段时间。在劳教所服刑的时候并不是想起他罪犯那样改造,而是不断练习杀人的刀法,及手法。以上这些事实都说明王强对生命的藐视,无情。王强曾经说过“我如果不杀了对方,那我就一定逃不了”,所以真正决定王强的心理特点是他强烈、压抑的情绪特点,是他扭曲心理所导致的。

为什么王强都对情侣下手这源于他报复社会,仇视别人幸福的心理。王强从小缺少关爱,他不幸福,所以在他的内心里会对他人的幸福产生敌意,甚至毁灭的罪恶想法。在他眼中,情意绵绵的恋人最能触动他这种扭曲的心理

2 冷漠、胆大

王强说到曾经杀过一个受害人,王强当时吃过晚饭出去“走走”在路上看到被害人骑着自行车,王强生心歹意,将被害人强奸杀害。这都说明王强对生命看待冷漠

3 利己主义者

在犯罪时,又带有明显的物欲主义者的特征,案发后犯罪人每次都将死者身上首饰钱包都带走。这表明犯罪人情绪的特点:一对金钱、财物有特殊的情感,表现对金钱和财物有极大的向往和追求。二对被害人缺乏同情心、怜悯心

4性欲主义者

案发时被害人当中有女性、男性,且为情侣,其中被害人女性都有被性侵犯的特征。犯罪人王强对异性有极强的占有欲、报复心、嫉妒心。犯罪人从小缺少爱,在他看来那种情意

绵绵的情侣就是最容易作案的对象,作案后怀着对被害人中的女性有着占有欲或者报复心经行强奸犯罪,以达到其占有欲的满足和泄愤报复的需要。

犯罪人王强对被害人的尸体也不放过,像他这种性欲的心理达到了极为残暴、毒辣的地步,就连路过的路人也不放过。随即寻找作案的对象,随即挑选作案地点,犯罪人在作案时不断寻找、获得刺激和快感。

5.双面性格

每次作案后王强从不离开,或者逃避。当记者询问时他说“杀完人,干完活下班了。回家该吃的吃,该睡的睡。”,从这句话表明王强在案发后心情是十分平静的,冷静的让人感到可怕。

王强回忆当时着看警察怎么破案。叙述时用了充满调侃的语气道:“结果几年也没有人找我。”他也对自己多年前的作案细节记忆犹新,被抓获以后,丝毫不差地带着警察找到作案的现场。王强这类人有意识的与警察“较劲”,他们从不试图逃避,不隐匿自己的犯罪行为,不消除痕迹,反而很渴望犯罪,并且像是某种“炫耀”。综合起来看就是:冷静、自信、对立、抵赖、近乎变态的冷血。

三.行为特征及人格特征

行为特征:

该犯多次用同样的手法作案,连续作案多起,是一名已经形成习的累犯。总结案件分析出该类罪犯的行为特征:

1到处作案

犯罪人王强不紧不逃避警察的追击,反而更加的“光明正大的”到处作案。在他的

监禁生活的,他结识了其他犯罪人,并不好好改造,却学习刀法,平时还经常到健

身房锻炼身体。犯罪人王强的作案技术不断提高,据他交代“越干越顺手,越干越

胆大妄为”这些年来犯罪人王强仿佛是靠着犯罪才能生存的,以至于现在有种“杀

人癖”,隔几天不杀人和抢劫、强奸,王强心理似乎有点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似的。

2犯罪行为残忍

这里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司法机关曾将犯罪人王强关押和看管过,王强曾一度

对公安机关有种“仇视”心理。二、是由于犯罪人王强在童年时缺少关爱,以及中

年时的妻子背叛,以致于王强在心理形成了一种仇视社会的心理。王强不仅频繁作

案,而且手段残忍。

3善结团伙,犯罪多方向性作案

在王强作案的案件中,牵扯到多方面犯罪的内容,及同案犯的协同作案。团伙的作

案更加增加了主犯王强作案成功的几率,但这样也造成了王强第一次落网的原因,

以至于在劳教之后的犯罪案件都是他一手造成的,不留活口,这就成为了他始终不

能落网的其中原因之一。

4犯罪行为谨慎

连续作案40多起,8年来从未被抓,作案现场都不留痕迹等等,这些都表明了作

案者的“经验”丰富,可想而知,犯罪人王强是何等的可怕,作案手法老练,不留

活口,现场不留痕迹。

人格特征:

1.强烈的反社会意识

这类犯罪人被公安机关以及司法机关追捕打击,反而不害怕,作案40多起,内心

不感到内疚,反而以此为荣,反而对公安机关、司法机关、社会心怀不满,将自

己内心的情绪,用犯罪的方式发泄出来,发泄的对象就是无辜的受害者。犯罪行

为的实施强化着反社会意识,使其犯罪意思更巩固。

2.情感冷漠无情

美国犯罪学家指出没有一个正常35岁男人在一夜之间由一个正常的人突变成一

个邪恶的人,其实这一切都是由其童年的经历造成的。这样一个不同寻常的童年

让在社会上跌打起伏的犯罪人王强有了比别人没有的心态,那就是狠。这样逐渐

慢慢形成与王强犯罪人格有关的兴趣、爱好、性格、观念、态度等。对异性的憎

恨导致了他的冷漠与无情。

3.意志的两极性

这类犯罪人的特征较为明显。一犯罪人王强他不是初犯而是一个手法熟练、冷血

的犯罪人,意志坚定,行为不受思想、法律、道德的控制。二犯罪人王强曾收到

过教育,但在劳教的过程中却没有悔改的表现,反而在练习作案的技巧,这类人

经不起诱惑,犯罪动机强。

4.犯罪动机的多样性

犯罪人王强与正常人的童年经历不一样,刚到社会时遭受的惩罚不一样,犯罪动

机就各不相同。犯罪人王强是有着一个多钟犯罪动机的一类人。一方面,对生活

比较幸福的受害者,例如:情侣,极易产生犯罪的动机;另一方面,对钱财较多

的一类人产生劫财的犯罪心理;最后对路上单独行走的被害人女性,有着性侵犯

的报复性心理等等

总结:

这就是极端变态的报复心理。他第一次杀人,在心理上肯定会存在恐慌、焦躁不安等,而随着杀人次数的增多,他心里的道德束缚和社会束缚完全丧失了,甚至可以说有杀人“上瘾”的倾向,整个人完全麻木了。犯罪人王强也受到了其父的影响,其父经常饮酒、打人,性格暴躁,恰好符合了龙勃罗梭的观点,他侧重研究了遗传因素对犯罪的影响,这样是其中的一点原因。

对该犯的综合评估:1.社会适应性差,性格孤僻,有一定的自卑感。

2.心理健康状况处于危险边缘,矫正难易度很难,关押等

级为高度警戒级。

3.缺乏法律意识,守法意识淡薄,违法行为明显。

4.行为较为随意,自控性不强,有时候做事冲动、莽撞、

暴动,攻击行为明显。

5.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危险,存在被动杀人的性格。

监管106 严阳俊29号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