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台招聘考试单项选择题题库(130题 附答案)修

广播电视台招聘考试单项选择题题库(130题 附答案)修
广播电视台招聘考试单项选择题题库(130题 附答案)修

单项选择题

1、构成电视新闻画面的裸体要素不包括()

A主体B、前景C、空白D、线条

解析:D构成一幅画面的主要因素有:主体、陪体、前景、背景与空白。

2、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是()

A、新闻价值

B、新闻政策

C、新闻宣传思想

D、新闻机构自身的编辑方针解析:A

3、为获得和传播体验性信息,补充仅靠视觉所不能获得的信息内容,记者在新

闻现场可以采取()角色定位。

A、记录者

B、行动者

C、目击者

D、参与者

解析:D

4、广播电视的传播特点不包括()

A、线性传播

B、具体形像

C、受众广泛

D、可选择性

解析:D

5、怎样的题材不适合做广播现场报道()

A、场面宏大且分

B、新闻事实具有较强的新闻性

C、音响典型

D、正在发生的解析:A

6、在消息写作上,所谓的“三重复”现象指()

A、导语、主体、背景的重复

B、导语、主体、结尾的重复

C、标题、导语、主体的重复

D、标题、导语、背景的重复

解析:C

8下列各项都是电视影像的要素,其中()又被称为镜头语言

A、光线

B、蒙太奇

C、画面构图

D、景别

解析:B

9“摆事实、讲道理”是以下哪种论证方式?()

A、对比说理

B、据事说理

C、论辨说理

D、算帐说理

解析:B

10、编后语旨在补充和深化报道或文稿的主题或中心思想,它是()

A、编辑部评论

B、编者评论

C、个人评论

D、最权威性评论

解析:B

11、谈话节目的成功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选择好话题、参与谈话的对象以及()

A、节目的前期策划

B、谈话现场的氛围

C、主持人驾驭现场的能力

D、节目导演对现场的控制

解析:C

12、深度报道是()

A、一种新闻体裁

B、一种报道方式

C、一种评论形式

D、一种报道理念

解析:B

13、广播电视采访所面对的现场有两种,新闻事件发生的地方和()

A、新闻事件结束的地方

B、由于记者的采访而出现的现场

C、新闻人物出现的现场

D、广播电视记者所在的地方

解析:B

14、民间的谚语、民谣等在新闻评论中经常作为()论据来使用

A、概括性论据

B、事实性论据

C、理论性论据

D、规律性论据

解析:C

15、最为常见的广播消息结构形式是()

A、倒金字塔结构

B、时序结构

C、引导结构

D、逻辑结构

解析:B

16、无论哪篇消息,绝不能缺少的部分是()

A、导语

B、主体

C、背景

D、结尾

解析:B

17、述评写作的特点之一是即事明理,所以讲道理要()

A、实事求是

B、观点鲜明

C、缘事而发,注重分析

D、有丰富的材料

解析:C

18、以下哪种景别方式常被作为表现人物情绪的重要手段()

A、近景

B、特写

C、中景

D、全景

解析:A景别的划分,一般可分为五种,由近至远分别为特写(人体肩部以上)、近景(人体胸部以上)、中景(人体膝部以上)、全景(人体的全部和周围背景)、远景(被摄体所处环境)。

19、在广播中,音响包括()

A、节目音乐

B、实况音乐

C、实况语言

D、实况音响

解析:D

20、在新闻五要素中,最核心的要素是()

A、何时

B、何人

C、何事

D、何地

解析:C何时(when)、何地(where )、何事(what)、何因(why )、何人(who )。

21、新闻采访的难点尤其体现在()

A、求新性

B、突击性

C、灵活性

D、持续性

解析:B新闻采访的基本特点包括:

(1)求新性。记者所要采访的事实是新近发生、发展、变化的新鲜事实,为获取新闻而采访。

(2)突击性。记者的采访讲求时效,要求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采访的报道任务。在广播采访中,时效性的要求尤其严格,记者必须具有强烈的时间观念和突击采访的能力,把握时机和主动权,以最新信息赢得受众。

(3)灵活性。记者采访比较灵活,通常只集中于一点,致力于发掘精彩素材,随时根据情况的变化调整采访对象和内容。

(4)广泛性。记者的采访活动涉及面大,接触范围广,各行各业新近发生的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各个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成就很新经验、新问题,都在记者广阔的采访视线之内。需要记者进范围广泛的采访,采集人们欲知而未知的新鲜事实,使传播的内容尽可能适应各个行业、各个层次受众的需要。

(5)持续性。记者的采访往往随着事物的发展变化,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进行连接采访,不断提供新的新闻信息。客观事物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了新闻采访的持续性。所以要随着事物的发展变化,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进行不断采访和连续报道,为人们提供有关的新闻信息。

22、除了调查者和传播者之外,人事现场报道的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的角色定位还包括()

A、现场参与者

B、现场解说者

C、现场引导者

D、现场目击者

解析:C

23、为获得最佳效果,记者在采访中应如何提问()

A、多提开放型问题

B、多提闭合型问题

C、尽量减少提问,由被访者主动阐述

D、根据采访对象和采访阶段选择

解析:D

24、广播电视评论中最富有依附性的一种评论类型是()

A、本台评论

B、编后话

C、本台短评

D、新闻评述

解析:B

25、(D)是广播运载信息最基本的符号系统

A、实况语言

B、广播音乐

C、音响

D、广播语言

解析:D

26、事件消息按内容性质可分为()

A、突发性报道

B、阶段性报道

C、概貌性报道

D、典型性报道

解析:A

27、新闻写作的第一要素是()

A、真实

B、生动

C、及时

D、具体

解析:A

28、有利于表现物体的立体状况的光是()

A、逆光

B、侧光

C、顶光

D、顺光

解析:B

29、景别是()

A、被摄物体在画面中呈现的范围

B、摄影机与被摄物体之间距离的变化

C、被摄物体在摄影机镜头前纵向空间位置的变化

D、在同一距离上运用不同焦距所摄的画面

解析:A

30、《中国财经报道》()

A、专题性新闻栏目

B、杂志性新闻栏目

C、专栏型新闻栏目

D、消息类新闻栏目

解析:C

报刊上专载某类稿件的栏目

31.新闻内容的组合与构造,也就是新闻作品的谋篇布局问题主要是指()。

A.新闻构成

B.新闻结构

C.新闻谋篇

D.新闻文采

解析:B

32.广播电视记者对现场介入的方式有()。

A.旁观式

B.暗访式

C.直播式

D.录播式

解析:A

旁观式:指记者在现场采访时要尽量保持现场的原生态,把记者对现场的干预减少到最低程度

参与式:记者与现场积极互动,影响采访对象和现场,甚至将记者的现场表现构成现场的一部分

33.新闻媒介开展舆论监督,最常用的形式是()。

A.新闻评论

B.专题报道

C.深度报道

D.新闻批评

解析:D

34.创立于1941年12月3日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文名称( )。

A.BBC

https://www.360docs.net/doc/fe7502582.html,N

C.CRI

D.CIR

解析:C

35.邹韬奋创办的日报是在香港创办的()

A、《生活周刊》

B、《大众生活》

C、《抗战》

D、《生活日报》

解析:D

36.新闻事业最基本的功能是报道新闻和( )。

A.引导舆论

B.传播知识

C.提供娱乐

D.刊播广告

解析:A

37、广播音乐的形态不包括()

A.音乐节目

B.背景音乐

C.节目音乐

D.实况音乐。

解析:B

38、下列不属于电视编辑的艺术性要求的是()

A.根据节目内容需要来挑选镜头

B.以最能传达出创作意图的方式决定镜头顺序

C.会操作编辑软件

D.确定镜头的长短和节奏以创作出预期的效果

解析:C

39、编辑是电视创作的重要环节,下列不属于编辑的内容的是()

A.节目播出B.前期的采访C.对素材的重新构思D.运用剪接技巧再创作解析:A

40、下列哪项不属于电视后期编辑阶段的内容()

A.熟悉素材B.画面剪接C.字幕设计D.做特技

解析:A

41、电视创作的前期工作,包含的各项步骤中,核心环节是:( )

A.采访

B.选题

C.拍摄

D.剪辑

解析:B

42、以下哪项内容不属于电视剪辑工作流程中剪辑阶段的工作?( )

A.纸上剪辑

B.粗剪

C.精剪

D.检查画面

解析:D

43、电视创作的后期,涉及的多道工序主要是围绕( )来进行的。

A.特技

B.剪辑

C.字幕

D.配音

解析:B

44、在电视电影中常看到的人物回头、低头、抬头、转身等动作连贯性组接,上下两个镜头一般是采用以下哪种方式()

A.静接静B.静接动C.动接静D.动接动

解析:D

45、下列关于音乐电视片《Everyone is NO.1》的分析有误的是()

A.本片基本以短的蒙太奇镜头进行组接。

B.片中采用了平行式和对比式组接的方式进行组接。

C.该MV中使用的声音都属于客观性声音

D.本片大量地使用固定镜头拍摄,因此其在动作组接上基本属于画内主体运动的组接,也遵循了“动接动、静接静”的组接规律。

解析:C

46、下列不属于合理越轴的方法是()

A.插入中性方向镜头

B.插入技巧性特技

C.插入运动与运动主体有关的事物体局部镜头

D.插入运动中人物的主观镜头。

解析:B

47、在对话剪辑中,声音和画面同时出现,同时切换。上个镜头的声音结束后,画面与声音都留有一定的时空,下个镜头切入时,画面与声音也都留有一定的时空。这样的对话剪辑适用于表现()

A.双方争吵

B.双方进行辩论

C.情侣之间的对话

D.人物之间正常情况下的交流

解析:C

48、电视剪辑最起码的要求是()

A.合适的剪辑入点 B.合适的剪辑出点 C.流畅 D.切

解析:C

49、对节奏快的影片中的镜头说法正确的是()

A.片中大多采用长镜头进行组接B.片中大多采用大景别镜头进行组接

C.可以说明此片的剪辑率较高 D.可以说明此片的剪辑率较低

解析:C

50、低剪辑率影片中的镜头()

A.相对比较短 B.相对比较长 C.相对适中 D.说不清楚

解析:B

51、高剪辑率影片中的镜头()

A.相对比较短 B.相对比较长 C.相对适中 D.说不清楚

解析:A

52、下列关于电视画面组接有误的一项是()

A.如果画面主体在近处、亮处或是运动的、快速的,镜头长度比远处、暗处或静止的、慢速的要长。

B.剪接点的选择正确与否关系到电视片的动作连续、形象逼真、镜头转换流畅,从而电视片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

C.拍摄“圆桌会议”一类的场面,在主镜头交代过全景之后,观众已经对画面的方向性有了了解,一般可以不考虑轴线问题。

D.轴线规律与越轴问题,是在同一场景的两个以上的画面连续组接在一起后才可能存在的。解析:A

53、下面关于字幕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在影视片中,字幕的颜色不但给人们一种视觉上的色彩印象,也是影视片内容的直接表现者,因为颜色本身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B.《上学路上》片名字幕用“田”字格衬底,主要是因为该片反应了农村小学的教学条件。C.电视剧《红楼梦》、《诸葛亮》的片名为红色,这样的运用使历史名著和历史人物的分量加重。

D.绿色的字幕象征着春天的生命色,象征着和平、自然和安宁。

解析:B

54、下面关于画面组接不正确的是()

A.画面组接的连贯性因素是:逻辑因素、相似因素、缓冲因素和队列因素。B.镜头长度的取舍决定着电视画面的艺术效果和电视片的节奏。

C.电视画面有剪接点,但是声音并没有剪接点。

D.“动接动”和“静接静”是画面组接的重要原则

解析:C

55、下面的人物对话剪辑的方法是()

A.时空舒缓法B.情绪呼唤法C.内容紧凑法D.声音滞后法

解析:D

56、下面的人物对话剪辑的方法适合于()

A.两个人吵架B.双方辩论C.普通的对话剪辑D.有情绪反应的对话

解析:C

57、画面中主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动作轴线所起的作用越()

A.明显 B.不明显C.两者之间没有关系 D.恰到好处

解析:A

58、所谓“________”是指剪辑点前后的两个镜头有明显的动感。它可以是主体相对静止镜头运动,也可以是主体运动而镜头固定。()

A.静接动 B.动接静 C.动接动 D.静接静

解析:C

59、________镜头由于主体几乎占据了整个画框,因此其空间感较弱,在剪辑中常被作为插入镜头和岔开镜头使用。()

A.全景

B.特写

C.近景

D.中景

解析:B

60、动作轴线是一条假想连接线,它的方向性主要表现在________的方向上。

A.人物视线

B.主体运动

C.人与物体

D.物体与物体

解析:B

61、有一类镜头组接时镜头长度的依据在于充分表达情感,我们称之为()

A.节奏长度

B.景别长度

C.情绪长度

D.叙述长度

解析:C

62、轴线又被称为()

A.180度线

B. 运动线

C. 主观线

D.对应线

解析:A

63、单位时间长度的画面中,镜头转换的次数称为:( )

A.帧

B.剪辑率

C.剪辑节奏

D.节奏

解析:B

64、两个以上静态主体每两者之间的假设连接线称为( )

A.动作轴线

B.双轴线

C.关系轴线

D.方向轴线

解析:D

65、如果在一个镜头中表现的主体是运动的,而陪体是相对静止的或与陪体相比运动较慢的,那么镜头可以留得( )一些。

A. 丰富

B. 单薄

C. 长

D. 短

解析:C

66、下面对场面的过渡说法有误的是:( )

A.电视的转场是为了满足观众的视觉心理要求。

B.电视场面的转换依据是:时间段落、空间段落、情节段落。

C.淡入淡出、叠化、划像、翻转画面等都属于转场特技。

D.在转场中,淡出淡入又称为“渐隐渐显”,叠化就是与淡出淡入的一种转场方法。

解析:D

67、下列属于技巧性转场方法的是()

A.特写转场B.挡黑转场C.翻转画面转场D.空镜头转场

解析:C

68、下列属于无技巧性转场方法的是()

A.叠化转场B.挡黑转场C.翻转画面转场 D.白闪转场

解析:B

69、下列属于无技巧性转场方法的是()

A.切B.淡出C.叠化D.圈出

解析:A

70、下列属于技巧性转场方法的是()

A.切B.淡出C.特写转场D.两极镜头转场

解析:B

71、下列关于电视声音的功能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客观音乐是声来自画面之外,主要作用在于表达画面内容的情绪,渲染特定的环境气氛,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等。

B.声音是画面组接多样化的因素。

C.声音是使画面立体化的因素。

D.声音比画面更为重要,会使观众听见后有身临其境之感,因此好的声音不需要配画面。

解析:D

72、下列不属于电视声音构成要素的是()

A.语言B.同期声C.音乐D.音响

解析:B

73、下列不属于声画组合方式的是()

A.声画统一B.声画同轨C.声画对立D.声画并行

解析:B

74、下列不属于电视声音构成要素的是()

A.语言B.对白C.音乐D.音响

解析:B

75、运用变景剪法时,当上个镜头的景别比下个镜头的景别大时,上个镜头的动作要保留的()

A.一样多B.少一些C.多一些D.不一定

解析:C

76、下面对影视作品结构要求不准确的一项是()

A.完整就是要求影片不能给人以零乱残缺的感觉。完整的结构一般都有开头、主要内容、结尾。

B.自然就是结构顺理成章,过渡自然,行进流畅。尽量不露雕琢的痕迹,更不能牵强附会地拼凑。

C.新颖就是使电视片具有鲜明的个性,体现作者的风格特点。

D.严谨就是要求电视作品要严格地按照蒙太奇组接原则组接,这一点往往与创新相悖。

解析:D

77、电视解说词的速度一般为()

A.3字/秒B.10字/秒C.30字/分D.18字/分

解析:A

78、下列属于非线性编辑软件的是()

A.X-Edit B.Photoshop C.CoolEdit D.Maya 解析:A

79、下列属于国产非线性编辑软件的是()

A.X-Edit B.Edius C.Premiere D.Vegas

解析:A

80、下__________列属于非线性编辑项目文件类型的是()

A.*.psd B.*.veg C.*.premiere D.*.avi

解析:D

81、下列不属于非线性编辑软件的是()

A.Sony Vegas B.Photoshop C.Premiere D.Edius

解析:B

82、下面不属于非线性编辑软件所特有的功能的是()

A.视音频采集B.镜头剪辑C.文字处理D.特效制作

解析:C

83、当视频剪辑片段的持续时间和速度锁定时,一段长度为10秒的片段,如果改变其速度为50%的话,那么长度会变为为()

A.20秒B.15秒C.10秒D.5秒

解析:A

84、当视频剪辑片段的持续时间和速度锁定时,一段长度为10秒的片段,如果改变其速度为200%的话,那么长度会变为为()

A.20秒B.15秒C.10秒D.5秒

解析:D

85、下列属于视频文件格式的是( A )

A.jpg B.mov C.html D.doc 解析:B

86、下列不属于视频文件格式的是()

A.mpeg B.mov C.mp3 D.wmv

解析:B

87、下列属于音频文件格式的是()

A.ogg B.wmv C.gif D.veg

解析:A

88、下列不属于音频文件格式的是( D )

A.ogg B.wma C.wav D.veg

解析:D

89、我国采用的电视制式是()

A.MPEG B.NTSC C.SECAM D.PAL

解析:D

90、我国采用的PAL电视制式的帧率是()

A.12 B.24 C.25 D.30

解析:C

91、在PAL制式中,电视画面是以()的静止画面连续运动中体现出来的。A.每秒25帧B.每秒30帧C.每秒35帧 D.每秒40帧

解析:A

92、非线性编辑与线性编辑相比,非线性编辑突出的优势是()

A.编辑速度快B.设备成本低C.操作人性化D.数字化解析:D

93、下面属于声音编辑软件的是( D )

A.Windows Movie Maker

B.WinAVI

C.Maya

D.Cooledit

解析:DWindows Movie Maker影视剪辑软件 WinAVI视频编、解码软件Maya 三维建模、动画软件

94、下列设备肯定不会用于后期制作的是( C )

A. 监视器

B.录放像机

C. 摇臂

D.编辑工作站

解析:C

95、目前世界上彩色电视制式主要有三种,下列不属于电视制式标准的是()A.HDTV B.PAL C.NTSC D.SECAM

解析:A

96.下列四部早期影片中,片长最长的是()

A.《工厂的大门》

B.《火车进站》

C.《水浇园丁》

D.《战舰波将金号》解析:D

97.下列属于非线性编辑项目文件类型的是()

A. *.psd

B. *.veg

C. *.premiere

D.*.avi

解析:D

98.下列属于技巧性转场方法的是()

A.特写转场

B.挡黑转场

C.翻转画面转场

D.空镜头转场

解析:C

99.在镜头剪辑时,当上个镜头的景别比下个镜头的景别大时,上个镜头比下个镜头的动作要保留的()

A. 一样多

B. 少一些

C. 多一些

D. 不一定

100.下面的人物对话剪辑的方法适合于()上一个镜头下一个镜头、剪接点、画面、声音

A.两个人吵架

B.双方辩论

C.普通的对话剪辑

D.有情绪反应的对话

解析:D

101、在广播中,音响包括(D)。

A. 节目音乐

B.实况音乐

C.实况语言

D.实况音响

解析:D

102、在信息传达上具有展现内在状态、使抽象概念形象化、复杂信息简明化,适用于来传达内在性、系统性、整体性、宏观性、对比性的信息,这类传播符号是()

A. 照片与图片

B.影像

C.文字

D.示意图与图表

解析:D

103、本台评论的特点是()。

A.具有权威性、政策性和指导性

B.篇幅不长、内容单一、分析扼要

C.对新闻事实进行强调补充

D.融新闻与评论于一体

解析:A

104、广播电视记者对现场介入的方式有()。

A. 旁观式

B.暗访式

C.直播式

D.录播式

解析:A

105、有利于表现物体的立体状况的光是()

A. 逆光B侧光 C顶光D顺光

解析:B

106、景别是指()。

A.被摄物体在画面中呈现的范围

B.摄影机与被摄物体之间距离的变化

C.被摄物体在摄影机镜头前纵向空间位置的变化

D.在同一距离上运用不同焦距所摄的画面

解析:A

107、事件消息有如下特点()。

A. 动态性

B.时间跨度较大

C.空间范围较广

D.用典型说话

解析:A

108、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时空或段落转换的视觉跳动()。

A.声音转场

B.特技转场

C.特写转场

D.承续转场

E.字幕转场

解析:C

109、新闻线索具有以下特点( B )。

A.比较简单,完整性强

B.时间短暂,稳定性低

C.反映本质,变动性小

D.虽是信号,却能证实

解析:B

110、《中国财经报道》是()。

A.专题性新闻栏目

B.杂志性新闻栏目

C.专栏型新闻栏目

D.消息类新闻栏目

解析:C

111、摄像机与被摄对象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拍出的画面,给人的感觉是

A.庄严、崇高 B自然、亲切 C.稳中、端庄 D.纵深感、透视感

7、摄像机在高于被摄物水平线的位置拍摄,出来的画面给人的感觉是(A)

A、深远、辽阔

B、崇高、庄严

C、亲切、熟悉、自然

D、庄重稳定、端正静穆解析:A

112、广播电视编辑的工作环节包括新闻节目生产过程中的()。

A.获取线索、构思、组织、加工 B栏目定位、组织、加工

C.构思、组织、加工、制作 D.构思、组织、制作、播出

解析:D

113、新闻媒介开展舆论监督,最常用的形式是()。

A.新闻评论

B.专题报道

C.深度报道

D.新闻批评

解析:D

114、推镜头是指()。

A.摄像机变化焦距使画面框架逐渐远离被摄对象的镜头

B.摄像机随物体运动而进行拍摄的镜头

C.与拉镜头运动方向相反的一种拍摄方式

D.摄像机固定在一个支点上,沿水平轴或垂直轴运动拍摄的镜头

解析:C

115、据事说理的方法有()。

A.依托式

B.对比式 C类比式 D.比喻式

解析:A

116、新闻编排安排结构要遵循的三个重要概念是()

A.峰谷、节奏、分段

B.标题、片花、结尾

C.优化、集纳、配合

D.策划、组织、编排

解析:A

117、在画面编辑中,把几个主体内容类似的画面连接在一起,以渲染气氛,强调情节的组接方式是()

A.积累

B.对比

C.比喻

D.象征

解析:A

118、音响在新闻节目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作用是()

A.增加报道的可信性

B.增加报道的生动性

C.增加报道的感染力

D.增加报道的现场感

解析:A

119、深度报道是()。

A. 一种新闻体裁

B.一种报道方式

C.一种评论形式

D.一种报道理念

解析:B

120、事件消息按内容性质可分为()。

A.突发性

B.阶段性

C.概貌性

D.典型性

解析:A

121、广播语言的基本形态有()。

A.新闻报道语言

B.新闻音乐语言

C.新闻节目音乐

D.新闻环境语言

解析:A新闻语音语言新闻报道语言实况语言

122、常用的镜头编辑点有()。

A.表情编辑点 B动作编辑点 C.特写编辑点 D.活动编辑点

解析:B

123、2003年温家宝给《焦点访谈》的赠言是()。

A.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

B.与人民同行,与祖国同在,与世界同步,与时代同进

C.焦点访谈,表扬先进,批评落后,伸张正义

D.解疑释惑、观念引导、舆论监督、沟通上下

解析:B

124、论据是用来说明或证明观点的材料,新闻评论使用的论据分为()。

A.理论性论据

B.依托式论据

C.输入式论据

D.杂糅式论据

解析:A

125、广播电视节目系统包括的子系统有()。

A.时间子系统

B.顺时性子系统

C.空间子系统

D.延时性子系统

解析:B

126、“(出风声,压混)”,这段音响是()。

A.实况音响

B.采访音响

C.资料音响

D.主体音响

解析:A

127、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独具的特色是()。

A.时间同步性

B.求新性

C.突击性

D.灵活性

解析:A

128、现场直播是()。

A.不可控的

B.强调过程

C.最符合广播电视特性的报道方式

D.重大报道常用的报道方式

解析:C

129、栏目编排思想的确定要注意()

A.良好的大局观念

B.栏目组成员的意见

C.时间意义

D.实践的检验解析:A

130、《东方时空》是()。

A.新闻性栏目

B.专题性新闻栏目

C.教育性新闻栏目

D.专栏型新闻栏目解析:A

单项选择答案

1-5 DADDA 6-10 CABBB 11-15 CBBCB 16-20 BCADC 21-25 BCDBD 26-30 AABAC 31-35 BADCD 36-40 ABCAA 41-45 BDBDC 46-50 BCCCB 51-55 AABCD 56-60 CACBB 61-65 CABDC

66-70 DCBAB

71-75 DBBBC

76-80 DAAAB

81-85 BCADB

86-90 CADDC

91-95 ADDCA

99-100 DBCCD

101-105 DDAAB

106-110 AACBC

111-115 BDDCA

116-120 AAABA

121-125 ABBAB

126-130 AACAA

心理测量学习题

心理测量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结构效度 2.自陈量表 3.智力三重理论 4.晶体智力 5.流体智力 6.个别差异 7.认知测验 8.人格测验 9.16PF 10.项目难度 11. 参照点 12.EPQ量表 13.投射 14.误差 15.系统误差 二、简答题 1.投射测验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估计信度有哪些方法? 3.量表从低到高分为哪四个等级? 4.简述编制测验的一般程序。 5.人格测验中存在哪些问题? 6.心理测验主要有哪些应用? 7.心理测验三要素是什么? 8.心理测量有什么特点? 9.测量误差的来源有哪些? 10.标准化样组的条件有哪些? 11.常用的概率抽样方法有哪些? 12.影响信度系数的因素有哪些? 13.项目反应模型分为哪几类? 14. 经典测验理论有哪些局限性? 15.简述教材中提及的心理测验有哪些种类? 三、论述题 1、试述测验信度的种类及其使用条件。 2.试论述如何实现测量的标准化。

3. 如何向当事人报告分数?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结构效度:结构效度是测验能说明心理学上的理论结构或特质的程度,或用心理学上某种结构或特质来解释测验分数的恰当程度。 2.自陈量表:自陈量表是一种自我报告式问卷,即对拟测量的人格特征编制许多测题(问句),要求受测者作出是否符合自己情况的回答,从其答案来衡鉴这项特征。 3.智力三重理论:智力三重理论由三个亚理论组成,即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经验亚理论和智力情景亚理论。它们分别从主体的内部世界、人生存的客观外部世界和联系主客体的经验世界这三个方面阐述智力的本质及其结构。 4.晶体智力:晶体智力指的是通过学校和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能力,是个体所获得知识与技能的结合,表现为个体的学识水平。 5.流体智力:是指个体基本的生物潜能,是非言语及不受文化影响的智慧能力。 6.个别差异:所谓个别差异,指的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因受遗传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在生理和心理特征上显示出的各不相同的特点。 7.认知测验:又可称为能力测验,这类测验主要包括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又称性向测验)、教育测验(又称成就测验)及创造力测验等。 8.人格测验:它测量的是个性中除能力以外的部分,亦可看作是非能力测验。主要测量性格、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焦虑、气质及自我概念等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及其相关行为。9.16PF:16种人格因素问卷是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人格及能力测验研究所卡特尔教授编制的。根据一项研究,1971—1978年间被研究文献引用最多的测验中,16PF仅次于MMN排居第二。在一项关于心理测验在临床上应用的调查中,16PF排第五(前四位依次是MMU、EPPS、CPI和比内问题调查表)。 10.项目难度:项目难度是衡量测题难易水平的数量指标。 11. 参照点:参照点是计算的起点。要确定事物的量,必须有一个计算的起点,这个起点就叫做参照点。 12.EPQ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简称EPQ),是英国伦敦大学心理系和精神病研究所有关人格的测定工具,是由艾森克和他的夫人编制的。 13.投射:投射一词在心理学上是指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性格等人格特征,不自觉地反应于外界事物或他人的一种心理作用,亦即个人的人格结构对感知、组织及解释环境的方式发生影响的过程。 14.误差:心理测量所指的误差就是指测量中与目的无关的变因所产生的不准确、不一致效应。 15.系统误差:是由与测验目的无关的因子所引起的恒定、系统的、又规律的变化,存在于每次测量中,故又称常定误差。 二、简答题 1.投射测验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评分缺乏客观标准,难以量化;(2)缺少充分的常模资料,测验结果不易解释;(3)信

2018年广播电视台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 1、构成电视新闻画面的裸体要素不包括() A、主体 B、前景 C、空白 D、线条 2、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是() A、新闻价值 B、新闻政策 C、新闻宣传思想 D、新闻机构自身的编辑方针 3为获得和传播体验性信息,补充仅靠视觉所不能获得的信息内容,记者在新闻现场可以采取()角色定位。 A、记录者 B、行动者 C、目击者 D、参与者 4、广播电视的传播特点不包括() A、线性传播 B、具体形像 C、受众广泛 D、可选择性 5、怎样的题材不适合做广播现场报道() A、场面宏大且分 B、新闻事实具有较强的新闻性 C、音响典型 D、正在发生的 6、在消息写作上,所谓的“三重复”现象指() A、导语、主体、背景的重复 B、导语、主体、结尾的重复 C、标题、导语、主体的重复 D、标题、导语、背景的重复 7、摄像机在高于被摄物水平线的位置拍摄,出来的画面给人的感觉是() A、深远、辽阔 B、崇高、庄严 C、亲切、熟悉、自然 D、庄重稳定、端正静穆8下列各项都是电视影像的要素,其中()又被称为镜头语言 A、光线 B、蒙太奇 C、画面构图 D、景别 9“摆事实、讲道理”是以下哪种论证方式?() A、对比说理 B、据事说理 C、论辨说理 D、算帐说理 10、编后语旨在补充和深化报道或文稿的主题或中心思想,它是() A、编辑部评论 B、编者评论 C、个人评论 D、最权威性评论 11、谈话节目的成功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选择好话题、参与谈话的对象以及() A、节目的前期策划 B、谈话现场的氛围 C、主持人驾驭现场的能力 D、节目导演对现场的控制 12、深度报道是()

A、一种新闻体裁 B、一种报道方式 C、一种评论形式 D、一种报道理念 13、广播电视采访所面对的现场有两种,新闻事件发生的地方和() A、新闻事件结束的地方 B、由于记者的采访而出现的现场 C、新闻人物出现的现场 D、广播电视记者所在的地方 14、民间的谚语、民谣等在新闻评论中经常作为()论据来使用 A、概括性论据 B、事实性论据 C、理论性论据 D、规律性论据 15、最为常见的广播消息结构形式是() A、倒金字塔结构 B、时序结构 C、引导结构 D、逻辑结构 16、无论哪篇消息,绝不能缺少的部分是() A、导语 B、主体 C、背景 D、结尾 17、述评写作的特点之一是即事明理,所以讲道理要() A、实事求是 B、观点鲜明 C、缘事而发,注重分析 D、有丰富的材料 18、以下哪种景别方式常被作为表现人物情绪的重要手段() A、近景 B、特写 C、中景 D、全景 19、在广播中,音响包括() A、节目音乐 B、实况音乐 C、实况语言 D、实况音响 20、在新闻五要素中,最核心的要素是() A、何时 B、何人 C、何事 D、何地 21、新闻采访的难点尤其体现在() A、求新性 B、突击性 C、灵活性 D、持续性 22、除了调查者和传播者之外,人事现场报道的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的角色定位还包括() A、现场参与者 B、现场解说者 C、现场引导者 D、现场目击者 23、为获得最佳效果,记者在采访中应如何提问() A、多提开放型问题 B、多提闭合型问题 C、尽量减少提问,由被访者主动阐述 D、根据采访对象和采访阶段选择

重庆教师公招考试最新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汇总

最新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试题、题库及答案汇总 目录: 题库套卷(一)........................... 错误!未定义书签。题库套卷(二).......................... 错误!未定义书签。题库套卷(三).......................... 错误!未定义书签。题库套卷(四)...................................... - 2 - 题库套卷(五)...................................... - 9 - 题库套卷(六)..................................... - 16 - 题库套卷(七)..................................... - 24 - 题库套卷(八)..................................... - 32 - 题库套卷(九)..................................... - 39 - 题库套卷(十)..................................... - 47 - 《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解析(一) ................... - 53 - 《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解析(二) ................... - 60 -

最新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试题、题库及答案汇总 题库套卷(四) 一、单项选择题 1.新课程特别强调引导学生建立( C )的新学习方式。 A.合作学习、接受学习和体验学习 B.探究学习、实践研究和反复巩固学习 C.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D.自主学习、小组学习和班级学习 2.实行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管理,为的是增强课程的( B )。 A.统一性 B.适应性 C.规范性 D.选拔性 3.对于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和父母或者其篷监护人应当相互配合,加以管教;无力管教或者管教无效的,可以( D )。 A.劝其退学 B.取消学籍 C.让其自由发展、成长D.送专门学校使其继续接受教育 4.普通中小学经常组织诸如生物、物理、航模等兴趣小组,主要是为了( C ): A.深化课堂教学 B.培养竞赛人才 C.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D.充分发挥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习潜力 5.某寄宿小学派车接送学生,途中有学生提出要上厕所,司机在路边停车5分钟,5分钟过后,司机没有清点人数就将车开走。小学生王某从厕所出来发现车已经开走,急忙追赶。在追赶过程中摔倒在地,将门牙跌落三颗。王某的伤害应由谁来承担责任? ( B ) A.司机负责 B.所在寄宿学校负责 C.司机和所在寄宿学校共同负责 D.司机和王某共同负责 6。下列选项中体现了“问题解决”的是( C )。 A.回忆一个人的名字 B.幻想自己是美人鱼 C.用一个词来造句 D.荡秋千 7.下列选项中,体现了迁移的是( D )。 A.学生学习解决一元二次方程,老师测验一元二次方程 B.学生学习古诗文后,老师让学生默写 C.学生刚学习一篇文章,老师带领学生用真实情景演示出来 D.学生学习一位数加法,作业是两位数加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 B )。 A.民事责任B.刑事责任 C.-般责任 D.行政责任

《心理测量学》练习题库

《心理测量学》复习题库 一、单项选择 1.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是( )。 A. 比奈-西蒙智力量表 B. 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 C.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D.瑞文推理测验 2.用同一个测验,对同一组被试前后两次施测,两次测验分数所得的相关系数是()。 A.复本信度B.评分者信度 C.内在一致性信度D.重测信度 3.心理测验按其功能可分成能力测验、人格测验和()。 A.创造力测验 B. 成就测验 C. 特殊能力测验D. 实际能力测验 4.EPQ中的E量表是指( )。 A. 内-外向量表B.神经症量表C. 精神质量表 D. 效度量表 5. 在以下各项人格测验中,属于投射测验的的是() 。 A.EPQB.16PFC.MMPI D.罗夏测验 6.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的制定者是( )。 A.高尔顿B. 韦克斯勒C.比奈 D. 克雷丕斯

7. 心理测验的三个基本特点是() 。 A.间接性、绝对性、客观性B.间接性、相对性、客观性 C.直接性、绝对性、主观性 D.直接性、相对性、主观性 8.IQ为100表示( )。 A.智力低下B.智力中等 C.智力较高D.智力超常 9. 将原始分数与平均分数的距离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出来的量表是( )。 A. 百分位数B. 比例智商 C. 标准分数 D. 百分等级 10. 既影响信度也影响效度的误差是: A.随机误差 B. 系统误差 C. 抽样误差 D.评分误差 11. 从信度与效度的关系看,信度是效度的( ) 。 A.充分条件B.必要条件C.基本条件 D. 重要条件 12.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到理论上构想或特质的程度,称之为()。 A.效标效度 B. 内容效度 C. 构想效度 D.实证效度 13. 当难度为0.50时,区分度()。 A. 最小 B. 居中 C. 无法判定 D.最大 14.有一个满分为5分的测验项目,全体被试在此项目上的平均分为3分,则此项目的难度P是()。

广电网络公司招聘考试试题与答案(三套全)

招聘考试试题 第一部分公共试题 (本部分题目为所有考试人员必答)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 1. A.2011年7月8日 B.2011.07.08 C.二0一一年七月八日 D.二○一一年七月八日 答案:A. 2011年7月8日 2.古人云: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运筹帷幄”反映了管理中哪一项职能? A.计划职能 B.组织职能 C.领导职能 D.控制职能 答案:A.计划职能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但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 A.3个月 B.6个月 C.1年 D.2年 答案:B.6个月 4. A.对调整工资、发放奖金、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等问题,文章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 B.艾滋病有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三大传播途径,我们需要采取紧急行动制止它的传播,否则不采取紧急行动,将会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 C.由于我国的国际影响和汉语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联合国大会第二十八届会议一致通过,把汉语列为大会和安理会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其他五种是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 D.与空中航路相对应,在沿途的地面上,平均间隔300公里左右就设有一处雷达、通讯导航和众多空管中心等设备,为“天路”上的飞行提供服务。答案:C 5. A.规范性文件 B.领导指导性文件 C.呈请性文件 D.证明性文件答案:A.规范性文件 6.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发布文件,将建设为国际旅游岛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A.獐子岛 B.海南岛 C.崇明岛 D.舟山岛 答案:B.海南岛 7.“杯酒释兵权”这一历史典故是发生在哪位封建君王时期的事情? A.唐太宗李世民 B.宋太祖赵匡胤 C.元世祖忽必烈 D.明太祖朱元璋答案:B.宋太祖赵匡胤 8.以下公司向社会的承诺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执行物价资费政策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B.公开服务承诺 C.增加服务网点,方便群众 D.努力提高收视效果答案:A. 9. A.福祉梗概耳提面命钟灵毓秀 B.箴言幅射蜂拥而上博闻强识 C.摄取颓唐金壁辉煌夙兴夜寐 D.恪守荧屏厚积薄发异曲同功 答案:A.福祉梗概 10. A.《史记》 B.《汉书》 C.《春秋》 D.《诗经》 答案:C.《春秋》 11.ISO9000系列标准是。 A.产品标准 B.质量标准 C.技术标准 D.管理标准 答案:D.管理标准 12.甲是XX远洋运输公司的退休职工。他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时,基本医疗保险费应当由缴纳。 A.个人和企业按比例 B.企业 C.当地财政部门 D.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答案:B.企业 13.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可以作为特殊的民事主体参与民事活动。 A.国家 B.公民、法人 C.其他社会经济组织 D.外国人、无国籍人 答案:A.国家 ,在广西区内对有线电视网络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运营。 A.镇、村(屯)、统一运维 B.乡、屯、统一维护 C.乡、村(屯)、统一建设 D.镇、村(屯)、统一指挥

重庆市教师招聘综合基础知识试题

重庆市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试重庆市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试 重庆市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试 《综合基础知识》试题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 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 历史唯物主义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二者一起揭示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3. 马克思主义有阶级性,因而没有科学性和真理性。(?) 4. 邓小平理论初步回答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 ? ) 5.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产物。(?) 6.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7.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 8. 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9. 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和罢工的自由。(?) 10.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国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最基本的一项政治权利。(?) 11. 为了提高办事效率、行政处罚的程序一般采取简易程序。(?) 12. 行政立法是抽象行政行为。(?) 13. 我国刑法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14. 民族乡、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撤消民族乡、乡、镇人民政府的不合理规定(?) 15. 社会优抚是为了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的救助和补贴。(?) 16. 货币政策可分为扩张的和紧缩的货币政策(?) 17. 充分就业是社会公平稳定的标志(?) 18.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是充当维护经济秩序的“守夜人”。(?) 19. 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把社会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结合起来。(?) 20. 价格机制和供求机制在功能和作用上二者是不一致的。(?) 21.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下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形式。(?) 22. 激光是一种自然光。(?) 23. 蛋白质和水是构成一切生命物质的基本性质。(?) 24. 机关应用文比其它应用文行文格式更加灵活自由。(?) 25. 会议记录与会议纪要是作用相当的两种公文。(?) 26. 定稿是经过审核、签发或会议正式通过的最后完成稿,是制作公文正本的标准依据,已具备正式公文的法定效力。(?) 27. 机关应用文是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处理事务时所使用的具有直接实用价值和一定惯用体式的文书。(?) 28. 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所作的“决议”不是法定公文,只能视为一种事务文书。(?) 29. 函有时可以用来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戴海琦《心理与教育测量》习题答案

第一章心理与教育测量概论 1.与物理测量相比较,阐明心理测量的特点。 3.如何才能证明心理测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解答要点: 1.(1)心理与教育测量依据的法则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理论。(2)心理与教育测量的内容是复杂的,内隐的,其测量只能是间接的。(3)心理与教育测量定量分析的精确度很低。 3.(1)从心理与教育测量的理论基础来看,心理测量是可能的。(2)人的心理现象和知识水平如同其他一切物理现象一样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既有质的方面,也有量的方面,因此有必要测定出这些差异的数量。第三章经典测量理论的基本假设 1.简述"心理特质"的含义。 2.心理测量的误差来源主要包括哪些? 3.CTT模型及其假设的重要内容是什么?答案要点: 1.心理特质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所特有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就是人的心理特质。(1)特质是一组具有内部相关的行为的概括,具有一定的抽象性。(2)特质是可以综合不同刺激,使人对这些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3)特质是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特点。(4)特质分多个层次有机组合而成的。(5)可以对人的行为进行某种预测。 2.心理测量的误差主要来自3个方面:测量工具、被测对象和施测过程。 3.CTT模型是:经典测验理论假定,观察分数(记为X)与真分数(T)之间是一种线性关系,并只

相差一个随机误差(记为E)。即:X=T+E 其主要内容为:(1)若一个人的某种心理特质可以用平行的测验 反复测量足够多次,则其观察分数的平均值会接近于真 分数。(2)真分数和误差分数之间的相关为零。(3)各平行测验上的误差分数之间相关为零。第四章 测量信度 1.指出各种信度系数所对应的误差来源。 3.已 知某态度量表用道题,被试在各题上得分的方差分别是0.80,0.81,0.79,0.78,0.80,0.82,测验总分的方差 为16.00,求α值。 4.怎样提高测量信度?解答要点:1.对重测信度来说,其对应的误差来源有:①所测量 的心理特质不稳定;②遗忘和练习的效果没有相互抵消; ③在两次施测的时间间隔里,所要测的被试的心理特质 得到了学习和训练;④两次测查的时间间隔不同在信 度不同。对复本信度来说,其对应的误差来源有: ①所用的复本不是真正的平行测验;②产生的迁移效 应会影响信度的大小。对分半信度来说,其对应的误 差来源有:分半的方法会影响测验的信度。对同质 性信度来说,其对应的误差来源有: 1 ①题目间的相关性;②测验所测内容的单一性与异质性。对评分者信度来说,其对应的误差来源有: 3. =6/6-1[1-(0.80+0.81+0.79+0.78+0.80+0.82)/16.00] =6/5×(1-0.3)=0.84 4.①适当增加测验的长度。

广播电视台招聘考试简答题题库

广播电视台招聘考试简答题题库 1、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应遵守的原则有哪些? 答: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必须遵循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特点和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具体表现为: (1)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应明白晓畅,易于接收、接受。 (2)广播电视新闻需要受众听得见、听得懂,便于耳听接收。 (3)广播电视新闻各构成要素都要求真实、准确,语言表达要准确。 (4)广播电视新闻所要表达的信息应相对完整。 (5)受众多样性需要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通俗易懂,同时也要避免语言表达的简单化与庸俗化。 2、简述广播电视记者是如何获取新闻线索的? 答:广播电视记者获取新闻线索主要通过以下四种渠道: (1)政务渠道,又称官方渠道,主要是指各级政权机关及其行政事务活动,包括有关会议、文件、简报或有关政策和领导人讲话等. (2)生活渠道,是记者本人在现实生活和采访过程中的观察和积累. (3)受众渠道,是来自受众的信息. (4)传播渠道,即从其他媒介获得的信息。报刊、通讯社、网络、其他广播电视报道等,都可以作为新闻线索再发现的来源。 3、现场报道对记者的要什么? 答:进行现场报道的记者除了具备记者的一般素质外,还应突出具备以下几项能力: (1)较强的现场洞察能力。现场报道中记者面对的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复杂情况,记者必须通过观察现场、了解现场、快速掌握情况,尽快作出判断,及时找到合适的采访对象或知情人,当机立断进行采访,迅速选择最有新闻价值的点进行报道。 (2)出色的口头表达能力。现场报道很大一部份是通过记者在现场的观察、描述、评论结合真实生动的现场音响、画面向受众传达相关信息,所以记者品头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现场报道的质量的好坏。 (3)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现场报道中记者面对的是一个充满未知和随时发生意想不到变化的新闻现场,记者需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随时应对。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一方面是要更好地调动情绪,把握现场气氛,另一方面是要保持敏锐的现场应变能力,既充分发掘随时出现的新闻价值点,又能扬长避短、化险为夷,妥善回避不利于报道的突发问题。

心理与教育测量学-戴海琦-第三版-重点问答题及标准答案

第一章、心理测量概述 1、心理测量的含义、特点;测量的含义;要素;以及测量的量表 (1)心理测量的含义:依据一定的法则,对人的心理特质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2)心理测量的特点 –间接性:与物理的直接测量不同,从外显行为推测,以间接了解人的心理属性; –相对性:测量的结果是与其所属团体比较而言。 –客观性:即测验的标准化,是对一切测量的基本要求。 (3)什么是测量:测量是根据法则给事物分派数字(S.S.Stevens) 事物:测量对象,在心理测量中,想测量的当然是心理能力和人格特点; 数字:代表某一事物或事物某一属性的量; 法则:测量所依据的规则和方法。 (4)测量的要素: 参照点:①测量工作中测量对象的数量的固定原点 ②绝对参照点:以绝对的零点作为测量起点,如长度/高度 ③相对参照点:相对零点,如温度[水冰点]、海拔[海平面] 单位①理想的单位一是要有确定的意义,不能有不同解释 ②其次应有相同的价值,即两个单位点之间差异相等。 (5)测量的量表:量表:任何可以使事物数量化的值或量的渐进系列。 ①命名量表:数字仅仅代表分类,无任何意义;不可比较,如男女 ②顺序量表:可比较,没有相同单位和零点,不能加减;如名次 ③等距量表:可比较,有相同单位无绝对零点,可加减,不可乘除;适用多种统计方法:平均数、标准差等,如温度 ④比例量表:最理想的量表,有等距的的单位和绝对零点,有倍数关系;如年龄。 2、什么是心理测验,如何理解心理测验?心理测验的类型;心理测量的功能; (1)什么是心理测验:心理测验实质上是行为样本的客观的和标准化的测量。 ①行为样本:有代表性的题目 ②标准化:测验的编制、实施、计分和分数解释的一致性。 ③难度的客观测量:测验的编制、实施等过程中减少主试和被试的随意性程度即标准化,测验的难度水平应确定 ④信度:测验结果的一致性 ⑤效度:测验结果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2)、心理测验的类型:?①测验对象分: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成就测验、人格测验 ②按测量方式分: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 ③按测验材料性质分: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 ④按测验功能分:成就测验与预测测验,难度测验与速度测验,描述测验与诊断测验。 (3)、心理测量的功能: (1)理论研究:收集资料,建立和检验理论假设 (2)应用:选拔,确定最有可能取得成功的人; 安置:进行人员和工作的最佳匹配; 诊断 评价 广泛应用于教育、人事管理、临床和咨询、社会生活以及心理学理论的研究领域。 3、心理测验与心理测量的区别? 常被作为同义词使用:内涵有很大重叠。 区别①心理测验是了解人心理的工具,主要在“名词”意义上使用 ②心理测量则是运用测验为工具达到了解人类心理的活动,主要在“动词”意义上使用。 ③相对而言,心理测量的意义范围更广,能被用来实际心理测量的心理测验才是真正有效的测验工具;但不应用

广东广电网络校招广州站笔试面试全过程

广东广电网络校招广州站笔试面试全过程本人2b学生一枚,最终能签意向书,感到意外和惊讶。在此感谢广电网络给我这次机会。也在这里分享下整个过程,希望对明年的同学有所帮助。也为报答应届生求职网论坛一直给予的帮助。 11月初就留意到校招,随意的投了简历,因为微信公众平台说要重点院校才可以,我一个2b学校只能投投试试,我投的是粤北小城技术岗。18晚上在华工有宣讲会,当天下午我赶去华工宣讲会,一为听听广电网络相关的,二是再投下简历,因为现场投会增加通过的几率。hr说了招聘流程,说当晚会发第一批笔试通知,宣讲会结束后我投靠同学,等到晚上12.30还没收到通知就睡了,直到19号下午6点多才收到第二天(20号)中午13考试。 【笔试】笔试现场门口贴着名单,有考号,名字,学校,电话,看了下2b 有两三个。一个课室110左右,一共好像8个课室。华工33 34号楼。笔试提醒分两大类,行测(语言理解+演绎推理+材料分析)30分,专业(通信,网络,软件,硬件,计算机操作系统等)70分,单选60分(行测+专业),多选30分(专业)一题1.5分/20题,判断(专业)一题0.5分/20题。行测难在材料分析,计算量大。lz感觉时间刚刚好,行测做的不错,专业有部分不会。最好是提前半个小时到场,找到位置,准备下。 【一面-半结构化】hr之前说一面通知当晚发,等了好久一直没有,很忐忑。问了其他考的同学,也没收到,就有点心安。建议大家可以加加本省的校招群,一两千人那种,这样肯定不止你一个人去参加了的,有消息可以分享。到晚上23.20左右才收到通知,和笔试一样,也是要立刻回复,还好没睡。和微信平台说的不一样,一面只要带三份简历,成绩单复印件,奖励证书复印件。晚上居然失眠,于是准备面试东西,自我介绍+专业问题。第二天一面,我是13.30那场,

电视台记者编辑笔试题

电视台记者编辑笔试题

中央电视台文艺部《挑战主持人》栏目初选笔试试题 一、选择题:(单选或多选,每题1分,共60分。) 1、我国对中央和省级电台电视台播音员主持人上岗资格的要求是普通话须达到(B)水平。 AA级B 一级甲等C一级乙等D六级2、汉语拼音方案中有(d )个声母。A20 B 23 C 26 D 21 3、实行兼容并包教育方针兴办北京大学的教育家是(D)。A陈寅恪B胡适C叶圣陶D蔡元培 4、播音员应掌握的正确呼吸方式是(C ) A胸式呼吸B 腹式呼吸C 胸腹联合式呼吸D深层呼吸 5、电视三原色是(A) A红绿蓝B黑白红C黄白红D黑红蓝 6、新中国第一位男播音员是(A)。A齐越B方明C 铁成D曹山 7、唐宋八大家中有六位北宋中期的古文运动倡导者,古文运动发起于(C)时期。A北宋B 初唐C中唐 D晚唐 8、被称为“第九艺术”的是(电子游戏) 9、我国近当代致力于研究敦煌学的历史学家是(C)。A郭沫若B金岳霖C 陈寅恪D 梁启超 10、曾主持过《现在请听》和《现在请看》的美国著名新闻节目主持人是(C)。A克朗凯特B拉里.金C 爱德华.默罗D温弗瑞 11、著名的西方美学著作《悲剧的诞生》是(B )的作品,据说他最后疯狂了。A叔本华B尼采C黑格 尔D凯恩斯 12、中国最早的报纸出现在(C)。A 1895年B 1904年C唐朝D 1958年 近代中国历史最早的报纸为1872年创刊于上海的《申报》 13、一分为二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是(B )的思维。 A唯物主义B 辨证C形而上D形而下 形而上学(metaphysics)是指与辩证法对立的,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的。遍诊法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来看问题。 14、《沧浪诗话》是南朝严羽的一部(A)著作。A诗歌理论B诗集C杂文集D人物传记 15、我国的人民广播是从(B )建立开始的。 A中央人民广播电台B新华广播电台C北京电视台D 上海广播电台 16、丑、悲、喜、崇高都属于审美范畴吗?请选择(C)。A丑不属于B都属于C悲不属于D都不属于18、全国性节目主持人评奖的奖项是(C )。A金鹰奖B百花奖C 金话筒奖D星光奖【中国电视金鹰奖】【百花奖】与【金鸡奖】【华表奖】一起并称中国电影的三大奖! 19、爱因斯坦曾获1921年的诺贝尔(B)。A数学奖B物理学奖C化学奖D生物学奖 20、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A)。 A纪传体通史B 编年体史书C断代史书D神话传说 21、因披露新闻事实而被ABC解雇的美国著名华裔女主持人是(C )。A卢燕B林燕妮C宗毓华D 陈 香梅宗毓华是第一位进入美国三大电视网的亚裔人

历年重庆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历年重庆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1.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 A.阶段性 B.育人性 C.服务性 D.时代性 2.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3.在教育,提出的“白板说”和绅士教育理论的学者是( )。 A.夸美纽斯 B.洛克 C.裴斯泰洛奇 D.赫尔巴特 4.以美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倡导的“三中心”是指( )。A.儿童、教材、活动 B.教师、活动、经验 C.儿童、活动、经验 D.教师、经验、教材

5.决定着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主要因素是( )。 A.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B.社会人口数量 C.社会文化传统 D.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6.学校在让学生学习经典时,要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体现了教育的哪种文化职能?( ) A.传递-保存文化 B.传播-交流文化 C.创造-更新文化 D.选择-提升文化 7.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 )。 A.决定作用 B.动力作用 C.基础作用 D.主导作用 8.既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的是( )。 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标 D.教育目的 9.德国教育家凯兴斯坦纳曾提出,教育的目的是造就合格公民。这种教育目的论属于( )。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集体本位论 D.教育元目的论 10.当前我国九年义务制教育学制年限划分采用的是( )。 A.六三制 B.五四制 C.九年一贯制 D.多种形式并存 11.教师要具有一定的教育机智。这表明教师劳动具有( )。A.创造性 B.长期性 C.连续性 D.示范性 12.在中学阶段开设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属于( )。A.学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社会课程 13.编写教材( 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 )。 A.课程计划 B.课程目标

心理测量学复习题

《心理测量学》复习题 一、单选题:(请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恰当的答案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25题)。 1、( b )是人格测验。 A、韦氏量表 B、罗夏测验 C、SCL-90 D、SAS 2、首先倡导科学心理测验的学者是( c)。 A、比内 B、高尔登 C、卡特尔 D、皮尔逊 3、下列哪项是按测验的实施方式进行分类:(b )。 A、个别测验 B、投射测验 C、文字测验 D、人格测验 4、参照点就是确定事物的量时,计算的( a )。 A、起点 B、中点 C、终点 D、重点 5、一般来说,心理测量是在( b )变量上进行的。 A、命名 B、顺序 C、等距 D、等比 6、常模样本量的大小,一般最低不小于( d )。 A、100或500 B、800或1000 C、20或25 D、30或100 7、心理测验的行为样本必须具有( c )。 A、全国性 B、区域性 C、代表性 D、整群性 8、下列陈述正确的是( b )。 A、高尔顿修订了比奈-西蒙量表。 B、卡特尔在《心理》杂志上发表《心理测验与心理测量》一文。 C、皮尔逊第一个提出了相关的概念。 D、比奈首先倡导科学心理测验。 9、关于瑞文测验修订的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A、吴天敏修订SMP B、龚耀先修订SMP C、张厚粲修订CRT D、李丹修订CRT 10、人格测验的先驱是( a )。 A、艾森克 B、罗夏 C、克雷呸林 D、韦克斯勒 11、下列哪项不属于标准分:( d)。 A、Z分数 B、T分数 C、标准20 D、划界分 12、专家判断法,就是请有关专家对测验题目与原定内容的符合性做出判断,看测验

电视台招聘记者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1分,15题,共15分) 1.按新闻事实发展的时间顺序安排材料的消息结构形式是() A.倒金字塔结构 B.金字塔结构 C.散文式结构 D.并列式结构 2.记者从事件的当事人和目击者那里获得的材料属于() A.第一手材料 B.第二手材料 C.第三手材料 D.第四手材料 3.大多数电视从业人员以及普通电视观众认为:()的成功与否,标志着电视台的水平。 A.电视文艺节目B.社会教育节目C.电视剧D.新闻节目 4.新闻事业最主要的功能是() A.引导舆论 B.提供资讯 C.提供娱乐 D.刊播商业广告 5.新闻的本质特征在于() A.讲究真实 B.强调为人民服务C.注重反映普通群众D.坚持宣传改革开放 6.()是围绕同一新闻主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作多次多篇成组的报道。 A.连续报道 B.系列报道 C.深度报道 D.规模报道 7.电视节目的三大支柱是:电视新闻、()、电视专题。 A.戏剧和电影B.综艺类节目C.电视文艺D.文艺竞赛节目 8.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这个有中国特色的电视文艺节目最早开办于() A.1981年 B.1982年 C.1983年 D.1984年 9.下列节目中,属于新闻评论类电视节目的是() A.《新闻30分》 B.《实话实说》 C.《焦点访谈》 D.《新闻联播》 10.电视谈话节目中着眼于当代社会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把谈话现场作为时事分析和发表意见的公共空间,而谈话嘉宾多为此类问题的专家、学者的谈话类节目,谈话中讲究不同观点的碰撞和相互激发,此类谈话类节目按照谈话题材划分多为()

A.新闻时事类谈话节目 B.社会话题类谈话节目 C.娱乐话题类谈话节目 D.生活情感类谈话节目 11.电视语言的基本表意单元与叙事单元叫() A.画面 B.镜头 C.蒙太奇 D.声音 12.新闻是易碎品,因此,新闻记者报道新闻要讲究() A.有闻必录 B.争取时效 C.有闻必录 D.用事实说话 13.在新闻舆论监督中最重要的监督对象是() A.权力组织 B.一般干部 C.公民团体 D.各种社会成员 14.各种类型冒尖的人和事是否具有报道价值,关键要看其是否具有() A.普遍意义 B.知名度 C.接近性 D.典型意义 15.“有偿新闻”的含义,指的是() A.新闻机构向作者付的稿费 B.记者向采访对象、消息来源支付的材料费 C.谁出钱就报道谁,报道谁就向谁要钱 D.报社向通讯社付的新闻稿费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题,共10分) 1.新闻自由包括的内容是() A.采访自由B.传播自由C.接受自由D.创办自由 2.诞生在20世纪的新闻传媒有() A.报纸B.广播C.电视C通讯社 3.电视记者的镜头存在方式是指电视画面中出现的记者与被摄对象之间的关系状态。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存在方式() A.旁观式 B.声音参与式C画外解说式 D.出镜参与式 4.正面宣传的具体含义是() A.报道内容是积极的B.宣传效果是正向的 C.报道倾向是肯定的D.报道态度是主动的 5.有声语言作为电视节目中的重要的声音元素,主要包括() A.人物对话 B.自述 C.旁白 D.解说 三、填空题(每空1分,10空,共10分)

重庆各区县教师招聘笔试科目

一、北碚区:考试分为笔试(含公共科目笔试和专业科目测试)和面试。 笔试 1.公共科目笔试(分值为100分) 教育类岗位:《综合基础知识(教育类)》,该科目包括《综合基础知识》和《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2.专业科目测试(分值为100分) 教育类的岗位专业科目测试为教育政策法规、教育心理学和教学设计等内容 二、北部新区:考试分为公共科目笔试、专业科目测试及面试 1. 公共科目笔试 公共科目为《综合基础知识(教育类)》。公共科目分值100分 三、沙坪坝区:考试考核分为笔试和面试 笔试分为《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测试两科,每科分值为100分,总分200分,公共科目笔试内容为《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详见《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https://www.360docs.net/doc/fe7502582.html,/u/cqhrss/news_57634.shtml),《专业科目》测试内容为所报考岗位“相关专业知识” 四、江北区:笔试分为公共科目笔试和专业科目测试,采取闭卷的方式进行,由江北区人力社保局和江北区教委统一组织。 报考公共科目笔试内容为《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占70%、《综合基础知识》占30%,分值为100分。专业科目测试内容为本专业(行业)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分值为100分 五、渝中区:笔试采取闭卷方式进行,科目为《综合基础知识》、《教育公共基础知识》,两者合并为一科考试,分值为100分。《综合基础知识》、《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大纲以2015年2月11日在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发布的考试大纲为准 六、渝北区: 笔试内容及方式:采取闭卷方式进行。笔试内容为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分值各为100分。公共科目笔试内容为《公共基础知识》和《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参照2015年考试大纲)(各占50%),专业科目笔试内容为学科专业知识。 七、九龙坡区:笔试内容: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和《综合基础知识》两门学科。笔试分值100分。 八、南岸区:考试考核分为笔试、专业能力测试和结构化面试。笔试、专业能力测试和结构化面试分值各100分 笔试(分值100分) 笔试采用闭卷方式进行。笔试内容包括按照国家人社部关于加强分类实施公开招聘,进一步提升考试考核科学性的总体要求,本次公开招聘笔试具体科目为:《综合基础知识》(分值占70%)和《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分值占30%),两者合并为一科考试,分值为100分。《综合基础知识》、《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大纲以2015年2月11日在重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发布的考试大纲为准九、巴南区:考试考核分为笔试和面试 笔试 1.笔试采取闭卷的方式进行。笔试分为《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测试两科,每科分值为100分,总分200分,公共科目笔试内容为《综合基础知识(教育类)》(考试内容以2015年上半年在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发布的考

2019年重庆市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真题及详解

2019年重庆市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真题 (总分100, 考试时间120分钟)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6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60 分) 1. 我国古代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的典籍是()。 A 《学记》 B 《中庸》 C 《大学》 D 《论语》 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 答案:A 是中国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史上最早、最完整的、成体系的教育学专著。故答案选A。 2. 人的发展总是受到社会的制约,这意味着()。 A 教育要坚持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B 教育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 C 教育目的的确定不应从个人出发 D 教育要为社会生活做准备 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 答案:B 教育目的的制定既要考虑个人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 3. 学校教育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个体个性化与个体()。 A 社会化 B 道德化 C 群体化 D 趋同化 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 答案:A 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规范,即个体社会化。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即个体个性化。 4. 针对我国目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对学生品德要求出现差异甚至对立的现象,应强调贯彻的德有原则是()。 A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繁 B 理论联系实际 C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D 正面启发积极引导 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 答案:C 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几方面的教育形成合力,加以组织、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的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体现的是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2018年《心理与教育测量学》试题库

2018年《心理与教育测量学》试题库 一、填空题(每格1分) 1. 中国古代的医书《皇帝内经》中曾把人分成太阴、太阳、少阴、少阳、阴阳和平五种,这实际上是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 2.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把人分为中人、中人以下、中人以上,这实际上相当于测量学中的________量表和量表。 3.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按照能力和知识将人分成中人、中人以上、中人以下三等,他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种划分包含了_____________的思想。 4. 孟子曾对齐宣公说:“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这可以说是关于心理特性的_____________的最早的表述了。 5. 1884年,高尔顿在伦敦的国际博览会上设立了一个_____________,参观者只要付三个便士就可以得到13个有关自己身体素质的信息。 6. 高尔顿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把统计方法应用到对个别差异的资料的分析之中,他创造了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卡特尔于1890年发表了《心理测验和测量》一文,首创了这个术语。 8. 1905年,________与其助手西蒙(T.Simon)合作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著名美国学者波林指出:“在测验领域,19世纪80年代是高尔顿的十年,90年代是卡特尔的十年,20世纪头十年则是的十年。 10. 比西量表的问世,吸引了全世界心理学家的注意,在短时期内迅速传播到世界许多国家。其中最著名的首推_________________量表。 11. 卡特尔的学生桑代克等人利用心理测验原理,编制了第一批,被人称为教育测验的鼻祖。 12. 1905年,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发表了,人们称之为量表。 13. 根据测验的对象来分,测验可以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根据测验的人数来分,测验可以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根据测验结果的解释模式来分,测验可以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测验的编制首先要明确,也就是要编制的测验是用来测量那种心理特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