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课题调查报告(前期)

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课题调查报告(前期)
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课题调查报告(前期)

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课题调查报告(前期)

一、调查背景及目的:

(一)调查背景

中国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从《诗经》起,一直到今天,古诗词以其广泛的内容,深邃的内涵,真挚的情感,承载着华夏民族辉煌的历史,是值得后人咀嚼、消化、回味的精神食粮。小学阶段搞好古诗词教学,既能促进小学生智力和语言的发展,又有助于陶冶性情,增加生活情趣,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但是,当下的小学古诗词教学,仍以单篇诗词的疏通文意、背诵默写这样的传统教学为主,拓展不足,存在视角单一和碎片化的教学倾向,古诗词教学思路和方法难以创新,学生的学习往往只是浅尝辄止。另外,虽然部编版教材增加了古诗文的编排比例,但是单靠课内古诗词素材,学生的积累量也远远不够。如何在有限的课时条件和学习精力下,激发学生对于古诗词学习的浓厚兴趣,让学生学习大量古诗词,发挥“诗教”功能,这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鉴于此,我们提出了“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课题,为切实做好课题研究工作,为开展课题研究提供可行的数据材料,我们设计了有关古诗词群文阅读情况的问卷调查。

(二)调查目的

此次调查问卷分为“学生篇”和“教师篇”,目的在于:

1.了解学生对古诗词阅读的情况,包括阅读兴趣、阅读环境、阅读内容以及阅读方法,为教师针对群文阅读改进教学思路和方法提供研究依据,减少古诗词教学的盲目性、低效性,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2.了解教师自身关于古诗词学习的专业知识、看法;教学方法和效果;开展古诗词学习活动情况等,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发展提供研究依据。

二、调查对象和步骤:

调查对象:王安房小学一至六年级部分学生,以及全体语文组教师。

此次问卷一至六年级学生共发放50份;教师问卷共发放10份。

三、调查方法及问卷设计:

本次调查属于问卷调查,采用书面答题的形式,参加人员均不具名,使其在一种真实、可信的状态下反映事实,以保证此次数据的有效性。

调查问卷采用自编的结构问卷,根据调查对象的不同及其需求的侧重点不同,问卷分作两个板块。第一板块为学生问卷,问题设计为单项或多项选择题,包括四个方面:阅读兴趣、阅读环境、阅读内容、阅读方法。第二板块为教师问卷,问题设计为单项或多项选择题,包括五个方面:个人素养、专业知识、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及教学建议。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教师方面:

1.首先是对古诗词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统计,十八大以来,复兴国学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而古诗词作为国学经典华冠上的明珠,更加受到重视,90%的老师都认为古诗词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10%的老师认为比较重要。可见大多数老师都能认识到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

2.如此重要的国学经典古诗词,我们应该如何让小学生更好的理解和传承呢?作为老师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讲授诗词课?80%的老师会依照教材的编排顺序讲授,20%的老师会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顺序进行调整,而能够将两篇及以上相关联的诗词放在同一节课讲授的老师没有,也没有老师会拓展多首相关诗词,经过访谈了解到老师们认为一首诗学生能够理解背诵下来都需要一节课的时间,没有多余的时间再去关联拓展其他的古诗,即使拓展了学生也理解不了,这样没有太大意义,而且会耽误教学进度。

3.接着,从古诗词教学的目的和重点讲解内容上来调查,老师们对于教学古诗词的目的还是比较明确的,100%的老师都能认识到古诗词教学的目的是增加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积累,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但是对于诗词重点讲解的内容(此题多选),老师们思想比较守旧,认为“诗句意思”是重点讲解内容的老师占80%,认为“作者情感”需要重点讲解的占40%,认为“诗词背景”应该重点讲解的占30%,而“表达方式”有50%的老师认为应该重点讲解。由此可见,“诗句意思”在老师们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多年来根深蒂固的教学经验积累的结果。要想改变老师们的思想认识,并不容易,需要从教学思路和方法上做出改变,并且需要让老师们确实感受到改变后给古诗词教学带来的优点。

4.最后,主要从群文阅读这方面调查老师们对古诗词群文阅读的了解程度。60%的老师听说过群文阅读,但并不清楚它是什么;10%的老师大概知道古诗词群文阅读是怎么一

回事;所有老师均没有过古诗词群文阅读的实践尝试。因为多数老师对于古诗词群文阅读并不是很了解,所以对其持“没感觉”“不喜欢”态度的老师居多,40%的老师不愿意尝试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认为有可能影响正常教学。

(二)学生方面:

1.从阅读兴趣上调查来看,发现80%的孩子都喜欢中国古诗词,因为中国古诗词语言精练,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好记好背;意境优美,表达感情或豪迈、或忧伤、或婉转、或朦胧,给人美感。20%的孩子对古诗词兴趣不浓,认为诗词要记的内容太多,作者的所处朝代、古诗词释义、表达情感等要背诵,太麻烦。虽然很多孩子是喜欢古诗词的,但是仅有16%的同学能每天都安排一定的时间读,34%的同学能做到有时读,45%的同学很少读,15%的同学基本不读。可以看出学生喜欢读古诗词,但却不能经常去读,究其原因主要是老师和家长并没有给孩子布置这样的作业,并且写其他作业已经占用很多时间了,所以没有多余的时间留给读诗词了。由此可见,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兴趣并不是非常浓厚的,如果感兴趣,并不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布置。那么应该如何让学生对古诗词产生浓厚的兴趣呢?这是我们老师需要努力的方向。

2.从阅读环境上调查来看,学生多数会选择在学校来进行古诗词阅读和学习,所以学校可以说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溯源地,我们应该在学校给学生创造阅读古诗词的机会,营造学习古诗词的氛围,潜移默化地去感染熏陶每一位热爱古诗词的同学。

3.从阅读方法上调查来看,学生几乎是不会和同学交流古诗词读书的情况的,有时交流的同学占25%,这些同学也基本上只是和同学一起背背诗词,对于诗人以及诗中的景色或故事,是交流不出来的,因为孩子们可能并不是很了解,学生对于诗词只是肤浅的理解了诗句的意思,对于古诗词的背景及人物情感并不是很清楚。学生认为最好的学习古诗词的方式中,看动画片的占42%,听诗词故事的占37%,老师上课的占21%,可见学生能够接受的古诗词的学习方式是更直白的动画,或更引人入胜的故事,而老师上课的方式并不能带给学生足够的吸引力。对于是否愿意参与到群文阅读课堂中,43%的学生表示愿意,57%的学生不愿意,因为那样有可能要背更多的古诗,会增加课业负担。

综上,从调查中得知,小学生在古诗词学习方面以及对古诗词重要性的认识还存在很大的问题,而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希望能把中国古诗词文化以更好的方式让学生传承下

去,但是这个更好的方式就目前来说,我们尚处在初级摸索阶段,对于群文阅读这个新型的教学方式还不了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改进教学思路和方法,用心研究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更好的开展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积极组织丰富的古诗词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将祖国的先进文化遗产继承下去,并将它们发扬光大!

2018.12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