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数列前n项和说课稿

等差数列前n项和说课稿
等差数列前n项和说课稿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评价与分析这7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5中第二章第二节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研究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到方法,并掌握其运用。等差数列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因此等差数列求和就成为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类问题.同时,求数列前n项和也是数列研究的基本问题,通过对公式推导,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问题方法.

二、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基本性质,这都为倒序相加法的教学提供了基础;同时学生已有了函数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可适当渗透函数思想.高斯的算法与一般的等差数列求和还有一定的距离,如何从首尾配对法引出倒序相加法,这是学生学习的障碍.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及其推导过程;

(2)会简单运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2.能力目标

(1) 通过公式的探索、发现,在知识发生、发展以及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联想、归纳、分析、综合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2) 利用已退求进的思维策略,遵循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实践中通过观察、尝试、分析、类比的方法导出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培养出学生类比的思维能力;

(3) 通过对公式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的剖析,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公式的发现反映了普遍性,予以特殊性之中,从而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熏陶;

!

(2)通过生动具体的现实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树立学生求真的勇气和自信心,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热爱数学的情感。

四、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2)教学难点: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思路。

五、教法学法

本课在设计上采用了由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教学策略.利用数形结合、类比归纳的思想,层层深入,通过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分析、整理出推导公式的不同思路。本节课教学过程共分成五部分, 每一部分由老师带领学生思考,教师补充概括,点拨引导,从而达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本节课学生是主体、是演员,教师是主导、是主持人,真正达到还课堂于学生的目的。

六、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知识回顾

1.,

a a=a1+(a?1)a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3.在等差数列a a中,若有m+a=a+a,a,a,a,a∈a+,则a a+

a a=a a+a a

第二环节:创设情景,导入新知

数学家高斯在上小学时就显示出极高的天赋。据传说,老师在数学课上出了这样一道题:“1+2+3+……+100=”,对于十岁左右的孩子来说这个题目是比较困难的,但高斯很快就得到了正确答案。

提问:大家现在自己想一想,看能不能想出这道题可以怎样做

通过创设情景引入问题,从一节课的开头就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初步理解倒序相加法求和的基本原理. 使学生感受到利用公式求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思想. 同时使学生初步熟悉公式的应用.

然后,由老师引导同学猜想。

最后,采用两种方法即倒序相加法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来证明。最终得到

新知: 2)(1n n a a n S +=

或d n n na S n 2

)

1(1-+=

第三环节:巩固新知,解决问题

例一:已知等差数列{a a }中,a 1=?8,a 20=106,求a 20

例二:已知等差数列{a a }中,a 1=1,d =2,求a 20

小结:要根据已知条件思考哪种方法更加方便,尽量提高做题效率。 第四环节:归纳小结,强调重难点

1.本节课的重点在是等差数列求和的公式及其推导,在此过程中我们从特殊出发,猜想,验证,得到一般情况,大家慢慢养成这种研究习惯。

2.在推导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时候,我们采用了倒序相加的方法,这是一个很巧妙的小技巧,因此大家要把它积累起来。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加深巩固

七、评价与分析

“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推导不只一种方法,本节课是通过介绍高斯的算法,探究这种方法如何推广到一般等差数列的求和.该方法反映了等差数列的本质,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对等差数列性质的理解,而且该推导过程体现了人类研究、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本节课教学过程的难点在于如何获得推导公式的“倒序相加法”这一思路.那么通过这次课程的学习,同学们能较好的理解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够初步简单的运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来解答题目,掌握效果较好。这与我们在推导公式的过程中,以引例带动学生思考,然后猜想,假设,证明的思路是密切相关的。较好的达到了预期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