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定电流章末测试一

恒定电流章末测试一
恒定电流章末测试一

《恒定电流》测试(一)

、选择题

1.关于电阻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阻率是表征材料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电阻率越大,其导电性能越好

B. 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 超导体是指其温度降低到接近绝对零度的某个临界温度时,它的电阻率突然变为零

D. 某些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通常都用它们制作标准电阻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C.等于121 Q

D ?无法判断

直径为 d 电阻为 R 。现将电阻丝均匀拉长,直径变为

d

,则

5

电阻丝的电阻变为(

A. 由R =¥

可知,电阻与电压、电流都有关系 B . 由R =

卩右可知,电阻与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都有关系 C .

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与温度有关,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D.所谓超导体,当其温度降低到接近绝对零度的某个临界温度时,它的电阻率突然变为 3?如图,电键S 闭合后使滑动变阻器触点 P 向左滑动,则电路

中的电流表读数如何变化 A 增大

B 减小

C 先增大后减小

D 先减小后增大 4. 一只白炽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121 Q ,当这只灯泡停止发光一段时间后的电阻应

是( ) A.大于121 Q

B .小于121 Q 5. 一根电阻丝粗细均匀,

A. 10R B . 25R C . 100R D . 625R

然后把它们并联在一起,其电阻值为:

()

.3R C

10.欧姆表电路及刻度盘如图所示,现因表头损坏,换用一个新表 头.甲表头满偏电流为原来表头

2倍,内阻与原表头相同;乙

表头满偏电流与原表头相同,内阻为原表头的 2倍,则换用甲 表头和换用乙表头后刻度盘的中值电阻分别为

().

E.

2

6. 如图所示,电灯 L 标有“4V, 1V ”的字样,滑动变阻器 R 总电

阻为50 Q ,当滑片 P 滑至某位置时,L 恰好正常发光,此时 电流表示数为0. 45A ,由于外电路某处发生故障,电灯 L 突然

熄灭,此时电流表示数为

0. 5A ,电压表示数为 10V .若导线

完好,电路中各处接触良好,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则下列判 断正确的是()

发生的故障是断路

发生的故障是短路 电源的电动势为12. 5V 、内阻为0.5 Q 发生故障前,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20 Q

7.

A. B . C . D .

段长为L ,电阻为R 的均匀电阻丝,把它拉制成

3L —) I —

PL "

长的均匀细丝后切成等长的三段,

8. 如图,已知 R = R 2= F 3= R= R,贝U AF 两端的电阻为:

&■ A

I P

R2

二I 击匚二

Rs R4

9. A. R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匸中, U 是加在用电器上的电压,R 是用电器的电阻,此式

R

可用于()

A.计算电冰箱的功率

B. 计算电风扇的功率

C. 计算电烙铁的功率

D.计算洗衣机的功率

A.100 Q , 100 Q

B.200 Q , 100 Q

C.50 Q , 100 Q

D.100 Q , 200 Q

co

二、填空题

若改装成量程为l m =1mA 的电流表,应并联的电阻阻值为 表再改装成量程为 U=10V 的电压表,应再串联一个阻值为

12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器材如图 A 所示,请先画出实验原理图再依据原理图用实线

表示导线,将图A 中器材连成实验用电路,实验时经测量得出的数据如下表,请在下 图B 的方格纸上画出U — I 图线。禾U 用图线可求出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分别

三、计算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 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如图2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 E=10V ,电阻R i =2.5 Q , R 2=3 Q,当电阻箱 R x 调

到3Q 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2 A.(电表理想处理)求:

(1 )电源的内电阻;

1 2 3 4 5 6 I /A 0.100 0.200 0.310 0.320 0.500 0.570 U V

1.37

1.32

1.24

1.18

1.10

1.05

O

11、 灵敏电流计,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满刻度电流)为

l g =50卩A ,表头电阻R g =1kQ ,

Q 。若将改装后的电流 Q 的电阻。

(2)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为

1.6A 时,电阻R 2消耗的电功率.

IF

R i

14.如图所示,M 为一线圈电阻r=0.4 Q 的电动机,R=24Q,电源电动势 E=40V.当S 断开时,

电流表的示数,l i =1.6A ,当开关S 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1 )电源内阻

(2)开关S 闭合时电动机发热消耗的功率和转化为机械能的功率

15.如图所示是利用电动机提升重物的示意图,其中

——4》 厂 (V)

R 2

I 2=4.0A 求

(3)开关S 闭合时电源输出功率和电动机的机械效率

是直流电动机.P是一个质量为m的重物,它用细绳拴在电动机的轴上.闭合开关S,重

物P以速度v被匀速提升,这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是I = 5.0 A和U= 110V,

2

重物P上升的速度v= 0.90m/s .重物的质量m = 50kg。不计一切摩擦,g取10m/s .求:

(1)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P电;

参考答案

选择题: 填空题:

BCD BD

52.63欧、

AD D D C C

计算题: 1

12

13

14

原理

图、

199

连线、坐标图

略、

1.4牛1.48VO.70-

0.83欧

r=2Q

「=

似,P=6.45W

(2)电动机线圈的电阻F。

15. 电动机的输入功率

P 入=UI = 5X 110W=550W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P 出=mgv= 50X 10X 0.9=450W?电动机线圈的发热功率

P热=P入一P出③

P 热=I 2R

由①②③式可得

代入数据,联立解得:

第一章测试题

N Q P 210-1-2-3(第8题图)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七 年 级 数 学 (时间90分钟,共120分) 一.选择题 1.7-的的绝对值是 A. 7 B. 71 C. 71- D. 7- 2.一种面粉的质量标识为“25±0.25千克”,则下列面粉中合格的 A .24.70千克 B .25.30千克 C .24.80千克 D .25.51千克 3.下列各整式中,次数为5次的单项式是 A .xy 5 B .xy 4 C .x+y 4 D .x+y 5 4.餐桌边的一蔬一饭,舌尖上的一饮一酌,实属来之不易,舌尖上的浪费让人触目惊心,据统计,中国每年浪费的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千克,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5×109千克 B .50×109千克 C .5×1010千克 D .0.5×1011千克 5.下列整式中,不是同类项的是 A .m 2n 与3×102nm 2 B .1与﹣2 C .3x 2y 和﹣yx 2 D . a 2b 与b 2a 6.多项式222a b ab ab --的项数及次数分别是 A .3,3 B .3,2 C .2,3 D .2,2 7.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b a b a 33)(3+-=+- B .y x y x 212)21(2+=+ C .85332x x x =+ D .33323x x x =+- 8.如图,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是 A. M 与Q B. N 与P C. M 与P D. N 与Q 9.如图,两个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 . 0<+b a B . 0b a 10.若2am 与3 b m 是同类项,并且合并后结果为0,那么b a ,的值分别为 A. -3,2 B. 3, 2 C. -3, -2 D. 3,-2 11. 若()2 21230,a b a b -+-=--则2的值为

人教版选修3-1恒定电流单元测试(A卷)

单元综合评估(A卷) 1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对于同种材料的导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横截面积一定,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 B ?长度一定,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正比 C?电压一定,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D.电流一定,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解析:对于同种材料的导体,电阻率可以认为是个定值,根据电阻定律R =P可知横截面积一定,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A正确;长度一定,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B错误;由欧姆定律知R= U/I,此式是电阻的定义式,电阻R与电压U、电流I无正反比关系,故C、D错误. 答案:A 2.如下图所示,要使电阻R i消耗的功率最大,应该把电阻R2的阻值调节 到() i=—L _______ J- Er A. R i + r B. R i — r C. r D. 0 解析:R i消耗的功率为P= I2R i,可见当电流最大时,R i消耗的功率最大,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得:I = E/(R i + R2+ r),当局=0时电流最大,R i消耗的功率最大.D正确,A、B、C错误. 答案:D 3.有三个电阻,R i = 2莒R2= 3 Q R3 = 4 Q现把它们并联起来接入电路,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为I i :I2 : I3是() A. 6 : 4 : 3 B. 3 : 4 : 6 C. 2 : 3 : 4 D. 4 : 3 : 2 解析:本题考查并联电路电流关系.设并联电路两端电压为U,则I i : 12:I3 昔:R2:R3:=i:3:4二6:4:3.故正确答案为A.

答案:A 4.如右图所示,一幢居民楼里住着生活水平各不相同 的24户居民,所以整幢居民楼里有各种不同的电器,例- Array u 如电炉、电视机、微波炉、电脑等等?停电时,用多用电..? 表测得A B间的电阻为R;供电后,各家电器同时使用, 测得A、B间电压为U,进线电流为I,贝U计算该幢居民楼用电的总功率可以用的公式是() 2 U2 A. P= |2R B. P=~R C. P= IU D .以上公式都可以 解析:因居民楼内各种电器都有,所以不是纯电阻电路,只能用功率公式 P= IU计算.所以C正确,A、B、D错误. 答案:C U2 5.用P= TR求出的“220 V40 W”灯泡电阻为1 210 Q用多用电表测得其电 阻只有90 Q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个阻值相差悬殊是不正常的,一定是测量时读错了数据 B.两个阻值相差悬殊是正常的,因为欧姆表测电阻的误差大 C.两个阻值相差悬殊是不正常的,可能出厂时把灯泡的功率标错了 D.两个阻值相差悬殊是正常的,1 210 皐正常工作状态(温度很高)的阻值, 90 0是常温下的阻值 答案:D 6.公式E= l(R+ r)的应用,电动势为3 V的电池,输出电流为3 A,由此可知() A .内、外电阻相差1 0 B.内、外电阻之和为1 0 C.外电阻为10 D .内电阻为1 0 解析: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可知,内、外电阻之和为1 0. r + R 答案:B 7 .如下图所示,电灯A上标有“10 V0 W”的字样,电灯B上标有“ 8 ;20

高一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试题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章末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 某校高一的新同学分别乘两辆汽车去市公园游玩。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 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那么,上述观察说明() 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东运动2. 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开始以20m/s的速度行驶了全程的1/4,接着以速度v 行驶其余的3/4的路程,已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6m/s,则v等于() A.18m/s B.36m/s C.15m/s D.s 3. 甲、乙两小分队进行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现代通信设备,在屏幕上观察到两小 分队的具体行军路线如图所示,两小分队同时同地由O点出发, 最后同时到达A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小分队行军的路程大于乙小分队行军的路程 B.甲小分队的位移大小大于乙小分队行军的位移大小 C.甲小分队的平均速度大小大于乙小分队行军的平均速度大小 D.甲小分队的平均速率等于乙小分队行军的平均速度 4. 汽车沿平直公路做加速度为s2的匀加速运动,那么在任意1s内:() A.汽车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倍 B.汽车的初速度一定比前1s内的末速度大s C.汽车的末速度比前1s内的初速度大s D.汽车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s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6分,漏选得3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5.关于时间和时刻说法正确的是() A.描述物体运动时,时间对应位移,时刻对应位置 B.作息时间表上数字表示时间 C.第4s是指3s末到5s初 D.1小时只能分成3600个时刻 6.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 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7. 如图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s-t图象,对线段OABCD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A段运动速度最大 B.AB段物体做匀速运动 C.CD段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反 D.在第4小时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30km

第一章测试题

第一章: 1. 若使用命令行: java Add 88 66 33 运行带有main方法的Java程序Add.,则开始运行时,args[1]中存放的内容为((1)),args[2]中存放的内容为((2))。 2.用Java虚拟机执行类名为Hello的应用程序的正确命令是: A. java Hello.class B. Hello.class C. java Hello.java D. java Hello 3.编译一个Java程序Hello.java的正确命令形式是: A. javac Hello B. Javac Hello C. javac Hello.java D. javac hello 4. 设Hello.html文件嵌入一个Applet类Hello,运行或查看这个Applet的命令是: A. appletviewer Hello.html B. 点击Hello.class C. appletviewer Hello.class D. 点击Hello.java 5. 填空 1、接口interface之间的继承采用方式。 2、所有自定义类的祖先类是________________。 3、系统System类位于_________包中。 4、标准输出流对象System.out属于________________类。 5、常量Math.PI在Math类中的定义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接口Runnable中定义了一个抽象方法,方法声明为__________________。 7、Java语言中符号常量SIZE定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 8、Java类数据成员的访问权限,包括public、protected、_______和包权限。 9、int整型对应的包装器类是________________。 10、long型数据占用________________字节。

高中物理选修3-1《恒定电流》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选修3-1《恒定电流》单元测试题 高二物理阶段性复习质量检测一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将学校、姓名、准考号填写清楚。 2.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机读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其它小题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第一卷(选择题,共48分) 一、 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如图所示是一实验电路图,在滑动触头由a 端滑向b 端的过程中,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 .路端电压变小 B .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C .电源内阻消耗的功率变小 D .电路的总电阻变大 2.如图所示为某一电源的U -I 曲线,由图可知 ( ) A .电源电动势为2.0 V B .电源内阻为3 1Ω C .电源短路时电流为6.0A D .电路路端电压为1.0 V 时,电路中电流为5.0 A 3.一个电源分别接上8Ω和2Ω的电阻时,两电阻消耗的电功率相等,则电源内阻为( ) A .1Ω B .2Ω C .4Ω D .8Ω 4.联合国安理会每个常任理事国都拥有否决权,假设设计一个表决器,常任理 3

2 3 事国投反对票时输入“0”,投赞成票时或弃权时输入“1”,提案通过为“1”, 通不过为“0”,则这个表决器应具有哪种逻辑关系 ( ) A .与门 B .或门 C .非门 D .与非门 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中有一个带电液滴正好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左移动,则( ) A .电容器中的电场强度将增大 B .电容器上的电荷量将减少 C .电容器的电容将减小 D .液滴将向上运动 6.如图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 闭合时,电流表和电压表读数的变化情况是 ( ) A .两表读数均变大 B .两表读数均变小 C .电流表读数增大,电压表读数减小 D .电流表读数减小,电压表读数增大 7.如右图所示的电路中,A 、B 两灯原来正常发光,忽然B 灯比原来亮了,这是因为电路中某一处发生断路故障造成的,那么发生这种故障可能是(电源内阻不计) ( ) A .R 1断路 B .R 2断路 C .R 3断路 D .灯A 断路 8.如图所示,某一导体的形状为长方体,其长、宽、高之比为a ∶b ∶c =5∶3∶2.在此长方体的上下、左右四个面上分别通过导线引出四个接线柱1、2、3、4。在1、2两端加上恒定的电压U ,通过导体的电流为I 1;在3、4两端加上恒定的电压U ,通过导体的电流为I 2,则I 1 ∶I 2为( ) 2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是质点的中,不能看作下1.列物体

)( 计算从北京开往广州的的火车途中所用的时、A 间研究绕地球飞行的航天飞机相对地球的飞行、B 周期时,、沿地面翻滚前进的体操运动员C 比较两辆行驶中的车的快慢D、是正,确的中描系参关下2.列于考的述)( A、参考系必须是和地面连在一起的物体、被研究的物体必须沿与参考系的连线运动B 参考系必须是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或、C 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参考系 是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D A为不动的 那个物体B的半圆弧3.如右图,某一物体 沿两个半径为R C ,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 C运动到由A 是 2 ( ) A、0,0 B、4 R向下, πR C、4πR向下、4R D、4R向下,2 πR

4.氢气球升到离地面80m的高空时从上面掉落下一物体,物体又上升了10m后开始下落,若取 向上为正,则物体从掉落开始至最终落在地面时的位移和经过的路程分别为 () A、80m,100m B、-80m,100m C、80m,100 m D、-90 m,180 m 5.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间隔里的平均速度是相同的 B、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的物体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C、平均速度就是初末时刻瞬时速度的平均值 D、某物体在某段时间里的瞬时速度都为零,则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静止 是的确正,法说的度速加于关列下 6.( ) 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就越大 B、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3 C、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等于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 D、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总是一致

《恒定电流》单元测试题

《恒定电流》章末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共12小题,共48分。下列各小题中,有的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2分, 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R 1和R 2分别标有“2Ω、1.0A”和“4Ω、0.5A”,将它们串联后接入电路中,如图所示,则此电路中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为( ) A. 6.0 W B. 5.0 W C. 3.0 W D. 1.5 W 2、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 、内电阻为r ,C 为电容器,R 0为定值电阻,R 为滑动变阻器。开关闭合后,灯泡L 能正常发光。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下列 判断正确的是 ( ) A .灯泡L 将变暗 B .灯泡L 将变亮 3、分别测量两个电池的路端电压和电流,得到如图所示的a 、b 两条U -I 图线,比较两图线,可得出结论( ) B .a 电池的电动势较大、内阻较大 C .b 电池的电动势较大、内阻较小 D .b 电池的电动势较小、内阻较大 4、在研究微型电动机的性能时,可采用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当调节滑动变阻器R ,使电动机停止转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0.5 A 和1.0 V ;重新调节R ,使电动机恢复正常运转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2.0A 和15.0V 。则有关这台电动机正常运转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8 w B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30 W C .电动机的内电阻为2 Ω D .电动机的内电阻为7.5 Ω 5、关于闭合电路的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外电路断路时,路端电压最高 B.外电路短路时,电源的功率最大 C.外电路电阻变大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变大 D.不管外电路电阻怎样变化,其电源的内、外电压之和保持不变 6、如图所示,甲、乙两电路中电源完全相同,电阻R 1>R 2,在两电路中分别通过相同的电荷量q 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源内部产生电热较多的是乙电路 B.B.R 1上产生的电热比R 2上产生的电热多 C.电源做功较多的是甲电路 D.甲、乙两电路中电源做功相等 7、如图甲所示,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 从 一端滑到另一端 的过程中,两块理想电压表的示数随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和定值电阻R 0的值分别为( ) A.3Ω,12Ω B.15Ω,3Ω C.12Ω,3Ω D.4Ω,15Ω 7题图 8题图 9题图 8、如图所示,一电压表和可变电阻器R 串联后接在一个电压恒定的电源两端,如果可变电阻的阻值减小到原来的 4 1 ,电压表的示数将由U 变为2U ,则( ) A .流过R 的电流将增大到原来的2倍 B .R 两端的电压将减来原来的 2 1 C .R 上消耗的功率将变为原来的2 1 D .当R 阻值变为零时,电压表示数将增大到3U 9、如图所示电路的三根导线中有一根是断的。电源、电阻器R 1、R 2及另外两根导线都是好的。为了查出断导线,某学生想先用万用表的红表笔连接在电源的正极a,再将黑表笔分别连接在电阻器R 1的b 端和R 2的c 端,并观察万用表指针的示数。在下列选挡中,符合操作规程的是:( ) A .直流10V 挡 B .直流0.5A 挡 C .直流2.5V 挡 D .欧姆挡 10 、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为使正常工作的电热器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增加一倍,下列

《高考调研》衡水重点中学同步精讲精练(数学必修5)第一章 章末测试题(B)

第一章 章末测试题(B)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ABC 中,已知a =3,b =1,A =130°,则此三角形解的情况为( ) A .无解 B .只有一解 C .有两解 D .解的个数不确定 答案 B 解析 因为a >b ,A =130°,所以A >B ,角B 为锐角.因此该三角形只有一解. 2.在△ABC 中,若B =120°,则a 2+ac +c 2-b 2的值( ) A .大于0 B .小于0 C .等于0 D .不确定 答案 C 解析 根据余弦定理,得cos120°=a 2+c 2-b 22ac =-12, 即a 2+c 2-b 2=-ac .故a 2+ac +c 2-b 2=0. 3.已知△ABC 中,sin A ∶sin B ∶sin C =1∶1∶3,则此三角形的最大内角的度数是( ) A .60° B .90° C .120° D .135° 答案 C 解析 ∵在△ABC 中,sin A ∶sin B ∶sin C =a ∶b ∶c ,

∴a ∶b ∶c =1∶1∶ 3.设a =b =k ,c =3k (k >0), 则cos C =k 2+k 2-(3k )22×k ×k =-1 2.故C =120°,应选C. 4.若△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a ,b ,c 满足(a +b )2-c 2 =4,且c =60°,则ab 的值为( ) A.4 3 B .8- 4 3 C .1 D.23 答案 A 解析 由(a +b )2-c 2=4,得(a 2+b 2-c 2)+2ab =4.① ∵a 2+b 2-c 2=2ab cos C , ∴方程①可化为2ab (1+cos C )=4. 因此,ab =2 1+cos C .又∵C =60°,∴ab =4 3. 5.设a ,b ,c 为△ABC 的三边,且关于x 的方程(a 2+bc )x 2+2b 2+c 2 x +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A 的度数是( ) A .120° B .90° C .60° D .30° 答案 C 解析 ∵由题意可知题中方程的判别式Δ=4(b 2+c 2)-4(a 2+bc )=0,∴b 2 +c 2 -a 2 =bc ,cos A =12. 又∵0°

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章末测试(1)

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章末测试 说明:本测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9小题,每小题3分,共57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各选项中,所有物理量都是矢量的是() A.位移、时间、速度 B.速度、速率、加速度 C.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 D.路程、时间、位移 答案:C 解析:矢量为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标量只有大小而没有方向. 2.(多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考系必须是固定不动的物体 B.参考系可以是做变速运动的物体 C.地球很大,又因有自转,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不可视为质点 D.研究跳水运动员转体动作时,运动员不可视为质点 解析参考系是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而人为选定作为参照的物体,参考系可以是不动的,也可以是做变速运动的物体,A错误,B正确;地球的公转半径比地球半径大得多,在研究地球公转时,可将地球视为质点,C错误;但在研究跳水运动员身体转动时,运动员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不可忽略,不能被视为质点,D正确. 答案BD 3. (多选题)下列运动情况,可能存在的是() A. 速度变化很大,但加速度很小 B. 速度变化方向为正,但加速度方向为负 C. 速度变化加快,但加速度减小 D. 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 解析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速度的变化率,方向与速度变化方向一

致.加速度与速度变化没有必然联系,故此题选A、D. 答案AD 4.如图所示,F1赛车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的运动.F1赛车不仅加速快,而且有很强的制动特性,可以在1.9 s内从200 km/h减速到0,则其制动加速度大小约为() A.10 m/s2B.20 m/s2 C.30 m/s2D.40 m/s2 解析其制动加速度a=Δv Δt= 0-200× 1 3.6 1.9m/s 2≈-29.2 m/s2,即制动加速度的大小约为30 m/s2,C项正确. 答案 C 5. 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v-t图象如右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 0~t1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小于t1~t2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 B. 在0~t2时间内火箭上升,t2~t3时间内火箭下落 C. t2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 D. t3时刻火箭回到地面 解析由图象可知,从0~t3时间内速度均为正,即运动方向不变,由图线斜率可知加速度,故A正确. 答案 A 6.在下述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看做质点的是() A.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 B.用GPS确定打击海盗的“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 C.将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D.欣赏进行花样滑冰的运动员的优美动作 【答案】B 【解析】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时,若视为质点,则该问题无法进行研究,选项A错误;用GPS确定“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时,“武汉”舰自身的大小、形状对定位几乎没有影响,可以把“武汉”舰看成质点,选项B正确;硬币的形状与研究问题的关系非常密切,故硬币不能看成质点,选项C错误;滑冰运动员在冰面上优美的动作被人欣赏,不能看做

第一章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各种物理量可分为矢量和标量两大类,只有大小特征的量称为 标量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特征的量称为 矢量 ,因此,温度是 标量 ,速度是 矢量 。 2. 求标量场 2 xy z φ =在点P (2,1,1)处的最大变化率值及_____沿???2l x y z =++的方向导数_______9/______。 3. 如果矢量场所在的空间中,0A =?? ,则这种场中不可能存在____ 漩涡源____,因而称为____无旋场____;如果矢量场所在的空间中, 0=??A ,则这种场中不可能存在____通量源____,因而称为___管形 场_____; 4. ???r xx yy zz =++,r '??= 0 ,r ?= ?r 。 5. 求解曲面坐标系矢量运算:() ????z A A zA ρφρρφρ ?++=? /A ρρ?? 。 二、判断题 1. 空间中心点的散度为0,则该空间矢量场的通量为0( × ); 三、选择题 1. 假设某介质表面的法向为??n z =,位于介质表面上的某点的电场强度 为???345x y z =++E ,则它的切向电场强度为: A. ??34x y =+E B. ?5z =E C.??34y x =+E D.??34y x =-E

三、计算题 如图1所示,随机粗糙面的高度起伏满足(,)z f x y =,其中,x,y 为0-1之间的随机数,请计算该粗糙面上一个面元中心为A (0.1,0.6,0.5)的面元的法向。 图1 [解]:令(,)f x y z φ=-,则曲面(,)z f x y =是标量场0φ=的等值面。因而其法 向为: ???f f x y z x y φ???=+-?? 在A 点处, 00 00 ,,???|A x y x y f f x y z x y φ???=+-?? ||A φ?= 00 0,???||x y x A A f f x y x y n φφ??+??=??=

2019届人教版 恒定电流 单元测试

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1:恒定电流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40.0分) 1.如图所示是电阻R的I-U图象,图中α=45°,由此得出() A. 欧姆定律适用于该元件 B. 电阻 C. 因图象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故 D. 在R两端加上V的电压时,每秒通过电阻横截面的电荷量是C 2.铜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ρ,每摩尔铜原子有n个自由电子,今有一根横截面积为S的铜导线,当 通过的电流为I时,电子平均定向移动的速率为() A. 光速c B. C. D. 3.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是定值电阻。当将一个“2.5V,0.5A”的小灯泡L1接在a,b两点间 时,小灯泡L1恰好正常发光;若换一个“2.5V,1A”的小灯泡L2接在a,b两点间,则这个小灯泡L2() A. 也能正常发光 B. 比正常发光暗些 C. 比正常发光亮些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4.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恒定不变,闭合开关后,灯泡L发光,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a端滑 动,则 A. 通过的电流变小 B. 通过的电流不变 C. 灯泡L变暗,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D. 灯泡L变亮,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5.一电流表的满偏电流I g=1mA,内阻为200Ω.要把它改装成一个量程为0.5A的电流表,则应在电流表 上() A. 并联一个的电阻 B. 并联一个约为的电阻 C. 串联一个约为的电阻 D. 串联一个的电阻 6.一阻值为R的均匀电阻丝,长为L,横截面积为S,设温度不变,下列哪种情况下电阻丝的电阻仍为R? () A. 长为L,横截面积为2S的相同材料的均匀电阻丝 B. 横截面积为S,长为2L的相同材料的均匀电阻丝 C. 长为2L,横截面积为2S的相同材料的均匀电阻丝 D. 长为2L,横截面半径为原来2倍的相同材料的均匀电阻丝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半导体材料导电性能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 B. 超导现象是指在温度降到某一临界值时电阻率突然降为零的现象 C. 由可知,R与导体两端电压U成正比,与通过导体的电流I成反比 D. 由可知,与S成正比,与L成反比 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E为电源电动势,r为电源内阻,R1和R3均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 阻器.当R2的滑动触点在a端时合上开关S,此时三个电表A1、A2和V的示数分别为I1、I2和U.现将R2的滑动触点向b端移动,则三个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A. 增大,不变,U增大 B. 增大,减小,U增大 C. 减小,增大,U减小 D. 减小,不变,U减小 9.下图为某同学连接的实验实物图,闭合开关后A,B灯都不亮,他采用电压表来进行检查,该同学的测 试结果如表格所示,则可以判定的故障是()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含答案)

《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36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答案正确)1.“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两句诗描述的运动的参考系分别是() A.竹排,流水 B.流水,青山 C.青山,河岸 D.河岸,竹排 2.以下几种关于质点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只有体积很小或质量很小的物体才可发看作质点 B.只要物体运动得不是很快,物体就可以看作质点 C.质点是一种特殊的实际物体D.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起的作用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时,我们就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时间10点整”,指的是时间,一节课是40min,指的是时刻 B.列车在上海站停了20min,指的是时间 C.在有些情况下,时间就是时刻,时刻就是时间 D.电台报时时说:“现在是北京时间8点整”,这里实际上指的是时刻 4.短跑运动员在100m竞赛中,测得75m速度为9m/s,10s末到达终点时速度为10.2m/s,则运动员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A . 9 m/s B . 9.6 m/s C . 10 m/s D. 10.2 m/s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做直线运动时,其位移的大小和路程一定相等 B.质点做曲线运动时,某段时间内位移的大小一定小于路程 C.两个位移相同的质点,它们所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 D .两个质点通过相同的路程,它们的位移大小一定相等 6.氢氢气球升到离地面80m的高空时从上面掉落下一物体,物体又上升了10m后开始下落,若取向上为正,则物体从掉落开始至地面时位移和经过的路程分别为() A.80m,100m B.-80m,100m C.80m,100 m D.-90 m,180 m 7.如图所示为同一打点计时器在四条水平运动的纸带上打出的点,其中a , b间的平均速度最大的是哪一条? 8.以下关于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为0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物体的加速度减小,其速度必随之减小C.物体的加速度增加,其速度不一定增大 D.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其速度变化越快9. 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很大,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大 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为零 C.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可能为零 D.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大

第一章 算法初步章末测试题

第一章 算法初步 一、选择题 1.如果输入3n ,那么执行右图中算法的结果是( ). A .输出3 B .输出4 C .输出5 D .程序出错,输不出任何结果 2.算法: 此算法的功能是( ). A .输出a ,b ,c 中的最大值 B .输出a ,b ,c 中的最小值 C .将a ,b ,c 由小到大排序 D .将a ,b ,c 由大到小排序 3.右图执行的程序的功能是( ). A .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 B .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值 C .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小值 D .求圆周率的不足近似值 4.下列程序: INPUT “A =”;1 A =A *2 A =A *3 A =A *4 A =A *5 PRINT A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END 输出的结果A 是( ). A .5 B .6 C .15 D .120 5.下面程序输出结果是( ). A .1,1 B .2,1 C .1,2 D .2,2 6.把88化为五进制数是( ). A .324(5) B .323(5) C .233(5) D .332(5) 7.已知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则执行该程序后输出的结果是( ). A .1- B .1 C .2 D . 12 (第5题) (第7题)

8.阅读下面的两个程序: 甲 乙 对甲乙两程序和输出结果判断正确的是( ). A .程序不同,结果不同 B .程序不同,结果相同 C .程序相同,结果不同 D .程序相同,结果相同 9.执行右图中的程序,如果输出的结果是4,那么输入的 只可能是( ). A .-4 B .2 C .2 或者-4 D .2或者-4 10.按照程序框图(如右图)执行,第3个输出的数是( ). A .3 B .4 C .5 D .6 二、填空题 (第8题) (第9题)

第1章运动的描述章末检测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2008年9月25日晚21点10分,在九泉卫星发射中心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地送上太空,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时间为90分钟,则() A.“21点10分”和“90分钟”前者表示“时刻”后者表示“时间” B.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它的位移和路程都为0 C.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平均速度为0,但它在每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不为0 D.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在对飞船进行飞行姿态调整时可以将飞船看成质点 2.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桥流水不流”中的“桥流”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考系是() A.水B.桥C.人D.地面 3.物体沿一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第一秒末的速度是5 m/s,则物体在第一秒内的位移一定是5 m B.物体在第一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 m/s,则物体在第一秒内的位移一定是5 m C.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5 m/s,则物体在每一秒内的位移都是5 m D.物体在某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是5 m/s,则物体在经过这段位移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5 m/s 4.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始终没有相遇),当规定向东为正方向时,它们的加速度分别为a甲=4 m/s2,a乙=-4 m/s2.下列对甲、乙两物体运动情况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 B.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C.甲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一致,乙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反 D.甲、乙两物体的速度都有可能越来越大 5.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匀减速运动,到达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图象如图1所示,那么在0~t0和t0~3t0两段时间内() 图1 A.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且方向相反 B.位移大小之比为1∶2,且方向相反 C.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1 D.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 6.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加速度恒定,在第7 s内的初速度是2.6 m/s,则物体的加速度是() A.0.46 m/s2B.0.37 m/s2 C.2.6 m/s2D.0.43 m/s2 7. 图2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章末检测:第2章 恒定电流

第二章 章末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其中1~5小题为单选题,6~8小题为多选题) 1.通过电阻R 的电流为I 时,在时间t 内产生的热量为Q ;若电阻为2R,电流为I 2时,则在时间t 内产 生的热量为( ) A .4Q B .2Q C.Q 2 D.Q 4 解析:由焦耳定律可得Q =I 2 Rt,Q′=? ????12I 2×2Rt =12I 2Rt =12Q.故选项C 正确. 答案:C 2. 一同学将变阻器与一只6 V 、6~8 W 的小灯泡L 及开关S 串联后接在6 V 的电源E 上,当S 闭合时,发现灯泡发光.按图所示的接法,当滑片P 向右滑动时,灯泡将( ) A .变暗 B .变亮 C .亮度不变 D .可能烧坏灯泡 解析:由题图可知,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是PB 段的电阻丝,由于灯泡的额定电压等于电源电压,所以不可能烧坏灯泡.当滑片P 向右滑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变短,电阻减小,灯泡变亮,B 选项正确. 答案:B 3.电阻R 1的阻值为6 Ω,与电阻R 2并联后接入电路中,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 1I 2=23,则R 2的阻值和总电阻的阻值分别是( ) A .4 Ω;2.4 Ω B.4 Ω;3.6 Ω C .9 Ω;3.6 Ω D.9 Ω;4.5 Ω 解析:并联电路中通过各支路电阻的电流与它的阻值成反比,R 1R 2=I 2I 1,所以R 2=4 Ω.R 1与R 2并联的总电阻R =R 1R 2R 1+R 2=6×4 6+4 Ω=2.4 Ω.故A 正确. 答案:A

4.将截面均匀、长为L 、电阻为R 的金属导线截去L n 长度,再拉长至L 长度,则导线电阻变为( ) A.n -1R n B.R n C. nR n -1 D .nR 解析:将截面均匀、长为L 、电阻为R 的金属导线截去L n ,剩下L 1=n -1 n L,则由电阻定律可知,电阻变为 R 1= n -1n R,后来又拉长至L,横截面积为S′,则n -1n LS =LS′,则由电阻定律有R 1S L 1=R′S′ L ,解得R′=nR n -1 . 答案:C 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 1、R 2、R 3和R 4皆为定值电阻,R 5为可变电阻,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 0.设电流表A 的读数为I,电压表V 的读数为U.当R 5的滑片向图中a 端移动时( ) A .I 变大,U 变小 B .I 变大,U 变大 C .I 变小,U 变大 D .I 变小,U 变小 解析:当R 5的滑片向a 端移动时,R 5接入电路的电阻值变小,外电路的总电阻R 外变小. 由I 总=E R 外+r 0知I 总变大. 由U =E -I 总r 0得U 变小. 因为U =U 1+U 3+U ab =I 总R 1+I 总R 3+U ab ,所以U ab 变小,故电流表A 的读数变小.本题应选D. 答案:D 6.(多选)关于三个求功率的表达式P =UI,P =I 2 R,P =U 2 R 的适用范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一个式子只适用于求电功率,后两个式子只适用于求热功率 B .在纯电阻电路中,三个式子既适用于求电功率又适用于求热功率 C .在非纯电阻电路中,第一个式子适用于求电功率,第二个式子适用于求热功率,第三个式子没有意义 D .由I =U R 可知,三个式子没有任何区别,它们表达相同的意义,所求P 都是电功率

初一数学下册第一章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第一章复习题 一、 选择题 1.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x 的系数为0 (B )x 的次数为0 (C )3x 的系数为1 (D ) 3 x 的次数为 1 2. 下列合并同类项正确的个数是( ) ①224 a a a +=;②2 2 321xy xy -=;③123+=;④33ab ab ab -=;⑤ 231 2424 m m -= . (A )①③ (B )②③ (C )③ (D )③④ 3.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xy y x 32=+ (B )342 2 =-y y (C )55=-k k (D )-a 2-4a 2=-5a 2 4. 在下列多项式乘法中,不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 (A )()()m n m n +-+ (B )()()m n m n -+ (C )()()m n m n --- (D )()()m n m n --+ 5.计算2 1()2 a b - 的结果是( ). (A )22124a ab b -+ (B )2 214a ab b -+ (C )2212a ab b -+ (D )2 214 a b - 6.如图,有长方形面积的四种表示法: ①))((b a n m ++ ②)()(b a n b a m +++ ③)()(n m b n m a +++ ④nb na mb ma +++其中( ) (A )只有①正确 (B )只有④正确 (C )有①④正确 (D )四个都正确 7. 计算3 2010 · ( 3 1)2008 的结果是( ) (A ) 2 (B ) 3 1 (C ) 9 (D )91 n m

高二物理选修3-1恒定电流单元测试题

高二物理选修3-1恒定电流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40分) 1.关于电阻和电阻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做导体的电阻,因此只有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才有电阻 B .由R =U /I 可知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C .某些金属、合金和化合物的电阻率随温度的降低会突然减小为零,这种现象叫做超导现象。发生超导现象时的温度叫”转变温度” D .将一根导线等分为二,则半根导线的电阻和电阻率都是原来的二分之一 2.一根导线的电阻为40欧,将这根导线对折后连入电路,这根导线的电阻将变为( ) A .40欧 B .60欧 C .80欧 D .10欧 3、如下图所示电路用来测定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其中V 为电压 表(理想电表),定值电阻R=7.0Ω。在电键未接通时,V 的读数为6.0V ; 接通电键后,V 的读数变为5.6V 。那么,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分 别等于( ) A .6.0V ,0.5Ω B.6.0V ,1.25Ω C.5.6V ,1.25Ω D.5.6V ,0.5Ω 4.在研究小电珠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某同学在坐标纸上以U 为横轴,以I 为纵轴,画出的I -U 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欧姆定律对小灯泡导电不实用 B .欧姆定律对小灯泡导电仍然实用 C .小灯泡的电阻与电压有关,且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D .小灯泡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5.如图所示,一幢居民楼里住着生活水平各不相同的24户居民,所以整幢居民楼里有各种不同的电器,例如电炉、电视机、微波炉、电脑等等。停电时,用欧姆表测得A 、B 间的电阻为R ;供电后,各家电器同时使用,测得A 、B 间的电压为U ,进线电流为I ,如图所示,则计算该幢居民楼用电的总功率可以用的公式是( ) A .R I P 2= B .R U P 2 = C .UI P = D .t W P = 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 和内电阻r 恒定不变,电灯L 恰能正常发光,如果 变阻器的滑片向b 端滑动,则( ) A .电灯L 更亮,安培表的示数减小 B .电灯L 更亮,安培表的示数增大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章末测试1及答案

《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20分 一、不定项选择题(4×15=60分,选对不全得2分)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 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C.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 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 2.某一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为3m/s2.对于运动过程中的任意ls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这ls末的速度比这ls初的速度总是大3m/s B. 物体在这ls末的速度比这ls初的速度总是大3倍 C. 物体在这ls末的速度一定比前ls末的速度大3m/s D. 物体在这ls末的速度一定比前ls初的速度大6m/s 3.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s初的速度是6m/s,第2s末的速度大小是10m/s,则该物体的加速度可能是( ) A.2m/s2 B.4 m/s2 C-4 m/s2 D.-8 m/s2 4.物体沿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在某1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这1s内的位移一定是5m B. 物体在第1s末的速度是5m/s,则物体在第1s内的位移一定是5m C. 物体在10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其中每1s内的位移一定是5m D. 物体通过某位移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通过这段位移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2.5m/s 5、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起,通过连续三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分别为1s、2s、3s,则这三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之比应为() A. 1:2:3 B. 1:3:6 C. 1:4:9 D. 1:8:27 6.汽车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1s速度达到3m/s,则() A.在这1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3m/s B.在这1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