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装饰画教学设计

儿童装饰画教学设计
儿童装饰画教学设计

儿童装饰画教学设计

儿童装饰画教学设计

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中等职业学校幼儿教育专业教学用书《美术》

课题:儿童装饰画的概念及主要特点

课时设计:45分钟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儿童装饰画的概念及主要特点,培养色块的概括能力,提高审美水平,养成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儿童装饰画的特点,学会色块的概括归纳,掌握画面的布置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指导法。

教具:多媒体幻灯投影

教学过程: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理解“装饰”概念及装饰鱼的表现特征。通过审美评价与集体创作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欣赏通过欣赏、观察热带鱼的外形、花纹、色彩,指导学生理解装饰鱼的特征和审美表现方法。要求用各种线条画一条带装饰性的鱼;并集体创作“海底世界”的画面。

1、教师示意学生观赏玻璃缸里的热带鱼,提问:A、玻璃缸里是什么鱼B、一般生长在什么地方猜谜语导入新课:出示写有谜语的

投影片“花衣裳,飘彩带,成圆,成角,成方块;有嘴巴,不说话;没有脚,会玩耍;小朋友,喜爱它,见了笑哈哈;小花猫更爱,见了伸手抓。”指导学生在猜读谜语、欣赏、联想的过程中加深对热带鱼特征的认识和记忆:鱼外形的几何特征,鱼身花纹及色彩特征。在上一教学步骤进行的`同时,依学生回答的内容,板示各种热带鱼的外形。

2、播映录像,欣赏分析水底中形式多样的热带鱼,通过活动,巧妙地点出热带鱼的美感特征。对比赏析:出示三条装饰鱼和一条写实鱼的范画,让学生区别装饰鱼与写实鱼的不同表现方法。观察实物作比较和欣赏,理解装饰的意义。并出示投影片,展示几种有对比的线条排列、组织纹样。并出示“线条装饰画”的课题。

3、教师讲授与示范作画步骤把鱼的各部位用线作装饰,并示范引导学生对彩色水笔的使用和各类线条的表现方法。学生个人作业,教师巡回辅导:播放儿童音乐,学生作画,老师注意提示以下几点:A、构图饱满;B、线条要有装饰的整齐及变化;

作业评议:

教师要求学生画好装饰画后,用剪刀沿着鱼的外形剪下来,挂到黑板前的线上,邀请几位学生上台挑选自己认为好看的“鱼”,并向大家说明“评选”这些“鱼”的原因。学生活动:组织学生将自己挑选的鱼摆到“海底世界”上去;教师帮助学生按鱼儿游玩的'一条主线布局;再鼓励其他学生“加摆”其他小鱼儿丰富画面。我们知道了什么叫装饰,课堂上以“赏鱼——画鱼——剪鱼——评鱼——摆鱼”

的审美活动主线,学会用各种线条装饰鱼的方法:许多同学完成得很好,相信大家以后会画出更好、更多的装饰画,美化我们的生活。

知识目标:

对装饰画的正确理解;如何学习装饰画;装饰画的构图。德育目标: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刚接触装饰画的同学往往很容易对”装饰”一词产生误解,一般容易把装饰画仅仅理解为将形象根据一定的法则变化即为装饰画,认为装饰画就是将这些变化法则把握好,即可算是掌握了装饰画的创怍规律;另一种认为装饰画变幻莫测无规律可循,无从入手学习。要正确理解装饰画首先要理解”装饰”一词的言义。我们在《辞海》中所见到的”装饰”一词解释为修饰、打扮。这只是对”装饰”一词本意的阐释。其实”装饰”一词与其它词意一样也有其进一步延伸的性质。”装饰”一词在不同的时代有其不同的言义,例如,在传统陶瓷器皿上绘制的装饰纹样其目的就是为了装饰器皿本身,使器物整体上更具风格,而全天的器物造型更加趋于实用性,装饰纹样在原有的作用与价值的基础上转化成人们对器皿本身造型的美与实用价值的追求。可以这样讲,”装饰”本身从原有的辅助性作用转化成美化实用现价值,这就是现代人们提出的装饰性风格了。

综上所述,”装饰”一词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其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当然其体现的面貌也是各不相同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