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选修三专题三胚胎工程知识点填空和答案知识讲解

高中生物选修三专题三胚胎工程知识点填空和答案知识讲解
高中生物选修三专题三胚胎工程知识点填空和答案知识讲解

专题3 胚胎工程

(一)生殖细胞的发生和受精作用

1.精子与卵细胞的发生过程

(1)精子的发生:精原细胞先进行分裂后进行分裂;变形过程中,___________变为精子头的主要部分,发育为顶体,演变为精子的尾,在尾基部形成线粒体鞘膜,其他物质浓缩为直至脱落。[为精子运动提供能量]

(2)卵子的发生:卵原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 [被卵泡细胞包围],减数第一次分裂在__________完成,形成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进入准备受精;减数第二次分裂是在_______ __过程中完成的。

(3)精子与卵细胞发生过程比较

2.受精作用:

(1)受精场所:是母体的______________

(2)受精前的准备

a. (在雌性动物生殖道内);

b.卵子的准备(排出的卵子要在输卵管中进一步成熟到____ ___________才具备受精能力);(3)受精过程[卵子周围的结构由外到内:、、 ],

A :精子释放顶体酶溶解卵丘细胞之间的物质,穿越放射冠。

B______ ___:顶体酶可将透明带溶出孔道,精子穿入,在精子触及卵黄膜的瞬间阻止后来精子进入透明带的生理反应[它是防止多精子入卵受精的第道屏障];

C__________________:精子外膜和卵黄膜融合,精子入卵后,卵黄膜会拒绝其他精子再进入卵内的过程[它是防止多精子入卵受精的第二道屏障];精子尾部脱落,原有核膜破裂形成雄原核,同时卵子完成减数二次分裂,排出第二极体,形成雌原核

[注意:受精标志是___ ________的形成;受精完成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

1.胚胎发育是指受精卵发育成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2.胚胎发育的各个阶段的特点:

(1)卵裂期:特点:细胞进行______分裂,细胞数量不断增加,但胚胎的总体体

积。

(2)桑椹胚:特点:胚胎细胞数目达到个左右时,胚胎形成致密的细胞团,形似桑椹,是___ ___细胞。

(3)囊胚:特点:细胞开始出现(该时期细胞的全能性仍比较高)。聚集在胚胎一端个体较大的细胞群称为___________,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而滋养层细

胞将来发育成;胚胎内部逐渐出现含有液体的囊腔叫___

____[注:囊胚的扩大会导致透明带的破裂,胚胎伸展出来,这一过程叫 ] (4)原肠胚:特点:有了______的分化,内细胞团表层的细胞发育成,下方的细胞发育成同时具有原肠腔。

(三) 胚胎工程的应用

胚胎工程:指对动物早期胚胎或配子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由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胚胎冷冻保存技术和_________技术等组成的现代生物技术。

1.体外受精和胚胎的早期培养

(1)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

主要方法:用___________处理,使其排出更多的卵子,然后,从冲取卵子,直接与获能的精子在体外受精。第二种方法:从刚

中采集卵母细胞;第三种方法是借助超声波探测仪、腹腔镜等直接从中吸取卵母细胞。采集的卵母细胞,都要在体外经后,才能与获能

的精子受精。

(2) 精子的采集和获能:在体外受精前,要对精子进行______处理。

(3) 受精:获能的精子和培养成熟的卵细胞在溶液或溶液中完成受精过程。

(4)胚胎的早期培养:精子与卵子在体外受精后,应将受精卵移入中继续培养,以检

查和。培养液成分较复杂,除一些无机盐和有机盐外,还需添加等营养成分,以及等物质。当胚胎发育到适宜的阶段时,可将其取出

向或。不同动物胚胎移植的时间不同。(牛、羊一般要培育到_____或______阶段才能进行移植,小鼠、家兔等实验动物可在更早的阶段移植,人的体外受精胚胎可在阶段移植。)

2.胚胎移植

(1).胚胎移植是指将雌性动物的早期胚胎,或者通过体外受精及其它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

____________________其它_____动物的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其中提供胚胎的个体称为“____”,接受胚胎的个体称为“___”。(供体为优良品种,作为受体的雌性动物应为常见或存量大的品种。)

地位:如转基因、核移植,或体外受精等任何一项胚胎工程技术所生产的胚胎,都必须经过胚胎移植技术才能获得后代,是胚胎工程的最后一道“工序”。

(2) 胚胎移植的意义:大大缩短了,充分发挥

(3) 生理学基础:

①、动物发情排卵后,同种动物的供、受体生殖器官的是相同的。

这就为供体的胚胎移入受体提供了。

②、早期胚胎在一定时间内处于状态。这就为。

③、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不发生____________。这为

④、供体胚胎可与受体子宫建立正常的联系,但供体胚胎

的在孕育过程中不受影响。

(4) 基本程序主要包括:

①、。选择遗传特性和生产性能优秀的供体,有健康的体质和正常繁殖能

力的受体,供体和受体是同一物种。并用激素进行_________,用对供体母牛做发情处理。

②、配种或人工授精。

③、。配种或输精后第7天,用特制的冲卵装置,把供体母牛子

宫内的胚胎冲洗出来(也叫冲卵)。对胚胎进行质量检查,此时的胚胎应发育到_______或________阶段。直接向受体移植或放入-196℃的液氮中保存。

④、对胚胎进行移植。

⑤、。对受体母牛进行是否妊娠的检查。

3.胚胎分割

(1)、概念:是指采用机械方法将______________切割2等份、4等份等,经移植获得同卵双胎或

多胎的技术。

(2)、意义:来自同一胚胎的后代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属于_______繁殖。

(3)、材料: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_____________。(桑椹胚至囊胚的发育过程中,细胞开始分

化,但其全能性仍很高,也可用于胚胎分割。)

(4)、操作过程:对囊胚阶段的胚胎分割时,要将___________均等分割,否则会影响分割

后。

(四)胚胎干细胞及其应用

1.胚胎干细胞

(1)、哺乳动物的胚胎干细胞简称ES或EK细胞,来源于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中分离

出来。

(2)、具有胚胎细胞的特性,在形态上表现为小,大,明显;在功能上,

具有发育的,可分化为成年动物体内任何一种组织细胞。另外,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可以而不发生,可进行冷冻保存,也可进行遗传改造。

(3)、胚胎干细胞的主要用途是:(了解)

①、可用于研究哺乳动物;

②、是在体外条件下研究的理想材料,在培养液中加入,如牛黄酸等化

学物质时,就可以诱导ES细胞向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分化,这为揭示的机理提供了有

效的手段;

③、可以用于治疗,如帕金森综合症、少年糖尿病等;

④、利用可以被诱导分化形成的特性,移植ES细胞可使

的部位得以修复并恢复正常功能;

⑤、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通过ES细胞,定向培育出,

用于,解决供体器官不足和器官移植后的问题。

(一)生殖细胞的发生和受精作用

1.(1)有丝减数细胞核高尔基体中心体线粒体原生质滴线粒体

(2)初级卵母细胞卵巢输卵管精子和卵子结合

(3)睾丸的曲细精管卵巢和输卵管

初情期开始直到生殖机能衰退胎儿期产生卵母细胞,排卵进入初情期

是否

是否

2.(1)输卵管

(2)a 精子获能 b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3)放射冠透明带卵黄膜

A 顶体反应

B 透明带反应一

C 卵黄膜反应(或卵细胞膜反应)

第二极体的出现(或在透明带和卵黄膜之间出现两个极体)雌雄原核形成合子(二)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

1.早期胚胎

2.(1)有丝分裂并不增加或略有减小(2)32 全能

(3)分化内细胞团胎膜和胎盘囊胚腔孵化

(4)胚层外胚层内胚层

(三)胚胎工程的应用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胚胎分割,胚胎干细胞培养

1.(1)促性腺激素输卵管屠宰母畜的卵巢活体动物的卵巢人工培养成熟

(2)获能(3)获能专用的受精

(4)发育培养液受精状况受精卵的发育能力维生素、激素、氨基酸、核苷酸血清受体移植冷冻保存桑葚胚囊胚8~16个细胞

2.(1)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雌性供体受体

(2)供体本身的繁殖周期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能力。

(3)①生理变化相同的生理环境②、游离胚胎的收集提供了可能

③免疫排斥反应胚胎在受体的存活提供了可能。④生理和组织遗传特性(4)①对供、受体的选择和处理同期发情处理促性腺激素

③对胚胎的收集、检查、培养或保存桑椹胚囊胚移植后的检查

3.(1)早期胚胎无性(2)囊胚或桑椹胚内细胞团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四)胚胎干细胞及其应用

(1)早期胚胎原始性腺

(2)体积细胞核核仁全能性增殖分化

(3)个体发生和发育规律

细胞分化分化诱导因子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

人类的某些顽疾

新的组织细胞坏死或退化

体外诱导分化人造组织器官器官移植免疫排斥

生物选修3知识归纳 填空含答案

专题1 基因工程 1.基因工程又叫做或。就是按照人们的愿望,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改造生物的。 2.基因工程是在上进行的设计施工,基本工具是:基因的剪刀(分子手术刀)——;基因的针线(分子缝合针)——;基因的(分子运输车)——。 终止子也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位于基因的,其作用是使下来;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出来,最常用的标记基因是。 16.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另外还有和等。 17.农杆菌是一种生活在土壤中的,能在自然条件下感染,而对大多数没有

感染能力。当植物体受到损伤,伤口处的细胞会分泌大量的,吸引农杆菌移向这些细胞,这时农杆菌中的上的(可转移的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到受体细胞上。 18.农杆菌转化法是将目的基因插入到上,通过农杆菌的作用,使目的基因进入植物细胞并插入到植物细胞中上,使目的基因的遗传特性得以;基因枪法是利用压缩气体产生的动力,将包裹在金属颗粒表面的打入受体细胞中,使目的基因与其整合并表达的方法,是 →→) 30.蛋白质工程成功难度很大,主要是因为蛋白质发挥功能必须依赖于正确的,而目前科学家对大多数蛋白质的的了解还很不够。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31.对于转基因生物,公众在安全、安全和安全方面产生了争论。安全主要是指公众担心转基因生物会产生出蛋白或蛋白;安全是担心转基因生物可能会影响到;安全是指转基因生物可能对环境造成或。 32.担忧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原因:对、以及等了解有限;转移的基因虽然功能已知,但不少是的基因;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 后用冲洗;实验中要强调所用器械的和实验人员的 ,因为污染杂菌后杂菌会并;外植体最好切取含有的部分,原因是这部分细胞。 45.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将不同种的植物,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并把它培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填空形式)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 稳态 知识点总结 (细胞质基质 细胞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 )、 1.体液 血 浆 = (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 ) 淋巴等 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用图示画出) 考点: 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内的液体不属于人体内环境,则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不属于体液,也不属于细胞外液. 细胞外液的成分 水, 无机盐(Na+, Cl-),蛋白质(血浆蛋白) 血液运送的物质 : 葡萄糖 甘油 脂肪酸 胆固醇 氨基酸等 : 尿素 尿酸 乳酸等 : O2,CO2 等 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维生素 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很多的 ,细胞外液是 ,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血浆各化学成分的种类及含量保持动态的稳定,所以分析血浆化学成分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体内物质代谢情况,可以分析也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渗透压 一般来说,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 ,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透压 ,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 的含量有关。 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 ,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功能:是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因素。 典型事例: (高温工作的人要补充 ; 严重腹泻的人要注入 , 海里的鱼在河里不能生存; 吃多了咸瓜子,唇口会起皱; 水中毒; 生理盐水浓度一定要是0.9%; 红细胞放在清水中会 ; 吃冰棋淋会口渴; 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 酸碱度 正常人血浆近中性,PH 为 缓冲对:一种弱酸和一种强碱盐 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 CO2+H2O H2CO3 H+ + HCO3- 温度:有三种测量方法(直肠,腋下,口腔),恒温动物(不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与 变温动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不同.温度主要影响酶。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处于 中.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 的媒介。 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 , , , 系统 间接参与的系统(调节机制) 人体稳态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同时调节也是相对的。 能引起组织水肿形成因素有哪些? 补充:尿液的形成过程 尿的形成过程: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当尿液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完整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填空含答案解析,推荐文档

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1.果酒制作的原理课题 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酵装置要清洗干净;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要完全揭开瓶盖等。 3.制作葡萄酒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 18~250C?制作葡萄醋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 30~350C? (1)人类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果酒,该过程用到的微生物是, 它的代谢类型是,与异化作用有关的方程式有 。 生活状态:进行发酵,产生大量。 (2)果酒制作条件 传统发酵技术所使用的酵母菌的来源是。 酵母菌生长的最适温度是; PH 呈; (3)红色葡萄酒呈现颜色的原因是:酒精发酵过程中,随着的提高,红色葡萄皮的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色。 (4)在、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它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 2.果醋的制作原理 (1)果醋发酵菌种是,新陈代谢类型。 (2)当氧气和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将糖分解成,当糖源不足时醋酸菌将变为再变成醋酸,其反应式。 3.操作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1)为防止发酵液被污染,发酵瓶要用消毒。 (2)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出大约的空间。 (3)制作葡萄酒时将温度严格控制在,时间控制在 d 左右,可通过 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 (4)制葡萄醋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时间控制在d,并注意适时在充气。 4.酒精的检验 (1)检验试剂:。 (2)反应条件及现象:在条件下,反应呈现。 5.制作果酒、果醋的实验流程 挑选葡萄→→→→ ↓↓ 果酒果醋 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200C 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因此需要将温度控制在其 最适温度范围内。而醋酸菌是嗜温菌,最适生长温度为 30~350C,因此要将温度控制在 30~350C。4.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 醋酸菌是好氧菌,再将酒精变成醋酸时需要养的参与,因此要适时向发酵液中充气。 P4: A 同学: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要完全揭开瓶盖;制醋时,再将瓶盖打开,盖上一层纱布,进行葡萄醋的发酵。 来防止发酵液被污染,因为操作的每一步都可能混入杂菌 B 同学:分析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中充气口、排气口和出料口分别有哪些作用。为什么排气口要通过 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 充气口: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用的; 排气口:是在酒精发酵时用来排出二氧化碳的; 出料口:是用来取样的。 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目的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使用该装置制酒时,应该关闭充气口;制醋时,应将充气口连接气泵,输入氧气。 课题 2 腐乳的制作 1.制作原理 (1).经过微生物的发酵,豆腐中的蛋白质被分解成小分子的和,脂肪被分解成和,因而更利于消化吸收。 (2).腐乳的发酵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如、、、等,其 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它是一种丝状,常见、、、 上。 (3).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的条件下,将优良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避免其他菌种的,保证产品的质量。 2.腐乳制作的实验流程: 让豆腐长出→→→密封腌制。 3.实验注意事项 (1)在豆腐上长出毛霉时,温度控制在,自然条件下毛霉的菌种来自空气中的 。 P4 旁栏思考题 1.你认为应该先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为什么? 应该先冲洗葡萄,然后再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2.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需要从发酵制作的过程进行全面的考虑,因为操作的每一步都可能混入杂菌。例如:榨汁机、发 (2)将长满毛霉的豆腐块分层加盐,加盐量要随着摆放层数的加高而,近瓶口的表层要。加盐的目的是使豆腐块失水,利于,同时也能 的生长。盐的浓度过低,;盐的浓度过高, 。 (3)卤汤中酒精的含量应控制在左右,它能微生物的生长,同时也与豆腐乳独特的形成有关。酒精含量过高,;酒精含量过低,

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基因工程 第一节基因工程概述 由于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操作,因此又叫做重组DNA技术。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一)“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 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 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二)“分子针线”——DNA连接酶 1.分类:根据酶的来源不同,可分为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两类 2.功能:恢复被限制酶切开了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两种DNA连接酶(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的比较: ①相同点:都缝合磷酸二酯键 ②区别:E.coIiDNA连接酶来源于大肠杆菌,只能使黏性末端之间连接; T4DNA连接酶能缝合两种末端,但连接平末端之间的效率较低。 ★DNA连接酶与DNA聚合酶作用的比较 (三) “分子运输车”——载体 1.载体具备的条件: 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割位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2.基因工程常用的载体有: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等。 最早应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细菌细胞中的一种很小的双链环状DNA分子。 三.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 (一) 获得目的基因(目的基因的获取) 1.获取方法主要有两种:①从自然界中已有的物种中分离出来,如可从基因文库中获取。 ②用人工的方法合成。 ★获得原核细胞的目的基因可采取直接分离,获取真核细胞的目的基因一般是人工合成。 ★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反转录法和化学合成法。 2.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1)PCR的含义: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2)目的:获取大量的目的基因 (3)原理:DNA双链复制 (4)过程:第一步:加热至90~95℃DNA解链为单链; 第二步:冷却到55~60℃,引物与两条单链DNA结合; 第三步:加热至70~75℃,热稳定DNA聚合酶从引物起始进行互补链的合成。 (5)特点:指数形式扩增 (二) 制备重组DNA分子(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1.重组DNA分子的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标记基因。 ★标记基因的作用:鉴定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2.方法:同种限制酶分别切割载体和目的基因,再用DNA连接酶把两者连接。 (三) 转化受体细胞(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1.转化的概念:是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 2.常用的转化方法: ①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农杆菌介导转化技术(农杆菌转化法),其次还有基因枪 介导转化技术(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技术(花粉管通道法)。 ②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技术。此方法的受体细胞多是受精卵。 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Ca+处理法。 (四) 筛选出获得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培养受体细胞并诱导目的基因的表达(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1.首先要检测转基因生物的染色体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方法是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 2.其次还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方法是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 3.最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方法是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4.有时还需进行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如抗虫或抗病的鉴定等。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填空(学生版附答案)

必修三知识点填空 第1 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 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 、单细胞生物直接生活在___________ 中,多细胞生物的体细胞直接生活在 _______________中。 2、人体的体液由存在于细胞内的__________和存在于细胞外的_________组成。 3(1)由___________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等。 (2)用箭头连接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 _________________。 5、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_____溶液。 6、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 7、溶液渗透压与溶液的________成正比。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血浆中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___和___。 8、正常人的血浆近____性,pH 为_________。血浆pH 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 _______、_______等离子有关。 9、__________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10、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环境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毛细淋巴管的直接环境是 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1、目前普遍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 机制。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___________的。 12、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_______________的必要条件。稳态遭到破坏,会出现细胞代 谢_________。 13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 ,其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 。反射弧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14、神经元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突起分为_______和______。 1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________,方向是_____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向是_____向的;在反射弧上的传递是____向的。 16、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_ 。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 17、神经纤维某处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外侧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_____部位流向_________部位;细胞膜内侧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_________部位流向________部位。 18、突触是由前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与后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 __________相接触而形成。突触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1)由于________________只存在于___________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____________ 释放,然后作用于____________上,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_____向的。

2020年高考生物选修3必考基础知识点复习提纲

范文 2020年高考生物选修3必考基础知识点复习提纲 1/ 8

专题 1 基因工程基因工程的概念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 DNA 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基因工程是在 DNA 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 DNA 重组技术。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Z&X& X&K] (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双链 DNA 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 (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 DNA 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分子缝合针”——DNA 连接酶(1)两种DNA 连接酶(E·coliDNA 连接酶和 T4-DNA 连接酶)的比较:①相同点:都缝合磷酸二酯键。

②区别:E·coliDNA 连接酶来源于大肠杆菌,只能将双链 DNA 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 T4DNA 连接酶能缝合两种末端,但连接平末端的之间的效率较低。 (2)与 DNA 聚合酶作用的异同:DNA 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D NA 连接酶是连接两个 DNA 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3.“分子运输车”——运载体(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 DNA 片段插入。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 DNA 的鉴定和选择。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细菌拟核 DNA 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很小的双链环状 DNA 分子。 (3)其它载体: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 3/ 8

高中生物选修三必考、必背知识点(填空版)教学文稿

生物选修3知识点 专题1 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的概念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 ,赋予生物以 _____________ 创造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因工程是在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分子手术刀” 一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来源:主要是从____________ 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__________________ 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_ _ 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 ______________ 开,因此具有性。 (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 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 2.“分子缝合针” 一一_______________ ⑴ 两种DNA连接酶(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比较: ①相同点:都缝合 __________________ 键。 ②区别:E - coliDNA连接酶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 ,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 补的______________ 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T4DNA连接酶能缝 合__________________ ,但连接平末端的之间的效率较____________ 。 ⑵ 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DNA聚合酶只能将__________________ 加到已有的核 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是连接 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3.“分子运输车” 一一_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载体具备的条件:①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常用的载体是,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_ ____________________ ,并具有__________________ 的_________________ DNA分子。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它载体: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一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目的基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原核基因采取____________ 获得,真核基因是_________________ 。人工合成 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 。 3.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1)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第一步:加热至90?950使_ _ _ ;第二步:冷却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重点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选修三 专题1 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DNA重组技术。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 “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 (3)结果: 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 “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 (1)两种DNA连接酶(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的比较: ①相同点:都缝合磷酸二酯键。 ②区别:E·coliDNA连接酶来源于大肠杆菌,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T4DNA连接酶能缝合两种末端,但连接平末端的之间的效率较低。 (2)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 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是连接两个DNA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3. “分子运输车”——载体 (1)载体具备的条件:

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细菌染色体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分子。 (3)其它载体: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 1. 目的基因是指: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 2. 原核基因采取直接分离获得,真核基因是人工合成。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反转录法和化学合成法。 3. 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1)PCR的含义: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2)目的:获取大量的目的基因 (3)原理:DNA双链复制 (4)过程: 第一步:加热至90~95℃DNA解链为单链; 第二步:冷却到55~60℃,引物与两条单链DNA结合; 第三步:加热至70~75℃,热稳定DNA聚合酶从引物起始进行互补链的合成。 (5)特点:指数(2^n)形式扩增 第二步: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核心) 1. 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至下一代,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2. 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1)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首端,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能驱

高中生物选修3知识点总结

选修3知识点复习 专题1 基因工程 (一)基因工程又叫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原理是基因重组,操作水平是分子水平。优点:打破物种界限;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1)来源:主要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 (2)功能: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3)特点具有专一(特异)性。 (4)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 (1)两种DNA连接酶(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的比较: ①相同点:都缝合磷酸二酯键。②区别:E·coliDNA连接酶只能连接黏性末端;而T4DNA连接酶能缝合两种末端,但连接平末端的之间的效率较低。 (2)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脱氧核苷酸加到已有的脱氧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是连接两个DNA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3.“分子运输车”——载体(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够稳定保存并复制;②有一至多个限制酶酶切位点③含有标记基因,便于筛选。④对受体细胞无害。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化学本质是DNA分子。(3)其它载体: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三)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 1.目的基因主要是指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 3.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两个条件:基因比较小;核苷酸序列已知。 4.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1)PCR是多聚酶链式反应的缩写,原理DNA双链复制。 (2)过程:第一步变性:加热至90~95℃,DNA解链,不需要解旋酶;第二步复性:冷却到55~60℃,引物结合到互补DNA链。变性和复性利用了DNA的热变性原理;第三步延伸:加热至70~75℃,热稳定DNA聚合酶从引物起始互补链的合成。 第二步: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等。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定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常用的标记基因是抗生素基因。 第三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常用的导入方法: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其次还有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等。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此方法的受体细胞多是受精卵。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原核生物作为受体细胞的原因是繁殖快、多为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较少,最常用的原核细胞是大肠杆菌,其转化方法是:先用Ca2+处理细胞,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再将重组表达载体DNA分子溶于缓冲液中与感受态细胞混合,在一定的温度下促进感受态细胞吸收DNA分子,完成转化过程。 第四步: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 1.首先要检测转基因生物的染色体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方法是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 2.其次还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方法是分子杂交技术。 3.最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方法是从转基因生物中提取蛋白质,用相应的抗体进行抗原-抗体杂交。 4.有时还需进行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如:转基因抗虫植物是否出现抗虫性状。 (四)基因工程的应用 1.植物基因工程:抗虫、抗病、抗逆转基因植物,利用转基因改良植物的品质。 2.动物基因工程:提高动物生长速度;改善畜产品品质;用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物:如乳腺生物反应器和膀胱生物反应器,方法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哺乳动物的受精卵中,使其发育成转基因动物。 3.基因治疗是把正常基因导入病人的体内,使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发挥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这是治疗遗传病最有效的手段。 (五)蛋白质工程的概念:基因工程在原则上只能生产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质,蛋白质工程师在基因工程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第二代基因工程。基本途径是: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专题2 细胞工程 (一)植物细胞工程 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过程: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愈伤组织再分化植物体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填空附含答案解析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 1、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水中,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直接从水中获得生存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并把废物直接排入水中。 2、多细胞生物通过()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二、内环境内环境与细胞内液的转换 1、概念:血浆()细胞 内环境=细胞外液组织液 淋巴() 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共同构成(),其中含量较多的是(),占到()。营养物质通过()等系统,氧气通过()等系统进入机体细胞;代谢废物(CO2、尿素等)主要通过()等系统排出体外。(P8图) 2、体内大多数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红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 3、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说明生命系统起源于原始海洋。血浆成分:含量最多的是()、其次是(),此外还有无机盐、各种营养物质、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血浆与组织液、淋巴的成分相比,主要差异为:()。 4、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渗透压、PH、温度 (1)渗透压:指溶液中()对()的吸引力,取决与溶液浓度,浓度越高渗透压越大,浓度越低渗透压越小。血浆渗透压主要与()含量有关。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取决于()。37℃时,血浆渗透压为(),与0.9%的NaCl等渗。当红细胞放在清水中,会因为()而破裂,放在浓度较高的溶液中,会因为()而死亡。 (2)PH:血浆PH为(),与()、()等离子有关 (3)温度:()左右 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内环境的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的作用,使各个()、()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叫做稳态。内环境稳态是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某种器官的功能出现障碍,就会引起稳态失调,例如: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当发生(),就会出现(),最终会引起死亡。 2、稳态的调节机制是:()

高中生物选修3知识点填空

生物选修3知识点 专题1 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的概念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_________________,赋予生物以_____________,创造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因工程是在 _____________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_____________。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分子手术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来源:主要是从_____________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 分子的某种_____ _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 条链中 ______ _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_____________断开,因此具有_____ 性。 (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 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 ________ _和 _______ _ 2.“分子缝合针”——_________ (1)两种DNA 连接酶( 和 )的比较: ①相同点:都缝合_______ __键。 ②区别:E ·coliDNA 连接酶来源于_______ __,只能将双链DNA 片段互补的_______ 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T 4DNA 连接酶能缝合_______ ,但连接平 末端的之间的效率较_ 。 (2)与DNA 聚合酶作用的异同:DNA 聚合酶只能将______ ___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DNA 连接酶是连接____ _____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3.“分子运输车”——______ ___ (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常用的载体是___ __,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 ,并具有_________ 能力的_____ ____DNA 分子。 (3)其它载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 _ 1.目的基因是指: 。 2.原核基因采取 获得,真核基因是______ ___。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 常用方法有________ _和______ ___。 3.PCR 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1)原理:_______ __ (2)过程:第一步:加热至90~95℃使______ __;第二步:冷却到55~60℃,____________ _____;第三步:加热至70~75℃, 酶从 起始互补链的合成。 第二步:__________ _____ 1.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______________ _,并且可以 ,使目的基因 能够 。 2.组成: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

高中生物选修3知识点填空习题

高中生物选修3知识点填空习题 高中生物选修3知识点填空: 1.2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基础知识梳理】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目的基因的获取 1、概念:目的基因主要是指编码蛋白质的基因,也可以是一些具有调控作用的因子。 2、来源:(1)可以从自然界中已有_______________中直接分离 出来。 (2)从________________中获取目的基因。 3、基因文库:(1)概念:将含有某种生物不同基因的许多片段导入受体菌的群体中储存,各个受体菌分别含有这种生物的不同基因,称为基因文库。 (2)种类:基因组文库――含有一种生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分基因文库――含有一种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如cDNA文库) 4、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 (1)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 根据目的基因的有关信息,如根据基因的__________序列,基因的功能、基因在_________上的位置、基因的转录产物__________, 以及基因的表达产物___________等特性来获取目的基因。

(2)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①原理:PCR技术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_________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②前提条件:提供已知__________的核苷酸序列,根据这段序列合成_____________。③过程:目的基因DNA变性形成DNA单链,与结合,然后在__________的作用下延伸形成DNA。④特点:________扩增,即2n(n为扩增循环次数)。 (3)人工合成方法:当基因较小,核苷酸序列已知时,可以用人工方法合成(例如,通过______________直接合成)。 目的:使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可以________________ (二)、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 1.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位于基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能驱动基因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获得所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终止子:也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位于基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标记基因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常用的标记基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方法: 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入动物细胞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入微生物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 a农杆菌转化法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总结(详细)

选修3 基因工程的概念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DNA 重组技术。 操作水平:DNA分子水平 原理:基因重组 优点:1.突破物种界限 2.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特性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点切割,因此具有专一性。 (3)作用的化学键:切割磷酸二酯键 (4)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 (1)作用:将两个具有相同粘性末端的DNA片段连接起来,形成重组DNA (2)连接的化学键:磷酸二酯键 (3)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 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环状DNA分子。 (3)其它载体:噬菌体、动植物病毒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 1.从基因文库中获取(不知道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的情况下采用) 2.人工合成。常用方法有:(1)反转录法(已经获得mRNA的情况下采用) (2)化学合成法(知道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基因比较小的情况下采用) 3.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知道目的基因两端的核苷酸序列、基因比较大的情况下采用) (1)PCR的含义: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2)目的:获取大量的目的基因 (3)原理:DNA双链复制 (4)过程:第一步:变性,加热至90~95℃DNA解链为单链;(高温解旋) 第二步:复性,冷却到55~60℃,引物与两条单链DNA结合; 第三步:延伸,加热至70~75℃,热稳定DNA聚合酶从引物起始进行互补链的合成。 (5)特点:指数(2n)形式扩增 第二步: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核心) 1.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至下一代,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完整版)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重点知识点(填空)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知识点总结 专题1 基因工程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分子手术刀”—— (1)来源:主要是从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 DNA分子的某种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断开,因此具有性。 (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 和。 2.“分子缝合针”—— (1)两种DNA连接酶(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的比较: ①相同点:都缝合键。 ②区别:E·coliDNA连接酶来源于,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 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T4DNA连接酶能缝合,但连接平 末端的之间的效率较。 (2)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DNA聚合酶只能将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 形成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是连接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3.“分子运输车”—— (1)运载体具备的条件: ①。 ②。 ③具有,供。 (2)最常用的运载体是,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 ,并具有的双链。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 1.目的基主要是指:,也可以是一些具有的因子。 2.原核基因采取直接分离获得,真核基因是人工合成。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 法和法。 3.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1)PCR的含义: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2)目的:获取大量的目的基因 (3)原理: (4)过程:第一步:加热至90~95℃,DNA解链为; 第二步:冷却到55~60℃,与两条单链DNA结合; 第三步:加热至70~75℃,从引物起始进行的合成。 第二步: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1.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并且可以, 使目的基因能够。 2.组成:++++ (1)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位于基因的,是 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能驱动基因,最终获得所需的。 (2)终止子:也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位于基因的。 (3)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定受体细胞中,从而将 筛选出来。常用的标记基因是。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填空(学生版附答案)

必修三知识点填空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单细胞生物直接生活在___________中,多细胞生物的体细胞直接生活在 _______________中。 2、人体的体液由存在于细胞内的__________和存在于细胞外的_________组成。 3(1)由___________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 (2)用箭头连接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_________________。 5、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_____溶液。 6、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 7、溶液渗透压与溶液的________成正比。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血浆中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___和___。 8、正常人的血浆近____性,pH为_________。血浆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_______、_______等离子有关。 9、__________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10、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环境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毛细淋巴管的直接环境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1、目前普遍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___________的。 12、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_______________的必要条件。稳态遭到破坏,会出现细胞代谢_________。 1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其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反射弧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14、神经元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突起分为_______和______。 1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________,方向是_____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向是_____向的;在反射弧上的传递是____向的。 16、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_。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 17、神经纤维某处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外侧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_____部位流向_________部位;细胞膜内侧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_________部位流向________部位。 18、突触是由前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与后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 __________相接触而形成。突触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由于________________只存在于___________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____________释放,然后作用于____________上,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_____向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