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钢铁企业的发展分析

我国钢铁企业的发展分析
我国钢铁企业的发展分析

我国钢铁企业的发展分析从目前我国钢铁企业的现状出发,结合已加入WTO后我国钢铁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论述今后我国钢铁企业的发展方向:调整资源配置和优化企业结构;走品种和质量效益型的发展道路;促进科技进步,提升企业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向集中化、专业化和联合化方向发展;提高产品质量、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和向“绿色制造”方向发展。

钢铁工业是民族经济的基础,钢铁产量和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已经加入了WTO,处于重要地位的钢铁工业将何去何从,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试图从我国钢铁企业的现状出发,结合加入WTO后我国钢铁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探析我国钢铁企业将如何发展。

一、我国钢铁企业的现状

钢铁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1949

年建国初期我国年钢产量仅为15.8万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1996年突破1亿吨大关,2003年钢产量超过2亿吨,连续几年跃居世界第一位,成为名副其实的钢铁大国。在钢材品种和质量方面,已经逐步形成能冶炼包括高温合金、精密合金在内的1000多个钢种,轧制和加工包括板、带、管、型、线、

丝等各种形状的4万多个品种规格的钢材。我国钢铁企业几十年的发展过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1.钢产量增长速度加快。据2003-2004年中国钢铁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提供的资料显示:2001年我国产钢15266万吨,比2000年增加2416万吨,增长15.8%;2002年产钢18225万吨,比上年增加3122万吨,增长20.67%;2003年产钢22234万吨,比上年增加4065万吨,增长22.38%;2004年1月-2月份累计产钢3905万吨,同比增加3905万吨,增长27.5%。。由此可见,我国钢铁企业钢产量的增长势头强劲,增长速度加快。

2.技术水平明显提高。近年来我国钢铁企业坚持以老企业改造为重点的方针,通过对大中型钢铁企业的改造,促使了钢铁企业产能增长和结构优化,提高了技术装备水平。如平炉钢产量已由1990年的19.83%下降到1999年的l.44%,2000年已全部淘汰;连铸比由22.3%提高到76%,目前已提高到85%以上。现阶段我国钢铁企业已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和国内先进水平的生产线,宝钢、天津无缝钢管、珠江钢厂等工程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3.产品结构调整较快。目前我国急需的钢材品种如重轨、造船板、集装箱板、镀锡板等已可以立足国内解决,镀锌板、石油管及热轧薄板、冷轧薄板等品种的生产能力及市场占有率有大幅度提高,钢材自给率显着提高,已经

提高90%以上。此外,由于国产钢铁产品竞争力的不断提高,在出口也在不断增加,2003年出口量达到696万吨,同比增长27.5%;出口钢坯147万吨,同比增长10%;材坯出口总量843万吨,同比增长24.3%。另外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钢材产品中约有50%-60%的产品已经具备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30%左右的产品随着技术改造进一步发展也将具备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4.技术经济指标改善明显。高炉利用系数,1999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为2.0吨铁/立方米,比1995年的1.79提高了11.73%;转炉炉龄,1999年重点大中型企业为2715炉,比1995年的1081炉增加1634炉;小型材和线材连轧比,1999年为47%,2000年已提高到50%以上,比1995年的29%增加21个百分点;吨钢新水用量从1999年为28.79m3/t降低到2002年的

15.05m3/t,吨钢工业水用量从1996年的232m3/t降低到2002年的159m3/t,水重复利用率从82.01%提高到90.87%;吨钢可比能耗从1990年的0.997吨标煤降低到2002年的0.715吨标煤,在钢产量增长1倍(由6535万吨增长到12764万吨)的基础上,总的能源消耗只增加了31%;吨钢废水排放量下降了58%,年排尘量下降了29%。

5.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有成效。我国钢铁企业除在各主要大企业内部进行组织整合的基础上,2003年又有几家钢铁企业进行了组织结构的调整。如2003年8月,南钢集团暨南钢联挂牌成立,实现了经营机制的重大转变;东

北老工业基地辽宁、黑龙江特钢进行了跨省重点行业的战略重组,组建了全国最大的特钢生产企业;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分别与首钢总公司和武钢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意向书,通过走联合之路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合作内容包括:铁矿石等大宗原材料的联合采购和运输环节的整合,以求降低采购和运输成本;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的联合研发,以求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市场营销的合作,以求市场资源配置更协调,避免恶性竞争)。目前,我国钢铁企业经过组织结构的调整,现已组建了一批具有一定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我国已是世界公认的钢铁大国,但并不是钢铁强国。虽然目前我国钢铁行业的国际地位和竞争力有所提高,但与世界钢铁强国如日本、韩国、美国以及欧洲的一些国家相对还比较弱,无论是在企业规模、品种结构、产品质量、能源消耗、劳动生产率还是在技术装备、工艺水平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的差距。主要有:

1.钢铁生产可利用资源方面: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03年9月发布的《钢材市场需求预测及钢铁工业发展战略的若干建议》报告中产能调研表明,我国钢铁企业利用资源已出现短缺现象,特别是铁矿石。2003年我国产钢量虽然突破2亿吨,但我国国产铁矿石供求缺口越来越大,铁矿石进口每年都以20%以上的速度增加。据预测,2005年需进口1.8亿吨铁矿石,到2010年我国将进口2.2亿吨铁矿石,将占世界总贸易的45%左右。这将在国际货源、

国内港口运输、矿石价格以及企业生产安全等方面给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困难和不确定因素。目前,由于我国钢铁生产的快速增长,已造成铁矿石、焦炭、焦煤等原燃料供应紧张,价格和海运费暴涨,部分地区电力供应短缺,铁路运输和港口接卸能力不足,制约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2.平均技术装备水平方面:我国现有技术装备平均单机能力小,技术水平低,部分生产能力和工艺技术不配套,使得生产消耗高、效率低、质量差。目前,我国落后的技术装备仍占较大的比重。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有竞争力的装备约占总产能的50%左右,而其余50%的能力则需改造和淘汰。如炼铁高炉中约有4500万吨的生产能力是属于落后的,约占总能力的35%,其中约有3000万吨生产能力是100立方米以下的小高炉,属于限期淘汰的;炼钢设备中,转炉约有1200万吨是属于落后的生产能力,占目前转炉生产能力的12%,电炉约有1000万吨属于落后的生产能力,占电炉能力的34%,都是属于限期淘汰的;轧钢设备中,除新建的薄板和热轧无缝钢管轧机外,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装备不到50%,而处于国内一般水平和落后水平的设备超过50%。总之我国钢铁企业的整体装备水平参差不齐,既有较好的宝钢、武钢,也有较差的民营企业。

3.钢铁产品质量和结构方面:质量与国外相比,我国钢质纯净度较低,有害气体和杂质含量较高,性能的均匀性、一致性较差,外观质量和包装质量

低劣,并且生产标准相对较低,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实物质量标准的钢材产品数量相对较小。产品结构方面近几年来虽然调整较快,但还存在好多不足,如钢铁的板带比值为42%,而发达国家这一比值为60%~80%;高端板材与高新技术和制造业的市场需求相差7个百分点,需要进口。

4.钢铁产品生产专业化方面:虽然目前我国钢铁产品在专业化方面有一定的改善(如宝钢股份利用上市募集资金投入的热镀锌及电镀锌生产线,汽车用板生产设备系统改造项目、增建热轧酸洗板产品及其精整配套项目,重点生产轿车用板、家电用板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填补了我国高等级薄板空白,使其在汽车用钢、家电用钢、管线钢、集装箱用钢和石油管等方面体现出专业化的趋势,目前已形成以冷轧产品、热轧板卷、无缝钢管、高速线材和钢坯等为主要产品;武钢股份是目前国内冷轧硅钢产品品种最齐全、规模最大的生产企业,也是我国冷轧取向硅钢片和高牌号冷轧无取向硅钢片的唯一生产企业,其主要在冷轧薄板、冷轧硅钢片、镀锌板、镀锡板和彩涂板等方面将形成专业化趋势),但总体来说,我国钢铁企业大都是“万能型”工厂,板、管、棒、线、型材等都生产,产品专业化生产程度低。特别是特钢企业缺乏明确的产品定位和主导产品,专业分工不明确,产品生产专业化程度低,直接影响到生产成本的降低,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以及钢铁工业的技术进步。

5.劳动生产率方面:按吨钢消耗的工时计算,国外发达国家生产每吨钢需人工时均低于5小时/吨钢,而我国钢铁企业平均高达20小时/吨钢,从业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相当于美国的七分之一,尤其是中国钢铁产业的集中度更是世界主要产钢国中最低的,比发达国家高4倍多。劳动生产率低下,我国钢铁企业低劳动力成本的竞争优势无法体现,加上能源消耗比日本等国高20%左右,钢铁产品生产成本上竞争优势不大。

6.钢铁企业集中度方面:我国的钢铁工业布局散乱,有很多分布在全国各地区县甚至乡镇,就是中国最大的上海宝钢产能2004年预期为2000万吨,也不足世界上最大的钢铁企业阿塞罗年产量的1/2。目前我国现有钢铁企业约2万余家,其中近50家的大中型企业年平均钢产量不足200万吨,而日本6家钢铁企业年产量就达1亿吨,韩国浦项一家年产钢就达2600万吨,其企业集中度远远高于我国。另外,据2003-2004年中国钢铁行业发展研究报告结果显示:2003年—2005年,我国钢铁企业中规模大的协会会员企业的高炉炼铁能力增长35%,而非会员企业增长78%,高出会员企业43个百分点。2003-2005年,企业规模大的协会会员企业炼钢能力增长35%,而非会员企业增长122%,高出会员企业87个百分点。钢铁企业集中度低下直接影响到钢铁行业的品种结构调整,无法形成能引领和主导市场的规模能量,降低了市场组织化程度,不适应钢铁企业向垄断竞争发展的市场格局和钢铁企业的平稳健康发展。

二、加入WTO后对我国钢铁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我国已经加入WTO,就必须遵守WTO有关非歧视、市场放开、公平贸易和权利与义务平衡的基本原则,按照WTO的规则进行经营活动,这必然会对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加入WTO,一方面给我国钢铁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一)我国钢铁企业面临的机遇

1.可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市场。如铁矿石方面,我国现已探明的铁矿石储量中,97.5%为贫矿,平均含铁量为32.7%(比世界平均品位低11%),且大部分铁矿储量已被开发利用。铁矿石作为钢铁企业生产的支撑条件,国内铁矿石产量不能满足钢铁生产增长的需要,需要加大进口补充,如2000年全国铁矿石原矿产量2.4亿吨,进口铁矿石6997万吨,2003年我国全年进口铁矿石14812万吨,同比增长32.87%。由于进口铁矿石的大幅增长,我国炼铁生产依靠进口矿的比重上升到47.23%,比上年提高5.11个百分点。加入WTO后,国外有大量的铁矿石和废钢资源可补充国内所需,炼钢资源不足的问题可以得到缓解,有利于我国钢铁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另外,加入WTO后我们可以利用国际市场扩大铁合金和钢丝绳的出口。我国是世界铁合金第二出口大国,主要出口的硅铁、钼铁和硅锰合金为冶金初级产品,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大出口量,使得这种具有劳动密集性特点的产

品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同时,金属制品中钢丝绳出口具有优势,目前国内主要钢丝绳生产企业如法尔胜、新华股份、宁夏恒力等企业,其主体生产设备为国外引进,产品质量较好,国际市场的开放可促进该产品出口。2.可促进我国钢铁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加入WTO后,发达国家技术壁垒减弱,有利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加快现有落后工艺、落后设备的淘汰和有生存价值生产工艺的改造,这无疑会促进我国钢铁工业技术改造速度的加快,有利于钢铁企业的科技进步。同时,为加强和国外钢铁企业的竞争力,促使我国钢铁企业通过组织结构和存量资产的调整,实现钢铁产品生产的专业化,提高我国钢铁产品生产的专业化水平。

3.有利于钢铁企业降低成本、转变经营模式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入WTO 后,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向一体化方向发展,钢材市场价格将趋于一致。有数据统计,目前世界钢产量己达10亿吨,需求仅为8亿吨。世界性的钢材显然过剩,加之世界钢铁企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钢铁生产成本呈下降趋势。另外,加入WTO后我国钢铁企业的发展将与国际钢铁市场的竞争紧密联系,这对转变行业和企业管理层的经营意识,加快传统管理模式的转变,以及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4.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进程。加入WTO后,会进一步促进国家金融体制、产权制度的改革,进而加快国有大中型钢铁企业产权关系的明晰,促进企业

股份化改制的进程,以及企业间资本的流通,联合投资与合资合作的发展,提高企业投入产出效益,减少企业投资风险。

5.有利于钢材市场秩序和资本市场的建立。加入WTO后有利于我国建立健全良好钢材市场进出口秩序、流通秩序、价格秩序、交易秩序和竞争秩序,以及完善钢材市场规则,抑制钢材市场的不正当竞争,促进优胜劣汰。同时,国外跨国公司对我国的直接投资将会进增加,金融、保险业将进一步开放,资本市场进一步活跃,各种投、融资方式和渠道进一步扩大,融资条件将得到改善,这将为钢铁企业加强资本运营、筹措发展资金、降低筹资成本及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提供更多的机会。

(二)我国钢铁企业面临的挑战

1.对我国钢铁企业贸易政策和贸易管理体制产生不利影响

(1)非关税壁垒:我国在1992年签署的《中美市场准入谅解备忘录》中已承诺取消钢铁产品配额和许可证,原则上不使用任何形式的进口数量限制。加入WTO后,以行政手段调控进出口贸易的做法将难以执行,钢材的进口量将会增加较多,这对我国钢铁市场产生较大的冲击。

(2)贸易权:我国从1994年7月1日起实施的“进口商品经营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对钢材等12种商品实行核定经营。在加入WTO以前,核定经

营一直是我国控制钢铁产品进口的有效手段。但我国承诺加入WTO后5年内取消钢铁产品的核定经营,即在今年(2004年)取消钢铁产品的核定经营,任何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都可以从事钢铁贸易,随着核定经营的逐步取消,钢材进口量将会相应增加。

(3)以产顶进:这是我国旨在鼓励钢材出口的政策,对缓解市场的供求矛盾、改善品种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效益具有重大意义。可目前这项政策将难以再延续。

2.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受到严重挑战

我国钢铁产品的结构落后,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从产量和质量方面仍然难于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导致国内市场需求看增,国内产品供给看落的局面。主要表现在线材、螺纹钢、中小型材、普通中板、焊管等产品严重供过于求,但钢板类、油井管、不锈钢、工具钢等品种钢材生产不足,每年又需进口700万吨以上。加入WTO后,国外的这些产品将大量涌入我国,挤占我国市场。由于国外的技术已经成熟,而我国处于研制开发阶段,所以在这方面会受到市场竞争的严峻挑战。涉及的钢铁企业有武钢股份、邯郸钢铁、鞍钢新轧、本钢板材等。

3.对我国特钢企业影响。目前我国特钢企业布局分散,规模小,产品专业化程度低,技术装备水平落后,没有形成规模优势,其特钢产品总价格高于

国际市场。目前发达国家特钢产量约占钢材总量的15%—20%,而我国只占5%—6%,我国每年需要进口的钢材中将近1/4是特钢。另外,国外发达国家特钢产品与国内相比,具有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表面尺寸精度高,交货及时等特点。在这种形势下,国内企业很难与国外同行竞争,部分劣势企业将被淘汰出局。目前我国特钢发展势头不容乐观,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4.不利于我国短缺品种的发展。目前我国部分钢铁产品因不具备生产能力或质量低劣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这部分产品主要依赖进口解决。最近几年进口的主要有:镀锌薄钢板、石油油井管、冷轧硅钢片、汽车工业和耐用消费品工业用的高质量冷轧板材、彩电用的磁屏蔽钢、弹簧不锈钢、大直径高压锅炉管、液压用冷拔精密无缝管、高强度可焊接板、不锈钢板等。加入WTO后,这部分产品市场被国外厂家占领,势必阻碍我国企业发展此类产品。涉及的上市公司有太钢不锈、西宁特钢、大冶特钢、北满特钢、浦东不锈等。

目前我国钢铁企业在工艺技术水平、平均技术装备水平、钢铁产品质量、产品生产专业化、劳动生产率、技术经济指标和钢铁企业集中度等方面都比较低下或滞后,再加上“入世”后对我国钢铁企业带来的诸如对钢铁贸易、高质量和高附加值产品、特钢企业和短缺品种的不利影响。在我国钢铁企业所处的现状和加入WTO后对我国钢铁企业带来巨大挑战的背景下,我国钢

铁企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与世界钢铁企业强国进行竞争并取得竞

争优势,实现钢铁强国的目标,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1.加快调整资源配置,优化企业结构。面临我国钢铁企业的困境和“入世”后对钢铁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钢铁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通过国有资产战略重组,组建大型、特大型钢铁企业集团,以提高产业集中度;引导企业在联合、兼并的基础上形成有竞争力的专业化分工;搞好钢铁企业的结构调整,搞好关系到全行业发展的技改项目,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努力增加国际市场需要的或国内长期依赖进口的以及高附加值产品的质量和数量。

2.走品种、质量效益型的发展道路。国际钢铁市场的竞争主要包括品种、质量、成本和交货期等方面的竞争。而目前这些方面的竞争对我国钢铁企业而言都是弱项,特别是品种质量和数量的竞争,与西方发达国家钢铁企业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因此,今后我国钢铁企业在品种方面的重点应放在发展冷轧薄板、镀锌板和涂镀层板、不锈钢薄板、冷轧硅钢片、热轧薄板等目前进口数量较大的关键钢材品种,严格控制大中型材、焊管、热轧窄带钢、镀锡板等品种。

3.促进科技进步,提升企业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经过近几年的技术改造,我国钢铁工业在工艺上有了进步,技术装备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

与世界发达国家的钢铁企业相比较,我国钢铁工业技术装备水平、工艺水平还很落后,我国还没有几条真正现代化的、工艺上有竞争力的生产线。由于技术装备水平和工艺水平长期在低水平上徘徊,从而造成能源和资源浪费,产品质量低、效益差。面对“入世”后的挑战,我国钢铁企业必须尽快扭转这种局面。首先要建立促进科技进步的运行机制和考核指标体系,使得企业新增效益中科技进步的因素逐步扩大;其次推广先进成熟技术,优化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工艺技术设备逐步实现大型化、连续化和自动化;再次要推行“清洁生产”,投资向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方向倾斜。

4.钢铁企业要向集中化、专业化和联合化方向发展。由于目前我国钢铁企业存在专业化水平低、企业规模过小、投资分散的特点,导致我国钢铁企业经济效益差,缺乏竞争力。特别是“入世”以后,面对激烈竞争的局面,我国钢铁企业的弱点更加突出。因此,今后我国钢铁企业要加快组建企业集团,走集中化、专业化和联合化发展的道路,组成中国钢铁行业“联合舰队”或“航空母舰”,以实现短期内迅速扩大生产的能力,达到合理经济规模,拥有拳头产品和先进工艺技术。面对强大的国外竞争对手,那些占全国钢铁工业总数99%的地方中小企业,只有走联合经营之路,才能形成较大经济规模和有较强竞争实力。具体措施是:优化区域结构,提高钢铁产业集中度;优化组织结构,引导企业在联合、兼并基础上形成有竞争力的专业化分工;优

化工艺结构,抓好关系钢铁全行业的技改项目;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促进产业转换与结构升级,解决市场需求量大、进口量多的高附加值产品的国产化问题。

5.提高产品质量、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由于我国钢铁企业高附加值产品产量和质量落后,今后我国钢铁企业要坚持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工艺装备水平和技术操作水平,大力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同时采用引进、消化、自制相结合的措施,大胆吸收国外开发高附加值产品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方法,提高国产化率,改变我国钢铁企业高附加值产品和短缺品种钢的发展。6.向“绿色制造”的方向发展。我国钢铁工业仍未完全摆脱粗放的发展模式,钢铁行业对环境污染较重。“绿色制造”强调综合考虑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的现代制造模式,目标是使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和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负面影响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并使企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提高。所以,它不仅仅是清洁生产,还体现了生态工业的思想和循环经济的思想,即3R—“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1999年12月27日,我国冶金工业局下发了《国家冶金工业局关于开展冶金行业清洁生产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冶发[1999]521号)文件,明确提出冶金行业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目前,首钢总公司、上海宝钢集团、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等多家企业已向“清洁生产”的方向

发展。如武钢近几年提出了“品种、质量、环境、效益”的发展思路,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不断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先后投入14.2亿元用于环境治理,建成了一批污水处理、粉尘治理和噪音控制设施,使武钢的环境质量不断提高。面对加入WTO后的挑战和世界钢铁工业发展的新规则,我国钢铁企业必须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把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改造,进一步加强环境治理工作,强调科学的发展观。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优化。结束语

我国已加入WTO,世贸大门已经打开,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来。这些变化对我国钢铁企业利用国际资源和市场、促进我国钢铁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降低成本、转变经营模式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进程以及建立钢材市场秩序等方面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拓展了我国钢铁企业走向世界国际市场的空间。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对我国钢铁企业贸易政策、高质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以及短缺品种钢等产生负面影响,再加上我国钢铁企业由于目前落后的发展现状,致使我国钢铁企业的发展遇到诸多问题。面临经济全球化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我国钢铁企业必须从所处的背景出发,结合自身实际,通过调整资源配置、走品种和质量效益型的发展道路、以科技进步提升企业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以及向集中化、专业化和

联合化方向发展的战略以及“绿色制造”的道路,真正提高我国钢铁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实力。

中国钢铁产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2006年中国钢铁产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新华社信息北京3月30日由英国《金属导报》和中国五矿集团公司联合主办的第四届远东钢铁会议暨2006年中国铁矿石会议,3月27日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与会国内外专家各抒已见,其中北京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主任马忠普就中国钢铁消费发展前景的变化趋势做了专题报告,其中主要内容包括二大方面:一是我国钢材需求增长模式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是今后几年国内钢材消费需求增幅的演变趋势。 一、我国钢材需求增长模式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1国内近两年钢材市场消费增幅已经回落到14%左右。2001-2003年期间我国受投资拉动,钢的消费增幅分别为22.61%、21.99%和25.75%。2004年以后,我国控制投资增长和进出口态势发生了明显变化,中国钢消费增长已连续两年回落在14-15%左右。 2003年进出口钢坯、钢材折合净进口钢3624.5万吨。当年国内钢产量22116万吨。国内资源总量25740.5万吨。 2004年进出口钢材、钢坯折合净进口钢1361万吨钢。当年国内钢产量28048万吨,资源总量29409万吨。2004年表观消费同比增长14.25%。

2005年全国累计生产钢34936万吨。同比增长24.56%。进口钢材2581万吨、钢坯131.41万吨;出口钢材2052.26万吨、钢坯706.85万吨,折合成粗钢进口、出口相抵后全年净出口粗钢12.3万吨。 根据钢协数据,2005年钢厂库存增加1400万吨。2005年国内消费钢资源总量为33524万吨。与2004年国内消费钢资源总量29409万吨相比表观消费资源总量增加了14%。 换一种研究思路看看,2004-2005年中国钢材消费增长水平是多少?按2003年净进口钢3624.5万吨计算。2004年的净进口1361万吨,相当于减少国内资源2263.5 万吨。2005年净出口123万吨,与2003年相比,相当于减少3636.8万吨两年合计减少钢资源5900.3万吨。按两年国内钢产量63287万吨计算,相当于平均每年消化国内钢的资源增幅9.32个百分点。 从全国12个主要城市钢材市场线材社会库存统计看,虽然它不能反映全国的库存量,但采集点的变化趋势却能反映库存的变化情况。从调查地区库存情况看,虽然月度库存不断变化,但2005年12月同2004年12月的库存水平是接近的。这种情况表明,我国2005年度钢材社会库存虽然出现下降趋势,但考虑同时钢厂库存增加1400万吨因素,消费水平比较符合实际。这表明受投资总量控制,我国钢材需求增幅的范围已经从前3年连续增长20%以上回落到2004-2005年期间14-15%左右。

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及对GDP的推动作用

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及对GDP的推动作用 选取中国钢铁行业三大主要产品粗钢、生铁、钢材,分析了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利用V AR模型、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分析等技术证明并研究了钢铁行业与我国GDP增长的密切联系。结果表明:钢铁行业以一稳定增速缓慢发展,产量变化接近线性增长;钢铁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为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提供了保障。 标签:V AR模型;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分析 1引言 韩晶利用DEA-TOBIT两步法对中国28家钢铁业上市公司的生产力和生产效率进行实证研究,总结出了我国钢铁业上市公司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共性和存在的问题。傅强和汪俊生采用V AR模型,对在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下中国八大行业股市收盘价波动的传染效应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次贷危机期间,钢铁行业收盘价的波动对大多数行业收盘价的波动有单项因果关系,与少数行业收盘价波动有双向因果关系。 目前对钢铁行业的研究多是定性研究,缺乏精确的数据说明;宏观研究多于微观分析,更多地是在整体上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建议,对钢铁行业主要组成部分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希望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1)利用我国最近几年钢铁行业相关数据对钢铁行业发展情况进行定量分析;(2)对我国钢铁行业发展情况与GDP增长之间的关系做出数量描述。 2方法思路 本文采用2008年11月至2014年11月钢铁主要产品粗钢(CG)、生铁(ST)和钢材(GC)月产量数据来描述钢铁行业发展现状;经济发展情况用我国GDP 数据来描述。在研究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时,我们选取三个代表性指标CG、ST和GC,对其月产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分析钢铁行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时,利用钢材(GGC)与GDP建立V AR模型,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说明钢铁行业与经济发展有紧密联系,然后通过脉冲响应分析这种联系,最后利用钢材综合价格、钢材产量、GDP数据等统计分析钢材总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估计和预测钢铁行业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多大推动作用。本文使用的分析软件是Stata11.2。 3实证分析 3.1钢铁行业发展现状 (1)描述性统计。

关于钢铁工业发展的几点认识

关于钢铁工业发展的几点认识 学习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几点体会 2003年质量工作会议 2003年12月4日 武汉 一 钢铁工业快速增长的合理性 当前经济既不是总体过热,又不是局部过热,也不是没有新特点的正常发展,而是中国的工业化已进入以重工业重新大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历史新阶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日报,2003年12月1日) 有一种观点认为: 美国钢产量到了一亿吨后开始下降, 日本钢产量到了一亿吨后开始下降, 前苏联钢产量到了一亿多吨后开始下降, 中国钢产量到两亿吨了,已经到了峰值或接近峰值,也该下降了。 的确,美国、日本、前苏联钢产量达到一亿多吨后开始下降,但是德国钢产量的峰值在5323万吨(1974年) 而英国、法国、比利时钢产量峰值均在2700-2800万吨(1970-1974),瑞典甚至597万吨就是钢产量的峰值。可是韩国钢产量4570万吨、印度2700万吨也没有达到峰值,巴西(1660万吨)、墨西哥(1560万吨)阿根廷(447万吨)没有进入饱和期。 不是钢材消费达到某一数量(比如一亿吨)就到了峰值,就开始下降,要看工业化进程完成没有。 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 金属矿产人均消费量与人均GDP 呈“S”形有序变化, 反映由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到后工业经济矿产资源消费的基本特征。 0200004000060000 80000 100000120000140000160000180000 200000186018661872187818841890189619021908191419201926193219381944195019561962196819741980198619921998千吨 美国俄国/苏联日本 中国

中国钢材行业现状调研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19-2025)

中国钢材行业现状调研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19-2025)(目 录)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https://www.360docs.net/doc/ff14648888.html,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中国钢材行业现状调研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19-2025) 报告编号968948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7200元 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https://www.360docs.net/doc/ff14648888.html,/yjbg/wlhy/cy/20190504/968948.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韩文等其他语言版本报告,请咨询客服。 二、内容介绍 中国钢材行业现状调研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19-2025)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发布的中国钢材行业现状调研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19-2025)认为,**年基建投资增速下降较快,基建资金来源 3%边际收紧。随着**年金融去 杠杆带来的利率上行,城投债成本飙升,发行受阻;而国家对PPP施行了较为严格的监管,银行对PPP项目逐渐转为谨慎态度,基建资金来源在边际上收紧 . **年中国钢材行业基建资金来源占比 **年中国钢材出口地以东南亚为主 中国钢材行业现状调研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19-2025)是对钢材行业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取的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分析,通过图表、统计结果及文献资料,或以纵向的发展过程,或横向类别分析提出论点、分析论据,进行论证。中国钢材行业现状调研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19-2025)如实地反映了钢材行业客观情况,一切叙述、说明、推断、引用恰如其分,文字、用词表达准确,概念表述科学化。 中国钢材行业现状调研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19-2025)揭示了钢材市场潜在需求与机会,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银行信贷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正文目录 第1章钢材相关概述 1.1 钢材简介 1.1.1 钢材的定义 1.1.2 钢材的分类 1.1.3 钢材标准常用术语 1.2 钢材的生产工艺 1.2.1 钢材的生产方法 1.2.2 钢材的表面处理

2016年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

2 比分331产能钢厂受中叠加2016年 1、201分别上升0..54万吨,能利用率达厂复产热情中国-中东欧加钢市渐入年中国钢6年5月我79%和上升环比分别上达到71.48%情高涨,高炉欧国际地方入需求淡季,2005钢铁行业我国粗钢和钢升1.00%;粗上升1.56%,环比上升炉开工率持续方领导人会议预计6月2005-2016-2016年中业现状分钢材产量分粗钢和钢材%和上升2.8升1.10个百续上升,5月议限产的影份粗钢产量年中国粗钢中国生铁、粗分析及分别为7050材日均产量分88%。粗钢百分点。受月粗钢产量影响,高炉开量将有所下钢日均产量粗钢、钢材及发展趋0.40和964分别为235.日均产量升受到前期大幅量同比持续增开工率一度下降。 量 材产量 趋势预测46.10万吨,.01万吨和升幅明显,炼幅拉涨的影增加。6月份下滑至75. 测 ,同和炼钢影响,份,28%,

吨,876 较低家钢贸易铁工取措 2、同比上升.54万吨, 与世界低,在国际钢材需求陆易摩擦频发工业发展报措施控制钢钢材5月出2.34%;进同比上升界主要钢材市场上极具陆续释放,钢发,美国和欧报告(2016版铁产品出口20出口量同比进口钢材1092.44%,环材生产国家和具竞争力,且钢材出口量欧盟对我国版)》表示口,预期近05-2016年比升幅明显。9.00万吨,环比上升4.9和我国出口且随着“一同比或将持钢材产品提示,我国不鼓近期钢材出口年中国钢材月 5月份,我同比上升96%。 国家钢材价一带一路”政持续上升。但提起了多重鼓励钢铁产口环比或难月进、出口我国出口钢升3.47%;我价格相比,政策的逐步但今年以来双反调查;产品大量出难维持高增长口量 钢材942.00我国粗钢净出我国钢价相步落地,沿线来我国钢材国此外《中国口,反而还长。 0万出口相对线国国际国钢还采

国内钢铁行业发展趋势

深度研究中国钢铁企业未来发展趋势 最近看到的一个数字,实在让人震撼。目前我国7.18亿吨钢铁产能中,竟有3 亿吨左右产能未获中央政府批准。钢铁行业业内将这些产能称为“违规产能”或“黑户产能”。更有专家认为,违规产能不止此数,至少占钢铁总产能的一半! 炼钢铁,相比而言,是高投入、高能耗、要占很大场地的行当,不像炸油条、烙烧饼那么简单,没有足够的实力和过硬的“后台”,是根本搞不起来的。换句话说就是,一般人恐怕想“违规”都不行,因为你没“资格”! 那么如此巨量的“违规产能”又是由谁打造,怎样形成的呢?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罗冰生给出的答案是,未得到中央政府批准的3 亿吨产能中,大部分是经过各地方政府批准的。也就是说,大量“违规产能”的始作俑者并不是什么“不法奸商”,而是本应模范执行中央政令、对市场秩序担负主要维护职责的各级地方政府!是它们,置中央的权威于不顾,超越职权范围、纵容钢铁产能肆意“超生”,进而不断加剧了钢铁行业的混乱。当然,作为国家的相关分管部门,恐怕也难脱监管乏力之责,因为 3亿吨的“黑户产能”,绝非一个早上突然冒出来的,必然是较长时间积累的结果。地方长期越权审批、屡屡违背中央之“规”,为什么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究查、遏制?以致累积达数亿吨之巨。 如何处理这些“违规产能”?罗冰生认为,“可以通过大型钢铁企业的兼并而保存”。另一位业内人士开出的“药方”是:“很多钢铁企业、项目没有经过审批,从手续上来说,是存在缺陷的;但它们很大一部分是符合环保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仅仅是手续不全。这些产能中有需要淘汰的,也有符合规定的,不能搞‘一刀切’。”显然,他们是单纯从专业角度看待这些违规超生“孩子”的,而笔者更为关心的则是,对于那些违规者应该怎样处置?他们是否应对越权行政、违反中央政纪法规的行为,承担效应的责任? 在计划生育执法方面,我们是相当严苛的,不仅“超生”当事者要受到严厉处罚,相关领导也要受到连带的责任追究。可是在经济领域,对于钢铁“超生”

某钢铁行业发展现状与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某钢铁运输企业 --行业发展现状与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21世纪是物流挂帅的世纪。物流发展的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热点和亮点。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兴未艾,预计将在新世纪里得到更快的发展。 (一)发展我国物流业的重要性 当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竞争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企业竞争的焦点开始由生产领域转向流通领域。世界经济贸易一体化趋势的加速发展,导致了现代物流这一货运流通领域全新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高新技术的突飞猛进和计算机信息网络的日益普及,促使传统物流在不断向现代意义上的物流转变。许多国家政府以及有关业界纷纷开始意识到:现代物流的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物流费用是我国工业企业仅次于原材料采购成本的最大支出。我国的流通费用约占GDP的20%,而发达国家如美国仅占10%左右。我国2001年GDP总量为95933亿元,当年全社会的物流费用支出为19186亿元,如果将这笔物流费用平均每降低1个百分点,全社会就能节约190亿元,而要达到发到国家的10%左右的水平,还有10个百分点的发展空间,粗略的估计也有9000亿元。 由此可见,发展现代化的物流产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举措。 对于我国企业来讲,物流管理不仅在提高运输效率,降低库存水平和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方面卓有成效,更重要的是,物流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打破部门本位主义思想,协调各部门的努力,使之方向一致。因此,物流管理问题对于企业来讲,应该放到战略角度来考虑,发挥企业的整体优势,充分发掘第三利润源。 (二)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 现代物流在中国已经起步,标志主要有以下三点: (1)工商企业已经不满足于传统储运企业的单一、单项、分散的储运服务,正在向社会、向市场寻求现代物流服务。 (2)传统储运(运输、仓储、货代、邮电等)企业纷纷包装,改换门庭,向现代物流企业发展;工商企业内部的储运机构也有独立化的趋势,向物流企业发展。 (3)陆续产生了一批三资、民营或股份制的现代物流企业。 1.物流需求市场现状

钢铁行业2015-2025年技术发展预测

钢铁行业2015-2025年技术发展预测

钢铁行业2015-2025年技术发展预测

钢铁行业2015-2025年技术发展预测 1钢铁行业技术发展现状 1.1现状与成就 1996年我国钢产量历史性地突破1亿t,首次跃居世界第一位。之后,在经济发展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拉动下,我国钢产量出现阶梯增长,2013年达到了7.79亿t,连续多年成为世界第一产钢大国。中国钢铁工业技术的进步有力支撑了行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品种结构不断改善,产品质量得到提升 我国钢铁工业的持续增长有力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大量高端钢铁产品的成功自主生产,为国民经济各主要用钢产业的发展和升级换代提供了保障。我国钢铁产品的开发能力不断增强,一批自主开发的关键钢材(2489, -7.00, -0.28%)品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功研制和生产出了一大批钢铁精品,如高速铁路用百米重轨,高钢级油气输送管线,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和高磁感取向硅钢,高级不锈钢,

超深井、耐腐蚀、抗挤毁油套管、大规格镍基合金油管及核电蒸汽发生器用管等。 2)基本实现工艺流程装备的大型化、自动化、国产化 大中型企业主体设备已达国际先进水平,一些工艺创新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已基本实现钢铁制造主要工艺技术和主体装备的国产化,其中大型冶金设备国产化率达90%以上,吨钢投资明显下降。具备自主建设世界一流年产千万吨级现代化钢厂的能力,新一代钢铁流程工艺和装备技术实现产业化,大中型钢铁企业主流程工艺和装备基本实现了基础及过程二级计算机自动控制,工厂级、公司级的三、四级计算机管理和控制也在许多工厂中实现。 炼铁领域,高炉炼铁整体工艺、装备及生产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高炉大型化取得显著进展,目前,超过75%的铁水是由1000m3以上高炉生产,大中型高炉利用系数、风温已优于国外水平。国产的无料钟炉顶设备、铜冷却壁设备已在大型高炉上得到成功应用,高炉炉顶煤气分析、高炉冷却水高精度温差和热流强度监测、风口燃烧监测等技术在大型高炉上成功应用。自主研发的大

钢铁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钢铁行业的现状:钢铁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原材料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我国是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粗钢产量连续13年居世界第一。中国钢铁工业不仅在数量上快速增长,而且在品种质量、装备水平、技术经济、节能环保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钢铁企业。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国家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钢铁发展直接影响着与其相关的国防工业及建筑、机械、造船、汽车、家电等行业。 中国是钢铁生产的大国。从1996年钢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开始,一直稳居世界钢产量排名第一的位置。2008年中国粗钢产量达到了5亿吨,超过位居第二位到第八位的国家的粗钢产量的总和。然而,成绩的背后却难掩中国钢铁企业普遍面临的经营困难中国钢铁工业不仅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为世界经济的繁荣和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这种快速发展同时也给钢铁工业留下了很多潜在的问题,如技术水平较低、组织结构不合理等。因此,从我国钢铁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角度考虑,需要对钢铁工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及判断。 钢铁行业面临的问题 一、资源弱势,受制于人 造成我国钢铁工业大而不强原因,几乎贯穿了整个钢铁产业链,其负面影响也越来越突出。 1,基础资源储备不足。上世纪80年代以后,国家对地质勘探的支持力度弱化,勘探工作基本处于停顿,特别是对铁矿石资源的勘探力度和深度尤为欠缺。资源储备不足,造成了一边是国内钢铁工业迅速发展,一边是铁矿石资源出现严重稀缺。 需求大增,丧失定价权。由于国内铁矿石产量满足不了企业生产需求,我国每年不得不进口上亿吨铁矿石和铁精粉,而这些资源仅由几个国际矿业巨头所控制(必和必拓公司、力拓公司、淡水河谷以及印度的铁矿石公司等)。中国钢铁业对铁矿石的需求连年增加,这些矿业巨头就在每年的铁矿石谈判中联手抬价,对我国钢铁企业形成需求控制。 2,行业不规范,调控不力。受市场需求驱动,地方中小钢铁企业受利益驱使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产能扩张无度。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争原料、抢市场、拼价格,其产品又多是低附加值的大路货,如线材、盘条等,使产品利润被不断走高的原料价格所侵蚀,需求传导、引起连环涨价。 3,急剧增长的钢铁产销量,对国内交通运输形成巨大压力,仅进口铁矿石和出口钢材两项运输总量,2006年铁路运输量就达13.79亿吨(含原辅能源材料)。近几来,钢铁企业进口大量铁矿石,又出口生铁、钢坯和钢材等产品,导致国际海运价格大幅攀升。2007年,巴西、澳洲到宁波港的铁矿石运费已分别由1月份33.64美元/吨、15.93美元/吨,上涨到10月末的85.56美元/吨和36.29美元/吨。 二、污染严重,恶性竞争 1,钢铁工业是耗能大户,也是资源消耗大户,除了需要高品位铁矿石外,还需要大量的辅助材料——煤、焦炭、水、电及熔剂等。 钢铁行业更是污染物排放大户,废气、废水、废渣排放量占全国总排放量的14%,是个地道的大污染行业。在生产中,产生大量的废渣留在国内,我国钢铁工业年排废渣高达5亿吨左右,占全国总排放量的14%,出口产品近5300万吨,在生产过程中废渣排放量占全国总排放量2.4%。全国钢铁工业每年氟化物气体排放量约250万吨以上,而出口产品部分,留在国内大气中的氟化物约占1/10。虽然国家进行了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关闭了一些耗能高、污染重、生产工艺简单、附加值低的生产企业,但由于国外市场需求强劲,大量低端产品出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历程 建国50十多年来,我国的钢铁工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49年中国的钢铁产量只有15.8万吨,居世界第26位,不到当时世界钢铁年总产量的1.6亿吨0.1%。在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和以后的几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钢铁工业在困境中顽强地前进。到19 78年,我国钢产量达到3178万吨,居世界第五位,占当年世界钢铁产量的4.42%。 1979年以后,我国逐步走上了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道路,钢铁工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极好机遇和强大的内在动力,新建了宝钢、天津钢管等大型现代化钢铁企业。通过对老企业挖潜改造,钢产量以每年400 500万吨的速度快速增长。20世纪9 0年代以来,中国钢铁工业飞速发展,钢产量从1990年的6535万吨,以每年增长600 700万吨的速度大幅度增长。 从1996年首次超过一亿吨大关,跃居世界第一位以后,我国钢产量连年增长,并一直保持钢产量世界排名第一名的位置。 二中国钢铁行业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钢铁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在经历了以数量扩张为主的发展时期后,钢铁工业已进入了加速结构调整、全面提高竞争力为主的阶段。我国钢铁行业目前的主要特征有: (1)钢铁工业发展较快。自1996年我国钢产量首次突破亿吨大关以来,我国钢产量已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位。我国目前能够冶炼包括高温合金、精密合金在内的1,000多个钢种,能够轧制和加工包括板、带、管、型、线、丝等各种形状的4万多个品种规格,有85%的钢材是按国际标准生产,其中1/3的产品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工艺结构逐步改善。我国钢铁行业技术装备水平逐步提高,陈旧的设备和落后的工艺逐步淘汰,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钢铁企业已淘汰平炉炼钢。2001年连铸坯产量为12,232万吨,比2000年增长1,798万吨,增幅18.26%;连铸比为82.14%,比20

新时期我国工业发展谋略-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分析

我国钢铁生产历史悠久,明代钢铁产量就居世界首位。1890年我国创办汉阳钢铁厂。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建立了庞大的钢铁生产体系,钢铁产量急剧增加。从粗钢产量来看,1978年为3180万吨,1990年为6635万吨,1995年为9536万吨,2000年为12850万吨。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钢铁工业进入全盛发展时期,2001年全国生产粗钢15163万吨,2002年为18237万吨,2003年达22234万吨,2004年更达27280万吨。2005年我国粗钢产量突破3亿吨,实际产量达34936万吨,比2004年增加28.1%。1978年我国钢铁产量居世界第5位,从1996年起居世界第1位。2005年我国钢铁产量要占到全世界的30%,相当于美国、日本、俄罗斯钢铁产量的总和。 从钢铁工业来看,在发达国家被视为“夕阳工业”,表现出长期的不景气。在工业化发展的初期和中期,社会钢铁需求是稳步增长的;但到工业化后期,对钢铁的需求会逐渐趋于稳定。由于我国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时期,对于钢铁有着旺盛的市场需求,并且此种需求将维持比较长的时期。我国钢铁工业的迅猛发展,主要是由于国民经济的加速发展,尤其是房地产、汽车、机械等部门的强劲拉动作用。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时期,对于钢铁我国将一直保持旺盛的需求。 钢铁工业关联面广,需要巨额资金投入,消耗的焦煤、电力和运力都相当可观,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钢铁工业的发展要有“全国一盘棋”的观点,必须服从国家的统一布局和宏观调控制。 我国钢铁产业的迅猛发展,将对世界钢铁工业产生深刻影响。专家预

测,到2010年,欧美钢铁企业会进一步减少,我国钢铁企业有半数可能被淘汰,但剩下的将成为具有雄厚实力的特大型企业。 我国铁矿资源严重不足,矿石品位偏低,结果导致国内钢铁工业不得不大量进口铁矿。我国铁矿储量400多亿吨,可开采量仅200多亿吨,其中大部分属于贫矿。2003年我国进口铁矿石1.5亿吨,原料比重为47%;2004年进口铁矿石1.8亿吨,原料比重上升到52%;2005年进口铁矿石2.6亿吨,对外依存度达53%;2005年钢铁工业粉尘年排放量120万吨,占全国工业粉尘排放总量的14%。由于进口铁矿石价格暴涨,导致我国外汇大量流失,并直接影响到钢铁行业的经济效益。与2004年相比,尽管产量有大幅度的增加,但我国钢铁行业利润要减少1/10左右。 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由于我国铁矿资源越来越少,并且品位欠佳,国内钢铁工业对于进口铁矿石的依赖程度日益上升,2/3的铁矿石不得不依赖进口。这就决定了我国新建的大钢厂必须选址在沿海,以便于远洋运输,也利于今后的出口。在钢铁业已呈现大进大出的态势之下,临近港口可以降低成本,更接近国内消费市场,同时也缩短了与国际市场间的距离。 在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面临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一则,由于我国全面推进工业化为期不久,社会钢铁累计存量不多,废钢回收量比较少,导致电炉钢比重偏低,钢铁生产以铁矿、焦炭作为主要原燃料。但我国铁矿资源不足,对进口铁矿的依存度不断提高。二则,我国焦煤资源不足,焦炭生产能力难以

2018-2024年中国钢铁行业发展趋势研究分析报告

2018-2024年中国钢铁行业发展趋势研究分析报告 喵咪产业服务(微信公众号) 第一章2014-2017年二季度世界钢铁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第一节世界钢铁产业发展回顾 2017年世界钢铁协会迎来成立50周年庆。在过去的50年间,全球钢铁工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1967年,全球钢铁产量不到5亿吨,到2016年,全球钢铁产量超过16亿吨,而其中大部分钢铁产量增长来自新兴的工业国家,如巴西、中国、印度、伊朗和墨西哥。 钢铁的用途广泛,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材料,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因此,在过去50年中,全球钢铁产量激增,甚至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随之而来的是,钢铁的价格也逐步回落至市场易于接受的范围,进而助推了钢铁生产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 第二节世界钢铁市场现状分析 一、世界钢铁市场供应 (一)全球钢铁行业的产能分析 2015年,全球前十大产钢国依次为:中国、日本、印度、美国、俄罗斯、韩国、德国、巴西、土耳其和乌克兰,其中,只有印度粗钢产量出现同比增长,同比增幅仅为2.6%,增至8960万吨,这也使得印度最终超过美国,位列全球第三大粗钢生产国。而其他九个国家粗钢产量均同比下降,其中乌克兰粗钢产量降幅最大,达15.6%,降至2290万吨;美国降幅排名第二,为10.5%,降至7890万吨。从全年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粗钢产量占比来看,中国占49.5%,不及全球粗钢产量的一半。 2015年12月份全球66个国家的粗钢产能利用率为64.6%,同比下降4.9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3个百分点,创六年半来的新低。2015年全球粗钢产能利用率平均值为69.7%,2014年为73.4%。逐月来看,产能利用率2月份反弹至73.4%,3-6月份利用率在72%左右波动,7-8月份利用率降至68%以上水平波动,9月份利用率虽小幅回升至69.3%,但仍低于2014年同期水平,随后的10-12月份利用率呈环比持续下滑态势。从近三个月来看,全球粗钢产能利用率均同比下滑,表明在国际钢材市场供应持续过剩及年终消费淡季来临的情况下,全

2018钢铁行业前景

2018钢铁行业前景 中国在全球钢铁产业的竞争地位将长期保持规模领先优势,2018年我国钢铁行业发展前景如何呢?下文是2018钢铁行业前景,欢迎阅读! 2018钢铁行业发展现状1、2015年,上市建筑工程企业(SW)收入和净利润增速持续放缓。2015年,上市建筑工程企业(SW)共实现营业收入36152.64亿元,较2014年增长4.70%;实现营业利润1400.31亿元,较2014年增长5.1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000.57亿,较2014年上涨7.56%。 2、2015 年机械行业整体营业收入呈现增长态势,按照申万机械行业统计,2015 机械行业共有上市公司267 家,共实现营业收入7627 亿元,同比增长8.75%。净利润继续下滑,全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324 亿元,同比下降-14.52%。净利润率4.25%,相比于2011 净利润率8.81%的高点下降了超过50%。 3、2009-2015 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2015 年汽车销量接近2500 万辆。与之相对应,中国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从2007 年的0.57 亿辆达到2015 年的1.72 亿辆,翻了不到两番,年复合增长率约14.8%。照此速度发展,预计2020 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突破2 亿辆。 4、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增长3倍以上,16一季度

产销增速放缓。在政策的强力刺激下,201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34.05万辆和33.11万辆,增速高达333.7%和342.9%。之前一直不被看好的2015年累计5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产销目标最终接近完成。新能源汽车在汽车销售中的占比也首次突破1%这一重要临界点。尤其是下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呈井喷态势,高达26.42万辆和25.84万辆,分别占全年产销量的77.6%和78.0%。2016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达62663辆,销售58125辆,产销量环比大幅下滑。与上年同期近3倍的产销增速相比,16一季度仅约一倍的增速表现也略显平庸。16一季度表现低于市场预期与多种因素相关:新能源汽车销售原本就具有前低后高的特点;2016年国补政策的调整以及地补政策出台较晚;查骗补事件的发酵;推广目录的推倒重来等均影响了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表现。 2018钢铁行业发展前景预测据相关数据显示:2011 年到2014 年河北省分别淘汰炼铁产能936 万吨、115 万吨、130 万吨、1378.5 万吨,累计淘汰炼铁产能2559.5 万吨;分别淘汰炼钢产能1608 万吨、0 万吨、108 万吨、1077 万吨,累计淘汰炼钢产能2793 万吨。十二五期间河北省累计压减炼铁产能3391 万吨、炼钢4106 万吨,据此推算2015 年河北省压减炼铁产能831.5 万吨、炼钢产能1313 万吨。而2015 年全国淘汰炼铁产能1300 万吨、炼钢产能1700 万吨,意味着2015 年压减产能的70%都发生在河北省。2016 年河北省将压减炼铁产能1000 万吨、炼钢产能800 万吨,以上意味着2017 到2020 年将淘汰产能

钢铁企业营销渠道的现状

钢铁企业营销渠道的现状和趋势 作为国家的基础工业之一的钢铁工业,在营销管理方面有着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点,特别是相对于消费品业而言,其特性更为鲜明:钢铁业是大规模连续生产,工序协同运转,从矿石到最后的成品材,各工序之间协同作业;相对于其下游的制造业而言,是一个原材料的工业,它处于产业链的初级,因此其需求受到下游各行各业发展的影响,与整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发展状况密切相关等等。钢铁产品的市场特性主要体现在:产品品种多样、产品市场特性不一、产品物流成本相对较高、生产周期相对较长、产品市场需求波动较大等几方面。正是由于这些特点,钢铁行业产销常常存在矛盾,一方面生产端不论需求的大小缓急,它只能是按自身的节奏固定的产出;而另一方面,其产出产品的用户需求并不是固定不变,于是匹配产能,实现产销之间的衔接就成为钢铁行业销售部门的重要职能之一,而追求稳定的营销渠道又成为各钢铁企业渠道建设的重要目标。 钢铁企业营销渠道的现状 1、钢铁企业的渠道类型 自国家执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以来,钢铁企业开始逐步建立自身的营销渠道,经过几年的发展,钢铁行业的市场营销渠道建形式多样,精彩纷呈。从渠道主体来看,钢铁营销渠道可分为三大类型:钢厂自营渠道、中间商渠道和直供用户。 钢厂自营渠道的形式主要有:销售办事处、销售分公司、商家参股经营、独立子公司等几种。 中间商渠道的发展经历的阶段主要有:代销与联销、质押代理、代理商制、厂家合资经营等等。 而直供用户一直倍受钢厂青睐。各钢厂不惜九牛二虎之力,不断提高直供用户的比例。在对直供用户的服务模式上也不断改进,如建立配送中心,执行适时供货等等,有的钢厂还直接成为重要直供用户的参股股东。 在这三种类型的渠道中,钢厂自营营销渠道先从了解市场、熟悉市场入手,随着对市场的了解,逐步开始自主经营。而中间商渠道的发展历程表明,钢厂在产品分销上对商家的依赖在减少,在 合作规则上的让步也在减少,导致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厂家自身所拥有、可控制的分销能力在提高。 在目前的钢铁企业中,除个别超大型钢铁企业如宝钢、武钢自营渠道占主导外,大部分企业采用中间商渠道形式。同时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一些大中型的钢铁企业纷纷建起了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其直销所

钢铁企业的发展分析(doc 12页)

我国钢铁企业的发展分析 从目前我国钢铁企业的现状出发,结合已加入WTO后我国钢铁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论述今后我国钢铁企业的发展方向:调整资源配置和优化企业结构;走品种和质量效益型的发展道路;促进科技进步,提升企业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向集中化、专业化和联合化方向发展;提高产品质量、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和向“绿色制造”方向发展。 钢铁工业是民族经济的基础,钢铁产量和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已经加入了WTO,处于重要地位的钢铁工业将何去何从,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试图从我国钢铁企业的现状出发,结合加入WTO后我国钢铁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探析我国钢铁企业将如何发展。 一、我国钢铁企业的现状 钢铁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1949年建国初期我国年钢产量仅为15.8万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1996年突破1亿吨大关,2003年钢产量超过2亿吨,连续几年跃居世界第一位,成为名副其实的钢铁大国。在钢材品种和质量方面,已经逐步形成能冶炼包括高温合金、精密合金在内的1000多个钢种,轧制和加工包括板、带、管、型、线、丝等各种形状的4万多个品种规格的钢材。我国钢铁企业几十年的发展过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1.钢产量增长速度加快。据2003-2004年中国钢铁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提供的资料显示:2001年我国产钢15266万吨,比2000年增加2416万吨,增长15.8%;2002年产钢18225万吨,比上年增加3122万吨,增长20.67%;2003年产钢22234万吨,比上年增加4065万吨,增长22.38%;2004年1月-2月份累计产钢3905万吨,同比增加3905万吨,增长27.5%。。由此可见,我国钢铁企业钢产量的增长势头强劲,增长速度加快。2.技术水平明显提高。近年来我国钢铁企业坚持以老企业改造为重点的方针,通过对大中型钢铁企业的改造,促使了钢铁企业产能增长和结构优化,提高了技术装备水平。如平炉钢产量已由

世界钢铁历史发展概况.doc

世界钢铁历史发展概况 字体大小:大|中|小 钢铁工业是工业基础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一国经济的发展,地区经济部门与地域结构的变动。常以钢铁的产量、消费量、特别是人均钢铁数量来衡量其经济发展水平。 现代钢铁工业始建于19世经初期,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钢铁产量仍很有限,生产国也不多,且分布十分集中。1937年总产量1.1亿多吨,多分布在大西洋北部沿岸地区的美国和西欧,该两地合占世界总产量的3/4,再加上前苏联则达87.5%。这是战前世界三大钢铁生产基地。形成原因:西欧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源地,开发较早;美国起步迟,但进展迅速;苏联十月革命后,由于经济和国防的需要,大大加快了钢铁工业的发展。各国丰富的煤铁资源,有利的经济技术和方便的运输条件都给钢铁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战后,特别是50年代以来,世界钢铁工业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产量倍增,钢铁工业地域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纵观世界钢铁工业发展与布局,有以下几个特点。 钢铁产量与钢铁生产国明显增加,钢铁工业地域东移50~70年代是世界钢铁产量迅猛发展时期,1950年只产1.89亿吨,1968.1972.1974年分别超过5亿吨、6亿吨、7亿吨,到1979年达到7.4亿吨(历史最高记录),其间净增加5.5亿多吨,年平均增长1900万吨。同期,钢铁产量在1000万吨以上的国家由4个增加到16个,并出现了设备能力超过1亿吨的国家。分析其迅速发展的原因;首先是世界不同经济类型的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工业向重化学化发展,造船、汽车及建筑业的迅速发展,扩大了钢铁的需求量,钢铁工业成为许多国家的重点发展部门。另一些国家为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战败国要恢复发展经济;西方老钢铁生产国要维持其垄断地位;发展中国家为发展民族经济的需要,都相继扩大生产设备规模。其次,当时国际市场上的铁矿石、煤炭、石油等原料、燃料不仅供给充足,且价格低廉,大大加快了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步伐。还有生产技术的变革,如顶吹转炉与电炉炼钢的广泛应用等都是引起钢铁产量激增的重要因素。 进入8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造成市场萎缩,能源供给紧张,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大调整等等,钢铁工业开工不足,产量停滞和下降。现产量维持在7亿吨左右,1990年7.7亿吨。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经济建设、社会发 展、财政税收、国防建设以及稳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保障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钢铁产业长期粗放式发展所积累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如高端产品不足、产能过剩、产业集中度过低、区域分布不合理、环保问题等,这些问题制约了我国钢铁产业的发展,钢铁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特点,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使我国的钢铁产业不断做大做强。 一、我国钢铁行业存在的问题 (1)、企业行业集中度低 , 生产专业化程度低,尚不能达到规模经济。由于我国钢铁企业的集中度和专业化分工程度低,以及技术装备水平 落后等原因,导致我国钢铁产品生产率低、成本高。我国钢铁企业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钢铁产品生产专业化程度低。目前,国内钢铁联合企业大都是“万能型”工厂,专业分工不明确,产品生产专业化程度低。然而,钢铁产业的产业集中度是关系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提高产业集中度是跟我国钢铁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2)、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由于房地产热的带动,国内钢材价格飞涨,受利益驱使,导致国内钢铁生产出现结构性过剩,钢铁企业普遍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竞争十分激烈。目前,国内中小型材、低档次产品 的生产能力处于相对过剩状态,而高附加值产品的自给率较低,大部分依赖进口,随着国内市场的不断开放,国产钢材面临进口钢材的冲击增大。

(3 )、中国钢铁企业平均技术装备水平低,结构不合理,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任务十 分艰巨。 (4)、钢材产品结构性失衡矛盾突出。就我国的钢铁产品结构而言,一方面,国内钢铁企 业的主导产品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另一方面,高附加值和高技术难度的品种有的国内不能生产,有的虽能生产但生产 能力严重不足。产品供不应求,国家每年需要大量进口。 二、我国的钢铁企业分析 (1)、从市场容量方面分析,由于我国目前仍然是工业化国家,我国的工业在飞速发展,包括汽车等金属行业也在腾飞。同时钢铁行业门槛较低,利润回报率高,所以导致许多中小企业的加入。但是由于核心技术问题,中小企业没有高新技术,所以钢铁的质量较差,同时中下 企业的加入使得钢铁行业的集中度降低。 (2)、从经济规模分析,国的钢铁行业 , 近年发展迅速 , 几家国有钢铁公司规模壮大 , 同时许多中小企业蓬勃发展 . 面对钢铁行业的发展和产量的迅速提高 , 可见 , 目前我国钢 铁行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并不明 显, 甚至规模不经济 . 因此 , 我国钢铁行业的生产组织方式改革已经启动, 且势在必行。 (3)、从产品差异化分析,由于我国钢铁的统一生产标准规定和行业自身特点,使得我 国大部分企业所产钢的质量差别较小,无法形成自身的独特优势,以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因此,产品差异化也是一个阻碍我国钢铁行业集中度提升的重要因素。 (4)、从进入障碍和退出壁垒方面分析,进入障碍和退出壁垒是又

新常态下中国钢铁工业发展中五大突出问题

新常态下中国钢铁工业发展中五大突出问题 2015年钢材供过于求的现状难以好转、出口将略有降低、钢材价格仍将低位徘徊、钢厂盈利状况难言乐观,钢材市场将依然弱势运行。 工信部网站2月5日发布题为《2014年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和2015年展望》的报告,作出上述表示。 “当前,中国经济已进入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换的新常态,钢铁行业也随之发生新变化。2014年,钢铁行业化解产能过剩初见成效,企业效益有所好转,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同时,由于下游需求减弱,钢材价格大幅下跌,企业资金紧张凸显等,全行业仍处于转型升级的‘阵痛期’,企业面临的生产经营形势依然严峻。”报告称。 “银行抽贷、融资贵”突出 报告提到了新常态下中国钢铁工业发展中的五大突出问题。 一、产能依然过剩,企业效益两极分化。截至2014年底,粗钢产能已达11.6亿吨,仍处于较高水平。从企业效益看,重点大中型企业中实现利润前20名企业总体盈利280亿元,占行业利润总额的92%;亏损企业19家,累计亏损116亿元,企业盈利水平两极分化严重。 二、企业财务状况未得到有效改善,银行抽贷、融资贵问题突出。2014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8.3%,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但与行业效益最好的2007年相比高出11个百分点。受银行系统严控产能过剩行业和钢贸企业信贷规模影响,银行提高了钢铁行业贷款利率,2014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财务费用共计938.3亿元,同比增长20.6%,是企业实现利润的3倍多。部分银行对企业采取了大额抽贷、压贷,已有钢铁企业因此出现停产甚至破产情况。 三、产业集中度降低,同质化竞争进一步向高端产品蔓延。2014年,粗钢产量前10家企业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6.6%,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大型钢铁企业精品板材项目多为汽车板、电工钢等高端产品,已出现过剩迹象,低牌号取向电工钢、无取向电工钢及普通质量汽车板市场压力进一步加大,高端产品同质化竞争日趋加剧。 四、出口产品大幅增加,引发贸易摩擦冲突加剧。2014年,我国出口钢材占全球钢铁贸易量的32.2%,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含硼钢前11个月累计出口

未来中国钢材发展5大趋势

未来中国钢材市场将会呈现那些重大趋势呢研究钢材市场趋势,未雨绸缪,正确应对与前 瞻引导,对于钢铁行业调控者、生产经营者和投资者而言,都具有重大意义,应当予以高 度关注。 一、粗钢需求突破10亿吨关口 2013年1-11月份,全国粗钢产量71286万吨,同期钢材进口量1287万吨,折算粗 钢1355万吨,两项相加,1-11月份全国纳入统计的粗钢新增资源量为72642万吨,预计全年粗钢新增资源量接近8亿吨。如果将部分未纳入统计的粗钢产量计算进去,2013年中国实际粗钢新增资源量约为8.4亿吨。 2013年中国粗钢库存钢材库存折算,下同究竟增加了多少呢总体来看,2013年中国 企业基本处于去库存化过程之中,钢铁全产业链尤其是贸易商与下游消费者们,对于前景 普遍谨慎,尽可能地压缩库存,甚至连正常“冬储”也予以放弃,因此无论是钢铁企业库存,还是社会库存都不会增加很多,初步估算与上年比较,全年新增库存最多不会超过3000万吨。 一般而言,当年钢材新增资源量减去库存增加量后,就是这一年的钢材消费量含直接 出口,下同。这样算来,2013年中国实际粗钢消费量已经达到了8亿吨,比上年增幅亦不会低于6%,明显超出一些部门与机构预期。 尽管2013年中国粗钢实际消费已经达到了8亿吨的巨大规模,但依然不是中国钢铁 需求峰值。由于今后中国城市化的巨大发展、全球最大规模的中产阶级崛起,经济结构调 整需要以及世界经济增长对于中国商品的旺盛需求,未来中国粗钢消费还有巨大增长空间。即便今后平均年度增幅回落到3%,数年内粗钢消费量也会越过9亿吨,向10亿吨靠拢,甚至突破这个关口。 对于中国钢材需求潜力的增长,切不可以低估,否则将会引发宏观调控方面的重大失误,在这方面我们已经有过深刻教训。正是因为对于中国钢材增长潜力严重低估,所以当 中国粗钢产量刚刚跨上亿吨台阶时,有关部门就提出中国钢铁产能严重过剩观点,使出浑 身解数与之搏斗。结果坐失良机,未能在在铁矿石境外资源方面及早战略布局,最终吃了 大亏。同样,还是因为误判产能严重过剩,未能根据需求潜力,前瞻引导、统筹规划全国 钢铁产业布局,致使中国钢铁产业无序膨胀,尤其是环境污染严重。因此,要充分估计中 国钢铁需求的巨大潜力,据此作出宏观调控预案,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只有这样, 才能促进中国钢铁行业的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二、粗钢出口过亿吨将会成为常态 我们这里所说的中国粗钢消费需求,其中包括了出口贸易需求。这种出口需求,不仅 是钢材直接出口,也涵盖了钢材间接出口,即由机械设备、交通工具、家用电器出口所带 动的钢材出口。从全国钢铁总量平衡角度分析,不能将出口需求排除在外。比如,钢铁企 业在安排生产计划是,就不会只考虑国内订单,而将出口订单弃之不顾。 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随着世界经济,尤其是发达国家经济逐步复苏,钢材消费势必 会有较多增加,又由于世界粗钢富裕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国,因此,世界经济复苏对于中国 钢材的出口需求将会非常旺盛。具体而言,今后全球经济增长对于中国钢材出口的强劲拉动,除了传统消费需求外,还会出现两大亮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