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松》教学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山奇松》教学反思

《黄山奇松》这篇课文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赞叹之情。全文共3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可自成一段。第一段是讲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丽。

在执教《黄山奇松》一课时,我引导学生读中感悟,读中思考。教学伊始,我利用多媒体播放黄山的美丽风光,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形象快捷地让学生对黄山有形象、生动的印象,激起学生想了解黄山的兴趣。由此引出黄山,接着让学生说说对黄山的了解。以轻松的气氛开始对课文的学习。

在学习重点段第二自然段时,主要考虑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喜好给学生时间和自由,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享受文字之妙和审美乐趣。培养学生具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同时,给学生提供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在交流收获的时候,我用课件出示三大名松的图象,让学生仔细观察,感知三大名松的姿态,说说各自的特点。并想象三大名松面对游客,分别会说些什么。直观的画面唤起了学生记忆中已有的表象,学生用流畅的语句说出了名松的特点,并展开想象根据每颗松的特点,说出了不同的话语,其实也就是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多媒体的展示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

学生的表达能力。而在这三大名松中,又对迎客松做了重点的品读,对“饱经风霜”这个词做了重点的理解。在老师介绍完迎客松的生长环境后,让学生想象迎客松都经历了怎样的磨难,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对迎客松旺盛的生命力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其次,通过迎客松姿态的描写来体会到迎客松的热情好客。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后,体悟出“迎客松”的热情好客、饱经风霜而充满生机的美好形象。迎客松的美好形象正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屈不饶生机勃勃热情好客的象征,水到渠成地道出人们对它评价高的原因所在了。在学生理解三大名松奇特的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来反映出它们的奇特。最后,引导学生找出三大名松名字由来的句子,来突破课文所蕴含的暗线。

课文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勾勒了黄山松的千姿百态。这一处正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能力的切口。我利用课件展示了几种姿态不一的黄山松。学生在和谐、充满美感的教学氛围中欣赏着一幅幅的奇松图,脑中会想象出更多不同姿态的松树形象。丰富了课文内容,放飞学生的想象力。真切地体会到了三大名松的神奇,大自然的壮丽。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时间安排不恰当,前松后紧;各环节的衔接语言还不够精炼;迎客松热情好客中的拓展想象指导不到位;由于时间仓促,总结匆忙,学生对黄山奇松的“奇”感悟不深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