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中美国历史失业率从最高点开始明显回落的主要原因是

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

A.推行罗斯福新政B.发展知识经济

C.建立法西斯专政D.废除黑奴制度

2.习近平曾在俄罗斯发表演说:“越是面临全球性挑战,越要合作应对。”二战中能体现这一精神的历史事件有

①签署《联合国家宣言》②诺曼底登陆③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④召开雅尔塔会议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二战后期,1943年5月,北非战事结束。9月,轴心国集团开始解体的事件是

A.日本宣布投降B.意大利宣布投降

C.德国宣布投降D.第二战场开辟

4.罗斯福在1933年就职演说中说:“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这说明罗斯福

A.对工业进行了调整

B.逐步走向了独裁

C.要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D.要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5.20世纪30年代关国充当了欧洲绥靖政策的积极伙伴。一件事情的发生,促成了类国长期以来的孤立主义外交和对日绥靖政策的终结。这件事情是

A.九一八事变爆发B.德国闪击波兰

C.日本偷袭珍珠港D.《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6.1933年5月面对因经济危机而陷入极端贫困的民众。美国联邦救济署把单纯救济的方案进行修改,这一做法极大地恢复了失业者的自尊心和自立精神,受到广泛赞誉。美国政府的做法是

A.逐渐恢复银行信用B.规定雇员的谈判权

C.建立社会保障制度D.推行“以工代赈”

7.“……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是美苏为划分战后势力范围两分天下的产物。会议对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形成具有深远影响。”材料中的“会议”指的是

A.华盛顿会议B.开罗会议C.雅尔塔会议D.波茨坦会议

8.国会于1938年2月通过了一项新的《农业调整法》,此法规定,对棉花、小麦、玉米、烟叶、水稻等5种主要作物的生产者规定生产定额,并对那些耕种定额土地而又遵守土壤保持方法的农民给予补贴。为防止生产过剩、物价猛跌,政府还给予贷款,以便农民将准备出售的农产品暂时贮存,以待善价。以上农业政策调整的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消极影响

B.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C.法西斯侵略扩张的影响

D.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9.爆发范围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突出特点,出现了亚洲、欧洲西线、北非、欧洲东线及太平洋等主要战场。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标志是()

A.德军突袭苏联

B.日军偷袭美海军基地珍珠港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美、英盟军成功登陆诺曼底

10.某学校举办一次题为“二战风云”的影片回顾展,以下是某部参展影片的片段—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说:“我们克服了巨大的困难,盟军已于1944年6月6日突破德军的大西洋防线,法西斯离灭亡不远了。”根据片段中的对白判断,该影片为

A.《诺曼底登陆》B.《血染珍珠港》

C.《中途岛海战》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11.1931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说:“我曾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建议,说要开辟一条新路、一条宽阔的公路……这类想法是非常正确的……现在人们靠救济度日,无事可做,生活郁闷,是不是让他们继续处于这样的生活呢?当然不是。”下列举措与材料观点相符的是()

A.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B.缩减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C.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D.大力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

12.“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它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该观点主要说明“新政

A.极大改善了美国人民的生活B.使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

C.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D.形成了美国的中央集权

13.1975年生产计机软件的微软公司仅是一家小型企业。比尔?盖茨为其创始人之一,到1999年,在短短的24年间,公司销售收入增长了90.5万倍,公司市值达5000亿美元左右。该史实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

A.战争与革命的时代B.社会保制度的建立

C.经济全球化的开启D.信息时代经济的迅速发展

14.下表是《1937年各大国国民收入与国防开支的比例》,可用于研究( )

A.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策源地的形成B.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C.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D.欧美各国支持中国的全民族抗战

15.近年来,中美摩擦一直不断,美国狼子野心与上世纪初的行为如出一辙。上世纪 20 年代,美国为争夺亚太地区的霸权,倡议召开了()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16.1933年开始,美国总统罗斯福实施新政。新政的实质是()

A.美国成功渡过经济危机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的调整

D.工业经济的国有化

17.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民以工作机会,通过政府雇用这些人员来完成急需的工作,从而促进和重组我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以下做法中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A.修建田纳西河水利工程B.政府稳定农产品价格

C.政府帮助银行恢复信用D.通过了《社会保险法》

18.1933年,德国先后退出世界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1935年德国重新实行义务兵役制;1936年,德军进驻莱茵非军事区。德国这一系列举动

A.得到了其他法西斯国家的支持B.是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的挑战和否定

C.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D.标志着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19.“罗斯福无意发动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材料表明罗斯福新政A.是资本主义内部的一次自我调节

B.继续坚持白由放任政策

C.放松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D.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

20.《全球通史》记载:“我在西雅图看到许多妇女在超市的弃货堆里寻剩的食物……我在纽约和芝加哥等城市里看到人们在丢弃的罐头听里找剩肉……”对此,美国罗斯福总统采取的措施有( )

①增加农业产量

②兴办公共工程

③进行社会救济

④扩大工业生产规模

A.①④B.①②C.①③D.②③21.1929—1933年,一场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根据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

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农场主倾倒“过剩”的牛奶田纳西水坝工程

A.倾倒“过剩”的牛奶意味着生产出来的产品已经吃不尽、用不完

B.危机的爆发并没有影响资本主义各国的工业生产水平

C.这场经济危机促使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

D.罗斯福新政帮助美国从危机中走出来,田纳西水利工程是新政的典范

22.以“狮子”和“狐狸”见称的罗斯福,面对经济危机审时度势,进行大胆突破,实行以“3R工程”(复兴、救济、改革)为核心的新政。新政“大胆突破”体现在()A.坚持自由放任B.优先发展重工业

C.国家干预经济D.转向社会主义

23.在罗斯福”新政”的所有计划中,受到最严厉批评的是农业玫策。这种在千百万人处于饥饿的情况下去减少粮食生产的设想,在人道主义者看来,是极其错误的。但农业政策的实施,不仅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也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是因为该政策A.增加了新的就业机会

B.使银行的信用得列了恢复

C.缓解了生产过剩的状况

D.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

24.史料的类型多种多样,价值各有不同。在下列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的史料中,可信度最高的是

A.英国首相丘吉尔的二战回忆录

B.关于二战的电影《最长的一天》

C.长篇小说中关于德国闪电战的描述

D.当时拍摄的德国通过华沙街头的照片

25.下表是《1937年各大国国民收入与国防开支的比例》,可用于研究()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C.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策源地的形成D.欧美各国支持中国的全民族抗战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材料中,失业最高点在1933年左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新政,实现了美国经济的恢复,降低了失业率,故A选项正确;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提出发展知识经济,不符合题意,故B选项错误;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新政,实现了美国经济的恢复,降低了失业率,避免了美国走向法西斯专政道路,故C选项错误;19世纪70年代,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黑奴制度,不符合题意,故D选项错误;所以本题选A。

2.D

解析:D

【解析】

【详解】

根据“越是面临全球性挑战,越要合作应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中能体现这一精神的历史事件有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①符合题意;美英军队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②符合题意;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时期,全民族共同抗日,③符合题意;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苏联克里木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会议,会议决定打败德国以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同时,还决定成立联合国,④符合题意。所以D符合题意,ABC排除,故选择D。

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43年5月,北非战事结束。9月,意大利宣布投降,轴心国集团开始解体,故B符合题意;1945年9月2日,日本签定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故A不符合题意;1945年5月8日,德国签定投降书,欧洲战事结束,故C不符合题意;1944年,欧洲第二战场开辟,德国陷入东西夹击之中,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4.D

解析:D

【解析】

【详解】

根据“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这说明罗斯福要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给美国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引起了政治危机,导致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为消

除经济危机的影响,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符合题意。对工业进行了调整是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之一,但与题干“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不符,A不符合题意。罗斯福没有逐步走向独裁,B不符合题意。罗斯福没有要改变资本主义制度,C不符合题意。所以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特点以及影响。

5.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突然袭击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这次袭击使美国摆脱独立主义的影响,最终将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故C符合题意;九一八事变爆发是日本侵略中国,故A不符合题意;德国闪击波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故B不符合题意;《联合国家宣言》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6.D

解析: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33年5月,面对因经济危机而陷入极端贫困的民众,美国把单纯救济的方案进行修改,推行“以工代赈”,这一做法既解决了失业问题,又进行了建设,又极大地恢复了失业者的自尊心和自立精神,故D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逐渐恢复银行信用是解决经济危机的金融措施,故A不符合题意;规定雇员的谈判权,是解决劳资纠纷的一种方法,故B不符合题意。故选D。

7.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是美苏为划分战后势力范围两分天下的产物”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二战时期召开的雅尔塔会议,C符合题意;华盛顿会议是在一战后召开的,A排除;开罗会议与“是美苏为划分战后势力范围两分天下的产物”不符,B排除;波茨坦会议发表了《波茨坦公告》,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之其他小岛”,D排除。故选择C。

8.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国会于1938年2月通过了一项新的《农业调整法》”“为防止生产过剩、物价猛跌,政府还给予贷款,以便农民将准备出售的农产品暂时贮存,以待善价”可得出这是30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的举措,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消极影响是列宁在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原因,故A不符合题意。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是二战后苏联开展改革的原因,故B不符合题意。法西斯侵略扩张的影响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原因,故C不符合题意。题干反映的是30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的举措,通过调整农业,减耕减产,以稳定农产品价格、防止生产过剩,其原因是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故D符合题意。故选D。

9.D

解析:D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4年6月,美英军队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二战进入最后决战阶段,选项D符合题意;德军突袭苏联,二战进一步扩大,A排除;日军偷袭美海军基地珍珠港,二战达到最大规模,B排除;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二战的转折点,C排除。故选D。

10.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1944年6月6日”“盟军”“法西斯”,链接结合所学可知,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到最后的决战阶段。故选A。

11.A

解析:A

【解析】

【详解】

题干“说要开辟一条新路、一条宽阔的公路……这类想法是非常正确的”说明凯恩斯主张政府大力兴建公共工程,“现在人们靠救济津贴来度日……当然不是”说明凯恩斯不赞同政府无条件的救济措施,希望通过增加就业来改变“靠救济津贴来度日”的处境。联系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中的以工代赈,通过修建了大量的公共工程,增加了就业机会,A符合题意;缩减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大力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是罗斯福新政中在农业、工业、金融等方面采取的恢复经济发展的措施,都与题意不符,所以BC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12.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得到了部分民众的支持,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危机,巩

固了资本主义制度。所以说是“是政治上的成功”,C符合题意;极大改善了美国人民的生活,使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都是经济方面的,AB排除;形成了美国的中央集权表述与史实不符,D排除。故选择C。

13.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合所学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技术是计算机网络技术。1945年底,美国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这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创造之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促成了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人类进入信息时代。windows是美国微软公司研发的一套操作系统,它问世于上世纪80年代,起初仅仅是Microsoft-DOS模拟环境,后续的系统版本由于微软不断的更新升级,不但易用,也慢慢的成为家家户户人们最喜爱的操作系统。题干“1975年生产计机软件的微软公司仅是一家小型企业。比尔?盖茨为其创始人之一,到1999年,在短短的24年间,公司销售收入增长了90.5万倍,公司市值达5000亿美元左右”反映了信息时代经济的迅速发展,故D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战争与革命的时代、社会保制度的建立、经济全球化的开启,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14.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1933年希特勒上台,法西斯独裁统治在德国建立,标志着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1936年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起来,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了。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互相勾结起来,结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又称轴心国集团,扩军备战,它的形成是对世界和平的严重威胁。从而得出《1937年各大国国民收入与国防开支的比例》可用于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策源地的形成,A符合题意;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于一战后,B 不正确;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于一战前,C不正确;欧美各国支持中国的全民族抗战与题干无关,D不正确;故选A。

15.B

解析: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2年一战结束后,美国倡议召开了华盛顿会议,为美国在东亚太平洋地区奠定了基础。A项巴黎和会召开的时间是1919年,与题干时间不符;C项慕尼黑会议召开的时间是1938年,与题干的时间不符;D项雅尔塔会议召开的时间是1945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选B。

16.C

解析:C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了应对经济危机,他宣布实行新政,加强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使得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和发展。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17.A

解析:A

【解析】

【详解】

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民以工作机会,通过政府雇用这些人员来完成急需的工作,从而促进和重组我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做法中符合这一说法的是修建田纳西河水利工程。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了新政,为了解决就业问题,使大量失业者和穷人有工作可做,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吸引大量失业者,增加了就业机会。这些工程包括许多巨型堤坝和水库,有利于农业生产,在客观上刺激了消费需求,公共工程兴建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20世纪30年代美国开始兴建的田纳西河水利工程。它吸引了众多的失业人口就业。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8.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召开了巴黎和会,签订了《凡尔赛和约》,规定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经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确立了一战后统治世界的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材料中的德国的举动严重违反了《凡尔赛和约》,即破坏了凡尔赛体系。B项符合题意;题干不能体现“得到了其他法西斯国家的支持”,排除A项;1933年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排除C项;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标志着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排除D项;故选择B。

19.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对付经济危机,他一上任,就宣布实行新政。新政的目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故A符合题意;继续坚持白由放任政策、放松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表述错误,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20.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通过阅读题意可知经济大危机导致人民生活陷入极端的贫困,为了解决人民的生活问题,罗斯福总统着手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和社会救济解决人民的生活问题,所以②③是罗斯福解决人民生活问题的措施,①④不符合对人民救济采取的措施。故选B。

点睛:关于罗斯福新政,需要重点掌握罗斯福新政实施的原因、目的、采取的各种措施、特点、作用等知识,属于考试的高频考点。

21.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帮助美国从危机中走出来,田纳西水利工程是新政的典范。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了新政,为了解决就业问题,使大量失业者和穷人有工作可做,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吸引大量失业者,增加了就业机会。这些工程包括许多巨型堤坝和水库,有利于农业生产,在客观上刺激了消费需求,公共工程兴建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D符合题意;ABC说法都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择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特点以及影响是把握的重点。

22.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大胆突破”体现在国家干预经济。罗斯福上台后,改变了原因“自由放任”的政策,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使美国逐步走出了经济危机,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故C符合题意;坚持自由放任、优先发展重工业、转向社会主义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23.C

解析:C

【解析】

【详解】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了克服经济危机,罗斯福一上台,就实行新政,在农业方面,让农民缩减大片耕地,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贴。以防止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可见,罗斯福新政的农业措施缓解了生产过剩的状况。C符合题意;增加了新的就业机会是以工代赈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使银行的信用得到了恢复是整顿银行的作用,B不符合题意;罗斯福新政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4.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史料的类型多种多样,价值各有不同,其中第一手资料可信度最高,第一手资料,也叫原始资料。如原始文件、档案、信函、日记、照片、文物古迹和其他实物等。当时拍摄的德国通过华沙街头的照片属于原始资料,英国首相丘吉尔的二战回忆录带有个人主观观点,没有D项可信度高,电影和小说属于文艺作品。不是第一手资料。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25.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的表格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为了转嫁危机,德国和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加强军费开支,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策源地,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表格的内容,抓住时间是1937年,抓住数字之间的差距,结合此时期的史实解答问题,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为了转嫁危机,德国和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加强军费开支,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策源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