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与教育

第三章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与教育
第三章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与教育

第三章中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与教育(上)

第一节注意的发展与教育

一、注意概念

二、注意的品质

三、中学生注意的发展特点

四、课堂上如何组织中学生的注意力

第二节感知觉的发展与教育

一、感知觉和观察力

二、中学生观察的发展特点

三、中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第三节记忆的发展与教育

一、记忆系统及其特点

二、遗忘及其进程

三、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识记与保持

第一节注意

一、注意概述

(一)什么是注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注意着什么。例如,在走路时,我们会注意着身边的行人和车辆;在说话时,我们会注意着对方的表情等等。那么,什么是注意呢?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性。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在某一时刻总是有选择地朝向一定对象。因为人即使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也不可能在某一时刻同时注意到所有的事物,接收到所有的信息,只能选择一定对象加以反应。就像面对一桌子的美味佳肴,你每次也只能挑选一两种菜来吃,而不能一口吞了所有的菜肴。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一定对象上的深入加工过程。注意集中时心理活动只关注所指向的事物,抑制了与当前注意对象无关的活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境界了。

二、注意的品质

(一)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里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二)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是个体在较长时间内将注意集中在某一活动或对象上的特性。与之相反的注意品质是注意的分散。

优化学生的注意稳定性,应考虑以下几点:

第一,教学内容的难度要适当。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强,而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对抽象材料能保持一定的注意,但这种能力也是逐步发展起来的。研究表明,中学生掌握历史概念时,最容易掌握那些直观性较强的具体概念。所以,教学内容不仅要由浅入深,而且要难易适当。

第二,良好的教学方法是稳定学生注意的重要条件。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教材,善于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讲授时语言要生动、精炼,运用直观教具演示时要恰当,实验时要及时指导和总结。总之,教师要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第三,了解每位学生注意的表现对培养学生注意稳定性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应通过平时的观察和了解,来掌握每位学生平时的注意情况。对注意稳定性差的学生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是由于身体疲劳所致的,要帮助其改善身体状况;是由于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不正确所致的,要培养其自觉的学习态度,端正其学习动机;是由于心理健康受损所致,要及时诊断,必要时请心理教师给予帮助。

第四,为了保持学生的注意稳定性,应设法消除分散学生注意的因素。例如,教室周围保持安静,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避免迟到或早退现象。对某些注意力发生涣散的学生,运用暗示法,比如特殊语调、言语停顿、目光凝视等,或用直接批评的方法,督促学生集中注意。另外,教具的使用也要考虑学生注意的稳定性。展示必要教具要适时,过早地展示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削弱新颖感。教具使用完毕,及时收起,以免影响学生对接下来的讲课内容的注意。

四、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一)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 优化教学环境。教学环境包括校园、教室的布置和教师的仪表。首先,学校的地理位置要合适,远离噪音和污染;其次,教室的布置要简朴而有教育意义,不要过于花哨,以免分散学生注意;再次,教师的着装要整洁朴素,避免奇装异服和浓妆艳抹。

2. 合理组织教学内容。中小学生的注意经常受到兴趣和需要的影响,符合兴趣的,能够满足需要的事物,较易成为他们注意的对象。因此,在组织教学内容时,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以及兴趣和需要。教学内容要在保证科学性和逻辑性的前提下,加强趣味性。

3. 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保持对教学活动的稳定注意。因此,教室上课时除了采用传统的讲授方法外,还应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穿插使用其它一些教学方法,例如个别提问、集体讨论、动手实验、角色扮演等。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使用录音、投影、幻灯等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进一步丰富教学形式。

4. 考虑学生的情绪状态。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无意注意。人在身体健康、精神饱满和情绪愉快时,最容易对事物发生注意,且注意较易集中和持久。因此,保持学生的无意注意,除了要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外,还应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使学生融入课堂教学。

(二)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 加深学生对学习目的、任务的理解。学习前,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要求,加深对学习任务的理解,这对维持学生有意注意十分重要。

2. 培养间接兴趣。人们感兴趣的事物容易引起注意,兴趣越浓厚,注意就会越集中、稳定和持久。引起有意注意的兴趣的条件往往不是事物本身的特点,而是对活动目的、结果和意义的兴趣,即间接兴趣。间接兴趣是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重要条件。为了引发学生的间接兴趣,教师在一门课开始时应阐明本课的学习意义和重要性,让学生明确认识到本课程对他们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以引

发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兴趣,从而积极调动其对教学内容的有意注意。

3. 合理组织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组织得好,学生的有意注意保持的就持久。首先教学活动要设计的连贯,有条理。其次,活动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保持注意,如通过活动的趣味性或直接语言提示。善于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也是唤起学生有意注意到一个重要因素。最后,要将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

4. 加强意志锻炼。有意注意的保持需要意志努力的参与,因而加强对学生意志的培养和锻炼,提高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对保持学生的有意注意非常有帮助。

(三)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过分地要求学生以有意注意来进行学习,容易引起疲劳;反之,如果只让学生凭借无意注意来学习,则不利于他们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去完成学习任务。所以无论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还是在一堂课上,教师都应充分利用两种注意转换的规律来组织教学。

第二节感知觉的发展与教育

一、感觉

(一)感觉概述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然而它所反映的只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个别属性。例如,我们的头发,它有特定的颜色和柔顺度,有些人头发的颜色是黑的,用手去摸,觉得它是柔软的、光滑的。这些都是头发的“个别属性”。头发直接作用于我们的眼睛和手,于是在我们的头脑里,就产生了对它的颜色和柔顺度的反映。这种当前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就是感觉。

(二)感觉的种类

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外部感觉来源于外界刺激,对外界事物属性的反应属于外部感觉,包括视

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觉。其中,皮肤觉又可分为温度觉和触压觉。

内部感觉来源于肌体内部刺激,对身体的肢体状态和内脏器官的感觉属于内部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内脏感觉。运动觉即肌肉运动的感觉。它反映身体各部分的运动和位置。这种感觉是肌肉伸缩产生的刺激作用于肌肉、肌腱和关节中的感受器而引起的。平衡觉的感受器分布在内耳的前庭器官中,它是反映头部运动速率和方向的感觉。内脏感觉反应内脏各器官的活动和变化,比如饥、渴、饱、胀、恶心等感觉。

二、知觉

(一)知觉概述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刺激物的整体的反映。知觉是个体选择、组织并解释感觉信息的过程。知觉是比感觉复杂的反映形式。知觉的产生以头脑中各种感觉信息的存在为前提,并且与感觉同时进行,但它却不是各种感觉的简单总和。我们在知觉的过程中各种感觉信息按事物的联系和关系被整合成为一个完整的映象。例如,看一部电影,我们除了反映它的声音的高低、强弱和画面的颜色等这些个别属性外,还反映这些属性之间在时间延续、空间定位和运动节奏变化等方面的联系,从而组合成为有故事情节的一部电影,这就是知觉。

(二)知觉的种类

依据对所知觉事物的特性,可以把知觉分为以下几种。

1. 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是人脑对物体空间特性的反映。物体的空间特性包括形状、大小、远近、深度等。人在生活中随时都可能应用到空间知觉,诸如上下楼梯、穿越马路等。

2. 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人脑对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有对自然界的时间知觉,如黑夜与白天的交替,四季的变更;有对肌体的时间知觉,如睡眠、饮食、代谢的生物钟。

3. 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是人脑对物体距离状态和运动速度的知觉。如:在众多车辆疾驶的公路上,驾驶员靠运动知觉使驾驶的汽车与周围车辆保持适当的距离。

三、观察与观察力

1. 观察

观察是知觉的特殊形式。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观察比一般的知觉有更深的理解性,思维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观察之前,观察者必须预先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拟定计划,然后再按照计划对一定的事物进行系统而持久的感知。在观察过程中,观察者要注视知觉对象,从中寻求某种答案,还要分析比较事物的每一个细节。就是说,观察过程包括了稳定的有意注意和积极的思维活动。观察结束后要进行总结,也要思考许多问题。可见,观察不是消极地注视,而是一种积极的思维过程,是一种“思维的知觉”。

2. 观察力

观察力就是观察的能力,它是指有目的地、主动地去考察事物并善于全面正确地发现事物的各种典型特征的知觉能力。它是一种特殊的,发展水平较高的知觉能力。观察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培养和训练,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

观察的目的、任务是否明确直接影响观察的效果。如果观察的目的、任务不明确,学生就会东张西望,不得要领,结果没有什么重要的收获。要使学生的观察取得成效,教师必须预先明确地向学生提出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告诉学生要看什么,有可能看到什么。

给学生指明观察的目的、任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能独立地给自己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如果学生时时处处依赖教师的指示,观察力是培养不起来的。要使学生能独立地自己提出观察的任务,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观察兴趣。观察兴趣可通过郊游、参观、访问等多种途径来培养。最终要学生们在观察时能自觉地、准确地确定观察目的和任务,知道应该看些什么。

(2)观察前要做好有关知识的准备

没有足够的知识,不仅不能理解所观察的事物,而且对于事物的某些特征也难以觉察。观察前,有关知识的准备越充分,观察的效果就越好;相反,观察前毫无知识准备,观察时就会“视而不见”,不知道问题所在,观察的效果就一定不好。比如要组织学生观看乒乓球比赛,为中国队加油,那就要事先让学生们懂得一些乒乓球比赛的知识,这样在观察的过程中就知道哪些是好的技术,什么时候打得精彩。

(3)教会学生进行观察的程序和方法

学生在观察时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新奇的、有趣的事物上,而忽视事物的重要方面,这样也就离开了观察的目的、任务。根据这个特点,教师应告诉学生有关的观察程序和方法。制订好观察计划,按观察计划进行观察。教师要指导学生由整体到部分或由部分到整体,有计划、有次序地进行观察,注意全面又不忽略细节,观察中注意采用分析和比较的方法,这样才能把事物观察得深刻而细致。另外,在观察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对观察到的每一个细节都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加以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不要满足于现成的答案。

(4)指导学生整理和总结观察结果

观察告一段落后,要做好观察总结。总结时,学生可以检查观察的目的、任务是否完成。总结可以是书面的或口头的;还可以是图表、图解的。要提倡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观察的心得,找出自己不足之处,相互学习,也要鼓励学生就观察涉及的问题进行评价。通过总结,不仅可以提高观察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言语表达能力。

第三节记忆的发展与教育

一、记忆概述

(一)什么是记忆

记忆就是人脑对有关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认知加工过程。记忆活动所加工的信息可以是感觉、知觉、想象、思维等认知活动的产物,也可以是情绪、情感活动和意志活动的产物,因此,记忆使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

(二)记忆的种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对记忆做以下分类。

1. 按照内容不同,可将记忆分为形象记忆、抽象记忆、情感记忆和运动记忆。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在脑中再现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它保持的是事物的感性特征,具有鲜明的直观性。例如,对一个人的音容笑貌的记忆,对某种食物的味道的记忆,对一首歌的优美旋律的记忆等。

抽象记忆是以概念、判断、推理和逻辑思维过程等为内容的记忆,也称为语词记忆。这种记忆保持的不是事物的具体形象,而是事物的性质、意义和相互联系等,并且通过语词表现出来。例如,我们对数学公式或定理的记忆。它是人类所特有的,具有高度的理解性和逻辑性的记忆。

情感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例如,我们在比赛中获胜后的激动心情的记忆,就是情感记忆。

运动记忆是以人们操作过的运动为内容的记忆。例如,武林高手对武术招式的记忆,画家对绘画技巧的记忆,就属于运动记忆。这种记忆一旦形成,保持时间较长,它是形成各种熟练技巧的基础。我们常在电影中看到武林高手虽然失忆,但是武功仍在,就是这种运动记忆的保持。

2. 按照记忆方法的不同,记忆可以分为有意义记忆和机械记忆两种。意义记忆,就是要理解事物的意义,并利用过去的知识和经验来记忆方法。如,对原理、定义、定理、法则的记忆要靠意义记忆;机械识记,是不需要理解事物的意义或不需要利用过去的知识和经验,只靠对事物的重复来记忆的方法。例如对历史年代、人物名称、山的高度、外语单词、元素符号的记忆,大多数靠机械识记。

(三)中小学生记忆的发展

1. 从无意记忆为主向有意记忆为主发展

小学低年级学生无意记忆占主导地位,他们感兴趣的、印象鲜明深刻的事物就容易记住,到了小学高年级有意记忆有了明显的发展,但是有意记忆最初是被动的,记忆的目标通常是由老师或家长提出的。进入中学后,在教学要求下,记忆的有意性更加发展起来,有意记忆逐渐占主导地位。初中低年级学生的这种能力相对还要差一点,到高中阶段,学生能逐渐自觉地确定目标来进行记忆活动。

有一项研究要求8~14岁儿童阅读一篇记叙文,其中一组在阅读前不提识记要求,即无意记忆,而另一组要求努力记忆文章内容。结果表明,两种记忆效果随年龄而提高。8岁儿童仍是无意记忆占优势,而有意记忆的主导地位是从10岁(小学三年级)开始的,12岁以后有意记忆的优势更加明显1。

2. 从机械记忆为主向意义记忆为主发展

在小学时期,学生的机械记忆占主导地位,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知识经验不足,智力水平有限,缺乏对教材的理解。所以,他们记忆教材内容时,常常是从头到尾逐字逐句地反复背诵。而进入中学后,随着知识的增长,理解能力的不断提高,学生的意义记忆有了明显的发展,逐渐占主导地位。进入高中阶段,意义记忆占明显的优势,学生们开始在记忆材料时首先尝试理解材料。

3. 从形象记忆到抽象记忆的发展

从记忆内容上看,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主要以直观形象的方式来记忆事物的特征和属性。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学会了改造记忆中的表象,开始在头脑中形成一般的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进入中学阶段,学生对词的抽象记忆能力得到了迅速发展。有人对中小学生进行了如下实验2:首先让学生读一遍具体的词,如房子、杯子等,让其回忆读过的词;然后,让学生读一遍抽象的词,如运动、关系等,也让其回忆。结果发现,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对抽象词语的记忆能力不断提高,进入中学有更明显的提高,抽象记忆的发展速度超过形象记忆,并最终在中学阶段占了主导地位。同时,学生的形象记忆也在不断发展,到初三后才略有下降。当然,形象记忆的作用仍是很重要的,因为抽象记忆还是需要形象记忆的支持。

二、记忆的加工系统

记忆的加工系统分为三部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见图7。在这个系统中,信息刺激首先通过我们的感觉通道(例如视觉、听觉等)进入感觉记忆,感觉记忆的信息如果没有得到注意就会消退,如果得到了注意就进入了短时记忆。短时记忆中,没有得到复述的信息就会马上遗忘,而得到复述的信息就进入了长时记忆。我们会在需要时将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提取到短时记忆中。当然,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也有可能遗忘。

1转引自李力红主编. 青少年心理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第97页

2转引自卢家楣等主编. 心理学,上海人们出版社,1999,第148~149页

(一)感觉记忆 感觉记忆是指通过感觉信息在大脑中一个极短时间的保存过程,又称瞬时记忆或感觉登记。在感觉记忆中,信息保持的时间大约有0.25 ~ 2秒。比如我们在随意地浏览搜狐的一个网页,虽然看到很多内容和标题,但是并没有感兴趣的,让你回忆刚才看到的内容,你也不能回忆出来。这种情况下,你对看到的文字的记忆就只是感觉记忆。感觉记忆中保存的信息如果没有受到注意,就会很快地消失;如果受到注意,它就进入了短时记忆进行保存。

(二)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指信息保持时间介于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之间的记忆。在短时记忆中,信息的保存时间一般为5秒~1分钟。短时记忆的容量相当有限,米勒(Miller ,1956)的实验证明人的短时记忆容量一般约为7±2个组块。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经过复述就进入了长时记忆,如果得不到复述就会随时间而消退。

(三)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是指信息在头脑中长久保持下来的记忆。长时记忆保存的时间很长,可以是一分钟,也可以是几个小时、几天、几年,甚至是终身的。长时记忆的容量就是我们最多能记住多少东西,这个问题还没有答案,可能也不会有答案。因为,人的记忆几乎是无限的,不可能有人将自己的脑袋装满。这是我们值得庆幸的事情啊,要是真有可能把我们的脑子装满,那我们就不能记住下一个事情或下一个人了,你能想象那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吗?

三、记忆的加工过程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的加工过程可以分为三个环节,就是识记(编码)、保持(存储)、再认或回忆(提取)。

(一)识记

消退 提取

遗忘 遗忘 信息刺激图7 记忆的加工系统

识记就是识别和记住事物,是记忆过程的第一步,是保持、再认和回忆的前提。因此,要提高记忆效果,首先要保证良好的识记。

(二)保持与遗忘

1. 保持

保持是巩固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过程,也就是将识记的内容进一步地加工和存储。保持是实现再认和回忆的重要保证。保持并不是简单地像把东西直接堆放进保险柜里,而是通过进一步的加工,如分类、组织等,然后再与原有知识经验进行有机的联系,存贮在头脑中。所以,被保持的材料,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可能发生某些变化。

2. 遗忘

遗忘是指对曾经识记过的东西不能再认或重现,或者错误地再认或重现。它与保持是相反的过程,也是我们在学习中不愿发生的事情了。

(三)再认与回忆

1. 再认

再认指当过去记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时能够识别出来的心理现象。例如,能认出多年不见的老同学,能认出多年前学过的诗歌,等等。考试时选择题、判断题都是通过再认来回答的。一般来说,再认比回忆要容易。

2. 回忆

回忆是指对过去经验过的事物再次重现并加以确认的过程。例如,背诵以前所学的诗歌就是回忆。考试中的填空、问答题都要通过回忆来完成。回忆比再认更困难些。一般来说,能回忆的就能再认,能再认的不一定能回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经历,当看到电视中的一个明星,就是想不起他叫什么了,而当旁边的朋友说出几个可能的名字时,就会马上确定其中一个就是他。这就是不能回忆,而能再认的情况。

四、运用记忆规律促进学习

(一)运用识记规律提高识记效果

1. 让学生明确识记的目的和任务

如前所述,识记的目的和任务是影响记忆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识记目的任务越明确、具体,识记效果越好。另外识记任务的时间也直接影响识记效果。美国心理学家彼得逊(Peterson)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同一件事讲给两个班的学生听,要求他们记住主要内容。对第一个班的学生要求两个小时后进行回忆测试,而对第二个班的学生要求两个星期后进行测试。有趣的是,在两个小时后的测试中,第一个班学生的成绩好于第二个班;而在两个星期后的测试中,第二个班学生的成绩好于第一个班。由此可见,识记任务在时间上的要求不同,对识记的效果是有影响的。

因此,教师在要求学生识记内容前,要向学生提出明确、具体而长远的记忆目的和要求,让学生知道应当识记什么、识记到何种程度以及保持多长时间等。与此同时,还应培养学生根据学习内容主动地、自觉地提出记忆的目的任务,并使之具体化,以及独立检查自己记忆效果的能力。

2. 加强学生对识记内容的理解

理解是对识记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掌握其本质和规律。理解是记忆的重要条件,只有充分理解的材料才能够记得牢固。这是因为理解了的材料在内容上就与过去巩固了的知识经验形成了联系,进而形成了知识系统。

在教学中,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自己的讲解使学生利用思维去理解所学的内容,使所教内容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多方面的联系。这就需要老师把讲授的内容进行归类,达到系统化,如果能把要识记的内容归结为公式、定理或归纳为几个方面,写成提纲,择要而记,并善于把教材中的一节或一章的内容以层次网络的方式组织起来。这样做,无疑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极大的方便,有利于知识的存储。正如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所说:“除非把一件件事情放进构造得很好的模式里面,否则就会忘记。”3那么,学生能否在脑中建立各种联系与还有其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关,知识经验越丰富,各种联系就越易建立,新知识就越易识记。

3鲁忠义,石国兴. 论学生知识的存储与检索. 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17(6),第41页-47页

3. 引导学生选用适当的识记方法

识记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部分识记法、整体识记法和综合识记法。部分识记法是将材料分成几个部分,每次识记一个部分,记住一个部分后再记另一个部分的方法。整体识记法是每次都把材料从头到尾作为整体进行识记的方法。综合识记法是把部分识记法和整体识记法结合起来,一般是先对识记材料进行整体识记,而后分成几个部分识记,最后再综合成整体进行识记的方法。对三种识记方法的运用与材料性质和学生识记习惯有关。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识记材料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般无意义的材料,可以让学生采用部分识记法,例如背单词;有意义而简短的材料采用整体识记法较好,例如背诗歌;有意义但数量较多且难识记的材料,则采用综合识记法最好,例如演员背诵大段的台词。

(二)根据遗忘规律有效组织复习

要使学生巩固获得的知识,就要避免或减少遗忘,这就需要及时有效地复习。复习并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对已经记忆的内容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再加工。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地组织复习,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1)及时和系统的复习

根据前面讲到的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因此,复习也要与此相对应,要在遗忘的早期就进行复习,这就可以阻止通常在学习后立即发生的快速遗忘。所以,教师在教授新知识后要及时地进行课堂练习,进行复习性提问、布置家庭作业等,让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及时复习。及时复习可以有效地控制遗忘,但要想长期保持所学内容,还需要系统的复习。学生和教师可以根据具体学习内容、目标和要求,制定具体的系统的复习计划。

(2)合理分配时间

根据时间分配的不同,可将复习为为两种,一种是集中复习,一种是分散复习。集中复习是集中在一个时间内,对所要识记的内容连续、反复地进行复习。分散复习是把要记忆的内容分在几个相隔的时间内进行复习。复习的间隔时间应根据复习内容的性质、数量、识记已经达到的水平,以及学习者的个人情况等因素而定。一般说来,分散复习的时间间隔应是先密后疏,每次复习的遍数应是先

多后少。根据这一规律,在学校的教学中,应当把功课的复习合理地分配在整个学习单元,而不应只集中在期中和期末考试之前。

2. 恰当安排复习内容

复习内容的恰当安排也是影响复习效果的重要因素。首先,复习内容要适量,过多地布置家庭作业或进行大量的课堂练习,盲目地增多复习量,往往得不偿失。因为,内容越多,造成遗忘的可能性越大,越难达到对内容的牢固保持,且会影响身体健康。其次,要防止复习内容间的相互干扰。类似的内容不要安排在一起复习。如文科的语文、政治、历史的复习不要安排在一起,而应与理解内容交叉安排。对内容的中间部分应加强复习。复习中应注意安排适当的休息。

3. 尝试回忆法的应用

复习时,可以通过一遍一遍的反复识记来进行,也可以通过在识记过程中结合尝试回忆来进行。研究表明,反复识记与尝试回忆相结合的方法,比单纯通过反复识记的复习效果要好。这是因为,如果只是一股劲地反复识记,学生就不知道自己到底记住了多少内容,记得是不是牢固,而且容易产生厌烦心态。而如果在识记一段时间后,进行一次尝试回忆,就能够发现多次识记的效果,这样就增强了识记的信心和积极性。同时,尝试回忆会发现多次识记中遗漏和薄弱的地方,学生可以及时纠正,这样的复习就更有目的和针对性。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复习时,应指导学生多进行尝试回忆,将反复识记和尝试回忆相结合。

4. 复习方法多样化

复习并不是简单地重复。单调的复习方法容易使学生感到厌烦和疲倦。因此,应该采用多样化的复习方法,让学生每次都能在新的联系中接触到有关的复习内容。这样,学生就会对复习有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智的积极性,从而更加巩固的掌握知识,提高复习效果。因此,在组织复习时,教师应尽量使复习方法多样化。例如,根据课文,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或让学生根据说明文中的内容动手做实验;开展记忆力的比赛;同桌之间互问互答等等。

(三)利用记忆线索提高记忆效果

从长时记忆中检索信息时, 往往要依据一定的记忆线索, 并借助联想, 才能有效地寻找到要提取的信息, 记忆线索是有助于信息提取的刺激, 是与要提

取的信息有关的某些部分、特征或识记时的情境。一个概念、一种思想、一种组织、一张图片等等都可以成为信息检索的线索。记忆线索对检索的影响对教学是具有重要作用的。首先, 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 还要注意让学生把与目标知识有关的适当线索同其一起编码。不仅把知识本身组织得合理有序, 而且把整个检索结构建构得有逻辑性、条理性和有效性。在知识的检索中, 只要激活一点就能迅速扩及其余。其次, 尽量使学习情境与测验情境、知识的应有情境保持一致。当然, 它们之间不可能时时处处相匹配, 在不匹配的条件(如测验场地的变化) 下, 让学生在心理再现学习时的情境, 有助于知识的检索。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记忆线索。

1. 层次组织

鲍尔等人(Bbower)1969年的实验发现,学生学习有组织的材料的成绩要好于学习随机排列的材料的成绩。这是因为高度组织起来的材料为记忆搜索提供了有利的线索,可以使被试者进行有效的检索。

2. 学习情境

史密斯等人(Smith,et al)曾做过一个实验, 他们让被试者在一个房间里学习一个词表, 一天后进行回忆测验。测验时一些学生仍在原来的房间, 另一些学生则到另外的一个房间, 这个房间与他们学习时的房间有相当大的差异。结果表明, 仍在原来房间进行测验的学生的回忆量为12% , 而在另一房间进行测验的

学生的回忆量为9%。这说明学生学习时的环境作为一种记忆线索, 对知识的检索起了促进作用。

3. 主体的姿势

兰达(Rand) 等人用实验考察了人的身体姿势作为记忆线索对检索的作用。实验在两种条件下进行, 即让被试者站着学习和躺着学习。学习内容为一个无意义音节表。被试者学完后, 做15 分钟的无关活动, 接着再学习这个音节表, 看不同身体状态下再学习所需的次数。结果发现, 被试者仍采取原来学习时的姿势, 再学习的次数为3.25 次; 被试者采取相反的姿势, 再学习的次数为4.45 次。

中学生认知的发展

第13讲中学生认知的发展 一、中学注意力的发展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初中生的有意注意发展超过了无意注意并且处于优势地位;表现出以下新的特点: (一)注意的目的性逐渐增强,并趋于成熟 与小学生相比,初中生越来越能将自己的注意集中于所完成的活动上,使注意与所从事的活动保持一致. (二)注意的稳定性增强,并达到成熟水平 ●12岁以上的个体,能保持注意30分钟左右. ●13--15岁的中学生注意稳定性发展迅速,而且初中女生的注 意稳定性要高于男生. ●注意稳定性到高中阶段增长速度逐渐缓慢.这可能与高中生注 意稳定性趋于成熟有关. (三)注意的转移能力增强,并达到成熟水平 ●小学五年级学生综合反应时间比二年级平均少2.1744秒, 差异非常显著. ●初中二年级的综合反应时间比小学五年级少. ●高中生的反应时比初中生的缩短了0.242秒.经检验,两者之 间的反应时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表明注意转移能力在初中 阶段已达高峰. (四)注意的分配能力逐步发展,但未达到成熟水平 ●13—14岁的初中生既能注意到课程的讲解,又能抄写笔记,

还能注意到课程的前后联系. ●随着年级的升高,注意分配的能力也不断提高.高中生的注意 分配能力要比初中生好,但总体水平还没有达到最高水平. 二、中学生记忆力的发展 (一)记忆力增强 在同一时间内,对同一材料识记数量随学生年龄增长而不断增加.15-16岁的高中阶段,记忆量比8岁时增加了近4倍. (二)以理解记忆为主 ●机械记忆能力在10岁前快速发展,之后发展速度明显减慢. ●在11-14岁期间,机械记忆逐渐向理解记忆过渡. ●理解记忆能力在整个高中阶段不断发展并占主导地位. (三)抽象记忆占优势 ●随着中学生学习内容的加深,要求他们掌握大量的科学概念 与原理,从而促使他们的抽象记忆能力迅速发展并超过形象记 忆而占优势. (四)短时记忆稳定 ●记忆无意义汉字时,大学生、高中生和小学生,都是以4字 组块的记忆成绩最好. ●在记忆阿拉伯数字材料时,大学生以6字组块成绩最好,小 学生以4字组块成绩最好,高中生以4—6字之间的组块为最 好. ●中学生短时记忆的容量发展受材料特点的制约非常明显,

青少年认知发展综述

青少年认知发展综述

青少年认知发展综述

青少年认知发展综述 院(系): 班级:姓名:学号:青少年期主要代表11——18岁的时候,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分别分为:少年期,主要指初中阶段(11、12---14.、15岁);在这一个时期,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其抽象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仍要以具体形象做支柱,开始出现了反省思维。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也有所发展,不过仍有不少片面性和主观性。青年初期,主要指高中阶段(14、15---17、18岁)在这一个时期,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成为占主要地位的情感,道德感,美感,理智感都有深刻的发展。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可以分为具有不同的质的四个主要阶段:感觉动作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每一个阶段的行为表现都是不同的,每一个阶段随时代的差异也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就如:大概从05年开始,人们开始使用“80后”、“90后”来称呼青少年,其主要原因在于八十年代出生的人们已经走上工作岗位,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而九十年代出生的人们则由于网络的普及,他们的言论也开始被整个社会所感知。火星文的出现,刚开始的时候只是很少的一部分青年人为了追求一种时代的的特殊性质而产生的一种字体,可是到了后来越来越被更多的人认知,知道去普篇的

接受,由此得知:青少年在学习认知的过程中,认知和学习有很大的关系,随着个体的认知功能的提高和完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进行的,学习成为了认知发展的重要条件,首先,个体的学习丛本质上来看,就是一种综合性的认知活动,在任何的学习活动中,个体都要进行适当的感觉,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的活动。现实生活中叶存在着很多明显的事例来说明这些问题。周杰伦目前为止,已经成为了很多青少年追逐的偶像,我们想:是他的歌真的那么好听吗,是他长的真的那么的吸引众人的眼球吗,还是一种独特的魅力在吸引着更多的人去注目。我们来简单的看一下所谓周杰伦的劲歌。很多的时候很大的一部分,周杰伦的歌曲都是哪一些听不清讲不明,只知道他在唱的东西。可是很多的人为什么就喜欢上这种风格了,从青少年个人认识发展的角度来分析。90年代后的很大一部分青少年追求的是一种与众不同,追求的是一些时尚的新元素。因为听不懂才那么的受欢迎。,后来虽然部分的歌曲加上了很多的文化元素,可是居于青少年在学习模仿的过程中使得个体的认知功能得到了训练,很多事情也就变得习以为常了。 青少年个人认知发展是以个体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为中介的,离开了必要的知识技能,个体就不能进行认知的活动,更谈不上发展个体认知的功能,而只是技能的掌握是个体学习活动的结果,一次认知发展是学习活动的结果。很简单普片的一个实例。刚才周杰伦的崇拜,是在有一定音乐基础的条件下去认知的,生活中很多模式化的东西也能诠释这样的一种现象。一个人的一生总会经历这样的一耳光阶段:

中学生学习认知规律

中学生学习认知规律 让中学生在认知规律中茁壮成长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老师授课的核心,要让中学生在认知规律中茁壮成长。 在教学中对学生认知规律的尊重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是对学生成长成才的最大关怀,并应该成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重要的价值取向。教师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并老老实实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任何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教学,都将受到规律的惩罚。 为了探讨这个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通过研究初步认为,从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心理特点的结合上去考察,中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主要有以下四条: l、学生的知识是通过主体活动建构的,而认知活动是与情感活动、意志活动及个性心理倾向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 2、学生的认知活动总是遵循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顺序,螺旋式上升。 3、学生自身的认知结构是继续学习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 4、学生的认知发展是稳定性与可变性、阶段性与连续性,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发展过程中存在关键期。 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进行数学教育,就必须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就必须激活数学知识形态,让学生充分感受与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就必须激活学生思维,不断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一句话,就是要让数学教育充满生命的活力,使教师从中获得一份生命提升的快感,学生得到一份求知悟道的享受,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老师授课的核心。 一、更新教育理念,提倡返璞归真 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学观念的更新,要在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下,以新的视角去研究和审视整个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按照数学内容本身高度抽象的演绎表述方式进行定论形式化教学,是数学教学困难的一个重要根源。数学传授人们的不仅仅是一种高级的数学技术,从现代教育的观点看,它更是一种理性主义文化的传输。我们知道,数学教学中要重视抽象数学特殊认知规律研究的重要性,倡导用基于微积分学认知规律去从事教学。 数学概念的学习不是学生简单地感知,被动的接受,而须学生自己积极、能动地在行为上、心理上构造,通过连续不断地建构得以完成的。即数学概念的习得只有通过学生自主建构才能真正完成,概念形成实质上可以概括为两个阶段:从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使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过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应该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生的数学现实,使学生形成完整的表象,从而归结出数学概念,在学生发生错误和矛盾的地方加以引导,这样一来,使得学生在对概念的理解又深了一层。数学概念的教学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表象到规定,从规定到新的表象,从新表象引出更高一级的规定,它体现了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一个螺旋渐进的过程。 二、引导学生探索式的创造性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该为学生提供大量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去探索、交流、发现,从而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告诉我们,新的教学理念应该是从现象到本质、具体到抽象、简单到复杂、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基础上,坚持有思想内蕴和结构原理的有灵魂教学,注重思维层面上的剖析和诱导,注重数学思想和方法的传授与实践,引导学生开展探索式的创造性学习。使学生不仅求得真才实学,而且受到创造精神的

青少年认知发展与教学第三讲 练习题

第三讲练习题 一、概念解释 1.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2.图式表示一种认知结构或者心理结构,是指支配儿童行动的心理模式 3.同化指把环境因素纳入有机体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动作4.顺应指改变主体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以适应客观变化 5.客体永久性是指儿童脱离了对物体的感知而仍然相信该物体持续存在的意识 6.自我中心儿童只能够从自己的角度理解事物,不能把自己放在他人的角色中或不能明白他人的感觉 7.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 8.发散性思维又称扩散性思维、辐射性思维、求异思维。它是一种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 9.认知发展心理学将个体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功能系统不断完善的变化过程称为认知发展。 10.支架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儿童的帮助就像婴儿学习走路父母总是要给与一定的搀扶或者提供一个学步车但走路还是婴儿自己学会的。支架是一种帮助借助这种帮助儿童能够完成那些他们不能够独立完成的任务。教学要以最近发展区作为介入的空间为儿童的学习提供支架促使儿童主动而有效地学习

11.私语在发展过程中儿童早期发展有一种非常重要的言语发展现象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儿童在___C____阶段能完成守恒任务。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2.在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理论中涉及的概念有___AC____。 A.关键期B.观察学习C.最近发展区D.图式 3.掌握字词概念的转折点是__B__. A.初中一年级B.初中二年级C.高中一年级D.高中二年级 4.进入___B____以后,个体的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转化初步完成,标志着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趋向成熟。 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初期D.成年期 三、填空题 1.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把新感知的材料或经验纳入到已有图式中以理解新事物的过程”被称作是__图式__。 2.在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理论中,在教育与发展方面提出的三个问题是_最近发展区__、__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__ 和_关于学习的最佳期限___。 3.发现性思维的的特点是__流畅性____、__变通性__、__独特性_。 4.初二是_经验型水平__向_逻辑型水平_过渡的转折时期。 四、判断正误 1.皮亚杰认为,客体永久性形成于前运算阶段。(正确)

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理论、特点与规律

掌握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理论、特点与规律。 认知也称认识过程,是指人们认识、理解事物或现象,保存信息并利用有关知识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判断、推理和问题解决)等心理过程。认知发展就是指个体在知觉、记忆、想象、学习和思维等方面的发展。中学生身心的发展,社会活动和学习要求的增加,对中学生认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他们的认知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中学生认知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 中学生正处于个体身心加速发展的第二高峰期,生理的发展为其认知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前提。所以整个中学时期学生的认知发展都处于迅速上升阶段。新的认知结构的出现使得中学生能熟练地运用假设、抽象概念、逻辑推理等手段解决问题。在初中阶段,学生认知的特点是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占主要优势,但还属于经验型的逻辑思维阶段,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到了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迅速发展,认知结构不断完善,辩证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有了大幅度的发展,已经能够用理论做指导来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经过中学阶段的发展,中学生的认知具有如下特征: (一)中学生认知结构体系基本形成。中学生认知结构的各种要素迅速发展,认知能力不断提高,认知的核心成分——思维能力更加成熟。基本上完成了向理论思维的转化,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地位,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有了很大发展。 (二)中学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曾强。由于理论思维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中学生的观察力、有意识记能力、有意想象能力迅速发展,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更明确,认知系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明显增强。 (三)认知与情感、意志、个性得到协调发展。中学生的认知发展离不开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情感、意志、需要、兴趣、动机、理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对认知活动起走向、发动、维持和调控的作用;同时,认知发展又促进了情意、个性等发展。因此,中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情意、个性等形成协调发展的新局面,使心理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一)中学生感知觉发展的特点 感知觉是人认识客观世界最基本的方式,是整个认知过程的开端,是一切高级、复杂心理现象的开始。人们通过感知觉建立起关于客观事物的最初印象,这些印象又可进一步加工为头脑中的记忆痕迹,再成为人们驰骋想象的素材、成为抽象思维和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它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如事物的大小、颜色、形状、声响、气味、冷热等某一个特性的认识。感觉是由感觉器官来完成的,主要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知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是对感官信息的整合和解释。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结合原有知识经验,对感觉信息的进一步整合与解释的结果。 对中学生而言,由于掌握知识、进行观察和实验的要求,中学生知觉事物的有意性和目的性进一步提高,能够比较稳定地、长时间地进行知觉;知觉事物的精确性和概括性不断提高,在空间知觉上有更大的抽象性,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三维的空间关系;更富有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观察水平不断提高,内容更加丰富,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初中学生已经能够根据经验,对事物加以组合、补充、删减或替代,从而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解,而高中学生更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能够更从容、灵活地使用各种概念、定理或规律,更

小学生认知及个性发展的特点

一、小学生认知及个性发展的特点 认知:感知觉、思维、记忆个性:自我(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克制)人格及情绪发展 认知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过程,是属于智能或智慧方面的心理过程。简言之,认知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活动。 一般认为,认知包括感觉、知觉、注意、思维、想象、创造、问题解决,有人把学习、记忆、语言也包括在内。认知能力是指认知的水平而言,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就是提高儿童的认知水平。 1、感知、注意、记忆的特点。 小学生从笼统、不精确地感知事物的整体渐渐发展到能够较精确地感知事物的各部分,并能发现事物的主要特征及事物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小学生的记忆最初仍以无意识记、具体形象识记和机械识记为主。 2、想象、思维的特点。 小学生的想象从形象片断、模糊向着越来越能正确、完整地反映现实的方向发展。低年级的小学生,想象具有模仿、简单再现和直观、具体的特点,到中高年级,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小,创造想象开始发展起来。小学生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3、情感的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情感也逐渐变得更加稳定,丰富、深刻了。低年级小学生虽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到了小学高年级,他们的情感更为稳定,自我尊重,希望获得他人尊重的需要日益强烈,道德情感也初步发展起来。 4、意志的特点。 小学生的身体各器官、系统都生长发育得很快,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但同时因为他们的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所以遇事很容易冲动,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在完成某一任务时,常是靠外部的压力,而不是靠自觉的行动。 5、性格的特点。 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在不断发展,自我评价的能力也不断有所增长。随着年龄和见识的增长,他们已不再完全依靠教师的评价来估计自己,而是能够把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加以对照,独立地做出评价。因而在小学阶段进行有效的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是非常重要的。个性发展特点: 1.自我意识: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是随年龄增长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的。在整个小学时期,小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发展,但不是直线的、等速的,既有上升的时期,也有平稳发展的时期。 2.自我体验:自我体验主要是自我意识中的情感问题,发生于学前期约四岁左右,在小学阶段有了较大的发展。自我体验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的发展总趋势比较一致。小学生自我体验与自我评价的发展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自我体验的发展与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小学生理性认识的增加和提高,他们的自我体验也逐步深刻。 自我体验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是自尊。自尊高的小学生往往对自己的评价比较积极,相反,自尊低的小学生往往自暴自弃。 3.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是在分析和评论自己的行为和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小学生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自我评价的独立性随年级而增高。第二,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方面或多方面行为的优缺点进行评价。 第三,小学生开始出现对内心品质进行评价的初步倾向。但是,直到小学高年级,能进行抽象性评价(如我认为一个好学生应该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等)和内心世界的评价(如表里如一、谦虚、热情、诚实等)的学生仍然不多。 第四, 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我评价处于由具体性向抽象性、由外显行为向内部世界的发展过程之中,小学生的抽象概括性评价和对内心世界的评价能力都在迅速发展。 第五,小学生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加强。

关于小学初中生的认知特点整理

备课程大纲(课程要求)-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目标-备难点重点-备教学方法-备教学程序-备作业巩固. 教学理念:小学初中 初中生是指11、2岁到14、5岁的儿童。初中阶段又可称为少年期、青春期或学龄中期。青少年期生理发生迅猛的变化,正处于生理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1)初中生感知觉的发展 在知觉方面,初中生的知觉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首先,知觉的有意性和目的性有了较大提高,能自觉地根据教学要求去知觉有关事物。其次,知觉的精确性、概括性更加发展。出现了逻辑性知觉。在空间知觉上,带有更大的抽象性。比较熟练地掌握三维的空间关系。在时间知觉上,可以更精确地理解较短的单位,如,月、周、时、分等,而对“世纪”、“年代”这样的历史时间单位,虽然也可以开始理解,但常常不太精确。在观察力发展上,初中生观察的目的性、持久性、精确性和概括性都比小学生有了显著的发展。初中二年级是观察力概括性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在观察中,他们观察细节的感受力、辨别事物差异的准确率、理解事物的抽象程序均在不断地发展。 (2)初中生记忆和注意的发展 初中生识记的有意性更加发展起来。初一年级学生的无意识记常常表现得很明显,对有兴趣材料记得比较好,对一些困难材料记得比较差。随着教学的要求,学生逐步学会使记忆服从于识记的任务和教材的性质,因而有意识记日益占主导地位。从识记方法上,初中学生的意义识记能力更加发展起来。初中一年级学生机械识记方法还起着很大的作用。从识记内容看,初中生的形象识记和抽象识记都在发展。抽象识记从初一年级开始加大了发展速度。 在注意发展方面。初中学生有意注意有了进一步发展。注意比较稳定和集中。在注意的分配和转换品质上,初中学生都有一定的发展。他们可以边听老师讲课、边记笔记。绝大多数学生具有一定的注意分配的能力。 (3)初中学生思维的发展 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从总体上讲处于优势地位。但初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从初中二年级开始,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这种转化大约到高中二年级初步完成。 从形式逻辑思维看,初中一年级已开始占优势。初中二、三年级开始能理解抽象概念的本质属性。就辩证思维发展来讲,初中一年级学生已经开始掌握该种思维的各种形式,但水平还不高。初中三年级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处于迅速发展的转折期,但是辩证逻辑思维尚未处于优势地位。同时初中学生思维的品质尤其是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很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的缺点。 (4)初中学生想象的发展 初中生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初中二年级到初中三年级是学生空间想象力发展的加速期或关键期。初中生想象的创造性成分在不断增加。初中学生想象的现实性在不断发展。想象的内容比较符合现实,富有逻辑性。初中生的幻想具有现实性、兴趣性,有时也带有虚构的特点。而要达到理性的想象一般要到高中阶段。 (5)初中生的认知教育 初中阶段是人的一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认知发展上处于一种既懂事又不完全清楚的状态中,即各种认知过程都在发展而又都发展得不完善。因而,在教育中,我们既要向他们提出具体的、可行的要求,又不能奢望过高。由于他们已能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因此对他们的教育内容可以具有一定的理论性、抽象性。针对

中学生认知发展一般特征

中学生认知发展一般特征: 1.抽象思维能力逐步由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以至整个中学阶段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地位。 2.认识活动的自觉性有显著提高,有意识的观察能力、有意识的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得到迅速发展,且在感知、识记、想象中日益占优势地位。 3.高中学生思维的抽象性、概括性较初中生明显提高,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得到更多的发展。 4.高二时期已进入智力成熟期,智力的各种成分基本趋于稳定状态,思维基本上完成了向理论型抽象思维的转化。个性智力差异也基本定型。个体智力层次、智力品质基本稳定。因而训练、培养的难度加大。Eg:初一数学: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其思维已经具备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但还不能完全离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在课堂上通过具体问题的指引、学生自己进行操作等,引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一步步的达成教学目标。 小学生的认知一般特征: 1.小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往往注意新鲜、感兴趣的东西,要达到对事物清晰、精确、本质的认识尚需一段过程。 2.小学生记忆能力迅速发展,表现在,从机械记忆占主导地位逐渐向理解记忆占主导地位发展;从无意识记为主向有意识记为主发展;从具体形象记忆向抽象记忆发展。但对词的抽象记忆,仍需以具体、直观的事物为基础。

3.小学生有意注意逐渐发展,无意注意仍起一定作用。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注意常常带有情绪色彩。他们的注意不稳定、容易分散。分配能力不强,注意的范围较小,转移品质较差,这一特点在低年级学生身上表现得更为突 4.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低年级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成分居多,高年级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成分居多。两种思维形式的转折大多发生在四年级前后。小学生意识不到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的自觉性、批判性、灵活性等品质较差。 5.想象在小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意义。小学生想象的有意性逐渐增强。想象由模仿性、再现性向创造性过渡,中高年级学生想象的创造性成分不断增加。想象由具有浪漫性向现实性过渡。

青少年发展期末测试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个名词1分) 1.青少年:青少年在英文中是“adolescence”,其含义是“成长为成年人”(grow up intoadulthood)。青少年期是指11-20年龄段或11-22年龄段。青少年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青少年早期(11-14岁),初中阶段,即少年期阶段;青少年中期(15-18岁),高中阶段,即青年初期。青少年晚期(19-22岁),大学阶段,即青年中期。一般意义上的青少年是指初中与高中阶段的时期,即初中生与高中生。 2.身体意向:身体意象是指个人对自己身体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影像,包括身体知觉与身体概念,即是个人对自己身体特征的认识和对自己身体特征的态度和感觉。 3.认知发展:心理学将个体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功能系统不断完善的变化过程称为认知发展。 4.假想观众:过分强调个体独特感或者“个人神话”。换句话说,他们把自己想象为“独特的自我”,把周围人视为“假想观众”,似乎这些假想的观众随时随地都在关注、观察着自己这一独特的自我。他们常常主观地把自己的自我欣赏、自感不足等都投射到周围人身上。 5.情感素质:情感素质是指个体在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下,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积极的情感特征与品质 6.自律道德:是指自我约束。自我履行道德规范的道德发展阶段,人从幼年到成年的发展也就是从他律道德阶段发展到自律道德发展阶段的过程。 7.同伴关系:主要是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交往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是个体同伴经历的重要内容 % 8. 教养方式:父母教养方式(parenting style)是父母的教养态度、行为和非语言表达的集合,反映了亲子互动的性质,具有跨情境与跨时间的一致性。目前研究提出教养方式主要四种类型:权威平等型父母、控制型父母、溺爱型父母、忽视型父母。采用良好的教养方式的父母向孩子示范了关心他人与对社会负责的模式,儿童通过观察与模仿获得适应性的行为方式。良好的家庭氛围为青少年发展成熟的社会技能提供了支持,有助于青少年的认知与情感成熟。 9.学习方式: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而采用的学习的方法及途径。 10.同一性延缓:指青少年正处于危机之中,但是没有给与她们责任或义务,或者对他们的责任只是进行了模糊的定义。 二、选择填空(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计5分) 1.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青少年的消极情绪体验(B)。 A.减少 B.增多 C.不变 D.与积极情绪体验达到均衡 2.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发育在很大程度上受体内(D)水平变化的影响,其变化影响到青少年身体外形的变化、内部机能的增强以及第二性征的出现和性成熟。 A.儿茶酚胺 B.胆固醇 C.五羟色胺 D.激素 … 3.进入(C)以后,个体的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转化初步完成,标志着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趋向成熟。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初期 D.成年期 4. 10-12岁儿童青少年的观点采择处于(C )阶段。 A. 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 B. 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 C.相互的观点采择 D.社会与习俗的观点采择。 5.自我意识发展有两个飞跃期,第一个是婴儿期,第二个是(B )。

初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智特点

初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智特点 一、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 初中生是指11、2岁到14、5岁的儿童。初中阶段又可称为少年期、青春期或学龄中期。青少年期生理发生迅猛的变化,正处于生理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 (1) 初中生知觉的发展 在知觉方面,初中生的知觉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 首先,知觉的有意性和目的性有了较大提高,能自觉地根据教学要求去知觉有关事物。 其次,知觉的精确性、概括性更加发展。出现了逻辑性知觉。在空间知觉上,带有更大的抽象性。比较熟练地掌握三维的空间关系。在时间知觉上,可以更精确地理解较短的单位,如,月、周、时、分等,而对“世纪”、“年代”这样的历史时间单位,虽然也可以开始理解,但常常不太精确。 在观察力发展上,初中生观察的目的性、持久性、精确性和概括性都比小学生有了显著的发展。初中二年级是观察力概括性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在观察中,他们观察细节的感受力、辨别事物差异的准确率、理解事物的抽象程序均在不断地发展。 (2) 初中生记忆和注意的发展 初中生识记的有意性更加发展起来。初一年级学生的无意识记常常表现得很明显,对有兴趣材料记得比较好,对一些困难材料记得比较差。随着教学的要求,学生逐步学会使记忆服从于识记的任务和教材的性质,因而有意识记日益占主导地位。 从识记方法上,初中学生的意义识记能力更加发展起来。初中一年级学生机械识记方法还起着很大的作用。从识记内容看,初中生的形象识记和抽象识记都在发展。抽象识记从初一年级开始加大了发展速度。在注意发展方面。初中学生有意注意有了进一步发展。注意比较稳定和集中。在注意的分配和转换品质上,初中学生都有一定的发展。他们可以边听老师讲课、边记笔记。绝大多数学生具有一定的注意分配的能力。 (3)初中生思维的发展 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从总体上讲处于优势地位。但初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从初中二年级开始,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这种转化大约到高中二年级初步完成。 从形式逻辑思维看,初中一年级已开始占优势。初中二、三年级开始能理解抽象概念的本质属性。 就辩证思维发展来讲,初中一年级学生已经开始掌握该种思维的各种形式,但水平还不高。初中三年级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处于迅速发展的转折期,但是辩证逻辑思维尚未处于优势地位。同时初中学生思维的品质尤其是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很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的缺点。 (4)初中生想象的发展 初中生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初中二年级到初中三年级是学生空间想象力发展的加速期或关键期。初中生想象的创造性成分在不断增加。初中学生想象的现实性在不断发展。想象的内容比较符合现实,富有逻辑性。初中生的幻想具有现实性、兴趣性,有时也带有虚构的特点。而要达到理性的想象一般要到高中阶段。 (5)初中生的认知教育

《中学生认知发展特点》心得体会

《中学生认知发展特点》心得体会 认知也称认识过程,是指人们认识、理解事物或现象,保存信息并利用有关知识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过程。认知发展就是指个体在知觉、记忆、想象、学习和思维等方面的发展。中学生身心的发展,社会活动和学习要求的增加,对中学生认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他们的认知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中学生认知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 中学生正处于个体身心加速发展的第二高峰期,生理的发展为其认知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前提。所以整个中学时期学生的认知发展都处于迅速上升阶段。新的认知结构的出现使得中学生能熟练地运用假设、抽象概念、逻辑推理等手段解决问题。在初中阶段,学生认知的特点是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占主要优势,但还属于经验型的逻辑思维阶段,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到了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迅速发展,认知结构不断完善,辩证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有了大幅度的发展,已经能够用理论做指导来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经过中学阶段的发展,中学生的认知具有如下特征: 1.中学生认知结构体系基本形成。中学生认知结构的各种要素迅速发展,认知能力不断提高,认知的核心成分——思维能力更加成熟。基本上完成了向理论思维的转化,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地位,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有了很大发展。

2.中学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曾强。由于理论思维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中学生的观察力、有意识记能力、有意想象能力迅速发展,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更明确,认知系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明显增强。 3.认知与情感、意志、个性得到协调发展。中学生的认知发展离不开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情感、意志、需要、兴趣、动机、理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对认知活动起走向、发动、维持和调控的作用;同时,认知发展又促进了情意、个性等发展。因此,中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情意、个性等形成协调发展的新局面,使心理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中学生认知与学习》复习整理

《中学生认知与学习》复习大纲 题型:名词(5个)、简答(4个)、论述题(1个),共计100分 第一章中学生认知发展与学习概述 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如何理解学习的概念: 第一,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第二,学习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第三,学习是由练习或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第四,学习没有价值标准与对错之分 第五,学习是指过程而非结果 第六,学习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一种对环境的适应行为 接受学习即以定论的形式把学习材料呈现给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对学习材料的掌握。 发现学习是由学习者自己从学习材料中发现其意义的学习方式。 有意义学习是指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的联系。 第二章动机 动机: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强化理论在应用时,应注意如下原则: (1)经过强化的行为趋向于重复发生。 (2)要依照强化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强化措施。 (3)小步子前进,分阶段设立目标,并对目标予以明确规定和表述。 (4)及时反馈。 (5)正强化比负强化更有效。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一、明确学习目的和近期目标,引发和强化学习动机 二、通过榜样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内部学习动机 四、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促进学生动机的迁移 五、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归因 六、合理组织竞赛与合作 七、及时反馈,合理利用表扬与批评 第三章认知上 观察力:就是观察的能力,它是指有目的地、主动地去考察事物并善于全面正确地发现事物

的各种典型特征的知觉能力。 优化学生的注意稳定性,应考虑的因素: 第一,教学内容的难度要适当。 第二,良好的教学方法是稳定学生注意的重要条件。 第三,了解每位学生注意的表现对培养学生注意稳定性是十分必要的。 第四,为了保持学生的注意稳定性,应设法消除分散学生注意的因素。 如何利用各种注意形式组织教学? (一)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 优化教学环境。 2. 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3. 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 4. 考虑学生的情绪状态。 (二)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 加深学生对学习目的、任务的理解。 2. 培养间接兴趣。 3. 合理组织教学活动。 4. 加强意志锻炼。 (三)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过分地要求学生以有意注意来进行学习,容易引起疲劳;反之,如果只让学生凭借无意注意来学习,则不利于他们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去完成学习任务。所以无论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还是在一堂课上,教师都应充分利用两种注意转换的规律来组织教学。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要注意的问题: (1)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 (2)观察前要做好有关知识的准备 (3)教会学生进行观察的程序和方法 (4)指导学生整理和总结观察结果 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学习 (一)运用识记规律提高识记效果 1. 让学生明确识记的目的和任务 2. 加强学生对识记内容的理解 3. 引导学生选用适当的识记方法 (二)根据遗忘规律有效组织复习 1. 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1)及时和系统的复习 (2)合理分配时间 2. 恰当安排复习内容

第三章-中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与教育

第三章中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与教育(上) 第一节注意的发展与教育 一、注意概念 二、注意的品质 三、中学生注意的发展特点 四、课堂上如何组织中学生的注意力 第二节感知觉的发展与教育 一、感知觉和观察力 二、中学生观察的发展特点 三、中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第三节记忆的发展与教育 一、记忆系统及其特点 二、遗忘及其进程 三、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识记与保持 第一节注意 一、注意概述 (一)什么是注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注意着什么。例如,在走路时,我们会注意着身边的行人和车辆;在说话时,我们会注意着对方的表情等等。那么,什么是注意呢?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性。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在某一时刻总是有选择地朝向一定对象。因为人即使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也不可能在某一时刻同时注意到所有的事物,接收到所有的信息,只能选择一定对象加以反应。就像面对一桌子的美味佳肴,你每次也只能挑选一两种菜来吃,而不能一口吞了所有的菜肴。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一定对象上的深入加工过程。注意集中时心理活动只关注所指向的事物,抑制了与当前注意对象无关的活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境界了。

(二)注意的功能 注意主要有三种功能。(1)选择功能。人脑的信息加工能力是有限的,在同一时刻,只能加工部分信息。注意的选择功能使大脑选择那些认为重要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排除其他信息的干扰作用。(2)维持功能。所谓维持,就是将心理活动确定在一定的对象上,并保持一定的强度。这是人脑进行信息加工的必要条件。(3)调节功能。当人脑的信息加工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时,注意可使这种转移能够顺利完成,这就是注意的调节功能。 (三)注意的种类 注意可以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1.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例如,在安静的图书馆里,突然一位同学的手机响了,大家都会不由自主地对铃声或者这个同学产生注意。 2. 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随意注意。例如在打乒乓球时,选手们观察对手的发球就是有意注意。 3. 有意后注意

二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

二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1)(彬克妈妈) (2007-09-07 10:09:44)转载▼ 标签:教 育杂谈 儿童的个体差异性很大,但各年龄段的认知发展也遵循一定的规律。我看到一篇文章,介绍二年级的学生认知发展特点,觉得有用,和大家分享。 二年级学生总体感觉是形象思维十分活跃,语言和行为欢快活跃。 1、一般心理特点: 二年级学生可以熟练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并能把自己的想法简单地记下来。无论写字、绘画还是课余时间的游戏都比较自如。在此之前,与成年人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不会用文字表达思想。由于个人能力的提高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二年级学生心理趋向稳定,显示出一定的个性特征,个人能处理的问题越来越多,自信心不断增强,一年级的恐慌心情已经很少见到,即使遇到了什么困难,也不会像一年级学生那样马上哭泣起来。 二年级学生也渐渐产生竞争意识,因为已经能够判断自己的能力大小,所以在发现别人的表现比自己好或者差时,相应地会引起心理的变化。当别人不如自己时,内心暗暗感到自豪得意。二年级学生已经能产生集体荣誉感。例如:活动比赛时,一年级学生对自己班级的胜负并不太关心,老师说咱们班胜利了,快鼓掌,孩子们才会跟着鼓掌。参加比赛的学生也不知道自己的胜负对班级会有什么影响。但是二年级学生就不同了,他们很清楚其中的关系,表现出来的行为很明显。还有,无论在教室活动还是室外游戏,孩子都会表现出争先恐后的特点。教师让做一件事时,马上会出现竞赛似的场面,最先做完的学生会高高举起手,等待教师表扬自己。 2、学习心理特点: 我们在看待二年级学生的学习时,不能单一地看学习成绩。从心理发育看,这个阶段的孩子虽然有一定的自主能力,但是,自觉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分析问题时注意力的稳定性远远不够。由于个体的差别,有的孩子稍微好一些,而大部分孩子对待学习仍带有游戏的态度,所以二年级学生的学习要领有其独特之处。二年级学生能够有效地连续学习30分钟相当不易,学习一段时间孩子便想出去游玩一会儿,这是很正常的。不过,这里有两种情况,一是玩一会儿能自觉回到书桌前继续学习,二是玩起来没完没了,忘记课本,只想游戏。我们常认为对贪玩的孩子应该加强管教,有的家长甚至施以过分的教育手段。其实,过分的放任与过分的管教都失之偏颇。二年级学生有意识地抵制学习的心理机制并不成熟,同样,完全自觉地投入学习的心理机制也不完善,所以,不应该对孩子过于苛刻,能基本完成学习任务即可。 3、说谎心理特点: 二年级学生贪玩,是生理和心理活跃的表现。由于贪玩,孩子经常忘记做应该做的事,耽误学习。为了避免被指责,有时会说谎话。一年级学生想去玩时,会直接提出要求:让我出去玩一会儿吧!但是,二年级学生便改变了方法:作业完成了!可以玩了吧。或者说:今天没有作业。刚开始发现孩子说谎话,不要太认真,假装和孩子说别的事,暗示或引导他明白相关的道理。引导的目的是,让孩子想说什么就直接说,不要隐瞒自己的想法。 总之,对于二年级学生的教育,应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不能操之过急,应耐心,有宽容心,相信我们的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能阶段性的转变,最终达到学生应达到的目的

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1、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占优势 1中学生一般能摆脱具体事物的限制,运用概念、提出假设、检验假设来进行抽象逻辑思维。 2中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已有预见性特征,即能在复杂活动或问题解决之前有计划、有策略。 3中学生的思维具有形式化的特征,即中学生能时常有意或无意地运用逻辑规律来解决问题。 4中学生在思维活动中具有一定的自我意识或自我监控能力,即表现为中学生不但能考虑如何解决问题,还能对自己的思维进行自我反省、自我调控,确保思维的正确性和高效率。 5中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在逐步增长。突出表现在他们能不断提出新的假设、理论,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明显增强。 2、辩证逻辑思维开始发展 1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理论思维的发展,有力地促进着辩证思维的发展,从而形成了抽象思维和辩证思维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新局面。中学生基本上能理解一般与特殊、演绎与归纳、理论与实践等的辨证关系,能用全面、发展、联系的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间题。 2中学生的思维结构趋于稳定,并基本完整与系统化。中学生由于理论思维的发展,思维结构的内部关系更加协调,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演绎与归纳、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认知与非认知因素等形成了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从而使中学生思维的功能更完善,思维的效率更高。 1、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 1中学生认知结构的基本体系形成 中学生认知结构的各种要素迅速发展,认知能力不断提高,认知的核心成分——思维能力更加成熟。基本上完成了向理论思维的转化,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地位,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有了很大发展。 2中学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 由于理论思维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中学生的观察力、有意识记能力、有意想像能力迅速发展,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更明确,认知系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明显增强。

把握中学生认知发展与人格发展规律

把握中学生认知发展与人格发展规律,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作者:王曙 (初中物理南召物理班) 评论数/浏览数: 1 / 9 发表日期: 2012-10-14 19:31:02 中学8年级,学生正值十四五岁,性格处于叛逆阶段,怀疑一切,思想激烈,对待老师家长的批评抵触情绪大,渴望被老师和其他学关注和认可,但又听不进别人的建议和意见。我在教学中,就如何遵循中学生认知发展与人格发展的规律,提高教育教学效果,进行了一些尝试,主要的做法如下: 第一,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在教学设计时,,有针对性的采取能够激起学生强烈求职欲望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案,以及如何布置作业·安排课堂内外学习等诸多要素,帮助学生尽快达到课程的目标要求。 第二,确定学生的现状和发展基础与差异。教学时,正视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分层次设计课堂问题,分层次布置作业和练习材料,使每位学生感到学有所得。 第三,安排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实践活动。中学生爱好实践·动手,课外实践活动是学生最爱上的课,重视安排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 第四,用期待和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对待学生,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一些包容和鼓励,少一些呵斥,积极为每位学生营造条件,给每位学生成功的机会。 第五,尊重学生人格,不讽刺挖苦,不求全责备。 遵循中学生认知发展与人格发展的规律,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作者:雷秀文 (初中语文广安市初中语文554班) 评论数/浏览数: 3 / 17 发表日期: 2012-10-15 09:52:18 遵循中学生认知发展与人格发展的规律,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