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性

兴趣是指人力求认知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作为心理倾向是一种稳定的,而非偶然的、暂时性的指向。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一旦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对学科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明显地表现出对所学内容必须理解,必须掌握的心理倾向,因而就学的十分主动,也很有成效。

有位学者说过:“学习其实是一种习惯的养成。”实践证明,良好习惯的养成最直接的动力就是兴趣。对学生而言,如果对这门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无论难易程度如何,都会全身心的投入,学习效果也一定不错。学习兴趣越浓,学习的积积性就越高,学习的效果就会越好,久而久之,这种兴趣就会变成一种学习习惯。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不取决于他们智商的高低,实践表明,学生学习兴趣的持久度,是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因素。

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非智力的因素中最活跃的一个,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兴趣是事业成功的辅导,也是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不难发现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凡是学生动感兴趣的学科,往往也是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科。这是因为兴趣是学习动力,它促进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导致学习成功的重要原因。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这就是说,浓厚的学习兴趣可激起强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自强不息,奋发向上。而课堂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参与意识的重要场所。因此教师应牢牢占领这块阵地,想方设法使课堂激情四射、学生兴趣盎然。这样,学生因为课堂的精彩分呈产生强烈的参与愿望,教师看到学生的倾情投入而不断提高课堂质量,形成良性循环。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既然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如此关键的作用,那么怎样做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呢?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是为师生提供一种心情舒畅,气氛融洽的心理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与学生彼此之间会具有更大的心理相容性,双方的相互作用会更加积极主动。这样教与学就能以较高的效率展开,收到预期效果。

优化师生关系,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质。教师良好的师德形象,敏捷的思维,丰富的知识,优美地道的口语都能唤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其次,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应把自己始终置身于学生群体之中,成为学生中的一员,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与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培养学生在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产生强烈的学习心理动机

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是人的道德与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期。学生如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学生一般是没有学习的心理动力。而人的青少年时期所受教育,很多是在学校完成的。因此,作为学校教育,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是极其重要的。如何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呢?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具备远大的理想,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需要。

1、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长远目标往往比较大,实现的时间也比较长。如初中毕业时考上重点中学,高中毕业时考上重点大学等都是长远目标。近期目标通常是比较具体,是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的目标。如期中、期末考试要达到一个目标。近期目标也可以小到一个单元乃至一节课要达到的目标。无论长远目标还是短期目标都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动机,使学生积极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为实现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2、目标的高低要因人而异。学生的基础、能力各不相同,各人的目标也应有所不同。不能要求每一个学生达到同一个目标。对于学习基础好,又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比较稳定的同学,确定较高水准的学习目标,对他们是合适的,能够进一步激发起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可是对于学习基础差,学习能力较低的同学,盲目地要求他们过高的学习目标,不但对学习没有帮助,反而会有害处。因为过高的目标,对他们来讲,常常是难以实现的,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一旦要求有这样的目标,结果往往是失败的打击,反而使他们心灰意冷,对学习成功不再抱有信心,甚至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对每个学生进行全面分析,帮助他们选择一个适当高低的学习目标。一般来说,学习目标是要略高于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和水平,就近期目标而言,这个学期的目标成绩应高于上个学期,并且逐步提升,直至达到理想的高度。学生围绕既定目标,会产生持久的学习兴趣,稳定地提高学习成绩。

(三)生动活泼的教学——创新教学

我国的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束缚下,使创造无立足之地。教育领域中曾经盛行“仓库论”,认为“脑子是储存事实的仓库”,教学就是用知识去填满“仓库”,学习就是获取知识,知道的事实越多,知识收

集得越多,则越有学问。因而对学生采取“填鸭式”灌注知识的方法,忽视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的培养。现在的考试制度仍是有意无意地提出倡导死记硬背。对于标准答案,学生、教师谁也不可越雷池一步,这无疑是对学生创造意识的扼杀。

教师授课不能用老的模式“一言堂”,只给学生灌输知识,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接收器。教师不能只满足于学生无异议的全盘吸收,不重视启发学生的思维,也不重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是机械式的,学生的学习往往是被动的。教师和学生之间也缺乏感情的交流,学生就很难对老师和所教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相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力求生动有趣。教师授课应采用启发式,教师作导演,让学生扮演主角,应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举手踊跃发言,提出质疑,展开讨论。教师要积极评价学生回答的问题,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备课也不能光备课本,还要备学生,估计学生会提出怎样的问题,教师应具备多方面的知识,灵活而科学地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类问题。因此,这对老师来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深入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探索,使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创造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

.创设情境

从广义上说,师生的教学双边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的。在不同的情境,学生的心理表现出不同的状态,我们要探讨的是如何在教学的每个环节创设相应的情境,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服务。例如,一位语文特级教师举行作文观摩教学,故意迟到了几分钟,学生们异常着急。这位教师不慌不忙走上讲台时,向大家宣布一道作文题:“当老师迟到的时候”,目的是对学生心理描写的训练。这位特级教师根据写作训练目的为学生创设心理体验的情境,真是煞费苦心。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是一项艰巨的创造性劳动。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课程,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内容,不同的环节进行灵活的教学设计,只要运用得当,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2、以“奇”取胜

好奇心人皆有之。所谓“奇”,就是某一事物所表现的状态异乎寻常,大大超乎人们的想象和原有的经验,这种新的刺激与原有认知之间的极大反差,引起高度的兴奋,产生质疑和释疑的强烈冲动。我们叫教学如果能以“奇”取胜,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有位数学教师在教师在教“对数”之前,提出一个问题:把一张纸折叠32次后有多高?同学纷纷猜测。有的说有桌子那么高,有的说有一个人那么高……教师说:有珠穆朗玛峰那么高呢?“这怎么可能?”大家感到无比惊奇。于是教师叫大家算算看。折叠32次后的厚度应为纸的厚度乘以2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