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县林地资源保护利用现状及对策建议

民勤县林地资源保护利用现状及对策建议
民勤县林地资源保护利用现状及对策建议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f2928253.html,

民勤县林地资源保护利用现状及对策建议

作者:卢雪梅

来源:《绿色科技》2019年第23期

摘要:指出了林地资源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是野生动植物栖息的主要场所,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物质基础,更是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重要栽体。通过深入调查和分析总结,阐述了民勤当地林地资源护利用现状,分析了保护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为更好地开展林地资源保护、造林绿化工程实施、项目建设许可和林地保护行政执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林地;资源保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9)17-0232-02

1 林地资源概况

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東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南临凉州区,西南与金昌市连接,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全县总面积1.59万km2,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占

90.34%。全县平均海拔1400m(最低海拔1298m,最高海拔1936m),基本地貌主要由沙

漠、低山丘陵和平原3种组成。境内天然植被主要有梭梭、裸果木、白刺、霸王、柠条、怪柳、红砂、细叶盐爪爪、绵刺、沙蓄、泡泡刺等;草本植物主要有芦苇、骆驼蓬、沙蓬和蒿类等。人工植被以沙枣、杨树、梭梭、毛条、花棒及经济树木等为主;湿地植被则以芦苇、水烛、蔗草、赖草为主。林果产业以红枣、红果枸杞、黑果枸杞、葡萄等为主。县属林地总面积为135197.43hm2,其中:有林地1416.21hm2,占林地总面积的1.04%;疏林地18.56hm2,占林地总面积的0.01%;灌木林地99669.27hm2,占林地总面积的73.72%;未成林地20834.43hm2,占林地总面积的15.42%;苗圃地463.94hm2,占林地总面积的0.34%;无立木林地0.08hm2,占林地总面积的0.00%;宜林地12720.09hm2,占林地总面积的9.41%;林业辅助生产用地

74.85hm2,占林地总面积的0.06%。至目前,县属森林覆盖率达到8.88%。

2 林地资源保护利用现状

近年来,民勤县紧紧围绕保护生态、治理有效、绿色发展的总要求,大力发展现代林业,坚持“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方针,努力扩大森林资源总量,进一步提

甘肃水资源概况

甘肃水资源现状及对策 一、甘肃地理概况 甘肃省地处我国西北内陆中腹地带,位于32°31′~42°57′N、92°13′~108°46′E之间,平面形态总体为“哑铃”形,呈北西—南东走向分布,从文县甘川边界到安西县甘新边界长1655km,最窄处在张掖地区山丹县,南北宽仅24km。西南面与四川、青海接壤;西北部与新疆毗连;北部马鬃山区有一小段与外蒙古接壤;东北面大部分与内蒙古自治区相接,小部分与宁夏自治区相接;东面与陕西省相连。国土总面积45.4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4.7%;其中山地和高原约占60%,川区和沙漠平原区约占40%。人口密度56.0人/平方公里(1999年)。 二、甘肃水资源总体概况 甘肃省河流年径流量约600亿立方米,主要集中在黄河、长江、内陆河3个流域9个水系,黄河流域有洮河、湟河、黄河干流、渭河、泾河等5个水系;长江流域有嘉江水系;内陆河流域有石羊河、黑河、疏勒河3个水系。全省河流年总径流量603亿立方米。 1.地表水资源 甘肃境内自产水多年平均径流量299亿立方米,其中,黄河135亿立方米,长江106亿立方米,内陆河57.9亿立方米,人均自产水量1500立方米,居全国22位。人境河川径流量304亿立方米,自产加入境的总水量为603亿立方米。总的来看,全省地表水资源较少,分布也不平衡。长江流域为丰水区;黄河流域为缺水区;黄土高原北部既缺地表水,又缺地下水,人畜饮水困难,是严重缺水区。 2.地下水资源: 全省地下水资源149.8亿立方米/年。在地下水资源中与河川径流不重复的

资源量有10.5亿立方米/年,其中北山及走廊山脉2.06亿立方米/年,走廊平原4.94亿立方米/年,黄土高原3.51亿立方米/年。地下水天然补给量系包括河流、渠系、田间灌溉、大气降水入渗及凝结水,全省总量为149.2亿立方米/年,其中走廊平原地下水站给量44.17亿立方米/年,黄河、长江流域山间盆地和河谷潜水17.24亿立方米/年。 3.冰川资源: 省内高山冰川主要分布在祁连山区,冰川总面积1596.04平方公里,冰川储量786.87亿立方米,每年补给河西三大流域冰川融化水量约9.5亿立方米,占河西河川径流量72.6亿立方米的13.1%。 4.水能资源: 甘肃省境内黄河、白龙江等水系,水量充沛,落差集中,水力资源总蕴藏量达1309万千瓦,发展水电建设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全省现有水电站29座。总装机容量已达301.5万千瓦,年发电量130多亿度。 三、甘肃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 1.多头管理资源难配置 甘肃省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建立起按流域统一管理的水资源管理体制。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职能不明确,管理措施不落实,直接导致了上下游、左右岸争水和超量用水。而地下水的取用和城乡用水也存在着交叉、多头管理局面。如河西地区的武威市,对水资源的管理实行的是“三龙治水”,城建、水务局、流域管理局各管一部分;金昌市的“五龙治水”涉及的管理部门更多,行政、企业、城建、流域管理局、自来水公司各自为阵,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困难重重。 2.地下水超采生态环境恶化 据有关部门调查,甘肃省水资源配置不力和不合理状况非常严重。以民勤县为例,由于管理部门对石羊河统一调度不力,加之水利工程设施不完善,难以实施合理配水。按省政府批准的《石羊河流域水利规划》,每年分配给民勤县入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 促进生态环境建设(新版)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生态环 境建设(新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生态环境建设(新 版) 【摘要】林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林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的“双增长”,森林覆盖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各项林业工作不断深入。林业既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公益事业,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产业,既有不可代替的生态效益,又有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林业生态建设 一、突出抓好林业重点工程建设 一是在平原农区实施高标准农田林网绿化工程,提高农田防护功能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突出抓好退耕还林工程,使坡耕地的水土流失得到遏制。落实和兑现补偿政策,加大造林地管理、管护投入,建立健全管护队伍,调整结构和开发特色产业,解决退

耕农民的长远生计问题;三是认真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重视集体林的管护,通过公益林建设、封山育林、飞播造林等措施,进一步保护、恢复和发展天然林资源。同时,开展多种经营,开发新产业,妥善安置富余职工,维护林区稳定。四是高度重视野生动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巩固提高现有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切实保护好各地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湿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五是实施湿地保护工程,对湿地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湿地保护、恢复等措施,有效保护湿地资源。六是实施村庄绿化和坡塬丘陵困难地区林业富民工程,积极发挥林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帮助农民致富增收。 二、加快建设高效林业产业,实现兴林富民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林业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林业特色产业发展潜力很大。一定要处理好兴林与富民的关系,处理好生态与产业的关系,把发展林业和林农致富紧密结合起来,把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紧密结合起来,在改善生态的同时,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一

水资源保护问题及其对策措施(文献综述)

水资源保护问题及其对策措施 摘要:水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水资源危机是人类意识到制定科学的用水战略,合理分配合理用水资源,是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本文从水资源保护现状出发,分析国内外对于水资源保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并对问题的对策措施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水资源、保护、状况、主要问题、对策 Abstract:Water resource is an important material condi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The crisis of water resource is the human consciousness to make scientific strategies to water, reasonable water resources, is a basic condition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From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water resource protection in this paper, the analysis of home and abroad for the protection of water resource to produce a series of problems, are discussed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water resource;protection;condition;main problem;countermeasures 〇、引言 水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 同时也是工农业生产、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不可替代的极为宝贵的自然资源。由于社会对水的需求不断增加, 而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可利用的水资源又有一定限度, 突出的供需矛盾使水资源己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种种迹象表明, 水的问题即将或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从水资源保护现状、水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相应的对策三方面进行了综述,表明了本文的观点。 一、水资源保护现状 总的来说,国外的水资源保护现状较好,因为发达国家已经发展了较长时间,遇到的环境资源问题时间较早,比我们要早得多,西方发达国家也走过“先污染后治理”的路。他们对于生态资源的保护力度非常大,有一套明确的规范的保护体系。属于生态资源的水资源也一样。

林地规划编制审查办法暂行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审查办法(暂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编制、审查和报批,提高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可操作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林业主管部门具体承担。林业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本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审查下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是指导林地保护和利用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林地用途管制,优化林地结构、布局,统筹各项林地利用活动的重要依据。 城建、工业、交通、水利、能源、工矿、旅游、农业、环保等各类建设项目,凡涉及使用林地的,应符合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要求。 第四条编制和审查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应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方针。把林地放在与耕地同等重要的位置,坚持最严格的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注重保护林农及其它森林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统筹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使用林地的需求,充分发

挥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章规划编制 第五条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应当遵循国家、行业、地方的相关标准和规程规范。 第六条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坚持政府组织、部门协作、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广泛参与、科学决策、依法依规、注重实施的工作方针。 第七条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分为国家、省、县三级。下一级规划应根据上一级规划编制,并与同级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编制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要科学合理地界定林地范围,对林地进行分区、分类、分级、分等,并落实到山头地块,建立档案。 第八条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前,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开展基础调查、重大问题研究等前期工作,原已编制和实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单位,还应对上轮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第九条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以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为总控、以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等为依据确定省级规划基数,编制省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大纲(以下简称“规划大纲”)和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框架(以下简称“规划框架”)。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 促进生态环境建设(新编版)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生态环境建设(新编版) Safety work has only a starting point and no end. Only the leadership can really pay attention to it, measures are implemented, and assessments are in place.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934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生态环境建设(新 编版) 【摘要】林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林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的“双增长”,森林覆盖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各项林业工作不断深入。林业既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公益事业,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产业,既有不可代替的生态效益,又有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林业生态建设 一、突出抓好林业重点工程建设 一是在平原农区实施高标准农田林网绿化工程,提高农田防护功能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突出抓好退耕还林工程,使坡耕地的水土流失得到遏制。落实和兑现补偿政策,加大造林地管理、管护投入,建立健全管护队伍,调整结构和开发特色产业,解决退

耕农民的长远生计问题;三是认真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重视集体林的管护,通过公益林建设、封山育林、飞播造林等措施,进一步保护、恢复和发展天然林资源。同时,开展多种经营,开发新产业,妥善安置富余职工,维护林区稳定。四是高度重视野生动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巩固提高现有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切实保护好各地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湿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五是实施湿地保护工程,对湿地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湿地保护、恢复等措施,有效保护湿地资源。六是实施村庄绿化和坡塬丘陵困难地区林业富民工程,积极发挥林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帮助农民致富增收。 二、加快建设高效林业产业,实现兴林富民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林业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林业特色产业发展潜力很大。一定要处理好兴林与富民的关系,处理好生态与产业的关系,把发展林业和林农致富紧密结合起来,把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紧密结合起来,在改善生态的同时,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一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情况汇报

睢宁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 工作总结 为认真贯彻《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全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和市林业局的统一安排部署,睢宁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统筹谋划、精心组织,林地保护规划工作顺利完成。 一、加强领导,落实规划编制的工作措施 为保障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有序推进,切实加强对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县政府以落实组织机构、工作人员、工作经费和工作责任“四到位”为重点,积极而有序地推进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成立了由县委常委、副县长赵李同志为组长,县林牧渔业局党委书记邵其美同志任副组长,国土局、规划局、发改委、环保局、水利局、交通局和各镇为成员单位的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邵其美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协调推进全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根据工作需要成立了技术服务组,县林牧渔业局副局长林化京(分管林政资源)为组长的项目小组,抽调了大批的林业技术人员参与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试点方案的编制工作,并以县政府名义下发了《关于印发〈睢宁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为科学合理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及

时提供了大量详实的基础资料;县林牧渔业局在春季植树造林、森林防火任务异常繁重的情况下,能够确定专门人员、拔出专项经费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夯实技术力量和经费保障。同时,为强力推进林保工作顺利开展,县政府与各镇、园区签订了睢宁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责任状,明确了时间、任务、标准、目标和奖惩,强化了责任落实、健全了问责机制。 二、全面培训,提高规划编制的技术水平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技术性强,质量要求高,影响深远。我县自工作开展以来,先后多次带领技术人员到宿迁、徐州等地参加培训并赴周边县、市交流经验,邀请省、市领导和专家就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技术细则、框架要求、软件功能应用、林地落界规程、数据处理流程等进行了培训,累计培训人员近200余人(次)。同时,又不失时机地进行了镇级参加林地编制规划工作的人员再培训、再提高,全体技术人员工学结合,以学促干,用很短的时间理清了工作思想,明确了工作任务,掌握了规划编制的技术标准、工作方法和质量要求。通过层层抓培训,人人抓学习,为我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引进强援,确保规划编制的工作进度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针对县级林业部门技术力量普遍薄弱、林业勘测设计人员有限的现状,我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第34卷第6期 2011年11月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InnerMongoliaForestryInvestigationandDesign vo1.34.No.6 November.201l 文章编号:1006—6993(2011)06—0004—02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刘爱霞 (内蒙占包头市昆区城乡建设局,昆区014010) 摘要:林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莺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林业建设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的"双增长",森林覆姜摩有了很大的提高,各项林业工作不 断深入.林业既是一项十分 重要的公益事业,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产业,既有不可代替的生态效益,又有 十分显着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林业;生态;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X17l_l文献标识码:B 1突出抓好林业重点工程建设 一

是在平原农区实施高标准农田林网绿化工 程,提高农田防护功能和抵御灾害的能力;二是突出抓好邀耕还林工程,使坡耕地的水土流失得到遏制. 落实和兑现补偿政策,加大造林地管理,管护投入, 建立健全管护队伍,调整结构和开发特色产业,解决退耕农民的长远生计问题;三是认真抓好天然林保 护工程,重视集体林的管护,通过公益林建设,封山育林,飞播造林等措施,进一步保护,恢复和发展天然林资源.同时,开展多种经营,开发新产业,妥善安置富余职工,维护林区稳定;四是高度重视野生动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巩固提高现有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切实保护好各地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湿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五是实施湿地保护工程,对湿地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湿地保护,恢复等措施,有效保护湿地资源. 不断提高吸引力和竞争力,努力增加经济收入,逐步发展壮大森林旅游业.二要实施种苗工程,发展林木种苗花卉产业.对已建成的现有苗圃,积极引导, 通过机制创新和改革,使其成为面向市场,规范有序,集约经营,富有活力的林木种苗花卉产业基地, 带动种苗生产,销售产业发展,建设具有比较优势和特色的种苗花卉市场,培育新的林业经济增长点. 三要大力发展名,特,优,新经济林产业,积极推广优良品种,推进规模化,规范化经营管理及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创名优绿色品牌产品.提高商品附加值.四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制定优惠政策,重点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发展林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实现多次增值,提高综合利用率,增加林副产品的有效供给,减轻生态建设压力.五要培育林业后续产业开发,重视引导农民开展林药,林革,林特等林下高效复合经营,发展森林野生食品采集业,使森林发挥最大效能. 2加快建设高效林业产业,实现兴林富民3建设和完善森林资源保护体系,强化森 林资源管理

水资源保护面临问题

我国水资源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水资源既是一个国家最基础的自然资源,也是一个国家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社会和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随着我国水资源浪费和污染形势日益严重,多地均出现了水资源危机。因此,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减少水资源浪费和污染的行为,削弱水资源给我国带来的负面影响,成为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迫在眉睫的任务。本文从我国水资源保护的现状出发,分析当前我国水资源保护中面临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目前我国的水资源储备情况堪忧,人均水资源量仅2200m3不 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 。缺水成为制约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我国的水资源保护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我国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开展和进一步扩大。因此,完善水资源保护工作也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1 水资源保护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1.1水资源管理模式不足 目前,根据2002 年修订的我国水资源管理的模式为“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相结合”,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统一管理和监督全国的水资源管理工作。而实际情况中并非如此,水资源被分类,并且由不同的部门管理。例如地表水和地下水分别由水利部和国土资源部开发和利用,而国家气象局又拥有大汽水的管理权,城市、工业用水和农业用于分别有建设部、农业部以及林业局管理,环境保护部门又负责水污染的防治工作。不同的管理部门从不同的角度对水资源进行管理,不同管理部门的管理活动缺少合作和沟通,其制定的管理和保护政策也容易产生冲突,导致水资源保护政策难以得到有效地实

施。总的来说,多源治水的水资源管理模式影响了我国水资源保护工作的成 效。 1.2水资源行政执法队伍素质不高在众多制约水资源保护机制是否健全以及行之有效的因素中,水资源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是重要的因素之一。水资源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甚至直接决定了水资源保护机制是否健全以及行之有效。然而在我国水资源开发和保护的中,水资源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却经常表现出参差不齐、执法水平和执法能力普遍偏低和偏弱的现象。执法人员大多欠缺用全局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以及长远的眼光来指导水资源行政执法工作。综合素质不高造成日常水资源保护工作暴露出许多问题,不仅导致水资源保护的效率不高,也使人们对水资源保护工作的认识出现偏差,破坏执法队伍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 2.3节水意识不足,没有形成有效的节水机制由于我国现行的水资源管理机制存在较多的问题,导致了相应的管理机构对节水积极性不高。很多缺水严重的地方,都是由于缺少节约用水意识,造成水资源严重浪费。例如,农业灌溉过程中,很多地方存在浪费的现象,罐区没有自主的经营管理权力,缺少相应的法律支撑,导致了农业节水灌溉出现了两难的境地。此外,政府相关部门没有足够重视这个问题,地方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不足,又要求相应的水资源管理机构实行企业管理办法,由于管理机构没有独立的法律地 位,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受到很多制约因素的限制,自身不可能获得 较大的经济利润,因此,从这些方面来看,我国的现行的节水机制还存在法律地位和经营主体等方面的问题,未能达到节水的目的。 2 解决对策及措施 2.1 确立全面保护、节约用水的思想水资源保护是为了保证水资源的可

民勤县降水量和蒸发量-李忠

民勤降水量和蒸发量 ————民勤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探析 民勤四中李忠 上课地点:3号多媒体教室 时间:2014.9.18 参加人员:高一地理兴趣小组成员 一.民勤县的基本情况 甘肃省民勤县,位于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最下游,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灌区,是由石羊河下游的地面水和潜水长期发育形成的我国荒漠区典型的沙漠绿洲,隶属甘肃省武威市,其东、西、北三面连接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数千年来,民勤绿洲一直成为阻止两大沙漠汇合的一个重要绿色屏障,在西北地理变化和稳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20年间,由于石羊河上游的垦区拦蓄引水,气候趋于干旱,绿洲已由过去的阻沙天堑变为沙源,水干风起,沙逼人退。时至今日,这里已成为全国最干旱、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荒漠化面积占总面积的94.51%,同时它也是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四大发源地之一也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干旱、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民勤是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水源流失,荒漠化趋重,沙尘暴肆虐……2003年以色列专家经过科学的考究,明确指出:民勤若不采取科学有效措施,17年(2020年)后将从地球上消失,民勤将变成“第二个罗布泊”!并且温家宝总理已经几次批示绝对不能让民勤将变成“第二个罗布泊”!历史上的民勤,河道密如蛛网,海子星罗棋布,土地肥沃,幅员辽阔,是个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既是耕渔的塞上江南,又是牧猎的苑囿!石羊河古称"谷水",史前时代,石羊河流域曾存在大面积的终闾湖泊--猪野泽,又称休屠泽,唐朝以后称百亭海,即现在已经干涸的民勤青土湖。解放后民勤建成了亚洲最大的沙漠水库——红崖山水库,为民勤以及上游的武威、金昌的经济建设及防洪防涝做出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上游用水量的不断增加,红崖山水库积极的一面难以显现。 二.民勤县水资源现状 民勤县年平均降水量在1996-2006十年时间中,2000年超过200mm;2006年降水量为150mm—200mm;其他年份降水量都小于150mm。民勤县年平均降水量为113mm,而蒸发量却高达2646mm,为降水量的24倍;平均入境水量由上世纪50年代的5.42亿立方米降至近年的0.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520立方米,为全国水平的1/5,全省的1/3,为世界水平的1/8。全县现状可供地表水的地下水总量1.64亿立方米,现状总须水量7亿立方米,供需差为5.36亿立方米,全部靠提取地下水供给,实际超采地下水3.5亿立方米。2004年为民勤近10年干旱情况之最,全年降水量仅为100.2mm,比往年平均降水量减少11%;石羊河持续断流达82天;红崖山水库自建库以来首次干涸后虽再次蓄水,但全年上游正常来水仅为4600万立方米,比近十年平均水平少54.9%。上世纪50年代,红崖山水库蓄水可满足灌区农作物生长发育期全部需水要求,而现在只能够勉强维持湖区安种水及一次苗水灌溉。2004年冬至2005年春季以来,民勤干旱缺水情况进一步加剧。1--7月份,降水量仅为30.8mm,同比减少33%,石羊河正常来水量浸位618万立方米,同比减少643万立方米,减幅达20%。随着石羊河上游来水量的逐年减少,地下水补给不足,而经济建设的强烈需求又迫使民勤的超稀缺水资源严重超载,水位埋深急剧下降,由上世纪七十年代初

浅析我国森林资源保护现状及措施

浅析我国森林资源保护现状及措施 如今我国的森林资源现状并不乐观,破坏森林植被的现象屡见不鲜,使本来就不富裕森林资源被破坏的相当严重,所以现阶段首要任务是提高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体制。森林是地球上不能缺少的物种,人们的生活也离不开它,所以人们要保护好森林。文章根据我国现今对森林的保护方法,研究并整理出相关的防护措施。 标签:森林资源保护;现状;发展方向;解决措施 森林属于可再生的资源,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元素,在我国长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历史价值。由于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不断恶化,再加之不断的开发城市建设,使得森林资源也越来越稀少。我国的森林品种复杂多样,跟其他国家相比也比较突出。针对目前森林带来的破坏现象来看,人们必须增强对森林的保护力度,在现实处理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文章主要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与总结。 1 现阶段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现状 1.1 森林面积持续增长 如今我国森林整体趋势发展前景大好,森林总体水平也相对较高,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森林的破坏情况,森林数量稳固回升。而且,随着人们逐渐意识到保护森林的重要性后,国家也下发了关于这方面的明文规定,并专门设立了相关负责部门,成立一个健全的管理、公安、稽查为一体的执行制度,加强对企业的管理,不符合规定的企业将吊销其营业资格,从源头断绝一切不良现象。对森林实行了全面的保护措施,在林中设置标准的隔离带,以免火灾发生;建设了望塔台,从而更好的达到保护。不仅保护了森林资源,还保护了林中生存的野生动物等。 1.2 管理权力方面不够清晰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土地面积相当广泛,其中森林所占的范围也较广,为了让林木更好的给我国带来效益的同时而又不被破坏,国家制定了相关的管理措施,并且投入到实际中。但因有些地方领导部门的疏忽大意,导致管制力度不够,大大降低了管制效果,森林资源的产权问题不断产生。产权私有制可以增加其效益,起到了很好的鼓励效果,给管制方面带来一定的帮助,可是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森林资源的浪费,这也使国家不断出台新的管理体制以便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各个负责管理的部门之间相互协作能力不足,存在着越权的行为,大大影响了森林管制的实施。 1.3 监管力度不够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促进了很多行业的发展,其中也有关于树木

2021年保护森林资源措施

人类生存需要氧气,而树木是制造氧气的,所以人类要保护好森林里的树木,要合理砍伐树木。以下是给大家整理的资料,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对森林资源保护,最重要的是提高民众对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认识,强化人类生存环境意识,此外还要做好以下工作: 1、健全森林法制、加强林业管理 要管好林业,首先要建立和完善林业机构;二是加强林业法制宣传教育;三是严格森林采伐计划、采伐量、采伐方式;四是严格采伐审批手续;五是重视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的防治;六是用征收森林资源税的方法,加强森林保护。 2、合理利用天然林区 利用森林资源,一定要合理采伐,伐后及时更新,使木材生长量和采伐量基本平衡。同时要提高木材利用率和综合利用率。 3、分期分地区提高森林覆盖率 在本世纪末使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达到2%,应分期分阶段和分不同地区来实现。 4、营造农田防护林,加速平原绿化 我国应尽快建立起西北、华北等地区的农田防护林,发挥森林小气候作用,抗御自然灾害。积极推广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建设。提高单位面积上的生物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同时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改善土地和环境条件,减少水土流失。 5、搞好城市绿化地带 城市应大力植树造林,把城市变为理想的人工生态系统。我国城市绿化面积很低,上海市仅为人均.5m2,距国家人均1m2的差距很大,和国外差距更大。 6、开展林业科学研究 重点开展对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者之间关系研究。特别是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注意改善生态状况,力求生态、经济、环境三者之间相对协调发展。 7、控制环境污染对森林的影响 大气污染物如SO2、O2、酸雨及酸沉降等都能明显对森林产生不同伤害,影响森林的生长、发育。水污染和土壤污染随着污染物的迁移、转化也将对森林产生影响,控制环境污染的影响有助于森林资源的保护。 例如 1978年开始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从黑龙江到新疆,2xx年来,使许多荒漠化土地得到了治理。 另外还有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沿海防护林体系等工程。 总之,主要有两种措施 防止自然因素防治森林大火;防治病虫害;注意地质与气象灾 害…… 防止人为因素禁止乱砍乱伐 ;制止在林区开山、采矿、挖掘等危害性举动;注意游客对森林的破坏;保护野生动植物。 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

民勤县人民政府关于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通告

凉州区人民政府 关于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通告 为了深化水权水价制度改革,纵深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巩固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成果,加快工业强市战略和生态立市战略的实施,强化水资源合理开发、节约保护,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现将我区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严格控制用水总量。2012年全区用水管理实行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与年度用水计划管理相结合的制度。根据《凉州区2012年水资源使用权配置方案》,逐级落实各行业、各用水户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各灌区、乡镇水资源办公室、农民用水户协会要编制轮次和年度用水计划,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台帐,分阶段对用水情况进行审计和预决算,用水总量超出计划配水的暂停供水。各用水户要自觉遵守取用水程序,自觉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部门监督检查,确保全年用水总量控制在10.22以立方米以内。 二、实行取水许可制度,严格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审批管理。依法加强水资源监督管理,规范水资源费征缴行为。所有取水单位必须按有关规定申请取水许可,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需要取水的,应按规定进行水资源论证,编制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取用水总量达到或超过规划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除通过水权转让方式获得用水指标外,暂停审批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取水许可。严格执行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同时投产的“三同时”制度。对违反节水“三同时”制度的建设项目,责令停止使用,限期改正。 三、严格水资源管理。严格取(用)水许可制度,严格控制旧井更新改造,严禁非法打井。农村饮用水和养殖小区新打机井、旧井更新改造、重点项目建设以及工业生产用水,由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实地勘察和初步论证、签署审查意见,经市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报石羊河流域管理机构审批,坚决打击非法开采和超采地下水行为,严厉打击破坏地下水计量设施和不通过地下水计量设施取水行为。 四、全面落实分类水价制度。对采用日光温室滴灌和大田滴灌方式种植的作物,实际用水在定额以内,实收水费按相应计量水价的20%减免,地下水免征水资源费;地表水灌区对小麦、大麦、露地平作玉米等传统方式种植的高耗水作物,实收水费按相应计量水价的20%加价收取,地下水灌区对小麦、大麦、露地平作玉米等传统方式种植的高耗水作物不予配置水权。 五、实行用水效率控制制度,遏制用水浪费。农业逐年控制亩均收入在2000元以下、单方水效益在5元以下的作物种植并削减水权,在干旱时段优先向设施农业、特色林果业、区域化种植等低耗水高效益作物供水,限制或减少对高耗水低效益作物供水,最大限度的保障作物适时适量灌溉。工业企业全力降低万元产值耗水量,逐步提高单方水效益。对用水效率指标达不到控制标准的,核减有关单位下一年度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

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现状及对策

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现状及对策 发表时间:2016-11-30T17:09:02.997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18期作者:侯艳琴 [导读] 摘要: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对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生态环境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十分必要。本文对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现状提出了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和保护的对策,为有关需要提供参考。 清远市清新区龙颈林业站广东清远 511500 摘要: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对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生态环境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十分必要。本文对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现状提出了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和保护的对策,为有关需要提供参考。 关键词:森林资源保护;现状;对策 0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林业经济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也越来越重要。森林资源作为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工作的开展关系到林业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经济收入的提高,并与生态环境的改善息息相关。但是,当前的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何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 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现状 1.1 森林资源整体状况 当前,我国的森林整体发展情况较好,总体水平也比较高,并且随着国家的重视和法律的保护,森林的总面积也在不断的增长。但是由于我国是人口大国,因此人均森林资源占有率偏低,加上人们为了牟利,乱砍滥伐的现象严重,直接导致了生态林区的薄弱和不足,生态产品更是出现严重的短缺现象。再加上现在我国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快速发展之中,对森林木材的需求不断的加大,各方面的建设也加大了需求,因此就导致了木材的价格上升,供需就拿出现了矛盾,大大影响了林业的健康发展。 1.2 管理权力方面不够清晰 我国土地面积广阔,森林总面积也较大,为了保护森林资源,为我国及人民带来更好的效益,国家出台了相关的管理措施来保护宝贵的森林资源,并且投入到实际中。但是整个管理过程相对负责,加上地方领导部门的疏忽大意,工作不认真,大大降低了管制效果,管理权力方面模糊不清,从而管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管理层的各管理部门之间存在一些问题,相互协调沟通能力有限,出现消息传达不及时和越权的行为,因此对森林管制的有着很大的阻碍作用,也大大影响了森林管制的实施。 1.3 监管力度不够 随着我国的经济的发展,林业取得了迅猛的发展,而这些企业得发展也对森林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为了使有限的森林资源的到有效的保护,减少的资源的浪费,国家林业局就在各个地区设立了许多的监管部门,使得这些部门发挥监管机制,减少浪费,但是由于管理部门较多,因此存在很多监管不到位的现象,对当地森林占用林地的要求和监管执行的力度不够,所以出现很多关于破坏森林资源的有关案件,并没有给予有效的解决措施,因此也没有有效的和及时的发挥自身的监管作用,处罚等不健全现象时有发生,出现严重的弊端。 1.4 林业技术力量不足 当前,我国森林发展中,林业技术人员较少,每年加入的新成员又较少,思想老套,整体素质较低,研究程度较低,从而影响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技术人员专业水平较低,提高与更新林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比较困难,平时还不积累经验,本难以维持保护工作,加上有些地方因片面追求造林数量增加,忽视造林质量提高,致使了保护工作实施起来更为困难。再加上政府资金投入少,就最终森林覆盖率却增长甚微,造成林业资源的造林成效不高,出现得不偿失的结果。 2 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和保护的对策 2.1 提高认识,增强资源管护的紧迫感 首先,要做好有关森林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而且把宣传重点放在在森林资源保护的措施方面,同时把广播、电视等宣传形式纳入范围内,广泛的进行森林资源管理与保护知识的宣传工作,积极的向公众展示森林资源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并且积极的宣传有关的法律法规,重点关注森林资源保护事业,促使公民能够更好地了解并且掌握国家森林资源保护的法规和政策,以此提高公民集体主义的意识,认识到森林资源给国家和个人带来的重要效益,因此使保护森林资源人人有责的观念深入人心,从自身做起,为保护森林资源作出一份努力。 2.2 规范管理,加快资源保护的新步伐 加强森林执法是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措施。要对森林中的各项资源进行审核,依据当地实际,借鉴一些成功的经验,对林木进行更科学的开发和使用,按照审核制度对开发使用的土地资源进行严格的审查,防止管理人员在监管方面出现问题,不符合规定的项目要进行查处,对森林资源的流失和破坏问题进行严格的控制与及时的解决,同时加强监督管理的力度,严格查处利用与破坏森林资源的相关人员,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杜绝违法乱纪现象,为森林资源管护提供制度保障,促进森林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促进森林资源管理逐步规范化、科学化,使森林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 2.3 加强对森林资源工作和后续产业的投入 森林资源管理与保护是一项复杂、长期的工程,因此资金的支持对森林资源很重要,是工作顺利高效完成的基本保障,需要加强保护森林资源方面设备的资金投入,能改善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设施设备,能更好促进森林资源管理。同时,不断增强管理技术水平以及管理设施,跟上时代的步伐,从科学、创新的新层次进行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提高维护人员待遇标准,为林业技术人员提过生活保障,改善护林站点、交通、信息设备、检测设施等外在条件,对相关人员的待遇方面政策尽量要体现出来,让人才能充分发挥优势,以便更好的来保护森林资源,积极的壮大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确保高效、及时的保护森林资源。 2.4 增强对森林资源的监督工作 为了更好的实施森林资源保护的政策,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使得森林资源能得到合理的开发和使用,这就必须要对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各项工作做好事先的审核工作,并且对于森林资源的开发使用要采取相对严格的审核制度。再者,在对资源进行管理的同时明

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分析

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分析 摘要:森林资源是我国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只有保护森林资源,如土壤、水、空气等方面的生物繁殖基础资源,才能更好的保证人类的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造成了能源的无限制消费,不仅破坏了我们的生存环境,也使我们的能源出现了稀缺的现象。因此,保护森林资源成为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森林资源已经成为我们不可缺少的能源,如果地球上没有森林资源,人类将无法生存。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地面对我国森林资源保护的不足的现象,采取一定的措施,确保我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使我国的经济发展也能够实现可持续的目标。 关键词:森林资源;保护;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林业资源在自然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清洁,也能使我们从森林资源中获取一些利益。自我国设立环境法以来,森林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同时,森林资源是我国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决定了森林资源的重要性。但现在中国的森林资源管理存在很大问题,有大量的砍伐森林现象,这严重破坏了中国的森林资源。我们要尽快找到保护森林资源的措施,以便更长远地发展国民经济。 一、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现状 1.农民法制观念淡薄,伐木造田现象严重。部分农民的法律观

念淡薄,对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不足,林粮间作是一种普遍现象。这严重的影响造林成活率,同时,森林保护意识不强,只考虑眼前利益,大面积的树木被砍伐来种植粮食,导致造林成活率低。不仅如此,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法制观念同样淡薄,对这种现象不进行管理,导致一些农民无视法律的约束,非法砍伐森林,造成森林大面积剥蚀,最后导致森林资源的破坏越来越严重,水土流失,山体滑坡,许多严重的问题已经出现,对此,人们必须认真对待。 2.木材凭证限额采伐制度执行难度大。国家根据用材林的消耗量低于生长量的原则,严格控制森林采伐能力,从而制定年度森林采伐限额,近年来,国家和地方针对保护和管理的森林资源,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法令。即使如此,在大多数的林业木材生产县,一般是没有有效实施这一法规的,采伐限额难以执行的最根本原因正是由于农民为自己的利益,从而对深林无节制的进行乱砍乱伐。同时,在贯彻党和国家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法律法规的一些地方,往往表面具有活力和活力,但在实践中往往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没有完全消除森林砍伐现象。 3.林政管理队伍力量微薄。在现阶段我国的林业管理队伍并不健全,管理人员质量参差不齐,人员布局不合理,基层林业工作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却身在管理的职位上,领导管理不规范,管理和执法人员素质不高,工作责任心不强,个别人员

水资源保护措施

水资源保护措施 1、工程措施 (1)完善规划项目节水工程 城市规划项目应采用先进的节约用水设施,做到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主要用水、排水系统应安装水量和水质监测装置,以便对全厂用水系统的节约用水管理进行全面监控,随时掌握系统各环节的水质水量,根据节水要求进行有效控制,减少管网损失。 (2)开展清洁生产 应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按照各工艺系统对水量及水质的要求,结合水源条件,从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确保城市长期安全运行的目标出发,要求各建设项目认真落实节水减污措施,根据本行业工艺技术发展状况,适时对企业生产工艺改造升级,实施先进的节水减污技术。不断加强内部管理。加大废污水处理回用力度,不断研究开发新的节水减污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新鲜水取水量,最大限度减少污水排放量,降低单位产品的用水量。 (3)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要提高城市内部及周边的植被覆盖率,增强水源的涵养能力,维护城市的生态环境平衡。同时,各建设单位应一起做好环境综合治理、水土保持、水生态及水资源保护配套工程建设,将工业园区内项目对工业园及其周边原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3)加强水质(再生水)监测工作 规划城市生产、生活废水经污水管道排至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处理达到污水排放标准后的污水,用于灌溉市区东侧的农田及草场。应保证污水处理厂下游最近灌溉取水点的水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中二类水质标准,相关部门应加强此方面的监测、监督工作。 2、非工程措施 (1)加强水务管理及水资源保护 建议在当地水利局的领导下,成立工业园区水务管理部门,培养一批熟悉业务工作的水务管理人员。及时对工业园相关节水设施的建设、运行情况进行检查、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要点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要点 为规范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以下简称县级规划)编制工作,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根据《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制定本要点。 开展县级规划编制工作应当符合本要点的规定。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空间性、结构性和操作性,全面落实《纲要》和省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确定的目标,划定林地边界范围,进行保护利用区划,将分类、分级管理林地落实到山头地块,统筹协调林地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优化林地利用配置,为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编制原则 1.依法依规。认真执行《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贯彻国务院关于“把林地放在与耕地同等重要的位置,高度重视林地保护”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政策方针,切实维护林地所有者或经营者的根本利益。 2.统筹协调。统筹区域林地利用,正确处理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促进林地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整体优化。

3.因地制宜。全面落实省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立足于解决本行政区域内林地保护利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遵循经济、社会和自然规律,以调整结构、优化布局等为手段,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利用措施。 4.科学决策。动员公众参与,做好部门协调,确保规划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和广泛的社会认同。 5.注重落实。综合运用经济、社会、法律、行政等多方面的手段,切实提高规划实施的成效。 (三)编制依据 1.《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土地管理法》和地方颁布的与森林资源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2.《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2008—2020年)》、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国家和地方林业发展规划和其他相关规划; 3.国家和地方颁布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 4.地方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 (四)规划期限与范围 规划期限为2010-2020年,以2009年为规划基准年,2020年为规划目标年。 规划范围为县级行政辖区范围内所有林地和依法可用于林业发展的其他土地。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