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讲义

(完整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讲义
(完整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讲义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学生/课程年级学科

授课教师日期时段

核心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及表面积课型一对一/一对N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建立表面积的概念

2、经历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

3、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4、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5、结合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

重点:教学目标3、

4 难点:教学目标4

知识导图

知识梳理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1、长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

体图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有12条棱,相对(平行)的4条棱长度相等;

有8个顶点。

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2、正方体的特征:正方体的6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12条棱的长度相等,

有8个顶点。

3、正方体可以说是长、宽、高都相等的特殊的长方体。

4、长方体棱长和=(长+宽+高)×4 长+宽+高=棱长和÷4

正方体棱长和=棱长×12 棱长=棱长和÷1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字母表示

或=(长×宽+长×高+高×宽)× 2 字母表示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字母表示

导学一面积单位换算

知识点讲解 1

常用面积单位间的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例 1. 填空题

(1)8平方米=()平方分米

(2)560平方分米=()平方米

(3)3平方分米8平方厘米=()平方厘米

(4)5平方分米2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5)4.7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6)5.6平方米=()平方米()平方分米

【学有所获】

通过例题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面积单位的进率及换算,理清题意后认真计算出准确的答案。

我爱展示

1. 填空题

(1)4.6平方米 =()平方分米

(2)3平方米2平方分米=()平方米

(3)680平方分米 =()平方米

(4)60000平方厘米=()平方米

(5) 6平方米30平方分米=()平方分米

(6)15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7)1.3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8)3.9平方米=( )平方分米

导学二求棱长或总棱长

知识点讲解 1:长方体棱长和=(长+宽+高)×4 长+宽+高=棱长和÷4

正方体棱长和=棱长×12 棱长=棱长和÷12

例 1. [单选题] 用一根长()铁丝正好可以做一个长6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框架。

A.28厘米

B.126平方厘米

C.56厘米

D.90立方厘米

【学有所获】

由铁丝围成立体图形的框架,铁丝的长度就是总棱长。

我爱展示

1.一个棱长6厘米的正方体,它所有的棱长的和是()厘米。

2.用一根铁丝刚好焊成一个棱长8厘米的正方体框架,如果用这根铁丝焊成一个长10厘米、宽7厘米的长方体框架,它的高应该是多少厘米?

导学三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知识点讲解 1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字母表示

=(长×宽+长×高+高×宽)× 2 字母表示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字母表示

例 1. 一个正方体的总棱长是60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学有所获】

记住正方体的总棱长公式以及表面积公式,以及其联系应用。

我爱展示

1.长方体的长是3分米,宽是8厘米,高是5厘米,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用12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15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体框架,围成的长方体框架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用72分米长的铁丝做一个正方体的框架,然后在外面贴上一层纸,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纸?

4.[单选题]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84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A.7

B.49

C.294

D.343

导学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应用

知识点讲解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应用

例 1. 一个游泳池长25米,宽8米,深1.6米,在池的四周和池底贴上瓷片,贴瓷片的面积共多少平方米?

【学有所获】

学会求无盖图形的表面积及掌握其方法。

例 2. 一个实验室长12米,宽8米,高4米。要粉刷实验室的天花板和四面墙壁,除去门窗和黑板的面积30平方米,平均每平方米用石灰0.2千克,一共需要石灰多少千克?

【学有所获】

学会求无盖图形的表面积、掌握其方法及生活中的应用。

我爱展示

1.用纸皮做60个橡皮擦的包装套,左右两边不封口,每个包装套长4厘米,宽1.1厘米,高2厘米,共需多少平方厘米的

纸皮?

2.(2009越秀期末测试)一个房间长6米,宽4米,高3米,如果在房间四壁贴墙纸,除去门窗7平方米,每平方米墙纸12.5元,共要多少元的墙纸?

3.天天游泳池,长25米,宽10米,深1.6米,在游泳池的四周和池底砌瓷砖,如果瓷砖的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那么至少需要这种瓷砖多少块?

4.一个长方体的金鱼缸,长是8分米,宽是5分米,高是6分米,不小心前面的玻璃被打坏了,修理时配上的玻璃的面积

是多少平方分米?

5.做一个长方体的鱼缸(无盖),长8分米,宽4分米,高6分米,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如果每平方分米玻璃4 元钱,至少需要多少钱买玻璃?

导学五正方体展开图

知识点讲解 1:正方体的展开图

例 1. [单选题] 下列哪个图形经过折叠能围成一个立方体()

B. C. D.

A.

【学有所获】

学会解决正方体的展开图题型。

我爱展示

1.[单选题] (2013小联盟)下列选项中的纸片,不可能围成封闭的正方体是()

B C. D.

A.

B.

2.[单选题] 在下面的图形中()是正方体的展开图.

A.

D.

B. C.

3.[单选题] (2011天河省实)将右图这个图形折成一个正方体,则A面所对的面是()。

A. F面

B. D面

C. E面

D. C面

限时考场模拟

1.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0厘米,宽、高都是6厘米,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 )厘米。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60厘米,棱长是( )厘米

3. 正方体棱长总和是36分米,每条棱长是( ),表面积是( )。

4.一节烟囱长1米,口径是一个边长2分米的正方形,做4节这样的烟囱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分米?

5.一个长方体,底面是正方形,侧面展开后是一个边长40厘米的正方形,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6.有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新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长方体的表面积,增加60平方厘米,求正方体的表面积?

自主学习

1.长方体的六个面中可能有两个正方形的面.( )

2.有六个面、十二条棱、八个顶点的形体一定是长方体.( )

3. 一张纸只有正、反两个面.( )

4.[单选题] 用棱长10厘米的8块正方体木块,摆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在它们之中棱长之和最短的是( )

A.长方体

B.正方体

5.[单选题] 用棱长都是10厘米的3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棱长之和是( )厘米

A.360

B.240

C.200

D.120

6.把一表面积是54平方分米的正方体木块锯成两个长方体,这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和是多少平方分米?

7.用一根168厘米的铁丝,焊接成一个长方体教具,长20厘米,宽12厘米,它的高是多少厘米?

8.用3个长3厘米、宽2厘米、高1厘米的长方体,拼成一个表面积最小的大长方体,这个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9.用一根长88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体,已知长是高的4倍,而且比宽多5厘米。求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听课评课记录

《长方体和正文体的表面积》听课评课记录《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这一堂,符合我们的新课标理念,这一堂课,给自己留下几点感受和收获:于丽老师: 这节新课引入贴切而紧凑,仅用3分钟时间。接着,李老师围绕教学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概念及其计算方法)逐步展示新课内容,层次分明,自然流畅,水到渠成。 马丽娟老师: 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展开图的操作过程中,李老师抓住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特征及其异同点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不断发问,使学生在一堂课的黄金时间里一直处于兴奋的心理状态。在李老师的启发下,学生很快概括出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 潘效贞老师: 在“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时,李老师大胆地让学生参与发现“新知”的全过程,抓住难点和关键,用墨如泼,不拘泥于长方形面积等于长乘宽,而重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等于同一表面的相邻两棱之积的和。从而避免了判断谁是长,谁是宽时,所引起的困惑,特别是在变式中,怎样辨析哪是长,哪是宽时,所产生的迷茫。 王桂云老师: 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难点切中要害,关键之处妙手

点化(将立体图形的表面积转化为平面图形的面积是关键。)有启有发、游刃有余,所以学生“发现”了长方体和正方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独立地做出例1的解答。 张美老师: 老师及时引导学生讨论、评价两种解法,指出第二种解法更优,并放映幻灯片验证。在动态中给学生以新奇而强烈的刺激——生动的教具学具,将长方体顿时被抽象为几何图形、又将其一分为二,阐明第二种解法的意义,何等痛快淋漓!接着趁热打铁,进行课堂练习,并及时反馈、评估纠正错误。 佟晓梅老师:本节课共提问45人次,齐答4次,训练例习题10道(含求表面积的游戏题),绝大多数学生当堂受益,预定的教学目的,是一堂成功的课。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与正方体单元测试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与正方体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共26分) 1、长方体有()个顶点,有()条棱,有()个面。(3分) 2、相交于长方体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它的()、()和()。(3分) 3、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A,棱长之和是(),当A=6厘米时,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厘米。(2分) 4、一个长方体最多可以有()个面是正方形,最多可以有()条棱长度相等。(2分) 5、至少需要()厘米长的铁丝,才能做一个底面周长是18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框架。(2分) 6、一个正方体的棱长和是12分米,它的体积是()立方分米。(2分) 7、一个长方体水箱(无盖)的长是6分米,宽是5分米,高是4分米,给它的四周安上角铁一共需要()分米。给它表面装上铁皮一共需要()平方分米。(4分) 8、一个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是长的一半,高2厘米,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4分) 9、一个长方体方钢,横截面积是12平方厘米,长2分米,体积是()立方厘米(2分) 10、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a米、b米、h米。如果高增加2米,体积比原来增加()立方米。(2分)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用一根长()铁丝正好可以做一个长6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框架。 A、28厘米 B、126平方厘米 C、56厘米 D、90立方厘米 2、如果把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扩大3倍,那么它的体积扩大()倍。 A、3 B、6 C、9 D、27

3、一根长方体木料,长1.5米,宽和厚都是2分米,把它锯成4段,表面积最少增加()平方分米. A、8 B、16 C、24 D、32 4、一个无盖的水桶,长a厘米,宽b厘米,高h厘米,做这个水桶用料()平方厘米。 A、abh B、abh+2ab C、ab+2(bh+ah) D、2(bh+ah) 5、一个长方体的底是面积为3平方米的正方形,它的侧面展开图正好是一个正方形,这个长方体的侧面积是()平方米。 A、18 B、48 C、54 D、64 6、一个长方体正好可以切成两个棱长是3厘米的正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A、108 B、54 C、90 D、99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一瓶白酒有500升。() 2、长方体的各个面中可能有正方形,正方体的各个面中可能有长方形。() 3、求一个容器的容积,就是求这个容器的体积。() 4、体积相等的两个正方体,它们的表面积一定相等。() 5、在一个正方体的一角切下一个小正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都变小。() 四、图形与计算。(共16分) 求下面图形的体积和表面积。(单位:厘米) 15

小学五年级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长方体和立方体的特征,理解表面积、体积(容积)的意义,对体积单位的形状、大小有较明确的概念,掌握这些单位间的进率和化聚。 2、使学生学会计算长方体和立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通过建立长方体和立方体的正确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长方体和立方体的认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长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长方体的特征及其各部分名称。 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并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 长方体教具、计算机及软件、油漆桶、魔方、牙膏盒等。 学具准备: 每人一个长方体形状的纸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你们都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电脑出示:) 这是什么图形?有什么特征?(把长方体从屏幕上慢慢托起来)问:这个图形还是长方形吗?为什么? 师:我们以前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都是平面上的图形,叫平面图形,而现在屏幕上所显示的长方体则是立体图形,因为它占有一定的空间。

二、实物感知、形成表象、引入新课。 (出示油漆桶、魔方玩具、球、牙膏盒等实物) 问: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什么图形?为什么?其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 请大家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说说你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 (出示一个不规则木块)它的形状是长方体吗? 大家都认为这个木块不是长方体,而刚才举的那些例子大家认为是长方体?是不是长方体根据什么来判断?一个物体的形状具备了什么样的特征,就是长方体呢?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研究这个问题。(板书:长方体的认识) 三、探讨长方体的特征。 1.整体观察,认识面、棱、顶点。 (1)认识面: 请大家仔细观察手中的长方体,你看到了什么?并用手摸一摸。(汇报时板书:面。并让学生用手摸摸哪些是长方体的面)

五年级数学长方体与正方体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1、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 。 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 。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 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 、 、 。 长方体特点: (1)有 个面, 个顶点, 条棱,相对的面的面积 ,相对的棱的长度 。 (2)一个长方体最多有6个面是 ,最少有4个面是 ,最多有2个面是 。 2、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 (也叫做 )。 正方体特点: (1)正方体有 条棱,它们的长度都 。 (2)正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个面的面积都 。 (3)正方体可以说是 、 、 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 。 3、长方体、正方体有关棱长计算公式: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 = L= 长= a= 宽= b= 高= h=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 L= 正方体的棱长= a= 4、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和总面积叫做它的 。 长方体的表面积= S= 无底(或无盖)长方体表面积= S= S= 无底又无盖长方体表面积= S= 贴墙纸 正方体的表面积= S= 用字母表示:S= 生活实际: 油箱、罐头盒等都是6个面 游泳池、鱼缸等都只有5个面 水管、烟囱等都只有4个面。

注意1:用刀分开物体时,每分一次增加 面。(表面积相应增加) 注意2: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长、宽、高同时扩大几倍,表面积会扩大倍数的 。 (如长、宽、高各扩大2倍,表面积就会扩大到原来的 倍)。 5、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 。 长方体的体积= V= 长= a= 宽= b= 高= h= 正方体的体积= V=a ×a ×a = a 3读作“ ”表示 ,(即a ·a ·a ) 长方体或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 。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 用字母表示:V= (横截面积相当于底面积,长相当于高)。 注意: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相等,但体积不一定相等。 6、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他们的 。 固体一般就用 ,计量液体的体积,如水、油等。 常用的容积单位有 和 也可以写成L 和ml 。 1升= 立方分米 1毫升= 立方厘米 1升= 毫升 (1 L = 1 dm 3 1 ml = 1 cm 3) 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 但要从容器里面量长、宽、高。(所以,对于同一个物体,体积大于容积。) 注意: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长、宽、高同时扩大几倍,体积就会扩大倍数的立方倍,表面积会扩大平方倍。 (如长、宽、高各扩大2倍,体积就会扩大到原来的8倍,表面积就会扩大到原来的4倍)。 *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可以用排水法求体积,形状规则的物体可以用公式直接求体积。 排水法的公式:V 物体 = 也可以 V 物体 = V 物体 = 8、【体积单位换算】 大单位 小单位 小单位 大单位 ×进率 ÷进率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听课感想心得体会评课稿材料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听课感想心得体会评课稿材料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听课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听课反思 谢璧珊 我通过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听到王艳老师在活动中展示的《长 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后,从她的课中能感受到现代教育的气息。就这一课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一、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已有知识以及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具体事物出发,通过实物、教具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给学生充分观察和实际操作的机会,让他们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生产实践,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这是新大纲中所强调的。教师遵循了新大纲的理念,从生活实际引入,为学生创设了探索新知识的条件,让学生参与到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去。将抽象的知识变成了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东西,使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对知识的思考与实物模型的演示、操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表像,建立概念,以动促思。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和总结出计算长方体的方法,并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机会。让学生在多种算法的交流中,

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助于学生形成探索性学习方式,培养创新意识。 二、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直观演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立体图形展开前和展开后的变化。而且是在学生先想象的基础上再给学生演示,有利于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最后,通过学生自己比较、发现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并用字母表示。在教学完长方体的计算公式后,教师继续启发学生根据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联系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引导学生自己推导出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三、在教学中,把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作为重要的目标,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个问题的解决需要时间和空间,只有给学生留有较大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所以在把长方体的展开图展现在学生面前时,邵老师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想的过程中,在从“想不出”到“想出来”的过程中获得发展的。尽可能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一)专题

长方体(一) 棱长计算专题练习(1) 长方体:已知棱长求棱长总和 用铁丝焊一个长12cm,宽9cm,高6cm的长方体框架,至少需要多少厘米长的铁丝?(8分) 学校有一幢长方体形状的教学楼(如图)。为了庆祝建党90周年,现准备买彩灯装饰教学楼除地面外的边。那么,学校至少需要买多长的彩灯?(10分) 用一根绳子捆扎一种礼品盒(如图),结头处的绳子长15cm。这根绳子共多少厘米?(8分) 用一根彩带捆扎一种礼盒(如图),如果结头处的彩带长30cm,求这根彩带的长度?(8分)

把两个同样的长方体盒子(如下图)叠在一起,在外面用纸包起来,并扎上包装袋,包装带长(结头不计)多少厘米?(10分) 做一个长7米、宽1米、高3米的长方形灯箱框架,需要多少米长的铁条?(8分) 长方体:已知棱长总和求棱长 一个长方体游泳池,长50米,宽20米,深2米,沿着这个游泳池游一圈,共游了多少米?(8分) 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48厘米,底面周长是18厘米,求高是多少厘米?(10分) 把一根长72厘米的铁丝做成一个长方体框架,已知长和宽分别做成8厘米和5厘米。高要做成多少厘米才能刚好把铁丝用完?(10分) 一个长方体框架,棱长总和为128厘米,长是高的2倍,宽是8厘米,它的高是多少厘米?(10分)

表面积计算专题练习(2) 1、要制一个长方体油箱,长4分米,宽3分米,高6分米,一共需要多少铁皮? 2、做一个无盖的铁箱,长1米,宽5分米,高8分米,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的铁皮? 3、做20个棱长为30厘米的小正方体纸箱,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硬纸? 4、要做一个棱长是45厘米的鱼缸,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玻璃? 5、用3个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6、把一个长6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后,这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最大是多少平方厘米? 7、一只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铁箱,如果把它的侧面展开,正好得到一个边长为40厘米的正方形。这只铁箱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8、把三根相同的长方体木料拼成一个大长方体,每根长10厘米、宽5厘米、高2厘米。怎样才能使拼成的 长方体表面积最大,最大是多少平方厘米?

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

第3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第1课时长方体的认识 【教学内容】 长方体的认识(教材第18~19页例1、例2及第21~22页练习五的1、2、3、6、7题)。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2.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形成勇于探索、善于合作交流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难点:形成长方体的概念,建立空间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引入,回忆以前学过哪些几何图形?它们都是什么图形?(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 2.投影出示教材第18页的主题图。提问:这些还是平面图形吗?(不是)教师:这些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它们都是立体图形。提问:在这些立体图形中有一种物体是长方体,谁能指出哪些是长方体? 3.举例: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长方体的物体?长方体又

具有什么特征呢?引出新课并板书课题。 二、新课讲授 1.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1)请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学具,摸一摸,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长方体有平平的面) 板书:面 (2)再请学生摸一摸长方体相邻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有什么?讲述: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板书:棱 (3)再请同学摸一摸三条棱相交的地方有什么?(一个点)讲述: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板书:顶点 (4)师生在长方体教具上指出面、棱、顶点。学生依次说出名称。 2.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1)面的认识。 ①请学生拿出长方体学具,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一数,长方体一共有几个面?(6个面)有几组相对的面?(3组)前后,上下,左右。 ②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的6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的? 板书: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教师分别出示这两种情况的教具。

长方体的表面积评课稿

《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评课稿 四年级数学科组 3月4日我们听了杨老师执教的《长方体的表面积》,她对本堂课的设计注重培养了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她通过引导学生,让学生观察、思考、发现、总结,从而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知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本次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是一堂非常精彩的课。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学习: 一、从生活实际引入,还数学的原始本来面目,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题目设问,既能达到以问促学的目的,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演示操作、形成表象、建立概念 电脑课件使原来用实物不好展示的部分得到充分展示,降低了观察上的难度,同时动静结合的画面使观察的重点更突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注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动眼、动手、动脑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在看一看中充分感知,建立表象,在动手操作中展开思维,发现并归纳出表面积的含义,而明确概念。 三、大胆猜想、动手测量、探索求法 当学生理解表面积的概念后,急于知道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如果把求法直接告诉学生或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推导出表面积的公式,就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杨老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积极尝试中培养创造精神,让每一个学生在积极探索,大胆尝试以及小组同学的互助合作中学会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辨析、对比,培养数学思维的方法和习惯。在多种解法中找到最佳策略,培养自我发展的信心、创造能力和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四、在生活中学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节课的当堂训练,杨老师始终围绕生活展开,让学生感受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数学到用数学,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当然,每一节课都很难做到踏雪无痕,多多少少会留下一点遗憾。对于杨老师这一节课,我们科组的老师提出以下看法:一是时间的安排应更合理些;二是黑板上的板书应更完整一些。 2014-3-12

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练习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练习 班级:姓名: 1.填空题。 ⑴长方体有()个面,都是()形(其中可能有一个或两个相对的面是相同的()形,相对的面面积()。 ⑵长方体有()条棱,相对的棱的长度()。 ⑶长方体有()个顶点。 ⑷正方体有()个面,都是()形,它们的面积()。 ⑸正方体有()条棱,它们的长度()。 ⑹正方体有()个顶点。 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是都有()个面,()条棱,()个顶点。 ⑻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用下图表示出来。 2.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⑴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8个面、12条棱、6个顶点。() ⑵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的物体不是长方体就是正方体。() ⑶一个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 ⑷一张长方形的纸是一个长方体。() ⑸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立方体。() ⑹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的物体一定是长方体。() 3.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 ⑴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0厘米,宽是8厘米,高是2厘米,这个长方体的棱长之和是()厘米。 A.20 B.40 C.60 D.80 ⑵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8分米,它的棱长总和是()分米。 A.48 B.64 C.32 D.96

⑶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a 厘米,它的棱长是( )厘米。 A.6a B.6a C.12 a D.12a ⑷一个长方体的长是4厘米,宽是3.5厘米,高是1.5厘米,它的底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A.6 B.14 C.5.25 D.21 4.解决问题 ⑴一个长方体棱长的和是36厘米,它的长和宽都是2厘米,这个长方体的高是多少厘米? ⑵把一个长2分米,宽1分米,高1分米的长方体,切割成两个大小相等的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分米?它的底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⑶下面是几块硬纸,每一块硬纸按着虚线折叠,哪一块能围成一个正方体? 在能围成正方体的括号里面打“√” ( ) ( ) ( ) ( ) ( ) (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练习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练习题 1、一间教室长8米、宽6米,高3米,现在要用涂料粉刷它的四壁和顶棚。如果扣除门、窗和黑板24 平方米,求要粉刷的面积有多大?如果每平方米用涂料0.15千克,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涂料? 2、水泥厂要制作10根长方体铁皮通风管,管口是边长30厘米的正方形,管子长2米。共需多少平方米铁皮? 3、一个长方体游泳池,长20米,宽15米,深2米,现要将它的每个面先抹上水泥,再贴上边长4分米瓷砖,需要这样的瓷砖多少块?如果每平方米用水泥5千克,要用去多少水泥 4、一种长方体铁皮烟囱,底面是边长3分米的正方形,高4米,制这样一节烟囱至少要用铁皮多少平方米? 11、一个正方体木块,若把它切成3个完全相等的长方体后,表面积增加了80平方厘米,这个正方本木块原来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5、一个长方体的棱长和是72厘米,它的长是9厘米,宽6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6、两块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已知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48厘米,那么,每块正方体的木块体积是多少? 7、有一个长方体,它的底面是一个正方形,它的表面积是190平方厘米,如果用一个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将它截成两个长方体,则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和为240平方厘米,求原来长方体的体

积。 8、一个体积是576立方厘米的长方体,正面面积是96平方厘米,侧面面积是48平方厘米,底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9、把1立方米的正方体木料,全锯成1立方厘米的小木块(损耗不在计算之内),把这些小木块一个紧挨一个地排成一行,这一行总共有多少米? 10、有一个长方体铁盒,它的高与宽相等。如果长缩短15厘米,就成为表面积是54平方厘米的正方体,这个长方体盒的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11、一个长42厘米,宽30厘米,高18厘米的长方体的木块,在一面挖一个深是10厘米的正方体方槽。那么这个长方体的外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2、一个长12厘米,宽10厘米,高5厘米的长方体钢块,在上面中心处挖一个深是3厘米的正方体方槽。那么这个长方体挖槽后的表面积是多少?

圆柱的表面积评课记录说课材料

圆柱的表面积评课记 录

圆柱体的表面积评课记录 圆柱体的表面积是学生学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等多种平面图形和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在学生从认识直线图形到曲线图形的过程中,不仅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丰富了学生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而且也给学生探索学习---圆柱体的表面积是学生学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形、三角形和梯形等多种平面图形和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在学生从认识直线图形到线图形的过程中,不仅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丰富了学生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而且也给学生探索学习的方法注入了新的内容,并使得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图形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抽象的知识,只有结合生活,练习生活,让学生亲眼去看一看,亲手去做 一做,亲自去想一想,才能使之成为具体的、可接受的知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分为三个层次。教学层次非常清晰。 第一层次:巩固上节所学《圆柱体的认识》的有关知识。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掌握圆柱体的底面、侧面和高,能正确地说出圆柱体的特征。 第二层次:推导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计算公式。首先让学生讨论圆柱侧面展开的这个长方形与圆柱之间的关系。通过实物观察和实验,使学生了解到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

的宽就是这个圆柱的高,从而用已学过的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很自然地推导出求圆柱体的侧面积公式。在会求侧面积这个基础上再加上两个圆面积,引导学生理解圆柱表面积的意义,从而总结出求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认识到立体转平面、形变量不变的辨证关系,培养学生们的观察、分析能力。第三层次:针对本节所学知识设计了一些基本应用题。安排有:求圆柱的侧面积,求圆柱的表面积。是对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公式的巩固。 杨老师极其注重数学知识生活化。一方面,注重从生活现象中提取数学知识,引入数学学习;另一方面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知识后,及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也可以说数学的回归。比如练习中帽子、通风管表面积的计算等,我想如果给足时间,数学知识的回归在这些课上有更多的体现和应用。在六年级的课堂上,杨老师注重学生的探究活动是很明显的。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 让学生敢想、敢说,从而主动的去获取知识。同时,注重操作活动在图形学习中的地位。操作是学生认识图形、探究图形特征的重要途径,正是操作活动,学生的探索学习才能得到顺利展开,也正是操作活动, 学生对有关数学知识的体验更加真切和深刻。最后,杨老师注重学生的思维表述。如果说操作活动能更强调知识的深刻性,那么语言表述也就是“说”,就是对知识的梳理,知识的罗列,知识的系统化

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解决问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复习(1) 令狐采学 ——解决问题 1. 下面的两个图形是由五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的。请你各补上一个小正方形,使这两个图形都能折成一个立方体。要求两种补法不一样,画出示意图即可。 2. 有一种长方形纸片,长12cm、宽8cm。王老师想用这种长方形纸拼成一个正方形。至少需要多少张这样的长方形纸片? 3. 蛋糕店王阿姨用彩带包扎一个长方体的礼盒(包扎方式如图,接头处忽略不计)。至少要用多少长的彩带,才能包好? 4. 东东用一些棱长为1厘米的小立方体摆成长方体。他已经摆成了如图的形状。照这样摆,至少还需要摆几个这样的小立方体,才能摆成一个长方体?摆成的长方体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5. 学校要修建一个长100米、宽60米的游泳池,游泳池的深度为2米。修建这个游泳池需要挖土多少 m3?如果在游泳池的底部和四周贴瓷砖,那么贴瓷砖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 6. 粉刷一间长8m、宽6m、高3.5m的教室,扣除门窗的面积约20㎡,如果每平方米需要涂料500克,那么粉刷这间教室共需要涂料多少kg? 7. 把一个长25cm,宽20cm的长方形纸片剪成大小相同的正

方形纸片(正好剪完),正方形纸片的变成最大是几厘米?这样的正方形纸片可以剪几个? 8. 如图,一段长方体木料长4m,如果沿着虚线且平行于侧面把它切成两段,表面积增加了400平方厘米。请算出这段木料原来的体积。 9. 右图是一个正方形纸板,从四个角各减去一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纸片,然后做成没有盖的纸盒,请你分别算出这个纸盒的表面积和容积。(单位:分米) 10. 用以下材料各2个焊接成一个长方形铁皮盒子。这个盒子的表面积和体积各是多少?(焊接处的材料忽略不计) 11. 一个密封的长方体水箱,里面放了一些水,当水箱如图左放置时水深20dm,当水箱如图右放置时,水深多少分米?12. 一个长方体体积是240立方厘米,它的长是8厘米,宽是6厘米。这个长方体的高是多少厘米? 13. 一根长48分米的铁丝焊接成一个正方体框架。给这个正方体框架的表面贴上彩纸,至少需要彩纸多少平方分米?14. 一个长方体玻璃容器,从里面量,底面长、宽为2分米,向容器中倒入5.5升水,再把一个大苹果放入水中,这时量得容器中水深是16厘米。这个苹果的体积是多少?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练习(最新整理)

长方体和正方体应用题练习一、填空 1.我们学过的几何图形有()、()、() ()、()。 2.()叫周长。 3.()叫面积 4.长方形的周长= 字母表示: 5 正方形的周长= 字母表示: 6.三角形的周长= 平行四边形的周长= 梯形的周长= 7.长方形的面积= 字母表示:s= 8正方形的面积= 字母表示:s= 9长方体的表面积= 字母表示:s= 长方体的体积= 字母表示:v= 10.正方体的表面积= 字母表示:s= 11 正方体的体积= 字母表示v= 二、有关计算 棱长: 1、(1)一个长方体的长6 厘米,宽5 厘米,高4 厘米。它的棱长和是多少?(2)长方体的棱长和是60 厘米,长6 厘米,宽5 厘米。高是多少?(3)长方体的棱长和是60 厘米,长6 厘米,高4 厘米。宽是多少?(4)长方体的棱长和是60 厘米,宽5 厘米,高4 厘米。长是多少? 2、(1)正方体的棱长是8 厘米。它的棱长是多少? (2)正方体的棱长和是96 厘米。它的棱长是多少? 3.一个正方体礼盒,棱长为1.5 dm,包装这个礼品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分米的包装纸?(接头不计。)

4.用一根长48 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长5 厘米,宽4 厘米,它的高是多少厘米? 5、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5 厘米,宽是12 厘米,棱长总和是148 厘米,它的高是多少、? 6 两根同样长的铁丝焊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长 7 厘米,宽5 厘米,高3 厘米,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厘米? 三、表面积: 1.一个长方体的长8 厘米,宽5 厘米,高3 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 2、一个长方体无盖玻璃鱼缸,它的底长4dm,宽25cm,高20cm,做这样一个鱼缸至少要玻璃多少平方厘米?(求什么?)3.一个房间的长6 米,宽3.5 米,高3 米,门窗面积是8 平方米。现在要把这个房间的四壁和顶面粉刷水泥,粉刷水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需要水泥4 千克,一共要水泥多少千克? 4.一盒饼干长20 厘米,宽15 厘米,高30 厘米,现在要在它的四周贴上商标纸,这张商标纸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5、挖一个长50 米,宽30 米,深2 米的养鱼池,这个养鱼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6、一个通风管的横截面是边长是0.5 米的正方形,长2.5 米。如果用铁皮做这样的通风管50 只,需要多少平方米的铁皮? 7、在一节长120 厘米,宽和高都是10 厘米的通风管,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厘米?做12 节这样的通风管呢?

(完整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解决问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复习(1) ——解决问题 1. 下面的两个图形是由五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的。请你各补上一个小正方形,使这两个图形都能折成一个立方体。要求两种补法不一样,画出示意图即可。 2. 有一种长方形纸片,长12cm、宽8cm。王老师想用这种长方形纸拼成一个正方形。至少需要多少张这样的长方形纸片? 3. 蛋糕店王阿姨用彩带包扎一个长方体的礼盒(包扎方式如图,接头处忽略不计)。至少要用多少长的彩带,才能包好? 4. 东东用一些棱长为1厘米的小立方体摆成长方体。他已经摆成了如图的形状。照这样摆,至少还需要摆几个这样的小立方体,才能摆成一个长方体?摆成的长方体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5. 学校要修建一个长100米、宽60米的游泳池,游泳池的深度为2米。修建这个游泳池需要挖土多少m3?如果在游泳池的底部和四周贴瓷砖,那么贴瓷砖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 6. 粉刷一间长8m、宽6m、高3.5m的教室,扣除门窗的面积约20㎡,如果每平方米需要涂料500克,那么粉刷这间教室共需要涂料多少kg? 7. 把一个长25cm,宽20cm的长方形纸片剪成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纸片(正好剪完),正方形纸片的变成最大是几厘米?这样的正方形纸片可以剪几个?

8. 如图,一段长方体木料长4m,如果沿着虚线且平行于侧面把它切成两段,表面积增加了400平方厘米。请算出这段木料原来的体积。 9. 右图是一个正方形纸板,从四个角各减去一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纸片,然后做成没有盖的纸盒,请你分别算出这个纸盒的表面积和容积。(单位:分米) 10. 用以下材料各2个焊接成一个长方形铁皮盒子。这个盒子的表面积和体积各是多少?(焊接处的材料忽略不计) 11. 一个密封的长方体水箱,里面放了一些水,当水箱如图左放置时水深20dm,当水箱如图右放置时,水深多少分米? 12. 一个长方体体积是240立方厘米,它的长是8厘米,宽是6厘米。这个长方体的高是多少厘米? 13. 一根长48分米的铁丝焊接成一个正方体框架。给这个正方体框架的表面贴上彩纸,至少需要彩纸多少平方分米? 14. 一个长方体玻璃容器,从里面量,底面长、宽为2分米,向容器中倒入5.5升水,再把一个大苹果放入水中,这时量得容器中水深是16厘米。这个苹果的体积是多少?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评课稿

评课稿 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的知识和把长方体、正方体的立体图形展开后成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过渡到初步的立体图形上学习的。 听了薛老师执教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深受启发。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亮点: 1、加强动手操作,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所以薛老师引导学生在操作中通过思考加工,培养技能技巧,促进思维发展。课中在教学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时,薛老师先让学生动手操作,“解剖”长方体和正方体,展示出6个面。通过比较分析深刻地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各个面积之和就是这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以及长方体6个面之间的关系,抓住了推导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的关键,然后再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索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这一过程中薛老师给学生留够了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多种算法的交流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助于学生形成探索性学习方式,培养创新意识。 2、充分利用直观,帮助理解。在这节课中课件不是点缀课堂的“花样”,而是应发挥其作用,看本课的课件,正是用在了刀口上,

哪里该用哪里不该用,都是非常的到位,充分发挥了课件的作用。 3、注重评价的方式。课中不但有教师的评价,也有学生的评价,而且评价语也不局限于“非常好”等内容,也有质性的评价。 4、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本节课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主动参与、积极活动的热情让每个听课老师都能感受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也达到了,因为它不仅仅让学生学会了一种知识,还让学生培养了主动参与的意识,增进了师生、同伴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并从活动中形成了数学意识,学会了创新。 总之,本节课樊老师精心的设计,巧妙的安排,教学脉落清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真可谓是处处有学生的实践活动,处处有学生的动脑与思考,处处有学生们的合作与交流,课堂上有师生互动的火花,课堂上充满了生命的气息和情趣,体现了教学永远是一门最美的艺术!

《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听课评课

《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听课评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前面我们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看下面的题目: 1.长方体的六个面中,可分成三组,分别是( )和( )为一组, ( )和( )为一组, ( )和( )为一组。学生说,老师用电子白板演示。 2.一个长方体如下图: 它各个面是什么样的长方形,这样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它的上下面( )和( ),面积为( )。 它的左右面( )和( ),面积为( )。 它的前后面( )和( ),面积为( )。 二、小结引入新课,板书课题: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三、出示例4.做一个长方体的盒子,…… 1.你准备怎样求?互相说一说。 ⑴学生独立观察思考。⑵互相交流。⑶全班汇报。 2.出示试一试,做一个正方体的盒子,…… ⑴学生独立观察思考。⑵互相交流。⑶全班汇报。 3.小结出示表面积的概念。 4.出示长方体盒子的模型,说一说如何求出它的表面积? 想一想:说一说。 四、练习 1.出示练一练,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全班交流反馈。 2.出示练习四第二题,自己列式算,交流反馈,板书展示。 3.先判断是长方体还是正方体,再计算表面积。(教学过程同上) 五、课堂总结 评课 1.课前准备充分。能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使问题在师生、学生之间多向的传输、反馈中得以解决,避免教师泛泛而谈的做法;把问题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导他们抓住关键问题进行观察、分析、思考,使学生学得顺利,记得深刻。通过学生的试算、讨论、归纳等活动,师生从多方面获取了反馈信息,找到长(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既优化了教学过程,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还逐步完善了学生的学习方法。 2.教师引导学生作合情推理、分析,使他们的思维出现新的飞跃。这样,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就会变得更深刻和更牢固。学生获取知识后,能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进行教学调控,使学生的错误及时得到纠正,知识、技能得到强化。这种多层次的练习安排,还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练习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3.教学效果理想。使用多媒体手段,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练习设计合理,学生思维活跃。课堂上学生参与程度较高,发言积极,课堂氛围较好。 建议: 1.巩固练习时所选的练习题不够新颖,也没有呈现梯度变化,不能满足优生的需要。2.将预习案与课堂有机地结合还有待进一步探索。我们都知道“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然而,怎样自学,自学到什么程度,是出示几个自学提纲牵着学生,还是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或是让学生随心所欲的自学,抓住学生学习的亮点,教师再相机点拨,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我相信在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再潜心钻研,努力探讨,找到学与教最好的结合点,呈现最有效的教学。

(完整版)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长方体练习题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练习题 一、空题。 1、40立方米=()立方分米4立方分米5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30立方分米=()立方米0.85升=()毫升 2100毫升=()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0.3升=()毫升=()立方厘米 2.8立方分米=()立方厘米0.8升=()毫升 720立方分米=()立方米51000毫升= ( )升 32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2.7立方米=()升1200毫升=()立方厘米 8.3立方米=()立方分米 108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6升40毫升=()升 1.5立方分米=()升=()毫升 4.25立方米=()立方分米=()升 1.24立方米=()升=()毫升 3.06升=()升()毫升 8.3立方米=()立方分米108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6升40毫升=()升 1.5立方分米=()升=()毫升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和是12分米,它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0.08立方米=()升=()毫升 3.8升=()升()毫升 6.47升=()毫升=()立方分米415平方厘米=()平方米 10020立方分米=()立方米20升=()立方米 9.08立方分米=()升=()毫升0.08立方米=()毫升 2、一个长方体,长是3m,宽和高都是0.5m,把它分割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小长方体,表面积最少增加()平方分米。 3、至少要()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长方体。如果小正方体的棱长是5cm,那么大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分米。 4、把一长124cm,宽和高都是10cm的长方体锯成最大的正方体,最多可以锯()个

5、用一根12分米长的铁丝未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框架,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 6、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扩大3倍,它的表面积就()。 7、写出下列各式的结果。 5*5= a*a*a= b+b+b= 7x*x= 8、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54平方米,它的每个面的面积是(),它的棱长是()。 9、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它的4倍,它的体积就(),它的表面积就()。 10、一个长方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是5cm,3cm,4cm,这个长方体的所有棱长之和是()厘米,体积是()。 二.判断题。 ()1.棱长是6cm的正方体,体积和表面积相等。X K b 1.C om ()2.体积相等的两个正方体,它的表面积也一定相等。 ()3.一个棱长为5的无盖正方体,它的表面积是500平方米。 ()4.长方体的三条棱分别叫长,宽,高。 ()5.有两个相对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它的其余四个面完全相同。 ()6.至少用4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7.长方体中有时四个面是完全一样的长方形。 ()8.冰箱的体积就是冰箱的容积。 ()9.一个长方体横着或竖着放时所占的空间不一样大。 ()10.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特殊的长方体。 三.应用题。 1、一根长2米的长方体木料锯成两段后,表面积增加了100平方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2、一个长方体正好可以切成两个棱长是3厘米的正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五年级数学下册 长方体练习题

长方体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得分_____ 一、填空题 1、长方体有()个面,()条棱,()个顶点。相对的棱的长度(),相对的面完全()。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a,棱长之和是()。 3、长方体的上面和(),前面和(),左面和(),都是相对的两个面,相对面的面积()。 4、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36厘米,它的表面积是()。 5、需要()个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才能组成一个棱长为9厘米的正方体。 6、一个棱长1米的正方体,沿长、宽、高各切三刀、三刀、四刀,恰好切成80个小长方体,则80个小长方体的表面积之和为()。 二、判断题 1、正方体的每一个面都有4条棱,正方体有6个面,所以正方体有24条棱。() 2、如果长方体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那么其余的四个面的面积都相等。() 3、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纸盒放在桌子上,纸盒所占桌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 4、把一个长方体木料锯成两个长方体,一共增加了4个面。() 5、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12cm,则它的表面积是12cm2。() 三、看图完成下面各题 1、将4个棱长都是2厘米的正方体如下图摆放,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多少? 2、在下面的8个面中找出6个面,使它们能围成右面的长 方体。这6个面的编号分别是()

四、解决问题 1、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相等,已知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3厘米、2厘米、1厘米,那么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 2、做一个不带盖的长方体水桶,底面是边长为3分米的正方形,高是4分米,问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 3、把一个棱长为8厘米的正方体切成两个长方体,切成的这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总和是多少?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练习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练习 一、填空: 1、一个正方体棱长5厘米,它的棱长和是( ),表面积是( ),体积是( )。 2、一个长方体木箱的长是6分米,宽是5分米,高是4分米,它的棱长和是( ),占地面积是( ),表面积是( ),体积是( )。 3、一个长方体方钢,横截面积是12平方厘米,长2分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4、一个长方体水箱,从里面量,底面积是25平方米,水深1.6米,这个水箱能装水( )立方分米。 5、一块正方体的钢锭,棱长是10分米,如果1立方分米的钢重7.8千克,这块钢锭重( )千克。 6、用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这样的小正方体( )块。 7、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棱长和扩大( )倍,表面积扩大( )倍,体积扩大( )倍。 8、0.0253 dm =( )3cm 383m =( )3 dm 280003cm =( )3dm =( )3 m 34cm=( )dm 1.52m =( )2dm 4.323m =( )3m ( )3 dm 二、完成下列表格

三、解决问题: 1、一个长方体铁块,长10分米,宽5分米,高4分米,每立方分米铁块重7.8千克,这个铁块重多少千克? 2、一节长方体形状的铁皮通风管长2米,横截面是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做这节通风管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铁皮? 3、一个房间的长6米,宽3.5米,高3米,门窗面积是8平方米。现在要把这个房间的四壁和顶面粉刷水泥,粉刷水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需要水泥4千克,一共要水泥多少千克? 4、如图,一个长方体木块从上部截去5厘米后,便成为一个正方体,表面积减少了120平方厘米,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5、有一个底面积是300平方厘米、高10厘米的长方体,里面盛有5厘米深的水。现在把一块石头浸没到水里,水面上升2厘米。这块石头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